1986美军空袭利比亚21页PPT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抗美援朝》共32张PPT

战争为何频频不休?
2003 年伊拉克战争
2006年以黎冲突
2011年利比亚冲突
中国 朝鲜
三八线
韩 国 日 本
三八线是位 于朝鲜半岛上北 纬38度附近的一 条军事分界线。
朝鲜半岛示意图
朝鲜分裂:大韩民国在美战区成立,朝鲜民主主 义人民共和国在苏战区成立。
北 朝 鲜
南 朝 鲜 韩 国
“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 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 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 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 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 总之, 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 大。” ---毛泽东
全国支援抗美援朝
国内人民踊跃支援 前线,捐款,广大青年大爱国运动。
雄赳赳 气昂昂 垮过鸭绿江 保和平 卫祖国 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 齐心团结紧 抗美援朝 打败美国野心狼
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
彭德怀
中国人民 志愿军五战 五捷,把美 军赶回“三 八线”附近。
英雄的事迹
黄继光(1935-1952年)
邱少云(1926-1952)
• 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 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 敌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 。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 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 浆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 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 ,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 分不开,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折断了。……这个连 虽然伤亡很大,但他们却打死了三百多敌人,特 别是,使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聚歼了敌人。
美国为什么要打利比亚有哪些原因

美国为什么要打利比亚有哪些原因利比亚战争,是利比亚在2011年发生的武装冲突,在利比亚国内常称为“2月17日革命,对于美国打利比亚这一事件,人们议论纷纷。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关于美国为什么要打利比亚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美国打利比亚的原因首先讲美国,美国的态度很明确,就是要尽快交出军事指挥权,主要原因呢是第一,利比亚对美国的吸引力远不如伊拉克,尽管利比亚的探明石油储量占非洲第一,但是和伊拉克比起来,还是少很多,大约只占伊拉克的四分之一。
另外虽然利比亚的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对美国来说并不是那么稀罕,因为美国不像欧洲,天然气不需要大量进口。
第二个原因呢主要是来自美国国会,一个阿富汗战争,一个伊拉克战争,让美国国内的很多老百姓是叫苦不迭。
先不说战争带来的伤亡,这种人道层面上的批判,单是巨额的战争花费就让国内多失业或者在失业边缘的人怨声载道。
虽然,也有经济学家或者政策分析家对战争做深层次的分析,说打一次战,对欧洲经济的遏制,以及不由地从欧洲吸引到美国本土的资本以及这些资本创造的价值,似乎是远远超过了战争的成本,但是老百姓是看不到这些的,老百姓看到的就是政府在战场上烧纳税人的钱,而有些纳税人在后方衣食难保。
再来看英国,英国这次可以说在北约内部表现得是比较讨巧的。
首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1973号决议,英国对外宣称,我们先不采取行动,等国会投票以后再说。
结果呢,法国先头部队等不及英国国会投票就已经奔赴利比亚了,去执行他们所谓的“保护利比亚平民”的任务去了。
这个时候英国就显得很被动,但是,在紧急内阁会议的商议之后,政府还是决定,紧跟法国步伐,先行进入利比亚,再进行国会投票。
所以呢,就出现了这样的局面,在英国国会针对要不要出兵利比亚投票当天,英国已经跟多国部队对利比亚实行轰炸连续两天了。
但是另一方面,英国也没有背弃跟美国之间的“特殊关系”。
美国一提出要将军事指挥权移交北约,英国立马表示理解支持。
当然,他们支持呢也有另外一方面的考虑,那就是盘算了一下,相信,即使移交了,估计也不会交到英国人手里。
[军事]军事理论5-1高技术战争
![[军事]军事理论5-1高技术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24acce7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7.png)
高技术使武器装备发生质的变化
第一是毁伤效能剧增 第二是突防能力增强 第三侦察监视能力扩展 第四自动化水平大幅度提高 第五机动能力更强
武器的机动速度(公里/小时)
武器 坦克 飞机 舰艇
过去 现在
5--9 公里 7 0 公里
140 公里 10 节
3000公里 50节
(一)高技术战争形成的原因
1、高技术战争是社会形态转变的产物
一、高技术战争的含义
高技术战争 是指大量运
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 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 术、海洋技术等当代高、新技术 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 作战方法进行的战争。
大量运用高技术武器装备
高
导
技
弹
术
武
器
装
备
精确制导武器
宝石路 联合直接攻击弹药 风暴亡灵撒布弹
贾斯姆导弹
MOAB炸弹
思考题
1、什么是高技术战争? 2、高技术战争形成的主要原因? 3、高技术战争有哪些特点? 4、战争的可控性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战争
是敌对双方为了一定的政治 、经济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使 用武力进行的激烈的军事对抗活 动。是解决阶级、民族、政治集 团、国家之间矛盾冲突的最高斗 争形式,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 继续。
36000
(二)战场空间广阔
1、从区域战场向全球战场延伸
2、从空中战场向太空战场延伸
B-1 B
轰 炸 机
空中加油机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的航天员捕捉卫
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共发射航天器 5400多个,其中有70%是军用卫星,美国 和前苏联占发射总数的93.8%。
当前,世界主要军事大国70%的战略 情报来自侦察卫星。
中外重要战争简6

3
二、亲苏反美的卡扎菲 卡扎菲执政初期,实行既反美又反苏的政策, 后来逐渐变为亲苏反美。1970年后,越来越表露出 强烈地反美色彩,同美国的关系一直紧张。
中外重要战争简史
4
第二节 作战经过
一、首次空袭: 1986年3月22日,美国防部发言人宣称,美 国三个航母编队的特混舰队从3月22日至4月1日 在地中海举行军事演习。演习期间,美机将飞越 锡尔特湾,进入卡扎菲宣布的“死亡线”。这实 际是向利比亚宣战。同时,利比亚也加紧在国内 进行紧急动员,征召预备役,宣布全国进入最高 戒备状态,做好了防美军空袭的实战准备。 二、第二次空袭 利比亚遭受美国第一次袭击后,继续以恐怖 活动对美国进行报复。
中外重要战争简史
7
第一次确定仅打击利比亚的防空系统。第二次打击 扩大为5个目标,以袭击卡扎菲的总部为重点。 美军为了达成袭击的突然性,还采取了一下两个措 施: 一是确定远离利比亚的驻英空军基地为出发基 地,使利对空袭的时机、兵力、方向等情况难以判 明。 二是F-M型战斗轰炸机在接近沿海上空时,凭 借预先输入的地形匹配程序,低空突入,在 60~150M低空攻击,使利军无法防备。 三是重视临战预警。
美国空袭利比亚,是一次时间短暂,作战目标有 限的军事行动。但从现代空袭作战而言,很有分 析研究和借鉴价值。 一、准备周密,反映迅速 美军两次空袭作战,从里根批准作战行动计 划到实行如此大规模空袭,分别只有8天和5天时 间,这样快速的反应能力与美国平时战备水平和 战前周密准备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如下几点: 1、注重情报侦察 2、精选目标,快速战备
中外重要战争简史
5
1986年14日凌晨,里根召开了紧急会议,决定 当晚对利比亚进行第二次袭击。4月15日凌晨2 时,美机分四个波次袭击了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 和班加西附近的5个重要军政目标,将其全部夷 为平地。其中有卡扎菲的住宅、利军统帅部、机 场、港口及“恐怖分子训练中心”。
洛克比空难.ppt

本公约缔约国,意识到恐怖主义的行为对世界 安全的影响;对以摧毁航空器、其他运输工具 以及其他目标为目的的恐怖行为表示严重关切; 对利用塑性炸药实施此类恐柿行为十分忧虑; 鉴于注标塑性炸药便于探测,对防止此类非法 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承认为防止此类行为的发 生,紧急需要制订一个国际文件,使各国承担 义务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确保塑性炸药按照规 定注标
审判结果
费希迈被判罪名不成立,并在翌日回到利比亚的家。 2002年3月14日迈格拉希的上诉被驳回。他被移送到 位于苏格兰格拉斯哥的巴连尼监狱(Barlinnie Prison)。那里他住在一个特别兴建的公寓式囚室, 内有数个房间,狱方供他阿拉伯食品。他说自己是误 判受害者,他的支持者视他为第271个洛克比受害人。 宰斯特营已回归荷兰政府。
20世纪最严重的恐怖袭击 ——
洛 克 比 空 难
付梦旸 麦忠铖
孙 恒 文星辰
空难简述
时间:1988年12月21日 地点:苏格兰洛克比
机型:波音747-121型
航空公司:泛美航空
种类:恐怖袭击
殉难人数:270
On Ground Crew Passengers Nationality Total
2003年8月,利比亚和美英达成协议,利比亚 承认在洛克比空难事件中的责任,谴责恐怖主 义,并同意在制裁取消后分批为洛克比空难遇 难者亲属支付27亿美元的赔偿金。 2003年9月9日,美国、英国和利比亚三方通 知国际法院,同意在原告不因同一诉由重新起 诉的条件下中止诉讼程序。国际法院于2003 年9月10日发布命令,指示将本案从法院案件 单上删除。
联合国安理会和国际法院的关系:
根据《联合国宪章》,安理会是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 全方面负主要责任的机关,但不是唯一负责任的机关。 安理会就某个问题作出决议,并不排除国际法院也作 出同样目的的决定或行动。但根据宪章,所有会员国, 联合国的一切机关或机构,都有遵守《联合国宪章》 的义务。当安理会已作出决议并号召会员国采取行动 的时候,作为联合国司法机关的国际法院如果指示与 安理决议精神不一致的临时措施,那是有违国际法院 的职责的。并且,国际法院也无权对安理会决议的合 法性 进行审查。
细数美国60年对外战争

细数美国60年对外战争二战结束到2011年,美国以执行联合国决议、维持和平、实施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侵略以及保护美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各种名义,先后对外出兵达30多次,几乎是年年都有战争,每届总统都发动过战争。
1、1950:朝鲜战争 3年。
2、l953 伊朗政变与革命,美国军机参战。
3、1954危地马拉政变:"成功"行动 3年。
4、l954-1955年金门危机,美国军机、军舰参战 2年。
5、l958年黎巴嫩:"蓝胡子"行动。
6、l960-1964年刚果内战,美国"红龙"行动 5年。
7、l962年古巴危机,进攻猪湾。
8、l962-1973年越南战争。
9、1965年干预多米尼加共和国内战:1965年,约翰逊下达进攻多米尼亚的命令。
数日内美国出兵35000人,380飞机和40战舰。
1970年美国策动朗诺发动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的柬埔寨政府。
10、197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雇佣军入侵也门。
l973年智利:美国干预推翻阿连德及皮诺切特夺取政权。
11、1980-1988年第一次海湾战争 9年。
12、1980-1986年尼加拉瓜:"伊朗门事件" 7年。
13、1982年美国策动和支持萨达姆发动两伊战争。
1983年美国提供武器给伊拉克。
8年两伊战争造成了约150万人伤亡。
14、1983年里根下令进行代号“暴怒”的军事行动。
10月25日凌晨,近2000名美军,在航空母舰和直升飞机的护送下,入侵并占领格林纳达。
15、1986年利比亚:"黄金峡谷"行动。
1986年美军在利比亚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双方发生冲突,美军以“打击恐怖活动”为借口空袭利比亚,打死利比亚150名军人。
1986年美军出动大批飞机轰炸利比亚首都和第二大城市,里根称此为“自卫行动”。
16、1987年美军武装直升飞机袭击了伊朗的布雷舰。
1987年美军对在公海的伊朗石油开发平台进行了炮击。
形势政策课程:利比亚战争

卡扎菲
• 卡扎菲(1942-2011),前利比亚最高领导人,曾 领导“自由军官组织”,为利比亚1969年9月1日革 命的精神领袖,推翻了亲西方的伊德里斯王朝,并建 立了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长达42年的统治使他成为 阿拉伯国家中执政时间最长的领导者。卡扎菲是一个 富有争议的人物,世人对他的评价毁誉参半。即便在 被西方制裁长达十年的过程中,凭借丰富的石油资源, 卡扎菲控制的利比亚成为非洲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2011年10月20日,卡扎菲在其家乡苏尔特被捕后因 伤重不治身亡。10月25日,验尸官透露尸检报告尚 未完成,获得上级批准才能向外界公布。
1:利比亚与卡扎菲 2:利比亚的今昔对比 3:利比亚最新局势 4:利比亚战争的影响 5:启示和反思!!!
(利比亚简介)
利比亚位于北非,国土面积176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900公里。其 土地面积的94%是沙漠和半沙漠地区。境内无常年河流,无大湖泊,但 地下水资源丰富,井泉分布较广。沿海地区属地中海式气候,冬暖多雨, 夏热干燥。内陆属热带沙漠气候。 利比亚全国人口为人口640多万,主要是阿拉伯人,其次是柏柏尔人, 阿拉伯语为国语,绝大多数居民信奉伊斯兰教。首都的黎波里市 (TRIPOLI)位于沿海西北部,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人口约200万;是利 比亚政治、文化和商业中心,也是利比亚的重要港口之一。
• • • •
西方违反了联合国的规定,可是我们看到西方受到惩罚了吗?没 有。联合国不能保护它的成员国的安全。
启示四:富裕的国家不修武备,必然要成为被宰杀的羔羊。
其实对于小国来说,现实是残酷的。小而富也好、小 而强也好,如果不能在地理上拓展足够的战略纵深,被欺 凌是免不了的。而要拓展地理意义上的战略空间,在现代 也是不可能的。与大国交兵,不说被击败,就是耗也被耗 死了。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图片)英美发动战争的目的:
利比亚战争ppt

BACK
BACK
主要参战国
法国
此次的利比亚冲突中,第一个承认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也是第一个放风 说在数小时之内对利比亚实施军事行动的国家,不是英美,而是平日低 调的法国。央视分析,地缘政治的历史恩怨,加上石油企业在利比亚的 利益,或许正是法国勇当“第一”的原因。 从地缘政治上来说,利比亚对法国的意义十分重要,这从地图上就 能看出来。很多法国的政治家都将利比亚视为一个对本国而言的特殊国 家,法国曾控制利比亚南部地区长达数年,一直到1951年利比亚宣布独 立,才结束统治。 然而更重要也许是经济原因。截至2010年10月,在利比亚经营的法 国公司已经从2008年的18家增至32家,主要投资于能源领域。而据美国 《时代周刊》网站声称,法国的石油企业在利比亚有着数十亿美元的投 资。 央视评论认为,对法国而言,如果利比亚政府稳住了局势和统治地 位,前者将付出沉重的政治和经济代价。反之,如果帮助反政府武装上 台,法国无疑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总而言之,利比亚局势的动荡,为法国谋求政治和经济利益最大化 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为此,在联合国决议刚刚通过几个小时,法国就 率先向利比亚发动了攻击。 BACK
2011年3月21日 美英法等国对利比亚发动的军事打击 21日进入第三天。当日美英再向利比亚发射12枚“战斧”巡 航导弹,并竭力将禁飞区向第二大城市班加西以南及以西方 向推进。 2011年3月22日 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22日延续“战 斧”攻势,再向利比亚发射24枚“战斧”巡航导弹,但当地 时间21日深夜,美国空军一架战机在利比亚东北部坠毁,成 为19日开战以来美军遭受的首个重大损失。 2011年3月23日 美国开始向北约组织移交部分军事行 动主导权。
主要参战国
美国
美国总统奥巴马21日致信国会领导人称,美军正对利比亚采 取的军事行动在定性、持续时间和规模上均有“限度”。并希望 北约主导军事制裁利比亚。 美国及其盟国周一向卡扎菲部队发起了新一轮导弹袭击,此 时多国部队官员正努力缓和在干预利比亚军事方针上的分歧。 对于美国的态度,《时代》周刊分析说,美国发动伊拉克、 阿富汗战争,结果深陷战争泥潭,经济也在危机中尚未完全复苏, 因此对参加另一场战争感到有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