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目形态

合集下载

电视节目形态PPT课件

电视节目形态PPT课件

电视节目形态的பைடு நூலகம்展历程
初创期
20世纪50年代,电视节目形态以新闻报道为主,综艺节目、电视剧 等逐渐兴起。
发展期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电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电视节 目形态逐渐丰富多样,出现了许多新的节目类型。
成熟期
20世纪80-90年代,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电视节 目形态更加多元化和专业化,受众需求也更加多样化。
电视剧
电视剧
以叙事为主要目的的电 视节目,通常分为古装 剧、现代剧、涉案剧等
类型。
古装剧
以古代历史、传奇故事 为主要内容的电视剧, 如《甄嬛传》、《琅琊
榜》等。
现代剧
以现代生活、职场为主 要内容的电视剧,如
《欢乐颂》、《都挺好》 等。
涉案剧
以侦破案件为主要内容 的电视剧,如《破冰行 动》、《人民的名义》
确定节目主题
根据市场需求和观众喜好, 确定节目的主题和定位。
创意构思
发挥想象力,提出新颖、 有趣、有吸引力的节目构 想。
制定节目方案
根据主题和创意,制定详 细的节目方案,包括节目 形式、内容、流程等。
电视节目的拍摄与制作流程
现场勘景
对节目场地进行实地考察,确定最佳的拍摄 角度和布局。
人员配置
组建拍摄团队,包括导演、摄像师、灯光师、 音效师等。
便捷性需求
观众对于观看电视节目的 便捷性需求增加,促使电 视节目在传输、播放和选 择上更加灵活和方便。
国内外电视节目形态的创新案例
中国《朗读者》
韩国真人秀节目
以朗读经典文学作品为主旨,采用访 谈、朗读、配乐等多种形式,展现了 文学与情感的魅力。
以真实记录和互动参与为主要特点, 注重观众的参与感和情感共鸣,如 《Running Man》、《无限挑战》等。

节目形态类型

节目形态类型

1964年12月底,第一次使用录像技术制作节目北京电视台的《昭阳沟》 《红灯记》片段 ;……
阶段性特点
1958~1966年电视文艺创作中的建设朝气与历史使 命感 ;
北京电视台播出的《岭上人家》《家庭问题》 《海螺》《焦裕禄》,上海电视台播出的《红色的火 焰》《姊弟血》,广东电视台播出的《长征路上》 《杨柳春风》等文艺节目,充满了新中国建设初期昂 扬向上、清朗爽快的特有朝气。
1993年3月1日,中央台一套施行全天11次新闻滚动播出,大 幅增加新闻信息量和播出时间; 1993年5月1日,中央台推出早间杂志 类新闻栏目《东方时空》;
1994年4月1日,中央台推出评论类新闻资讯节目《焦点 访谈》,开启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远大威力;
1995年4月21日,中央台推出午间新闻节目《新闻30分》,以 新闻的编排组合加强报道深度;
在1996年文艺创作精神的指导下,正面反映社会主义建设进程、 弘扬时代主旋律、讴歌社会进步,重树爱国主义精神的电视文艺作 品开始大量涌现 ,《东西南北中》、《艺苑风景线》、《音乐桥》、 《方荣翔》、《绝缘人生丰子恺》、《电影百年》、《漫话艺德》 等一系列电视文艺栏目和节目精品,《回归颂》、《千里共婵娟》、 《抗洪精神颂》、《风雨同舟楚天情》、《人间正道是沧桑》等众 多优秀的大型电视文艺晚会陆续涌现,表现出昂扬的时代风貌和浓 郁的文化气息 。
广播电视新闻的优势与弱点:
优势:时效性强、群众性强、易受性强、
信息量大。 弱点: 难以形成深度报道;
有些声像无法再现,声像稍纵即逝;
不便保存; 顺序播出; 选择性差; 在语言表达上有特殊的要求。
新闻节目有序化的几大原则: 1. 重要性原则——根据新闻题材的重要性程度,或它提供的信 息本身的价值,安排每一则新闻在节目中的播出次序。 2.贴近性原则——从电台、电视台所处的地位出发,由近而远 地安排新闻。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通常按先国 内后国际、先中央后地方、先全国性新闻后地区性新闻或部门 性新闻的次序编排新闻;而地方台除对重要全国性新闻做出安 排以外,一般按当地新闻、邻近地区新闻、其他国内新闻、国 际新闻顺序安排播出内容。

电视节目的类型

电视节目的类型

一、内分法:依据电视节目的内容,可将其分为四类节目形态:(一)新闻类电视节目新闻类电视节目即对正在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它可以从不同的领域,运用不同的手段和方式,传播世界各类信息,以满足观众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需求。

(一)教育类电视节目教育类电视节目即知识性的教育节目,其中包括学科教育、理论教育以及思想教育等节目。

(三)文艺类电视节目文艺类电视节目即艺术性、娱乐性节目,包括音乐、戏曲、曲艺、舞蹈、杂技、电影、绘画等。

他们不再是原有的艺术形态,而是经过充分“电视化”的艺术新样式。

(四)服务类电视节目服务类电视节目即为民众和社会日常需要,提供具体服务的一种具体形式。

其中,主要包括社会发展目标型、社会公益型以及日常生活型的节目。

二、外分法依据电视节目的外在形式,分为三大类:(一)综艺节目这是一种保罗万象的综合艺术节目。

它既可以集音乐、舞蹈、戏剧、笑话、故事、杂技、魔术、游戏于一身,也可以选择其中数项,根据内容的需要,加以自己灵活的编排、组合。

然后,运用电视的光色效果、时空变化,独特的造型,构成供观众从事艺术鉴赏的电视节目。

(二)主持人节目主持人节目是以主持人直接出面与观众交流为其主要特征的电视节目。

节目主持人是在传播者与接触者之间进行联系的“人物化”桥梁,是在节目规定时空、人事的假定中进行工作的非较色表演者。

(三)受众参与节目它是指受众直接或间接参与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演播过程所构成的电视节目。

受众参与节目的方式分为;自娱性参与、竞赛性参与、激发性参与、荣誉性参与。

等情况、三、评分法依据电视节目的实用性,可将其分为四种类型:(一)一般型电视节目这不以特定的观众为对象,同事也没有特定的内容规范的。

电视节目它为广泛的社会、人群服务,如《新闻联播》等节目。

(二)综合型电视节目这是一种“杂志型”的电视节目。

它既可以是文艺节目总群的综合,也可以是新闻节目种群的综合,更可以是既有文艺性也有新闻性的综合。

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特点。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析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析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分析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是一种最能体现电视新闻节目生产和传播规律的可复制的“程序软件或设计模版”,进而把某些电视新闻节目元素固化到某种结构之中,使之任何其他电视传媒都可以据此复制出相同品质的电视新闻节目扫描当今国内和国际电视屏幕,所有的划分方法都显得捉襟见肘,各种元素在不同形态中互相渗透,元素嫁接和融合成为形态创新的本体策略。

一、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基本元素题材、叙事、新闻、视听题材元素是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具体的题目X围,政治,经济、文化等。

题材选择的三个X围:迅速的事实信息、丰富的情感信息、鲜明的个性信息叙事元素是电视新闻见证人的叙事,通过新闻播报和现场取景等方式为人们提供见证现实的感觉。

事件、时间、地点、人物属于基本叙事元素,原因、过程、结果、意义属于拓展叙事元素。

在以观众为核心的现代传播理念指导下,叙事元素的组合特点:1、主题事件化:精心选择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作为报道主题的载体。

勾勒、突出、深化报道主题。

2、事件故事化:用故事来结构新闻报道,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出事件,解释事件,以此来构造起伏和悬念,吸引观众。

《60分钟》3、故事人物化:用人物命运变迁和具体感来加深观众对新闻的印象。

以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切入来反映大主题。

4、人物个性化:对人物的刻画和描述中,注意细节的描述和拍摄,用细节突出人物个性,神态、表情、动作,加深观众印象。

新闻要素包括时效、真实、新鲜、形象四个基本元素和重要、接近、互动三个拓展。

视听元素包括视觉和听觉元素。

视觉元素有1、画面(再现、实证、表意)、2、字幕(功能:说明字幕、复述字幕、信息字幕)(形式:整屏字幕、滚动字幕、插入字幕、特效字幕)3、动画:通过动画语言报道和评论事实。

听觉元素有1、音响(实况、背景、环境)2、同期声3、解说4、音乐二、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方式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创新从“内容为王”的时代到“元素为王”和“结构为王”时代。

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结构有:模仿式:旧元素+旧结构借鉴式:新元素+旧结构嫁接式:旧元素+新结构孵化式:新元素+新结构(一)模仿式结构以市场率先尝试的创新者的思路和行为为标本。

电视节目形态与类型

电视节目形态与类型
麦克奎恩 《理解电视——电视节目类型的概念和变迁》
2021/6/11
一、电视节目形态
3 分类
编码与译码理论:电视的播放机构必须生产出以有意义的话语形式出现的、经过编码的
讯息。
——斯图亚特·霍尔(英)
电视节目制作就是一个编码的过程,观看电视节目就是一个译码的过程,以什么样的 编码规则来对电视讯息(视听传播符号)进行编码,就能够形成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形态。
2021/6/11
二、电视节目类型
2021/6/11
1 新闻政教类 2 生活服务类 3 文体娱乐类
新闻政教类节目
1 新闻信息类 2 知识社教类
2021/6/11
新闻信息类
1 定义
新闻信息类节目,顾名思义, 就是关于新近发生的事件进 行客观报道与观点性评述, 从而给予观众一定信息的节 目类型
2 分类
(2)分类
制作:纪实模块、虚构模块; 播出:录播模块、直播模块、互动模块、包装模块等。
(3)特征
外部特征:模块跟外部环境联系的接口和模块的功能。 串联两种模块的转场或片花
内部特征:模块的内部环境具有的特点。 创意、规则和规范、制作的技巧方法
(4)组合
链接式、嵌入式、混合式。
2021/6/11
电视节目形态
2021/6/11
4. 电视剧
采用的是组合编码,这是一种传播者为传播其 观念与想象的需要而自由组合影像的编码方式。
电视节目形态
5.真人秀
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 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纪录和艺术 加工。
6.动画
是一种由计算机图像技术构成的数字电视节目形态,有 两种编码方式:模拟影像编码和虚拟影像编码。作为单 一形态存在的电视节目基本形态,主要指后一种编码方 式。

地方电视台综艺节目内容形态的运用途径

地方电视台综艺节目内容形态的运用途径

地方电视台综艺节目内容形态的运用途径
1.喜剧形式:喜剧形式是地方电视台综艺节目最常见的一种形态。

通过幽默搞笑的表演和情节,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情绪,并且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和吸引力。

喜剧形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综艺节目,例如脱口秀、相声、小品等,可以在节目中增添欢乐气氛,提升节目的观赏度和收视率。

2.真人秀形式:真人秀形式是地方电视台综艺节目中较为常见且持续受欢迎的一种形态。

通过真实的人物和真实的故事情节,观众可以与参与节目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对节目的参与度。

真人秀形式适用于各种内容,例如明星真人秀、生活观察类真人秀、旅游探险类真人秀等,可以在节目中展现真实的情感和故事,引发观众的思考和关注。

3.竞技比赛形式:竞技比赛形式是地方电视台综艺节目中常用的一种形态。

通过比赛的方式,观众可以看到选手们在特定领域的竞技水平和表演能力,体验到紧张刺激的比赛氛围。

竞技比赛形式适用于各种类型的综艺节目,例如音乐类节目、舞蹈类节目、才艺类节目等,可以在节目中展示选手们的才华和实力,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4.真人剧情剧集形式:真人剧情剧集形式是地方电视台综艺节目中一种较为新颖的形式。

通过创作连续剧的方式,将综艺节目的内容融入到剧情中,使得观众能够在娱乐的同时,体验到情节的发展和角色的变化。

真人剧情剧集形式适用于各种内容,例如爱情剧情、都市生活剧情、历史传记剧情等,可以在节目中展现出不同的故事情节和角色人物,吸引观众的关注和思考。

总之,地方电视台综艺节目的内容形态应根据不同的节目主题和观众需求选择合适的运用途径。

通过运用多种形态的综艺节目内容,可以满足观众的不同需求,提升节目的观赏度和收视率。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可编辑全文】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形态:消息,连续报道,系列报道,新闻专题,新闻评论等1、消息是指对新近发现、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所做的简明报答。

消息类电视新闻迅速、简要、客观、广泛地传播报道国内外发生的时间,传达党哈政府的法令,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要求,快、短、新、广、客观是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特点。

它充分体现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社会性的传播规律。

2、连续报道是对正在发生并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多次连续报道。

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做多次、连续的报道,各条报道之间没有外在的时态连续,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特点是主题集中,内容广博,主题深刻。

3、两者异同:都是新闻的多次报道集合,新闻播出有连续性,信息传播的效果显著。

从题材选择上,前者是事件性新闻,突然发生的。

在报道时效上,前者注重时效性,是最新报道。

在报道序列上,前者的结构是追踪事态发展,不可更改的有序排列,后者是以横向联系为主的不同角度的各条新闻之间的“无序”排列。

传播功能上,前者满足了广大观众对事态发展最新消息的知情需求,并对灾难发生进行总结。

4、新闻专题是针对新闻题材所做的详尽的,生动的,有一定深度的报道。

新闻评论是运用广播电视传播手段对新闻事实作出评论的一种体裁。

5、新新闻主义崛起于20C60N,在权威与理性受到怀疑,情绪主义蔓延西方的背景下产生,记者对新闻事实的主观介入,不再遵从“客观性原则”,成为贴有个人标签,具有浓厚个人色彩的“个性新闻”。

新新闻主义摒弃了传统客观理论的虚伪的掩饰,坦然地竖起了主观主义的旗帜,而对包括人物心理活动在内的情景再现,更进一步地把新新闻主义的“客观”原则体现出来:主观性就是真理,现实存在离开了人就毫无意义,人类心理活动同样式一种真实的客观存在。

基于此,新新闻主义关注新闻事件背后的内幕,以独特的主观方式观察,以文学化的笔法报道。

这种评论式的报道很有感染力,强调人的主观体验,以此获得对新闻事件的“最真实的感受”,然而,新新闻主义同时也带来对“新闻”本质的争议,它带来“小报式的”煽情主义倾向和新闻报道的国度娱乐化弊端。

节目形态分析总结范文

节目形态分析总结范文

随着我国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类电视节目层出不穷,形态各异。

本文将以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真人秀节目为例,对电视节目形态进行分析总结。

一、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电视新闻杂志型节目是一种综合性的新闻传播方式,它借鉴了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以传播深度新闻为主,兼顾其他社会功能。

以《东方时空》为例,该节目以演播室为调度中心,通过直播方式将新闻、实用资讯、新闻专题等内容有机串联,突出信息的时效性和服务性。

1. 节目特点(1)内容广泛: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精神道德、交通、金融、民间故事等多个领域。

(2)关注受众需求:关注受众所关心的事件,提高节目的吸引力。

(3)节目结构合理:采用栏目小栏目串联的方式,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

2. 节目优势(1)传播深度新闻:以深度报道为主,满足受众对新闻的深度需求。

(2)丰富节目内容:通过不同样式的新闻节目板块,丰富节目内容。

(3)提高节目质量:节目制作精良,具有较高的观赏性。

二、电视谈话节目电视谈话节目是一种以主持人为主,邀请嘉宾参与讨论的节目形式。

以《艾伦秀》和《圆桌派》为例,这两种节目形式各具特色。

1. 节目特点(1)主持人魅力:主持人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能够吸引观众。

(2)话题选择:关注受众关注的话题,提高节目的吸引力。

(3)嘉宾身份:邀请各领域嘉宾参与,增加节目的权威性。

2. 节目优势(1)娱乐性:节目幽默风趣,为观众带来愉悦的观看体验。

(2)教育意义:节目涉及多个领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3)互动性强:节目鼓励观众参与讨论,提高观众的参与感。

三、真人秀节目真人秀节目是一种以真实人物为背景,通过模拟真实生活场景,展现人物性格、情感、成长等内容的节目形式。

以《卧底老板》为例,该节目通过模拟真实商业环境,展现人物在职场中的竞争与合作。

1. 节目特点(1)真实人物:节目以真实人物为背景,增加节目的可信度。

(2)模拟场景:通过模拟真实场景,展现人物性格和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94年4月1日,中央台推出评论类新闻资讯节目《焦点 访谈》,开启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远大威力;
1995年4月21日,中央台推出午间新闻节目《新闻30分》,以 新闻的编排组合加强报道深度;
1997年中央台先后自播日全食、彗星同现苍穹;香港 回归72小时;中共十五大开幕式;小浪底和三峡水利 工程截流等,被称为中国直播年; 1998年4月,创立不久的凤凰卫视推出了一档早间新闻 播报节目《凤凰早班车》,主持人陈鲁豫开创了电视新 闻播报“说新闻”的先河; 2003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实现全天不间断新 闻播出;
第一单元 广播电视历史论 第一章 世界广播电视发展概观 第二章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概观(1) 第三章 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概观(2) 第二单元 广播电视技术论 第四章 传统广播电视技术 第五章 新媒体技术与广播电视新形态 第三单元 广播电视传播论 第六章 广播电视传播概说 第七章 广播电视传播要素解析 第八章 广播电视传播生态审视 第四单元 广播电视节目论 第九章 广播电视节目概说 第十章 广播电视节目的构成要素 第十一章 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与结构 第十二章 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
内地十大综艺节目 NO.6 湖南卫视《天天向上》主持人:天天 兄弟 (汪涵、欧弟、钱枫、田源、俞灏明、矢 野浩二、金恩圣)
新闻节目 ——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第一语言
在广播电视节目系统中,新闻性节目是最重
要的节目类型,新闻节目是广播电视节目系统的
第一语言。新闻节目一直是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 先导,它伴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产生和发展.
所谓新闻,就是为了向大多数人传播知识和趣 味,把最新的,或者和现在有关的旧事物的存 在、变化、兴衰、发展等情况印出来的报道---日本学者关一雄。 新闻就是把最新的现实的现象在最短的时间距 离内,连续介绍给最广泛的公众---德国柏林大 学教授多比法特。 新闻是正在传播的新近事实的信息。 广播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 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
3.关于节目分类的几个问题
▲ 不同类型的节目之间会出现交叉的现象。 ▲ 每个类型的节目还可以依一定的标准再分成不同的类 型。 ▲ 广播电视节目类型的划分是不断发展的。
一、从节目内容分类
四分法: 1.新闻性节目 2.教育性节目(社会教育、学科教育) 3.文艺性节目(包括娱乐性节目、综艺节目) 4. 服务性节目(包括广告) 六分法: 言论类 知识类
1980年7月12日,中央台创办第一个新闻评论性节目 《观察与思考》;
1968年CBS创立《60分钟》节目,是第一个新闻杂志类节目; 1987年7月1日,上海电视台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新闻杂志类节目 《新闻透视》;
1993年3月1日,中央台一套施行全天11次新闻滚动播出,大 幅增加新闻信息量和播出时间; 1993年5月1日,中央台推出早间杂志 类新闻栏目《东方时空》;
2006年1月1日,央视《中国周刊》更名为 《新闻周刊》,周播杂志型新闻节目,站在 七天的高度,用七天的视点,来看待过去一 周的新闻,主播白岩松。 2008年1月1日,辽宁卫视新版《说天下》 正式开播,开创了亦庄亦谐的“聊新闻” 播报方式的先河 2009年8月10日 央视创立一档梳理全天新闻 的节目——《24小时》 ,设有“今日关注”、 “今日声音”、“今日面孔”、“数说今天”、 “图说今天”等小板块。融合评说新闻、版块 设置、图片新闻、电话视频连线等各种新闻报 道元素和方式于一体,代表了新闻播报的新趋 势。
2.娱乐谈话类 节目内容:节目一般由一个或两个固定的主 持人,每期邀请一位或多位明星嘉宾进行演播 室访谈,或者邀请一般的普通观众参与到节目
中来,谈话内容涉及人生、情感、婚恋、友情、
感受、体会等。
代表节目:《艺术人生》、《康熙来了》、
3.综艺表演类
节目内容:各种文艺样式的大汇演、大综合,
“综艺”一词也由此而得。90年代后期出现以 单一文艺形式为节目内容的栏目,“综艺”走 向“分艺”。
的节目形态。
内涵
第一、节目宗旨:宗旨是提供娱乐。
第二、节目对象:传播对象是大众,内容是 老少皆宜,雅俗 共赏的。 第三、节目手段:所有的电视化手段。
第四、节目内容:一是各种文艺样式的二度 创作; 二是能够提供娱乐的非文艺性内容。 第五、节目样式:晚会、栏目或活动。
分类 (一)按播出样式
1.电视综艺娱乐栏目:栏目是电视综艺娱 乐节目存在的主要样式。栏目有着固定的播出 时间、固定的时段时长以及相对固定的主持人、 节目模式、节目流程等。 例如:《开心辞典》、《欢乐英雄》、 《快乐大本营》等众多栏目。
《星光大道》、《非常6+1》 、《欢乐英雄》、
7.泛娱乐类节目 娱乐化成为许多节目类型的共同的选择, 多种娱乐元素之间的沟通与融合也正成为当前 综艺娱乐节目的一种发展趋势。 生活娱乐类节目:《百科全说》、《向幸福 出发》 旅游游戏类节目:《正大综艺》
体育娱乐类节目:《快乐向前冲》、《城市 之间》
内地十大综艺节目 NO.1 江苏卫视 《非诚勿扰 》主持人:孟 非

电视新闻节目被分为三个类:消息类新闻、专 题类新闻、言论类新闻。
消息类新闻:指迅速、广泛、简要地报道国内 外新发生的事态的新闻报道的节目形式,是实 现国内外要闻总汇的主要渠道,是观众了解国 内外大事的主要窗口。 特点:迅速、简要、客观、广泛、公信。
专题类新闻节目:对新闻事实作详尽的有深度 的报道。
(3)电视活动:近年来许多电视大型活动盛 行于屏幕,其中有选秀、集体竞赛、大型歌赛、 大型歌会等。
如《快乐男声》、《超级女声》、CCTV全国 青年歌手大奖赛、小品大赛、相声大赛、模特 大赛等。
2.电视综艺晚会
最具代表性的电视综艺晚会是央视自1983
(二)按节目要素 1.娱乐资讯类: 节目内容:以报道近期或当日发生在演艺娱 乐圈的新闻资讯为主。 呈现方式:演播室的主持人播报+现场报道 节目特点:播报方式、节目风格具有轻松、 自如、活泼。 代表节目:《影视同期声》、《中国电影报 道》《娱乐无极限》、《娱乐任我行》等。

广播电视节目:电台、电视台各种播出内容的最终组织形式和播 出形式,也是电台电视台和其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供播出或交 流的具有完整内容的广播电视作品。 广播电视的节目是专为广播电视的播放而制作的视听作品。它是 由广播电视传播的信息内容和广播电视传播特有的形式构成的。

二、节目形态


形状神态;形状姿态。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唐朝上》:“ 冯绍正 开 元 中任少府监,八年为户部侍郎。尤善鹰鶻鸡雉, 尽其形态,觜眼脚爪毛彩俱妙。” 巴金 《家》二 十:“还有山、石壁、桃树、柳树,各有各的颜 色和形态。” 广播电视节目形态是节目表现形式的延伸和个性 化拓展,是由广播电视节目的形式、气质和神韵 构成的有机体,既有节目形式的元素,也有节目 内容的元素,是节目形式与节目内容的统一。
5.益智竞技类 纯粹益智类节目基本模式:知识+财富 后又融入了游戏、真人秀和谈话等节目 元素,增添了竞技的色彩。 节目特点:博彩性质,特点一是竞争性, 二是刺激性,三是真实性。 代表节目:《开心辞典》、《智赢天 下》、《以一敌百》等。
6.“真人秀”娱乐节目 “真人秀”,泛指由制作者规定规则、由 普通人参与并全程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或游戏 节目。 代表节目:前期“野外生存挑战类”《完 美假期》,后期“海选”、“全民娱乐”、 “民间造星”为主要特征的“室内真人秀”
影响广播电视节目形态发展的Fra bibliotek素第二节 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形态与类型
1.分类的意义 需求的广泛性、多样性,导致节目的复杂性。 研究不同节目的不同特点,把握创作不同节目的 不同要求,从而创作出异彩纷呈的节目。
2.分类的基本要求 首先确定节目划分的依据(标准)。因为根据不 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节目类型。
基本模式:主持人串场+明星表演
代表节目: 《曲苑杂坛》、《欢乐中国 行》、《中国音乐电视》、《周末喜相逢》、
4.游戏娱乐类
表现手段:才艺表演、杂耍、滑稽表演等
基本模式:明星+游戏 兴起于1997年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
存留至今代表节目:《快乐大本营》、
《到底是谁》、《天天向上》、《勇往直
前》 。
特点:节目时间长,内容丰富、深刻,信息量 大。 言论类新闻节目:通过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发 表议论,阐述道理,鲜明地提出电视台或评论 者对当前具有普遍意义的事实看法,是电视新
新闻类节目的发展简史
1936.11 BBC在伦敦亚历山大宫播出电视节目,宣告电视的 诞生 ; 1939年,美国无线电公司在纽约世界博览会上展示电视技术, 并当场实况转播美国总统在博览会上的讲话,被公认为是世 界上最早的声音图像俱在的电视新闻; 1958年5月15日,北京电视台第一次自办新闻节目,播放 了4分钟的《图片新闻——东风牌小轿车》; 1978年8月1日,中央电视台播出《新闻联播》;开启消息 类新闻的先河。同时也开启了新闻播音的播讲方式的先河。

新闻节目特性
快:节目快捷,时效性强。 短:节目语言简洁,概括性强。 活: 节目形式多样,立体感强。 真:节目形象生动,直观性强。 大: 节目信息容量大。

电视新闻:
以现代电视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 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发现 的事实的报道。
快速、现场、详尽、准确——这是世界 电视新闻发展的走向。(CNN的八字方针)

形式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 内容的形式。内容和形式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互 相转化。 形式和内容是相互作用的。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必须适合 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必须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发生了 变化,形式或迟或早也要相应地发生变化。形式对内容的反作 用,有两种基本情况:凡是适合内容的形式,对内容的发展起 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就起消极的阻碍作用。不适合内容的 形式也有多种情况:形式落后于内容;形式超越于内容;形式 和内容的性质根本抵触。 在形式和内容的矛盾运动中,内容是活跃的、易变的,形 式对内容来说,则是相对稳定的。形式和内容的矛盾运动是由 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又由基本不适合到基本适合的不断发 展过程。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是复杂的:同一内容,由于条件不同, 可以有多种形式;同一形式也可以表现不同的内容;新内容可 以利用旧形式,旧内容也可以利用新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