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外交礼仪个人形象
外交礼仪你必知的个人形象

外交礼仪你必知的个人形象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第十三节衣着。
接待人员在公务场合、社交场合和休闲场合着装要得体而应景,不能雷同。
公务场合要庄重保守、端庄大方、严守传统,不能强调个性、过于时髦、显得随便,最好穿深色毛料的套装、套裙或制服,不允许身穿夹克衫、牛仔装、运动装、健美裤、背心、短裤、旅游鞋和凉鞋,衣服不能过于肮脏、折皱、残破、暴露、透视、过大、过小或紧身。
社交场合主要指宴会、舞会、晚会、聚会等应酬交际场合,服装应突出时尚个性,可穿时装、礼服或民族服装,最好不要穿制服或便装。
休闲场合穿着应舒适自然,忌正正规规。
在正式场合,接待人员穿着要正确得体,所有衣扣要扣严,不能换起袖管或裤角,衣袋或裤兜里不宜装过多的东西,衣服上商标要先行拆除,穿西装最好内着白色衬衣,穿深色袜子、黑色皮鞋、打领带,不穿或少穿羊毛衫,全身上下衣着应保持在三种色彩之内。
第十四节化妆。
化妆是一种通过对美容用品的使用,来修饰自己的仪容,美化自我形象的行为。
要求职员化妆上岗,有助于体现单位的令行禁止和统一性、纪律性,有助于使其单位形象更为鲜明、更具特色。
要求职员化妆上岗,意在向交往对象表示尊重。
参加公务活动而不化妆,就会被交往对象不由分说地理解为蔑视对方,或是一种侮辱。
在公务活动中,一般要求职员在美容化妆这一事关大局的问题上,必须遵守如下几项规则:规则之一,应当化以淡妆为主的工作妆。
工作妆的主要特征是,简约、清丽、素雅,具有鲜明的立体感。
它既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又不容许显得脂粉气十足。
总的来说,就是要清淡而又传神。
规则之二,应当避免过量地使用芳香型化妆品。
通常认为,与他人相处时,自己身上的香味在一米以内能被对方闻到,不算是过量。
如果在三米开外,自己身上的香味依旧能被对方闻到,则肯定是过量使用香水了。
中国的外交礼仪

中国的外交礼仪中国的外交礼仪,那可是一门充满魅力的学问。
在国际交往中,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就像一团温暖的火。
当迎接外国友人时,我们脸上那真诚的笑容就如同盛开的花朵,这笑容可是比任何语言都先一步传达出友善的信号。
咱就说啊,要是外国人一到中国,看到的是一张张冷漠的脸,那得多难受呀?就好比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满心期待,结果迎接你的人都拉着个脸,就像寒冬里的冰窖,那你还有好心情吗?在见面礼仪方面,握手是常见的方式。
这握手啊,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一抓一放。
力度得适中,既不能像个软脚虾似的轻轻一碰,让人家觉得你没诚意,也不能像个大力水手似的把人家的手握得生疼,那可就尴尬了。
这就像炒菜放盐,多了太咸,少了没味。
还有眼神交流,眼睛可是心灵的窗户呢。
在握手的时候,眼睛要真诚地看着对方,这就像是在说:“嘿,朋友,很高兴见到你。
”要是眼神飘来飘去,就像个小偷似的,那人家肯定觉得你心里有鬼,对你的印象可就大打折扣了。
在宴请外国友人的时候,餐桌上也有着不少的礼仪讲究。
咱中国人吃饭讲究个团圆热闹,可这在国际交往中也得考虑到外国朋友的习惯。
饭菜的安排要兼顾各方口味,就像一场大合唱,得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和谐地融合在一起。
要是全是重口味的辣菜,那些吃不了辣的外国友人可就只能干瞪眼了。
在餐桌上,咱们使用筷子也有规矩。
可不能像小孩子玩筷子似的乱舞一通,那多不礼貌啊。
用筷子夹菜的时候,要稳稳当当的,就像个优雅的舞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
而且,给客人夹菜也是一种热情的表现,但也要看情况,要是不了解人家的口味就乱夹,说不定就像把人家不喜欢的东西硬塞给人家一样。
赠送礼物也是外交礼仪中的重要一环。
这礼物啊,要精心挑选。
不能太贵重,贵重得让人觉得有压力,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人家身上,这友谊就变味了。
也不能太寒酸,不然就像拿根小木棍去和人家的大宝剑交换,显得没诚意。
礼物最好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像精美的丝绸、漂亮的手工艺品之类的。
这就像是把中国文化的一小部分打包送给外国朋友,让他们能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涉外交往着装礼仪

涉外交往着装礼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涉外交往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常见的事情。
在涉外交往中,适当的着装礼仪不仅能够表现出自己的形象,还能彰显国家的形象。
因此,在外交场合中,适当的着装礼仪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不同场合下的外交着装礼仪。
对于正式的外交场合,男性应该穿着西装、皮鞋和领带。
在这种场合下,女性则应该穿着适宜的便装、面料质地比较一般的晚礼服、合适的鞋子和配件。
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国家,穿着超短裙和露出触目可及的多余皮肤的衣服的女性通常是不受欢迎的,上装应该是保守典雅的。
在非正式场合,穿着休闲的服装也是可以接受的。
其次,对于不同的国家,外交着装礼仪也会有所不同。
在亚洲国家中,传统的礼仪文化非常重要,着衣应以高贵典雅为主。
要注意的是,在印度教国家,穿戴过于紧身的衣服和露香肩的衣服被视为不礼仪的行为。
在一些伊斯兰教国家,则应该尽可能地保持谨慎的着装,女性应该穿着长袖长裤和羽绒服,以免暴露身体。
此外,求职者应该尊重求职国家的文化和习惯,穿着端庄、得体、整洁的衣服。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外交着装礼仪不仅体现在衣服上,还包括对外交场合的表现方式、言行举止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在涉外交往中,我们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细节:衣服内衬应该贴身、鞋子要清洁干净、不宜携带过多的物品等。
2.着装风格:应该选择质地上乘、颜色搭配得当、简约高雅的衣服。
3.身体语言:自我修养是外交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在外交场合,要注意如何使用语言表达,还应该注意无意识的身体语言。
4.礼节见义:外交人员应该始终运用适宜的礼仪成为最简单的交流工具,在礼节问题上给予对方尊重和体面。
总之,适当的外交着装礼仪对于涉外交往非常重要。
通过着装做好一个外交官的外在搭配,是一个显著的必须项。
不仅如此,举止言谈的文明、礼节的恰当,蕴含其中的人类文化、国家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于跨国交往的基本逻辑和执行平台的认同都同时贯穿其中。
另外,在外交着装礼仪方面,还应该注意一些文化差异。
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

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国际外交作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方式,有着严格的日常礼仪要求。
遵循这些礼仪要求不仅能够展示一个国家的文化和自信,还能够建立起国与国之间的互信和友好关系。
以下是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的一些重要方面。
1.外交礼仪的基本原则2.外交礼仪的仪容仪表外交人员的仪表应该整洁、得体。
外交人员应该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穿着正式、庄重。
男性外交人员应穿着西装、领带,女性外交人员应穿着得体而且符合当地风俗的服装。
外交人员的言谈举止也应该得体,尽量避免使用不恰当的语言和姿态。
3.外交礼仪的沟通方式外交人员在进行日常沟通时,应该使用得体的语言和方式。
外交人员应避免使用粗鲁或冒犯性的语言,应尽量使用正式和客气的措辞。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善于倾听,注重交流的有效性和友好性。
4.外交礼仪的宴会作风在国际外交领域,宴会是一种重要的外交活动形式,它不仅是享用美食的机会,也是外交人员之间交流和友好交往的场合。
在宴会上,外交人员应尽量遵循当地的习俗和礼仪,尊重并遵守对方国家的用餐规矩和礼节。
外交人员应注意举止得体、庄重,避免酗酒和过度的举止。
5.外交礼仪的礼品交换礼品交换是国际外交领域中常见的一种交流方式。
外交人员赴访他国时,通常会带一些表示友好和尊重的礼品。
在选择礼品时,外交人员应考虑对方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礼仪规范,避免送出具有冲撞、冒犯性的礼品。
同时,接收礼品的一方也应能够表达感激之情,并根据情况予以回赠。
6.外交礼仪的会议规范在国际外交活动中,会议是重要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场所。
外交人员应在会议上遵守秩序,尊重对方的发言权,避免打断他人。
在发言时,应遵守基本的交流规则,表达清晰、准确的观点,并控制发言时间。
会议结束后,外交人员应向与会者表示感谢,带着友好的态度和思想离开会场。
总结起来,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着重于互相尊重、尊严和平等。
外交人员应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遵循沟通的礼仪和规范,尊重他国的文化和传统,并且在交往中表现出真诚友好的态度。
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

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国际外交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手段,因此保持良好的外交礼仪对于国际外交的成功十分重要。
以下是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
第一,尊重他国文化和习俗。
国际外交是跨国交流,各国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作为外交官或代表,需要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并避免任何冒犯或不尊重的行为。
这包括了了解他国的礼仪、风俗、宗教和法律等方面,并遵守和遵循这些规则。
第二,着装得体。
在国际外交场合中,一份得体的着装可以展示出一个国家的形象和价值观。
对于外交官或代表来说,穿着正式和庄重的服装是必要的,以显示对外交活动的重视和尊重。
同时,根据不同的文化和场合,注重服装的选择也是必要的,以避免造成尴尬或不当的场合。
第三,使用正确的语言和礼仪。
国际外交中使用正确的语言和礼仪十分重要。
外交官或代表应该使用符合外交礼仪和准则的语言,避免使用冒犯或具有侮辱性的语言。
同时,要注意发音、语速和语调,以确保自己的表达清晰易懂。
此外,还要注重态度和表现,并尽量避免过于争论或争吵的行为。
第四,尊重他国的国旗和国歌。
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因此在国际外交中,尊重对方的国旗和国歌是必要的。
外交官或代表应该对他国的国旗和国歌表示尊重,不得对其进行诋毁、侮辱或抹黑的行为。
在国旗升降和国歌播放时,应该保持肃立或示意尊重。
第五,注重言行举止的礼貌和谦逊。
在国际外交中,保持礼貌和谦逊是必不可少的。
外交官或代表应该避免使用粗鲁或冒犯性的言辞,尊重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并表现出友善和宽容的态度。
同时,要注意自己的姿态和举止,保持自己的形象和声誉。
第六,遵守国际外交准则和协议。
国际外交有一系列的准则和协议,以规范和维护各国之间的关系。
作为外交官或代表,应该遵守和遵循这些准则和协议,以确保外交活动的成功和有效。
这包括遵守国际法、遵循外交实践和道德规范等方面。
总之,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尊重他国文化和习俗、着装得体、使用正确的语言和礼仪、尊重他国的国旗和国歌、注重言行举止的礼貌和谦逊、以及遵守国际外交准则和协议等方面。
塑造形象的外交官

塑造形象的外交官外交官是国家的形象代表,他们的形象对于外交活动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塑造一个出色的外交官形象需要综合考虑外貌、形象修养以及沟通技巧等多个因素。
本文探讨如何塑造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外交官形象。
一、外貌的重要性无论在任何场合,外貌都是第一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外交官应该时刻保持整洁的仪表和得体的着装。
他们的服装应该符合职业规范,并且适应当地文化差异。
形象整洁、端庄的外交官会给人以专业和可信赖的感觉,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交流关系。
二、形象修养的培养外交官应具备高度的自律性和职业道德。
他们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工作,时刻保持良好的素质和礼貌。
形象修养还包括口才、姿态和举止等方面。
外交官需要掌握良好的演讲和沟通技巧,能够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听取对方的意见。
姿态优雅,举止得体也是塑造外交官形象的重要一环。
三、语言能力的重要性外交官需要具备流利的语言能力,能够有效地进行双边和多边谈判。
他们需要掌握多国语言,以便更好地与不同国家的人进行沟通。
此外,外交官还需要具备很好的口译和笔译能力,能够快速准确地翻译重要文件和演讲稿。
四、文化敏感性的培养外交官需要具备较强的文化敏感性,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平衡各国文化差异。
他们不仅要了解自己国家的历史、政治和经济背景,还应深入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社会习俗。
只有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进行外交活动,促进两国关系的发展。
五、危机处理能力的培养外交官需要具备应对危机的能力,包括处理外交纠纷、应对突发事件等。
他们应该具备冷静的头脑和有效的沟通技巧,以应对不同的紧急情况。
此外,外交官还需要具备处理媒体和公众关系的能力,在危机事件中及时做出回应并消除不利影响。
六、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外交官通常是作为一个团队进行工作的。
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有效地沟通和协作。
外交官应该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
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是外交官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外交礼仪与谈判技巧

外交礼仪与谈判技巧外交礼仪:1.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和传统:作为外交人员,我们应该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并尊重它们。
这包括了对方国家的语言、宗教、习俗和价值观念等。
在交流时要注意言行举止,避免冒犯对方。
2.保持友善的外交形象:外交人员代表着自己的国家,所以在公众场合要注意仪态和形象。
穿着得体、言辞温和、举止得体,能够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增加信任度。
3.注意交流中的礼节:交流中的礼节非常重要,包括问候、握手、交换名片、称呼等。
在使用称呼时要注意称呼对方的官衔和头衔,确保用词准确和恰当。
谈判技巧:1.充分准备:在进行谈判之前要充分准备,了解自己和对方的利益和立场。
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底线,并对对方可能的诉求和反应进行预测。
准备充分能够提高自信和应变能力。
2.善于倾听与沟通:谈判时要善于倾听对方的观点和需求,主动与对方沟通。
通过倾听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意图,从而更好地协调利益。
3.技巧性陈述观点:在谈判中,我们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对于敏感和争议的问题,可以采用技巧性陈述,避免引起摩擦和冲突。
例如,使用委婉的措辞、提出问题引导对方的思考等。
4.掌握时间和节奏:谈判时要把握好时间和节奏,避免拖延和冲动。
在适当的时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要求,同时也要从对方的回应中把握好对话的节奏和方向。
5.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在谈判中要以协商和合作的态度,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
通过共同努力,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促进合作和友好关系的发展。
以上是外交礼仪和谈判技巧的一些基本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在外交领域中,正确运用这些技巧和礼仪能够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解决问题并促进合作的达成。
2021年个人形象交往礼仪知识要点_个人形象交往礼仪有什么要点

2021年个人形象交往礼仪知识要点_个人形象交往礼仪有什么要点个人礼仪,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不仅事及个人,而且事关全局。
若置个人礼仪规范而不顾,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必然授人以柄,小到影响个人的自身形象,大到足以影响社会组织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个人形象交往礼仪知识要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目录个人形象交往礼仪知识要点1 .仪态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在日常交往中,人们能通过语言交流信息,但在说话的同时,你的面部表情、身材的姿态、手势和动作也在传递着信息。
对方在接受信息时,不仅“听其言” ,而且也在“观其行” 。
仪态语言是一种极其丰富、极其复杂的语言。
据研究者估计,世界上至少有70 多万种可以用来表达思想意义的态势动作,这个数字远远超过当今世界上最完整的一部词典所收集的词汇数量。
信息的传递与反馈,从表面上看,主要是嘴、耳、眼的运用。
事实上,表情、姿态等所起的作用,却远远超过自然语言交流的本身。
仪态是一种很广泛、很实用的语言,往往比有声语言更富有魅力,可以收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 .仪态是内在素质的真实表露仪态在表情达意方面也许不像有声语言那么明确和完善,但它在表露人的性格、气质、态度、心理活动方面却更真实可靠。
一个人所说的话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语言可以言不由衷,而人的仪态却总是真实的。
也许你嘴上在说着欢迎客人到来的话语,可你的表情、手势、动作却流露出了你的厌倦、无奈,这才是你真实的态度。
在社会交往中,仪态还是一种无形的“名片” ,也许你没有随身带着档案、介绍信,但人们却可以通过你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判断出你的身份、地位、学识、能力,并因此而影响对你信任的程度、交往的深度等。
只有那些受过良好教育并且在各方面都很出色的人,才可能举止得体、风度优雅。
相比之下,穿着时髦、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刻意表现出来的那种美就肤浅得多。
3 .仪态的习惯性仪态是人们在成长和交往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因而具有习惯性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交礼仪个人形象
衣着。
接待人员在公务场合、社交场合和休闲场合着装要得体而应景,不能雷同。
公务场合要庄重保守、端庄大方、严守传统,不能强调个性、过于时髦、显得随便,最好穿深色毛料的套装、套裙或制服,不允许身穿夹克衫、牛仔装、运动装、健美裤、背心、短裤、旅游鞋和凉鞋,衣服不能过于肮脏、折皱、残破、暴露、透视、过大、过小或紧身。
社交场合主要指宴会、舞会、晚会、聚会等应酬交际场合,服装应突出时尚个性,可穿时装、礼服或民族服装,最好不要穿制服或便装。
休闲场合穿着应舒适自然,忌正正规规。
在正式场合,接待人员穿着要正确得体,所有衣扣要扣严,不能换起袖管或裤角,衣袋或裤兜里不宜装过多的东西,衣服上商标要先行拆除,穿西装最好内着白色衬衣,穿深色袜子、黑色皮鞋、打领带,不穿或少穿羊毛衫,全身上下衣着应保持在三种色彩之内。
化妆。
化妆是一种通过对美容用品的使用,来修饰自己的仪容,美化自我形象的行为。
要求职员化妆上岗,有助于体现单位的令行禁止和统一性、纪律性,有助于使其单位形象更为鲜明、更具特色。
要求职员化妆上岗,意在向交往对象表示尊重。
参加公务活动而不化妆,就会被交往对象不由分说地理解为蔑视对方,或是一种侮辱。
在公务活动中,一般要求职员在美容化妆这一事关大局的问题上,必须遵守如下几项规则:规则之一,应当化以淡妆为主的工作妆。
工作妆的主要特征是,简约、清丽、素雅,具
有鲜明的立体感。
它既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又不容许显得脂粉气十足。
总的来说,就是要清淡而又传神。
规则之二,应当避免过量地使用芳香型化妆品。
通常认为,与他人相处时,自己身上的香味在一米以内能被对方闻到,不算是过量。
如果在三米开外,自己身上的香味依旧能被对方闻到,则肯定是过量使用香水了。
规则之三,应当避免当众化妆或补妆。
尤其是要在工作岗位上当众这样做,则是很不庄重的,而且还会使人觉得他们对待工作用心不专,只把自己当成了一种“摆设”或是“花瓶”。
特别需要提到一点,女士们千万不要当着一般关系的异性的面,为自己化妆或补妆。
规则之四,应当力戒与他人探讨化妆问题。
规则之五,应当力戒自己的妆面出现残缺。
仪容。
眼是心灵之窗,交往时,要行注目礼,目光与对方接触时间累计应达到全部交谈过程的50-70%,目光切忌呆滞、漠然、偷窥、左顾右盼和挤眉弄眼。
微笑是接待活动中必不可少的。
不宜开口大笑,满口牙齿一览无余。
恰到好处的化妆使人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但尽量不要显露修饰痕迹,不宜浓妆艳抹,不宜在公共场合化妆,男士尤其不要油头粉面。
发型不可怪异前卫。
接待人员每天都要定时清洁面容、保持口腔卫生,勤修指甲、不蓄胡须。
举止。
举止是一种不说话的“语言”,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受教育的水平及能够被人信任的程度。
接待人员站要如松,挺拔笔直、舒展俊美、庄重大方、精力充沛、信心十足、积
极向上,不要过于随便,探脖、塌腰、耸肩、弯腿、抖足或双手插腰及放在裤兜里均不足取。
坐要如钟,不可前倾后仰、歪歪扭扭、高翘二郎腿。
行走如风,步态要协调稳健、轻松敏捷,忌内八字和外八字,不能弯腰驼背、歪肩晃膀、扭腰摆臀、左顾右盼。
手势不宜单调重复,打招呼、致意、告别、欢呼、鼓掌都要注意力度大小、速度快慢、时间长短,不可过度,尤其不要当众搔头皮、掏耳朵、抠鼻孔、剔牙、咬指甲、挖鼻屎、搓泥垢、打哈欠、修指甲、揉衣角。
咳嗽、吐痰、打喷嚏都要避免大声,更不能正面对人。
向人致意、鞠躬、介绍、递物、接物都要诚心诚意,表情和蔼可亲,神情专注。
谈吐。
要注意语言文明、语气诚恳、语调柔和、语速适中、吐字清晰;称呼要多用尊称、敬称,少用爱称、昵称、别称、尽量不要直呼其名;交谈内容要使对方感到自豪、愉快、擅长和感兴趣,要格调高雅、欢快轻松,不要涉及对方自身弱点与短处、个人隐私、庸俗下流和怪力乱神之类的东西及小道消息。
发问要适时,要多谈大家,少谈自己,交谈中自吹自擂、说个没完、无事不晓、语言刻薄、逢人诉苦、不言不语都是不受欢迎的。
谈话时要有礼有节、尽心倾听有问必答,不要轻易打断别人谈话或随便走开,更不能面带倦容、打哈欠、看手表,男子不要加入女士圈内的议论,与异性谈话要简短、谦让,争论有节制,不要随意开玩笑。
美发。
美发,一般是指对人们的头发所进行的护理与修饰。
在
正常情况之下,人们观察一个人往往是“从头开始”的。
经常会给他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护发礼仪的基本要求是:必须经常地保持健康、秀美、干净、清爽、卫生、整齐的状态。
要真正达到以上要求,就必须在头发的洗涤、梳理、养护等几个方面好自为之。
洗涤头发,一是为了去除灰垢,二是为了清除头屑,三是为了防止异味,四是为了使头发条理分明。
此外,它还有助于保养头发。
经过修饰之后的头发,必须以庄重、简约、典雅、大方为其主导风格。
不管为自己选定了何种发型,在工作岗位上都绝对不允许在头发上滥加装饰之物。
在一般情况下,不宜使用彩色发胶、发膏。
男士不宜使用任何发饰。
女士在有必要使用发卡、发绳、发带或发箍时,应使之朴实无华。
其色彩宜为蓝、灰、棕、黑,并且不带任何花饰。
绝不要在工作岗位上佩带彩色、艳色或带有卡通、动物、花卉图案的发饰。
若非与制服配套,在工作岗位上是不允许戴帽子的,各种意在装饰的帽子,如贝雷帽、公主帽、学士帽、棒球帽、发卡帽,或是用以装饰的裹头巾,戴在正在上班的人士头上,与之都是很不协调、很不相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