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礼仪
外交礼仪培训

不学礼 无以立
礼,身之干也;敬, 身之基也。
——《左传》
•礼仪的核心
礼 尊重的原则 仪 规范性原则
礼仪的核心
尊重为本的原则和理念 体现在礼仪规范的方方 面面。
尊重的原则
“三A”规则 第一个A(accept)接受对方。 第二个A(attiention)重视对方。 第三个A(admire)赞美对方。
美国进步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女士 在中国庆祝她的80寿辰
宜涉及的交谈内容
交谈双方所正式拟议的内容 有助于对方进一步了解我方情况的内容 对对方的国家、民族及本人表达敬意的内容 对方本人确有所长的内容 举世公认的格调高雅的内容 人人欢迎的轻松愉快的内容
交谈的礼仪
“如何说”注意的问题
第一要细语柔声。 第二要善于跟交谈对象互动。 第三要尊重对方:四个“不”。
尊重隐私原则:尊重所有人的隐私,主动回避
与他人隐私相关的问题。主动保护隐私。
涉外隐私九不问: 其一,收入支出。 其三,恋爱婚姻。 其五,家庭住址。 其七,信仰政见。 其九,生活习惯。
其二,年龄大小。 其四,身体健康。 其六,个人经历。 其八,所忙何事。
女士优先的原则
尊重妇女 照顾妇女 体谅妇女 保护妇女
பைடு நூலகம்
私人距离 社交距离 礼仪距离 公共距离
不要随意采用某些过分热情的动作 不要采用不文明、不礼貌的动作
不妨碍对方的工作 不妨碍对方的休息 不妨碍对方的生活
谦虚适当原则
要善于肯定自我,要展现自己的 实力,要突出自己的业绩。
“伟大就是伟大,不凡就是不凡,没 有必要过分自我贬低。”
——德国·叔本华
尊重隐私原则
礼 品?
外交礼仪级别

外交礼仪级别
外交礼仪级别指的是在外交场合中,不同身份和职位的人士对待、交往和待遇的级别划分。
以下是常见的外交礼仪级别,按照身份的高低排列:
1. 元首/国家元首: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如总统、国王、首相等。
他们享有最高级别的外交礼遇,包括官方访问、宴会和庆典等。
2. 政府官员:包括外交部长、内阁成员、部长等高级政府官员。
他们在外交场合中享有高级别的礼遇,通常会有正式接待和宴请等。
3. 大使/总领事:各国驻外的最高外交代表,负责处理两国之间的外交事务。
他们享有较高级别的外交礼遇,包括会议、宴会和礼仪活动。
4. 高级外交官员:包括副部长、大使馆高级职员等。
他们在外交场合中享有一定的礼遇,但次于政府官员和大使级别。
5. 外交官员:包括使馆工作人员、一等秘书、二等秘书等。
他们在外交场合中受到一定的礼遇,但通常比较低调。
6. 官方代表:包括非外交部门的政府代表或官员,如国防部长、经济发展部长等。
他们在外交场合中受到一定的礼遇,但相对较低。
7. 普通外国公民:指除上述身份之外的外国公民。
他们在外交场合中通常会受到礼貌和尊重,但享受的待遇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外交礼仪级别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中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国际交往中应尊重并遵守对方所在国家的外交礼仪规定。
如何进行外交礼仪

如何进行外交礼仪外交礼仪作为外交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指在国家或者组织之间交流时所遵守的一种规范的行为准则。
无论是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外交礼仪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事情,它不仅关乎着国家间关系的发展,而且也影响了国家形象的塑造以及国际社会对该国人民的认识。
那么,在进行外交活动时,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外交礼仪呢?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进行外交礼仪的相关知识。
1. 尊重对方文化习惯在进行外交活动时,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向对方问候时,一定要注意对方惯用的问候方式及称呼方式,以避免语言上的误解和冲突。
同时,在进餐时,也要注意对方吃饭和饮食的习惯,例如避免吃对方不吃的食品等,以避免对对方造成困扰和不适。
2. 注意礼仪仪容外交活动场合通常是比较正式的,因此注意仪容仪表显得尤为重要。
人们通常会对一位穿戴整齐、着装得体的外交官产生更好的印象。
但是一定需要注意的是,着装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千万不要穿着过于鲜艳或华丽的服装。
3. 强调服务意识外交礼仪还体现在各类服务上。
例如迎宾服务和接待客人的排班安排等。
在接待客人时,要保障客人的交通、住宿和食品等需求,尽力让客人感受到良好的服务和体验。
4. 了解礼仪惯例在进行外交活动时,需要根据不同场合和对象来采取不同的礼仪行为。
例如宴会上的交谈方式、话题选择等,都是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国际交往中,每个国家的文化习俗、礼仪和规矩都有所不同。
因此,在进行外交活动之前,需要认真的了解对方国家的礼仪惯例,以避免因不同的文化背景而引起的不必要的尴尬和误解。
5. 注意情境应变能力由于外交活动场合的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大,尤其是出乎意料的情况,因此,在进行外交活动时,每位外交工作人员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情境应变能力。
在遇到危机和困难时,要镇静应对,尽量冷静处理问题。
这既提升了个人的形象,又增强了外交工作的效益。
总之,外交礼仪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需要具备敏感的应变能力和专业的素质素养。
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

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一、仪容、服饰头发、胡须要经常修整,鼻毛、指甲应剪短。
服装要整洁、熨平。
出席正式活动,男士穿西装和民族服装(我国可穿中山装)。
穿西装应打领带,中山装应扣好风纪扣,夏季也可穿两用衫,但不得穿短裤。
女士可穿女式西装、旗袍等民族服装。
穿长袖衬衣下摆应塞进裤内,并注意扣好裤扣。
出席隆重礼仪活动一般穿深色,上下身颜色要一致。
参加吊唁活动宜穿黑色。
皮鞋要擦亮。
黑色皮鞋各种场合都比较适宜,男士宜穿颜色较深的袜子,女士如穿套袜不要将袜口露在外面。
手帕应保持清洁。
最好用白色手帕,用后不要在人前打开看。
男士任何时候在室内不得戴帽子。
室内一般不要戴墨镜。
就是在室外,遇有隆重仪式和迎送等礼节性场合,也不宜戴墨镜。
二、见面时的礼节1、介绍初次见面,一般都由第三者居间介绍或自我介绍。
如为他人介绍时,要先了解双方是否有结识的愿望,不要贸然行事。
介绍的顺序,一般是先将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
将身份低的先介绍给身份高的,将男士先介绍给女士。
而且被介绍者的名字总是放在后面。
当介绍到某人时,应有礼貌地以手示意,不要用手指某人,更不要用手拍打对方。
自我介绍时,就先通报自己的姓名、身份,然后再请教对方。
但应注意,不要称自己的妻子为"夫人"或称自己的丈夫为"先生"。
互相介绍时,一般要交换名片。
集体介绍时,特别是在正式场合,如你是主人,可以按照当时来宾的座次顺序介绍。
一般来说,妇女被介绍给男子时,可以坐着不动,只须点头或微笑致意即可。
当你被介绍给别人时,为了表示友好和仰慕之情,不要只说"您好",还可以稍事寒暄,如"您好,久仰大名。
"或"您好,见到您很高兴。
"等客套语。
2、握手在介绍时要握手。
一般由接受介绍的.一方先伸出手,即年长的向年轻的先伸手、身份高的向身份低的先伸手、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待对方也伸手时再握。
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

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国际外交作为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方式,有着严格的日常礼仪要求。
遵循这些礼仪要求不仅能够展示一个国家的文化和自信,还能够建立起国与国之间的互信和友好关系。
以下是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的一些重要方面。
1.外交礼仪的基本原则2.外交礼仪的仪容仪表外交人员的仪表应该整洁、得体。
外交人员应该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穿着正式、庄重。
男性外交人员应穿着西装、领带,女性外交人员应穿着得体而且符合当地风俗的服装。
外交人员的言谈举止也应该得体,尽量避免使用不恰当的语言和姿态。
3.外交礼仪的沟通方式外交人员在进行日常沟通时,应该使用得体的语言和方式。
外交人员应避免使用粗鲁或冒犯性的语言,应尽量使用正式和客气的措辞。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看法,善于倾听,注重交流的有效性和友好性。
4.外交礼仪的宴会作风在国际外交领域,宴会是一种重要的外交活动形式,它不仅是享用美食的机会,也是外交人员之间交流和友好交往的场合。
在宴会上,外交人员应尽量遵循当地的习俗和礼仪,尊重并遵守对方国家的用餐规矩和礼节。
外交人员应注意举止得体、庄重,避免酗酒和过度的举止。
5.外交礼仪的礼品交换礼品交换是国际外交领域中常见的一种交流方式。
外交人员赴访他国时,通常会带一些表示友好和尊重的礼品。
在选择礼品时,外交人员应考虑对方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礼仪规范,避免送出具有冲撞、冒犯性的礼品。
同时,接收礼品的一方也应能够表达感激之情,并根据情况予以回赠。
6.外交礼仪的会议规范在国际外交活动中,会议是重要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场所。
外交人员应在会议上遵守秩序,尊重对方的发言权,避免打断他人。
在发言时,应遵守基本的交流规则,表达清晰、准确的观点,并控制发言时间。
会议结束后,外交人员应向与会者表示感谢,带着友好的态度和思想离开会场。
总结起来,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着重于互相尊重、尊严和平等。
外交人员应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遵循沟通的礼仪和规范,尊重他国的文化和传统,并且在交往中表现出真诚友好的态度。
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

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国际外交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手段,因此保持良好的外交礼仪对于国际外交的成功十分重要。
以下是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
第一,尊重他国文化和习俗。
国际外交是跨国交流,各国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作为外交官或代表,需要尊重和理解对方的文化,并避免任何冒犯或不尊重的行为。
这包括了了解他国的礼仪、风俗、宗教和法律等方面,并遵守和遵循这些规则。
第二,着装得体。
在国际外交场合中,一份得体的着装可以展示出一个国家的形象和价值观。
对于外交官或代表来说,穿着正式和庄重的服装是必要的,以显示对外交活动的重视和尊重。
同时,根据不同的文化和场合,注重服装的选择也是必要的,以避免造成尴尬或不当的场合。
第三,使用正确的语言和礼仪。
国际外交中使用正确的语言和礼仪十分重要。
外交官或代表应该使用符合外交礼仪和准则的语言,避免使用冒犯或具有侮辱性的语言。
同时,要注意发音、语速和语调,以确保自己的表达清晰易懂。
此外,还要注重态度和表现,并尽量避免过于争论或争吵的行为。
第四,尊重他国的国旗和国歌。
国旗和国歌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因此在国际外交中,尊重对方的国旗和国歌是必要的。
外交官或代表应该对他国的国旗和国歌表示尊重,不得对其进行诋毁、侮辱或抹黑的行为。
在国旗升降和国歌播放时,应该保持肃立或示意尊重。
第五,注重言行举止的礼貌和谦逊。
在国际外交中,保持礼貌和谦逊是必不可少的。
外交官或代表应该避免使用粗鲁或冒犯性的言辞,尊重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并表现出友善和宽容的态度。
同时,要注意自己的姿态和举止,保持自己的形象和声誉。
第六,遵守国际外交准则和协议。
国际外交有一系列的准则和协议,以规范和维护各国之间的关系。
作为外交官或代表,应该遵守和遵循这些准则和协议,以确保外交活动的成功和有效。
这包括遵守国际法、遵循外交实践和道德规范等方面。
总之,国际外交的日常礼仪要求是多方面的,包括尊重他国文化和习俗、着装得体、使用正确的语言和礼仪、尊重他国的国旗和国歌、注重言行举止的礼貌和谦逊、以及遵守国际外交准则和协议等方面。
外交礼仪

合影排位
第三排 第二排 9 7 5 3 1 主人 2 4 6 8 10 摄影师位置
主人、主宾、主人夫人、主宾夫人如何排位?
座次排位礼仪
以右为上(遵循国际惯例) 居中为上(中央高于两侧) 前排为上(适用所有场合) 以远为上(远离房门为上) 面门为上(良好视野为上)
外交商务场合座次礼仪
交谊舞四大技巧
1反身动作 :左脚前进时,右肩和右胯前送; 右脚前进时,左肩和左胯前送; 左脚后退时,右肩和右胯后让;右脚后退时, 左肩和左胯后让。 2升降动作 :各种舞步,都有身体上升和下降 的变化,只是升降程度和要求不一。起步身体 必须稍降,并步身体必须稍升。起步时屈膝, 并步后提踵,则有明显的升降变化。
外交场合几种挂旗法
1、两面国旗并挂,以旗本身面为准,右挂客 国国旗,左挂本国国旗 2、三面以上国旗并挂,主方在最后 3、汽车上挂旗,以汽车行进方向为准,驾驶 员左手为主方,右手为客方 所谓主客不宜活动举行所在国为依据,而以举 办活动的主人为依据。各国国旗尺寸大小不
一的,应适当调整到相同比例再悬挂。
离远为上 以右为上 居中为上 前排为上 面门为上
会议座次
首先前高后低,其次中央高于两侧,最后 左高右低(中国政府惯例)和右高左低 (国际惯例)
行路礼仪
行路你走哪一边: 1 并行时两人行走:内侧高于外侧(客人靠 墙);多人行走时中间高于两边。 2 单排行进:前排高于后排,把选择前进方向 的权力让给客人; 3 你与领导一起走路时,你在左侧后,千万别 超前(现场练习)
外交场合七项基本礼仪
1、信守时约 2 、不妨碍他人 3 、女士优先 4 、不得纠正 5 、维护个人隐私。(中国重视血缘和亲情,强 调共性,西方强调个性) 6 、以右为尊 7 、保护环境
外交礼仪与谈判技巧

外交礼仪与谈判技巧外交礼仪:1.尊重对方国家的文化和传统:作为外交人员,我们应该了解对方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并尊重它们。
这包括了对方国家的语言、宗教、习俗和价值观念等。
在交流时要注意言行举止,避免冒犯对方。
2.保持友善的外交形象:外交人员代表着自己的国家,所以在公众场合要注意仪态和形象。
穿着得体、言辞温和、举止得体,能够给人以良好的印象,增加信任度。
3.注意交流中的礼节:交流中的礼节非常重要,包括问候、握手、交换名片、称呼等。
在使用称呼时要注意称呼对方的官衔和头衔,确保用词准确和恰当。
谈判技巧:1.充分准备:在进行谈判之前要充分准备,了解自己和对方的利益和立场。
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底线,并对对方可能的诉求和反应进行预测。
准备充分能够提高自信和应变能力。
2.善于倾听与沟通:谈判时要善于倾听对方的观点和需求,主动与对方沟通。
通过倾听能够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意图,从而更好地协调利益。
3.技巧性陈述观点:在谈判中,我们需要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需求。
对于敏感和争议的问题,可以采用技巧性陈述,避免引起摩擦和冲突。
例如,使用委婉的措辞、提出问题引导对方的思考等。
4.掌握时间和节奏:谈判时要把握好时间和节奏,避免拖延和冲动。
在适当的时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要求,同时也要从对方的回应中把握好对话的节奏和方向。
5.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在谈判中要以协商和合作的态度,寻求共赢的解决方案。
通过共同努力,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促进合作和友好关系的发展。
以上是外交礼仪和谈判技巧的一些基本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在外交领域中,正确运用这些技巧和礼仪能够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解决问题并促进合作的达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给外交的定义:我国1979年版《辞海》的定义国家为实行其对外政策,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外交代表机关进行的诸如访问、谈判、交涉、发出外交文件、缔结条约、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对外活动。
外交是国家实现其对外政策的重要手段。
外交代表机关大体由以下几类人员组成:第一类为外交人员,即具有外交官身份的人员,有馆长(由不同等级的外交使节担任)、公使、公使衔参赞、参赞、一等秘书、二等秘书、三等秘书、随员等。
经驻在国同意,派遣国可派遣与驻在国有关部门保持联系和进行交涉的专业外交人员。
如陆、海、空军武官是代表本国武装部门并与驻在国武装部门保持联系的外交人员;商务参赞或专员、经济参赞或专员、财政专员是代表本国对外贸易或财经部门与驻在国相应部门保持事物联系的外交人员;文化参赞或专员、新闻专员则是代表本国文化、新闻部门与驻在国相应部门保持联系的外交人员。
此外还有科技、工业、农业、粮食专员等。
第二类为行政技术人员,即承办外交代表机关行政及技术事务的人员,有文书、主事、翻译、打字员、会计等。
第三类为服务人员,即为外交代表机关服务的事务人员,有司机、传达员、工勤人员等。
第四类为私人仆役,即受使馆人员私人雇佣的人员,有清洁工、司机、仆人、保姆等。
上述四类人员中,第一类属外交官,持有外交护照。
他们的配偶、未成年之子和未结婚之女一般亦持有外交护照。
第二、第三类人员不是外交官,我国统称公务人员,持有公务护照。
第四类人员一般持普通护照,在公安部门领取证件。
也有少数国家的护照不分种类(如英国),仅在护照内注明持照人官衔和身份。
外交领导机关组成:国家在彼此交往所发生的关系中,主要以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使节这三种人来行使代表权,而国家元首则享有最高的代表权。
一、临时外交代表临时派遣出国执行某种特定任务的代表或代表团按照性质划分,政治性和典礼性两种由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派遣由特使证书、正式照会或其他官方文件确认二、常驻外交代表1、大使—特命全权大使、全权大使国家元首的代表、谈判全权、随时要求晋见驻在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有权被称之为“阁下”2、公使—特命全权公使、全权公使不代表元首个人、没有晋见驻在国元首和与元首直接交谈的权利、有权被称之为“阁下”,与大使的区别逐渐消失3、代办—等级最低的一级外交代表与驻在国外交部发生联系外交代表的任命形式:任命的形式1、一名使节兼驻几个国家2、两个以上国家合派同一名使节3、一国向另一国同时任命几位外交使节4、任命接受国公民为使节5、礼节性任命工作访问的礼遇安排工作访问一般为两国领导人磋商重大问题所举行的会晤。
这种访问时间较之正式访问要短,多则两三天,少则仅几个小时。
一般不安排参观活动。
非正式访问的礼遇安排一国领导人不是应东道国的正式邀请所进行的访问,无论其访问的目的是商讨国际问题还是处于个人问题,都属于非正式访问。
一般从简,免除欢迎仪式、国宴,逗留时间短,最长不超过4天。
在有些国家之间,来访者需要自己负担费用,通常由本国大使馆提供住所和安排交通工具。
会见会谈应注意的礼宾事项东道国对来访者从礼宾及彼此国家之间关系考虑,根据对方身份及来访目的,安排相应的领导人或部门负责人会见。
会见通常在会客室或办公室进行。
会见时,由陪见人或礼宾工作人员引导客人步入会见场所。
客人到达时,主人在官邸门前或会见厅门口迎候。
正式会谈时在会场挂两国国旗或在会谈桌上放置双方小国旗。
会见就坐的安排,如宾主各坐一边时,客人坐主人的右边,其他客人在主宾一侧按顺序就坐,也有的宾主穿插坐在一起。
入座后,先由东道主一方逐一介绍自己一方人员,然后由主宾介绍本方人员。
接着,双方简短致辞或互致问候,随即进行交谈。
如有合影,宜安排在宾主双方握手之后,合影后再入座。
第三节出席宴请应注意的礼貌一、确认请柬注意事项要仔细确认请柬所注明的时间、地点、席次等注意事项。
出席宴会应正点或提前两三分钟抵达。
出席宴请的一般客人应在主宾到达前抵达,待主宾退席后陆续告辞。
二、祝酒与饮酒的礼貌主人或主宾致词、祝酒时,其他人应暂停进餐,停止交谈,注意倾听。
不要一入席就敬酒。
外交官参加宴请,饮酒不能超过自己酒量的三分之一。
三、进餐姿态文雅吃食物要坐姿端正,不可伏在餐桌上。
进餐中不能随意脱下外衣,摘下领带或挽起袖子。
菜肴不要一次盛得太多不要狼吞虎咽,应闭口咀嚼,口中有食物不要说话。
喝汤应用汤匙舀起送入嘴,不要发出声响。
菜、汤太烫时不要用嘴吹,可待少凉后再吃。
自己不能吃或不爱吃的菜肴不要拒绝,可取少量放入盘中入乡随俗第五节赠礼的一般做法一、因人而异,选送不同的礼品二、因时因事而异,突显活动个性特征三、兼顾个人爱好,体现独特风格四、突出本国特点,展示民族特色第六节馈赠忌宜一、尊重宗教信仰二、入乡随俗三、注意不同的国情和文化背景国家领导人的正式访问,隆重的礼仪活动,包括:抵、离邀请国首都时,举行隆重的欢迎、欢送仪式。
抵达时,来访者在主人的陪同下,走过红地毯,登上检阅台,仪仗队奏两国国歌,鸣放礼炮,检阅三军仪仗队;对国家领导人以外的其他外事访问,一般不检阅仪仗队,不鸣放礼炮。
在车队行径的沿途,悬挂两国和彩旗。
握手礼仪站立对正,上身稍前,左手垂下,凝视对方,面带微笑,伸出右手,齐腰高度,四指并齐,握住掌心,认真一握,礼毕即松年长者、职高者、主人、女士通常先伸手两手合握介绍见面礼仪自我介绍——推销自我形象和价值的重要方法,进入社交圈的金钥匙镇定有信心,微笑要自然,不同对象、场合,选择不同语气、方式、内容介绍他人——以中介人身份介绍原本陌生的人相识受尊重的一方优先了解对方为原则。
先少后老,先低后高,先宾后主,先男后女站在之间,以手示意,面向听者,微笑有礼,口龄伶俐禁忌不在他人面前整理衣服。
如解开衣扣、穿脱衣服、打领带、提裤子、整理内衣、拉提长统丝袜、脱鞋弄鞋垫。
2.不在他人面前化妆打扮。
如与他人交往中梳头、抖动头皮屑;在公共场所化妆补妆。
3.不在他人面前做“拾掇”自己的小动作。
如那些当众献丑的抠鼻孔、挖耳朵、搓泥垢、搔痒痒、剔牙齿、抖腿。
4.礼貌处理无法控制的修饰行为。
如在打喷嚏、擤鼻涕、打哈欠、咳嗽时,用纸巾捂住口鼻,面向旁边,并说声“对不起”。
男士服饰仪容腰带——长短适中,余下部分12厘米左右,讲究些可与手表、皮鞋颜色一致袜子——每日换洗,色与鞋配,黑鞋深色袜。
鞋——前包后包式样,最好皮底,色与裤配,正规西服为系带皮鞋,清洁亮。
饰物——少、内藏男士服饰仪容(二)——西装上装——身长过虎口,袖长达手腕(比衬衫袖短),肥瘦合体有型,穿好后,衬衫领应高过西装领口(两露白)。
着西装,忌衬衫下摆外露,袖不扣紧或翻卷,内着高领衫。
胸袋和两侧口袋为装饰袋,不装或很少装物,内侧两袋为实用袋。
二粒扣系上扣,三粒扣系上或中扣,单排扣可敝开,双排扣立式系紧,坐姿可敞开。
深色西装高雅庄重,适宜各种场合。
保持清洁,平整。
西裤——合体有型,裤脚达脚背,盖过鞋后沿,腰间以插入一手为宜。
西侧袋为装饰袋,后袋为实用袋。
色泽、质地与上装一致为好。
女士服饰仪容(三)——淡妆职业女性上班应化淡妆,不仅对别人是一种尊重,也使自己更充满活力与信心,给生活增添光彩。
化妆要突出自然美——妆色柔和,不露化妆痕迹。
化妆要扬长避短——自我分析是前提,通过化妆巧妙掩饰不足,突出优点。
化妆要充分体现个体的气质和性格,用化妆品体现魅力。
运用色彩造型——明暗起伏,凹凸变化,引导切割,错觉效应。
女士服饰仪容(四)——服饰女士办公室服装选择余地极为广阔,裙装、裤装均可,其中以着西装套裙为最宜。
衣服最好每天变样,但不需很多,购衣时要考虑相互关系,让几件衣服搭配出许多花样。
衣服要平整干净,款式大方,色泽与环境相宜。
保持整体和谐(内、外衣;上、下装;衣与妆;衣与鞋袜,衣与饰物)西式套裙——裙长一般至膝上一拳,年长者,冷天可过膝,置一套单色素色套裙或长裙以适宜严肃、正规的场合。
袜子——要求不露袜口,弹性好,裙装通常穿肉色无花透明丝袜,冷天也可穿与裙色相配的深色袜。
鞋——可穿前包后包或前包后露式样,最好穿中跟船型单色皮鞋,色与衣相配,或黑色鞋,清洁擦亮。
饰物——最多不超过3件,要与服装、体貌、环境和谐和,饰物间也要相配。
指甲——清洁,不涂怪色,长短方便工作。
气味——香气不浓不怪。
3. 第一类,一定数额的现金、有价证券。
不接受现金、有价证券或实际价值超过一定金额的物品,不仅是一项常规的职业禁忌,而且被视为反腐倡廉的应有之举。
第二类,天然珠宝、贵金属饰物及其它制成品。
原因与第一类相同。
第三类,药品、补品、保健品。
在国外,个人的健康状况属于“绝对隐私”,将与健康状况直接挂钩的药品、补品、保健品送给外方人士,往往不会受欢迎。
第四类,广告性、宣传性物品。
若将带有明显广告性、宣传性或本单位标志的物品送与对方,会被误解为有意利用对方,或借机进行政治性、商业性宣传。
第五类,冒犯受赠对象的物品。
若礼品本身的品种、形状、色彩、图案、数目或其寓意,冒犯了受赠者的个人、职业、民族或宗教禁忌,会使馈赠行为功亏一篑。
第六类,易于引起异性误会的物品。
向异性赠礼时,务必要三思而后行,切勿弄巧成拙,误向对方赠送示爱之物或含有色情的礼品。
第七类,以珍稀动物或宠物为原材料制作的物品。
出于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珍稀动物的考虑,在国际社会中不要赠送此类物品。
第八类,有悖现行社会规范的礼品。
现行社会规范不仅指我国现行的社会规范,还包括交往对象所在国家现行的社会规范,以免跨越法律、道德的界限。
第九类,涉及国家机密、行业秘密的物品。
在外事活动中,我方人员要有高度的国家安全意识与保密意识。
对于外方人士,既要讲究待人以诚,又要注意防范。
不可将内部文件、统计数据、情况汇总、技术图纸、生产专利等有关国家、行业的核心秘密随意送出。
7.在与别人握手时,男士一定要摘去手套,带手套与人握手是很不礼貌的。
男士在室内也不能带手套。
女士可以在室内带手套,也允许她们戴着手套与别人握手。
8.女士佩戴胸针,要别在左肩上方,如受领子影响,也可别在翻领上。
9.男士的首饰主要是手表和结婚戒指。
客人到达时,主人在门口迎候。
可以在大楼正门迎候,也可以在会客厅门。
如果主人不到大楼门口迎,则应由工作人员在大楼门口迎接,引入会客厅。
如有合影,宜安排在宾主握手之后,合影后再入坐。
会见结束时,主人应送至车前或门口握别,目送客人离去后再回室内。
一般官员、民间人士的会见,安排大体上相同,也要事先申明来意,约妥时间、地点,通知来人身份和人数,准时赴约。
礼节性的会见,一般不要逗留过久,半小时左右即可告辞,除非主人特意挽留。
日常交往,客人来访,相隔一段时间后,应予回访。
如果客人为祝贺节日、生日等喜庆日来访,则可不必回访,而在对方节日、生日时前往看望,表示祝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