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桌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折叠桌安装说明书

折叠桌安装说明书

折叠桌安装说明书篇一:机器折叠说明书方式機器折疊說明書方式**不同廠商使用機器折疊說明書折法及大小不一樣廠商一:1.风琴折(即扇形折)一次可以8折(9个面).2.对折同方向一次可以4折3.展开尺寸最小尺寸为145*100MM才可以折.4.折叠尺寸最小可以折到25*100MM廠商二:1.扇形折一次可以8折(9个面). 紙張要在70G以上厚2.对折同方向一次可以4折3.展开尺寸最小尺寸为145*100MM才可以折.4.折叠尺寸最小可以折到30*100MM篇二:折叠茶几安装说明尚族家具双联动茶几,折叠茶几,升降茶几,功能强大,方便实用,以下是细节安装图,共八张板,桌底板一张,桌脚四张凹形,面板两张,支撑板一张。

详细信息请上旗舰店:篇三:折叠桌的制作「折榻榻米式t茶几」榻榻米仪式在谈判桌上有日本来说是最陌生又熟悉颇深的是,放到了矮脚饭桌(チャブダイ吗?我觉得。

坐在塌塌米上边吃饭,根本找不到的家也被使用。

不使用时折叠起来房间角落靠墙而立房间的空间可以有效利用マルチユース和室的概念符合家具之一坐在椅子上生活的情况越来越多的今天矮脚饭桌必要使用但是,把桌子和式的塌塌米,这一点,但是他却有魅力的主题曲。

找工作,如果考虑到10我的女儿的照片,照片上几张(组装。

有什么特别之处也没有圆形桌子。

拜托您了。

”什么来看高气得更贵点(40厘米)的圆形折叠仪式桌子。

10多张屁颠屁颠的折叠起来状态开始组装的状态的过程使和给予优惠,强烈的好奇心,我想用这一看就知道了作品主题。

父亲的好奇心,知道女儿不要了。

哪里有卖物,但是在中国生产的菠萝材料使用尼斯的时间完成的。

价格非常低。

所以如果同样的东西如果想进入购买最好了,但那不是很懂,木匠周日因为稍微不同,附加价值的。

(折叠起来的情况下厚度为8厘米位?)这个餐桌是组装后的、ぐらつき很难出现结构,設只要能很好的共如果能制作本身的难度。

这样的事,周日木匠入门主题是正在设计中。

高50 - 55厘米的t桌子形象做着,不过,内容尺寸变更了如何好讨论包括部分因此,制作解说在数周时间。

创意平板折叠桌设计

创意平板折叠桌设计
2014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我们仔细阅读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章程》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 竞赛参赛规则》 (以下简称为“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 ,可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 竞赛网站下载) 。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 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 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如果引用别人的 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 ,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 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 严格遵守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 以保证竞赛的公正、 公平性。 如有违反竞赛章程和参赛规则的行为,我们将受到严肃处理。 我们授权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可将我们的论文以任何形式进行 公开展示(包括进行网上公示,在书籍、期刊和其他媒体进行正式或非正式发表 等) 。 我们参赛选择的题号是(从 A/B/C/D 中选择一项填写) : 我们的报名参赛队号为(8 位数字组成的编号) : 所属学校(请填写完整的全名) : 参赛队员 (打印并签名) : B
单位 cm cm 度 cm cm cm cm cm cm 个 cm cm
Di
i
L
W
h
a
ti
d
n
R
r
其余符号在在首次出现出说明
四、问题分析
4.1 问题一分析 问题一中给定了平板尺寸为 120cm× 50cm× 3cm, 为了确定折叠桌的加工参数 以及准确地描述折叠的动态过程, 首先要计算出最外侧四个支撑腿的长度和桌面 圆的半径, 这样就得出了折叠桌从平板到完全撑开的过程中的运动轨迹。对于桌 腿木条的开槽长度以及桌脚边沿线的数学描述,我们建立了空间直角坐标系,便 容易得到钢筋在桌腿完全撑开状态下的坐标值, 根据点的距离公式计算折叠前后 钢筋位置与桌腿端点的距离, 进而确定出桌腿木条的开槽长度;引入桌腿旋转角 度 和沿桌面圆直径方向偏移量 x ,利用钢筋始终保持水平这一约束条件,用参 数方程表示桌脚边沿线。 4.2 问题二分析

折叠桌设计说明书

折叠桌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作品名称:折叠桌作品类别:新型实用型装置参与学生:指导教师:夏重学校:西华大学目录摘要 (1)绪论 (2)1研制背景及意义 (2)2设计方案 (3)3使用方法 (8)4创新点 (13)参考文献 (15)便携式折叠桌的设计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桌子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但是市面上的桌子结构单一,便携性差,整体占地面积大,给生活造成不便,本文设计的便携式折叠桌利用铰链机构解决了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桌子很占地大,不易携带等问题,既方便携带,又节约了家里的空间,也能满足桌子的稳固性。

关键词:折叠便携空间绪论目前市面上普遍是一体化的整体桌子,功能单一,家庭外出不易携带,而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周末外出野炊郊游,都很需要具有便携特性的桌子,要求能放进私家车不能太占空间,所以我们在设计时考虑到桌子的便携性,利用铰链机构能把桌子的支架收起来,桌面也能折叠减小占地面积.其次,现在房价非常昂贵,过节走亲访友家庭聚餐常常出现一桌不够的情况,所以家里还需有个桌子备用,但是平时收放不能太占空间,使用时桌面具有足够的面具满足用餐需求,也要满足放置时不会影响家里的清洁打扫.我们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以上的情况,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利用铰链机构做到折叠这一效果,使得桌子在折叠式具有便携性,节约了空间.1研制背景及意义1.1研制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一些产品要求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实际生活中的桌子太过笨重,携带困难,不方便人们外出携带,而且目前城市中房间空间小,一张桌子占地面积太大,浪费了本就狭小的空间,因而需要研制一种新型可以自由折叠的桌子。

1.2研制意义:生活中的桌子大多都是固定笨重的,当不使用时也只能放在房间,占用空间,并且外出时人们只能带一张布条铺在草地上,没有桌子很不方便。

所以设计一款可以自由折叠的桌子是很有市场价值的。

2设计方案本设计由两部分构成:桌面和支架。

其中桌面由两个木板组合而成,用铰链连接,可以使桌面实现转动从而折叠起来,脚架由三角形结构构成,当桌面转动时,脚架能折叠重合在一起。

《折叠式会议桌》标准编制说明

《折叠式会议桌》标准编制说明

《折叠式会议桌》标准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一)任务来源折叠家具是现代代表性家具之一。

主要特点是造型简单,使用轻便,可供居家旅行两用,拆卸折叠方便,节约房屋使用面积。

部件可使用小材碎料和人造板,也可使用其他代用品制作。

上海、北京等地制造的提箱式折叠家具,桌子折叠后成箱形,椅子或凳子折叠后可放在桌内,不用时如同手提箱,便于携带搬运。

折叠椅子多采用椅面活动式,适合礼堂剧院等公共场所使用,也采用椅面、椅腿连接活动式,适合家庭使用。

不用时可以折叠堆放,不占用地方。

坐面可用木板、木条、胶合板、刨花板,漆布、帆布、皮余和编藤等。

折叠凳子多为凳面折合,或为布面对折,覆面可用各种人造板及其他代用品。

一物多用家具,也是折叠家具的一种,主要特点是增加一些部件,能够抽出推进,翻转折叠,使一件家具能代替几件家具使用。

近几年,随着我国折叠式家具市场的迅猛发展,折叠式家具正朝着简明化、设计多样化、材料多样化及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要求折叠家具折叠结构不应过于复杂,便于操作;折叠的方式时尚多样;材料轻便耐用;其中电控折叠家具也正引领新风尚。

但折叠式家具使用存在的问题也是尤为明显,如折叠部件的耐用性差,折叠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等,都需要我们通过实验进行探究和改进。

折叠式会议桌是折叠式家具中的一种,其目的可以扩大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公共场所的使用空间,但与其相关的研究目前比较缺乏。

针对目前国内折叠式会议桌存在的问题,必须要有一个规范性的标准来维护市场的秩序,浙江省家具与五金研究所于2010年向全国家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了《折叠式会议桌》标准项目,经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列入了2010年第2批的家具行业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项目编号为2010-2697T-QB。

(二)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主要工作过程1、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2011年1月在接到下达的标准任务后,浙江省家具与五金研究所于2011年1月成立了标准修订起草小组,编写了修订计划。

创意折叠桌的最优设计加工参数

创意折叠桌的最优设计加工参数

创意折叠桌的最优设计加工参数汇报人:2024-01-09•创意折叠桌简介•创意折叠桌的设计要素•加工参数对创意折叠桌性能的影响目录•最优设计加工参数的确定•创意折叠桌的未来发展01创意折叠桌简介它通常采用轻质材料制成,如金属、塑料或木材,以减轻重量和增加便携性。

创意折叠桌的设计可以非常多样化,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合进行定制,如户外野餐、露营、办公室等。

创意折叠桌是一种可折叠的桌子,通常由多个可折叠的部件组成,具有便于携带、存储和运输的特点。

创意折叠桌的定义创意折叠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人们开始意识到便携式家具的重要性,于是开始设计各种可折叠的家具,以便于携带和存储。

随着材料科学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意折叠桌的设计和制造工艺也不断得到改进,使其更加轻便、耐用和美观。

现在,创意折叠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实用的家具,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户外活动等领域。

创意折叠桌的起源与历史创意折叠桌的应用场景家庭创意折叠桌可以作为餐桌、书桌或工作台使用,方便随时调整空间布局。

办公室创意折叠桌可以作为办公桌使用,方便员工随时调整办公空间,提高工作效率。

户外活动创意折叠桌适合户外野餐、露营、钓鱼等场合,方便携带和存储,同时也可以作为烧烤架、餐台等使用。

02创意折叠桌的设计要素材料选择材料选择是创意折叠桌设计的关键因素,它决定了折叠桌的耐用性、重量和成本。

详细描述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强度、耐久性、重量以及成本。

例如,金属和木质材料可以提供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而塑料和玻璃则更轻便且成本更低。

根据折叠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最合适的材料。

结构设计总结词结构设计决定了折叠桌的稳定性和功能性,是创意折叠桌设计的核心。

详细描述结构设计需要考虑折叠桌的展开和折叠方式、承重能力以及使用的便捷性。

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确保折叠桌在折叠状态下占用空间小,展开状态下稳定且易于使用。

此外,结构设计还需考虑生产工艺的可行性以及成本效益。

创意平板折叠桌设计毕业论文

创意平板折叠桌设计毕业论文

-8-
图 1 三维空间坐标平面 为了描述折叠的动态效果,将第一条桌腿与 Z 轴的夹角定义为 ,表示折叠的程度, 的变化范围 为 , [900,00] 如图 3 所示。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 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 1 万字(不包括图纸、 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 1.2 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 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 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 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 A4 单面打印,论文 50 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 订
4.3 问题分析 4.3.1 桌脚直纹曲面
根据折叠桌的动态变化过程的视频材料分析,给 定长方形平板尺寸、高度和钢筋位置时,当折叠角度 变化的情况下,桌腿桌脚边缘线的变换规律,最外最 长的桌脚作为支撑点着地,其余桌脚悬空,距离中心 越近的桌脚悬空和旋转的角度越大;由于连接桌腿木 条的钢筋固定在桌腿最外侧木条的中心位置固定 (30cm 处),为了能够形成折叠角度,只要设计合适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折叠桌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折叠桌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折叠桌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机械设计基本原理,特别是折叠桌结构的设计原理;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机械制图知识,准确绘制折叠桌的三视图及零件图;3. 学生能够掌握折叠桌的材料选择、尺寸计算和力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CAD软件完成折叠桌的设计图纸,并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完善;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完成折叠桌模型的制作,提升动手实践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工程语言,对折叠桌设计进行合理的解释和评价。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2. 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3. 增强学生对工程伦理的认识,理解设计过程中考虑环保、节能、安全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在已有一定机械设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注重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通过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为未来的工程师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折叠桌设计原理:- 探讨折叠桌的结构类型、运动原理及优势;- 分析折叠桌的稳定性、强度和刚度等力学性能;- 学习折叠桌设计的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2. 折叠桌设计与制图:- 运用CAD软件进行折叠桌的三视图及零件图绘制;- 学习折叠桌尺寸计算、公差配合和表面处理等设计细节;- 掌握折叠桌材料选择、工艺流程和成本分析。

3. 折叠桌模型制作与评价:- 小组合作完成折叠桌模型的制作,锻炼动手能力;- 对折叠桌设计进行合理性、实用性和创新性评价;- 分析折叠桌模型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1周:折叠桌设计原理学习;第2周:折叠桌设计与制图实践;第3周:折叠桌模型制作;第4周:折叠桌模型评价与改进。

基于Proe多功能折叠桌的设计

基于Proe多功能折叠桌的设计

基于Proe多功能折叠桌的设计摘要:多功能成为现在人们对产品的要求之一,本文基于Proe三维软件,利用折叠的原理将餐桌和茶几较好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关键词:折叠多功能茶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货币的贬值,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幸福指数却逐渐减低。

尤其是刚毕业的年轻人,刚迈进社会就不得不考虑买房结婚等问题,房屋价格的直线攀升,迫使绝大多数年轻人选择了小户型房屋。

然而年轻人时尚、懂得享受的思想不会因经济的压力而完全丧失,因此又促进了家具精制、多功能的产生。

一、多功能的概念多功能是指一种物品可实现两种以上的功能,比如折叠沙发,白天收齐摆在客厅可当沙发,晚上打开可当床使。

本文将餐桌和茶几相结合,可将客厅变餐厅,最大化利用房屋的各个角落。

二、多功能折叠餐桌的设计1.折叠原理。

折叠的概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叠被子、叠衣服、折叠自行车、折叠小板凳等。

折叠是将占地较大的物品利用重合的技巧收纳起来,目的是便于收藏或减小占用空间。

2.折叠方法。

(1)双杆交叉支撑。

这种方式结构简单,一般采用金属材料。

但由于支撑比较占空间,导致原本茶几储物的功能减退。

(2)复式折叠方式。

复式结构多样化(这里不一一列出),可以根据空间进行结构选择设计,设计样式不统一,设计思维具有发散性。

现有的成品也表现为多样化,能更加合理地利用空间,增加茶几内部空间利用率,功能更多样更全面。

(3)滑竿式收缩。

这种方式利用了螺旋升降的原理,结构更简洁,操作方便,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3.基于Proe的三维建模。

综合上述分析比较,结合各折叠方式的优缺点,选用滑竿式折叠原理,并借用Proe软件仿真建模,在折叠桌下面增加收纳抽屉,滑竿上升时可做餐桌如图一,滑竿下降时可做茶几如图二。

1-折叠桌面,2-活动支撑,3-滑竿,4-茶几图一.餐桌效果1-主桌面,2-折叠桌面,3-活动支撑,4-升降滑竿,5-固定滑竿,6-抽屉图二.茶几效果三、折叠桌的组成及折叠过程分析1.折叠桌的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书
作品名称:折叠桌
作品类别:新型实用型装置
参与学生:
指导教师:夏重
学校:西华大学
目录
摘要 (1)
绪论 (2)
1研制背景及意义 (2)
2设计方案 (3)
3使用方法 (8)
4创新点 (13)
参考文献 (15)
便携式折叠桌的设计
摘要
在日常生活中,桌子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但是市面上的桌子结构单一,便携性差,整体占地面积大,给生活造成不便,本文设计的便携式折叠桌利用铰链机构解决了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桌子很占地大,不易携带等问题,既方便携带,又节约了家里的空间,也能满足桌子的稳固性。

关键词:折叠便携空间
绪论
目前市面上普遍是一体化的整体桌子,功能单一,家庭外出不易携带,而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周末外出野炊郊游,都很需要具有便携特性的桌子,要求能放进私家车不能太占空间,所以我们在设计时考虑到桌子的便携性,利用铰链机构能把桌子的支架收起来,桌面也能折叠减小占地面积.其次,现在房价非常昂贵,过节走亲访友家庭聚餐常常出现一桌不够的情况,所以家里还需有个桌子备用,但是平时收放不能太占空间,使用时桌面具有足够的面具满足用餐需求,也要满足放置时不会影响家里的清洁打扫.我们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以上的情况,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利用铰链机构做到折叠这一效果,使得桌子在折叠式具有便携性,节约了空间.
1研制背景及意义
1.1研制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一些产品要求的功能也越来越
多,实际生活中的桌子太过笨重,携带困难,不方便人们外出携带,而且目前城市中房间空间小,一张桌子占地面积太大,浪费了本就狭小的空间,因而需要研制一种新型可以自由折叠的桌子。

1.2研制意义:
生活中的桌子大多都是固定笨重的,当不使用时也只能放在房间,占用空间,并且外出时人们只能带一张布条铺在草地上,没有桌子很不方便。

所以设计一款可以自由折叠的桌子是很有市场价值的。

2设计方案
本设计由两部分构成:桌面和支架。

其中桌面由两个木板组合而成,用铰链连接,可以使桌面实现转动从而折叠起来,脚架由三角形
结构构成,当桌面转动时,脚架能折叠重合在一起。

如图:
创新点
1、使桌子能够折叠起来,不占用空间。

参考文献
[1] 朱龙根.《简明机械零件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1
[2] 蔡春源.东北大学《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冶金工业出版社
[3] 王伯平.《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2
[5] 王进戈.西华大学《机械设计》重庆大学出版社.2013.8
[6] 孙桓葛文杰.《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1
[7]汪勇.张玲玲.《机械制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8
[9]周美玉.《人机工程学应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10]王霜.喻俊馨.张庆功.廖敏.《设计方法学与创新设计》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