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之吕后有感
吕太后本纪读后感

吕太后本纪读后感《吕太后本纪》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史书,记录了吕后的一生和她对汉朝的影响。
在阅读这部史书后,我对吕太后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吕太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备受争议的人物。
她是汉景帝的皇后,也是汉武帝的生母。
在她的丈夫去世后,她成为了汉武帝的摄政王,实际上掌握了汉朝的大权。
她在政治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汉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吕太后本纪》中,我对吕太后的形象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她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女性,对政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她在摄政期间,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对内实行清吏政策,对外加强了对匈奴的控制,使得汉朝在她的统治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她也因为权力过大而引起了一系列的政治风波,最终导致了她的失势和死亡。
阅读《吕太后本纪》让我对吕太后的形象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是一个既有政治智慧又有野心的女性。
她在政治上的手段和决断力让人印象深刻,但也因此而遭受到了不少批评和指责。
她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坎坷,她的命运也充满了戏剧性。
她的一生,既是权力斗争的缩影,也是女性在古代政治中所扮演角色的写照。
通过阅读《吕太后本纪》,我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政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吕太后的一生,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命运,更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部分。
她的故事让我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复杂性和变幻莫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她的一生也让我对女性在古代政治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她的命运和遭遇,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限制,也让人对女性在古代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总的来说,阅读《吕太后本纪》让我对吕太后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在中国古代政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对汉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她的故事让我对中国古代政治和女性地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中国古代历史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通过阅读《吕太后本纪》,我对中国古代历史和政治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古代女性地位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史记吕太后本纪读后感

史记吕太后本纪读后感《史记·吕太后本纪》是司马迁所著的中国古代史书《史记》中的一篇文章,主要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吕后的生平事迹。
吕后是汉高祖刘邦的皇后,也是汉文帝的母亲,她在汉朝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吕后一生的描述,展现了她的智慧、勇气和母爱,同时也揭示了她的野心和权力欲望。
通过阅读《吕太后本纪》,我深刻感受到了吕后这位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也对古代历史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吕太后作为一个女性,能够在男权社会中如此成功地掌握权力,实在令人敬佩。
她不仅在丈夫去世后成功地维护了自己的地位,还在儿子即位后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她善于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政治手腕,巧妙地操控着朝政,使自己成为汉朝的实际统治者。
同时,她对自己的儿子也是母爱伟大,母仪天下,为了保护儿子的王位,她不惜一切代价,甚至包括对自己的亲人和敌人采取残酷手段。
她的行为虽然有时显得冷酷无情,但却充满了母爱和对子女的保护。
然而,吕太后的野心和权力欲望也使她成为一个复杂的人物。
她在丈夫去世后,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不惜施展种种手段,包括谋杀和排挤政敌,甚至对自己的亲人也不留情面。
她的权力欲望使她对周围的人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感,导致了她的孤立和悲惨的结局。
她最终被自己的亲人所陷害,成为了历史上的一个悲剧人物。
通过阅读《吕太后本纪》,我对古代历史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吕太后的故事告诉我们,权力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可以使一个人变得善良和仁慈,也可以使一个人变得冷酷和无情。
同时,她的故事也让我明白了历史的复杂性,历史人物往往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他们的行为往往是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时代背景、个人性格、家庭环境等等。
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尽量客观公正,不要一味地将他们简单地归为好人或坏人。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吕太后本纪》,我对吕后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古代历史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史记吕太后本纪读后感(精选5篇)

史记吕太后本纪读后感(精选5篇)史记吕太后本纪读后感(精选5篇)《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上至皇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这本书依照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体例想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史记吕太后本纪读后感”,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史记吕太后本纪读后感篇1一向在想这是怎样的一位史官:文直,事核。
洋溢着油墨的书香让我无法想象那些刻入竹简的坚韧,但那不虚美,不隐恶的文字仍向我展开历史的长卷.那些封沉的记忆在摇曳的光影下若隐若现,跨越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我看见了英雄项羽的懦弱,瞧见了小人刘邦的伟业,了解了将军的小肚鸡肠,倾听了易水的萧萧哀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记忆中那些闪耀的光芒,在此处早已褪去了圣洁.那里没有十全十美,仅有一位位站在历史浪尖上的伟人。
“人”一个多么难得的称呼.向所有的人呈现“君权神授”的可笑。
在他的《史记》里,没有皇帝,没有将军,有的只是刘邦,李广。
或许刚才的话错了,这《史记》本身就是十全十美,完美的无懈可击。
因为它有司马迁的秉笔直书,因为它有司马迁的坚持真理。
他做到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我看到了那位长信灯旁紧紧抱着孤单用心写下文字的身影。
听说人死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
那最亮的一颗会是司马迁的眼睛吗?我抱着《史记》走进两千年后的历史。
史记吕太后本纪读后感篇2《史记》是爸爸送给我的生日礼物,爸爸送我的版本是白话文版。
我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读完了这本书。
“尊师重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我阅读《史记》这本书的收获。
在《史记》里,我读到了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尊师重道的事迹。
公元前521年,孔子的学生宫敬叔要去周朝京都洛阳朝拜天子,孔子明白老子在洛阳居住,为了能向老子请教古代的“礼制”,便和宫敬叔一同前往洛阳。
来到洛阳的第二天,孔子便迫不及待地徒步前往守藏史府去拜望老子。
老子当时正在著书立说,听闻誉满天下的孔子前来拜访,立即放下手中的刀笔,迎接孔子。
读《史记—吕太后本纪第九》小感

读《史记—吕太后本纪第九》小感摘要:本文主要是对史记中唯一的女性“本纪”者吕后的分析小感。
主要是对其生平中“此非人所为”行为的总体概述尤其是毒杀戚姬母子尤其是将戚姬做成“人彘”事件的简析以及在群臣中为吕家争夺权势的行为的简评。
关键词:吕后、权力、残忍、野心“本纪”一般是用于记述帝皇的,而司马迁却在吕后的记述中使用了“本纪”一词,着实令人好奇她到底有什么特别的呢?凡是个人总有双面,作为历史上第一位皇后的吕后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粗读《史记》,感觉到吕后真是一位野心家,总体感觉就是一个残忍刻毒、权欲薰心的乱政后妃的形象,作风蛮横,稍不如意便大发雷霆,而且一定会采取严厉的手段。
吕后在刘邦死后培植吕氏势力、残害刘邦宠姬和诸子,之后又与诸吕一起和反对者进行惊险斗争,之后又是诛吕功臣们商议迎立刘恒即位。
王诸吕和诛诸吕是关系汉室存亡兴替的大事。
一看这一章就被那段历史深深吸引了,作者紧紧扣住这个关键问题布局谋篇,太史公真不愧是卓越识见的伟人。
太史公评人还是很客观的,主要是对历史进行陈述,在陈述中适当加入自己的感想,使人物更加丰满鲜活。
在写到吕后培植自己吕氏势力的时候进行辛辣嘲讽,尤其那段惠帝死后,“太后哭,泣不下”与之后吕产和吕禄为将掌握实权之后“太后悦,其哭乃哀”,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不知道该说吕后可爱好还是可恶可恨好!之后叙述吕后“风大臣”的欲盖弥彰、“取美人子名之”的弄巧成拙、以及废帝更立的装腔作势,甚是活灵活现。
这边都是太史公对她的贬,我们后来者也是深表赞同。
由于这篇是《史记》中为数不多的以女人为主角的,更是唯一的通篇描写一位女性的,难免会让人更加深究,细细品读。
细细读了,还是被吕后的狠毒震惊了,尤其对待情敌戚姬的时候,真是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一个女人怎么会残忍到把另一个女人的孩子毒杀之后,又砍去她的手脚,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了哑药,扔到猪圈里,还把她叫做“人彘”呢!这是多少年的积怨才能在那刹那爆发成这样呢!不过反过来想想,可能吕后在这方面心胸是狭隘了点,但按照前面戚姬每天在高祖耳边吹风的状况而言,要是今日成皇的是她儿子,估计吕后的结局也好不到哪去吧!吕后嫁与刘邦后长年待在家里甚至为其坐牢受苦,而刘邦却已在行军途中与戚夫人相遇,后来更是与戚夫人形影不离。
吕太后本纪读后感

吕太后本纪读后感吕太后本纪读后感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吕太后本纪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吕太后本纪读后感1吕后名雉,字娥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野心家。
这篇本纪成功地塑造了吕后这样一个残忍刻毒、权欲薰心的乱政后妃的形象,详细地记述了吕后篡权及其覆灭的过程:从吕后在刘邦死后培植吕氏势力、残害刘邦宠姬和诸子的罪恶行径,到周勃、陈平等元老大臣联合刘氏宗室诛灭诸吕的惊险斗争,到诛吕功臣们商议迎立刘恒即位的情况。
的确啊,吕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野心家,而且是少有的野心家啊!想一想有几个女人能有他这么牛啊!也只有她给武则天和慈禧做组了榜样啊!可你们曾想过没想国另一位大汉巾帼女英雄—————马王堆古墓中的辛追。
奇女子也只有她才是名副其实了!想当年是谁给刘邦献?四面楚歌?之计的?是谁帮吕稚之子保太子之位的?又是谁帮汉铲除吕氏重震大汉雄威的??是她,就是她,一位被刘邦爱过、上过战尝帮过张良、连张良也自愧不如的巾帼女英雄—————辛追!吕后地位不保,刘邦要废太子时,是她献一计,救回了吕后和太子的地位,?商山四皓?谁都知道,得?商山四皓?者得天下啊,可谁也请不动,她知道张良能,但张良也不知道自己能,最后张良不是请动了吗?为什么她可以啊,因为她饱读军书,了解天下事??最后,吕后叛逆倒行,刚开始谁拿吕后也没办法,就是因为朝中大臣们的不和,陈平和周勃闹僵了,张良、萧何也都死了。
但她一眼就看出了铲除吕氏的关键所在————陈平与周勃联合。
她办到了,她知道男人是放不下面子的,所以只有她自己来!常说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那吕稚就是:成也辛追,败也辛追啊!是辛追一手把她推向她的霸业的,也同样是辛追把她从她的'霸业上拉下来的!女人上战场那也只有辛追可以了,还有谁呢?丈夫战死沙场,儿子也战死沙场!最后自己一个女人上战场杀敌报国,并且运筹帷幄,战无不胜,太牛了!象这样的女人有几个啊!不一般啊!想说的太多了,一切的钦佩都在无言中。
有关吕太后本纪读后感范文

有关吕太后本纪读后感范文有关吕太后本纪读后感范文有关吕太后本纪读后感范文1《吕太后本纪》看得好紧张,好刺激。
尤其读到人彘一节,实在毛骨悚然。
果然最毒妇人心。
再看看吕后为了吕氏家族谋福利的手段,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奈何吕氏没什么出彩的人物,但凡有个能赶上陈平一半聪明的,也不至于最后凄惨收尾。
以前看京剧淮河营,一直以为吕太后是自杀身亡。
读了这一章才知道被京剧迷惑了很多年。
艺术创作再加工了好多。
且京剧里讲吕太后要夺刘氏江山,还焚烧了刘氏族谱,现在看来好搞笑,难道少了那本书刘通连自己娘是谁都不明白了吗?好牵强。
吕太后应该不是要抢班夺权,她只是坏事干的多了,没有安全感。
加上刘邦同志后期宠爱戚妃,吕后估计总有种要被干掉的感觉,所以才搞了那么多吕姓王侯。
自家亲戚才靠谱可信啊。
中学历史好像也没详细讲述这一段呢。
之前很多都是从评书里听来的,一知半解。
今日才知真相,果然女人不能惹。
读书正行,读书正言,读书正心。
有关吕太后本纪读后感范文2在刘邦落魄的时候,与他结为了夫妻,为他生儿育女,赡养老人。
一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
在刘邦富贵后,她与深明大义的曹夫人抢老公,结果她输了;她与年轻貌美的管夫人抢钱财,结果她输了;她与能歌善舞的戚夫人抢宠幸,结果她输了;与聪明高贵的薄姬争同情,结果她还是输了。
一次次的失败让她感到了愤怒,本来是自己的东西还得与别人去抢,让她更加恼火,她发誓,她要让自己变得强大,凭借自己的才学,力保自己的江山,守护她的一切。
为此他杀了刘邦的大臣,提拔吕氏人,让自己的.势力变得庞大,让自己的位置越来越稳。
她杀了藐视她的情敌,杀了与戚夫人生的赵王刘如意,杀了与无名氏生的淮阳王刘友,与张氏生的梁王刘恢,吓死了与张氏生的燕王刘建,杀了刘建的儿子,吓跑了与曹氏生的齐王刘肥,告诉他们这是谁的世界。
用最残忍的方法建立自己的政权,稳固自己的势力,却也因为她的残忍,强势,断送了自己儿子的性命,让日后的王位没有了纯正的血统。
当她生命将要终结的时候,终日陪伴身边的“情人”却远离逃命去了。
史记吕雉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

史记吕雉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史记吕雉读后感800字(精选5篇)看完史记,你知道怎么写好一篇史记读后感吗?《史记》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上至皇帝下至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这本书依照本纪、表、书、世家、列传的体例想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史记吕雉读后感800字”,下面小编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史记吕雉读后感800字精选篇1读了司马迁的《史记》,我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发达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对我们炎黄子孙的坚毅和智慧崇拜的五体投地,对我国自古以来朝代的兴替有了比较清晰、深刻的了解,特别是《五帝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浅。
炎帝和黄帝是华夏民族的.祖先,他们都生活在远古时代,那时既没有文字符号记载他们的故事,也没有安定的生活,人们主要依靠狩猎和采集植物果实为生,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后来炎帝发现许多小鸟在地上啄食细小的植物种子。
他就把这些植物种子收集起来,种在地里,收获之后,煮熟食用,味道香甜可口,又饱肚子。
于是,炎帝向人们介绍这种谷物,推广种植这种谷物的方法。
为了耕种方便,炎帝又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了一些农具。
从此,这种谷物,也就是粟子开始了大面积种植,人们能够获取较充足的食物。
为了感谢炎帝对农业的生产发展的贡献,人们尊称他为神农氏。
神农氏尝遍百草,多次误食有毒的食物,几乎丧命,幸亏他又找到了解毒的草药,挣脱了死神的魔掌。
为了不让人们重蹈覆辙,他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仍然去尝试各种植物。
最后,他尝到了一种名叫断肠草的绿叶黄花植物。
这种剧毒植物无药可救,神农氏不幸去世了。
炎氏之后,有一段时期非常混乱,各地诸侯乘机而起。
轩辕氏决心消除战祸。
他修行德政,安抚百姓,整顿军旅,收复了各地的诸侯。
他又在逐鹿擒杀了南方诸侯首领蚩尤,统一了天下。
后来,人们称他为黄帝。
黄帝执政后,仍然不忘天下的百姓,只要发生战乱,黄帝就去征讨,扫平判乱,安抚百姓,帮助百姓解决各种困难。
他制定历法,让百姓按季节播种收获;劈山开道,方便天下人往来。
吕太后本纪读后感

吕太后本纪读后感一提起吕太后,很自然就联想到狠毒,贪婪。
在史记中,司马迁也通过描写吕太后的所作所为,对吕后个性的残刻作了入木三分的揭露。
而在最后,司马迁还是肯定了吕后实行无为政治,安邦治国的成功,从中,也可看出史记成为几千年来挥之不去的经典的原因了。
我们无可否认,历史是很主观的,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东西也不同。
历史是带有局限性的,史书大多数是被统治阶层润色过的,也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当时时代背景的影响。
在当时一个重男轻女的时代,女子当政就无可厚非的被认为是牝鸡司晨,完全不理会女子是否真正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
在我看来,吕后非但不是一个乱臣贼子,反而是一个伟大的女性。
正如本纪开篇讲道∶"吕太后为人刚毅,佐高祖定天下,所诛大臣多吕后力。
"从中可以看住,刘邦夺取天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吕后的功劳。
然而当刘邦当上皇帝之后,却嫌弃吕后人老珠黄,过河拆桥,另寻新欢,最后还试图立戚夫人之子为太子。
姑目不论在孝惠是否有能力做皇上,光是这样,放在一个普通女人身上,都会恨戚夫人恨得半死,何况是性格刚毅的吕太后?于是,当高祖驾崩后,吕太后便开始了她漫长的复仇之旅。
吕后削去戚夫人手脚,将其放在猪圈里,称为"人彘"。
相信吕后心中除了有对戚夫人的恨意,更多的是对高祖皇帝的伤心,多年的夫君竟然为了一个妃嫔不顾日情,要废自己的儿子。
虽然吕后心狠手辣的方式令人唾弃,但这也体现了吕后敢爱敢恨的性格。
吕太后也是舐犊情深的。
一次,齐王来朝,"孝惠以为齐王兄,置上座,如家人之礼。
",吕太后见了可不得了,立刻赐给齐王两杯毒酒,生怕齐王有谋反之心,一心想保住儿子的皇位。
可惜,善良的孝惠并不赞同母亲的方式,最后与吕后决裂。
吕后的心狠手辣,的确堪称一绝,但比起历史上无数君于的刑罚,仍是稍有逊色。
只是因为吕后是一介女子,世人对她的评价就是猪狗不如。
这当中,难免也参杂了一些性别歧视。
总的看来,吕后当权时的汉朝也并不混乱,正如司马迁所说"孝惠皇帝、高后之时,李敏德里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平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史记之吕后有感
真不知道是什么让一个女人蜕变的如此厉害,从不问世事的女孩成长为中国历史上三大女主——吕后,武则天,慈禧——之首。
她所建立的“垂帘制”影响世界千年之久。
当人们关注她如何的凶残,如何的暴虐时,我想关注的是这个女人的精神生活。
一个不足二十岁的少女嫁给四十一岁的男子是什么心态?一般人都接受不了吧?可吕雉接受了这场婚姻和刘邦的私生子刘肥。
可见年轻时的吕后温顺又听话。
但是结婚三年就面对独居,不但要替刘邦坐牢,还被项羽抓去做俘虏。
当苦尽甘来,原以为可以和丈夫厮守在一起时,却发现丈夫身边有个年轻貌美的戚夫人相陪。
戚夫人能歌善舞,颇受丈夫的喜爱,而自己总处于留守,甚至连自己的儿女也不受丈夫喜爱。
这种改变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是可以让她绝望的。
于是她认识到自己不能只做个附属品,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上!
明知韩信,彭越是自己回汉的恩人,可是了解自己丈夫的吕雉知道那是丈夫的一个心头刺。
于是她诱杀韩信,诬杀彭越,初步展示她的峥嵘。
通过废立之争,请来商山四皓,终于胜利。
为了报仇,她杀了戚夫人做成人彘,可吓坏了自己的儿子,使他英年早逝。
最后,她成为了最尊贵的女人,也是最可悲的女人。
空有江山,没有属于女人最基本的一切,丈夫和孩子。
我真不知该如何评价她,她打破了男权,她用自己的方式证明女子不是男子的附属品。
面对单于的联亲,她隐忍。
在她生前,政权可谓牢不可破。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难以明说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