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钙MSDS

硝酸钙MSDS
硝酸钙MSDS

中文名称:硝酸钙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中文名:硝酸钙;钙硝石英文名:Calcium nitrate;Lime nitrate 分子式:Ca(NO3)2·4H2O 分子量:236.15

CAS号:13477-34-4

危险性类别:第5.1类氧化剂化学类别:销酸盐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应急电话及传真:

第二部分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含量≥99.%;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单斜结晶或粉末。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烟火、炸药、火柴、肥料等。

第三部分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鼻、喉及呼吸道有刺激性,引起咳嗽及胸部不适等。对眼有刺激性。长期反复接触粉尘对皮肤有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助燃建规火险分级:乙

闪点(℃):无意义自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下限(V%):无意义爆炸上限(V%):无意义

危险特性:有氧化性。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冷却,防止震动、撞

击和摩擦,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易燃、可燃物,还原剂、硫、磷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第八部分防护措施

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

美国TWA: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戴口罩。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性质

熔点: 45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1.9 相对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汽压(kPa):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意义

溶解性:易溶于水、液氨、丙酮、甲醇、乙醇,不溶于浓硝酸。

临界温度(℃):临界压力(MPa):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燃烧(分解)产物:氮氧化物。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还原剂、强酸、磷、铝、硫。

避免接触的条件: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3900mg/kg(大鼠经口)

第十二部分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在地下水中有蓄积作用。

第十三部分废弃

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的要求处置。或与厂商或制造商联系,确定处置方法。废物储存参见"储运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N编号:1454 危险货物编号:51057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11 包装类别:Ⅲ

包装方法:塑料袋、多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钢桶;塑料袋、多层牛皮纸外木板箱;螺纹口

玻璃瓶、塑料瓶、或塑料袋再装入金属桶(罐)或塑料桶(罐)外木板箱。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自2002年3月15日起施行),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5.1类氧化剂。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用途:可用作凝固剂,起着凝固的作用。

无水硫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无水硫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无水硫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sulfate anhydrous ?分子式:Na2SO4 ?分子量:142.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含量:硫酸钠99%。 ?外观与性状:白色、无臭,有苦味的结晶或粉末,有吸湿性。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基本无毒。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不可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0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感不适就医。 ?食入:让受害者饮足量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不可燃,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选用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器。 ?灭火注意事项:没有配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待在危险区。喷水以降低蒸气危害,防止化学品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个人防护:避免产生和吸入尘土。当粉尘浓度过高时,应急处理人员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具进入现场。 ?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不允许向环境排放。 ?清洁/吸收措施:采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清理污染区,.洗液排入废水处理池。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没有特殊要求. ?储存注意事项:干燥、密封、常温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当空气中粉尘浓度过高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化学品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毕,洗手。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或粉末。 ?熔点(℃):884。 ?相对密度(水为1):2.68。 ?溶解性:溶于水,不溶乙醇。 ?主要用途:广泛适用于维尼纶、泡花碱、漂染、合成洗涤、玻璃、造纸、制革、金属冶炼、表面处理、填充剂、医药等行业。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避免接触条件:无资料。 ?禁忌物:无资料。 ?危险分解产物:硫化物。 ?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第十一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化学残存物一般作特殊废物。?包装: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外理污染物一样的方法来处理污染的包装。如果没有特别规定,末污染的包装可作家庭废物对待或再循环使用。

高氯酸钠msds

物质的理化常数 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2100mg/kg(大鼠经口)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物。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用亮绿萃取高氯酸根离子中流动注射歧管的发展[刊,英]/Burns D.T.;Chimpalee N.;Harriot M.//Anal.Proc.(London).-1989,26(1).-4~5 《分析化学文摘》1990.8. 5.环境标准: 美国灌溉水有害临界浓度1~10ppm(水稻)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砂土。

无水硫酸钠MSDS

无水硫酸钠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回目录 化学品中文名称:硫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sulfate,anhydrous 中文名称2:无水芒硝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1330 CAS No.:7757-82-6 分子式:Na2SO4 分子量:142.04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硫酸钠7757-82-6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基本无毒。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有害燃烧产物:硫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0.2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及时换洗工作服。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亚氯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 亚氯酸钠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修订日期: 最初编制日期: 版本: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 亚氯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 sodium chlorite 企业名称: 企业地址: 传真: 联系电话: 企业应急电话: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For industry use only.。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化剂。吞咽会中毒。皮肤接触致命。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GHS危险性类别: 氧化性固体类别 1 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3 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2 皮肤腐蚀/ 刺激类别1B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 2 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 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 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性说明: H271 可能引起燃烧或爆炸;强氧化剂。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0 皮肤接触致命。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73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 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 ?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禁止吸烟。 ?P220 避开/贮存处远离服装/可燃材料。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83 穿防火/阻燃服装。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62 严防进入眼中、接触皮肤或衣服。 ?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06+P360 如沾染衣服:立即用水充分冲洗沾染的衣服和皮肤,然后脱掉衣服。 ?P371+P380+P375 如发生大火和大量泄漏:撤离现场。因有爆炸危险,须远距离灭火。

乌洛托品MSDS中英文

乌洛托品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名称: Chemical Product: 化学品中文名称:六亚甲基四胺 Chemical Chinese Name:六亚甲基四胺 化学品英文名称:hexamethylenetetramine Chemical English Name:hexamethylenetetramine 分子式: C 6 H 12 N 4 Molecular Formula:C 6 H 12 N 4 分子量:140.18 Molecular Weight:140.18 成分/组成信息: 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主要成分:纯品 Key Component: Technical-pure Grade CAS No.: 100-97-0 危险性概述: Hazards Identification: 健康危害:生产条件下,主要引起皮炎和湿疹。皮疹多为多形性,奇痒,初起局限于接触部位,以后可蔓延,甚至遍及全身。 Health Hazard: The main cause of dermatitis and eczema during production conditions. Skin rashes are polymorphic, extremely tickle. It starts with the contacting area then spread even throughout the whole body. 急救措施: First Aid Measures: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Skin: Remove contaminated clothing and wash the skin wi t h SOAP and water thoroughly.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Eyes: L ifting the eyelid, with flowing water or normal saline flush. Seek medical advice.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Inhalation: Rapidly run away from the site to the fresh air. Keep respiratory tract clear. Have oxygen therapy if breathing is difficult. Take artificial respiration immediately, if breathing stops. Seek medical advice.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Ingestion: Drink enough warm water and induce vomiting. Seek medical advice.

过硫酸钠(msds)

过硫酸钠(MSDS) 化学品中文名称:过硫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persulfate 中文名称2:高硫酸钠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541 CAS No.:7775-27-1 分子式:Na2S2O8 分子量:238.1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 过硫酸钠7775-27-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对眼、上呼吸道和皮肤有刺激性。某些敏感个体接触本品后,可能发生皮疹和(或)哮喘。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机氧化剂。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泡沫、砂土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将地

面洒上苏打灰,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然后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碱类、醇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密封。应与还原剂、活性金属粉末、碱类、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ACGIH 5mg[S2O8]/m3 T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应该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白色晶状粉末,无臭。 pH: 熔点(℃):无资料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2.4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

二氧化硫-MSDS

MSDS 二氧化硫编制/修订日期: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硫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亚硫酸酐 化学品英文名称:Sulfur dioxide 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电子邮件地址: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技术说明书编码: 生效日期: 国家应急电话: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亚硫酸酐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二氧化硫≥99.9% 7446-09-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2.3类,毒性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 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 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 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 齿酸蚀症。 环境危害:对大气可造成严重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强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

工呼吸。就医。 食入:无资料。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不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灭火注意事项: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m,大泄漏时隔离4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用一捉捕器使气体通过次氯酸钠溶液。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 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氧化剂、还原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作业场所职业接触限值: MAC(mg/m3): 15 PC-STEL(mg/ m3): 未制定标准 TLV-TWA(mg/ m3): ACGIH 5ppm,13mg/m3 PC-TWA(mg/ m3): 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无资料。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焦亚硫酸钠MSDS.doc

焦亚硫酸钠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偏二亚硫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metabisulfite 中文名称2:焦亚硫酸钠 英文名称2:sodium pyrosulfite / sodium metabisulphite 技术说明书编码:1333 CAS No.:7681-57-4 分子式:Na2S2O5 分子量:190.09 物化性质:焦亚硫酸钠为白色或黄色结晶粉末或小结晶,带有强烈的SO2气味,比重 1.4,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与强酸接触则放出SO2而生成相应的盐类,久置空气中,则氧化成Na2S2O4,故该产品不能久存。高于1500C,即分解出SO2。 用途:工业上用于印染、有机合成、印刷、制革、制药等部门;在食品加工中作防腐剂、漂白剂、疏松剂。 包装及储运: 1、包装袋(桶)上应涂刷牢固的标志,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等级、净重和生产厂名称; 2、焦亚硫酸钠用塑料编织袋或桶包装,内衬塑料袋、净重25 或50kg; 3、本产品运输,储存应防止破损、受潮、遇热变质。严禁与氧化剂、酸共存; 4、本产品自生产之日起,储存期为6 个月。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CAS No. 偏二亚硫酸钠 7681-57-4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粘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结膜、支气管炎症状。有过敏体质或哮喘的人,对此非常敏感。皮肤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等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硫化物。

常用化学药品全套安全数据说明书MSDS

常用化学药品安全数据说明书(MSDS)化学药品安全数据说明书顺序

1 盐酸安全数据说明书 中文名称:盐酸 英文名称:Hydrochloric acid,Chlorohydric acid 别名:氢氯酸 分子式:HCl 分子量:36.46 熔点:-114.8℃ 密度:相对密度(水=1):1.20 蒸汽压:饱和蒸气压:30.66 kPa (21℃) 溶解性:与水混溶,溶于碱液。 稳定性:稳定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微黄色发烟液体,有刺鼻的酸味。 危险标记:20(酸性腐蚀品) 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一、危险性概述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引起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刺激皮肤发生皮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变。误服盐酸中毒,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胃穿孔、腹膜炎等。 二、操作处置与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保持容器密封。应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易(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若有灼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给予2-4%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就医。 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牛奶、蛋清、植物油等口服,不可催吐。立即就医。 四、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氯化氢。 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也可用大量水扑救。灭火方法:雾状

焦亚硫酸钠的MSDS

焦亚硫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偏二亚硫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metabisulfite 技术说明书编码:1333 CAS No.:7681-57-4 分子式:Na2S2O5 分子量:190.09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本品对皮肤、粘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可引起结膜、支气管炎症状。有过敏体质或哮喘的人,对此非常敏感。皮肤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 第三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四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具有强还原性。与强氧化剂如铬酸酐、氯酸盐和高锰酸钾等接触,能发生强烈反应,引起燃烧或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硫化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第五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若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六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七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中和后,用安全掩埋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无水亚硫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无水亚硫酸钠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无水亚硫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Sulfite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回目录 化学品名称:无水亚硫酸钠 化学品分子式:Na2SO3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无水亚硫酸钠 100% 7657-83-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 危险特性:不燃。如果有燃烧可产生有害可燃气体和蒸气。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硫。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选用适合周围火源的灭火器。 灭火注意事项:不能用水。没有设备化学防护衣和供氧设备请不要呆在危险区。喷水以降低蒸汽危害,防止化学品进入表层水和地层水。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 个人防护:避免产生和吸入尘土。当粉尘浓度过高时,应急处理人员须穿戴安全防护用具进入现场。 环境保护措施:化学品未经处理不允许向环境排放。 清洁/吸收措施:采用安全的方法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采用液体吸收残留物,根据化学品性质进一步处理。清理污染区,洗液排入废水处理池。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回目录

操作注意事项:没有特殊要求 注意储存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不宜久存,以免变质。储区应备有合适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回目录 职业接触限值中国 MAC(mg/m3):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TLVTN:5mg/m3 LVWN:未制定标准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毕,洗手。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回目录 主要成分:纯品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粉末。 pH:(50g/l H2O,20℃) 熔点(℃):>500℃(分解) 沸点(℃):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g/cm3(20℃) 燃点:>200℃ 闪点:无资料 爆炸限度:爆炸上限%(V/V):无资料 爆炸下限%(V/V):无资料 热分解:>500℃ 溶解性:水(20℃)220g/l 丙三醇可溶 酒精几乎不容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回目录 稳定性:不稳定 避免接触的条件:强热(分解) 禁忌物:酸,氧化剂 危险分解产物:见第五部分 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过硫酸钠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Sodium Persulfate 1. Product Identification Synonyms: Sodium Peroxydisulfate; Peroxydisulfuric Acid, Disodium Salt CAS No.: 7775-27-1 Molecular Weight: 238.03 Chemical Formula: Na2O8S2 2. 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 Ingredient CAS No Percent Hazardous --------------------------------------- ------------ ------------ --------- Peroxydisulfuric Acid Disodium Salt 7775-27-1 90 - 100% Yes 3. Hazards Identification Emergency Overview: Danger! Strong oxidizer. Contact with other material may cause fire. Harmful if swallowed or inhaled. May cause burns to skin and eyes. Causes respiratory tract irritation. May cause allergic skin or respiratory reaction. Potential Health Effects: Airborne persulfate dust may be irritating to eyes, nose, lungs, throat and skin upon contact. Exposure to high leavels of persulfate dust may cause difficulty in breathing in sensitive persons. 4. First Aid Measures Inhalation: Remove to fresh air. If not breathing, give artificial respiration. If breathing is difficult, give oxygen. Get medical attention immediately. Ingestion:

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危化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MSDS”是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首字母,是《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英文简称。“MSDS”书面上的定义是一份关于危险化学品燃爆、毒性和环境危害以及安全使用、泄漏应急处置、主要理化参数、法律法规等方面信息的综合性文件。 “MSDS”就是一本字典手册,需要的时候,随手就能查阅。“MSDS”的关键就在于一是会使用,二是随手就能找得到。应该认识到,“MSDS”并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是要方便随时查阅,它是危化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和产品形影不离,就像“口袋书”一样,要让员工随时查阅。安全监管人员在检查时,不光要看“MSDS”有没有、对不对,还要考考员工会不会快速查阅,这点很容易被忽略,但却十分重要。 “MSDS”实际上由四个部分构成: 一、是什么化学品,有什么危害,直接看第1、2、3部分。 二、需要紧急处置,直接看第4、5、6部分。 三、如何预防和控制危险发生,请看第7、8、9、10部分。 四、了解其它一些关于危化品安全的主要信息,就看第11、12、13、14、15、16部分。 RTECS:化学物质毒性数据库(RTECS,Registry of Toxic Effects of Chemical Substances)是一个记录化学物质毒性资料的数据库。它的资料均来源于公开的科学文献,不过并没有指出那些研究报道是否足够可靠。 CAS NO.:美国化学会的下设组织化学文摘社(Chemical Abstracts Service,简称CAS)为每一种出现在文献中的物质分配一个CAS编号,这是为了避免化学物质有多种名称的麻烦,使数据库的检索更为方便。其缩写CAS在生物化学上便成为物质唯一识别码的代称,相当于每一种化学物质都拥有了自己的“学号” 中国MAC:高容许浓度(maximum allowable concentration,MAC):指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中均不得超过的浓度,在我国范围内应用。 PC-TWA: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的平均容许接触水平。 PC-STEL: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指一个工作日内,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的15分钟时间加权平均的容许接触水平。 TLVTN:车间空气有害物质接触限值,是为保护作业人员而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害物持含量的限

元明粉MSDS

元明粉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Sodium sulphate safety specifications (MSDS) 一、成分/组成信息: One, composition/information: 化学品名称:硫酸钠分子式:Na2SO4 英文名称:sodiumsulfate,anhydrous Chemical name: sodium sulfate formula: Na2SO4 English name: sodiumsulfate, anhydrous 有害成分:硫酸钠 CAS NO : 7757-82-6 Harmful ingredients: sodium sulfate CAS NO: 7757-82-6 二、危险性概述: Second, the description of risk: 健康危害: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基本无毒。 Health hazard: can irritate the eyes and skin. Basically nontoxic.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具刺激性。 Combustion hazard: this product non-combustible, stimulative.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Environmental hazards: has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the atmosphere can cause pollution. 三、急救措施: Three, first aid measures: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Skin contact: remove contaminated clothing, with plenty of liquid water washing.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Eye contact: mention eyelid, irrigate with flowing water or normal saline. Go to a doctor.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Inhalation: from the scene to fresh air. Such as difficulty in breathing, give oxygen. Go to a doctor.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Eating: drink enough water, vomiting. Go to a doctor. 四、消防措施: Four, fire control measures: 危险特性:未有特殊的燃烧爆炸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 The special burning explosion dangerous features: no features. The high thermal decomposition to produce toxic sulfide gas. 有害燃烧产物:硫化物。

氯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氯酸钠 标识中文名:氯酸钠英文名:Sodium chlorate 分子式:NaClO3分子量:106.45 CAS号:7775—09—9RTECS号:FO0525000 UN编号:1495危险货物编号:51030IMDG规则页码:5178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结晶,味咸而凉,有潮解性。 主要用途:用作氧化剂,及制氯酸盐、除草剂、医药品等,也用于冶金矿石处理。熔点(℃):248~261沸点:分解 相对密度(水=1): 2.49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 饱和蒸汽压(kPa):无资料 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临界温度(℃):分解温度(℃):300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助燃建规火险分级:甲 闪点(℃):无意义自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下限(V%):无意义爆炸上限(V%):无意义 危险特性: 具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如硫、磷等接触或混合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 危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燃烧(分解)产物:氧气、氯化物、氧化钠。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强还原剂、易燃或可燃物、醇类、强酸、硫、磷、铝。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5.1类氧化剂危险货物包装标志:11 包装类别:Ⅱ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燃、 可燃物,还原剂、硫、铵化合物、金属粉末、硫酸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搬运时 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 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5mg/m3; 美国TWA:未制定标准;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LD50:120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本品粉尘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 肠炎,肝肾损伤,甚至发生窒息。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作业工人应戴口罩。 眼睛防护:可采用安全面罩。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护手套。 泄漏处置: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质(木材、纸、油等)接触,小心扫起,加入 水中(3%),用硫酸调节pH值至2,再逐渐加入过量的亚硫酸氢钠,待反应完后废弃。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其他:工作后,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硫代硫酸钠化学品 MSDS

安全技术说明书 硫代硫酸钠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硫代硫酸钠 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大苏打 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thiosulfate 分子量: 分子式:Na2S2O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硫代硫酸钠 CAS No. 7772-98-7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皮肤接触、眼睛接触、食入 健康危害-- 环境危害为轻微水污染物质。 燃爆危险非可燃物质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用大量的水冲洗至少20分钟 2.立即脱除遭污染之衣物 眼睛接触 1.撑开上下眼皮并以水冲洗20分钟。2.通知眼科专科医师并尽速就医。 吸入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食入若患者仍然觉得不适尽速就医。

医生须知未着全身式化学防护衣及空气呼吸器的人员不得进入灾区搬运伤患。应穿着防护装备在安全区实施急救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不可燃物质 有害燃烧产物无资料氮气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储存区应备有随时可用的适当灭火器材 灭火注意事项消防人员鼻息佩戴全身化学防护衣或自给式空气呼吸器。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1.在污染区尚未完全清理干净前限制人员进入该污染区。2.确定是由受过训的人员负责清理工作。3.污染区的清理人员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设备。 消除方法 1. 不要碰触外泄物。 2. 避免外泄物进入下水道、水沟或密闭空间内 3. 如安全状况许可设法止漏。 4. 用沙、干泥土或其他不与泄漏物质反应的吸收物质来围堵泄漏物 5. 保持干燥 6. 清理废弃物 少量泄漏时 1、用不与泄漏物质反应的吸收物质吸收。 2、尽可能将外泄污染物回收置于适当且有标示的有盖容器中。 3、用水清洗泄漏区。 4、小量的溢漏可用大量的水稀释。大量泄漏时 联络消防队、紧急处理单位及供应商以寻求帮助。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氯酸钠MSDS

氯酸钠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氯酸钠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chlorate 中文别名:英文别名: 技术说明书编码: 分子式:NaClO 3 分子量:106.4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一级≥99.0%;二级≥98.5%。 CAS No.:7775-09-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伤,甚至发生窒息。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受强热或与强酸接触时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酸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目录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氯酸钠 化学品英文名称: sodium chlorate 中文别名: 英文别名: 技术说明书编码: 分子式: NaClO3 分子量: 106.45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一级≥99.0%;二级≥98.5%。 CAS No.: 7775-09-9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危险 侵入途径:皮肤 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伤,甚至发生窒息。 环境危害: / 燃爆危险:不能重击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受强热或与强酸接触时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遵守操作规程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包装密封。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醇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5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加强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