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卷(3)含解析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卷(3)含解析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卷(3)一、选择题1.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情境)飞机即将进入跑道起飞,机长要求乘客关闭所有电子设备,一位乘客还在用手机玩游戏,空姐走来劝阻他,她应该这样说:A.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请关闭您的手机。

B.请注意自己的行为,你已经违反了航空安全条例。

C.请你立即关机,你想害死大家吗?D.机长的要求没听到吗?请遵守社会公德。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此题考查的是语言的运用,对于劝说词,要求做到,有礼貌,表述得体,需要向对方提要求时语气要委婉。

B项语气生硬,C项中“你想害死大家吗”态度蛮横;D项中“没听到吗”,语气也很强烈。

故选A。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战国策》是东汉末年刘向根据战国历史编写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唐雎不辱使命》就出自其中的《魏策》。

B.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宋。

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诗余”“长短句”。

C.《出师表》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向蜀汉后主进的一篇表,南宋诗人陆游曾赞它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D.《鱼我所欲也》出自《孟子》,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答案】A【解析】【详解】A关于文学常识与名著的表述有误。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二、名句名篇默写3.诗文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②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

(苏轼《定风波》)③_______________,贏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④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⑤一轮秋影转金波,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⑥_______________,青衫湿!(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押题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一次押题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数字阅读”企业成功的关键,是能否让年轻人体会到经典文章的魅力。

(删去“能否”)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阅读经典、让书香浸润心灵。

(在“浸润心灵”后加“的习惯”)C.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

(去掉“由于”)D.经过表决、推举、讨论等程序,学生会的人选顺利产生。

(把“推举、讨论”移到“表决”的前面)【答案】D【解析】【详解】D修改后语序仍然不当,应该为“讨论、推举、表决”。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作.坊/作.料芳菲./妄自菲.薄崭露.头角/抛头露.面B.凯.旋/觊.觎妖娆./骁.勇善战提纲挈.领/锲.而不舍C.尽.量/尽.管蒙.骗/蒙.头转向息事宁.人/宁.缺毋滥D.毗.邻/纰.漏游弋./大动干戈.偏安一隅./无独有偶.【答案】D【解析】【详解】A zuō/ zuò,fēi/fěi,都是lù。

B kǎi /jì,yāo/ xiāo,都是qiè。

C jǐn liàng:副词,表示力求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

jìn liàng:动词,达到最大限量。

/jǐn,都是mēng,níng/ nìng。

D pí/ pī,yì/ gē,yú/ǒu。

二、名句名篇默写3.请将下面的诗文补写完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望岳》杜甫)②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路难(其一)》李白)③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调歌头》苏轼)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丰年留客足鸡豚。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一诊语文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一诊语文试题含解析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一诊语文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A.近年来,因在马路上行走时使用手机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屡屡曝光,”手机依赖”到底是不良习惯?还是危险的“炸弹”?这让人们不得不开始质疑。

B.近来,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芳华》引发观众热议。

谈起原著,严歌苓称《芳华》是她“最诚实的一本书。

”C.美好生活是我们的追求,这“美”是什么?看到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有一个最强烈的感受:大写的人,才最美!D.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由著名剧作家周梅森改编,国家一级导演李路执导,演员阵容包括陆毅、张丰毅、吴刚等……【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

A项错误,应将句子中的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B项错误,句号应用在引号外面;C项正确;D项错误,省略号和等重复了,可以将等去掉。

故选C。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白云山有“川中小青城”之称,由108个山头组成,峰峦叠障,连绵起伏,上下森林密布,林海茫茫,幽谷深壑.(hè)纵横交错,悬崖绝壁随处可见。

B.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

不要报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报怨生命中有太多的曲.(qū)折。

C.生命是那草原上的马,在纵横驰骋.(pīn)中彰显英姿;生命是那峡谷中的河,在川流不息中见证顽强。

D.风靡各大城市的共享单车给大众出行带来的便利不言而喻,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乱停乱放,已成为城市“烂疮(..chuāng)疤”,与共享的初衷背道而驰。

【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A.峰峦叠障-峰峦叠嶂。

B.报怨-抱怨。

C.驰骋.(pīn)-(chěng);D.正确。

据此,答案为D。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⑴_____________________,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⑵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语文试题(1)含解析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语文试题(1)含解析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中招适应性测试卷语文试题(1)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我拾过麦子,拣过豆子,割过青草,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mù)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

B.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急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chán)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C.那不分快慢的说话,是教堂里牧师祈.(qǐ)祷时所用的,严肃极了,庄严极了。

D.我认为挫.(cuò)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

【答案】D【解析】【详解】D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A捡过豆子。

B迫不及待。

C祈(qí)祷。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喧嚣.(xiāo)蹒.跚(mán)洗耳躬.听(gōng)B.殷.红(yān)绮.丽(qǐ)引颈受戮.(lù)C.步履.(lǔ)襁.褓(qiǎng)惟妙惟肖.(xiào)D.粗犷.(guǎng)剽.悍(biāo)相形见绌.(chù)【答案】B【解析】【详解】B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

A蹒跚(pán)。

C步履(lǚ)。

D剽悍(piāo)。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

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

(《古诗十九首》)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__________,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停杯投箸不能食,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

(王绩《野望》)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1)札札弄机杼(2)人不知而不愠(3)问渠那得清如许(4)拔剑四顾心茫然(5)山山唯落晖(6)晨兴理荒秽(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能力。

天津市静海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天津市静海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天津市静海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9八下·凤翔期末)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 震撼燎原燥热消声匿迹B . 狡辩决择歧途轻歌曼舞C . 映照敦实漩涡接踵而至D . 晦暗缄默焦灸分崩离析2. (2分)下列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 因为目前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没有多少人还有余粮。

B . 她把大家说得捧腹大笑,而自己却一本正经地继续说下去。

C . 对于他所做的可耻的事情,我不可抑制地怒不可遏起来。

D . 虽然太阳系内的名字起得比较出格了,但精心挑选的名字引经据典,令人难忘。

3. (2分) (2017九上·宜城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5月份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被国际社会各方寄予了厚望。

B . 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激活了大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激情。

C . 林业部门提醒,市民在岘山游玩时切勿不要采摘野花,不要在山上捉蜈蚣。

D . 凭借着“山之峻,江之险”的先天优势,使古老的襄阳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4. (2分)选出下面句子与作者出处搭配错误的一项()A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唐·李白《与元九书》)B . 诗人是世界的回声,而不仅仅是自己灵魂的保姆。

(苏高尔基)C . 文学与社会之关系,先是它敏感的描写社会,倘有力,便又一转而影响社会,便有变革。

(鲁迅《给徐××的信》)D . 每个人都处在新旧感情互相交错的矛盾中,艺术的作用,不仅是帮助人明辨事理,而且也在促进人们的感情上的变化。

(艾青《诗与感情》)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5. (8分)(2018·锦州)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食物为何挂在树上①在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奇特的现象:死去的长颈鹿和羚羊被挂在树杈上。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卷(1)含解析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卷(1)含解析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卷(1)一、选择题1.语言运用―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请愚兄你别拿着比我高的成绩,还跟敝人说没有考好啊!B.家父常教育我,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C.我至今还惠存着您送我的“翰墨书香,家国天下”这幅书法作品。

D.学生我认真读过老师您的拙作,对您在文章中的一些高见十分佩服。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愚兄”是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

C“惠存”是个敬词,意思就是请保存。

是指本人将某物(多是指书画、书籍之类的可供纪念用的东西)送给别人,多题写在该物上。

D“拙作”是个谦词,用于形容自己的作品,说自己的作品是粗陋之作。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文化类节目《经典咏流传》“和诗以歌”,将古典诗调配以现代流行音乐,带领观众在唱作歌手的演绎中领略评词之美、音乐之美。

它之所以赢得多方赞誉,,,,,《经典咏流传》在最恰当的时刻像一股清泉注入观众的内心。

①不得不说,现代观众对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②不仅在于其用流行音乐包装了古典诗词③源于古诗词中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④更是源于古诗词本身的深厚内涵A.③④②①B.②③④①C.②④③①D.③①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排序题主要看以下三点:1、是否同一。

话题是否同一,句式是否同一,意思是否同一。

2、是否呼应。

整体语段是否呼应,局部前后词语的暗示或句子逻辑关系是否呼应。

3、是否协调。

整体情境是否协调,局部音节是否协调。

此题注意,首先确定②④句用递进复句承接上句,阐明“赢得多方赞誉”的主要原因;③句归纳了前两句的“穿越时空的精神传承”;①句强调是观众今天的文化需求。

因此选C。

二、名句名篇默写3.默写填空。

____________________,关山度若飞。

(北朝民歌《木兰辞》)苦将侬,________________,殊未屑。

(秋瑾《满江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娇儿恶卧踏里裂。

静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静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赋予(fù yǔ)沉默(chén mò)精彩(jīng cǎi)B. 腼腆(miǎn tiǎn)瞒骗(mán piàn)拖延(tuō yán)C. 漫步(màn bù)理解(lǐ jiě)雕刻(diāo kè)D. 拥挤(yōng jǐ)领略(lǐng lüè)精彩(jīng cǎ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确保这次比赛的顺利进行,全体工作人员都在紧张地忙碌着。

B. 近几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在许多领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C.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越来越多,绿色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D.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不仅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也使大家深受教育。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拖拖拉拉,效率很低,大家戏称他为“慢性子”。

B. 面对困难,我们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

C. 他的表演技巧非常高超,仿佛是在空中舞蹈。

D. 他每天早晨起床后,总是要对着镜子整理一番,以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语文课上,老师讲了一个关于李白的故事:他小时候就非常聪明,喜欢读书。

B.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文学、历史、科学等多个方面。

C.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D. 他站在讲台上,神态自若,开始给我们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5. 下列各句中,书写不规范的一项是()A. 课余时间,我们经常去图书馆借阅图书。

B. 我在日记里记录了当天的所见所闻。

C. 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每天都要做很多练习题。

D. 这个暑假,我打算去北京旅游。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①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______。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第一次调研试卷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太初元年,司马迁正式开始了《史记》的写作。

到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司马迁四十七岁的时候,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到了他的头上。

这一年,李广的孙子李陵带领五千步兵出征匈奴,中途遇上了敌人的大部队,虽经浴血奋战,但终因而兵败。

李陵也投降了匈奴。

消息传入汉廷,武帝大为恼怒。

当他呼问司马迁对此事有何看法时,司马迁一方面为了安慰汉武帝,另一方面也痛恨那些、的小人,便说李陵的投降也许是,“李陵虽然失败被俘,看他的心意,是想相机报效汉朝”,(),不应该再过多地责怪他。

不料想这些话更加激怒了晚年多疑的汉武帝和他周围的一群宠幸,结果司马迁被以“诬上”的罪名被处以死刑,后经司马迁自己申请改为宫刑。

这件事不论从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对司马迁的惨重打击,只是因为《史记》还没有写成,出于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他才忍辱负重地坚持着活了下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寡不敌众看风使舵落井下石权宜之计B.众寡悬殊顺水推舟趁火打劫缓兵之计C.众寡悬殊看风使舵趁火打劫权宜之计D.寡不敌众顺水推舟落井下石缓兵之计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即使他真的投降了敌人,他投降前那种艰苦卓绝的奋战也足以扬名天下了。

B.他投降前那种艰苦卓绝的奋战足以为国扬名了,如果他真的投降了敌人。

C.如果他真的投降了敌人,那么他投降前那种艰苦卓绝的奋战也足以扬名天下了。

D.虽然他真的投降了敌人,但是他投降前那种艰苦卓绝的奋战也足以扬名天下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不料想这些话更加激怒了他周围的一群宠幸和晚年多疑的汉武帝,结果司马迁被以“诬上”的罪名处以死刑。

B.不料想这些话更加激怒了晚年多疑的汉武帝和他周围的一群宠幸,结果司马迁以“诬上”的罪名被处以死刑。

C.结果这些话更加激怒了晚年多疑的汉武帝和他周围的一群宠幸,不料想结果司马迁被以“诬上”的罪名处以死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静海县2019-2020学年中考语文一模考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清朝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范进中举》中的范进就是因为在会试中中举而疯的。

B.传统的“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就内容而言的,如“风”就是各地的歌谣。

C.“丝竹”、“芳草”、“风骚”、“婵娟”在古诗文中分别和“音乐”、“离愁”、“文学才华”、“月亮或嫦娥”有关。

D.词在隋唐之际已经产生,晚唐五代趋于繁荣,极盛于宋代。

在唐五代时,一般称为“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才称为“词”,又称“乐府”“近体乐府”“诗余”“长短句”等。

【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范进就是因为在会试中中举而疯的”对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

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误。

范进是在乡试时中举而疯掉的。

2.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学生在考场紧张等待考试,监考老师说:“别紧张,深呼吸,调整一下自己的情绪。

”B.小雨推开母亲递过来的牛奶,生气地说:“烦死了,难道我不会自己照顾自己吗?”C.小梁对老师说:“可能是您一时疏忽,您的稿子有几个错别字,我斗胆作了斧正。

”D.快递员送货超时,收货人说:“你是属蜗牛的吗?这么老半天才把东西送到!”【答案】A【解析】【详解】B项“烦死了,难道我不会自己照顾自己吗”表述不得体;C项“斧正”用于让对方修改;D项“你是属蜗牛的吗”表述不得体。

二、名句名篇默写3.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无败事。

③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

④你看,那浅浅的天河,____________。

⑤古诗词中的风,常常反映时代气象和诗人心声。

盛唐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中浩荡东风顺畅而从容;北宋灭亡南渡以后的李清照漂泊无依之时,则在《渔家傲》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倾诉自己乘风破浪、驶向理想中的缥缈仙山的梦想。

【答案】①金就砺则利②慎终如始③不义而富且贵④定然是不甚宽广⑤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解析】【详解】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本题中,须注意以下字形:砺、慎、悬、蓬。

三、现代文阅读4.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老木匠桑伯徐惠林⑴在陶子树家的东厢房里,桑伯正使劲刨着榆木床腿。

沿着锋利的刨刀,木片胶卷般打起卷儿,木屑如虫豸飞舞,沉香弥漫开来。

桑伯眯起眼,不时躬身察看新拉下的墨绳痕迹。

⑵“这榆木是好料,少说有20年了。

”桑伯接过陶子树递来的香烟,用袖口擦了把满胡茬的汗珠子。

⑶“从山里女婿那里拉来的。

桑伯,我就信你的手艺。

”⑷“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

”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一双紧握刨子四十载的老手,青筋凸起,仍是那样有劲。

⑸陶家的木工活,还是儿子桑果给联系来的。

桑果这独苗是他40岁时才得的,看看床底下被废弃的各类木玩具,就可知道他是多么疼爱儿子了。

娘死得早,桑果能体谅父亲对木工活的感情,甚至能背出父亲当年拜师求艺的苦经,可就是不肯“接班”。

大前年高考落了榜,不肯再念书,在水城撑起了一家家具店。

经营的家具可不是桑伯的“作品”,都是些新潮样式的。

为此,桑伯的心闷闷的。

那天桑果告知父亲,陶家二儿子要结婚,他爸主张做套厚实、经久耐用的家具。

桑伯第二天一早就挑起了木匠担。

快一个月没活了,那斧头快锈了,刨子早就犯了痒。

⑹煦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桑伯一口气刨好了四条大床木腿,写字台的台面也被刨得锃亮锃亮。

⑺午饭的菜很丰盛,桑伯破例喝了些酒,越喝脸越红,越喝言语越少。

陶子树却越喝话越多——⑻“我说桑伯,这年月真有些不对劲了,就说我这理发的活,村里也只剩下几个老伙计肯请我伺候。

现在那些补锅匠连个影儿都见不着了,我家那口大锅都漏半个月了。

听说洪村的箍桶匠张土根上月把担子扔进了苕溪里,到水城去摆水果摊了……”⑼桑伯不言语,只是听着。

他吃了半碗饭,又马上操起了家伙,借着酒力,刨子、斧头运转飞快。

⑽少顷,开始给木床雕花。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

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此刻要雕那朵老梅了,桑伯几乎憋住了呼吸,眼眸深处闪动着一种异样温和、慈爱的柔情。

雕完,抽刀时,刀口划进了手指,一串滚圆的血珠落下,梅花被染得鲜红。

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⑾忙完了陶家的活,桑伯回到家里,当晚就病了。

一连几天胸闷、喘气,茶饭不思。

桑果从水城赶了回来,隔壁村未过门的儿媳水妹也赶来照料。

两人陪父亲到水城医院诊治,体检结果:一切正常。

⑿第二天一早,桑果、水妹陪桑伯回家。

桑果嘀咕着:“爸这阵子太累了。

”⒀“让爸别干木工活了,又不缺钱花。

”水妹低声说。

桑果连忙摇头:“当心爸在后面听见。

”⒁“可能是陶子树那二小子给气的。

他嫌爸做得太老套,前天又进城买了套组合式的。

”桑果靠近水妹的耳朵说。

⒂今年的春天似乎提前到来,村口的榆树已满枝新芽。

生活仍像那门前的溪水,时缓时急地淌着。

桑伯毅然做出了决定,要把那套营生的家伙扔进火灶,被儿子苦苦请求才作罢。

⒃午后的阳光很有点暖意,桑伯细眯着眼睛,稳稳地坐在新楼的后院里,他的头发白了很多。

那只贴紧老人的新靠椅,散发出一种宁静幽香的气息。

这只檀木靠椅,是他病愈后,用他藏了十多年的木料,打制的唯一留给自己的作品。

1.分析下列句子反映的人物心理。

“我这手艺,卖给识货的。

”桑伯用手摩挲着床腿,“我就不信,我这把式就赶不上城里那一捶就破的组合家具。

”桑伯忘了疼痛,痴迷地盯着血珠在梅蕊上绽开,一行泪水溢出了眼眶。

2.桑果不肯“接班”,又苦苦请求父亲不要把木匠的工具扔进火灶,为什么?3.品味下面语句,分析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

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4.文章塑造桑伯这一人物有什么意义?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1)桑伯对自己木工手艺的自信和对新式组合家具的鄙视。

(2)桑伯对自己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手艺的热爱和不舍,对传统手艺日渐没落而自己又无能为力的失落和痛心。

2.因为桑果对木工手艺兴趣不大,认识到传统手艺不受市场欢迎,所以不肯“接班”;但是他理解和尊重父亲对木工手艺的感情,明白父亲烧工具只是一时的情绪发泄,所以他苦苦请求。

3.使用叠词和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表现桑伯高超的雕花技艺;使用对比和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桑伯雕花动作的娴熟和游刃有余;“渗”字形象地表现了桑伯雕花时专注投入的状态。

4.示例:文章通过塑造桑伯这一人物,引导人们关注当今社会传统手艺人的生存状态,思考传统手艺的命运与价值,进而反思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

【解析】1.这道题考查的是人物心理题,在做题的时候需要把握人物背景和性格分析人物心情。

①句文章中的朵伯对木匠事业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固守着木匠手艺四十年,但是现实生活中自己的手艺却无人问津,惨遭冷落。

所以当有人夸他手艺好的时候,他内心其实是非常自信的,同时又是对那些只讲究外在的现代家具的一种嫌弃。

②句前文中提到桑伯一个月没有活了,斧头快生锈了,以及陶子树提到理发匠,箍桶匠的生意惨淡,都是传统手工艺的一种没落,老张在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只能沉默不语,眼泪溢出眼眶,可以看出他内心非常的失落和痛苦。

而面对快雕刻好的梅花,他内心有一种异样的温暖,慈爱的柔情,以及手被划伤,他忘了疼痛,陷入痴迷的状态都可以看出他内心对木匠事业的热爱和不舍。

2.本题是理解题,侧重于对人物心理把握的考查。

桑果是一个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作为现代人,他身上有适应社会发展的一面,追求新事物,寻找更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出路,这一点也是他不愿意历程木匠事业的原因。

另一方面,他作为桑伯的儿子,他能够体会到父亲对木工的感情,知道老一代人对传统工艺的感情。

所以他阻拦父亲烧工具。

3.考查句子的赏析。

赏析题,首先需要这句话运用的手法,从“深深浅浅” “左左右右”看出运用了叠词,“时而……时而……”则表现出句式的整齐,富有节奏感;另外这句话还使用了对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桑伯不同的手法进行对比,将雕刀比作泥楸,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桑伯的游刃有余;最后还可以从汗水的“渗”表现出桑伯的投入。

4.这道题看似人物形象分析题,实际上又是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深层把握,从桑伯身上我们可以看出现在越来越缺少的工匠精神,同时也是传统手艺人的形象展现,因此要从深层次考虑,从传统手艺人的价值入手,进而能够分析到传统文化的发展则更好。

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烹饪之器的演化史①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的播出,一口章丘铁锅迅速成为了“网红”。

作为烹饪之器的锅,它的进化和演变,浓缩了中国古代的科技进步史,同时也孕生了中华民族的烹饪文明。

②石上烤肉是我国饮食文明的“觉醒”阶段。

最初,古人只是把猎取的动物和采摘的食物直接放到火上烤熟。

在石器时代,人们发现了利用器具烹制食物的方法﹣﹣“石烹”,利用的是烧至炽热的石块。

久负盛名的怒江石板粑粑就是古老的石烹方法的遗存,石板选用当地特有的一种青黑色页岩,选好的石材还要经过多道工序的修整、加工、打磨、抛光和烘烤。

③我国最早制造的烹饪之器是陶器,早期多是陶罐和陶釜。

用作炊器的陶罐一般都是高筒且腹部较大,而陶釜的形状与现在的烧锅差不多,可以说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锅。

④用陶罐和陶釜烹饪食物时需要用石头块支起来,后来出现了自带三条腿的炊具﹣﹣鼎和鬲(lì)。

鼎是一种三足支锅,而且三条腿都是实心的。

鬲在形状上与鼎十分类似,不过腿部是中空的。

陶甑(zèng)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又一大发明,并因此首创了蒸食这种独特的烹饪方式。

陶甑是一种平底并有好些小孔的容器,把食物放在陶甑里,然后再将其套在陶鬲或陶鼎上方,则可以利用陶鬲或陶鼎烧出的蒸汽来蒸熟食物。

⑤陶器在烹饪领域的应用,使得一些重要的烹饪方法应运而生,如煮、焖、炖、熬、蒸等,为我国古代饮食文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支撑。

⑥青铜器的诞生更是促进了烹饪文明的发展。

青铜炊器相较陶制炊器来说,不仅具有可塑性,不易破碎和变形,而且硬度更高,传热性能更好。

⑦说起青铜炊器,不能不说青铜鼎。

青铜鼎最初用来烹煮肉食或盛放肉类,大多为圆腹、两耳、三足。

春秋晚期之后,青铜鼎更多时候是作为一种礼器,逐渐被视为国家和权力的象征。

青铜炊器的形状也沿袭了陶制炊器,有青铜鬲、青铜甑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