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统觉测验

合集下载

主题统觉测验及其答案

主题统觉测验及其答案

主题统觉测验及其答案请凭第⼀感觉回答问题。

1、图中的⼥⼈为何掩⾯?她的情绪是怎样的?A:悲伤,⼥⼈发现丈夫的婚外情B:忧虑,丈夫酒醉在床上C:关⼼,丈夫病重躺在床上,可能即将死去2、床上⼥⼦状态怎样?A:⾝患重病B:沉睡C:已以死去、图中戴领结的男⼦是⼥⼦的什么⼈?3.A:秘密情⼈B:⽼板或者顶头上司C:可以帮助她的有权有势的⼈4、图中⽼妇⼈的眼神流露出怎样的情绪?A:邪恶,她们之间可能隐藏着冲突B:同情C:焦虑,关⼼5、图中的⼥⼦正在打开房门,她打算做什么?A:男友的房间,她⼀直很想看看房间⾥的布局陈设B:下班,刚刚回家C:拿东西,然后回厨房做饭6、图中这个⼈物打扮成这样是为什么?A:打扮成别⼈认不出来的样⼦去袭击仇⼈B:抢劫商店C:参加万圣节假⾯舞会7、图中这个⼥⼦化妆是为什么?A:遮掩已经衰⽼的⾯容,并希望能够挽救婚姻危机B: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见⼤客户C:去和男朋友约会结果及分析A1分B2分C3分7分-11分:你⾮常善于隐藏⾃⼰,没⼈知道你⼼⾥到底在想什么。

同时你防御⼼理较强,对事物怀着消极的态度,不愿意轻易相信别⼈,⼤多时候宁愿⾃⼰独处也不愿意和其他⼈在⼀起。

也许你的魅⼒就在于神秘吧,很多⼈都想接近你,但你内⼼与外界的距离感始终存在。

你只有摆正对⽣活的态度,才能过上正常的快乐⽣活。

朋友的建议对你影响很⼤,你需要对这些建议进⾏过滤,有选择地采⽤,不要被这些建议搞得焦头烂额。

12分-16分:能想到就能做到,恐怕是你的⼈⽣信条。

你属于现实主义者,浪漫⾊彩⾮常淡薄,对⾦钱有⼀定的执着⼼。

头脑清晰,有很强的独创能⼒。

踏实、勤奋是你的⼀惯风格,但缺乏挑战新事务的勇.⽓,对⼈情世故不太清通,再加上你平时⽐较少⾔,给⼈感觉⽐较冷漠,往往需要⼀段时间才能融到团体过分,要学会规划⼈⽣。

中。

建议不要凡事都顾及眼前谨慎也会错过很多机会。

分:你性格开朗、乐观、平易近⼈,和2117-朋友交往中能设⾝处地地为他⼈着想,另外善于在公众⾯前提升⾃⼰的形象,因此深受⼤家的信任,在群体中是个受欢迎的中⼼⼈物。

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简称TAT。

全套测验有30张黑白图片和1张空白卡片。

图片内容多为一个或多个人物处在模糊背景中,但意义隐晦。

施测时根据被试的性别以及是儿童还是成人(以14岁为界),取统一规定的19张图片和一张空白卡片进行测试。

被试者看一张图片,然后据以讲个故事,故事的叙述应该包含三个基本维度:(1)图片描述了一个怎样的情境;(2)图片中的情境是怎样发生的;(3)结局会怎样。

下边是一位青年女子的肖像,背景是一个正在做鬼脸的头裹围巾的老太婆。

描述这张画时使人多有阴森感。

你能从不同角度编造不同色彩、不同结局的故事吗?例如,按自己的想象分别编造三个有关此画面的故事:(1)这女子有了自己的心上人,为了他,她可以付出自己的一切。

可是她母亲很不满意,一心一意替她寻找另一个有钱有势的人。

她很忧郁,因为她同样爱她的母亲,她母亲为了她,的确吃了很多苦。

现在她正处在十字路口,正当她拾脚勇敢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时,她母亲的阴影就出来了。

(2)女人就十白自己衰老,画上的这个女人也是这样,她很漂亮,越是漂亮就越担心年老色衰。

所以她的美丽不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反而平添了许多忧愁。

其实是杞人忧天,担心不但心都无济于事,越是担心,老得越快。

不过,话虽这么讲,一旦真的老成画像上的这个老太婆,那就简直浑身都不自在了。

(3)这是女人吗?我看更像男人。

我认识的一个男青年就是这样的,很标致,和姑娘一样,连体态都那么妖娆。

可是他娶的妻子却非常难看,就像画上的老太婆一样,真不知道他为什么愿意和她结婚!他太可怜了,所有姑娘都同情他,因为他心地善良,郁郁寡欢,看他痛苦的样子真叫人受不了……。

主题统觉测验(TAT)

主题统觉测验(TAT)

也是一种投射性测验,包括19张黑白图片和一张空白图片。

每张图片画着一个情境。

如一个青年在深思、一个提着箱子的男人等。

受试者要根据每一张图片编一个故事,要讲出是什么原因引起当时的情境,此时此刻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图中人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结果会怎么样。

例如,有一张图片是一个人趴在窗子上张望,对这张图片,有人说是贼在想偷东西;有人说是盼望亲人或朋友归来。

有一张图是一个提着箱子的男人,对这张图,有人说是丈夫刚刚外出归来,妻子将热烈地欢迎他;而有人说是夫妻刚刚吵了架,丈夫要离家出走。

对于空白图片,要求受试者首先想象一个图,描述这个图的形象,然后再编一个故事。

对TAT评分的逻辑是:在受试者所编的故事中有些主题会经常出现,而这些主题反映出受试者的人格心理特征。

通过对那些重复出现主题的分析,可以揭示其某一部分内心世界。

举例:抑郁病人在讲故事中表现出抑郁心态,大部分故事内容都在询问中获得。

有强迫观念者在描述时很详细,详细得出奇,甚至古怪。

偏执者其主题是猜疑、特务、偷偷摸摸和背后袭击。

精神分裂症者则差异很大,有妄想性的内容,有荒诞的幻想。

(完整版)主题统觉测验及其答案

(完整版)主题统觉测验及其答案

请凭第一感觉回答问题。

1、图中的女人为何掩面?她的情绪是怎样的?A:悲伤,女人发现丈夫的婚外情B:忧虑,丈夫酒醉在床上C:关心,丈夫病重躺在床上,可能即将死去2、床上女子状态怎样?A :身患重病B :沉睡C:已以死去3、图中戴领结的男子是女子的什么人?A:秘密情人B:老板或者顶头上司:可以帮助她的有权有势的人C4、图中老妇人的眼神流露出怎样的情绪?A:邪恶,她们之间可能隐藏着冲突B:同情C:焦虑,关心5、图中的女子正在打开房门,她打算做什么?A:男友的房间,她一直很想看看房间里的布局陈设B:下班,刚刚回家C:拿东西,然后回厨房做饭6、图中这个人物打扮成这样是为什么?A:打扮成别人认不出来的样子去袭击仇人B:抢劫商店C:参加万圣节假面舞会7、图中这个女子化妆是为什么?A:遮掩已经衰老的面容,并希望能够挽救婚姻危机B: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见大客户C:去和男朋友约会结果及分析 A1分 B2分 C3分 7分-11分:你非常善于隐藏自己,没人知道你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同时你防御心理较强,对事物怀着消极的态度,不愿意轻易相信别人,大多时候宁愿自己独处也不愿意和其他人在一起。

也许你的魅力就在于神秘吧,很多人都想接近你,但你内心与外界的距离感始终存在。

你只有摆正对生活的态度,才能过上正常的快乐生活。

朋友的建议对你影响很大,你需要对这些建议进行过滤,有选择地采用,不要被这些建议搞得焦头烂额。

12分-16分:能想到就能做到,恐怕是你的人生信条。

你属于现实主义者,浪漫色彩非常淡薄,对金钱有一定的执着心。

头脑清晰,有很强的独创能力。

踏实、勤奋是你的一惯风格,但缺乏挑战新事务的勇气,对人情世故不太清通,再加上你平时比较少言,给人感觉比较冷漠,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融到团体中。

建议不要凡事都顾及眼前,要学会规划人生。

过分谨慎也会错过很多机会。

17-21分:你性格开朗、乐观、平易近人,和朋友交往中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另外善于在公众面前提升自己的形象,因此深受大家的信任,在群体中是个受欢迎的中心人物。

主题统觉测验及其答案

主题统觉测验及其答案

请凭第一感觉回答问题。

1、图中的女人为何掩面?她的情绪是怎样的?A:悲伤,女人发现丈夫的婚外情B:忧虑,丈夫酒醉在床上C:关心,丈夫病重躺在床上,可能即将死去2、床上女子状态怎样?A:身患重病B:沉睡C:已以死去3、图中戴领结的男子是女子的什么人?A:秘密情人B:老板或者顶头上司C:可以帮助她的有权有势的人4、图中老妇人的眼神流露出怎样的情绪?A:邪恶,她们之间可能隐藏着冲突B:同情C:焦虑,关心5、图中的女子正在打开房门,她打算做什么?A:男友的房间,她一直很想看看房间里的布局陈设B:下班,刚刚回家C:拿东西,然后回厨房做饭6、图中这个人物打扮成这样是为什么?A:打扮成别人认不出来的样子去袭击仇人B:抢劫商店C:参加万圣节假面舞会7、图中这个女子化妆是为什么?A:遮掩已经衰老的面容,并希望能够挽救婚姻危机B: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见大客户C:去和男朋友约会结果及分析A1分B2分C3分7分-11分:你非常善于隐藏自己,没人知道你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同时你防御心理较强,对事物怀着消极的态度,不愿意轻易相信别人,大多时候宁愿自己独处也不愿意和其他人在一起。

也许你的魅力就在于神秘吧,很多人都想接近你,但你内心与外界的距离感始终存在。

你只有摆正对生活的态度,才能过上正常的快乐生活。

朋友的建议对你影响很大,你需要对这些建议进行过滤,有选择地采用,不要被这些建议搞得焦头烂额。

12分-16分:能想到就能做到,恐怕是你的人生信条。

你属于现实主义者,浪漫色彩非常淡薄,对金钱有一定的执着心。

头脑清晰,有很强的独创能力。

踏实、勤奋是你的一惯风格,但缺乏挑战新事务的勇气,对人情世故不太清通,再加上你平时比较少言,给人感觉比较冷漠,往往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融到团体中。

建议不要凡事都顾及眼前,要学会规划人生。

过分谨慎也会错过很多机会。

17-21分:你性格开朗、乐观、平易近人,和朋友交往中能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另外善于在公众面前提升自己的形象,因此深受大家的信任,在群体中是个受欢迎的中心人物。

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主题统觉测验是一种心理投射技术,最初由哈佛大学的C.D.Morgan和Henry A.Murray创建的。

目前所广泛使用的TA T,是1943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发行,该套测验分为两个系列,包括29幅黑白图片和一张白板。

在Westen看来,TA T是评估客体关系和社会认知的优秀工具。

因为TAT图片所呈现的模糊社会情景,使得受测者不得不依据过去的社会经验和当前的觉知而构建一个故事。

因此受测者内部的客体关系被无意中描绘出来,而受测者却不知道这一点。

目前在社会认知和客体关系测量方面,主要采用的TA T图片有:图片l、图片2、图片3BM、图片4、图片13MF、图片15、图片17、图片18GF。

其中英文字母在创始人Murray的测量体系中,代表图片所适用的对象:B代表适合男童,G代表适合女童,M代表适合男人,F代表适合女人,但这在社会认知和客体关系测量上就不具备区分的意义,图片无论有无字母,一律适合所有人。

1.3.3测试方法最初的TAT测验都是个别施测的。

Murray指出,在进行测试时,让被试坐在一张非常舒适的椅子上,背对着主试。

主试向被试说出以下指导语:“这是一个测你创造性想象的测验,我将呈现给你一副图片,希望你根据这图片编一个情节或一个故事。

图中人物的关系是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当前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结果如何?尽你最大可能去做好它,尽量发挥你的文学想象力,你想怎么编都行,故事长度和细节都由你来定。

"随后主试依次向被试呈现图片并记录被试对每幅图片的描述。

每次测试大约进行一个小时,每幅图片被试有5分钟的时间看图并讲故事。

测验共分两次实施,每次测试10张图片,中间至少间隔一天。

每次呈现完10张图片后询问被试故事的来源,并要求被试进行自由联想以判断故事反映的个人经历、冲突、愿望的程度。

SCORS的评分和解释本量表针对主体在TAT图片上所讲的故事内容进行评分。

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主题统觉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种投射测验,与罗夏墨渍测验齐名,⼀般称为TAT。

由H. 默⾥和巴摩根于1935年设计,1945年正式出版。

⼀、内容和实施全套测验有3O张⿊⽩图⽚和⼀张空⽩卡⽚。

图⽚内容多为⼀个或多个⼈物处在模糊背景中,但意义隐晦。

施测时根据被试的性别以及是⼉童还是成⼈(以14岁为界),取统⼀规定的19张图⽚和⼀张空⽩卡⽚,每张图⽚为⼀题,最正规的测验应分两次进⾏,因为每⼀组图⽚的后1O张都⽐较奇特,容易引起被试的情绪反应,但是实际施测中也有再从19张图⽚中选取若⼲的。

被试的作业是看⼀张图⽚,然后据以讲个故事,故事的叙述应该包含三个基本维度:(1)图⽚上的情境是怎么造成的;(2)图⽚中的情境表⽰在发⽣什么事件,并描述其中⾓⾊的情绪表现;(3)结果会怎样。

被试叙述故事时眼看空⽩卡⽚,它起着集中被试的注意和刺激想象的作⽤。

⼆、原理与分析TAT的原理是让被试给意义隐晦的图⽚赋予更为明确的意义。

表⾯上看,这⼀赋予意义的活动是绝对⾃由的,⽐如在指导语中,主试就⿎励被试⽆拘⽆束的想象,⾃由随意的讲述,故事情节愈⽣动愈戏剧性愈好;但是实际上,默⾥相信被试在这过程中会不⾃觉地根据⾃⼰潜意识中的欲望、情绪、动机或冲突来编织⼀个逻辑上连贯的故事,这样,研究者就可以对故事内容进⾏分析,捕捉蛛丝马迹,从⽽了解被试特定的内⼼世界。

这⼀整个过程就是分析过程。

默⾥还提出了六个⽅⾯以为进⾏这种分析的指导。

1、故事的主⾓⾝份。

据信被试往往会认同故事中的主⾓(通常,故事⼈物中总有⼀个与被试的年龄、性别、⾝份地位相仿佛),进⽽把⾃⼰的内⼼欲望或冲突等⼈格特征投射在主⾓⾝上,反过来,研究者从故事主⾓是隐⼠还是领袖,是个有优越感的⼈还是⼀个罪犯之类的信息来探测被试的⼈格特征。

2.主⾓的⾏为倾向。

分析时应注意主⾓的⾏为,⾏为若有⾮常的特点,甚⾄仅仅是提到的次数多,就可能反映某种动机倾向⼗分强烈。

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简称TATThematic ApperceptionTest)属于投射法个人测验,是美国心理学家亨利.默瑞于1935年发明的。

TAT通过素描图像激发测试者投射出内心的幻想和精神活动,无意中成为呈现测试者内心和自我的X光片。

目前,TAT也是我们在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工作中比较常用的测试量表之一,对我们鉴定诊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

下面这个测试就是利用TAT的原理进行的内心X光测试,请凭第一感觉回答问题。

1、图中的女人为何掩面?她的情绪是怎样的?A:悲伤,女人发现丈夫的婚外情B:忧虑,丈夫酒醉在床上C:关心,丈夫病重躺在床上,可能即将死去2、床上女子状态怎样?A:身患重病B:沉睡C:已以死去3、图中戴领结的男子是女子的什么人?A:秘密情人B:老板或者顶头上司C:可以帮助她的有权有势的人4、图中老妇人的眼神流露出怎样的情绪?A:邪恶,她们之间可能隐藏着冲突B:同情C:焦虑,关心5、图中的女子正在打开房门,她打算做什么?A:男友的房间,她一直很想看看房间里的布局陈设B:下班,刚刚回家C:拿东西,然后回厨房做饭6、图中这个人物打扮成这样是为什么?A:打扮成别人认不出来的样子去袭击仇人B:抢劫商店C:参加万圣节假面舞会7、图中这个女子化妆是为什么?A:遮掩已经衰老的面容,并希望能够挽救婚姻危机B: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去见大客户C:、去和男朋友约会每道题中,选A的为1分、B为2分、C为3分7分-11分:你非常善于隐藏自己,没人知道你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同时你防御心理较强,对事物怀着消极的态度,不愿意轻易相信别人,大多时候宁愿自己独处也不愿意和其他人在一起。

也许你的魅力就在于神秘吧,很多人都想接近你,但你内心与外界的距离感始终存在。

你只有摆正对生活的态度,才能过上正常的快乐生活。

朋友的建议对你影响很大,你需要对这些建议进行过滤,有选择地采用,不要被这些建议搞得焦头烂额。

12分-16分:能想到就能做到,恐怕是你的人生信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题统觉测验
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一种投射测验,与罗夏墨渍测验齐名,一般称为TAT。

由H.摩根于1935年设计,1945年正式出版。

一、内容和实施
全套测验有30张黑白图片和一张空白卡片。

图片内容多为一个或多个人物处在模糊背景中,但意义隐晦。

施测时根据被试的性别以及是儿童还是成人(以14岁为界,取统一规定的19张图片和一张空白卡片,每张图片为一题,最正规的测验应分两次进行,因为每一组图片的后10张都比较奇特,容易引起被试的情绪反应,但是实际施测中也有再从19张图片中选取若干的的。

被试的作业是看一张图片。

然后据以讲个故事,故事的应该包含三个基本维度:(1)图片上的情境是怎么造成的;(2)图片中的情境表示在发生什么事件,并描述期角色的情绪表现;(3)结果会怎样。

被试叙述故事时眼看空白卡片,它起着集中被试的注意和刺激想象的作用。

二、原理与分析
TAT的原理是让被试给意义隐晦的图片赋予更为明确的意义。

表面上看,这一赋予意义的活动是绝对自由的,比如在指导语中,主试就鼓励被试无拘束的想象,自由随意的讲述,故事情节愈生动戏剧性好;但是实际上,默里想念被试在这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根据自己潜意识中的欲望、情绪、动机或冲突来纺织一个逻辑上连贯的故事,这样,研究者就可以对故事内容进行分析,捕捉蛛丝马迹,从而了解被试特定的内心世界。

这一整个过程就是分析过程。

默里还提出了六个方面以为进行这种分析的指导。

1.故事的主角身份。

据信被试往往会认同故事中的主角(通常,故事人物中总有一个与被试的年龄、性别、身份地位相仿佛),进而把自己的内心欲望或冲突等人格特征役射在主角身上,反过来,研究者从故事主角是隐士学是领袖,是个有优越感的人还是一个罪犯之类的住处来探测被试的人格特征。

2.主角的行为倾向。

分析时应注意主角的行为,行为若有非常的特点,甚至仅仅是提到的次数多,就可能反映某种动机倾向十分强烈。

默里曾指出,行为中反映出像屈辱、成功、控制、冲突、失意之类的特征,几乎都可以按叙述过程中的强烈性、持续性、重复次数以及在故事内容中的重要性,标识在一个五点量表上。

3.主角的环境力量。

尢指人事的力量,或者是图片上没有的、被试自己想出来的人和物。

在故事中,这些环境力量的表征物对主角的影响作用,如拒绝、伤害、失误等等,也可以根据其强度而标识在五点量表上。

4.结局。

指主角的力量和环境力量经过相互作用,经历了困难和挫折之后的成乎,败乎,悲乎之类的结果。

5.主题。

主题是故事主角的内部动机力量,欲求与外部环境力量的相互作用及其结局。

主题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但每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故事的主题是解释的主要依据。

6.趣味和情操。

指故事人物的喻指,如老妇喻指母亲,主角之为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诸如此类。

默里的分析方法意在评估个体的人格特征,而一次全面的分析费时甚长,往往需要4~5个小时才能评定一份记录,这是典型地把TAT当做一个测验来使用的情况。

有的研究人员实际上是把TAT当作采集当前研究所关心的个人资料的工具,因此若想考察个体的攻击性倾向,则主要留意故事中攻击性行为的表征,若想考察个体的焦虑,就主要捕捉故事中与焦虑有关的迹象,此时采用的图片也就不一定限于TAT所提供的了。

但是不论怎么使用,基本的原理仍是一样的。

三、研究与评价
当认真探究起TAT的原理时,研究人员并不一律赞同默里的观点,或者至少得对TAT原理的适用性作某些限制。

例如G.奥尔波特就认为正常被试在叙述故事时可以通过意识控制,隐匿潜意识中泛起的那些“肮脏的”或者“会惹麻烦的”东西,这样,研究者实际上就得不到的“真实的”的资料。

不过奥尔波特也承认神经症患者和精神病患者不大会这样。

奥尔波特观点得到一些研究证据的支持,因此现在一般认为TAT在特定的一次使用中能否提示个体内心潜在的东西,以及能够提示到多大程度,依赖于被试的特点、以及测验的情境条件等变量。

TAT的临床应用人员更关心故事的主题能否预言被试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

对此,默里的回答是肯定的,他根据的也是关于意识-潜意识机制的基本理论,但是他也指出这里有性别差异、项目间差异,以及两者间交互作用。

例如就男子来说,在权力这个项目上,想象与实际行为呈正相关,而对女子来说,则呈负相关;在别的一些项目上,相关也会接近于零。

想象与实际行为之间是否相关,以及呈怎样的相关,还与个体的人格特征间否冲突有关。

例如K.波切尔发现,那些对TAT故事中出现的攻击性倾向没有负罪感或悔恨感的被试,其在TAT测验中表现出的攻击性倾向同在真实生活中的攻击性行为具有更密切的关联。

D.奥尔文斯发现这里的相关程度也受被试的心理抑制的程度不同而变化,变化的幅度甚至在+0.05~-0.50之间。

比起墨渍测验来,TAT的长处在于呈示的刺激更有结构性,要求更复杂、意义更明显的言
语表达。

但是TAT的短处也很明显。

它没有标准化的施测规程,临床上实际是根据被试的年龄、性别等特征而随意高速指导语;做完全套测验的人不多,主式往往根据自己关心的问题来选择其中部分图片;虽有默里提出的分析原则可供评分使用,但这毕竟不是客观的评分标准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