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名人小故事

合集下载

历史名人小故事30个

历史名人小故事30个

历史名人小故事30个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因为家庭贫穷,班超常为官府抄书挣钱来养家。

他长期抄写,劳苦不堪,有一次,他停下的手中的活儿,扔了笔感叹道:“大丈夫如果没有更好的志向谋略,也应像昭帝时期的傅介子、武帝时期的张骞那样,在异地他乡立下大功,以得到封侯,怎么能长期地在笔、砚之间忙忙碌碌呢?”旁边的人都嘲笑他,班超说:“小子怎么能了解壮士的志向呢!”4.宗悫(què)乘风破浪宗悫,字符干,是南阳涅阳人。

他的叔父宗炳,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

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

”(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

”)有一次宗悫的哥哥宗泌结婚,结婚的当晚就遭到强盗打劫。

当时宗悫才14岁,却挺身而出与强盗打斗,把十几个强盗打得四下溃散,根本进不了正屋。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精选31篇)在我们学习工作之余,找一些关于名人简短的励志故事来看看还是很不错的,有哪些的名人故事是你知道的?这些名人故事都有激励人心的作用。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关于名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篇1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

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

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

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原文: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

”遂迁居市旁。

孟子又嬉为贾人衒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遂居焉。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篇2曾子的妻子上街去,他的儿子跟在后面哭着要去。

曾子的妻子没有办法,对儿子说:“你回去吧,我从街上回来了杀猪给你吃。

” 曾子的妻子刚从街上回来,曾子便准备把猪抓来杀了,他的妻子劝阻他说:“我只是哄小孩才说要杀猪的,不过是玩笑罢了。

”曾子说:“小孩不可以哄他玩的。

小孩子并不懂事,什么知识都需要从父母那里学来,需要父母的教导。

现在你如果哄骗他,这就是教导小孩去哄骗他人。

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

”说完,曾子便杀了猪给孩子吃。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中国历史的名人故事篇3子路拜见孔子,孔子对子路说:“你有什么喜好?”子路回答说:“我喜欢长剑。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精选17篇)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精选17篇)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精选17篇)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故事吧,故事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历史名人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历史名人故事篇1康熙甲寅五年,陕西提督王辅臣在平凉起兵反叛。

叛乱被平息后,王辅臣重新投降了朝廷。

不过,王辅臣知道,这一次,康熙皇帝不会饶了他。

于是,他做了下列一系列事情:先找了一个莫须有的事由,与媳妇干了一仗,并高调宣布休了她。

等老丈人来,王辅臣悄悄把老丈人拉到一边,叮嘱老丈人,此地不宜久留,赶紧领着女儿远走高飞。

拿出手中的所有银子来,分成若干份。

然后召集所有的将卒仆役,说,你们死心塌地地跟了我这么长时间,枪林弹雨,风霜雨露,辛苦了,这些银子,你们各自领一份,赶紧逃命去。

但,无论去哪里,千万不要说从前跟过我。

他看到一个盛鱼的银碗。

想,给谁呢?正好看到一个送茶的童子。

问,娶妻了吗。

童子摇头。

王辅臣取银碗送与童子,说,回去卖了,娶媳妇去吧,不要再回来了。

这样,王辅臣的手下仅余数人,召来,与之共饮,一直喝到深夜,喝着喝着,王辅臣哭了。

他说,我,一叛逆之臣,死是必然的了,与其死在刽子手的刀下,不如有尊严地自杀。

但是,我想过了,无论用刀自刭,上吊自杀,还是喝药而死,都会留下自杀的痕迹。

这样,就会连累到你们,以及本省的经略大人以及督抚大人。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他想要说什么。

王辅臣说,我想出了一个主意,就是等我喝酒喝到烂醉之后,绑上我的手足,用纸盖在我的脸上,然后,含凉水在嘴里,以水喷面,即刻便死。

这种死法,看起来,像得病暴死一样。

这样,你们去报官,就不会连累你们了。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话说有一个叫蔡三的老头,患重病,将死。

但苟延残喘,就是不咽气。

他每天嘴里念叨的,是一个人的名字。

谁呢?欠他钱的一个人。

这个人家境凄惶,老的老,残的残,病的病,真正是一贫如洗。

他怕这个人还不了他的钱。

欠钱的人听说后,跑到蔡三的病床前,当着他全家的面,说,蔡叔,欠你的账,我记着呢,等有钱了,一定还你。

经典中国古代名人故事【四篇】

经典中国古代名人故事【四篇】

经典中国古代名人故事【四篇】经典中国古代名人故事【篇一】孔融(公元153~208),东汉文学家,字文举。

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世孙。

为当时着名的建安七子之首,文才甚丰。

孔融是当时比较正直的士族代表人物之一,他刚直耿介,一生傲岸。

最终为曹操所忌,枉状构罪,下狱弃市。

孔融小时候家里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

有一天,家里吃梨。

一盘梨子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弟弟先拿。

你猜,孔融拿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哩。

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

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

上让哥哥,下让弟弟。

大家都很称赞他。

经典中国古代名人故事【篇二】公元105年,中常侍(侍从皇帝的官员)、尚方令(负责朝政的官员)蔡伦奏请东汉和帝准予将他的造纸术向民间推广,他还挑选出挺括良好的纸,进献给汉和帝。

汉和帝试用以后,非常满意,当场赞扬了蔡伦的这一创造发明,同时立刻下令把这个造纸技术推广开去。

从此,中国的造纸技术进入了先进的行列。

在此之前,商朝把汉字刻在龟甲兽骨上,但是甲骨的来源很有限,而且不便携带、保存,所以人们后来把汉字刻在简牍上。

简和牍是用竹片或木片做成的,狭长的称“简”,略宽的称“牍”。

由于一片简只能刻几个字,因此写一篇文章就要用许多简,写完之后人们再用绳子把简串起来,成为“册”。

虽然做简牍的材料遍地都是,但是它们也太笨重了,据说秦始皇每天批阅用简牍写的奏折重达一石(约五十斤左右)。

后来人们用丝帛作为书写材料,它柔软轻便,易于书写,可惜量少价高,这一致命弱点使它难于推广使用。

历史名人小故事

历史名人小故事

历史名人小故事1. 伏羲女娲创造人类据传说,中国古代有两位神仙,伏羲和女娲。

他们在荒芜的世界里创造了人类。

伏羲用五色石头和五种谷物制成了八卦和六十四卦。

女娲则用黄土雕刻了人的模样,并赋予了他们智慧和感知能力。

2. 项羽为了爱情降服龙王在中国古代,项羽是一个勇士和将领,他为了爱情不惜冒险。

据传说,他的妻子项英死后被带到了龙王的宫殿里,因为龙王爱上了她。

项羽经过了一系列的试炼,最终战胜了龙王,得到了他的妻子的灵魂。

3. 亚历山大大帝和思想家笛卡尔的对话亚历山大大帝是古希腊的一位伟大的征服者和国王,在他的征服路上,他遇见了咨询者笛卡尔。

他和笛卡尔进行了对话,这场对话思考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如何掌握世界的知识。

这场对话被认为是人类思想史上的经典之一。

4. 蒙娜丽莎的微笑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画家,他创作了很多著名的作品。

其中,蒙娜丽莎的微笑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神秘的艺术品之一。

人们对蒙娜丽莎这个人物的身份和背景一直有很多猜测和研究。

5. 卡萨诺瓦的爱情故事卡萨诺瓦是意大利历史上著名的浪漫主义者和花花公子,他的爱情故事被人们传颂至今。

他与很多知名女性都有过一段恋情,其中最有名的是与意大利女性费多拉的恋爱。

6. 华盛顿的坚定决心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第一任总统,他的坚定决心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范例。

在战争中,他经历了很多失败和挫折,但从未放弃。

他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的胜利,成为了美国独立的象征。

7. 劳伦斯的丛林之旅T·E·劳伦斯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冒险家和作家,他在20世纪初前往沙漠和丛林地区进行了多次探险。

他的《七柱论》等著作成为了现代艺术和文化的重要影响。

他的冒险精神和文化观念成为了英国历史上的重要遗产。

历史名人故事大全(5篇)

历史名人故事大全(5篇)

【导语】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总有这样⼀群⼈: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的抱负,⽆⽐坚强的毅⼒。

他们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后世的⼈们作出了表率,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们有着精深的智慧,远⼤的抱负,为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下⾯是整理分享的历史名⼈故事,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伙伴哦!1.历史名⼈故事:再⾼⼏厘⽶就会倒塌 魏源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改⾰家、史学家、地理学家和⽂学家。

⼈们常常称赞他博古通今、造诣精深。

⼈们所不知道的,是与他同时代的另⼀位英才。

这位英才的名字叫⽯昌化。

魏源15岁在县试中,认识了⼩他⼀岁的竞争对⼿⽯昌化。

主考官发现这两⼈年龄虽⼩,⽂章都属上佳。

因为难分伯仲,便将他俩同时“拔置前茅,赞为双璧”。

第⼆年,魏源和⽯昌化⼜同时参加了“府试”,分别获得冠军、亚军。

魏源能成功,绝对是“梅花⾹⾃苦寒来”。

他的爱好就是读书,甚⾄因为在书房⾥待得太久,连⾃⼰家的仆⼈都认不出来了。

⽯昌化在认识魏源后,感到⾃⼰的见识与学问与魏源还有⼀段差距。

⼀⼼争强好胜的他开始琢磨,⾃⼰该如何缩短差距,赶上魏源呢? ⽯昌化开始给⾃⼰加码:魏源读书读到三更,那我就读到五更。

魏源读到五更,那我就通宵熬夜。

如此拼命的他没想到,“梅花没⾹苦寒枯”。

由于过分刻苦,⽯昌化患风寒引发痨病,进⽽呕⾎。

⾝体垮了,学业也就⽆从继续,这个早年与魏源站在同⼀起跑线的神童,因为过分苛求⾃⼰,失去了参加殿试的机会,“以病剧⽽不得与魏同捷”。

魏源不努⼒,绝对成不了魏源,⽯昌化过于努⼒,却只成为历的⼀个⽆名⼩卒。

你知道⼤树能长多⾼吗?科学家说,⼀棵⼤树再怎么具有⽣命⼒,也只能长到122⽶到130⽶,不是⼤地撑不起它,⽽是它⾃⼰撑不起⾃⼰。

在130⽶的极限,再长⼀⽶,甚⾄哪怕⼏厘⽶,都可能⾃⼰压垮⾃⼰,轰然倒塌。

其实在⼈⽣中,读书、⼯作、理想都是如此。

要⼗分努⼒,却不可超出⾃⼰的能量极限,尤其不能把别⼈的⾼度当成⾃⼰⼀定要达到的⾼度,否则往往不成功,却逼苦了⾃⼰。

历史名人小故事30个

历史名人小故事30个

历史名人小故事30个1、孔子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有一次,子路问孔子:“如果听到一个好主意,是不是应该马上行动?”孔子说:“你还有父兄在,怎么能不先和他们商量一下就去做呢?”过了一会儿,冉有也来问孔子同样的问题,孔子却回答:“听到了就去做。

”公西华在一旁听到孔子对不同的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感到很奇怪,就问孔子原因。

孔子说:“子路性格鲁莽,所以要让他多考虑;冉有做事总是犹豫不决,所以要鼓励他果断行动。

”这就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例子。

2、勾践卧薪尝胆越国被吴国打败后,越王勾践被迫到吴国为奴。

在吴国,勾践受尽屈辱,但他忍辱负重,时刻不忘复国之志。

回到越国后,他睡在柴草上,每天吃饭前都要尝一尝苦胆,提醒自己不忘过去的耻辱。

经过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强大起来,勾践一举打败吴国,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

3、项羽破釜沉舟秦朝末年,项羽率领楚军与秦军作战。

在渡过漳河后,项羽下令把船凿沉,把锅打破,只带三天的干粮,表示决一死战的决心。

最终,楚军在项羽的带领下以少胜多,大败秦军。

4、赵括纸上谈兵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军事头头是道。

但在长平之战中,他取代廉颇成为主将后,只知道按照兵书打仗,不懂灵活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四十多万赵军被坑杀。

5、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因为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等功劳,被赵王封为上卿,职位比廉颇还高。

廉颇很不服气,扬言要羞辱蔺相如。

蔺相如知道后,尽量回避廉颇。

蔺相如的门客不解,蔺相如说:“我连秦王都不怕,怎么会怕廉颇将军呢?我是为了赵国的利益,不想让赵国因为内部不和而受损失。

”廉颇听到这些话后,非常惭愧,于是背着荆条向蔺相如请罪。

6、荆轲刺秦王战国末期,秦国势力强大,企图吞并六国。

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嬴政。

荆轲带着燕国的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在易水与友人告别后,前往秦国。

在秦王面前,荆轲展开地图,图穷匕见,但最终刺杀失败,荆轲被杀。

7、韩信胯下之辱韩信年轻时,生活贫困,经常受到别人的欺负。

历史名人故事简短

历史名人故事简短

历史名人故事简短1、唐伯虎潜心学画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

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

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2、陈平忍辱苦读书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

面对大嫂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

后来有一个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3、汉文帝亲尝汤药有一次汉文帝母亲生病一直没有好转,汉文帝不分曰夜尽心照顾母亲,把侍奉母亲当成一件大事来做,怕宫女不够细心,汉文帝服侍母亲的病,总是很殷勤,看护得精心周到。

夜间睡的时候,眼睛没有闭好过,衣带没有解开过,没有睡过一个安稳的觉。

对于母亲的汤药,必定亲自尝尝,看看会不会太烫或太苦,才放心地端给母亲服用。

汉文帝侍奉母亲,却从不懈怠,母亲足足病了三年,他也服侍了三年,母亲的身体才好转过来。

4、指鹿为马秦朝二世皇帝时,丞相赵高把持朝政,不但独揽大权,更想进一步登上帝位。

他为了试探朝中的大臣是否服从他,便想出一条计策来当众检验。

他叫人牵了一头鹿来献给秦二世,并在群臣面前指着鹿说:“这是我献给您的马。

”秦二世笑道:“丞相跟我开玩笑吧?明明是一头鹿,怎么说成是一匹马呢?”赵高于是问左右的大臣:“这究竟是鹿还是马?”大臣们大都害怕赵高,所以有的人默不作声,有的人为了讨好赵高,就说献上的是马,只有小部分正直的大臣坚持说是鹿。

赵高暗中记下了那些正直大臣的名字,后来就借故把他们杀害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名人小故事
引导语:民间故事是民俗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口述的形式世代相传,其中流传下来的都是不少历史名人的故事。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历史名人小故事,希望对你有用!
历史名人小故事篇1:“锄禾日当午”作者的奢侈生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出自唐朝诗人李绅之手。

李绅因此获得了“悯农诗人”的称号,但他其实是个生活奢侈、人品低劣的官僚。

李绅家几代为官,六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全靠母亲含辛茹苦将他养育成人。

因此,李绅年轻时写出《悯农》这样反映农民艰辛的诗作,是有生活基础的。

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李绅考中进士,步入仕途。

他从国子助教(唐朝国子监分设六馆,每馆均设博士及助教)做起,晚年官至宰相,封赵国公,逐渐蜕变。

野史记载,李绅为官后“渐次豪奢”,一餐的耗费多达几百贯。

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300多只,后院宰杀的鸡堆积如山。

只是生活奢侈倒无可指责,但他发迹后爱耍权威,无情无义就是人品低劣了。

《云溪友议》中记载,李绅发迹之前,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做客,每次见到李元将都称呼“叔叔”。

李绅发迹之后,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为“侄”,李
绅都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

还有一个姓崔的巡官,与李绅有同科进士之谊,有一次特地来拜访他,刚在旅馆住下,其家仆与一个市民发生争斗。

李绅听说后,竟将那仆人和市民都处以极刑,并下令把崔巡官抓来。

由于李绅为官酷暴,当地百姓常常担惊受怕,很多人甚至渡过长江、淮河外出逃难。

历史名人小故事篇2:我国最早的女使节冯嫽
一提起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人们不由得会想起玄奘、鉴真、郑和等,但也不应该忘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女外交家——西汉的冯嫽。

冯嫽,中国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交家。

公元前101年,她随汉解忧公主远嫁到了乌孙国。

由于她多才多智,成为解忧公主的得力助手。

后嫁给乌孙右大将。

她在协助公主加强汉朝同西域诸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深得西域各国人民的敬服,被尊称为“冯夫人”。

汉武帝时,汉朝对长期南下侵扰的匈奴接连进行了大规模的军事反击;同时,为了结成对抗匈奴的联盟,又与西域诸国中最强大的乌孙国(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联姻。

解忧公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嫁给了乌孙的国王。

汉昭帝末年到汉宣帝初年,匈奴屡侵乌孙,汉朝与乌孙合兵反击,大败匈奴。

不久,乌孙国王去世,国内发生混乱。

原国王的匈奴夫人生的儿子乌就屠,杀了新即位的国王,聚集一部分人马上了北山,并扬言要请匈奴兵来乌孙。

这样,汉与乌孙对抗匈奴的联盟行将破裂。

为此,汉朝派一万五千士兵进驻敦煌,密切注视着乌
孙的动向。

汉朝负责管理西域的长官西域都护郑吉,熟悉乌孙的情况,知道冯嫽的丈夫右大将与乌就屠关系很好,又了解冯嫽的才干,便请冯嫽去劝说乌就屠。

为了维护汉与乌孙的团结,冯嫽慨然上路,不顾生命危险,亲至北山面见乌就屠,向他晓之以理,陈说利害;加上汉朝大军的威慑和国内人民的反对,乌就屠不得不开始转变。

他请冯嫽从中斡旋,并希望汉朝给他一个封号。

汉宣帝得知此事后,征诏冯嫽万里入朝,当面向她了解乌孙的情况。

冯嫽侃侃而谈,透彻地陈述了自己的见解。

宣帝对她十分器重,正式任命她为出使乌孙的使节。

冯嫽作为汉朝的使节,乘锦车,持汉节,率领副使和随从人员从都城长安出发,前往乌孙。

到乌孙后,冯嫽代表皇帝诏令乌就屠前来,正式册立解忧公主的儿子元贵靡为“大昆弥”(国王),乌就屠为“小昆弥”,并赐二人金印绶带。

至此,乌孙的动乱得到了圆满解决,汉与乌孙的联盟得到恢复,冯嫽出色地完成了出使任务。

公元前51年(宣帝甘露三年),因解忧公主年老,思归故土,冯嫽随同她一起返回都城长安。

这时,乌孙大昆弥元贵靡的儿子星靡代行大昆弥事,由于星靡性情怯弱,国内又不稳定。

冯嫽为此上书皇帝,请求再次出使乌孙。

于是,已经年逾花甲的冯嫽,为了巩固汉与乌孙的联盟,又一次以汉朝使节的身份,不辞辛苦,踏上万里西行的征程。

冯嫽作为一个女子,几次被朝廷任命为正式使节,出使异邦,这种情况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是绝无仅有的。

她为了加强汉族与西域少数民族的团结,可以说贡献了毕生精力,在民族团结史上,写
下了光辉的一页。

后人有诗赞她:
多少须眉无语
——咏冯嫽
铁与火,血与泪,多少须眉无语。

谁能将女儿志男儿胆比个高下……
龙堆秋草朝晖稀,骢马晨迎翰海风。

大漠关山来复去,何问天涯远与近。

血浓的亲,酒香的情,只叫绝域开云道。

铁与火,血与泪,多少须眉无语。

谁能将女儿志男胆比个高下……
狼望春花雪絮积,紫鞍夜度交河月。

羽檄纷飞锦车匆,干戈玉帛怎舍取?
血浓的亲,酒香的情,不图荣名在画麟。

历史名人小故事篇3:护国娘娘传奇
1886年大清前科状元、礼部侍郎洪钧因为母亲病故,从京城急匆匆赶回了苏州。

行至仓桥浜时,他听得河面的花船上传来一阵婉转的笑声,笑声里绵绵的温柔,像一只小手,抻平了洪钧心里的褶子。

就在洪钧掀开轿帘望去时,彩绘精致的花船窗里,一个笑靥如花的女孩子也正掀了窗帘望向他。

这隔着水面的惊鸿一瞥,已让洪钧惊艳不已。

洪钧的轿子在一颠一颠中远去了,身后的笑声,依旧袅袅地
浮在水面上,让洪钧心头漾开了涟漪。

为母亲料理完丧事,洪钧就派人去打听花船上的女子姓甚名谁。

这女孩子不是别人,正是名动苏州城的赵灵飞。

洪钧对赵灵飞早就有所耳闻。

赵灵飞是她的闺名,乳名叫赵彩云,原本出生于安徽徽州一个士绅家庭,年幼时跟随家人来到了苏州。

赵灵飞天生丽质,十来岁时就出落得十分标致,那时候,苏州城周家巷小女赵灵飞如花的美貌远近皆闻。

不过,她的声名鹊起却阻止不了家道式微的趋势,赵家一家老小的日子开始越过越难。

赵灵飞不愿看着一家人吃了上顿没下顿,于是,1886年,她到苏州城香风习习的花船上做了一名卖笑不的“坐舱姑娘”。

为了顾全体面,她把姓名改为了傅彩云,傅取“富而有财”之意。

只是,当年周家巷的赵灵飞名声太盛,很快大家便知晓了傅彩云的真实身份,一时之间,几乎人人都想来一睹芳泽,赵灵飞成了名动苏州城的人物。

洪钧派下人接赵灵飞到洪府一见,结果这一见,洪钧对赵灵飞更是如痴如醉。

虽然洪钧已经49岁,而赵灵飞只有13岁,但是洪钧却觉得他和赵灵飞十分投契。

第二年的正月十四,八抬绿呢大轿,洪钧将赵灵飞明媒正娶作了他的第三房太太。

从此,赵灵飞更名为洪梦鸾,艳若桃李的“花国状元”嫁给了贵为朝廷高官的前科文状元,这在当时不失为一段美谈。

1887年,守完丧的洪钧带着洪梦鸾赴京任职,进京后不久,
洪钧就被任命为大清国出使德、奥、俄、荷四国的全权大使。

按照当时新兴的做法,大使出行当由夫人陪同,但是洪钧的元配因为受当时的传言恐吓,生怕出国后会被外国老毛子生吞活剥,而拒不随同;而姨太太则因为一直抱病在身,经不起舟车劳顿,也不便前往。

于是,洪梦鸾成了公使夫人的不二人选。

一个小脚女人,就这样轻移莲步,迈出了国门。

[历史名人小故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