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25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三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丛书”虽然为申遗工作做了大量前期学术打算,但它探讨的范围与目的绝不仅仅局限于此。
全书建树颇多,至少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②丛书第一次以系列专著的形式对永顺土司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军事制度、建筑布局等绽开了系统探讨,称得上是“永顺土司的百科全书”,并且这也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内容丰富、勇于创新的”土司文化探讨丛书”。
从20世纪40年头第一部探讨土司制度的专著——余贻泽先生的《中国土司制度》问世后,数十年来已有上百部土司探讨的专著出版。
尽管有些专著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准,但毕竞只是一个人的探讨成果,其探讨范围以及涉及面相对有限。
“丛书”则是以集团式的探讨团队进行的综合探讨,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各书之间有着有机联系和内在的逻辑关系,无疑为《中国土司制度通史》《中国土司大辞典》等土司制度探讨的重大课题启动供应了可供参考的范例。
③“丛书”的价值,还在于作者始终把通过个案探讨来揭示土司制度的本质特征作为探讨的宗旨,这是难能珍贵的。
“丛书”以永顺老司城为探讨区域。
以永顺土司为切入点。
在对永顺土司建立、发展,以及改流的历史进程进行探究的同时,也对土司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和阐释,如书中涉及的永顺土司之授职、承袭、朝贡、纳赋、升降、赏罚、征调等诸多方面,作者都是先从土司制度入手,阐明相关制度及其变更、调整,进而结合永顺土司的详细状况做分析。
同时,“丛书”主要探讨对象虽然是永顺土司,但涉及的空间范围却覆盖了整个大西南,并与全国的历史演化历程休戚相关,从中折射出数百年来土司制度的兴衰过程。
④土司制度的存在与消亡,是中国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问题,但对于土司问题的探讨却涉及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考古学等很多学科。
以往的探讨者,由于受学术背景的限制。
大多是进行单一学科的探讨,而“丛书”在探讨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历史学、民族学、政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将永顺土司与国内外相关制度现象进行跨学科的比较探讨,这不仅深化了对土司制度实质的剖析,而且拓展了土司探讨的理论视野。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高三期末自主练习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O.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非网上阅卷的,请将第I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l~3题。
坝上的雪有时候下得很认真,有时候又猛烈得忘忽所以....。
积雪很深,能(没/漫)了行人的膝盖。
雪花由无数冰晶构成,所以什么颜色的光照在上面,就是什么颜色的反射光。
结满雾淞..的树林,随着太阳的升起、落下,(变幻/变换)出五彩纷呈的景致。
晨间,阳光映照在落叶松上,光线的反射作用就让树林披上一层绛红..。
随着太阳的升高,光线的色温也跟着变化,树梢的颜色也渐渐变成淡黄,最后(呈现/显示)出晶莹剔透....的雪白。
傍晚,____,直至天际最后一缕蓝紫的暮光消失。
无论是晨间或者傍晚,光线让人们享受着一场梦幻般的视觉盛宴,如同置身童话的世界,____。
谁言冬日的荒原都是一片肃杀景象....?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雾凇忘忽所以B.绛红晶莹剔透C.映照视觉盛宴D.置身肃杀景象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漫变幻显示B.没变幻呈现C.没变换显示D.漫变换呈现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广袤的雪原则被阳光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以至于沉醉其中而不愿醒来B.阳光则把广袤的雪原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沉醉其中的人们不愿再醒来C.广袤的雪原则被阳光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沉醉其中的人们不愿再醒来D.阳光则把广袤的雪原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以至于沉醉其中而不愿醒来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座谈会上,大家就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____,积极踊跃,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山东省烟台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扫描版试题Word版答案

高三期末自主练习 语文”。
) 二、(9分,每小题3分) 6.C(纸媒先“爆料”抛出话题,但其观点并不起决定作用。
) 7.A(其影响有两面性,不能简单视作局限性。
) 8.D(A强加因果。
B项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
C“并能促进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与文意不符。
) 三、(12分,每小题3分) 9.A(10.C(均为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
A①介词,拿;②连词,表目的①副词,竟然;②副词,连词。
11.C 12.C(表述与文意不符。
从原文可看出,辛弃疾深恐自己刚正不阿,不为权贵所容, 遭受排挤打击,无法按察不法官员。
) 四、(24分) 13.(10分)⑴(5分)希望陛下深入思考导致盗贼产生的原因,讲求消除盗贼的方法,不要过分依赖自己拥有能平定盗贼的军队。
(“欲望”“致”“弭”“恃”各1分,句子通顺1分。
) ⑵(5分)有违背法律、贪得无厌的官吏,让各级官员履行自己的职责(依法严惩),不能只选择小吏检举查办来应付官场旧例。
(“亡”“徒”“按举”“故事”各1分,句子通顺1分。
) 14.(8分)(1)(4分)运用比拟手法,移情于物,写马似解人之离别痛苦而鸣声含愁,马尚且如此,更衬托出诗人不堪忍受离情别绪;(2分)在前句“惜”字的基础上,“复怜”二字使内心的伤感显得更为深重,从而将别离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2分) (2)(4分)诗人表达了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对友人路无知己、前途莫测的担忧、牵挂之情,希望好友谨慎行事、珍惜前程的关切之情。
(每点1分,答出三点给4分。
) 15.(6分)⑴己欲达而达人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⑵只是当时已惘然 江间波浪兼天涌 ⑶一尊还酹江月 善假于物也 ⑷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每句1分,有错字该句即不得分。
) 五、(12分) 16.(4分)海洋吸收热量使得全球变暖速度放缓。
17.(4分)答案示例:在过往司机眼里,她是热心助人的“张大姐”;在工友眼里,她是“非常靠谱”的工作搭档;在领导眼里,她是工作“交给她我放心”的劳动模范;在丈夫眼里,她是“干工作不要命”的“拼命三娘”。
山东省烟台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高三期末自主练习政治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D2.B3.C4.A5.C6.A7.B8.A9.D 10.D 11.C 12.B 13.A 14.B 15.C 16.D 17.B 18.D 19.C 20.A 21.D 22.C 23.B 24.A 25.B第Ⅱ卷非选择题(4道题,共50分)26.(10分)(1)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法治文化建设对实现良法善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分)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将法治内化为人们的自觉意识并付诸实践。
(2分)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营造法治文化的氛围,有助于人民理解、接受法治理念,推进依法治国的实践。
(2分)(2)①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要重视媒体对整个社会形成法治文化的重要作用。
(2分)②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要切实承担起在法治文化建设中的责任。
(2分)27.(15分)(1)①会议在分析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趋势性变化的基础上,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一判断,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分)②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新常态的认识和判断上来,增强转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体现了意识具有能动性。
(3分)(2)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
面对经济风险,我们要严控增量,逐步加以化解。
(3分)②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使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
(3分)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各地区要找准自身优势,确定工作思路。
(3分)28.(12分)(1)①文化企业要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既要满足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又要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山东省滕州市二中新校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2014-2015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二中新校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地坛是明清帝王祭祀“皇地祗神”的所在,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她不张扬已有过的繁华,任凭人们从记忆中洗去那些于今看来似乎多余的影像。
①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热闹场景而今云散烟消 ②以至荒芜冷落如同野地,忍受着被人遗忘后的孤独和寂寥 ③过去每年夏至便是她的沸腾之期 ④曾经的圣地却成了“一座废弃的古园” ⑤她以静物的身份聆听了死神的宣示,又以思想者的姿态进入了无余之涅 ⑥或许可以说,地坛也经历了一番生死的轮回,而且最终大彻大悟 A.⑤①③②④⑥ B.③①⑤⑥②④ C.③①④②⑥⑤ D.⑥③①④②⑤.下列关于名著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湘江水逝楚云飞”,是贾探春的判词。
B.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呆香菱情解石榴裙”,石榴裙是薛宝琴送的,最早提到将黛玉许给宝玉的是凤姐。
C.《高老头》的故事发生在1819年末至1820年初 的巴黎,主人公高老头对女儿付出了全部感情,最后的结局是认清女儿的面目断绝父女关系。
D.伏盖太太和伏脱冷是《高老头》中拉斯蒂涅在巴黎遇到的“人生导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B.长江中的江豚被誉为“水中大熊猫”,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确定的全球濒危物种之一,再不加以保护,15年后将会灭绝。
C.专家认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茶叶中即使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也会农药含量极低,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
D.今年广东天气形势复杂,西江、北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的洪水;该省政府要求各地要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抗大旱,做到排查在前、排险在前、预警在前,确保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山东省烟台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烟台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近期,王峰团队的百万字人工智能小说《天命使徒》面世引发关注。
联想到去年由清华大学沈阳团队创作而成的人工智能短篇小说《机忆之地》,可以看到,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革命性变化,新一轮的人工智能发展,似乎开始朝向人类创造力和想象力的高峰攀登。
②面对人工智能,艺术家似乎很难有护城河。
青年科幻作家慕明在小说集《宛转环》的《自序:从猿到神》里想象到,60 年后,曾经坚固的“写作”观念早已崩塌,“当风格转移的算法成功实现中文自然语言应用,无论是博尔赫斯还是汪曾祺,曾被看作写作者指纹的语言风格被抽象、编码”,可以运用到任何原始文本之中。
因此,无论是布局谋篇还是词句段落,人工智能都能用自己的方式阅读、思考和创作。
到那时“写什么”“如何写”的方法论问题已经解决,而难住人工智能的将是“为什么写作”这个哲学命题。
③就现实而言,不难发现人工智能正在对写作领域进行“包抄”。
2017 年,微软小冰出版了现代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至今人工智能已能写出较为优秀的诗歌和散文作品。
而在网络文学、科幻文学等创作中,不少作家都将人工智能作为工具来收集、整合资料,并让其承担撰写情节大纲、激发叙事灵感等功能。
更不用说在更宽泛的写作领域,人工智能对各类制式写作的驾驭已经炉火纯青……对此,文艺创作者们的态度是复杂微妙的:重复性工作日渐被人工智能取代,但它永远也不可能取代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④某种意义上,作家和人文学者的态度是对的。
目前,无论是认知心理学、自然科学、计算机领域还是哲学和艺术创作领域,较为一致的观点是,艺术的核心创造力,常常就是有关无限性和非理性的表达,这是人工智能无法习得、更无法模仿的存在。
人的大脑至今仍具有高度的神秘性,人工智能的“世界模型”建构依然远远赶不上人脑的运行模式。
山东省烟台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课件

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l~3题。
坝上的雪有时候下得很认真,有时候又猛烈得忘忽所以。
积雪很深,能(没/漫)了行人的膝盖。
雪花由无数冰晶构成,所以什么颜色的光照在上面,就是什么颜色的反射光。
结满雾淞的树林,随着太阳的升起、落下,(变幻/变换)出五彩纷呈的景致。
晨间,阳光映照在落叶松上,光线的反射作用就让树林披上一层绛红。
随着太阳的升高,光线的色温也跟着变化,树梢的颜色也渐渐变成淡黄,最后(呈现/显示)出晶莹剔透的雪白。
傍晚,____,直至天际最后一缕蓝紫的暮光消失。
无论是晨间或者傍晚,光线让人们享受着一场梦幻般的视觉盛宴,如同置身童话的世界,____。
谁言冬日的荒原都是一片肃杀景象?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雾凇忘忽所以B.终红晶莹剔透C.映照视觉盛宴D.置身肃杀景象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漫变幻显示B.没变幻呈现C.没变换显示D.漫变换呈现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广袤的雪原则被阳光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以至于沉醉其中而不愿醒来B.阳光则把广袤的雪原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沉醉其中的人们不愿再醒来C.广袤的雪原则被阳光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沉醉其中的人们不愿再醒来D.阳光则把广袤的雪原染上一层浅浅的橙红以至于沉醉其中而不愿醒来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座谈会上,大家就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____,积极踊跃,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②在《财经》杂志2016年经济预测与战略年会上,与会的经济专家和金融专家就如何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____,一时间难以达成共识。
③面对记者的采访,这位川剧老艺术家____,回顾了自己几十年的从艺经历,就如何更好地传承川剧艺术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山东省烟台市2015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一)语文试卷(扫描版).pdf

高三语文适应性练习答案(一) 一、(15分,每小题3分) 1.C(A老奸巨猾;B坐落;D“难”读nàn。
) 2.C(A问号应为句号;B“等”后逗号应改为句号;D括号应移至“华人方言”后。
) 3.A(体形:人或动物身体的形状;指机器等的形状。
体型:人体的类型,主要指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抛撒:撒出去,多用于固体。
抛洒:洒出去,多用于液体。
而后:然后。
尔后:从此以后。
) 4.C(难分难解:①双方相持不下,难以分出胜负,多指竞争或争吵、打斗;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A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很相投,像老朋友一样。
B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
D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 5.B(A不合逻辑,应删去“禁止”或“不得”。
C搭配不当,应在“提高”后添加“和改善”。
D句式杂糅,应删去“为主”,或删去“除了……外”,并在“传统”前添加“以”。
) 二、(9分,每小题3分) 6.C(“进入以患者为主导的治疗模式”有误。
) 7.B(“有效地解决我国当前各级医院医疗经费不足的问题”表述错误。
) 8.B(A“消解掉悲伤情绪”与原文“有效降低悲伤反应”不符;C“催生了现代西方社会对工具理性和现代性的反思意识”主客错位;D“尚未得到开发和利用”表述错误。
) 三、(12分,每小题3分) 9.A(视:比照,比较。
) 10.B(助词,主谓之间,不译。
A①连词,表转折;②连词,表修饰。
C①代词,它们的;②语气副词,还是。
D①连词,表并列;②介词,因。
) 11.B 12.C(“向当时天子进言”文中无依据。
) 四、(24分) 13. (10分) ⑴(5分)虔州人想要聚集私人财产(或“集资”)迁移并扩建州学已经很久了,但是官吏常常在处理诉讼案件上精力耗尽,没有空闲顾及此事,总共有二十一年了。
(注意“合”“大”“屈”“听狱”“凡”的翻译。
) ⑵(5分)上层施政有过失,人们就按照自己的意志(或“自己认为合乎正义的标准”)做事,不追求做到最好来超过他人,却忧虑有所作为的艰难,那么这种想法不仅仅存在于秦朝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语文期末自主练习
参考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
1.B(A“和”读huò;C“应”读yīng;D“扺”读zhǐ。
)
2.D(A惨绝人寰;B蔓延;C追缴。
)
3.C(A“关塞”后的逗号应改为分号;B括号应在“赵主父”后;D第三个和第四个顿号应改为逗号。
)
4.D(只言片语:个别的词句;片段的话语。
A青云直上:形容官职升得很快很高。
B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C杳如黄鹤:形容没有消息或下落不明。
)
5.A(B搭配不当,“加强”应改为“提高”。
C不合逻辑,“囊括”与“绝大多数”矛盾。
D语序不当,“重大的”和“一系列”应对调。
)
二、(9分,每小题3分)
6.C(“左右政府的行政行为”与文意不符。
)
7.B(“我国民众参政意识逐步提升,民意表达途径不断拓宽”不是影响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原因。
)
8.B(A“保证绝对公正公平,求得各个阶层的利益平均化”与文意不符。
C张冠李戴,具有“委托人的身份”的应是“社会公众”,而不是政府组织。
D“社会民众对政府的依赖也会不断增强”有误。
)
三、(12分,每小题3分)
9.D(使……顺从。
)
10.D (均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A①介词,用;②连词,相当于“而”。
B①介词,在;②介词,比。
C①连词,表顺承;②连词,表修饰。
)
11.B
12.D(“因此提出削弱郡太守权力的建议,以加强中央集权”与文意不符。
)
四、(24分)
13.(10分)
⑴(3分)我希望给百姓制定法令制度来防止他们奢侈,使贫富差距不再显现(或“使富人不再夸耀”),以此来使人们内心平和。
(重点注意“制度”“淫”“和”的翻译。
)
⑵(4分)假使秦朝放宽刑罚,减轻赋税,崇尚仁义,轻视权势和利益,在天下推行教化,那么秦朝的天下就一定世世代代安定。
(重点注意“乡”“薄”“贱”“化”的翻译。
)
⑶(3分)现在国家在外被远方的军事防御牵累,使国家凋敝衰败,这不是视民如子(或“爱护人民”)的做法啊。
(重点注意“累”“靡敝”“子”的翻译。
)
14.(8分)
⑴(4分)“忙”“紧”均为“急忙”的意思,生动地描绘出作者辞官去职的急迫心情和决绝态度,(2分)表现了作者对在污浊官场中虚度光阴的懊悔之情和对回归田园的渴盼之情。
(2分)
⑵(4分)①借景抒情。
作者通过描写绿柳倚门、金菊盛开、流水清澈,表现了居处环境的宁静优美、生机盎然,抒发了对清闲自在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2分)②用典。
作者借“柳”“菊”“彭泽”“归去来”等与隐士陶渊明有关的词语和意象,含蓄地表明了作者归隐后宁静闲适的心境和淡泊高雅的志趣。
(2分)
15.(6分)⑴己所不欲⑵斯用兵之效也⑶伏清白以死直兮⑷因风飞过蔷薇⑸九州生气恃风雷⑹清角吹寒(每空1分,有错该句即不得分。
)
五、(12分)
16.(4分)河北临西校园国学诵读成常态。
17.(4分)①“家父”改为“父亲”;②“永结秦晋之好”改为“白头到老”;③“如日
中天”改为“蒸蒸日上”;④“承蒙”改为“希望”。
18.(4分)答案示例:该标识以“志”字为基本原型构图,并融入了鸽子、彩带和心字等元素。
(2分)鸽子展翅飞翔,象征着爱的传递;彩带形成“心”的字样,象征着心与心相连。
(2分)
六、(18分)
19.(4分)运用拟人手法,将外滩人性化,使其具有人的情感,便于更好地抒发对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分)强调外滩与贵妇相吻合的低调从容、矜持优雅的身份特点,更易于凸显其典雅高贵的形象。
(2分)
20.(4分)⑴浦东发展飞速,变化巨大,日新月异,颇具国际大都市的风采,令人目不暇接,仿佛置身梦境。
(2分)外滩历尽沧桑,形成了从容淡定、不事张扬、谦逊内敛的特点。
(2分)
21.(4分)将浦东追求繁华、发展迅猛的特点与外滩注重内涵、蛰伏坚忍的特点进行横向对比,突出表现了外滩的坚守自我、从容淡定的品质;(2分)将外滩历史与现实进行纵向对比,突出表现其在不失本色的基础上又能创新发展的生机活力。
(2分)
22.(6分)答案提示:①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不能以损害历史文化为代价,要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迹,保持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
(2分)②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不能盲目追求时尚,要加强城市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分)③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不能一味模仿、机械照搬现成的做法,要因地制宜,准确定位,形成特色,提升卓越品质。
(2分)
七、(60分)
23.(60分)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