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电大汉语言本科《美学专题》(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大本科美学专题试题答案zrr

电大本科美学专题试题答案zrr一、单项选择题(将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括号内。
每题1分,共12分)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的这首《鸟鸣涧》诗表现的是(B.幽静美)2.就美感的根源来说,持“移情”说的代表人物是(A.立普斯)3.“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此诗基于( B.接近联想)4.认为“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映”的是(C.黑格尔)5.“不断升华的自然界的最后创造物就是美丽的人。
”说此语的是( A.歌德)6.首次提出“崇高”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伟大心灵的回声”的人物是(C.朗吉弩斯)7.“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返。
”此语表述的应是(A.审美净化阶段)8.《丑的美学》的作者是( D.罗森克兰兹)9.按符号学分类标准,书法应属于( B.表现性艺术)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此语出自( A.《论语》)11.研究生产环境的美、劳动过程的美和劳动产品的美的理论是(D.“迪扎因”理论)12.认为“美并不是事物本身里的一种性质。
它只是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每一个人心见出一种不同的美”是(A.休谟)13.认为“世上最可爱的就是生活”的是(B.车尔尼雪夫斯基)14.“知者乐山,仁者乐水”语出自(C.《论语》)15.“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此词句基于(D.相似联想)16.“形象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象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说此语的是( C.荀子)17.“夫惟深识鉴奥,必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
”此语表述的应是(审美的领悟阶段)18.《美育书简》的作者是( A.席勒)19.下列剧作不是莎士比亚悲剧的是(B.《茶花女》)20.中国先秦美学的历史起点是( C.老子的美学思想)21.主张“艺术作品在任何时候都不及现实美伟大”的是(C.车尔尼雪夫斯基)22.研究生产环境的美、劳动过程的美和劳动产品的美的理论是(D.“迪扎因”理论)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6分,共24分)1、所谓“人化自然”,是人类已经改造、认识、把握和活动的自然。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考试真题9【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考试真题9【附答案】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对于美学学科性质认识正确的是()(1分)A: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活动的社会科学B: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经验的人文学科C: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人文学科D: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想象的社会科学2、美学之父是()(1分)A:鲍姆加登B:康德C:席勒D:海德格尔3、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形态,还是一种()(1分)A:社会历史形态B:自然客观形态C:理性抽象形式D:逻辑归类形式4、中国文论中所谓“不平则鸣”、“发愤著书”等命题,实质上都是揭示文艺创作中的()(1分)A:崇高现象B:悲剧心理C:荒诞感D:虚无感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体现的审美形态是()(1分)A:自然B:含蓄C:隐秀D:优美6、崇高与壮美的区别是()(1分)A:崇高指自然现象,壮美指社会现象B:崇高一般展示冲突的过程,壮美一般显示人的活动的结果C:崇高是道德的象征,壮美是自由的显现D:崇高多与戏剧相伴,壮美则与史诗结缘7、主张审美鉴赏是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的美学家是()(1分)A:哈奇生B:休谟C:康德D:黑格尔8、黑格尔认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表明审美经验具有()(1分)A:直观性B:功利性C:超越性D:超验性9、《毛诗序》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所体现的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是()(1分)A:感知B:情感C:想象D:理解10、《礼记•乐记》中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大体上可划入西方艺术起源理论的()(1分)A:表现说B:符号说C:形式说D:巫术说11、“art” 一词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主要是指()(1分)A:思想B:情感C:技艺D:智慧12、在意象的各种类型中,与对象相似的是()(1分)A:抽象B:喻象C:兴象D:仿象13、艺术多元功能的间接实现须通过()(1分)A:审美功能B:认识功能C:干预功能D:交流功能14、从根本上讲,艺术本体论研宄的是()(1分)A:艺术的存在方式B:艺术的形式特征C:艺术的创作行为D:艺术的功能体系15、从结构角度而言,艺术品的核心是()(1分)A:意蕴B:意象C:意义D:意指16、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分类原则是()(1分)A:艺术是人类的主观愿望B:艺术是神灵凭附的结果C:艺术是对于现实的“摹仿”D:艺术是对于某种理念的“摹仿”17、蔡元培对中国近代美学的贡献之一是提出了()(1分) A:“以美育代宗教”说B:小说具有“熏、浸、刺、提”四力C:艺术可以“畅神”D:“性欲升华”说18、《美育书简》的作者是()(1分)A:斯宾塞B:歌德C:席勒D:康德19、把美育等同于人格教育,其理论缺陷在于()(1分) A:将美育的目标落实到德行,取消了美育的独立性B:把情感从人的整体心理结构中抽离出来,变成了唯一目的C:把美育变成了传授知识的一种单纯手段D:把美育变成了培养个性的一种途径20、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1分)A:使人具有崇高的人格B: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感C:使人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D:使人成为感性与理性和谐统一的全面发展的人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确立的标志包括()(2分)A:有专门的美学著作问世B:有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C:形成独立的研究对象D:形成独立的研究范围E:有明确的研宄人员22、下列关于喜剧的命题中表述正确的有()(2分)A: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B:喜剧对象的特征是用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C:喜剧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D:喜剧是形象压倒观念,表现了理性内容的空虚E: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23、柏拉图认为迷狂状态的四种类型是()(2分)A:预言的B:宗教的C:寓言的D:诗神凭附的E:哲学的24、意境的类型包括()(2分)A:道器同一之境B:天人合一之境C:默坐证心之境D:有我之境E:无我之境25、关于艺术敏感表述正确的有()(2分)A:它是由对象引发的感触B:它能激发艺术家的意象思维C:它能调动起艺术家的诸心理功能D:它是主体对客体的感受能力E:它是主体对客体的逻辑分析能力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名词解释:审美意识(3分)27、名词解释:罗森克兰兹的《丑的美学》(3分)28、名词解释:审美理解的多义性(4分)29、名词解释:以道制欲(4分)30、简析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的关系.(6分)31、简述西方悲剧理论的主要发展过程.(6分)32、简述想象力在审美对象的构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6分)33、简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6分)34、简述美育的独特性.(6分)35、结合下面两段话,谈谈对“审美是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这一命题的理解:(1)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衷,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2)艺术作品的产生和欣赏有助于我们成为更完美的人.(13分)36、试论艺术接受过程中,欣赏者是如何实现意象的重建的,请举例说明.(13分)1410-全国-美学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考点】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答案:C解析:“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是对美学的学科性质和定位的基本概括.包括三个层面:(1)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现象也是审美活动;(2)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3)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2、【考点】鲍姆加登与美学学科的诞生答案:A解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有专门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二是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因此,学界公认,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3、【考点】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答案:D解析:审美形态不仅是一种感性形态,还是一种逻辑归类形式.4、【考点】审美形态与文化答案:B解析:中国文论对于悲剧心理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也进行过有益的探讨,所谓“不平则鸣”、“发愤著书”等命题,都与悲剧功能的研究有关.5、【考点】优美的内涵与特点答案:D解析: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所体现的是一副优美的画面,明月、松林、清泉、细石,动静有致、协调化一,浑然一体,因此其审美形态是优美.6、【考点】崇高的内涵与特点答案:B解析:崇高与壮美是有区别的.壮美是显示人的活动的一种结果,是人的胜利的静态显现.而崇高一般在冲突过程中展现,是人的力量、精神的动态展示.壮美的对象可以是一种自然的存在,崇高的对象则与人的活动有着必然的联系.自然界的事物也能引起人酌崇高感,那是因万人把自然物拟人化了,使它具有一种象征性.7、【考点】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答案:C解析:康德认为审美经验或鉴赏判断根本特征在于要求两种表象能力的协调一致,即想象力和知性的协调一致.8、【考点】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答案:C解析:审美是一种最具本己性的活动,就是说,审美是一种罪符合人性尊严、最体现人的本真价值的自由的生命活动,审美只是属于人的活动,是为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活动.黑格尔把审美活动“看做一种灵魂的解放,而摆脱一切压抑和限制的过程”,提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一命,这表明审美经验具有超越性.9、【考点】审美经验的结构法则答案:B解析:汉代的《毛诗序》也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都是认为艺术品是艺术家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志向而创造的.这体现了艺术与情感的关系和审美经验的构成要素是情感.10、【考点】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的答案:A解析:中国的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也可以划入表现说.心生说由《礼记•乐记》提出“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11、【考点】从艺术起源角度定义的答案:C解析:“art”一词在古希腊是一个意义比较丰富的词,最早它不完全是我们现在所讲的美的艺术的概念,它多的是和技艺,和工艺联系在一起.12、【考点】意象的主要类型答案:D解析:仿象是主体通过模仿对象世界的形态创造出的意象,它在感性形态、具象上与对象相似,甚至非常逼真.13、【考点】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答案:A解析:艺术的多元功能须通过审美功能间接实现.14、【考点】艺术的存在方式答案:A解析:当我们将人类文明中的艺术都按其本来的方式释放出来,让它们的精神自由地闪现光辉,艺术的本体也就自然地显现.所以说,艺术本体论的核心问题是展示艺术的存在方式.15、【考点】意象的物态化和物化答案:B解析:从结构角度而言,艺术品的核心是意象;但从艺术存在方式而言,艺术品则是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16、【考点】艺术形态的划分标准答案:C解析:在西方美学史上,亚里士多德的分类方法曾经产生过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他认为,一切艺术都是对现实的“摹仿”,因此,可以根据各门艺术摹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的不同而对其加以分类.17、【考点】诉诸感性答案:A解析:蔡元培:蔡元培率先将“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蔡元培,并写了《以美育代宗教》这本书.受西方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也把美育看成审美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但同时强调了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感情.以美育的方式陶冶人的性情,净化人的心灵,这本身既是方式,也是目的.他还把美育看成提升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激发创造力的动力.认为美育突破个体私利的束缚,成就自由无碍的人生.蔡元培在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时候,他拿宗教与美育作比较:“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四、他还把美育看成提升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激发创造力的动力.18、【考点】西方美育思想简述答案:C解析:1795年席勒发表《美育书简》,美育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史上正式出现了.19、【考点】第二节美育的内涵答案:A解析:审美基于个体的精神自由,道德基于群体的礼法伦常,将美育的目标落实到德行,其结果必然是以礼法伦常窒息了个体的精神自由,美育事实上也就沦为以美为手段的德育,取消了自身的独立性.20、【考点】第五节美育的目的答案:D解析:美育的目的,最后还在于培养人,发展人,使人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而所谓完美的人,是既有物质生活又有精神生活,既有理智又有情感,既有工作能力而又善于生活和娱乐.美育着重于使人们审美感受的能力得到训练、鉴赏水平得到提高和创造力得到培养,最终使人的个性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考点】鲍姆加登与美学学科的诞生答案:ABCD解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确立,有两个重要标志:一是有专门的、系统的美学著作问世;二是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和范围.22、【考点】喜剧的内涵与特点答案:ABCDE解析:对于喜剧的命题有如下阐释:鲁迅先生说得好,“喜剧是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也就是撕开假象和伪装,暴露其实质;马克思这种“用一个异己本质的外观来掩盖自己的本质”的旧制度只不过是世界制度中的丑角;马克思说“喜剧使人类能够愉快地和自己的过去诀别”;黑格尔认为,喜剧是“形象压倒观念”,因此表现了理性内容的空虚.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23、【考点】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答案:ABDE解析:柏拉图却认为,某些迷狂状态乃是“上苍的恩赐”,也就是神灵赐福的现象.这类现象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预言的、宗教的、诗神凭附的和哲学的.24、【考点】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答案:DE解析:意境有两种艺术类型,即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25、【考点】艺术敏感答案:ABCD解析:艺术家一般都具有对生活的不同于常人的感受能力.艺术敏感在感受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开始时只是由对象引发而得的感触,仅仅是朦朦胧胧的意象的雏形,还未形成完整的意象,所以,这种敏感只能激发艺术家的意象思维,是艺术家意象创造的最初动力.艺术敏感围绕着这些感受充分调动起艺术家的诸心理功能,创造出一个完整的意象.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考点】审美发生的特殊标志答案:审美意识是指人对自身审美需要和外在对象的审美意义,以及二者之间所构成的审美价值关系的心理反映形式.它主要包括人的审美愿望、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审美理想等内容.27、【考点】“丑”的理论的历史考察答案:(1)这是西方第一部专门研究丑的美学专著,而且也标志着丑从此成为一种特殊的审美形态,它是对于现代丑学的开启.(2)罗森克兰兹把丑和美并列起来,认为丑不仅是美的陪衬物,而且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28、【考点】理解答案:审美理解的多义性:审美对象的意义不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表达出来,而是通过感性形象暗示出来的.对审美对象的理解不能通过逻辑推理,而必须通过直观来把握,因此其意义就显得含蓄而丰富.29、【考点】怡情养性答案:“以道制欲”是中国古代美育思想的重要主张,所谓“道”,是指感性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原则,指“理”.美育就是通过生命的原则去驾驭人的感性欲望,从中实现对人的感化.30、【考点】审美关系与审美活动答案:(1)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属于同一层次的概念,二者密切相关,不可分割.(2)审美关系的外在展开是审美活动,审美活动的内在构成是审美关系.(3)审美关系是通过审美活动建构起来的,审美活动只有通过审美关系才得到体现.31、【考点】悲剧的内涵与特点答案:(1)古希腊悲剧理论的代表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悲剧能够通过唤起观者的怜悯和恐惧之情,使其心灵得到净化和陶冶.(2)近代的黑格尔认为悲剧通过展示矛盾冲突,体现了“永恒正义”的胜利;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悲剧产生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3)现代的尼采认为悲剧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相结合的产物,克尔凯戈尔则认为悲剧产生于个体生存中的罪孽和焦虑.32、【考点】构成阶段答案:(1)先验想象力可以打破主体与对象之间的浑然一体状态,从而形成审美活动所需要的审美距离.(2)经验想象力可以在此基础上,通过改造主体在呈现阶段所获得的原初经验材料,形成关于审美对象的格式塔.33、【考点】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答案:(1)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2)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与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于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34、【考点】艺术与审美教育答案:(1)美育能够通过对人内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调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2)美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以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3)美育的这种独特性质根本上是由作为其实践基础的审美活动的性质所决定的.35、【考点】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答案:(1)审美是一种在自身中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在其根底里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血脉相通的特殊活动.(2)审美活动无功利是说审美活动必须以摆脱直接功利目的为前提.(3)审美活动指向一种整体的、根本的功利性,把人向着完整的自由存在状态提升.36、【考点】艺术接受的核心仍是意象的生成,即重建答案:(1)艺术接受本质上是一个意向生成的过程.接受者所欣赏的是艺术意象,接受者要获得意象,仍然要靠自身的主体意识活动去生成.(2)接受者在读解形式符号过程中,根据符号的暗示而由自身的主体意识重建意象,启动了艺术再生成的过程,艺术被大大丰富了.(3)艺术接受者不可能完全获得来自于艺术创造者的原始意象,接受主体所重建的意象是接受者根据符号提供的意象导向而建构的.(4)艺术意象的重建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过程,是接受者的主体性活动.。
2023年河南电大美学专题网上作业正确答案及期末考试技巧

河南电大美学专题对旳答案答题前须知:作者旳答案内容是按照网上四次作业旳次序排列旳,并且通过验证百分百对旳(想得多少分,自己决定),考试题目次序作者不确定每个考生旳次序与否同样,因此自己先确定一下,若果不一样样,在本文档内可以使用Ctrl+H快捷键输入题目关键字旳方式进行迅速作答,可以节省大量时间。
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审美对象旳关键是()。
(2.00分)A. 美B. 审美客体C. 审美主体D. 主观与客观2.不能从下面那个规定去把握美()。
(2.00分)A. 心理距离B. 美依赖于美感C. 美关系到物旳形象性D. 美与美感是同步共在旳3.在中国古代,()是正义旳化身。
(2.00分)A. 蓝色B. 紫色C. 黑色红色4.形体要素中最基本旳元素是()。
(2.00分)圆线面点5.不属于审美心理学流派旳是()。
(2.00分)距离说内模仿说直觉说心灵感应说6.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旳是()。
(2.00分)亚里士多德席勒黑格尔康德7.美学研究旳真正对象是()。
(2.00分)人类社会审美活动美自然8.下列不属于印度文学作品旳是()。
(2.00分)《森林书》《梵书》《伯罗奔尼撒》《沙恭达罗》9.形式美旳基本元素是()。
(2.00分)梵物质性存在泰戈尔味10.“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是()旳诗句。
(2.00分)李杜李白杜甫白居易11.从历时性来说,首先产生旳是()。
(2.00分)悲和喜丑美以上都是对旳旳12.美感产生于()。
(2.00分)人旳本能旳升华过程动物向人旳自然进化过程人旳自我体现旳过程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旳过程13.提出“丑就在美旳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并在其作品中得到体现旳是()。
(2.00分)罗丹波德莱尔兰波雨果14.原始文化是在()过程中产生旳。
(2.00分)物质生产活动艺术生产活动精神生产活动器乐生产活动15.在《大希庇阿斯篇》中,辨别了美旳事物与美自身旳是()。
(2.00分)亚里士多德歌德柏拉图席勒16.最轻易把美学与其他学科辨别出来,让人感受到美学旳独有性质旳分类是()。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考试真题1【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考试真题1【附答案】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孔子的“草上之风必偃”可以形象地说明美育的特点是()(1分)A:诉诸感性B:潜移默化C:能动性D:艺术性2、在西方美学史上,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是()(1分)A:杜威B:桑塔亚那C:维特根斯坦D:柏格森3、在艺术的定义问题上,提出“集体无意识说”的美学家是()(1分)A:洛克B:弗洛伊德C:荣格D:苏珊·朗格4、模仿说的合理性在于()(1分)A:始终肯定人的主体因素B:始终抓住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C:始终注重艺术的情感性因素D:始终强调艺术的形式因素5、主张艺术必须抒发主体内心情感的艺术观是()(1分)A:神启说B:表现说C:有意味的形式说D:符号说6、在西方美学史上,提出“内在感官说”的美学家是()(1分)A:荷加兹B:哈奇生C:博克D:夏夫兹博里7、优美、喜剧、丑和荒诞等审美形态成为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审美形态,主要是由于()(1分)A:文化的认同B:社会的发展C:艺术的变迁D:实践的提升8、荒诞的表现形式是()(1分)A:优雅B:壮丽C:怪诞D:喜剧9、美学思想与审美意识的关系是()(1分)A:完全等同B:平行关系C:后者以前者为基础D:前者以后者为基础10、鲍姆加登用于命名自己著作的“Aesthetics”原意是()(1分)A:艺术学B:自然学C:理性学D:感性学11、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的当代中国美学家是()(1分)A:朱光潜B:宗白华C:蒋孔阳D:李泽厚12、被定义为“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的是()(1分)A:艺术想象力B:艺术敏感C:艺术灵感D:艺术技巧13、“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是指()(1分)A:审美活动只具有手段意义B:审美活动与其他人生实践无关C:审美活动直接是现实的人生实践D:审美活动直接是目的本身14、艺术本体论从根本上讲就是艺术()(1分)A:存在论B:形式论D:功能论15、提出“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的是()(1分)A:列宁B:斯大林C:恩格斯D:普列汉诺夫16、“艺术天才”的正确表述是()(1分)A:人人都是艺术天才B:唯心主义看法C:客观存在的现象D:子虚乌有的东西17、审美发生的社会中介因素是()(1分)A:具有普遍意义的日常生活B:具有社会性要求的劳动C:人的精神属性的满足D:人的生物属性的满足18、作为美育实现过程的“消融查(渣)滓”说的提出者是()(1分) A:董仲舒B:顾炎武C:朱熹D:韩愈19、提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一命题的是()(1分)A:马克思B:黑格尔C:康德D:列宁20、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实体和媒介是指()(1分)A:物质实在层B:形式符号层C:意象世界层D:意境超验层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审美理想不是纯粹的个性特征,而是反映着()(2分)A:民族性B:时代性C:主体性E:客观性22、优美对象往往表现出的特征有()(2分)A:秀丽B:柔媚C:纤巧D:幽静E:淡雅23、下列美学家中,属于直观主义者的有()(2分)A:叔本华B:柏格森C:克罗齐D:施莱尔马赫E:狄尔泰24、艺术想象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2分)A: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和感受B:融会和整合表象感受C:创造艺术的灵感D:主导和主宰艺术理想E:联系意象世界与认知能力25、关于美育,下列正确的说法是()(2分)A:形象直观的教育B:潜移默化的教育C:立竿见影的教育D:以情动人的教育E:以理服人的教育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名词解释:生物本能说(3分)27、名词解释:喻象(3分)28、名词解释:以美育代宗教说(4分)29、名词解释:鉴赏过程中的“品”(4分)30、简述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特点.(6分)31、美育与人格教育的关系.(6分)32、简述艺术品的层次结构,并说明其内在关系.(6分)33、简述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6分)34、简述艺术接受的主体性.(6分)35、举例论述悲剧审美形态的特征.(13分)36、结合具体审美实践,说明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13分)1104-全国-美学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考点】潜移默化答案:B解析:美育对于人性情的陶冶、情感的净化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而是如春风化雨般的逐渐沁入人的心灵,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孔子曾用风作比喻,说“草上之风必偃” ,说明了美育潜移默化的特点.2、【考点】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答案:B解析:乔治.桑塔亚那是美国批判实在论的倡导者,自然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1896年出版《美感》,是他的一部重要的美学文献,认为判定事物的美“实质上是建立一种理想.3、【考点】从艺术起源角度定义的答案:C解析:集体无意识说:荣格提出.认为艺术家是在“集体无意识”的驱动下进行艺术创作,艺术起源于集体无意识.4、【考点】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的答案:B解析:模仿说:古希腊时人们界定艺术的普遍观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艺术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艺术的本质因而是模仿的模仿,这种模仿是不真实的、虚幻的.其合理性在于始终把艺术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5、【考点】从艺术本质角度定义的答案:B解析:表现说: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6、【考点】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答案:D解析:夏夫兹博里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审辨善恶和美丑的能力,他把这种能力称为“内在的感官”,提出“内在感官说”.7、【考点】审美形态与文化答案:D解析:审美形态的形成发展中,与人们的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类各民族在实践活动方式上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思维活动有许多不同的特点.随着实践的提升,优美、喜剧、丑和荒诞等审美形态成为世界各民族共同的审美形态.8、【考点】荒诞的内涵与特点答案:C解析:荒诞作为一种审美形态,是西方现代社会与现代文化的产物.荒诞的本义是不合情理与不和谐,它的形式是怪诞、变形,它的内容是荒谬不真.荒诞是对人生的无意义的虚无性的审美感悟.9、【考点】美学学科答案:D解析: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①审美意识;②美学思想;③美学学科.审美意识是美学思想的基础.10、【考点】鲍姆加登与美学学科的诞生答案:D解析: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形成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1750年出版的《美学》一书为标志,鲍姆加登被称为“美学之父”.“Aesthetics”原意是感性学.11、【考点】第五种观点则把重点放在研究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上面答案:C解析:蒋孔阳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关系,重点是研究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12、【考点】艺术敏感答案:B解析:艺术敏感主要是指主体感受生活、欣赏艺术、体验和孕育意象的敏锐性和悟性,天才的敏感是指这种感受体验的细致、快捷、丰富和深刻.13、【考点】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答案:D解析:审美活动的自律性: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14、【考点】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答案:A解析: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存在论,艺术本体论从根本上讲就是艺术的存在论.15、【考点】劳动说答案:D解析:普列汉诺夫在毕歇尔研究的基础上,对劳动与艺术和审美之间的关系作了更深入、系统的阐发,“劳动先于艺术,功利先于审美“是普列汉诺夫的观点.16、【考点】艺术天才是客观存在的答案:C解析:天才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艺术史上,有许多艺术家具有超于常人的能力,他们创造的作品超绝群伦,旁人难以比拟,甚至难以理解,他们就好像是天助神功一样,这样的艺术家人们称之为天才.特征:艺术天才最根本的就是具有与众不同或高于常人的创造意象的天然资质和能力.17、【考点】审美发生的社会中介因素答案:B解析:审美发生的条件:①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个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②巫术礼仪活动是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是具有社会性要求的劳动.18、【考点】中国美育思想简述答案:C解析:美育目标实现的过程,便是朱熹“消融渣滓”的过程.其类似于亚氏关于悲剧效果的净化思想.19、【考点】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答案:B解析:黑格尔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提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这一命题,德国古典美学时期,黑格尔还提出了悲剧的“矛盾冲突”理论.20、【考点】物质实在层答案:A解析:艺术品的四个结构层次:①物质实在层②形式符号层③意象世界层④意境超验层.物质实在层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考点】审美理想答案:ABD解析:审美理想不是纯粹的个性特征,而是反映着一定的民族性、时代性、阶级性.22、【考点】优美答案:ABCDE解析:在优美这种审美形态中,自然感性形式往往具有对称、均衡、圆润、柔媚、秀丽、纤巧、比例协调、幽静、淡雅的特点,与之相适应的是生理的快感、情感的松驰快适、心灵的共鸣,并且,激发人们产生对于人生美好事物的丰富联想.23、【考点】审美经验理论的历史回顾答案:ABC解析:直观主义的特点在于把审美经验归结为非理性的直观或者直觉活动,属于这一传统的思想家包括叔本华、尼采、伯格森和克罗齐等.24、【考点】艺术想象力答案:AB解析:艺术想象力是指艺术家在感受生活,孕育意象过程中展开想象、联想、幻想或意象思维的能力的程度.艺术想象力可以超越抽象概念、判断、推理,超越正常的逻辑时空,以艺术的感悟主旨为归,形成独特的心理时空和情感逻辑,来追忆、引发、整合心理意象.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重要的是将其融合和整合.25、【主考点】诉诸感性【副考点1】潜移默化【副考点2】能动性答案:ABD解析:美育诉诸感性、潜移默化与能动性,是形象直观以情动人的教育.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考点】生物本能说答案:生物本能说是从人的自然天性来说明审美发生的,认为审美的发生导源于人的某种本能,人类的审美活动在其本源处就是一种本能的需要.这种学说的缺点主要在于:第一,混淆和抹杀了动物的本能活动与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之间质的区别,以至于把动物的快感等同于人的美感.第二,由于忽视了人的审美活动中所包含的社会性内容,从而也就忽视了对审美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根源的探讨.27、【考点】意象的主要类型答案:如果说兴象是把“主体”熔铸于世界中,满足于“世界”的“自相”,喻象便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象征物,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它带有极明显的人工痕迹.28、【考点】中国美育思想简述答案:美育具有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功能,所以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说.他在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时候,他拿宗教与美育作比较:“一、美育是自由的,而宗教是强制的;二、美育是进步的,而宗教是保守的;三、美育是普及的,而宗教是有界的.”他还把美育看成提升人生价值的途径和激发创造力的动力.宗教也是诉诸人的心灵,追求完满与解脱,但主要是减少人们现实的痛苦,鼓励他们对来世充满希望.而美育则是受审美对象感发,拓展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人的个性,追寻真实现世的幸福,不是虚无飘渺的来生.29、【考点】品答案:“品”是指接受者根据各自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和经验,凝神观照,发挥想象力,细致地体味作品,充实、丰富、发展意象,使意象更具接受者的个性.可以说“品”就是意象的重建过程.接受主体进一步把握了形式符号的深层意义,在把握过程中把意象建立起来,丰富起来,完满起来.30、【考点】美学研究的方法答案:(1)美学既然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那么它的研究方法自然也应当是多样的、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2)美学既然是研究具体的审美现象和现实的审美活动,就意味着美学研究比一般人文学科更为注重感性的经验、情感的契合、心灵的碰撞,更多地要求经验科学的配合和协助.(3)美学必须广泛吸收其他人文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成果,美学研究的方法应当是多元的、多样的.它既可以单独使用不同方法,也可以同时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还可以用不同方法进行不同的组合研究.(4)美学研究的多种方法还是有主次之分,核心与附属之分.我们认为,从学科性质来看,美学的核心方法应当是哲学方法.31、【考点】第二节美育的内涵答案:(1)美育与人格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认为美育是人格教育,事实上是把美和善混为一谈.(2)美育是人格教育的规定虽然揭示出了审美教育的间接效应,但却显得过于宽泛.审美基于个体的精神自由,道德基于群体的礼法伦常,将美育的目标落实到德行,其结果必然是以礼法伦常窒息了个体的精神自由,美育事实上也就沦为以美为手段的德育,取消了自身的独立性.32、【主考点】物质实在层【副考点1】形式符号层【副考点2】意象世界层答案:一、艺术品是以审美意象为中心、传达审美经验为目的的多层次开放系统,由此出发,将艺术品的基本层次结构作如下分析:1、物质实在层指艺术品赖以在时空中存在的物质实体和媒介它是就艺术品首先作为物质实体,是由各种物质材料构成的存在而言的.2、形式符号层各类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指向意象世界的形式符号,如果说物质实在层是它的间接性物质存在,那么形式符号层则是艺术品的直接性物质存在,形式符号层的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它直接指示、负载着艺术的意象世界,在艺术品的整体结构中,形式符号层指示、负载意象的功能远大于其独立的审美价值.3、意象世界层所谓意象世界层是指建立在前两个层次基础上的、非现实的、展现人类审美经验的、能转化为被感性把握的、富有意味的表象世界,这是艺术品结构中的核心层次.4、意境超验层意境超验层是意象世界背后所蕴含着的富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意味的最高境界.意境超验屡次又可有广义、狭义之分,一是就人生境界而言,一是就艺术品本身的内涵而言.二、艺术品层次结构的内在关系:从物质实在层到形式符号层,到意象世界层,再到意境超验层,艺术品一层层走向了纵深.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艺术品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生成的结构系统,又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的整体,其中各个层次相互联系,相互依凭,层层相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它们只有在整体的结构系统中才有其存在价值与各自的地位,离开了整体,每一单个层次都毫无意义.33、【考点】审美活动作为价值活动的特殊性答案:审美活动不仅有着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而且具有不同于其他价值活动的特殊性.(1)审美活动所追求的不是一般的价值,而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进行情感体验.(2)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特殊世界.他既是从生活世界中暂时的退出,又是向生活世界更深的突进.(3)审美活动所追寻的又并非一种一般的精神价值,而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34、【主考点】首先,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生成【副考点1】其次,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副考点2】再次,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特殊的结构答案:艺术意象的重建不只是艺术家创造的意象的简单复制,而是一个能动的再创造过程.艺术接受是艺术接受者主体的意识活动.(1)艺术意象的再创造是审美对象在被接受过程中的现实生成.(2)艺术接受的主体性,源于接受者不同的“期待视界”.(3)艺术品形式的结构,是一个特殊的结构.(4)不但文学作品,一切艺术品皆然,其意象潜藏在复杂的结构系统中.35、【考点】悲剧的内涵与特点答案:悲剧作为审美形态,所体现的主要特征有:(1)悲剧通过对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从而展现对人生存在价值的肯定.悲剧的审美价值一般是表现为审美存在中的主客体的冲突、斗争的过程,这样其实就是人生存在的否定性体验.(2)悲剧的审美冲突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社会及自身存在的冲突和超越.纵观历史发展中的各类悲剧艺术形式,其实都蕴含了各个社会历史阶段的人的存在实践的悲剧冲突.(3)悲剧的情感体验是一种人生实践存在的深层体验.悲剧审美体验不仅停留在怜悯、恐惧等个体情感的范畴之中,而是对基于存在的对人的命运的思考和感悟.36、【主考点】呈现阶段【副考点1】构成阶段【副考点2】评价阶段答案:审美经验的动态过程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1)呈现阶段:审美经验的第一个阶段是借助感知对对象感性特征加以把握,也就是使对象在主体的意识之中呈现出来.审美感知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对象的,因而审美态度的确立就成为审美活动开始的主观标志.(2)构成阶段:如果说在审美经验的呈现阶段主要通过审美知觉来进行的话,那么在其第二阶段即构成阶段中,审美想象的作用就是关键性的了.由于在构成阶段审美主体与对象处于浑然一体的状态,因而主体所获得的只是关于对象的原始经验材料.虽然此时主体已经由于对象与身体的契合而感受到一定的审美愉悦,但主体尚未构成对象的完整表象,因而也就无法对其加以评价和判断,其感受自然也就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因此,主体还必须通过想象力的作用来构成较完整的审美对象.(3)评价阶段:审美体验的最后阶段是评价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主体要从自己的价值标准出发,对于已经构成的审美表象做出具有普遍性的评价和判断.因此,主体的理解力在此无疑起着关键性的作用.11。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考试真题20【附答案】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美学》考试真题20【附答案】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审美境界的核心是()(1分)A:力量B:自由C:学识D:博爱2、《大希庇阿斯篇》的作者是()(1分)A:苏格拉底B:柏拉图C:黑格尔D:鲍姆加登3、所谓审美形态的二重性是指其()(1分)A:历史生成与个体相对性生成B:哲学思想对审美形态的统摄性C:多种审美因素构成的有机体的感性凝聚D: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4、以下线条哪种能使人产生优美感()(1分)A:粗犷的直线B:锐角的折线C:平直的虚线D:纤巧的曲线5、广义的荒诞实质是()(1分)A:对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B:对庸人行为的嘲弄C:对社会流行的批判D:对人生命运的揭示6、比较自觉的审美活动产生于()(1分)A:距今约300-200万年前B:距今约30-5万年前C:距今约5万年前D:距今约3-1万年前7、在发生认识论看来,用原有的心理图式去进行审美活动是()(1分)A:同化过程B:调节过程C:想象过程D:感悟过程8、艺术家在创造意象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人生态度,这是艺术意象的()(1分) A:虚拟性B:情感性C:想象性D:情绪性9、获得精神的放松和快乐,是艺术的()(1分)A:娱乐消遣功能B:认识功能C:思想启迪功能D:社会干预功能10、艺术品提供给我们最基本的东西是()(1分)A:形象B:快乐C:意象D:感悟11、所谓艺术技巧是指()(1分)A:艺术思维技巧B:艺术联系技巧C:艺术审美技巧D:艺术操作技巧12、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1分)A:大脑的发育完备B:自然环境的变化C:物质生产劳动D:社会交往的发展13、下列类型中属于时间艺术的是()(1分)A:建筑B:绘画C:雕塑D:音乐14、构成审美活动的基本要素是()(1分)A: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B:审美环境与审美条件C:审美意志与审美愿望D:审美教育与审美素养15、“悟”是艺术品鉴赏过程中()(1分)A:所有接受者必定要达到的层次B:接受主体鉴赏活动的起始环节C:接受主体感知最终的升华D:对创作主体意象的复制16、区分审美趣味是否健康的标准是()(1分)A:主体的创造性B:历史的传统性C:社会的普及性D:与对象属性的一致性17、在西方最明确提出“寓教于乐”的思想家是()(1分)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贺拉斯18、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1分)A:美的规律B:艺术现象C:审美心理D: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19、孔子的美育讲究的是()(1分)A:美善协调B:天人合一C:逍遥自在D:渐修顿悟20、在审美感知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是()(1分)A:视觉与听觉B:嗅觉与味觉C:触觉与知觉D:平衡觉与重力觉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美学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分)A:审美萌芽B:审美意识C:美学思想D:美学学科E:审美体系22、将审美归结为本能的理论主要缺点是()(2分) A:混淆了人与动物行为之间质的区别B:不能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C:缺乏生物学的基础D:没有考古素材的支撑E:忽视了审美活动的社会性23、构成悲剧内涵的核心因素是()(2分)A:奉献B:冲突C:抗争D:毁灭E:胜利24、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有()(2分)A:品位B:个性C:能力D:品味E:兴趣25、意象的主要类型包括()(2分)A:仿象B:兴象C:喻象D:抽象E:形象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名词解释:对比联想(3分)27、名词解释:灵感(3分)28、名词解释:“劳动说”(4分)29、名词解释:审美形态(4分)30、简述什么是意境以及意象与意境的区别.(6分)31、为什么美不能先于人而存在?(6分)32、自然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为审美对象?(6分)33、简述审美活动的特殊性.(6分)34、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是怎样的?(6分)35、试论述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与区别.(12分)36、试分析美育在现代素质教育中的地位.(14分)1007-全国-美学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1、【考点】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答案:B解析:所谓自由人生境界,就是从人生境界中升华出来的超越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的悦乐情怀和情境,也就是审美境界.审美境界要求在人与世界之间实现比较高程度的有机统一,它的核心是自由,如果主客体始终处于割裂的、矛盾的状态,那就不太可能是审美的;从心境来说,审美境界较大程序上超越个体眼前的某种功利性有限性,而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2、【考点】第一种,有人说美学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这样一门学科答案:B解析: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柏拉图以苏格拉底的名义与希庇阿斯对话论著.《大希庇阿斯篇》的作者是柏拉图,故选B.3、【考点】二重性答案:D解析:审美形态的二重性:主要指的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4、【考点】优美答案:D解析:作为优美审美形态的审美对象,一般具有小巧、轻缓、柔和等的形式特征,对于优美的对象,常常以清新.秀丽、柔媚、娇小、纤巧等加以描述,因此题干所说可选D项.5、【考点】荒诞的内涵与特点答案:A解析:广义的荒诞实质是人的异化和局限性的表现.6、【考点】比较自觉的审美答案:D解析:人类活动中比较自觉的审美活动产生于距今约3-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7、【考点】审美经验的心理建构答案:A解析:在发生认识论看来,用原有的心理图式去进行审美活动是同化过程.8、【考点】情感性答案:B解析:艺术家在创造意象活动中体现自己的人生态度,这是艺术意象的情感性.艺术意象的情感性形成于艺术家创造意象的活动中.情感与“意”有密切联系,是艺术熔铸意象的重要动力和导引,并伴随着意象创造的全过程.艺术意象中总是包含渗透着某种形态的情感因素,使意象具有强烈的感染力.9、【考点】艺术的功能是多元的答案:A解析:艺术的娱乐消遣功能主要指欣赏艺术品常常能使人们在紧张工作之余,获得一种精神性的放松和快怡,是一种娱乐的手段.10、【考点】艺术存在于从艺术创造——艺术品——艺术接受的动态流程中答案:C解析: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艺术品提供给我们最基本的东西是意象.11、【考点】艺术技巧答案:D解析: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艺术的形式.它是艺术技巧运动的物态化和凝定.12、【考点】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答案:C解析:审美发生的条件:①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活动是人的生产不同于动物生产的一个最本质的规定性,也是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真正前提.②巫术礼仪活动是在原始社会中促进审美发生最重要的一种中介因素.13、【考点】时间艺术答案:D解析:把艺术分为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建筑、雕塑、绘画.时间艺术——音乐、戏剧.14、【考点】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答案:A解析: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15、【考点】悟答案:C解析: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悟”是艺术品鉴赏过程中接受主体感知最终的升华.16、【考点】审美趣味答案:D解析:审美趣味的两重性决定了我们在承认其个体性的同时,还必须注意防止那种把审美趣味相对化的观点.这就是说,无论审美趣味有多么明显的主观性和个性色彩,它仍然是好坏高下之分的.健康良好的趣味总是与对象的属性较为一致.相反,坏的趣味则为主观的好恶所左右,而不考虑审美对象的具体特征.17、【考点】西方美育思想简述答案:D解析:贺拉斯: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原则,认为文艺必须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一是真实性,艺术的内容必须真实可信、合情合理;二是形象性,艺术表现要具体可感;三是情感性,艺术要有魅力,能够以情感人.这种寓教于乐的原则实际上是美育和道德教育统一的结果,同时又符合文艺的规律,要有魅力,直接给人以感动.18、【考点】第四种观点,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答案:D解析: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19、【考点】第二节美育的内涵答案:A解析:在儒家看来,美育的目的,乃在于让人精神上获得解放,进入一种顺应自然,与天地同体的和谐境界.孔子的美育讲究的是美善协调.20、【考点】感知答案:A解析:在审美感知中起主导作用的感官是视觉与听觉.二、多选题(共5题,共10分)21、【考点】美学学科答案:BCD解析: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①审美意识;②美学思想;③美学学科.22、【考点】生物本能说答案:AE解析:将审美归结为本能的理论主要缺点是混淆了人与动物行为之间质的区别,忽视了审美活动的社会性.23、【考点】悲剧的内涵与特点答案:BCD解析: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内涵的三个核心因素.24、【考点】审美趣味答案:AE解析:审美趣味是个人在审美活动和审美评价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爱好和倾向.能力或鉴赏力是审美趣味的内在方面,而兴趣和品位则是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25、【考点】意象的主要类型答案:ABCD解析:意象的四种主要类型: 仿象;兴象;喻象;抽象.三、文字题(共11题,共70分)26、【考点】想象答案:对比联想是指由对于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而引起与其具有相反特点的其他事物的联想形式.这种联想主要建立在两种事物的性质和特征的对比关系的基础之上,其功能不在于强化对于某一事物的感受,而在于强化对这两种事物所具有的对立关系的理解和感受.27、【考点】灵感答案:所谓灵感,是艺术家在意象创造中,由于各种心理机制、功能处于高度协调的自由状态而突然生成的精神昂奋、注意集中、情绪激动、想象力空前活跃的一种思维活动的境界.这种“突然”出现的灵感往往像火花一样给艺术家照亮了另一个艺术的世界.28、【考点】劳动说答案:劳动说认为艺术和审美起源于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系统阐发这一理论的美学家是普列汉诺夫.29、【考点】审美形态的内涵和特征答案:审美形态,是指在审美实践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以复杂的人生样态、自由的人生境界为核心的审美情趣、审美风格等感性显现的对象化的形态,以及人们对这种不同形态的逻辑分类.30、【考点】什么是意境答案:一、意境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形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二、意象与意境的主要区别在于:1、虽然二者均有主客、物我、情景浑契的结构,但它们所达到的层次、深度不同,意象主要讲的是审美的广度,意境则主要就审美的深度而言,意境深邃,意象广阔.2、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它是主体心灵突破了意象的域限所再造的一个虚空、灵奇的审美境界.3、在中国文化中,意象属艺术范畴;而意境则指的是心灵时空的存在与运动,其范围广阔无涯,与中国人的整个哲学意识相联系.31、【考点】审美主体与对象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答案:(1)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人们之所以有资格来谈论美,是因为人在审美活动中不断地创造着美.如果说,美就在客观事物本身,就是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那么,何以这种属性是美的,别的属性就不美?如果离开人,我们甚至无法说明最简单的审美现象.(2)我们之所以说某种东西是美的,是因为这种东西对人有一种特殊的精神意义,而这种意义是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能表现出来的.如果把美从审美活动中分离出来并把它实体化,就会导致美本身的消失.(3)美只存在于审美活动中,只有在审美活动中它才现实地生成、真实地显现出来.所谓美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32、【主考点】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副考点1】审美条件向审美对象的现实转化【副考点2】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答案:审美对象既具有一般对象共有的属性,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这是由审美活动的根本性质所决定的.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1)审美对象自身的客观条件任何一种审美对象都不能离开一定的物质基础,都必须以一定的客观物质材料作为其现实存在的必要条件.审美对象不只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属性,同时这些物质属性本身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2)审美条件向审美对象的现实转化审美对象之所以会具有客观性,并非仅仅因为构成审美对象的物质材料本身具有客观实在性,更重要的是,这些客观物质材料总是承载着、蕴涵着一定的客观生活内容.一定的客观事物首先是因为与人的实际生活发生了某种深刻的必然的关系,成了人的生活世界中一种有意义的事物,它才可能成为某种具备审美价值的事物.具备审美价值的事物首先必须是人的生活世界中一个具有实在性的事物.那些尚未进入人的世界的事物,即使存在着,也是一种本然性的存在物,不能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审美对象只是在具体的审美活动中才现实地生成并显现出来的.(3)审美对象的非实体性与开放性审美对象不仅在审美活动中才现实地呈现出来,而且也只有在审美活动中它才真正地完成自身.所谓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完成,就是说,只有在审美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碰撞、交融,审美对象才会现实地具体地生成.因此,审美对象既不等于客体的审美条件本身,也不等于主体的审美体验本身,它是审美主体与客体审美价值属性相互融合与统一的产物.审美对象之所以不同于一般活动的对象,根本上就在于它具有非实体性与开放性的特征.33、【主考点】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副考点1】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副考点2】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答案:我们从四方面简要分析一下审美活动的特殊性.(1)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审美活动是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之间在当下直接性的情境中所展开的一种最具本己性的精神交流与沟通,它既是主体得以能动地表现自己本质力量的一种独特方式,也是对象能如其所是地呈现自身的一种生动过程.(2)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审美是一种最具个性化色彩的精神活动,它所建构的是一个具有独特生命意味的诗意世界.审美活动在各种精神活动中最具有个性化.(3)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审美是一种在自身中排斥直接的功利性,但又在其根底里与人类整体的生存与发展血脉相通的特殊活动,就是说,它既具有功利性,又具有无功利性,既具有自律性,又具有他律性,审美活动的特殊性就恰恰在于它是诸多矛盾因素的辩证统一.(4)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正因为审美活动是无功利性相有功利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审美活动又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所谓自律性,是指审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自身完满的世界,它不是手段,而直接的就是目的本身.所谓审美活动又具有他律性,就是说审美活动并不是一个封闭孤立、与世隔绝的世界.34、【考点】审美经验的结构法则答案:(1)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中的辩证法思想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观点结合起来进行思索.在实践中人的感觉和情感的人化过程为情感与理智的融合提供了本体论的条件.(2)在审美经验中,情感与理智的关系表现为,理智渗透于情感之中,而情感又受到理智的引导.(3)单纯关于主体情感的抒发并不能产生美,只有当情感经过提升与净化,经过理智的筛选和改造之后,才能够真正转化为艺术表现的对象.(4)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的情感活动要受到思想的制约.总之,情感与理智在审美经验中只有和谐地统一在一起,才符合审美活动的基本要求.35、【主考点】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副考点1】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副考点2】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答案:一、艺术品与非艺术品之间的区别1、艺术品是人工制品而不是自然物.艺术品不能是自然物,而必须是人工制品.自然物再美也不能称作“艺术品”.“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第一个区别是:艺术品必须是人工制品,这是“艺术品”的最基本的必要条件.2、艺术品是精神产品,而不是物质产品.艺术品首先是人工制品,但人工制品并非都是艺术品,艺术品仅是人工制品中的极少部分.艺术品是人的高级活动——想象活动创造出来的产品,是一种精神产品,是人工制品中的高级部分.这是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第二个重要区别.3、艺术品主要是意象思维的结晶,而不是抽象思维的成果.艺术品与其他精神产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通过艺术家的意象思维所创造的意象世界,来传达人类的审美经验,这是艺术独有的审美本质.二、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联系1、经过审美加工和创造,非艺术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可以转化成艺术品.审美和创造可以使一部分非艺术品的自然物和人工制品进入艺术品的行列,从而扩大人类的审美视野,充实人类的审美经验.2、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向非艺术品领域渗透,拓宽艺术品的领地,增添艺术的门类和品种,并使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富有艺术情趣和审美意味.36、【考点】第五节美育的目的答案: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美育的性质与自身特点决定的.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人的行动总是受一定的情感支配的,所以,人的情感对人生实践具有重要意义.而情感的开发与升华,只能通过情感的作用.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2)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仅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从情感上产生爱好,才能心悦诚服,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见,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为一个有机体.(3)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两种思维密切相关,从思维的发生学来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但也并非是绝对的,还要有合理的心理结构,才能将知识、道德转化为一种智慧.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书读得不少,人品也不错,可就是不会运用,甚至成为书呆子,这和平常缺乏美育教育,形象思维能力低,缺乏想象力有着直接的关系.(4)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知识结构的综合化,而不囿于某一学科的单一知识,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教育的精髓是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智慧是从灵魂中引发出来的.智慧是知识、修养、经验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人的一种素质.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不管干哪一行,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不可能真正做好工作,成为优秀人才.。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美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自考专业(汉语言文学)《美学》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范畴的观点()。
A.是美的范畴说B.是审美范畴说C.很全面D.犯了主客二分和现成论的错误2.【单选题】宗白华认为在人生境界中主于美的是()。
A.功利境界B.学术境界C.艺术境界D.境界3.【单选题】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类型的观点()。
A.是从形式上划分审美形态B.顾及到了审美形态的真实内涵C.是美的类型说D.是审美类型说4.【单选题】审美发生的基本前提是()。
A.异性的吸引B.游戏的冲动C.工具的制造和使用D.祭祀的崇拜5.【单选题】人类审美意识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人类的生产劳动B.人类自觉的精神活动C.人类社会分工D.人类独具的运用语言的能力6.【单选题】澄明之境的进入,需要审美主体的()才能自动展现出来。
A.审美距离B.静观体验C.陌生化D.热情投入7.【单选题】将审美形态与人生境界等同的观点()。
A.是正确的B.随着对人生境界研究的重视而出现C.人生境界具有审美形态的表形特征D.在古希腊时就如此8.【单选题】审美活动相对于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在逻辑上是()。
A.同时的B.在后的C.在前的D.无所谓先后9.【问答题】名词解释:审美趣味10.【单选题】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应当是()A.心理学方法B.哲学方法C.人类学方法D.艺术学方法11.【单选题】主体在审美中思想倾向、意志追求和愿望企图的融合是指()A.审美理想B.审美想象C.审美判断D.审美意向12.【单选题】根据现代美学的观点,艺术在逻辑上首先存在于()A.物质形态中B.形式概念中C.行为个体中D.意象世界中13.【单选题】认为审美形态是美的形态的逻辑出发点是()。
A.认为美是主观的B.认为美中有人的体验C.认为美是客观的,完全外在于人D.认为美在实践中形成14.【单选题】认为审美形态是审美风格的观点,是将审美看成一种文化大风格,这种观点是()。
2024年汉语言本科-美学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5带答案

住在富人区的她2024年汉语言本科-美学考试历年真题常考点试题带答案卷I一.综合检测题(共100题)1.简述自由是美学与实践存在论之间的中介。
2.审美意识从人的一般意识中分化的过程就是()。
A.人的审美需要从人的实用需要中分离出来的过程B.人的自由意志的产生过程C.人类超越原发的自然需要的过程D.人类意识由自我性转化为社会性的过程E.人类产生道德观念的过程3.美学学科诞生的标志4.在儒家的美育观中,实质上更强调()。
A.知识教育B.艺术教育C.道德教化D.才艺培养5.构成审美活动动力机制的要素包括()。
A.审美需要、审美想象、审美趣味B.审美直观、审美想象、审美趣味C.审美趣味、审美激情、审美需要D.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A.鲍姆加登B.黑格尔C.费希纳D.康德7.审美理解8.简述梁启超的美育观。
9.认为游戏是审美活动的根本特征的美学家是()。
A.歌德B.席勒C.伏尔泰D.达尔文10.意象与人们内在情感形式相联系,便构成了审美心理的()。
A.理想状态B.基础动力C.超验意境D.形式符号11.古希腊语中的“艺术”一词指的是()。
A.模仿B.技艺C.创造D.审美12.交感巫术13.“将那人生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这句话所指的审美形态是()。
A.悲剧B.荒诞C.丑D.喜剧14.所谓自由人生境界,就是从人生境界中升华出来的()。
A.自然境界B.功利境界C.道德境界15.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的中介与桥梁是()。
A.艺术欣赏B.艺术品C.艺术家D.艺术技巧16.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兴起而生成的审美形态是()。
A.丑B.荒诞C.优美D.崇高E.悲剧17.艺术最核心的功能是()。
A.宣传B.审美C.教育D.娱乐18.简述审美实践是一种人生实践。
19.简述崇高的审美特征。
20.审美趣味21.期待视界22.艺术品的开放性23.黑格尔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
A.美感B.文化C.艺术D.自然24.交感思考25.审美经验中涉及到的想象活动的高级形式包括()。
国开河南电大本科《美学专题》形考任务(第 2次作业练习)试题及答案

国开河南电大本科《美学专题》形考任务第2次作业练习试题及答案1.将丑和荒诞作为审美形态是在()。
A.古希腊B.19世纪中叶后C.中世纪D.文艺复兴[答案]B2.下面属于命运悲剧的是()。
A.《朝阳沟》B.《奋斗》C.《俄狄浦斯王》D.《巨人传》[答案]C3.克罗齐是()美学家。
A.法兰西B.德意志C.意大利D.英格兰[答案]C4.希腊艺术普遍呈现了神与人的()。
A.同形同性B.躶体C.艺术性D.互通[答案]A5.典雅在西方,就是17世纪()的宫廷趣味。
A.英国B.法国C.俄国D.中国[答案]B6.不能从下面那个规定去把握美()。
A.心理距离B.美关系到物的形象性C.美与美感是同时共在的D.美依赖于美感[答案]A7.“悲剧冲突”的提出者是()。
A.亚里士多德B.席勒C.康德D.黑格尔[答案]D8.()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是生活”。
A.意大利B.德国C.俄国D.英国[答案]C9.文化研究学科的奠基者之一是()。
A.杰姆逊B.马尔库塞C.威廉斯D.阿多诺[答案]C10.美学的性质是()。
A.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学科B.D.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社会科学C.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型的人文学科D.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人文学科[答案]C11.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实践B.物质C.精神D.意念[答案]A12.从美学的角度,()是人的现实审美活动的最有深度、最全面、最高级的凝结形式。
A.审美距离B.艺术C.热情投入D.陌生化[答案]B13.在审美实践活动中,最基本的两种审美形态是()。
A.丑和荒诞C.悲剧和喜剧D.优美和丑审美[答案]B14.视觉空间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
A.建筑B.绘画C.雕塑D.空间造型[答案]D15.美学中贯穿始终的理论基石是()。
A.审美理想B.审美意象C.审美活动D.审美心理[答案]C16.“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是()的诗句。
A.白居易B.李杜C.杜甫D.李白[答案]D17.中国当代美学的哲学基础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电大汉语言本科《美学专题》(教考一体化)网上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资料整理于2017年5月26日;资料涵盖“我要考试”的全部试题及答案;为方便学员考试“我要考试”的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已经排序;考试登录平台网址:;“我要考试”成绩即为学员期末考试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题库
1.悲剧冲突”的提出者是\\黑格尔
2.比德“在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表现是\\儒家学说
3.不能从下面那个规定去把握美\\心理距离
4.不是古希腊的杰出人物的是\\孔子
5.不是中国传统君子形象的是\\月亮
6.不属于审美心理学流派的是\\心灵感应说
7.()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美是生活”\\俄国
9.从历时性来说,首先产生的是\\美
11.()代表的是宁静与安逸\\绿色
12.典雅在西方,就是17世纪()的宫廷趣味\\法国
13.对于美学有核心意义的分类是\\按照审美的方式分类
14.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境界是分层次的,其中最高的是\\天地境界
15.改革开放后第一本美学论著\\王朝闻《美学概论》
17.黑格尔说,美的理想体现在()的雕塑上\\古希腊
18.将丑和荒诞作为审美形态是在\\19世纪中叶后
19.恐怖是现代()的一个审美范畴\\西方
20.美感产生于\\劳动实践把主体力量对象化的过程
22.美体现了人与对象的一种()关系\\和谐
23.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是\\审美活动
24.人类审美活动的理想和目的是\\美
25.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是\\声乐艺术
27.审美对象的核心是\\美
29.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是\\艺术美
30 视觉空间艺术最基本的特征是\\空间造型
31.()是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的主要文化形式\\宗教
32.()首次出现了从艺术的审美特征出发来确立的艺术形态划分原则\\18世纪
33.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并在其作品中得到体现的是\\雨果
35.我国古典美学传统将()看作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自然
36.西方崇高理论的核心是\\康德的理论
37.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涉及崇高内容的是\\毕达哥拉斯
38.西方美学研究的主题是\\悲剧
39.希腊艺术普遍呈现了神与人的\\同形同性
40.下列不属于印度文学作品的是\\《伯罗奔尼撒》
42.下列属于古希腊悲剧的是\\《普罗米修斯》
44.下面属于命运悲剧的是\\《俄狄浦斯王》
45.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是()的诗句\\李白
47.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学研究开始转向\\前苏联
48.形式美的基本结构是\\结构性存在
50.形式美的基本元素是\\物质性存在
52.形体要素中最基本的元素是\\点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