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估算方法与技巧的训练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5 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件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2.5 用估算解决问题》课件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
看是否坐得下, 要知道六个年级 总人数?
223+234=
例 4 223+234 ○ 441
223看成200 234看成200
200+200=400
223>200 234>200
பைடு நூலகம்
223+234>400
没法肯定223+234的和是否大于441
例 4 223+234 ○> 441
所以肯定不够。
3、幼儿园有男生183人,女生152人, 买来400个苹果,每人吃一个够吗?
183<190 152<160 190+160=350 350<400
所以每人吃一个够。
4、老师给同学们买面包花了647元, 买矿泉水花了232元,买这两种食品 大约花多少钱?
647≈650 232≈230 647+232≈880(元)
1、估算。
698+203≈ 900 377+132≈ 510 948-321≈ 630
989-198≈ 800 234+417≈ 650 672-349≈ 320
2、一台电扇245元,一个电饭锅187 元。妈妈有400元,买这两件商品够吗?
245>240 187>180 240+180=420 420>400
441-220接近 220
所以坐不下
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 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 坐得下吗?
196<200 226<230
200+230=430 430<441
所以肯定能坐得下。
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估算方法:
把每个三位数看作与它接 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 再进行运算,取整百数还是 几百几十数,要视情形而定。
答:买这两种食品大约花880元。

小学三年级估算技巧

小学三年级估算技巧

小学三年级估算技巧引言在小学三年级数学学习中,估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

通过估算,学生可以在没有计算器或参考资料的情况下,快速得出近似的答案。

本文将介绍一些小学三年级估算技巧,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估算步骤1.确定问题类型:在进行估算之前,首先要明确问题类型。

常见的问题类型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了解问题类型有助于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2.简化运算数:接下来,将问题中的运算数简化为更容易计算的数。

可以使用下述方法进行简化:–把大数变成更小的数,例如将789变成800。

–把负数变成正数,例如将-37变成37。

–把分数变成整数,例如将3/4变成1。

–将小数化为整数,例如将0.6变成6。

3.估算计算:采用适当的估算方法进行计算。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估算方法:–近似估算:将运算数近似到最接近的整数,然后进行计算。

例如,估算136 + 28可以将136和28都近似到最接近的整十数,即140和30,然后计算140 + 30 = 170。

–舍位估算:将运算数舍去一部分数字,然后进行计算。

例如,估算617 + 249可以将617和249的个位数舍去,即600 + 200 = 800。

–分步估算:将运算数分解成更小的部分,然后分别进行估算和计算。

例如,估算432 + 591可以将432和591分别估算为430和590,然后计算430 + 590 = 1020。

–换位估算:改变运算数的顺序,使之更容易计算。

例如,估算96 - 37可以将37改变顺序变成73,然后计算96 - 73 = 23。

4.检查结果:在进行估算后,应该通过精确计算确认结果的准确性。

使用计算器或手动计算,对估算结果进行验证。

如果估算结果与精确计算结果相差较大,可能需要重新估算或检查运算过程。

示范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估算技巧,以下是几个示范例子:1.估算252 + 123:–近似估算:将252和123近似到最接近的整百数,即300和100,然后计算300 + 100 = 400。

人教数学三年级上估算类型总结与解题技巧(家长版)

人教数学三年级上估算类型总结与解题技巧(家长版)

万以内加减法估算解决问题题中有“大约”、“估一估”等,要注意可能是估算问题。

类型一:结果不比较,近似数就好。

(不比较四舍五入即可)1、北京到郑州,飞机票价700元,高铁票价309元。

从北京到郑州,坐高铁比坐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309≈310700-310=390(元)答:坐高铁比坐飞机大约便宜390元。

(书写过程要求不同学校可能会有不同,我儿的年级要求用≈,有的学校或者年级可能用不等号)2、一本书237页,小丽读了143页。

大约还有多少页没读?237≈240143≈140240-140=100(元)答:大约还有100页没读。

3、电影院的1号放映厅有336个座位,2号放映厅有142个座位。

1号放映厅大约比2号放映厅多多少个座位?336≈340142≈140340-140=200(个)答:1号放映厅大约比2号放映厅多200个座位。

(估算不是对精算结果的四舍五入,而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需要根据具体情境、数据灵活选择估算方法是四舍五入,还是进一法或者去尾法;理解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注意合理性。

在后面阶段的学习还会不断有估算的类型和渗透,所以还是要力争让孩子能体会如何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以及方法。

如实在不能体会,应对试题可使用粗体字所介绍的技巧)类型二:结果要比较,估数有技巧。

估大都估大,估小都估小。

方向要一致,才能做比较。

选择怎样估,总数做参考,估完计算后,接近总数好。

(此类型不能再单纯四舍五入,而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策略)1、两个学校举办“我给妈妈送枝花”活动,分别从星星花店预定了275枝和236枝康乃馨,星星花店有520枝康乃馨,估算一下,该花店的康乃馨够吗?275≈280236≈240280+240=520(枝)520=520答:该花店的康乃馨够。

(要比较,需估算方向一致。

原理是估大都够,实际肯定够。

技巧是估大比估小更接近总数,选择估大)2、龙龙想买这两件商品,估一估,妈妈带了500元钱,够吗?341元165元341≈340165≈160340+160=500(元)500=500答:不够。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估算解决数学难题练习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估算解决数学难题练习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估算解决数学难题练习本文档旨在帮助二年级学生通过估算的方法解决数学难题。

估算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得到近似的答案,并在处理数学问题时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

以下是一些练题,以帮助你练估算解决数学难题的能力。

练题一问题描述小明买了一件衣服,价格是78元,他给了店主100元的钱。

小明应该找到多少钱?估算解决方法我们可以使用估算的方法来快速得到近似的答案。

首先,我们可以估算出78元和100元之间的差值。

差值是多少呢?我们可以发现78比80要小一些,而100可以近似为80。

所以,差值大约是80减去78,即2元。

根据估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明应该找到大约2元的零钱。

练题二问题描述小明有78颗糖果,他想把这些糖果平均分给他的7个朋友。

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颗糖果?估算解决方法我们可以使用估算的方法来找到近似的答案。

首先,我们可以将78除以7,这样可以得到一个较精确的商和余数。

按照估算的方法,我们将78估算为80,7估算为10。

那么,80除以10等于8。

根据估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明的每个朋友可以大约分到8颗糖果。

练题三问题描述小明乘坐公交车去购物中心。

他花费了10分钟等候公交车,公交车行驶了15分钟,他下车后又花费了5分钟走到目的地。

小明一共花费了多少时间?估算解决方法我们可以使用估算的方法来找到近似的答案。

首先,我们可以将每个时间值进行调整,使其更易于计算。

按照估算的方法,我们可以将10分钟估算为10,15分钟估算为15,5分钟估算为5。

然后,我们将这些估算值相加,计算出总时间。

10 + 15 + 5 = 30根据估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小明一共花费了大约30分钟的时间。

通过以上练习题和估算解决方法的实践,相信你已经掌握了使用估算解决数学难题的技巧。

祝你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取得更多的进步!。

小学数学中估算的方法

小学数学中估算的方法

小学数学中估算的方法1、进一法。

即在每个数的最高位上加1,取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

如:28+15+7+2430+20+10+30=90.2、去尾法。

即把每个数的尾数去掉,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东方旅行社"十一'期间组织了几个旅游团,状况是:丽江524人,黄山208人,长城602人,九寨沟310人,峨眉山219人,估计该旅行社"十一'期间共接待多少人。

把尾数去掉,取整百数相加,得到524+208+602+310+219500+200+600+300+20=1800(人)。

3、四舍五入法。

即尾数小于或等于4的舍去,等于或大于5的便入进去,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如,"苹果每千克4.20元,1.8千克苹果应付多少元'?采纳估算则为4.21.842=8(元)。

4、凑十法。

即把相关的数凑起来接近10的先相加。

如17+8+12+24=(17+12)+(8+24)30+30=60.5、部分求整体。

即把一个大的整体平均分成假设干份,依据部分数求出整体数。

比如,估计体育场内的观众数,先将每个看台平均分成假设干份,数一数其中的一份有多少人,然后估计出一个看台的人数,最后依据几个看台数推算出整个体育场的人数。

2方法一依据商的最高位估算:即只计算算式中商的最高位上的数的结果,就能预知结果是几十多或是几百多,确定上的大致范围。

如计算132除以4的商是几十多,依据位数估算:即在四则运算中推断得数的位数。

如:5567积是四位数。

取近似数估算:即用"四舍五入'法取算式中几个运算数据的近似数,然后依据这些近似数的运算结果估计整个算式的值大概是多少。

如:994310040=4000,因而9943的值应在4000左右。

凑整估算:这个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是运用最广泛的,也是数学学习中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数量看成比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整千数再进行计算。

这种最简便的估算方法,在一年级就已经渗透到数学学习过程中。

三年级上册数学:12种“估算方法”详细解析教案160道习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12种“估算方法”详细解析教案160道习题(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12种“估算方法”详细解析教案 160道习题(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12种基本的估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练习,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内容1. 基本估算方法:包括四舍五入法、近似数法、乘除法估算、加减法估算等。

2. 实际应用: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测量等。

3. 习题练习:160道习题,覆盖各种估算方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12种估算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2. 难点:理解估算的原理和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实物展示。

2. 学具:练习本、计算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单的估算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新知识讲解:详细讲解12种估算方法,结合实际例子。

3.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估算的经验和技巧。

4. 习题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1. 三年级上册数学——12种“估算方法”解析2. 提纲:估算的意义、12种估算方法、实际应用、习题练习3. 关键点:每种估算方法的原理和步骤作业设计1. 必做题: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 选做题:查找生活中的估算实例,与同学分享。

课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学生的接受程度。

2. 学生反思:估算方法的掌握情况,习题的完成情况。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1. 导入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和预备知识的关键。

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估算实例,如估算班级中学生的平均身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这个实例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理解,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新知识讲解循序渐进:从最简单的估算方法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复杂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估算题方法技巧

三年级数学估算题方法技巧

三年级数学估算题方法技巧
三年级数学估算题那可太重要啦!估算就像是数学世界里的魔法棒。

那估算题到底咋做呢?其实很简单,先看数字接近哪个整十、整百数。

比如48 就接近50,92 接近90。

这就好比你去买东西,大概估摸一下要花多少钱。

然后把这些接近的数进行计算。

注意事项可不少呢!可不能随便乱估。

得根据实际情况来,要是估得太离谱,那可就闹笑话啦!就像你走路不能瞎走,得有个方向不是?
估算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嘛,那是杠杠的!只要你方法对,就不会出大错。

它就像一个稳定的小卫士,帮你快速判断结果的大致范围。

那估算都啥时候用呢?考试的时候可以快速检查答案对不对呀!平时生活中也能用,比如你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大概算一下要带多少钱。

这多方便呀!优势也很明显,节省时间,不用精确计算就能有个大概结果。

比如说,小明有38 元,想买一个45 元的文具盒和一个52 元的书包,问他的钱够不够?我们可以把45 估成50,52 估成50,加起来是100,而小明只有38 元,很明显不够呀!这样很快就能得出答案。

所以呀,估算在三年级数学里那可真是个好帮手,能让你又快又准地解决问题。

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估算方法哦!。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估算的方法总结训练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估算的方法总结训练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估算的方法总结训练
一、引言
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技能,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解决问题,并且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本单元中,我们将总结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估算方法,并提供一些训练题目以帮助同学们提高估算能力。

二、估算方法总结
1. 乘法估算方法
在进行乘法计算时,我们可以使用乘法估算方法来快速得到一个近似答案。

具体步骤如下:
(1)将两个因数四舍五入到最近的十位或百位;
(2)将四舍五入后的因数相乘;
(3)根据需要,对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

例如,估算48×21,我们可以将48四舍五入为50,将21四舍五入为20,然后相乘得到1000,所以48×21≈1000。

2. 加法估算方法
在进行加法计算时,我们可以使用加法估算方法来快速得到一个近似答案。

具体
步骤如下:
(1)将每个加数四舍五入到最近的十位或百位;
(2)将四舍五入后的加数相加;
(3)根据需要,对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

例如,估算53+38,我们可以将53四舍五入为50,将38四舍五入为40,然后相加得到90,所以53+38≈90。

3. 减法估算方法
在进行减法计算时,我们可以使用减法估算方法来快速得到一个近似答案。

具体步骤如下:
(1)将被减数四舍五入到最近的十位或百位;
(2)将减数四舍五入到最近的十位或百位;
(3)将被减数减去减数,根据需要,对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

例如,估算76-29,我们可以将76四舍五入为80,将29四舍五入为30,然后相减得到50,所以76-29≈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数学估算方法与技巧的训练
估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

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处处离不开估算。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估算的应用已大大超过精确计算。

所以说,估算能力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节奏的快慢和学习或工作效率的高低。

所以,教给学生常用的估算方法,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贯穿始终的教学任务任务。

以下是我常用的估算方法和技巧的训练:
1、凑整估算。

该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是运用最广泛的,也是数学学习中基本的估算方法,即把数量看成比较接近的整数或整十整百整千数再计算。

2、根据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依据生活经验估算。

学习数学目的是为了运用,在应用题教学中运用估算方法来推断解答的正确性是一重要手段。

例如,一件工作,甲独做4小时完成,乙独做5小时完成,甲乙合做几小时完成?根据经验可知,两人合做需要的时间一定比一人独做要少一些。

如果有学生算出:4+5=9(时),说明一定是错误的。

又如在计算合格率、成活率和出勤率等问题时,计算出的结果如超出100%也肯定是错的。

又如:一项工程,甲独做12天完成,乙独做10天完成,甲乙合做几天完成?根据条件,估算得到甲乙合做完成的天数在5天(10÷2)与6天(12÷2)之间,如答案得到1÷( +)=5 (天),与估算吻合,不难判定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

再如:吴秀芸、王梅、张娟娟、刘玥四人参加跳高测验,成绩分别是1.15米、1.26米、1.10米、1.05米,求四人的平均成绩。

解答平均数应用题时根据数量关系:平均数=总数÷总份数,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应该大于最小数而小于最大数,因此这一题的结果应在1.26米和1.05米之间。

3、运用四则计算结果规律和运算性质估算。

小学数学中,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其计算结果均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加法运算中的和不小于任一加数;减法运算的差不大于被减数;乘法运算中如有一个因数小于1则积小于另一个因数;某数除以小于1的数(0除外),则商大于被除数等等。

这些规律在教材中均有安排。

教师要重视这些规律的教学。

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后,做这类题目差错率会大大减少。

例如:715+265-282=798,根据“减去的数比加上的数大,其结果应比原数小”,可判断798是错误的。

4、根据位数估算。

例如:4 992÷24=28,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被除数前两位49比除数24大,可以商2,说明商的最高位在百位上,应该是一个三位数,于是可判断商“28”是错的。

5、根据尾数估算。

例如:1 235-485-208=558,只需算一下个位:5-5=0,10-8=2,可以知道得数558是错的。

6、建立计量单位大小“观念”,联系实际进行估算
例如,小学教材先后几处有面积单位的教学内容。

通过实际操作、实地丈量了解1平方
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1公亩和1公顷的大小,•就可以让学生对生活实际中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进行估算。

如填写合适单位名称:文具盒的面是1 ,操场的面积是3.5 ,学校的占地面积是1.8 等。

再如,教学重量时,要求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和老师一起操作,运用猜一猜、掂一掂、称一称、估一估(比一比)等方法,让学生既掌握单位名称及其大小,并能估算生活中的某些物体的重量。

估算的内容,虽然教材中没有专门章节加以讨论,但大纲中提出了要求。

因此我们只有不失时机地挖掘教材中有关估算方面的题材,有计划、有目的加以渗透,运用估算方法,加强估算训练,努力提高估算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