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江门新会茶坑村梁启超故居游记

合集下载

江门地记:新会梁启超故居风水考察!

江门地记:新会梁启超故居风水考察!

江门地记:新会梁启超故居风水考察!广东的花县、新会、香山一带、在近代中国出过三位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分别是洪秀全、梁启超和孙中山。

是什么风水因素荫发这三位猛人呢?身为广东人,近在楼台先得月,加上一直都有这样的心愿想去看看,于是就有了这次的新会梁启超故居风水考察之行。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子等。

广东新会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

后从师于康有为,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成为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民国时担任司法总长,及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要职。

(部级)晚年脱离政界,先后在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任教授。

"五四运动"时期,提倡民主与科学,开白话文风气之先。

自梁父以秀才起,梁氏一族文贵鼎盛。

梁启超不但自身文采出众,一生成就非凡,而且在教育培养九个子女上,也非常成功,九个子女个个学有所成,有一门三院士,六专家之称。

这更是这次风水考察,最值得我们细心观察和学习的重点。

梁启超故居之地局,及卫星诸图。

太祖山自西去寻,西距故居100公里的天露山。

(图1)天露山,是江门五邑主要山脉,西脉入新兴,东支界东平。

绵延东北老香山,水源山之后,再弯曲转向东南,入鹤山境。

(图2)龙脉入鹤山境,约30公里,起而为皂幕山。

经田洋、平丘一路跌断,于杉山重起。

(图3)一说皂幕山为少祖山,实为驻跸山。

经杉山重起的龙脉,有支脉南下,遇潭江深界,转而东进10余里,直达绵亘6公里的圭峰山。

圭峰山成巨门土星圭笏状。

圭峰山下,众山连绵四出至数十里复又回望之。

圭峰山双龙脉,为少祖山。

(图4)圭峰山跌断约12公里,之后穿田过脉,过众溪,起而为凤山。

(图5)凤山于故居之东。

为梁启超故居之父母山,其形似翔鸾飞凤。

(图6)梁启超故居正处整个凤山地局的中央,正中出脉,入首为甲/寅(图7)书说:"翔鸾飞凤,或见于前砂,作翔舞之形;或现于来龙,王侯之贵。

在梁启超故居倾听历史的回声

在梁启超故居倾听历史的回声

在梁启超故居倾听历史的回声草长莺飞二月天,正是踏春好时节。

恰逢工作室第五次集训,乘着春风袭来,满怀惬意的心情,不远千里,来到著名侨乡——江门,探寻德育之道。

此次工作室集训属于结业性质的集训,集训过程是不甚劳累与艰辛:时间紧,任务重,听成果汇报、集体讨论、座谈会、观摩主题班会等活动。

期间感受到了江门九中蒋青老师的26年班主任工作的成就与辉煌,更是享受了江门一中杨清兰老师的工作室团队的智慧盛宴。

同时还聆听了高家方教授与殷丽萍教授的精彩的课题研究方面的主题讲座。

四天三夜的学习与研讨,收获满满,也是“痛并快乐着”!好在辛苦度过集训的全过程之后有机会一睹梁启超故居的风采,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是此次集训的偶遇,给了我在集训之外得到意想不到的精神熏陶。

真是应了卢海琼老师的那句话“生命在于运动,德育在于走动”。

工作室集训此次的主题就是“润泽”,在梁启超故居感受到的收获就是一次德育的“润泽”。

梁启超的变法主张、思想主张、家庭教育、强国梦体现了近代中国人的救亡图存的时代主流。

其中,在家庭教育方面更是硕果累累,真正体现德育的重要性。

在梁启超故居真正倾听那来自历史的回声:梁启超故居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会城茶坑村,在1996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启超故居是一个风水宝地,背靠凤山的一个农村,山上有建于明代的凌云塔。

故居布局合理,前有怡堂书院,是梁启超少年时代读书处;故居与书室之间在1993年建成回廊,总面积有400多平方。

四周砖木结构的庭院中间有一座梁启超的大石雕像,目光柔和有力,建筑中西结合,中式瓦房每个窗户都雕刻着美丽的鸟兽图案,古色古香;白色两层的西式洋房端庄大气,顺着弯曲的楼梯上到二楼,里面陈列着梁启超先生生前遗物和介绍梁启超的生平与辉煌的业绩成果。

(一)梁启超的思想成就:梁启超先生生活的时代是风云激荡、中国历史发生深刻变革的时代,其一生贯彻了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重大历史事件。

关于梁启超故居的报告

关于梁启超故居的报告

关于梁启超故居的报告一:前言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也不断地更新着,全国有着很多的历史文物被世人所破坏掉,其中就包括很多伟人的故居,它记载着历史人物的发展。

为了保护这些历史文物,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可以继续传承下去。

因此,我就利用这个寒假对梁启超故居进行调查。

社会实践的参加者:汤家辉实践的主题:关于家乡爱国主义实践基地的调查与研究实践的时间:一月11号至2月20号实践的地点:广东省江门市新会茶坑村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二:正文为了加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对家乡的认识,特此对梁启超故居进行调查研究。

本次调查将走进梁启超故居,以下将为你一一进行介绍:南粤大地,名人辈出。

美丽富饶的新会诞生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学术大师,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天才学人”之称的梁启超。

梁启超(1873年—1929年),字卓如, 号任公, 又号饮冰室主人,为清末戊戌维新运动主要倡导者与领导者之一,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梁启超幼读经史,12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以其才思敏捷被誉为“神童”。

1891年起,他在广州万木草堂师从康有为,积极帮助康有为完成《孔子改制考》等著述。

后来,他又跟随康有为发动了震动中外的“公车上书”。

1896年8月,黄遵宪在上海办起以变法图存为宗旨的《时务报》,梁启超任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编辑《西政丛书》,积极宣传维新变法理论。

他的文章以通俗流畅、感情洋溢、寓理深刻而深受读者喜爱,对扩大维新思想的影响起了极其重要的鼓吹作用。

1898年入京,参与康有为等人发动的“戊戍变法维新运动”,梁启超也因此名扬四海,时人把他与康有为并称为“康梁”。

戊戍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东渡日本,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经济学说。

梁启超又是中国近代文学、史学理论的开山祖。

在文学理论方面,他高度评价了小说的社会地位和功能。

他认为:“仅识字之人,有不读经(指儒家经典),无有不读小说者。

参观梁启超故居的心得体会

参观梁启超故居的心得体会

参观梁启超故居的心得体会梁启超故居,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桃源镇。

作为近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和思想家,梁启超的故居成为了历史遗迹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梁启超故居,深受触动,下面将就我的心得体会进行分享。

首先,梁启超故居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古朴和庄重之美,向人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座故居以一进三进的格局设计,庭院宽敞,楼阁林立。

故居正门的挂联写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展示了梁启超的儒雅风范和高尚品格。

通过参观故居,我不仅能够感受到梁启超先生的家国情怀,也能够深入了解到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之处。

其次,梁启超故居的陈列展示了梁启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使我对他的人物形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故居内设有多个陈列馆,展示了梁启超的居室布置、文物收藏以及他的著作等。

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梁启超的书房。

书房静谧而温馨,书架上摆满了他的著作和学术研究资料。

在这里,我仿佛能够感受到梁启超先生的智慧和学识,他的声音仿佛就在旁边。

通过参观梁启超故居,我对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他的学术成就和对国家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敬佩。

再次,参观梁启超故居还让我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梁启超生活的年代正值中国的动荡和变革时期,他积极投身于维新运动,并为中国的发展出谋划策。

在故居的陈列中,展示了当时的历史文献和照片,通过这些,我能够更加真实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梁启超先生为之奋斗的历程。

这使我更加珍视我们今天的和平环境,并深深理解到一个人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最后,参观梁启超故居让我对梁启超的精神遗产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梁启超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教育家,更是一位思想家和文化传承者。

他的思想和精神指引着后人,激励我们继续努力追求真理和进步。

参观梁启超故居,让我受益匪浅,更加坚定了我的人生目标和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通过参观梁启超故居,我对这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参观梁启超故居后感

参观梁启超故居后感

参观梁启超故居后感江门五邑地区是个颇有文化底蕴的地方,虽不及一些历史名城那般气势恢宏、人杰地灵,但其独有的历史文化也足够使这个城市散发出不一样的独特的魅力了,如开平碉楼、崖门炮台、新会的小鸟天堂等,不同的名胜和古迹,彷佛在诉说着不同的历史文化。

但在来江门上大学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却并未好好体验过这些。

这次借着近代史写论文的机会,我来到了位于新会茶坑村的梁启超故居纪念馆,进行了实地的参观调查,对这位近代史的著名人物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经过一个小时的公车路程,我来到了位于凤山脚下的村庄,鱼塘、水网、沃野、田畴环绕四周,大榕树、石板巷、青砖房有序分布,往来皆村野乡民,真淳古朴,这里便是梁启超先生出生和少年时期生活、学习的地方。

下了车按照指示牌直走,不多久就来到了梁启超故居纪念馆的门前,砌上红砖的墙顶上就有一个黑色的牌匾,上面刻着金色的漆字——梁启超故居纪念馆。

穿过纪念馆的大门是一个摆放特色纪念品和梁启超家族相关书籍的地方的大厅,里面还有一个小放映室,在不知疲倦地给游人播放着关于梁启超的生平事迹。

过了这个大厅,才来到了真正的纪念馆,这是一个分为两部分的建筑群,左边砖瓦木结构,岭南民居建筑样式的毗连的几间青灰色房屋就是梁启超的故居,右边是一栋白色西洋式的两层小楼,是由建筑大师莫伯治先生主持设计的中西合璧的建筑,既有晚清岭南侨乡的建筑韵味,更隐现天津饮冰室的风格,即梁启超纪念馆。

在故居和纪念馆之间有一个场院,中间伫立着梁启超先生的铜像,铜像后是一条爬满了禾雀花的长廊,连接着故居和纪念馆这两个建筑,可惜不是花期,没看到禾雀花盛开的美景。

铜像后面远处的凤山上,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凌云塔(熊子塔)静静地矗立着,见证着寻常百姓的悲欢离合,历史风云的沧桑变幻。

故居是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青砖土瓦平房,由居室、长廊和怡堂书室组成。

一进门右边就是厨房,旁边有阶梯通往阁亭,据说可以远眺崖海风光,但前面挂了个止步的牌子,便只好作罢。

然后是饭厅和会客厅,会客厅的正堂上是一对民国青天大花瓶,这是厅堂摆设的习俗,墙上挂着金木雕彩瓷画的八仙图。

梁启超故居之行作文

梁启超故居之行作文

梁启超故居之行作文梁启超故居之行作文最近在《开学第一课》里,歌手张杰演唱的《少年中国说》轰动校园,所有人都记住了“少年智那么国智,少年富那么国富,少年强那么国强,少年自由那么国自由”这几句话,但是有多少人知道它的作者梁启超先生呢?梁启超是广东新会人,祖父和父亲都饱读诗书,母亲又出生于书香门第,所以童年时的梁启超就受了祖父、父亲和母亲三人的影响,在这个书香家庭里成长。

梁启超家附近有一座塔叫凌云塔,小伙伴们都喜欢在凌云塔里捉迷藏,别的`孩子玩玩就算了,梁启超可不,古代的曹植不是七步写诗吗?我能不能绕塔七圈写首对联呢,他一边绕塔一边冥思苦想,果然,七圈以后,当时只有六岁的梁启超作出了一副对联“凌云塔下凌云想,海阔天空,迢迢路长;天竺国里天竺望,云蒸霞蔚,须臾好相”这幅对联,他的祖父本要赏他一吊钱,可是好学的梁启超只是向祖父讨了他书房里的那本《古文观止》。

看,小时候的梁启超这么聪明好学,这给他之后那颗爱国、救国的心埋下了伏笔。

今年的十一长假,爸爸妈妈专程带我去天津参观了梁启超故居,我有幸得以在实地亲身体验梁启超先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先生的饮冰室,我看见了他亲笔写的那篇《少年中国说》,笔迹铿锵有力,不是寥寥几笔“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少年雄于地球,那么国雄于地球”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而是很大一篇,什么“鹰隼试翼,风尘翕张”还有不少我从没见过的成语,但我理解他的意思是——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梁启超不仅是曾经的好少年,而且是当时国家的栋梁,还是位好父亲,他的九个子女个个都成才,有建筑巨匠、考古学家、火箭专家等,“一门三院士”在全中国的家庭里找不出第二家了。

当人们问他的儿女时,儿女们总是答复:“父亲教诲我们三点:一是要好好读书,读好书,二是要趣读书,活读书,三是要爱国,要救国。

”《少年中国说》深深刻在我心里,时时鼓励着我。

希望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不是让少年停留在嘴上,而是牢记在心中,刻骨铭心!。

梁启超故居社会实践报告

梁启超故居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梁启超(1873-1929),字任公,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

他曾任清政府要职,积极参与戊戌变法,倡导新文化运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深入了解梁启超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我们组织了一次梁启超故居的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为本次实践活动的报告。

二、实践背景及目的1. 背景介绍梁启超故居位于广东省新会市,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古建筑。

故居见证了梁启超的一生,是研究其生平事迹和思想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梁启超故居逐渐成为人们了解中国近代史、感受梁启超精神的重要景点。

2. 实践目的(1)通过参观梁启超故居,了解梁启超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感受其爱国主义精神。

(2)学习梁启超的治学方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3)传承和弘扬梁启超的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三、实践过程1. 实践时间:2021年x月x日2. 实践地点:广东省新会市梁启超故居3. 实践内容(1)参观故居,了解梁启超的生平事迹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梁启超故居的各个房间,了解了梁启超的生平事迹。

故居内陈列着梁启超的书籍、手稿、照片等物品,使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他的生活和思想。

(2)参观纪念馆,学习梁启超的思想梁启超故居纪念馆内展示了大量关于梁启超的思想、事迹和著作的资料。

我们认真学习了梁启超的《变法通议》、《饮冰室合集》等著作,了解了他的变法思想、教育理念和爱国情怀。

(3)参与互动活动,传承梁启超精神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参与了故居举办的互动活动,如模仿梁启超的书法、朗诵他的诗作等。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梁启超的精神内涵。

四、实践总结1. 梁启超故居的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参观故居和纪念馆,我们了解到了梁启超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感受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2. 梁启超的治学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他注重实践,勇于创新,敢于挑战传统。

这种精神对于我们的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的家乡开平作文【3篇】

我的家乡开平作文【3篇】

我的家乡开平作文【精选3篇】我的家乡开平作文【精选3篇】一一个晴朗的早晨,我和我爸爸妈妈都起的很早很早,由于我们今日就要去开平了,我们左弄弄,右理理最终整理好我们的行李。

我们首先去接爷爷奶奶,然后我们就出上我们吃吃着吃吃那,由于我觉得碉楼肯定很好玩儿,所以有吃东西,有睡觉。

我们千辛万苦,最终到达了开平。

“:下一站是去碉楼”:妈妈说“:那可是世界遗产啊”。

我兴奋地说,到了碉楼门外,我们首先去买票,我们买的票是去自力村+立园的,我们首先去自力村,一到门口,就观察几只尾部油亮亮,腿部粗大的公鸡,到了独立村真让我绝望——全都是破破烂烂的了!但我还是周边看了一下,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我们找了一农家菜馆,就吃了起来,我们点了一只公鸡,最终点了一碗汤。

我们利用做饭的时间去参观碉楼,里面有些仆人的照片,全都是古董的家具啊,椅子啊,窗帘啊,好多好多哟!回来的时候,我已经是有气无力了,由于我对这些碉楼不敢爱好。

吃完午饭,我们又去立园,立园里,金碧辉煌。

首先我们去了谢维立的家,真好看有好几层呢,不过底楼有一根是弯的栏杆,我觉得很惊奇,原来,日本鬼子把这根栏杆敲坏了,并把家里有钱的东西抢走了,不过被当地村民观察了,他们都很生气,就静静的把他杀死了。

到了傍晚,我们到了我们前几天晚上定的海伦堡酒店住了下来是四星级的酒店哦,到了各自的房间,我首先摸了摸他们的床,是硬的还是软的“:耶,是硬的!”然后我们冲完凉就去吃晚饭,吃以后我就睡觉了。

其次天,我们去梁启超故居,梁启超故居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茶坑村,不过我们到了梁启超纪念馆那里已经关门了。

我只看到了梁启超雕像。

开平真好玩儿。

我的家乡开平作文【精选3篇】二清风拂过,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百灵在枝头欢唱……每逢寒、暑假,我都会到开平的乡村去,吃上一碗小面,是多么的拘束。

放眼望去,城市的高楼离我而去,取而代之的是矮矮的农夫房和一片金黄的田野或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地,间或还能听到叫卖声。

中午,烈日当空,我便会在外公家里,找一把竹椅,拿一根冰棒或是一碗年糕(过年时剩的,只有寒假才有),舒舒适服地等待烈日离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