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复习重点教学提纲

战略管理复习重点教学提纲
战略管理复习重点教学提纲

战略管理复习重点

§1

战略:是一种长期的计划,以及保证这种计划实施的整体性活动。

战略5PS视角:企业战略是由五种规范的定义阐述的,即计划(Plan)、计谋(Ploy)、模式(Pattern)、定位(Position)和观念(Perspective)。

计划(Plan)。战略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之前制定的,具有前导性。战略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开发和制定的计划,是一个理性思维的结果,具有主观性,

计谋(Ploy)。是使竞争对手失败或处于不利地位的智谋。

模式(Pattern):是指战略是一系列行动的模式或行为的模式,或者是与企业的行为相一致的模式。

定位(Position):是企业明确在自身环境中所处的地位。

观念(Perspective):战略是一种抽象概念,体现的是高层领导对客观世界一种固有的认识方式。战略观念通过个人的期望和行为而形成共享,变成企业共同的期望和行为。

总结:计划观(未来发展的角度)、计谋观(竞争的角度)、模式观(过去发展历程)、定位观(产业层次来看)、观念观(企业层面来看)

战略/战略管理的最终目标: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判断战略优劣是能否让企业价值得到提升。

战略管理:制定实施和评价是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跨功能决策的艺术与科学。

战略管理的核心: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

核心能力教材P100核心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知识积累和特殊的技能(包括技术的、管理的等)以及相关的资源(如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品牌资源、企业文化等)组合成的一个综合体系,是企业独具的,与他人不同的一种能力。

竞争优势及其来源: 竞争优势是一个公司比起对手做得更加出色的所有事情,能比对手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来源:1、工业组织理论的观点是能做到竞争对手做不到的事,该方法还认为外部因素比内部因素在实现竞争优势方面更重要,企业绩效更多的取决于行业性质,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是由行业内的竞争地位确定的。2、企业资源管理理论的观点是拥有竞争对手没有但希望拥有的东西,该方法还认为在公司实现和维

持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内部资源比外部资源更重要,组织绩效主要是由内部资源来确定,内部资源可以归类为实体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当其他公司无法复制某一特定战略时,这家公司就具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不能轻易获得的资源,比起容易被模仿的资源更容易产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2

企业使命:企业使命是区别于一个企业与其它类似企业的持久的目的陈述。是企业对自身生存发展的目的定位。

企业使命的特点:

使命陈述的构成要素:顾客:企业的客户是谁;

产品或服务:企业的主要产品或服务是什么;

市场:从地域角度考虑,企业在哪些地区具有竞争力;

技术:企业在技术方面紧跟时代步伐吗;

关注生存发展与盈利能力:企业能够实现业务增长并获得合理财务收益吗;

经营哲学: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及企业的共同信仰等;

自我认知:企业的特色能力和主要竞争优势;

关注公众形象:企业对社区、社会和环境事项承担责任吗;

关注员工:员工是企业有价值的资产吗

§3

I/O视角的观点:外部因素比内部因素在实现竞争优势方面更重要,企业绩效更多的取决于行业性质如经济规模、市场进入壁垒、产品差别化以及竞争水平而不是内部资源、能力、结构和运营,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是由行业内的竞争地位确定的。

中观对应五力模型,宏观对应PEST模型

五力模型:

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力量即(1)现有竞争者间的竞争:是行业盈利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影响因素有竞争者的数量和规模;行业增长速度;产品差别化和转换成本;固定成本和库存成本;行业产能的大幅提高;竞争者的战略来历

和个性差异程度;退出壁垒(影响退出壁垒的有资产专用性、退出的固定成本、内部战略联系、感情障碍、政府及社会约束)

(2)潜在进入者:指原本不在行业领域内,刚进入或即将进入的竞争。影响因素有行业进入壁垒的高低(进入壁垒高,新竞争者的威胁小);现有企业预期反应。体现为增加新的生产能力;瓜分市场份额;产品价格下跌;行业生产成本提高;其他

影响行业进入壁垒的因素有: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独立于规模的成本优势,政策性壁垒,资本需求壁垒,分销渠道壁垒,转换成本壁垒,报复等。

(3)替代品威胁:指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来自不同行业的产品或服务。影响因素有替代品价格;购买者转换成本。体现为产品替代、品牌替代、更新换代,经营方式(4)消费者议价能力:影响因素为购买量、产品差别化程度,转换成本、购买者盈利能力、购买者掌握的信息、购买者后向一体化能力、产品对购买者的重要程度。体现为降低企业收入

(5)供应商议价能力:影响因素有供应商数量/集中程度、供应品对本行业生产的重要性;供应品的特色和转换成本;供应品的可替代程度、供应商的前向一体化可能性、本行业企业后向一体化的可能。体现为提高产品成本;降低原材料或服务质量。

§4

RBV视角的主要观点:在公司实现和维持竞争优势的过程中,内部资源比外部资源更重要,组织绩效主要是由内部资源来确定,内部资源可以归类为实体资源、人力资源和组织资源。当其他公司无法复制某一特定战略时,这家公司就具有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不能轻易获得的资源,比起容易被模仿的资源更容易产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有价值的资源必备特征:稀有的;便难以模仿的;不能轻易被替代的。P96

价值链分析:

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模型,如何分析企业内部价值活动。

答案内容:(1)分析基本活动:为完成某一特定的产品而进行的直接相关活动;(2)分析支持性活动:为主要活动提供必要支持的企业整体活动;(3)聚焦关键活动,形成特有的价值链

何谓价值链?试述价值链分析的内容

企业每项经营活动都是为顾客创造价值的经济活动,企业所有的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价值创造活动叠加、串联在一起,便构成了创造价值的整个动态过程。

价值链分析:指的是公司确定与从购买原材料到生产及营销产品的活动有关的成本过程。旨在识别从原材料到客户服务活动的整个价值链中任何存在低成本优势或劣势的环节。

价值链分析的目的: ①价值链分析法使企业清楚地知道竞争优势何在,竞争优势来自何处,形成竞争优势的原因是什么②价值链分析法强调价值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重要性。通过比较价值活动相互之间的关系,企业可以认识本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价值活动之间的关系,各个经营单位之间的价值活动关系以及经营单位与有关利益集团(如供应商、用、竞争对手等)之间的价值活动关系,更加全面地确定自己的竞争优势和战略方案选择。③价值链分析法能帮助企业选择恰当的战略方案。企业价值活动有可能产生两方面的战略优势,即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成本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取更大的利润,差异化优势强化企业与众不同的竞争地位

何谓价值链?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内容:(1)围绕某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而进行的一系列纵向相关业务活动。即指企业各种活动的一种组合,也就是企业所从事的各种活动,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以及支持性活动的集合体。(2)对企业内部条件的审计,一方面可以对每项价值活动进行逐项分析,以发现企业存在的优势和劣势;另一方面,也可以分析这个价值链中各项活动的内部联系

SWOT分析:P179

简述SWOT分析程序。

答案内容:SWOT分析思想是由安索夫于1956年提出来的,后来经过多人的发展而成为一个实用方法。这种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首先是环境分析和企业能力分析;然后将企业的长处、短处与环境中的机会、威胁进行配对分析,形成应对环境的战略设想,并进行持久竞争优势检验;最后形成企业战略。

波士顿矩阵:P186

波士顿矩阵对于企业产品所处的四个象限具有不同的定义和相应的战略对策。

(1)明星产品(stars)。它是指处于高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这类产品可能成为企业的现金牛产品,需要加大投资以支持其迅速发展。采用的发展战略是:积极扩大经济规模和市场机会,以长远利益为目标,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竞争地位。发展战略以及明星产品的管理与组织最好采用事业部形式,由对生产技术和销售两方面都很内行的经营者负责。

(2)现金牛产品(cash cow),又称厚利产品。它是指处于低增长率、高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已进入成熟期。其财务特点是销售量大,产品利润率高、负债比率低,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而且由于增长率低,也无需增大投资。因而成为企业回收资金,支持其它产品,尤其明星产品投资的后盾。对这一象限内的大多数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下跌已成不可阻挡之势,因此可采用收获战略:即所投入资源以达到短期收益最大化为限。①把设备投资和其它投资尽量压缩;②采用榨油式方法,争取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利润,为其它产品提供资金。对于这一象限内的销售增长率仍有所增长的产品,应进一步进行市场细分,维持现存市场增长率或延缓其下降速度。对于现金牛产品,适合于用事业部制进行管理,其经营者最好是市场营销型人物。

现金牛业务指低市场成长率、高相对市场份额的业务,这是成熟市场中的领导者,它是企业现金的来源。由于市场已经成熟,企业不必大量投资来扩展市场规模,同时作为市场中的领导者,该业务享有规模经济和高边际利润的优势,因而给企业带大量财源。企业往往用现金牛业务来支付帐款并支持其他三种需大量现金的业务。

(3)问号产品(question marks)。它是处于高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前者说明市场机会大,前景好,而后者则说明在市场营销上存在问题。其财务特点是利润率较低,所需资金不足,负债比率高。例如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处于引进期、因种种原因未能开拓市场局面的新产品即属此类问题的产品。对问题产品应采取选择性投资战略。即首先确定对该象限中那些经过改进可能会成为明星的产品进行重点投资,提高市场占有率,使之转变成“明星产品”;对其它将来有希望成为明星的产品则在一段时期内采取扶持的对策。因此,对问题产品的改进与扶持方案一般均列入企业长期计划中。对问题产品的管理组织,最好是采取智囊团或项目组织等形式,选拔有规划能力,敢于冒风险、有才干的人负责。

(4)瘦狗产品(dogs),也称衰退类产品。它是处在低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象限内的产品群。其财务特点是利润率低、处于保本或亏损状态,负债比率高,无法为企业带来收益。对这类产品应采用撤退战略:首先应减少批量,逐渐撤退,对那些销售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均极低的产品应立即淘汰。其次是将剩余资源向其它产品转移。第三是整顿产品系列,最好将瘦狗产品与其它事业部合并,统一管理。

简述绘制波士顿矩阵的步骤。

答案内容:(1)将公司分成不同的经营单位;(2)确定经营单位在整个公司中的相对规模;(3)确定每一经营单位的市场增长率;(4)确定每一经营单位的相对市场占有率;(5)绘制公司整体经营组合图;

规划投资组合战略(一)、波士顿咨询集团法――市场增长率-市场占有率矩阵明星类:市场增长率和相对市场占有率都高的单位,由于增长迅速,企业必须投入巨资以支持其发展。金牛类市场增长率低、相对市场占有率高。业务能给企业提供较多的

现金,或用来支持其他业务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类市场增长率高,相对市场占有率低。前途未卜,也可能是投入市场时间较短的业务。瘦狗类市场增长率与相对市场占有率低的业务。该业务不应追加投入。 4类业务是相互变化的,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4类业务在企业中的比例不高于:明星类:金牛类:问题类:瘦狗类=2:2:3:3。根据以上可供选择的战略包括:拓展战略:适用于明星类和有希望向明星类转化的问题类业务。维持战略:适用于金牛类业务。收割战略:适用于金牛类前景暗淡的业务,可适用于瘦狗类和问题类业务。放弃战略适用于对企业造成负担的面没有发展的瘦狗类和问题类业务。

§5

三种公司层战略分类及各自的主要战略形式

①公司层战略(或称总体战略,是企业最高管理层指导和控制企业的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侧重点:企业愿景和使命的确定、战略经营单位(SBU)的划分、战略事业的发展规划、关键的战略经营单位的战略目标。

②业务层战略(在公司层战略的指导下,经营管理某一个战略业务单位的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之下的子战略,为企业的整体目标服务)侧重点:如何贯彻企业使命、企业发展的机会与威胁分析、内部条件分析、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要求和确定战略的重点、战略阶段、主要战略措施。

③职能层战略(属于企业运营层面的战略,是为贯彻、实施和支持公司层战略与业务层战略而在企业特定的职能管理领域制定的战略)包括营销战略、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生产战略和研发战略等。

一体化战略适用条件:

多元化战略适用条件:

多元化战略优缺点:

并购及其包含内容,主要形式:

一家企业以一定的代价和成本(如现金、股权等)来取得另外一家或几家独立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和全部或部分资产所有权的行为。 (2)类型:按并购双方所处的行业来分,

企业并购类型主要有三种:横向并购;纵向并购;混合并购。按并购双方的资产和股权发生改变的方式来划分有三种:吸收合并;新设合并;购受控股权益。

战略联盟:

§6

成本领先战略

(1)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努力发现和挖掘现有的资源优势,特别强调生产规模和出售一种标准化的产品,在行业内保持整体成本领先地位,从而以行业最低价格为其产品定价的竞争战略。(2)优势:可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利润;能有效抵御来自竞争对手的抗争;能对抗有力的买方;给潜在进入者设置障碍;有效应付来自替代品的竞争。(3)风险:投资失效;产生盲目性; 过于专一性;人员的激励和部门合作的制约;强调企业就是成本领先者。(4)适用条件:市场有很多对价格敏感的顾客组成;难以实现产品差异化;购买者不关心品牌;消费者转换成本低

差异化战略

(1)概念: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行业范围内独具特色,展开错位竞争,形成竞争优势的战略。(2)优势:形成品牌忠诚;给企业产品带来较高的溢价;削弱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比对手处于优势地位。(3)风险:企业未能正确确定顾客真正需要;企业过度差异化,使产品定价过高;对手的模仿可缩小顾客的感觉。(4)适用条件:产品能够充分实现差异化,且为顾客所认可,顾客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企业所在产业技术变革较快,创新成为竞争焦点。

聚焦战略:

(1)含义:选择产业内的一种或一组细分市场进入,在该细分市场占据绝对竞争优势的战略,又称集中化战略,专业化战略(2)优势:增强相对竞争优势,避免正面冲突(3)风险:由于目标市场较小带来的高成本风险,细分市场的需求变化风险(4)适用条件:企业资源和能力有限,难以在整个产业实现成本领先战略,只能选定个别组分市场;目标市场具有较大需求空间或增长潜力;目标市场的竞争对手尚未采用同一战略。

§7

企业风险、特征:

含义:

特征:客观性;偶然性: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未来风险事件发生与否难以预测;损害性:风险发生后人们的感觉首先是损失,损失使得人们对风险印象深刻;不确定性:未来风险事件发生的时刻和概率、损失的大小和范围的不确定。

风险类型: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

外部风险分为PEST各方面、自然环境风险、市场风险、产业风险

内部风险有战略风险、操作风险、运营风险、财务风险

全面风险管理类型及其目标

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 (3)

1、简述战略管理的特点。 答:第一,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第二,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第三,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第四,战略管理从时间上来说具有长远性。第五,战略管理实质上是使企业的资源和经营活动与其外部环境匹配协调,即寻求战略匹配性。第六,战略管理也是以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为基础,并对二者进行战略延伸,创造企业发展的机会或更充分地利用机会。第七,战略管理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 2、简述战略的“5P”的含义。 答:战略包括:计划、计谋、模式、定位、观念。第一,战略是一种计划,强调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要有意识地进行领导,凡事谋划在先,行事在后。第二,战略是一种计谋,强调战略是为威胁或击败竞争对手而采取的一种手段,重在达成预期竞争目的。第三,战略是一种模式,强调战略重在采取行动,是一系行动的表现。战略也可自发地产生。第四,战略是一种定位,强调企业应适应外部环境,创造条件以更好地进行经营上的竞争或合作。第五,战略是一种观念,强调战略过程的思维观念,要求企业成员共享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形成一致的行动。 3、决定进入障碍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1)规模经济(2)产品差异优势(3)资金需求(4)转换成本(5)销售渠道(6)与规模经济无关的成本优势 4、分辨五种竞争力量并说明它们如何决定行业的潜在收益。 答:五种竞争力量:(1)潜在的行业新进入者(2)替代品的威胁(3)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4)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5)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 这五种基本竞争力量的状况及其综合强度,决定着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从而决定着行业中获得的最终潜力。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不会有一家企业能获得惊人的收益;在竞争相对缓和的行业中,各企业普遍可以获得较高的收益。行业中竞争的不断进行,会导致投资收益率下降,直至趋近于竞争的最低收益率。若投资收益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则投资者将会把资本投入其他行业,甚至还会引起现有企业停止经营。在相反情况下,就会刺激资本流入和现有竞争者增加投资。所以,行业竞争力量的综合强度还决定资本向本行业的流入程度。这一切最终将决定企业保持高收益的能力。 5、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答:企业的竞争优势源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又源于企业能力,而企业能力源于企业资源。资源是企业所控制或拥有的有效要素的总和,企业能力是指整合企业资源,使价值不断增加的技能,一般而言,资源本身不能产生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企业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是在企业长期运行过程中,由将具有战略价值的资源和能力进行独特整合、升华而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所产生的,这样一个整合过程正是企业素质的提升过程,也是一个以资源为基础的战略分析过程。 6、企业资源与能力若成为独特竞争能力需具备的特征是什么? 答: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1)有价值的资源或能力(2)具有独特性的资源或能力(3)难于模仿的资源或能力(4)不可替代的资源或能力。综上所述,只有符合有价值的,独特的,难于模仿的和不可替代的四项标准的资源和能力才能成为独特的竞争能力。(即核心能力) 7、为什么说企业使命决定了企业的战略方向? 答:企业在制定战略之前,必须先确定企业的使命。这是因为企业使命的确定过程,常常会从总体上引起企业方向、发展道路的改变,使企业发生战略性的变化。此外,确定企业使命也是制定企业战略目标的前提,是战略方案制定和选择的依据,是分配企业资源的基础。 8、企业使命与企业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 答:根据企业使命包含的两个方面,企业哲学和宗旨,结合企业文化来回答这一问题。 如:企业哲学是指一个企业为其经营活动方式所确立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在社会活动及经营过程中起何种作用或如何起这种作用的一个抽象反映。这种经营哲学是企业文化的内在表现,企业哲学和宗旨与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对企业活动发挥指导作用。这是一切经营政策和行动的前提。

战略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 1、战略的四个特征; 注重取舍: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聚焦效能:南辕北辙的故事 强调重大:全局性、整体性、指导性 关注长远: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2、战略的三个层次; 公司层战略,又称公司战略或总体战略,是企业最高层次的战略,强调把创造价值作为 公司战略的最终目的,选择企业的经营范围和领域,强调公司如何管理发生于公司层级制度 中的活动与业务 业务层战略又称竞争战略,主要研究产品和服务在某特定市场上的竞争问题。关注竞争。着眼于在特定的细分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而进行的战略考虑。 准确的目标市场定位 选择有效的经营模式 确立竞争方式 职能战略是企业内各主要职能部门的短期战略计划,一般可分为研发战略、生产战略、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和财务战略等。关注效率。 3、获取超额利润的两种基本战略思维模式; 产业结构模式I/O模式 1)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尤其是产业环境 2)选择具有超额利润潜力的产业 3)对该产业进行深入分析后,根据企业的现 有资源,制定相应的战略 4)购买或培育实现战略的资产和关键技能 5)推动战略的实施,获取超额利润。

资源结构模式RBT模式 1)分析企业内部的资源,确定在产业中相 对其他竞争者的优势和劣势 2)确定企业已有的能力 3)分析企业有哪些具有竞争优势的能力 4)选择能获取利润的有潜力的产业 5)制定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市场机会, 赚取超额利润。 第二章 1、企业使命的内涵; 企业使命是指企业之所以存在的理由与所追求的价值,它解释了企业形成和存在的根本目的、发展的基本任务,以及完成任务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原则 企业使命还揭示了企业区别于其他类型而存在的原因或目的,即企业应满足何种需要,它从 根本上回答了:“我们的业务是什么?”这一问题。 2、企业愿景的内涵; 企业愿景是企业未来的一副前景蓝图,是企业前进的动方向、意欲占领的业务位置和计划发 展的能力,它具有塑造战略框架、指导管理决策的作用。愿景成为企业战略变革的导航图。 3、使命与愿景的异同; 企业使命:我们目前是什么;着重对外公开宣布,便于社会了解和监督;较为抽象。 企业愿景:我们想成为什么;着重对内公布,重在发挥激励员工和规范企业发展方向;较为 具体。 4、战略目标体系的内容; 战略目标体系:由各不同的战略目标组成的,战略目标是企业使命和功能的具体体现。 战略目标体系包括业绩目标、能力目标、社会贡献目标。 第三章 1、宏观环境分析的内容; 政治法律:国家政策、方针政治形势、各项法律法规 经济:经济增长率、可支配收入指出模式、利率和汇率、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社会文化:人口因素、受教育水平、生活观念、风俗习惯、文化传统 科技:新技术的发明、科技成果转化速度、信息与自动化发展、国家及企业研发资源的投入

从战略性的角度,如何看待人力资源管理

标题:从战略性的角度,如何看待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专业化建设是构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专业保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有着明显的专业特征,通过专业化建设为有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奠定专业基础,人力资源的专业化建设内容包括:组织系统的岗位分析以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职权、工作条件和任职资格;根据公司业务和职位特征设定相应的定员标准;组织系统的岗位评价,作为制定薪酬序列的重要依据;根据公司战略需要和岗位类别开发出相应的素质和能力模型。 人力资源基础建设是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要保证这个系统能够得到正常运行还需要建立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基础管理体系,包括通过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高效为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提供客观的信息,开展日常的事务性工作保证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地位 面临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企业经营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任何企业管理者都必须为明天的生存和发展而未雨绸缪。当企业的总体战略明确之后,能否按照拟定的方向运行,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人力资源管理因素。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系统中最难协同而又贯穿于经营过程始终并控制每一个环节的系统构成。因此,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第一,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地位,就是系统地将人与组织联系起来,建立统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人力资源管理。

最新战略管理复习提纲资料

竞争优势与企业战略: 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指一个企业在向消费者提供具有某种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超越或胜过其他竞争对手,并且能够在一定时期之内创造超额利润或获取高于所在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资源和能力。 战略: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是天生的,而是企业在适应和利用环境过程中通过一系列重大、长期和根本性的决策和行动创造的。 战略管理学者明兹伯格提出的5个“P”界定战略 1.计划(plan):长期计划的企业战略的特点:战略是企业是事前决策,是预订的行为, 战略一旦确定就必须严格实施。 2.模式(pattern)一个企业的行为模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的战略选择 3.定位(position)有利于处理好动态环境下的战略承诺、决策和行动的关系,也有利于 处理好战略一致性和创造性的关系 4.愿景/期望(perspective) 5.计谋(ploy) *基于定位之下的改变,变化是一种常态。 企业战略的定义:企业在适应和利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为建立、保持和发挥竞争优势而采取的一系列长期、整体和重大的决策和行动。 产业组织模式 1.产业组织模型(I/O模型):企业获利的高低是由企业外部因素决定的。 2.以资源为基础的模型:企业获利的高低由企业内部因素决定的。企业盈利水平的高低 不仅受其所在行业平均水平收益率的影响,更是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的又是大小。 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模型 1.公司级战略:核心内容就是多行业与多市场组合的经营和管理,主要目的是投资收益 率的最大化。 2.经营级战略:核心内容包括目标市场与顾客的选择、经营定位和方式的选择,以及根 据上述选择构建的与之匹配的价值创造活动组合与管理模式。主要目的是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最大化。 3.职能级战略:企业内部职能部门所制定的战略,其母的是提高职能活动的有效性和效 率。 企业战略管理者包括:董事会(最高决策机构)、高层管理者(职业化管理团队)、中层管理者(专门负责职能部门、产品或者市场经营单位的管理者)、专业人士或团队。 问题 1.如何理解企业战略与建立和发挥竞争优势的关系 在环境变化越来越快的情况下,企业竞争优势的建立和发挥不仅取决于战略承诺的坚定性和战略决策的科学性,而且还取决于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执行力和创新性,取决于企业的动态互动中的迅速和突然性 2.产业组织模式和资源基础模式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区别:I/O 模型:建议企业能否取得高回报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的外部环境决定的. I/O 模型主要关注产业结构或外部环境的吸引程度,而不是企业内部特点. 资源基础的模型:强调任何企业的超过平均水准的回报很大程度上是由企业内部特点决定的。以资源为基础的模型强调发展和保持竞争对手很难取得的、有价值的资源与能力. 联系:都是以追求企业投资收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都是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出发而制定的

(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

0. 孙子兵法 “全胜”的战略思想 “全胜”策——不战而屈人之兵 “战胜”策——求战而胜之 1. 战略管理框架 战略Vs 战术 战略:赢得整个战争 战术:赢得某次战役 做正确的事(战略、企业家) 正确的做事(战术、管理者) 迈克尔伯特:战略的本质是选择 了解 亨利明茨伯格5P :计划、模式、定位、观念、计谋 (填)战略管理四要素:成长方向、竞争优势、协同作用、市场领域 2. 宏观环境分析 应该是选择题 根据题目,选是哪个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政权的稳定性、立法系统、政治联盟、产业政策 经济环境:经济发展速度(GNP/GDP )、消费支出方式(恩格尔系数、可支配收入)、利 率汇率投资率分析、消费及储蓄倾向 技术环境:技术发展(信息/生物/新型材料/空间技术)、技术的产业影响、 技术的社会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人口影响、生活方式、价值观改变、文化语言文字礼仪风俗习惯 自然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资源状况 自然环境趋势:原材料的匮乏、能源成本上升、污染的日趋严重、政府干涉

②产业结构分析——迈克尔波特五力分析模型(五因素分析法) 选、填、名解、简答都有可能,很重要 行业中5种基本竞争力量: 同业者、潜在加入者、替代品生产者、买方(顾客)、卖方(供应商) (考)影响产业内企业间竞争强度的因素 ①现有竞争企业的数量和力量对比分析②成本结构分析③产品差异分析④退出障碍 和转移成本分析⑤生产能力扩大方式的分析⑥竞争者类型分析⑦产业投资目的分析 替代品出现的原因:经济因素、技术因素、原材料短缺 潜在进入者的障碍: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资金需求、转换成本、销售渠道、 政府政策、产业内其他企业的共同抵制、其他来源(选/简) (选)新的竞争可能来自于:市场的扩大、产品的扩大、新技术的出现、整合 (分)竞争对手对企业的作用: ①增强竞争优势帮助吸收需求趋势;提高顾客对产品和服务差异化的辨别力; 服务于不具有吸引力的细分市场;提供成本方面的保护; 降低反垄断的风险;增加竞争动力 ②改善当前产业结构增加产业需求;提供后备资源 ③协助市场开发分担市场开发成本;加速技术的标准化及合法化、改善产业形象 几点建议: 企业自身可以通过正确的战略,影响对手的行为和思考方式,从而维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给好的竞争对手保留适当的利益,不轻易把竞争对手赶像绝境 4.内部环境分析(各种分析工具) ①价值链分析会画这个关系图(划分为基本活动和支持活动,各自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一系列独立活动) 竞争优势的可维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竞争优势的持久性:竞争优势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其价值不变 资源和能力的流动性:反应资源和能力在不同公司之间转移的难易程度.流动性大,维持性差可复制性:竞争优势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可能性。可复制性强,维持性差

企业战略管理知识点整理 (2)

第一章 企业远景(愿景):是企业在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它概括了企业的未来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是一种企业为之奋斗的心愿和远景。 (企业远景的四大要素:清晰、持久、独特、服务精神) 企业使命:指出企业之所以存在的目的或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主要包括企业哲学、企业宗旨、企业形象 企业战略:是企业在考虑各种资源的情况下,根据企业的目标、目的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目的的方式,简而言之,企业战略是企业发展的长期性和全局性的谋划。 企业战略的特征: 1全局性及复杂性2未来性及风险性3系统性及层次性4竞争性及合作性5稳定性及动态性 企业战略层次:从外到里依次为网络层、公司层、业务层、职能层第二章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1战略分析2战略选择3战略实施 企业战略管理的五项任务: 1制定业务使命和战略远景2设置目标体系3制定战略完成目标4战略实施和执行5业绩评估与战略发展调整 (战略管理者的构成包括:董事会、高层管理者、各事业部经理、职能部门管理者、专职计划人员。角色:有效领导角色、人际角色、决策角色、负责战略管理过程角色

技能:专业、概念、人际技能,特征:魅力,信息灵通、分析问题能力强,风格:关系导向风格、分工导向风格、全方位导向风格、任务导向风格。社会责任:功利道德观、权利道德观、公平理论道德观、综合社会契约理论观) 第三章 环境的不确定性分析:简单-复杂维度、稳定-不稳定维度(P62图)怎样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 1设立职位和部门 2缓冲和边界联系 3分化和整合 企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即政治与法律环境(如国家的政治制度、国家的权力机构、国家颁布的方针政策、政治团体和政治形势、法律法规法令及国家的执法机构)、经济环境(经济发展速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水平和趋势、金融状况以及经济运行的平稳性和周期性波动等)、社会文化环境(社会结构、社会风俗习惯、文化底蕴、文化发展、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及人口与人口统计因素)、技术环境(社会科技水平与力量、技术创新等)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五力模型即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买方讨价还价的能力、行业内现有的竞争者进入障碍:规模经济、差异化、资金需求、与规模无关的成本优势、获得分销渠道、技术、退出障碍高(高度专门话的资产、退出费用高、相关事业部战略的关系、业务关系单位的限制、情绪上的障碍、政府和社会的限制)、政府的有关法律和政策限制

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建立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当战略管理概念被引进中国以来,不管企业家或经济、管理学家(学者)均在运用和研究战略管理,为自己未来的发展定下相应的战略目标、战术手段,以期待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达成企业战略目标。但他们往往忽略了与之配套战略支撑性的管理,特别是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社会里,人力资源是组织中最有能动性的资源,如何吸引到优秀人才,如何使组织现有人力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这也正是为什么企业的最高领导越来越多来源于人力资源领域的一个原因。所以人力资源管理也成为组织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公司发展中地位 面临着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日益加快、企业经营竞争压力日益增大,任何企业管理者都必须为明天的生存和发展而未雨绸缪。所以现代企业都十分关注战略。因为战略是就是方向,是企业把对未来环境变化的预测与对现在优劣状况的把握结合起来对未来发展方向的规划。当企业的总体战略明确之后,能否按照拟定的方向运行,最重要的因素莫过于人力资源管理因素。因为人力资源是企业系统中最难协同而又贯穿于经营过程始终并控制每一个环节的系统构成。因此,构建基于战略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企业成功发展的关键,也是人力资源管理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一方面,企业战略的关键在于确定好自己的客户,经营好自己的客户,实现客户满意和忠诚,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但是如何让客户满意?需要企业有优良的产品与服务给客户创造价值,能够带来利益;而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需要企业员工的努力。所以,人力资源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首要资源,而竞争优势正是企业战略得以实现的保证。另一方面,企业要获取战略上的成功要素,如研发能力、营销能力、生产能力、财务管理能力等,最终都要落实到人力资源上。因此,在整个战略的实现过程中人力资源的位置是最重要的。 1、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及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强调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强调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实现组织战略的灵活性,强调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的是实现组织目标,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地

战略管理复习提纲汇编

战略管理:概念与案例 第一篇战略管理的输入 第一章什么是战略管理 1、战略管理的过程 战略输入——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组成愿景与使命 战略行动——战略规划:建立并维持竞争优势、业务层战略、公司层战略、收购与重组战略、国际化战略、合作战略 战略执行——公司治理、组织结构与控制、战略领导力、战略创业 战略输出——战略竞争力超额利润 2、名词解释 超额利润、战略管理过程、竞争格局、(全球经济)全球化进程、技术和技术进步、技术扩散、突破性技术、信息时代、不断增加的知识密度、资源、使命、愿景、利益相关者 3、超额利润的行业组织模型(I/O模型) (1)研究外部环境,尤其是行业环境 (2)选择超额利润潜力巨大的市场 (3)找出在此行业赚取超额利润所需的战略 (4)发展或购买实施战略所需的资产和技能 (5)利用公司优势(第四点)实施战略 行业组织模型认为:外部环境对公司战略行为起决定性影响。一家公司所在的行业对公司的业绩影响更大,也即是外部环境特征而非企业独特的内部资源或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利润。公司的业绩主要取决于所在行业的特性,包括规模经济、市场进入壁垒、多元化、多元化、产品差异化已经行业中的公司集中度。 行业组织的四个基本假设: 4、超额利润的资源基础模型 (1)找出公司资源,研究其较之竞争者而言的优势与劣势 (2)确定公司的能力 (3)竞争优势 (4)定位于有吸引力的行业 (5)战略设计和实施 5、愿景和使命 根本目的是:告诉利益相关者这家企业是什么,希望实现什么,为谁服务。 6、利益相关者 定义,及分类 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产品市场利益相关者、组织利益相关者 7、战略领导者 CEO和其他高层经理 课后习题: 1、战略竞争力是指在实施长远性和根本性的战略发展目标时给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无形的或潜在的利益,是企业未来发展的根本点。 战略:设计用来开发核心竞争力、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系列综合的、协调的约定和

蓝海林-企业战略管理-期末复习提纲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提纲 单选(2’*5),多选题(3’*5),简答题(10’*3),论述题(20’*1),材料题(25’*1) 第一章战略管理导论 ?战略:就是企业在适应和主动利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为建立和发挥优势而做出的一系列重大、长期和根本性的决策和行动 ?战略的特点(5P理论): 战略是一种计划(Plan)(计划学派) 战略是一种模式(Pattern)(学习学派) 战略是一种定位(Position)(定位学派) 战略是一种愿景/期望(Perspective)(企业家学派) 战略是一种计谋(Ploy)(权力学派) ?战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是依据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制定战略,实施战略,并根据结果的评价和反馈来调整、制定新战略的过程”。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模型 ?有效的战略: 两个目的——发现现有优势→←创造未来优势 ?有效的战略管理:坚定的承诺,科学的决策,迅速的行动 ?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是指一个企业在向消费者提供具有某种价值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超越或胜过其他竞争对手,并且能够在一定时期之内创造更多的超额利润或获取高于所在行业平均盈利水平的资源和能力。 ?利益相关者:能够影响企业的愿景和宗旨,同时也受企业战略产出的影响,并对企业经营绩效拥有主张权的个人或群体。 资本市场利益相关者、产品市场利益相关者、组织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关系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

战略思维模式:产业组织模式(I/O ) 战略思维模式:资源基础模式(RBV ) 外部环境·总体环境·行业环境·竞争环境 有吸引力的行业 ·该行业的结构特点预示着它能带来超额利润 战略设计 ·选择在某一特定行业中可获取超额利润的战略 资产和技能 ·实施所选战略所需的资产或技能 战略实施 ·选择战略行动以有效实施所选战略 超额利润 ·赚取超额利润 1. 研究外部环境,尤其是行业环境 2. 选择超额利润潜力巨大的市场 3. 找出此行业赚取超额利润所需的战略 4. 发展或购买实施战略所需的资产和技能 5. 利用公司优势(发展或购买的资产和技能)实施战略 资源 ·企业生产过程的投入 能力 ·将众多资源结合起来运用以完成一项任务或活动的能力 竞争优势 ·企业在经营表现上超越竞争对手的能力 有吸引力的行业 ·利用公司资源和能力能够发掘出机会的行业 战略设计和实施 ·采取能够获取超额利润的战略行动 超额利润 ·赚取超额利润 1. 找出公司资源,研究其对于竞争者而言的优势与劣势 2. 确定公司的能力,以及这种能力可以让公司做些什么以战胜竞争对手 3. 确定公司的资源和能力能够多大程度上增强其竞争优势 4. 定位于有吸引力的行业 5. 选择能使公司最大限度利用其资源和能力来发掘外部环境机会的战略 第二章 外部环境分析 2.1 外部环境的构成 外部环境分析的步骤和目的 2.2 宏观环境分析:PEST 模型(详细看PPT )

战略管理复习重点.docx

战略管理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4-5个左右) 1. 竞争优势——如果一家公司的赢利能力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我们就称它拥有竞争优势。 P9 2. 使命一一企业的使命描述金业要做什么。P16 3. 愿景一一公司的愿景描述了某种期望实现的状态,通常是用非常大胆的语言來清楚地说 明公司想要实现的冃标。P17 4. 价值观——公司的价值观表明公司的管理层和雇员应当如何行动,他们应当怎样做业 务, 他们希望建立什么样的纽织來帮助公司实现使命。P18 5. 主要目标——在完成公司使命、愿景以及关键价值观的陈述之后,战略管理的下一项工 作是制定使命陈述:明确主耍目标。目标是对公司意图实现的一种未來状态的简要的和可衡量的描述。P20 6. 战略群组——市于产品的战略地位不同,产业内的公司往往表现出很人的差异,由于这 些差异的存在,我们有可能观察到公司群组的现象,在这个群纟R内公司采用基木类似的产品定价战略,而这一战略又不同于英他的公司群组。这些不同的公司群组被称为战略群组。P54 7. 独特竞争力——是企业相对于竞争对手所独冇的、引导企业产品差异化或实现低成木结 构从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力量。P77 8. 资源一一是金业所拥有的、能够为顾客创造价值的资本的、财务的、实物的、社会的、 人力的、技术的和组织的要素禀赋。P78 9. 能力一一指的是企业协调各种资源并将英投入生产性用途的技能。P78 10. 价值链——指的是企业将投入转化为顾客所重视的产出的一系列活动链。这一过程屮包 含许多为产品增加价值的棊本活动(研发、生产、营销与销售、客户服务)和支持活动。 (企业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物料管理、人力资源)P83 11. 价值创造边界——它的含义是在某一特定时刻上,不同的商业模式下的金业所能创造的 最大价值。换言Z,位于价值创造边界上的企业代表着某一产业内最成功的商业模式。 P159 12. 规格大战——建立和控制市场技术标准的战斗被称为规格人战,它们是控制羌异化以及 差界化所创造价值的关键。P230 13. 战略外包——是将企业价值链活动中的一项某几项或一些企业职能交给一家技能和知识 只专注于某一活动的独立的专业企业的决策。外包的业务可以是一个完整的职能,也町以是业务职能中的一项活动。P326 14. 相关多元化——是进入另一个同企业现有业务活动相关的产业的战略,两者间在价值链 的某一个或儿个坏节上有共同点。P349 15. 不相关多元化——指的是通过向新业务单位转移基本组织竞争力提高利润,也许在某种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3种方法

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3种方法 王濂: 实战派人力资源管理专家! 东北财经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课程:直线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 薪酬管理与薪酬体系设计 在学习中层管理培训课程时了解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是相对与传统事务性人力资源管理而言的一种新的人力资源管理形态,它在保证组织绩效、提升组织竞争力方面的战略性职能,促进对战略人力资源的本质性认识,建立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 相对于传统人力资源管理而言,在进行企业管理培训时发现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涉及到对“什么是战略”和“什么是战略人力资源”的界定。虽然,多数的学者已经认识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但对于“战略”和“战略人力资源”的解释和界定,仍未能形成一个明确的概念。在许多文献中,“战略”的定义多种多样,一些学者认为战略就是一种关系,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另一些学者认为,战略就是适应性,即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战略之间的适应性。关于战略的另一个难点是如何衡量战略,大多数学者和他们的文献,都倾向于用波特、迈尔斯的经典理论。但是,他们关于战略的分类,通常是在假定组织已经明确界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的一种外部性分类,未能充分考虑到环境变动与战略调整之间的关系。 因为对战略界定的多样性,形成理论研究方法的多样性。所以在学习企业培训课程后,总结发现大致形成三种基本的研究方法体系: (1)关注人力资源管理对组织绩效贡献或企业财务行为的影响。 (2)关注企业或组织在所处竞争性环境中采用的战略选择以及这些战略选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3)考察企业战略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实践之间的匹配程度,该研究方法假定“外部匹配”和“内部匹配”都对企业业绩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第一种方法为多数学者所接受,包括德莱利、莱文、奥斯特曼、伯菲、休斯里德、查德维克和凯培利等人。他们认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深度影响组织绩效,因此,组织必须确定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范围,并保证能够得以贯彻实施。当组织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实践活动必须和组织的战略需求紧密相连,同时保证战略导向的一致性。 休斯里德提出了被认为具有某种“通用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沿着休斯里德的思路,伯菲提出16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德莱利确定了7项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内部职业机会、正规培训系统、评价方法、利益共享、工作安全、投诉机制和工作定义。有些文献采用这七项工作来检验人力资源管理的三个主要理论观点:一般性、权变性和配置观,分析结果对这三个理论都提供某种程度的支持。大多数学者认为权变性的观点更适合于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但不应忽视配置。实际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与企业战略匹配与否是直接影响企业

《企业战略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2)

《企业战略管理》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一) 1.经典战略理论缺陷之一先忽视了对企业之争环境进行分析与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A.钱德勒 B.安索夫 C.波特 D.魁恩 2.市场渗透战略是由现有产品领域与()组合而成的一种企业成长战略。 A.新产品 B.新市场 C.现有市场 D.现产品3.从战略分析角度看,衰退产业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产业中产品的销售是持续()的产业。 A.上升 B.下降 C.平稳 D.不定 4.经验认为,速动比率较为合适的比例是()。 A.1:1 B.2:1 C.3:2 D.1:3 5.在产品--市场3×3矩阵中,相关产品与相关市场相对应的企业战略类型是()。 A.市场渗透 B.多元化 C.全方位创新 D.市场创造6.纺织印染厂,原来只是将胚布印染成各种颜色的花布供应服装厂,现在纺织印染帮与服装加工厂联合这属于()。 A.前向一体化 B.后向一体化 C.横向一体化 D.多元化7.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在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在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是()。 A.低成本战略 B.领先战略 C.竞争优势战略 D.差异化战略

8.美国P&G公司二战后推出“汰涤”洗衣粉获得成功,50年代又推出“快乐”牌,洗衣粉,这种品牌战略是()。 A.多族品牌 B.家庭品牌 C.个别品牌 D.多品牌 9.分散化经营单位最适应的经营战略是() A.差异化战略 B.集中化战略 C.成本经营战略 D.市场渗透战略 10.战略与结构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组织战略服从于组织结构 B.组织的结构服从于组织战略 C.组织战略与组织结构并列 D.产生共同愿景 11.战略管理理论从发展先后顺序来看,大体经过了以环境为基本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以产业结构下物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现和以()为基础的核心能力理论三个阶段的演变。 A.科学技术 B.资源、知识 C.社会、环境 D.信息、网络 12.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是指()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和程度。 A.行业内 B.区域内 C.产品市场领域内 D.集团内13.具有较高市场增长率和较高的相对市场占有率的业务是()。 A.问号类 B.明星类 C.金牛类 D.瘦狗类 14.动态相乘效果是指企业将来战略能有效使用现在战略运行中产生的()的效果。 A.有形资源 B.无形资源 C.资源配置 D.组织形式15.企业制定经营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是( )。 A.树立正确的战略思想 B.对战略环境进行认真分析研究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战略管理概论 —、名词解释 1 ?技术能力,是指一个人运用一定的技术来完成某项组织任务的能力,包括方法、程序和技术。 2 .人际关系能力,是指一个人与他人共事、共同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包括领导、激励、排解纠纷和培植协作精神等。 3. 思维能力,是指将企业看成一个整体,洞察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理解整个企业的各个部分应如何朴素依靠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能力。 4 .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 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 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5 .战略延伸,是指企业充分利用本身的资源和能力,主动地去创造竞争优势,或创造出新的发展机会。 6 ?战略分析,是指对企业的战略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并预测这些环境未来发展的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及影响方向。 7 .企业战略目标,是指企业在遵循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时所要达到的长期特定地位,或者说,企业 经营活动在一定时期所要得到的结果。 8 ?战略管理系统,是指企业按照战略管理过程的要求而设立的战略管理组织、机构、制度、规章等的 二、简答题 1 ?简述战略管理的性质。 答:⑴战略管理是整合性管理理论,是企业最高层次的管理理论。 (2)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最重要的活动和技术。 (3)战略管理的目的是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使企业做到可持续发展。 2?简述战略管理的特点。 答:(1)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2)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3)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 量资源的配置问题。(4)战略管理从时间上来说具有长远性。(5)战略管理实质上是使企业的资源和经 营活动与其外部环境匹配协调,即寻求战略匹配性。(6)战略管理也是以企业的资源和能力为基础,并 对二者进行战略延伸,创造企业发展的机会或更充分地利用机会。(7)战略管理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 中的诸多因素。 3.简述企业战略层次。 答:(1)公司战略,又称企业总体战略,是指企业战略中最高层次的战略,是一种有价值取向的、概念性的战略。主

战略管理复习重点

战略管理复习重点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战略管理复习资料 1、战略管理:企业依据自身的使命、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对整个企业的基本任务、长期的发展目标及推动这些任务和目标实现的基本方法进行决策和谋划,并有效地运用企业资源将其付诸实施,以及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的动态管理过程。 2、战略制定:战略制定是指确定企业任务,认定企业的外部机会与威胁,认定企业内部优势与弱点,建立长期目标,制定供选择战略,以及选择特定的实施战略。是战略计划的形成过程。 3、战略实施:企业制定出目标和战略以后,必须将战略的构想转化成战略的行动。 4、战略评价:是了解战略管理阶段的信息的主要方法 5、企业愿景:指企业的长期愿望及未来状况,的蓝图,体现组织永恒的追求。 6、任务陈述:区别一个企业与其他类似企业的持久性的目的陈述 7、长期目标:企业设定的在未来超过一年的较长时期为完成其基本任务要得到的具体结果。 8、企业战略:广义:涉及愿景、任务、长期目标和实现长期目标的方法。 狭义:仅指实现长期目标和获取竞争优势的基本方法。 9、年度目标:企业在实现长期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达到的阶段性的里程碑 10、政策:是实现年度目标的方法 11、外部环境:指存在于企业外部的,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企业不能完全控制的客观因素。 12、外部分析(环境审视):对存在于企业外部的各种变量进行分析从中确认能使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受益的机会和企业应当回避的威胁。 13、外部机会:在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环境、政治、法律、政府、技术和竞争等方面可以使公司在未来受益的发展趋势和事件

企业战略管理复习大纲

(0612)《企业战略管理》复习大纲 第一章企业战略概述 一、学习内容 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企业远景的概念、企业远景的要素及描述、企业远景的作用、企业使命的概念、企业使命的内容与界定、企业使命表述应注意的问题、企业远景和使命的关系、企业目标、战略的概念、企业战略的概念、企业战略的特征、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企业战略的基本内容、网络层战略、公司层战略、业务层战略、职能层战略等。 二、学习重点 本章的学习重点主要包括企业远景、企业使命和企业目标的各自界定,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内容,以及企业战略的层次构成等。 三、学习难点 本章的学习难点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1)理解企业远景、企业使命和企业目标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2)识记和理解企业不同层次战略之间的具体内容和相关关系 第二章企业战略管理与战略管理者 一、学习内容 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与业务管理的联系与区别、战略管理过程、战略远景和业务使命的提出、设立目标体系、制定战略完成目标、战略实施和执行、战略管理者的构成、战略管理者角色、战略管理者技能、战略管理者特征、战略管理者风格、战略管理者与社会责任、以环境为基点的经典战略管理理论、以产业(市场)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以资源和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等。 二、学习重点 本章的学习重点主要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的5大任务、战略管理者的相关知识和战略管理的演变和发展等。 三、学习难点 本章的学习难点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1)理解战略管理的5项任务。 (2)理解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与发展。 第三章企业外部环境分析 一、学习内容 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环境的不确定性、适应环境的不确定性、政治与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分析、行业竞争结构的基本分析、潜在进入者分析、竞争对手之间的抗衡、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分析、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等。 二、学习重点 本章的学习重点主要包括企业的外部环境的内容和行业结构分析的分析框架等。 三、学习难点 本章的学习难点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1)充分认识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完整版)战略管理考试重点.doc

1.简述战略管理与职业规划的关系 战略管理理论是企业或组织在一定时期发展方向、目标,以及资源调配做出的决策和管 理艺术。若把职业生涯当做一个组织来决策规划,战略管理理论就可以应用在大学生职业规 划中 ,使学生能够更科学、合理的进行自我评价,确立目标、环境评价以及职业定位。 (战略管理一般针对公司而言,对人一般说职业规划。但是个人认为如果用在人身上是 异曲同工的。他们都是对事物的一个组织安排。其目的就是让人们有目标、有计划的完成一个项目,不段的反思总结,不断修正。(这是从别的地方又找的一点)) 2.运用战略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简明阐述你的职业生涯规划 (1)人生信念和价值观(企业使命) 1、职业价值价值观是一种内心尺度,它凌驾于整个人性当中,支配着人的行为、态 度、观察、信念、理解等,支配着人认识世界、明白事物对自己的意义和自我了解、自我 定向、自我设计等 ;也为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足的理由。我们这里考察的职业价值观,在 于探讨人们在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活中,在众多的价值取向里,优先考虑哪种价值。价值观具有下列 特性: (l)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由于每个人的先天条件和后天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也不尽相同,每个人的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不同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 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同。 (2)价值观是相对稳定的。价值观是人们思想认识的深层基础,它形成了人们的世界观 和人生观。它是随着人们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逐步培养而成的。人们的价值观一旦形成,便是相对稳定的,具有持久性。 (3)价值观在特定的环境下又是可以改变的。由于环境的改变、经验的积累、知识的增 长,人们的价值观有可能发生变化。 人的职业价值观可分为以下十三种类型,各类型的基本含义如下: (1)利他主义:总是为他人着想,把直接为大众的幸福和利益尽一份力作为自己的追求 (2)审美主义:能不断地追求美的东西,得到美感的享受。 (3)智力刺激:不断进行智力开发、动脑思考、学习和探索新事物,解决新问题。 (4)成就动机: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成就、不断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赞扬或不断实现自己 想要做的事。 (5)自主独立: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按自己的方式、想法去做,不受 他人干扰。 (6)社会地位:所从事的工作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从而使自己得到他人 的重视与尊敬。 (7)权力控制:获得对他人或某事的管理权,能指挥和调遣一定范围内的人或事物。 (8)经济报酬:获得优厚的报酬,使自己有足够的财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使生活 过得较为富足。 (9)社会交往:能和各种人交往,建立比较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关系,甚至能和知名人物 结识。 (10)安全稳定:希望不管自己能力怎样,在工作中要有一个安稳的局面,不会因为奖金、加资、调动工作或领导训斥等而经常提心吊胆、心烦意乱。 (11)轻松舒适:希望将工作作为一种消遣、休息或享受的形式,追求比较舒适、轻松、 自由、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环境。 12)人际关系:希望一起工作的大多数同事和领导人品好,相处在一起感到愉快、自然。 (13)追求新意:希望工作的内容经常变换,使工作和生活显得丰富多彩,不单调枯燥。 (2)职业定位分析( SWOT分析)(最好改成自己的)

战略管理选择题复习提纲

一、 选择题 1.成熟产业差异化的主要来源是() A.产品B.技术C.人才D.与产品向关的售前售后程序 2.一个企业同时生产多种产品要比分别由两个或多个企业生产的总成本小的经济状态属于()A.内部规模经济B.外部规模经济C.范围经济D.学习经济 3.企业生产所需原材料的投入成本一般属于() A.固定成本B.隐含成本C.沉没成本D.可避免成本 4.组织的等级层次较少,每个层次的负责人管理的跨度增加,信息传递的距离缩短,效率提高的组织一般被视为() A.扁平化组织B.动态学习型组织C.矩阵结构组织D.事业部结构组织E.功能性结构组织F.虚拟组织 5.某集团企业经营房地产、汽车销售、服装机械等产品,该企业断定其服装机械产品正面临一个衰退的产业环境,于是尽可能的提高产品价格,合理确定品种数量、渠道数目和顾客数量,降低成本,从现有资产中取得最大现金流,同时,尽可能避免进一步的投资支出。这种战略属于() A.巩固战略B.紧缩战略C.收割战略D.放弃战略F.战略创新 6.如果产业生命周期某阶段中市场渗透率提高很快,标准化技术已经形成,而工艺创新速度很快,产品质量不断改进,虽然销售竞争很激烈,但总的来说生产能力仍显得有些不足,所以部分生产开始由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转移,这样的产业生命周期阶段属于()A.导入期B.成长期C.成熟期D.衰退期 7.一般来说,如果某种原材料占买方总成本比例越大,买方() A.对该原材料的价格敏感性越大,买方谈判地位相对越强B.对该原材料的价格敏感性越小,买方谈判地位相对越强C.对该原材料的价格敏感性越大,买方谈判地位相对越弱D.对该原材料的价格敏感性越小,买方谈判地位相对越弱 8.创新的过程一般是以下顺序() A.发明创新扩散B.创新发明扩散C.扩散发明创新 9战略管理和职能管理相比有如下特征: A不确定性、复杂性、全局性、常规性、根本性 B 确定性、复杂性、全局性、常规性、根本性 C不确定性、复杂性、长远性、与具体运营有关 D不确定性、复杂性、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

最新《战略管理》期末复习资料

精品文档 《战略管理》期末复习资料——英文版,大题目 1.战略管理在现代企业中为什么变得很重要?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organizations that engage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generally outperform those that do not. The attainment of an appropriate match or fit between an organization's environment and its strategy, structure, and processes has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organization's performance. A firm cannot afford to follow intuitive strategies once it becomes large, has layers of management, or its environment changes substantially. As the world's environment becomes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chang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is used by today's corporations as one way to make the environment more manageable. 2. 企业能否同时采用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为什么? Michael Porter argues that a business unit which is unable to achieve one of the competitive strategies is likely to be "stuck in the middle" of the competitive marketplace with no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at unit, according to Porter, is doomed to below-average performance. Research by Greg Dess and Peter Davis as well as by Rod White, suggests however, that this may not be the case. Examples can be found of businesses which have been able to jointly follow overall low cost and high quality differentiation strategies. Japanese companies such as Toyota in automobiles and Matsushita in consumer electronics are good examples. Their offer of low price and high quality created serious problems for those companies following only one competitive strategy in the U.S. 3.在全球环境下,资源基础观对战略管理有什么关联性? 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is an attempt to bring attention to the importance of a corporation's resour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 As noted in the text, experts o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suggest that differences in performance among companies may be explained best, not through differences in industry structure identified by industry analysis, but through differences in corporate assets and resourc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he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 is compatible with the traditional concepts of S.W.O.T. and distinctive competence popular in the field since the 1960s. The only danger with the resource-based approach is that people may go overboard again and tend to put too much emphasis on internal factors and not enough on external factors. Nevertheless, the idea that the durability and imitability of corporate resources determine competitive advance is a very useful one. The movement toward a more global environment simply accentuates the need to assess and to build a firm’s competencies so that it can successfully compete world-wide. A competency may be distinctive in one’s home country, but only be a core competency (or less) in another location in the world. 4. How can a decision maker identify strategic factors in the corporation's external environment? List three or more trends emerging in each of the four forces of a firm's societal environment. Then estimate the likely impact of these general trends upon the primary stakeholders, e.g., communities, creditors, competitors, etc. These data form a series of strategic issues - those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that are very likely to determine the future environment. Plot these strategic issues on an issues priority matrix. Those issues judged to have a high probability of occurring and a high probable impact on the corporation are strategic factors. Categorize thes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