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推拿疗法69个足部反射区(配图)详解(上)

合集下载

足底推拿疗法-69个足部反射区(配图)

足底推拿疗法-69个足部反射区(配图)

足底推拿疗法-69个足部反射区足底推拿疗法,在中医理论中也被称为“足底反射疗法”。

它是将手法作用于足底的特定穴位和部位,刺激人体反射区以达到疏通经络、调节机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的疗法。

足底各个部位反映了人体的不同部位和器官,包括肾、膀胱、肝、胃等。

据研究表明,足底推拿能够有效缓解身体疲劳、改善睡眠质量、降低血压、促进体内激素的分泌等。

下面将介绍69个足底反射区的位置及其作用:1. 脑部反射区位置:足底大拇指部位。

作用:调节神经系统,提高注意力、记忆力等。

2. 眼睛反射区位置:足底第二个脚趾和第三个脚趾之间的部位。

作用:缓解眼部疲劳和近视。

3. 耳朵反射区位置:足底第三个脚趾和第四个脚趾之间的部位。

作用:缓解耳鸣、失聪和头晕等症状。

4. 鼻子反射区位置:足底第二个脚趾和第三个脚趾之间的部位。

作用:缓解鼻塞、头痛和过敏等症状。

5. 口腔反射区位置:足底第二个脚趾和第三个脚趾之间的部位。

作用:缓解口干、喉咙炎等症状。

……69. 性器官反射区位置:足底内侧中央区域。

作用:调节性功能,缓解泌尿系统疾病等症状。

以上就是69个足底反射区的介绍,每个部位都有其对应的身体器官和功能,因此在进行足底推拿疗法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部位进行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可以缓解身体疲劳、改善睡眠质量、预防疾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足底推拿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

如有脚部创伤、感染、过敏等情况,建议先咨询医生再进行足底推拿。

足部穴位图(附详解)

足部穴位图(附详解)

图解如下头(大脑):位于两足足底拇趾趾腹的下部,左、右侧大脑的反射区在足部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变,脑震荡、头晕、头痛、失眠,中枢性瘫痪,视觉受损伤等病症。

额窦:位于两足拇趾靠尖端1cm的范围及其他八个足趾尖端,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脑中风、脑震荡、鼻窦炎、头痛、头晕、失眠、发烧及眼、耳、鼻、口等病症。

小脑(脑干):位于大脑反射区的后外侧。

左、右侧小脑在足底部呈交叉反射,适用于脑震荡、高血压病、头痛、失眠、头昏、头重等病症。

脑垂体:位于两足拇趾趾腹正中央,适用于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脾、胰等内分泌系统病症。

三叉神经:位于两足拇趾趾腹的外侧约45度处。

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偏头痛、面瘫、腮腺炎、耳疾、鼻咽癌、失眠、头重等病症。

鼻:位于两足拇趾第一节趾腹底部内侧,约45度处,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急慢性鼻炎、鼻出血、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病症。

颈:位于两足拇趾根部,即小脑反射区下方。

适用于颈部酸痛、颈部扭伤、落枕、高血压病等病症。

眼:位于两足底第二、三趾根部。

适用于视神经炎、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远视、复视、斜视、散光、视网膜出血、白内障、青光眼等病症。

耳:位于两足底第四、五趾根部,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外耳道疖肿,中耳炎、耳鸣、重听等病症。

斜方肌(颈、肩部):位于两足底眼、耳反射区下方。

适用于颈肩背酸痛、手无力、麻木、肩活动障碍等病症。

甲状腺:位于两足底第一趾骨和第二趾骨之间,呈带状。

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病症。

甲状旁腺:位于两足底内缘第一趾骨与第一趾关节处,适用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病症。

肺、支气管:位于两足斜方肌反射区外侧,自甲状腺反射区向外呈带状到足底外侧的肩反射区下方,前后宽约1cm。

适用于上呼吸道炎症、肺结核、肺气肿、胸闷等病症。

胃:位于两足底跖骨的中、下部。

适用于胃痛、胃酸增多、胃溃疡、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病症。

足部反射区图 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

足部反射区图 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

足部反射区图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1)【1】实用足部反射区和穴位图解:一、足部反射区分布规律足部反射区排列是有规律的,基本是与人体大体解剖部位相一致。

是按人体实际位置上下、左右、前后顺序精确排列的。

将双足并拢一起,就像个从后上方向下看到的一个屈膝盘坐并向前俯伏的投影人形:脚的拇趾,形似人的头部,其足拇趾及各趾相当于人的头、颈、面部反射区,内有大脑、小脑、垂体、三叉神经及眼、耳、鼻、舌、口腔、牙齿等反射区;足底上部相当于人的胸腔(有肺及心脏),内有肺脏、气管、心脏、甲状腺、甲状旁腺、斜方肌等反向区;足底中部相当于上腹部,有胃、肠、胰、肝、胆(右侧)、脾(左侧)、肾等器官;脚跟部位,有生殖器官(子宫、卵巢、前列腺等)、膀胱、尿道及阴道、肛门等,内有大肠、小肠、膀胱、生殖器官(女为卵巢、子宫,男为前列腺、睾丸)等反射区;两足内侧相当于脊椎部分,构成足弓的一条线,形似人的脊椎(颈椎-胸椎-腰椎-骶椎)。

从足趾至足跟方向有颈、胸、腰、骶椎及尾骨各部分反射区(见下图);足外侧相当四肢部分,自上而下是肩、肘、膝等部位,足底内有肩、腰、肘、髋、股、膝关节等反射区。

实用足部反射区图解:附:图解二. 脚底按摩的原理:人们的身体籍由新陈代谢的作用,达到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的目的,包括五藏六腑、淋巴系统、大小肠和皮肤组织都是排毒的重要器官。

如果说这些器官功能失常或减弱,平常是看不出,感觉不到的。

由于人体的特殊构造,所有器官都有神经延接至足部,其末梢神经区块,就是所谓的反射区。

临床实验证明,人的双脚合并正是人体器官组织立体分布的缩影。

当体内器官或腺体异常时,其足部反射区就会有结晶沉积而成为(痛点),每个痛点触觉反应不同,有些像沙子,足部反射区图详解:图1图2三. 足部骨骼和足部关节1. 足部骨骼:人有双足,每足有骨骼26块,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三部分: 1-1、跗骨每足有跗骨7块,分近侧与远侧两排。

足跗骨较粗大且砌合紧密;近侧列跗骨包括跟骨、距骨和足舟骨。

足疗之足部反射区(高清图解)

足疗之足部反射区(高清图解)

足疗之足部反射区(高清图解)【基本内容】一、足反射区位置足部反射区分为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部四大部分,其顺序大致如下:足底: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额窦、脑垂体(垂体)、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鼻、头部(大脑)、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心(左)、脾(左)、胃、胰腺、十二指肠、小肠、横结肠、降结肠(左)、乙状结肠及直肠(左)、肛门(左)、肝(右)、胆囊(右)、盲肠及阑尾(右)、回盲瓣(右)、升结肠(右)、腹腔神经丛、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失眠点。

足内侧:膀胱、鼻、颈椎、甲状旁腺、胸椎、腰椎、骶骨(骶椎)、尾骨内侧、前列腺或子宫、尿道及阴道、髋关节、直肠及肛门、腹股沟、肋骨、下身淋巴腺(腹部淋巴腺)、消渴点、便秘点。

足外侧:生殖腺(睾丸或卵巢)、髋关节、尾骨外侧、下腹部、膝、肘、肩、肩胛骨、内耳迷路、胸、膈(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上臂、头痛点。

足背:鼻、颈项、眼、耳、腹股沟、上颌、下颌、扁桃体、喉与气管及食管、胸部淋巴腺、内耳迷路、胸、膈(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腹部淋巴腺)、痰喘点、心痛点、落枕点、腰腿点。

二、选取反射区的原则选取反射区的原则,主要是根据病变所在的部位,即受累的脏腑器官,而不是根据具体的病症。

所以,同一器官、同一系统的各种病症,应选取大致相同的反射区。

反之,同一反射区可用以治疗不同的病症。

肾、输尿管和膀胱这三个反射区,是足部按摩中极其重要的区域,故称之为“基本反射区”。

其作用是增强排泄功能,将“毒素”或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因此,每次按摩开始和结束时都要连续按摩这三个反射区各4~5遍。

在选取基本反射区的基础上,再选取与病变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如:肾脏疾病——肾反射区;各种眼病——眼反射区;各种耳病——耳、内耳迷路反射区;各种鼻病——鼻、额窦、扁桃体、肺及支气管等反射区;肺病——肺及支气管、喉与气管、心等反射区;支气管疾病——肺及支气管、鼻、扁桃体等反射区;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等反射区;食管疾病——食管、胃、胸等反射区;肝病——肝、脾、胃、肠等反射区;胆病——肝、胆囊反射区;小肠疾病——小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等反射区;大肠疾病——小肠、回盲瓣、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颈部疾病——颈椎、颈项等反射区;前列腺症——前列腺、尿道、垂体、甲状旁腺、生殖腺、肾上腺等反射区;垂体病症——脑垂体(垂体)、头部(大脑)等反射区;甲状腺病症——甲状腺、垂体、肾上腺、小脑及脑干等反射区;甲状旁腺病症——甲状腺、甲状旁腺反射区;肾上腺病症——肾上腺、垂体反射区;睾丸疾病——睾丸、垂体、头部(大脑)、肾上腺、甲状腺等反射区;卵巢疾病——卵巢、垂体、大脑、肾上腺等反射区;子宫疾病——子宫反射区;皮肤病——脾、肾上腺、甲状旁腺、淋巴腺(依患病部位而选取不同部位的淋巴腺)、胃肠等反射区。

足疗之足部反射区(高清图解)

足疗之足部反射区(高清图解)

足疗之足部反射区(高清图解)足疗之足部反射区(高清图解)【基本内容】一、足反射区位置足部反射区分为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部四大部分,其顺序大致如下:足底: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额窦、脑垂体(垂体)、小脑及脑干、三叉神经、鼻、头部(大脑)、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眼、耳、斜方肌、肺及支气管、心(左)、脾(左)、胃、胰腺、十二指肠、小肠、横结肠、降结肠(左)、乙状结肠及直肠(左)、肛门(左)、肝(右)、胆囊(右)、盲肠及阑尾(右)、回盲瓣(右)、升结肠(右)、腹腔神经丛、生殖腺(睾丸或卵巢)、失眠点。

足内侧:膀胱、鼻、颈椎、甲状旁腺、胸椎、腰椎、骶骨(骶椎)、尾骨内侧、前列腺或子宫、尿道及阴道、髋关节、直肠及肛门、腹股沟、肋骨、下身淋巴腺(腹部淋巴腺)、消渴点、便秘点。

足外侧:生殖腺(睾丸或卵巢)、髋关节、尾骨外侧、下腹部、膝、肘、肩、肩胛骨、内耳迷路、胸、膈(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上臂、头痛点。

足背:鼻、颈项、眼、耳、腹股沟、上颌、下颌、扁桃体、喉与气管及食管、胸部淋巴腺、内耳迷路、胸、膈(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腹部淋巴腺)、痰喘点、心痛点、落枕点、腰腿点。

二、选取反射区的原则选取反射区的原则,主要是根据病变所在的部位,即受累的脏腑器官,而不是根据具体的病症。

所以,同一器官、同一系统的各种病症,应选取大致相同的反射区。

反之,同一反射区可用以治疗不同的病症。

肾、输尿管和膀胱这三个反射区,是足部按摩中极其重要的区域,故称之为“基本反射区”。

其作用是增强排泄功能,将“毒素”或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因此,每次按摩开始和结束时都要连续按摩这三个反射区各4~5遍。

在选取基本反射区的基础上,再选取与病变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如:肾脏疾病——肾反射区;各种眼病——眼反射区;各种耳病——耳、内耳迷路反射区;各种鼻病——鼻、额窦、扁桃体、肺及支气管等反射区;肺病——肺及支气管、喉与气管、心等反射区;支气管疾病——肺及支气管、鼻、扁桃体等反射区;胃及十二指肠疾病——胃、十二指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等反射区;食管疾病——食管、胃、胸等反射区;肝病——肝、脾、胃、肠等反射区;胆病——肝、胆囊反射区;小肠疾病——小肠、腹腔神经丛、甲状旁腺等反射区;大肠疾病——小肠、回盲瓣、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颈部疾病——颈椎、颈项等反射区;前列腺症——前列腺、尿道、垂体、甲状旁腺、生殖腺、肾上腺等反射区;垂体病症——脑垂体(垂体)、头部(大脑)等反射区;甲状腺病症——甲状腺、垂体、肾上腺、小脑及脑干等反射区;甲状旁腺病症——甲状腺、甲状旁腺反射区;肾上腺病症——肾上腺、垂体反射区;睾丸疾病——睾丸、垂体、头部(大脑)、肾上腺、甲状腺等反射区;卵巢疾病——卵巢、垂体、大脑、肾上腺等反射区;子宫疾病——子宫反射区;皮肤病——脾、肾上腺、甲状旁腺、淋巴腺(依患病部位而选取不同部位的淋巴腺)、胃肠等反射区。

足底按摩穴位图及文字说明

足底按摩穴位图及文字说明

足底按摩穴位图一、足反射按摩法定义人体的双足合起来恰象人体的整体缩影,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在人体双足都有其对应的解剖部位,即反射区。

运用物理手法(如手指、按摩工具)在人体双足部相应的反射区上施以按、压、刮等手法,就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

这种物理疗法称为足反射按摩法。

足反射按摩法是通过对双足反射区的刺激,以调节病变的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并使已退化或功能已丧失的组织器官或多或少地恢复一些原有的生理功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尤其对中老年人是一种简单、最实际、最有效的治疗兼保健的绿色疗法。

同时,人的双足默默无声地左右着机体的健康状况,双足的反射区就好象反映机体周身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每时每刻在用无声的语言回答着其相关的健康情况。

专家指出:当病变程度达10%时,足部反射区就会反映相应的征兆,而人体产生自觉症状,能够被医疗仪器检测出来时,病已达70%。

二、足疗的起源它是我国中医学的宝贵遗产。

双手是人类的骄傲,自从有了手,就可制作工具。

如果不是人类用双脚站立起来,由双脚来承受全身的重量和负担行走的任务,双手就不能解放出来,人类也不能与猿猴相揖(壹)别。

人类的脚掌是动物中最发达的,它有丰富的血管、神经与指挥中枢(大脑)和各个内脏器官相联接。

由于双足是处于人体最远离中枢神经的部位,从信息传递的途径来说,是脚到脊髓再到大脑,而脊髓又与各个脏腑器官相联接,因此脚上存在着各脏腑器官的许多信息,脚所受的刺激也会传送到各脏腑器官。

又由于双脚是处于最远离心脏的部位,很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加上地心吸力的影响,一些从身体各部分带来的有害物质很可能在这里沉积下来。

因此,在人的足部可以找到与身体各部分器官相对应的敏感位置。

当人体发生疾患时,在这些敏感位置上可能出现压痛、酸痛、肿胀、硬结等异常现象,而易被人所感知。

由原始的、感性的、偶然的发现,经过千万年的反复验证,人类终于认识到其中的规律性,即这些敏感位置与各部分器官的关系:当某一器官发生异常现象,而当刺激这些敏感位置时,疾患也将得到缓解或痊愈。

脚部穴位图全面(图文)

脚部穴位图全面(图文)

脚部穴位图之袁州冬雪创作足疗穴位图一足疗穴位图二足疗穴位图三足疗穴位图四足疗穴位图五足疗穴位图六足疗穴位图七足疗穴位图脚板底是人体所有身体器官的反射区.一般来讲,脚底推拿乃是全身的保健护理,因此传统的脚底推拿也都是为了治病,殊不知减肥也能以脚底推拿来达到目标.方法:自购脚部穴位图一张.泡一盆热水,水温在60℃左右.把脚在热水中泡5-10分钟后用毛巾搽干.从足底穴位图找出找出胃部﹑甲状腺﹑淋巴腺及肺部等反射区,在每一个部位按上1-2分钟,左右脚各按3次.推拿甲状腺及其它上述反射区乃是非常有效的消脂法,因为甲状腺主要功能乃治疗肥胖症及情绪不安等症状;而推拿胃部可以减少食欲;淋巴腺及肺部等反射区则是帮忙增加免疫力及排毒功能.持续做完一个星期之后,因为人体的整体的循环转好了的关系,身体会感觉比以前轻快,皮肤也会变得漂亮而有光泽.也可参照脚部穴位图足疗的保健功效已被迷信证实.如今,脚底推拿可以美容一新的结论也得到了证实.专家研究发现,脚心美容与化妆美容、手术美容等方式相比根本区别在于治本,是现在任何一项单纯的美容术都无法比较的.推拿脚心可以美容,其原因在于:脚心集中了与身体所有器官相关的经络穴位,适当地刺激脚底,就可以够刺激肾上腺,促使肾上腺分泌更多的激素,从而激发皮肤细胞的活力,加速其新陈代谢,减少色素沉着,从而使得肌肤白净柔嫩且富有弹性.由此看来,爱漂亮的女性更应该加入浴足行列,这不但能让饱受高跟鞋挤压之苦的双足得到全面呵护,还能让容颜越来越靓,何乐而不为?足部推拿 DIY对于那些住宅旁边没有正规沐足店,而自己又对足部推拿情有独钟的朋友,无妨试一试家庭自我足部推拿.足摩DIY分泡脚药水制作、指法、推拿三个部分,这和一般沐足店的程序差未几,听上去比较复杂,操纵起来其实其实不难.好足三分泡舒雅良子的技术总监、国家级高级推拿师冯继来先生认为,如果主要目标仅仅是消除疲劳,沐足汤药其实其实不那末复杂.根据7年的推拿经历,他总结了一套价格便宜、非常实用的药方.在记者真诚地哀告下,他愿意把这一药方公布于众,总共9味——伸胫草桂枝艾叶地附子红花当归苏木甘草没药详细做法是:取以上药物各30克.“其实不必那末精准,家庭使用,只须用手抓少许便可以了.一般来讲,每样30克的用量足以使用10次.”冯继来诠释道.然后将药物放入药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文火煮上1个小时,储藏待用.逐日洗脚时,在脚盆中倒入热水,加冷水冲温,温度略高于体温即可,大约45摄氏度左右.然后倒入一小勺煮好的药汁,比例大约是水的十分之一.冯继来进一步诠释说:“许多人喜欢用很热的水烫脚,这对脚部有一定的损伤,我们一直建议用温水泡脚,但要注意坚持水温.而且,脚盆最好比普通脚盆略高,这样可以包管脚的胫骨以下全部没在药水中.时间一般以半小时为宜.”手法最重要正式的足部推拿师,手法多种多样,犹如金庸小说中的36路擒拿手.对于家庭保健来讲,五种手法,足以自用了.1.握拳食指法着力点:食指近端指间关节顶点.适用:肾上腺、肾、膀胱、生殖腺、失眠点等反射区.2.拇指点按法着力点:拇指指端、指腹或桡侧偏峰.适用:喉与气管及食管、心痛点、便秘点等反射区.3.拇指推压法着力点:拇指指腹或桡侧偏峰.适用:胸、下腹部、直肠及肛门、尿道及阴道、腹股沟、坐骨神经等反射区.4.拇指掐法着力点:拇指指端.适用:小脑及脑干、颈项、上颌、下颌等反射区.5.食指刮压法着力点:食指第2节指腹桡侧或食指第2指间关节屈曲后的顶点.适用:外尾及内尾骨等反射区.足摩“三大纪律”足部共有五个反射区:分别为腹腔神经丛、脾脏、肾脏、输尿管、膀胱.这五个反射区无论在推拿的开端或竣事时,都必须加强的五个反射区.一、推拿的顺序全足推拿,应先从左脚开端,推拿3遍肾、输尿管、膀胱三个反射区,再按脚底、脚内侧、脚外侧、脚背. 在推拿时,关键点是要找准敏感点,这样不需要用多大力气,被推拿处就会感到酸痛感觉,才会有疗效二、推拿的力度推拿力度的大小是取得疗效的重要因素,力度过小则无效果.反之则无法忍受,所以要适度、平均.所谓适度,是指以推拿处有酸痛感,即“得气”为原则.而所谓平均,是指推拿力气要渐渐渗入,缓缓抬起,并有一定的节拍,不成忽快忽慢,时轻时重.三、推拿时间在停止推拿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病种、症情及其体质,掌握好推拿时间,一般对单一反射区的推拿时间为3~5分钟,但对肾、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必须推拿到5分钟,以加强泌尿功能,从而把体内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总体推拿时间应节制在30~45分钟.。

足底反射

足底反射

足底推拿疗法 69个足部反射区(配图)详解(上)来源:唐汉中医药网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在足部都有各自的神经聚集点,而且每一点都和机体相应的脏腑器官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

当按摩刺激足部某一部位时,即可反射到机体相应的某一器官,这就称之足部的反射区。

机体各脏腑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区,多数分布在足底,少数在足的内外侧和足趾、足背。

由于足部各反射区代表着全身器官相应的部位,足是全身各器官的缩影,为了说明白反射区的排列顺序,有关学者把一个人的鼻尖到肚脐画条线,称之为“中线”,将这个中线作为确定足部反射区的重要标志。

假设这条“中线”通过脊柱,就把脊柱分成两半,这样左右足均有脊柱反射区。

如心脏是在“中线”的左边,所以心脏的反射区在左足;肝脏在“中线”的右边,其反射区应在右足。

而且心脏和肝脏在体腔内的位置大致呈对称位置,因此心脏在左足的反射区和肝脏在右足的反射区也呈对称性。

脾脏在中线的左边,其反射区的位置也在左足。

再如胃、胰腺、小肠、大肠等脏器,均位于“中线”两侧,所以,这些脏器的反射区左右足都有。

此外,肺、卵巢、睾丸等,都是成对的脏器,在“中线”左右各一个,这些器官的反射区在左右足都有,而且,左足的反射区作用于左边的器官,右足的反射区作用于右边的器官。

但是,头部的器官的反射区是左右交叉的,如左足眼的反射区治疗右眼疾病,右足眼反射区治疗左眼疾病。

有关学者长期实践观察发现,将双足并拢在一起,可以看成是一个坐着的人形。

足的拇指,相当于人的头部。

足底的前半部,相当于人的胸部(有肺和心脏),足的外侧,自上而下是肩、肘、膝等部位。

足底的中部,相当于人的腹部,有胃、肠、胰、肝、胆(右侧)、脾(左侧)、肾等器官,足跟部分,相当于盆腔,有生殖器官(子宫、卵巢、前列腺)、膀胱、尿道(阴道)、肛门等。

足的内侧,构成足弓的一条线,相当于人的脊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图3-6)。

人体各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区共有六十多个,多数分布于足底,少数分布于足内侧、足背和足趾,现按系统详细介绍主要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区的位置和主治病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底推拿疗法69个足部反射区(配图)详解(上)
人体的各脏腑器官在足部都有各自的神经聚集点,而且每一点都和机体相应的脏腑器官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

当按摩刺激足部某一部位时,即可反射到机体相应的某一器官,这就称之足部的反射区。

机体各脏腑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区,多数分布在足底,少数在足的内外侧和足趾、足背。

由于足部各反射区代表着全身器官相应的部位,足是全身各器官的缩影,为了说明白反射区的排列顺序,有关学者把一个人的鼻尖到肚脐画条线,称之为“中线”,将这个中线作为确定足部反射区的重要标志。

假设这条“中线”通过脊柱,就把脊柱分成两半,这样左右足均有脊柱反射区。

如心脏是在“中线”的左边,所以心脏的反射区在左足;肝脏在“中线”的右边,其反射区应在右足。

而且心脏和肝脏在体腔内的位置大致呈对称位置,因此心脏在左足的反射区和肝脏在右足的反射区也呈对称性。

脾脏在中线的左边,其反射区的位置也在左足。

再如胃、胰腺、小肠、大肠等脏器,均位于“中线”两侧,所以,这些脏器的反射区左右足都有。

此外,肺、卵巢、睾丸等,都是成对的脏器,在“中线”左右各一个,这些器官的反射区在左右足都有,而且,左足的反射区作用于左边的器官,右足的反射区作用于右边的器官。

但是,头部的器官的反射区是左右交叉的,如左足眼的反射区治疗右眼疾病,右足眼反射区治疗左眼疾病。

有关学者长期实践观察发现,将双足并拢在一起,可以看成是一个坐着的人形。

足的拇指,相当于人的头部。

足底的前半部,相当于人的胸部(有肺和心脏),足的外侧,自上而下是肩、肘、膝等部位。

足底的中部,相当于人的腹部,有胃、肠、胰、肝、胆(右侧)、脾(左侧)、肾等器官,足跟部分,相当于盆腔,有生殖器官(子宫、卵巢、前列腺)、膀胱、尿道(阴道)、肛门等。

足的内侧,构成足弓的一条线,相当于人的脊柱(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图3-6)。

人体各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区共有六十多个,多数分布于足底,少数分布于足内侧、足背和足趾,现按系统详细介绍主要器官在足部的反射区的位置和主治病症。

一、大脑
【位置】位于双足拇指第一节底部肉球处。

右半部大脑反射区在左脚上,左半部大脑反射区在右脚上(图3-7)。

图3-7 大脑
【主治病症】高血压,脑血管病变,脑震荡,头昏,头痛,失眠,瘫痪,视力减退等。

二、小脑及脑干
【位置】位于双足拇指远侧节基底部侧面。

左半球小脑及脑干反射区位于右脚上,右半球小脑及脑干反射区于左脚上(图3—8)。

图3—8 小脑及脑干
【主治病症】脑震荡,高血压,失眠,头痛,头晕,肌肉痉挛等。

三、三叉神经
【位置】位于双足拇指第一节的外侧处。

左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右脚上,右侧三叉神经反射区在左脚上(图3—9)。

图3—9 三叉神经
【主治病症】偏头痛,面神经麻痹,腮腺炎,失眠,头痛,以及耳、眼、鼻、牙的疾患。

四、坐骨神经
【位置】位于双腿胫骨和腓骨中下段后缘处(图3—10)。

图3—10 坐骨神经
【主治病症】坐骨神经炎,梨状肌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腓总神经损伤等。

五、腹腔神经丛
【位置】位于双足底中心,第二、三趾骨中部,分布在肾脏反射区和胃反射区附近(图3-11)。

图3-11 腹腔神经丛
【主治病症】胃肠神经官能症,腹泻,便秘,胃痉挛,呃逆,反酸等。

六、失眠点
【位置】位于双足底跟骨中央,在生殖器反射区附近处(图3-12)。

图3-12 失眠点
【主治病症】矢眠,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

对盆腔病变有一定疗效。

七、心脏
【位置】位于左足底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间,在肺反射区后方(图3-13)。

图3-13 心脏
【主治病症】心律不齐,心肌炎,冠心病,高脂血症,心力衰竭和休克的恢复期等。

八、脾脏
【位置】位于左足底心脏反射区之后方约一横指处(图3-14)。

图3-14 脾脏
【主治病症】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便秘,贫血,皮肤病。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九、扁桃体
【位置】位于双足拇指背面第二节趾骨的两侧(图3-15)。

图3-15 扁桃体
【主治病症】扁桃体炎,发热,感冒,慢性咽喉炎等。

十、上半身淋巴系统
【位置】位于双足外踝前,由距骨、跟骨和舟骨间构成的凹陷中(图3一16)。

图3一16 上半身淋巴系统
【主治病症】各种炎症,发热,腮腺炎,蜂窝组织炎,子宫肌瘤等。

同时还能增强机体的抗体。

十一、下半身淋巴系统
【位置】位于双足内踝前方,由距骨、舟骨构成之凹陷部(图3-17)。

图3-17 下半身淋巴系统
【主治病症】各种炎症,发热,踝部肿胀,囊肿,足跟痛,子宫肌瘤等。

同时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十二、胸部淋巴结
【位置】位于双足背第一跖骨及第二跖骨间缝区域(图3-18)。

图3-18 胸部淋巴结
【主治病症】各种炎症,发热,胸痛,乳房肿块,食道疾患等。

同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

十三、降压点
【位置】位于双足足底拇指近侧趾骨处(图3-19)。

图3-19 降压点
【主治病症】高血压,高血脂,头昏,头痛,眼胀,耳鸣,口干口苦,胸闷易怒等。

十四、喉、气管、声带
【位置】位于双足背第一与第二跖趾关节间,紧靠双脚拇指后外方(图3-20)。

图3-20 喉、气管、声带
【主治病症】喉炎,气管炎,咽炎,失音,声门水肿,声音嘶哑等。

十五、支气管和肺
【位置】位于双足足底斜方肌反射区的后方,自甲状腺反射区向外到肩反射区处约一横指宽的带状区域。

右肺反射区在左脚,左肺反射区在右脚(图3-21)。

图3-21 支气管和肺
【主治病症】上呼吸道感染,肺结核,咳嗽,哮喘,肺气肿,胸闷气促等。

十六、膈(横膈膜)
【位置】位于双足背整个跗跖关节背侧连成一带状区域,横跨脚背左右(图3-22)。

图3-22 膈(横膈膜)
【主治病症】呃逆,膈疝引起的腹部膨胀,腹痛,恶心,呕吐,呃逆等。

十七、食道
【位置】位于双足甲状腺和甲状旁腺反射区中间第一跖趾关节处(图3-23)。

图3-23 食道
【主治病症】梅核气,食道炎,食道静脉曲张等。

对气管病变也有一定疗效。

十八、胃
【位置】位于双足底第一跖趾关节后方约一横指处(图3-24)。

图3-24 胃
【主治病症】胃脘痛,胃酸过多,胃溃疡,消化不良,胃下垂,各种急慢性胃炎等。

十九、十二指肠
【位置】位于双足足底第一跖骨与第一跗骨与跖骨关节的前方,
胃反射区后方(图3-25)。

图3-25 十二指肠
【主治病症】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消化不良,腹部饱胀,呕吐酸水等。

二十、小肠
【位置】位于双足足底楔骨与跟骨的凹陷处,被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反射区所包围(图3-26)。

图3-26 小肠
【主治病症】胃肠胀气,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

二十一、升结肠
【位置】位于右足足底小肠反射区外侧的带状区域(图3-27)。

图3-27 升结肠
【主治病症】便秘,腹泻,腹痛,腹胀及结肠炎等。

二十二、横结肠
【位置】位于双足足掌中间,横越脚掌成一横带状(图3-28)。

图3-28 横结肠
【主治病症】腹痛,腹泻,腹胀,肠炎等。

二十三、降结肠
【位置】位于左足掌中部,沿骰骨外缘下行至跟骨外侧前缘,与足外侧线平行成竖条状(图3-29)。

图3-29 降结肠
【主治病症】消化系统病症,如腹痛,腹泻,胃肠胀气,急慢性肠炎等。

二十四、盲肠和阑尾
【位置】位于右足足底跟骨前缘靠近外侧,与小肠及升结肠反射
区连接(图3-30)。

图3-30 盲肠和阑尾
【主治病症】下腹部胀气,疼痛,阑尾炎,盲肠炎,以及手术后遗症等。

二十五、回盲瓣
【位置】位于右足底跟骨前端靠近外侧,在盲肠反射区前方(图3—31)。

图3—31 回盲瓣
【主治病症】消化系统吸收障碍性疾病。

二十六、乙状结肠和直肠
【位置】位于左足底跟骨前缘,成带状区域(图3—32)。

图3—32 乙状结肠和直肠
【主治病症】直肠炎,乙状结肠炎,便秘,腹泻,肠息肉,直肠癌等。

二十七、肛门
【位置】位于左足底跟骨前缘直肠反射区内侧端(图3-33)。

图3-33 肛门
【主治病症】便秘,痔疮,瘘管,直肠静脉曲张,肛裂,大便失禁等。

二十八、肝脏
【位置】位于右足足掌第四跖骨与第五跖骨间,在右肺反射区的后方(图3-34)。

图3-34 肝脏
【主治病症】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肿大,肝功能不良,胸肋胀满,厌油纳差等。

二十九、胆囊
【位置】位于右足足底第三跖骨与第四跖骨间,在肝脏反射区内(图3-35)。

图3-35 胆囊
【主治病症】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消化不良,胆道蛔虫症等。

三十、胰腺
【位置】位于双足足底胃反射区与十二指肠反射区之间(图3-36)。

图3-36 胰腺
【主治病症】糖尿病,皮肤瘙痒,胰腺炎,胰腺囊肿,高脂血症等。

说明:本文来源与唐汉中医药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