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一、大数的认识

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是计数单位没有“位”字,而数位有“位”字。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每一级的读法都和个级一样,亿级加“亿”字,万级加“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的“0”,都读一个。

大数的写法:①、找“万”字和“亿”字。②、从最高级写起。③、写完最高级后,剩下的每级写够四位,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用“0”来占位。

比较大小的方法: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一样,就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就看右一位,以此类推。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四个0,改成一个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八个0,改成一个亿字。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如果要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如果要求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则看千万位,最后用“万”或者“亿”字作单位。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一位数是1。

二、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四位数,最多是五位数。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的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看积是不是与上一次相等。

物体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叫做它的速度。可以写成如60千米/时等形式。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积不变。

三、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被除数一位不够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以此类推。

每一步所得的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

哪一位上不够除的就在那一位上添0,注意余数所占的数位。

除法变化规律:商和除数不变,其他两个同大同小;被除数不变其他两个一大一小。

四、角的度量

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无数条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

角的两条边。角通常用符号“∠”来表示。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1度,记作1°。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平角等于180度,周角等于360度。

五、平行四边形与梯形

在同一个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它的长度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地底。

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腰。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或易变性。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应的底和高。

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高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拼在一起不一定还是平行四边形。

四边形四个内角和是360度,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对边也相等。

1、每份数×份数=总数

2、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3、总价=单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数量

4、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5、正方形周长=边长× 4 面积=边长×边长

6、长方形周长=(长+宽)×2 面积=长×宽

7、三角形周长等于三边之和面积=底×高÷2

8、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9、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10、四边形的周长等于四边之和

本文由作者精心整理,校对难免有瑕疵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如有需要,请关注下载。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上册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一)口算除法 1、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1)算除法,想乘法;比如60÷30=()就可以想(2)×30=60 (2)利用表内除法计算。利用除法运算的性质:将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如:200÷50想20÷5=4,所以200÷50=4。 2、两位数除两位数或三位数的估算方法:除法估算一般是把算式中不是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用“四舍五入”法估算成整十数或几百几十的数,再进行口算。注意结果用“≈”号。 (二)笔算除法 1、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计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数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如果除数是一个接近整十数的两位数,就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也可以把除数看做与它接近的几十五,再利用一位数的乘法直接确定商。 3、商一位数: (1)两位数除以整十数,如:62÷30; (2)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如:364÷70 (3)两位数除以两位数,如:90÷29(把29看做30来试商) (4)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324÷81(把81看做80来试商) (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104÷26(把26看做25来试商) 四年级上册数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练习知识点 一、填空。 1、我们学过的四边形有( )、( )、( )和( )。 2、两条直线相交成( )度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3、平行四边形具有( )。 4、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 5、以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为底,能作出( )条高,这些高的长度都( )。 6、在同一平面内,( )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7、( )和( )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8、等腰梯形( )一组对边平行。 9、平行四边形( )轴对称图形。 10、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 )度。 二、选择。 1、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可以引( )垂线。 A、一条 B、两条 C、无数条 2、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可以拼成一个( )。 A、平行四边形 B、梯形 C、长方形 3、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长方形 B、圆形 C、平行四边形 D、等腰梯形 4、长方形中有( )组对边平行。 A、1 B、2 C、4 三、判断。 1、两个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图形一定是长方形。( ) 3、过一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 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一定是梯形。( ) 5、只要不相交就一定是平行线。( )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完整版)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数的组成: 10个一千是一万;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百亿是一千亿。 2.数级:数级是为便于人们记读阿拉伯数的一种识读方法,在位值制(数位顺序)的基础上,以三位或四位分级的原则,把数读、写出来。通常在阿拉伯数的书写上,以逗号或者空格作为各个数级的标识,从右向左把数分开。 3.数级分类 (1)四位分级法 即以四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我国读数的习惯,就是按这种方法读的。如:万(数字后面4个0)、亿(数字后面8个0)、兆(数字后面12个0,这是中法计数)……。这些级分别叫做个级,万级,亿级……。 (2)三位分级法 即以三位数为一个数级的分级方法。这是西方的分级方法,这种分级方法也是国际通行的分级方法。如:千,数字后面3个0、百万,数字后面6个0、十亿,数字后面9个0……。 4.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他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位顺序表:

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即满十进一)。 6.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亿以上的数的读法: (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 (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的零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9.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亿以内数的认识: 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10或十)。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是数位,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2、数的读法: 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②亿级和万级的数都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或“万”字。 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数的写法: 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 。 4、比较数的大小: ①两数相比,位数多的就比较大。 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从左起的第一位比起,也就是从 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如果碰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的时候,就再比下一位,以此类推。 5、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①整万数的改写:去掉末尾的4个0,写上一个“万”字。如:40000 = 4万 230 0000 = 230万 ②整亿数的改写:去掉末尾的8个0,写上一个“亿”字。如:46500000000

= 465亿 6、求近似数: ①用“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小于5(0到4)还是等于或大于5(5到9)。 ②非整万数或整亿数,要先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再改写成 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256000≈260000=26万(五入)1340600000≈1300000000=13亿(四舍) 7、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 0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差是( 1 )。最小的一位数是(0 ),最大的一位数是( 9 )。最小的两位数是( 10 ),最大的两位数是( 99 )。 最小的三位数是( 100 ),最大的三位数是( 999 )。 8、按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一级。个级包括(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级包括(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级包括(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9、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在计算器上,是(开关键及清屏键)。是(清除)键。键只能清除(当前显示的数据),因此键在修改时作用很大。而键能全部清除数据。 10、1亿有多大? 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一亿=一百万个100, 1厘米×一百万=1000000厘米=1万米 第二单元【公顷和平方千米】 1、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米)和(平方厘米)。常用的

四年级数学上册必考知识点清单

四年级数学上册必考知识点清单+内容,知识点掌握考 试拿高分! 一、大数的认识 1 亿以内数的认识 2 数的产生 3 十进制计数法 4 亿以上数的认识 5 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公顷和平方千米1 公顷和平方千米 三、角的度量 1 线段直线射线 2 角的度量 3 角的分类 4 画角 四、三位数乘两位数 1 三位数乘两位数 五、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 平行与垂直 2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六、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1 口算除法 2 笔算除法 七、条形统计图 1 条形统计图一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计数单位数字表示 2、多位数的读法:①、从高位数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②、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③、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零”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3、多位数的写法小结:①、从高级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②、当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0。特别注意:多位数的读写都先划上分级线。 4、多位数的大小比较:小结:①、位数多的时候,这个数就比较大。②、当这两个数位数相同的时候,就从最高位开始比,哪个数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5、“万”“亿”作单位的数:有时候,为了读写方便,我们把整万(亿)的数

改写成有“万”(亿)做单位的数。方法概括:分级、去0,写万(写亿) 6、求近似数: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小于5还是等于或大于5。方法概括:分级、去尾、四舍五入约近似数的取值范围:近似数+4999(最大)近似数—5000(最小) 7、表示物体个数的数:0、1、2、3、4、5、6 …….叫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盘,计算器 9、测量得到的数都是近似数,数出来的数都是准确数 二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1、直线、射线、角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直线。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伸,这种线叫射线。直线、射线与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直线和射线都可以无限延伸,因此无法量出长短。②、线段可以量出长度。③、线段有两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 2、角的计量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平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l度。记做1° 3、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 4、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直角=90°,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叫做钝角,平角=180°=2个直角,周角=360°=2个平角=4个平角特别注意:因为直线射线都无法度量,所以在判断题中,与直线射线比较长短的都是错误的。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邻角和等于180°,只需要量一个角的度数,就可以知道其他几个角的度数, 5、角的个数=n×(n-1)÷2n为边的条数。数线段的方法也如此。 6、75度=45度+30度15度=60度-45度=45度-30度120度=30度+90度150度=60度+90度135度=90度+45度 三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速度×时间=路程单价×数量=总价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路程÷时间=速度总 价÷单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路程÷速度=时间总价÷数量=单价工作 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零除外)一个因数乘几,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不变(零除外)。两位数乘三位数,积最多五位数,最少四位数估算原则:便于口算、接近准确数、能解决实际问题(估大或估小)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大数的读法 (1)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读亿级和万级时,按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零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2.大数的写法 (1)先写出数位顺序表。 (2)从高位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3)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写0占位。 3.大数的大小的比较 (1)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大。 (2)位数相同时,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数就大。 (3)最高位相同时,再比较下一位,依次找下去。 4.大数的改写 (1)如果是整万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4个0,在后面加上“万”字;如果是整亿的数,直接去掉末尾的8个0,在后面加上“亿”字。都用“=”连接。(2)如果不是整万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4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万的数;如果不是整亿的数,就从数的末尾起向左数出8位后,根据“四舍五入”法改写成整亿的数。都用“≈”连接。 5.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依次类推。 6.数位顺序表,从个位开始每4个一级,分为个级,万级,亿级。 7.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的数叫做自然数。 8.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10.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12.(算盘)是我国古代的发明,是我国的传统计算工具。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 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一、单位与进率 1.长度单位:毫米(mm)、厘米(cm)、分米(dm)、 米(m)、千米(km)。 2.质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 3.货币单位:元、角、分。 4.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²)、平方分米(dm²)、平方 米(㎡)。 5.时间单位:秒、分、时、日、周、月。大月有1、3、5、7、8、10、12;小月有4、6、9、11;特殊月是2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年份能被4整除的是闰年,整百年份需要能 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

6.容积单位:升(L)、毫升(ml)。 二、数量关系 1.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方形面积=长×宽。 2.正方形周长=边长×4,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 3.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 4.总价=数量×单价,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5.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三、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1.判断除法中的商是几位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大于除数,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这时的商是两位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

小于除数,就需要用前三位数去除以除数,商的最高位在个位上,这时的商是一位数。 2.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可以使用表内乘法口诀。比如 820÷40=20,280÷70=4. 3.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可以使用四舍五入试商。如果除 数不是整十数,可以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比如334÷41(40),240÷57(60)。每一步计算都要观察余数 是否比除数小。 4.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可以使用四舍五入调商。如果除 数看成比它小的整十数,除数四舍,初商易大,需将初商调小。比如156÷32.如果除数看成比它大的整十数,除数五入,初商 易小(余数大于等于除数),需将初商调大。比如315÷39. 5.根据余数的大小求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 除数最大的情况是当余数最小为1时,被除数最小。被除数最小的情况是当余数最大时(即比除数少1的数),被除数最大。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1、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数位 有: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 2、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 3、数级:从后往前每四位为一级;有个级、万级、亿级。 4、数位、计数单位、数级之间的关系 亿级万级个级数 级 千亿位百 亿 位 十 亿 位 亿 位 千 万 位 百 万 位 十 万 位 万 位 千 位 百 位 十 位 个 位 数 位 千亿百 亿 十 亿 亿千 万 百 万 十 万 万千百十个计数 单位 5、读数:(1)先将数分级;从后往前每四位为一级。(2)从前往后读,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按四位数的读法 来读,读完之后加上级称。 6、数的写法:(1)先判断这个数有几级;(2)从前往后一级一级的写,(3)从第二级开始低级必须够四位数。 7、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 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8、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单位换算率 (1)时间单位:年、月、周、日、时、分、秒 1时=60分;1分=60秒 (2)重量单位:吨(T)、千克(kg)、公斤、斤、两、克(g) 1吨=1000千克;1千克=1公斤=2斤=1000克; 1斤=10两=500克;1两=50克。 (3)长度单位:千米(km)、公里、里、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1千米=1公里=2里=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分米。 (4)面积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米=100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10、单位换算口诀:(1)先判断是大单位到小单位还是小单位到大单位:(2)大单位到小单位乘以换算率; 小单位到大单位除以换算率。 11、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射线线段 图形 A、B为任意点A为端点、B为任意点A、B为端点 延长性向两端无限延长只能向一段无限延长不能延长 端点无端点只有一个端点有两个端点 称作直线AB(BA)射线AB线段AB(BA) 12、角:(1)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从始边开始绕顶点逆时针旋转所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叫做∠ABC或∠CBA。 13、1度角: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记作1° 14、量角:(1)用量角器的中心压住射线的端点,一边与量角器0°线对齐;(2)从0°线开始走,找到另一 边,另一边所对应的度数就是角的度数。 15、画角:(1)先画一条射线;(2)用量角器的中心压住射线的端点,射线与量角器0°线对齐;(3)从0°线 开始走,走到所要画的度数。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总结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一、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10个千万是一亿。 2、计数单位:个(一)、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3、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数级: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级、万级、亿级……)。 5、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6、数字表示: ①某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位的计数单位。 如:2 3567中的3在千位上,表示“3个千”,6在十位上,表示“6个十”。 ②某个数级上的数字:表示几个这个数级的计数单位。 如:2358 9454中的2358在万级上,表示“2358个万”, 9454在个级上,表示“9454个一” 二、多位数的读法:

1、读数时,先分级,然后从高位到低位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2、亿级和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或“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多位数的写法: 1)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四、比较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位数多的数就大。 2、位数相同,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依次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五、整万数、整亿数的改写:(改写用“=”) 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直接去掉万位后面的4个0,并在末尾加上一个“万”字。 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直接去掉亿位后面的8个0,并在末尾加上一个“亿”字。 六、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求近似数用“≈”) 省略某数位后面的尾数,就看该数位的后一位: ①后一位大于或等于5,则向前进1,再舍去尾数; ②后一位小于5,则直接舍去该数位后面的尾数。 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 七、数的产生: 1、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 2、 3、 4、 5、6……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 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注:最小的自然数是0,但最小的一位数是1。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一、整数的加减法 1. 整数的概念 整数是由自然数、0和负整数组成的数集,用“…”表示。整数包括正整数、0和负整数。 2. 整数的加法 同号两个整数相加,绝对值相加,符号不变;异号两个整数相加,绝对值相减,结果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3. 整数的减法 整数减法可以转化成加法,被减数不变,减数变为相反数,然后 进行加法运算。 二、乘法与整数 1. 乘法的基本性质 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率。 2. 正整数、零、负整数相乘的规律 两个正整数(或负整数)相乘,积为正;一个正整数(或负整数)与一个负整数相乘,积为负;任何数和零相乘,积为零。 三、除法与整数 1. 除法的基本概念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概念;

2. 除法的基本性质 余数的性质,商的性质; 3. 乘法与除法的互逆性原理 乘法与除法是互逆的运算,乘除关系。 四、计算分数 1. 分数的定义 分数有真分数和假分数之分,分子与分母能被最大公因数整除; 2. 分数的化简 将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3. 分数乘除法 分数相乘,分子与分母分别相乘,积再化为最简分数; 4. 分数的加减法 通分后,分子按照通分的分母进行运算; 5. 分数的比较 分数的大小比较。 五、计算小数 1. 小数的概念 小数是指整数和分数之间的数; 2.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小数的中文读法和小数的读写表示; 3. 小数的加减法

小数相加时先化为相同的小数位数; 4. 小数的乘除法 小数相乘时,先将小数转化为整数进行运算; 5. 小数的比较 小数的大小比较。 六、图形的认识 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认识 立体图形有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和球体等;平面图形有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2. 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3. 图形的转化 图形的平移、旋转、翻转。 七、时间的认识 1. 时间的单位 时间的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 2. 时间的换算 年、月、周、日、时、分、秒之间的换算; 3. 时间的计算 时间的加法和减法。

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一、大数的认识 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是计数单位没有“位”字,而数位有“位”字。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每一级的读法都和个级一样,亿级加“亿”字,万级加“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的“0”,都读一个。 大数的写法:①、找“万”字和“亿”字。②、从最高级写起。③、写完最高级后,剩下的每级写够四位,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用“0”来占位。 比较大小的方法: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一样,就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就看右一位,以此类推。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四个0,改成一个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八个0,改成一个亿字。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如果要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如果要求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则看千万位,最后用“万”或者“亿”字作单位。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一位数是1。 二、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四位数,最多是五位数。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的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看积是不是与上一次相等。 物体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叫做它的速度。可以写成如60千米/时等形式。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积不变。 三、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被除数一位不够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以此类推。 每一步所得的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 哪一位上不够除的就在那一位上添0,注意余数所占的数位。 除法变化规律:商和除数不变,其他两个同大同小;被除数不变其他两个一大一小。 四、角的度量 像手电筒、汽车灯和太阳等射出的光线,都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无数条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一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一、大数的认识 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是计数单位没有“位”字;而数位有“位”字。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每一级的读法都和个级一样;亿级加“亿”字;万级加“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的“0”;都读一个。 大数的写法:①、找“万”字和“亿”字。②、从最高级写起。③、写完最高级后;剩下的每级写够四位;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用“0”来占位。 比较大小的方法: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一样;就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就看右一位;以此类推。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四个0;改成一个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八个0;改成一个亿字。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如果要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如果要求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则看千万位;最后用“万”或者“亿”字作单位。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一位数是1。 二、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四位数;最多是五位数。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的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看积是不是与上一次相等。 物体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叫做它的速度。可以写成如60千米/时等形式。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积不变。 三、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被除数一位不够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以此类推。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问点归纳 小学四年级复习资料大全 小学四年级上册重点学问归纳 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学问点 一、大数的相识 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零一零一万,10个一百零一零一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分是计数单位没有位字,而数位有位字。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每一级的读法都和个级一样,亿级加亿字,万级加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的0,都读一个。 大数的写法:①、找万字和亿字。②、从最高级写起。③、写完最高级后,剩下的每级写够四位,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用0来占位。 比较大小的方法: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假如位数一样,就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就看右一位,以此类推。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四个0,改成一个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八个0,改成一个亿字。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假如要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假如要求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则看千万位,最终用万或者亿字作单位。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一位数是1。 二、三位数乘两位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四位数,最多是五位数。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的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看积是不是与上一次相等。 物体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叫做它的速度。可以写成如60千米/时等形式。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积不变。 三、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被除数一位不够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以此类推。 每一步所得的余数不能大于或者等于除数。 哪一位上不够除的就在那一位上添0,留意余数所占的数位。 除法改变规律:商和除数不变,其他两个同大同小;被除数不变其他两个一大一小。

四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知识点 一、大数的认识 1、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2、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是计数单位没有“位”字,而数位有“位”字。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每一级的读法都和个级一样,亿级加“亿”字,万级加“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的“0”,都读一个。 4、大数的写法:①、找“万”字和“亿”字。②、从最高级写起。③、写完最高级后,剩下的每级写够四位,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用“0”来占位。 5、比较大小的方法: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一样,就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就看右一位,以此类推。 6、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四个0,改成一个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八个0,改成一个亿字。 7、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如果要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如果要求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则看千万位,最后用“万”或者“亿”字作单位。 8、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三位数乘两位数 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四位数,最多是五位数。 2、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的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看积是不是与上一次相等。 3、物体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叫做它的速度。可以写成如60千米/时等形式。 4、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5、积的变化规律

四年级上册数学 62个必背知识点

1.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2.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3.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的个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 4.像个、十、百、千、万...亿等,都是计数单位。 5.像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亿位等,都是数位。 6.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 7.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8.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 9.改写和省略的区别: 改写(不改变数的大小)用(=)连接,如:450000=45万200000000=2亿。 省略(改变了数的大小)用(≈)连接,如:54340≈5万,720023000≈7亿。 10.由我国古代发明的,沿用至今的计算工具是算盘。 11.计算器上的ON/C是开关及清除屏幕键,AC是清除键。

38.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画的垂直线段最短。 39.同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40.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4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对角度数相等,具有容易变形的不稳定性。 42.平行四边形有无数条高,同一底上的高都相等。 43.把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4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45.长方形和正方形也是平行四边形,特殊在四个角都是直角。 46.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 47.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可以组成长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组成正方形。 48.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组成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可以组成长方形。 49.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50.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互相平行,邻边互相垂直。 51.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52.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5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四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

四年级知识点 一、大数的熟悉 一、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万万,10个一万万是一亿。 二、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是计数单位没有“位”字,而数位有“位”字。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式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每一级的读法都和个级一样,亿级加“亿”字,万级加“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的“0”,都读一个。 4、大数的写法:①、找“万”字和“亿”字。②、从最高级写起。③、写完最高级后,剩下的每级写够四位,哪一名上一个也没有,用“0”来占位。 五、比较大小的方式: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若是位数一样,就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就看右一名,以此类推。 六、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式:去掉末尾的四个0,改成一个万字。 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式:去掉末尾的八个0,改成一个亿字。 7、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式:若是要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若是要求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那么看万万位,最后用“万”或“亿”字作单位。 八、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穷的。 二、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四位数,最多是五位数。 二、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的方式:互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看积是不是与上一次相等。 3、物体单位时刻内行驶的路程,叫做它的速度。能够写成如60千米/时等形式。 4、速度×时刻=路程路程÷速度=时刻路程÷时刻=速度 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五、积的转变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另一个因数除以(或乘)相同的数,积不变。 三、三位数除以两位数 一、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前两位不够看前三位,以此类推。每一步所得的余数必需小于除数。哪一名上不够除的就在那一名上添0,注意余数所占的数位。 二、商的转变规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一千亿,10个一千亿是一万亿。 2、在数位顺序表中,从右向左,每四位为一级,分别是个级、万级、亿级。与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位和十万位。与亿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千万位和十亿位。 3、亿以内数的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4、万以内数的写法: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 5、比拟亿以内数的大小:位数多的数,这个数就大。位数一样的两个数,从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假如最高位上的数一样,就比拟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6、“万”作单位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然后进展四舍五入。

7、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局部的最高位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 8、表示物体个数的1 2 3 4 5 6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 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一位数是1。 9、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10、亿以上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读完亿级的数,要加“亿”字,读完万级的数,要加“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中间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 11、亿以上数的写法: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12、“亿”作单位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然后进展四舍五入。 13、常见的计算工具有:算盘、计算尺、计算器、电子计算机、电脑等。算盘是我国传统的计算工具,它的一颗上珠表示5,一颗下珠表示1。 14、1亿有多大?100张纸的厚度是1厘米,一亿张纸的厚度是1万米。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总结

四年级上册数学知识要点总结(人教版) 第一课大数的认识 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1、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2、数位: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数级: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个数级。包括个级、万级、亿级等。 4、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二、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三、亿以内数的写法 1)先写万级,再写个级。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三、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高的数大。 2、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 四、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 五、数的产生 1、巴比伦数字、中国数字、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 2、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1、2、 3、 4、 5、 6、 7、 8、 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自然数都是整数。 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六、亿以上数的认识 1、亿以上的数的读法 1)先分级,再从最高位读起。 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加“亿”字或“万”字。 3)还要注意什么位置上的0不读,什么位置上的0要读,读几个0。 2、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位写起。 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1亿有多大 要知道1亿张纸摞起来有多高,可以测量100张纸的厚度,计算得到1亿张纸摞起来有1万多米高,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七、计算工具 1、计算工具 算筹(中国)、算盘(中国)、计算尺(英国)、机械计算器(欧洲)、电子计算机(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子计算器 2、算盘:算盘的1颗上珠代表5,一颗下珠代表1。 3、计算器: 1)计算器各部分名称 2)计算器各键的功能 M+存数据,MR提取,MC清除,MRC代表按第一下提取、按第二下清除数据。

最新四年级数学上册必背知识点(人教版+北师大+苏教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考试必考知识点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1. 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 ;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特别注意: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 2、在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3、位数:一个数含有几个数位;就是几位数;如652100是个六位数。 4、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 6、亿以上数的读法: ① 先分级;从高位开始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

② 亿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亿”字。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 ③ 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7、亿以上数的写法: ① 从最高位写起;先写亿级;再写万级;最后写个级。 ② 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8、比较数的大小: ① 位数不同的两个数;位数多的数比较大。 ②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开始比较。 9、求近似数: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位上的数;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要看千万位上的数。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四舍五入法”;是“舍”还是“入”;要看省略的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小于5 还是等于或大于5 。小于5就舍去尾数;等于或大于5就向前一位进1;再舍去尾数。10、表示物体个数:1;2 ;3;4;5 ;6 ;7 ;8 ;9 ;10;……. 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来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11、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5篇)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5篇) 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必背知识点 一、大数的认识 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一(个)、十、百、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计数单位与数位的区别是计数单位没有“位”字,而数位有“位”字。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大数的读法: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每一级的读法都和个级一样,亿级加“亿”字,万级加“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一级中间的“0”,都读一个。 大数的写法:①、找“万”字和“亿”字。②、从最高级写起。 ③、写完最高级后,剩下的每级写够四位,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用“0”来占位。 比较大小的方法:先看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一样,就看最高位,最高位大的就大,最高位相同,就看右一位,以此类推。 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四个0,改成一个万字。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去掉末尾的八个0,改成一个亿字。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如果要求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看千位,如果要求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则看千万位,最后用“万”或者“亿”字作单位。 表示物体个数的数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一位数是1。二、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四位数,最多是五位数。 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验算的方法: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再乘,看积是不是与上一次相等。 物体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叫做它的速度。可以写成如60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