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设计书

合集下载

游戏地图设计方案规划设计

游戏地图设计方案规划设计

Xxx地图方案规划设计班级:游戏二班组别:xxx组小组成员:(组长)、时间:年月一、地图规划设计阶段总体安排说明1、小组选题设计概述(说明:简要将本项目制作地图名称、地图背景介绍、总体风格等内容进行描述)主城贸易区域,世界最大的贸易文化交流中心,历史文化悠远留长,人口种族众多中世纪奇幻Q版风格2、项目成员与任务分工与任务描述(可附表格)3、项目进度规划(可表格方式说明)二、所选设计风格的理解分析说明1、所选设计风格概要介绍中世纪奇幻Q版风格2、所选风格视觉特点介绍(造型、颜色、比例、元素特征)造型萌动可爱,颜色明艳生动,中世纪古堡风格带一点哥特的阴暗3、所选风格典型游戏介绍(可截图说明)三、地图规划设计实施1、Xxx地图设计方案说明(1)风格定位西方中世纪Q版奇幻风格(2)地图用途与功能目地设计交易区2、本周任务与人员分配3、地图规划设计思路(附规划图)4、设计草图(附图)4、参考资料(列出参考图、游戏名称)最终幻想14四、该阶段任务完成与总结1、完成阶段成果2、完成制作内容统计表(自制表格列出详细制作完成内容、量化每个组员所完成的内容)3、总结与收获(小组总结)游戏地图美术设计任务书专业(班):组别:组员:一、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基本要求:1、完成地图规划实施策划方案;2、完成地图场景设计,组件设计;3、完成场景制作,拼合地图;4、完成所选风格地图设计、制作,地图设计符合前期规划方案,场景资源比例结构正确,材质能够表现出对象特征与效果,地图整体拼合画面具有美感、色彩统一,整体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人员安排与分工:二、进度执行情况周次工作内容执行情况三、指导教师评语与评分1、评语2、成员评分:指导教师签名:。

《江苏省旅游地图册》地图集设计书

《江苏省旅游地图册》地图集设计书

《江苏省旅游地图册》地图集设计书学号:**************2012年9月一、地图集的性质、用途以及读者对象1、性质:《江苏省旅游地图册》是一本旅游地图集,按照制图区域范围划分应当是区域地图集——其范围是包括省级行政区的江苏省;按其内容特征划分应当是专题地图集中的人文地图集——反映的主要是人文现象而非自然自然地理要素;按照用途划分应当是旅游地图集——本地图集详细表示了交通路线、饮食住宿设施、风景区和名胜古迹、娱乐场所等。

附有彩色风景照片和文字说明,方便旅行游览之用。

2、用途:该地图集以地图+文字+照片三者有机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了江苏省旅游景点景区的地理分布位置情况,同时对各市旅游特点及行程安排进行了介绍,对旅游景点按级别分类列表,重要景点配以照片及门票、电话、特色等大量实用资讯。

同时该图册还设计了景点快速索引,方便读者在地图上快速查询相关景点位置。

3、读者对象:准备在江苏省旅游的广大旅游者以及需要了解江苏省风景名胜的广大读者。

二、图集的开本设计1、图集的开本:开本:16开,纸张开数:8开,成图尺寸:258*373,开本尺寸:186.5*2582、幅面大小:258*3733、页数:约18页4、出版形式:纸质地图、电子地图皆可三、图集内容及图组划分1、图集内容:包括(1)江苏省政区图,(2)高速公路及国道,(3)铁路、水运,(4)旅游图,(5)各市地图,(6)景点平面图2、图组划分:(1)江苏省政区图,(2)江苏省高速公路及国道图,(3)江苏省铁路、水运图,(4)江苏省景点分布图,(5)各市分图组。

四、编排原则1、主题突出2、内容与形式的统一3、设计与艺术的统一4、现势性、全面性与正确性5、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五、目录(暂定)1、序图:(1)江苏政区图 2、3(2)江苏省交通图 4、5(3)江苏旅游景点分布图 6、72、城市图:(1)南京市 8(2)镇江市 9(3)无锡市 9(4)扬州市 10(5)苏州市 103、旅游景点图:(1)夫子庙——秦淮河 11(2)天目湖 11(3)阅江楼 11(4)茅山 11(5)栖霞山 11(6)金山公园 11(7)云台山 12(8)连云港海港 12(9)大明寺 12(10)瘦西湖 12(11)周庄 12(12)同里 13(13)木渎 13(14)灵山 13(15)虎丘13(16)拙政园 13(17)蠡园 14(18)留园 14(19)网师园 14(20)鼋头渚公园 14(21)无锡影视基地 14六、图面配置原则及格式1、可读性原则:地图与文字的大小、格式都应当适宜,以阅读舒适为标准2、美观性原则:对版面的应当合理利用,不能大面积留白以及拥挤,图组配置合理,图面的重心适宜。

1:10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1:1000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数字金昌1:1000地形图测绘方案班级:10级测量二班姓名:***学号:************2012年10月20日第一章概况为满足金昌市建设需要,受金昌市国土局委托,对金昌市进行1: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

本项目精度要求较高,而航摄精度较低,不能保证1:1000数字地形图的制作精度,为此成图方法改为航摄和野外数字采集补充、查核方法成图。

测区概况:位于东经101°04′35″—102°43′40″,北纬37°47′10″—39°00′30″。

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

北、东与民勤县相连,东南与武威市相靠,南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相接,西南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搭界,西与张掖市山丹、民乐县接壤,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毗邻。

第二章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1000》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以下简称《规范》)第三章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方案一、平面控制点资料测区内有金昌是国家等级点和测绘工程院前期所做的控制点。

经踏勘检查,标志完好。

成果可供利用。

二、高程测区内有金昌是国家等级点和测绘工程院前期所做的控制点控制点资料。

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

三、地图资料测区金昌市土地利用详查图,可以参考进行测区技术设计、控制网布设和踏勘选点工作。

第四章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二、高程系统: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

第五章、地形图的比例及成图方法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1000,基本等高距1.0m。

野外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cass数字化成图。

第六章采用的软件系统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甘肃省测绘工程院专版cass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件。

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Autocad软件2008版本第七章平面控制测量一、以测区的已知点为起算点。

基础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基础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基础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一、任务概况1.1 、任务来源受的委托,我单位承担XX县1:1000地形图测绘工作。

为了顺利完成这次任务,规范和指导生产,编写本项目技术设计书,作为该项目的主要作业依据。

1.2 、测区范围XX县位于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

具体位于东经111° 20'〜111° 53',北纬36° 05 '〜36° 32'之间。

东倚巍峨矗立的中镇霍山,西屏峰峦叠嶂的吕梁山,川流不息的汾河水由北向南纵贯其间。

测图面积约68平方公里,包括洪洞县城及县城周边的部分村落。

1.3 、测区概况测区以平地为主,丘陵地为辅,地势比较平坦。

测区内交通便利,南同蒲铁路干线、霍候一级路、祁临高速公路纵贯南北;国道309 线、赵克公路、洪古公路横跨东西;县乡公路星罗棋布、四通八达,自成体系。

二、已有资料情况2.1 、控制资料测区内有山西省测绘局档案馆提供的三等以上的三角点和水准点,作为基础控制测量的已知点。

2.2 、地形图资料测区内的1:1 万地形图由山西省测绘局于2002年测制,等高距为5米。

该图件出版年代较久,地图的现势性较差,可作为测区踏勘、生产设计及作业计划用图。

三、技术依据和数学基础3.1 、技术作业依据3.1.1 、CJJ73-97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1.2、CJJ8-99《城市测量规范》;3.1.3、GB20056-2007《工程测量规范》;3.1.4、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3.1.5 、GB/T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3.1.6、GB1289—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3.1.7 、经审批的本项目技术设计书3.2 、数学基础3.2.1 、坐标系统坐标系统采用1980年西安坐标系,高程系统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平面控制采用高斯克吕格3o 带投影,属37 带,中央子午线111o 。

地图教学设计(5篇)

地图教学设计(5篇)

地图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地图教学设计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地图遵义市第十七中学龚小霞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学会看地图,理解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让学生能正确辨别方向,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探究与互助讨论中,完成对地图三要素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帮助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助人为乐的快乐,并且在以后的生活中能互相帮助。

让学生明白,我们学习的是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重点在不同地图上辨别方向。

三、教学难点对同一图幅大小的地图,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反应的范围大小,描述的地理事物详略。

四、教学用具贵州省地图、多媒体课件、自制方位指向标。

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导入:让学生帮帮忙,老师下周需要去贵阳,但是老师不知道贵阳在哪?怎么样才能知道呢?需要用什么工具?学生答(地图)讲新在地图上老师能找到贵阳、遵义等贵州的各个地区,那么老师想知道,贵阳在遵义的什么方位,应该怎么办呢?学生思考首先确定这幅地图的方向,我们地球上得方向有哪些呢?讲解基本方位的来历(展示方向坐标)北:指向北极星的方向。

南:与北极星方位相反的方向。

东:太阳升起来的方向。

西:太阳落下去的方向。

这四个方向是相互垂直的。

在这四个方向的基础上,延伸初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个方位,和刚才的四个方位合起来就是我们地面上最基本的八个方向拉。

那么请同学们认真看一下,老师挂在黑板上得这幅贵州省地图,对于方向有没有给我们任何提示呢?学生回答:没有但是有些地图就明确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比如(老师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有指向标的地图。

)在这幅地图上,同学们观察,在哪个地方有方向的指示呢?(提示学生在地图的四个角寻找指向标)学生答:在地图的右上角,有一个箭头,在箭头上方写了一个北字,就代表这个方向是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北方。

老师:非常好,那么北方知道后,其他几个方位也可以知道了,回忆刚才老师讲的,与北极星相反的方向是南方,与南北相垂直的就是东西方向了。

测绘项目项目 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项目 地形图技术设计书

测绘项目项目地形图技术设计书地形图技术设计书一、引言地形图是测绘项目中重要的成果之一,它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基础数据之一,对于地理环境分析、规划设计和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测绘项目中地形图的技术设计书,包括项目背景、技术方案、数据采集与处理、制图要求等内容。

二、项目背景本项目是针对某地区进行地形图的测绘工作。

该地区地形复杂,包括山地、平原、河流等地貌类型,地形起伏较大。

地形图的制作旨在提供该地区的地形信息,为地理环境分析和规划设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三、技术方案1. 数据采集地形图的制作需要进行地形数据的采集工作。

我们将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包括GPS测量、遥感影像解译和地面测量等。

GPS测量主要用于获取地区的地理坐标信息,遥感影像解译用于获取地表特征和地貌信息,地面测量用于获取地表高程数据。

2. 数据处理采集到的地形数据需要进行处理,以生成符合制图要求的地形图。

数据处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配准:将不同数据源采集到的地理坐标信息进行配准,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 数据融合:将GPS测量、遥感影像解译和地面测量等多种数据源融合,生成完整的地形数据集。

- 数据清洗:对采集到的地形数据进行去噪和修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数据插值:对地面高程数据进行插值处理,以获取地形的连续性和平滑性。

3. 制图要求地形图的制图要求如下:- 比例尺:根据实际需求确定合适的比例尺,以确保地图的信息量和可读性。

- 符号表示:采用统一的符号系统,准确表示地表特征和地貌信息。

- 等高线:根据地表高程数据绘制等高线,以反映地形的起伏和变化。

- 颜色渲染:根据地貌类型和地理环境特征,对地形图进行适当的颜色渲染,以增加地图的可视化效果。

- 注记标注:对地图中的重要地物和地理要素进行注记标注,以提供更详细的地理信息。

四、项目进度安排本项目的工作进度安排如下:1. 数据采集:预计耗时2个月,包括GPS测量、遥感影像解译和地面测量等工作。

《xx市城市地图集》专业技术设计书

《xx市城市地图集》专业技术设计书

《昌吉市城市地图集》专业技术设计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测绘院2015年8月《昌吉市城市地图集》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制单位(盖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编制负责人:第一测绘院主要编制人:审核意见:审核人:年月日年月日批准单位或部门(盖章):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目录1 项目概述 (1)1.1 项目来源 (1)1.2项目区范围 (1)1.3 项目区行政隶属 (1)1.4 项目任务 (1)1.5 项目完成期限 (2)2 项目区域概况 (2)2.1 行政区划 (2)2.2 自然地理 (2)2.3 产业经济 (2)2.4 交通旅游 (3)3 资料使用 (3)3.1 基本资料 (3)3.2 补充参考资料 (4)4 引用文件 (4)5设计原则 (5)6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6)6.1 开本、尺寸和装帧 (6)6.2 比例尺 (6)6.3 投影 (6)7 图集结构和表示方法 (6)7.1 图集图幅编排 (6)7.2 图集表示内容 (8)7.2.1 第一部分:序图 (8)7.2.2 第二部分:区域图 (10)7.2.3 第三部分:街区详图 (11)7.2.4 第四部分:地名索引 (12)8 技术路线和工艺流程 (13)8.1 技术路线 (13)8.2 工艺流程 (14)9 编制要求 (14)9.1 版式要求 (14)9.2 图例 (15)9.3 序图、区域图编制要求 (15)9.3.1 界线 (15)9.3.2 居民地 (15)9.3.3 道路 (15)9.3.4 水系 (16)9.3.5 山脉、山峰 (16)9.3.6 注记 (16)9.3.7 其他 (16)9.4 街区详图编制要求 (17)9.5 其他要求 (17)9.6 作业图幅分层结构 (17)10 组织实施和进度安排 (17)10.1 组织实施 (17)10.1.1 软件 (17)10.1.2 硬件 (17)10.1.3 编辑部人员构成 (18)10.2 进度安排 (18)11 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 (18)11.1 质量管理 (18)11.2 质量控制 (19)11.3 安全控制 (19)12 上交和归档成果 (20)12.1 上交和归档成果 (20)12.1.1 数据 (20)12.1.2 纸质产品 (20)12.1.3 技术文档 (20)12.2 成果归档要求 (20)13 附件 (21)附件一:图例 (21)附件二:标准图层 (23)附件三:样图 (25)《昌吉市城市地图集》专业技术设计书1 项目概述1.1 项目来源《昌吉市城市地图集》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应用推广项目。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1:1000专题地图技术设计书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1:1000专题地图技术设计书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基础地理数据库构建技术设计书地信1201班:田壮壮学号:**********2014年12月01日第一部分:测区概况地理位置黄河水院新校区位于开封市金明区北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14°21′,北纬34°47′项目东邻黄河大街,西靠夷山大街,南挨东京大道,北面为梨树种植园,新校址东西长782米,南北长965米,西侧有宽约80米贯通南北的地下古城墙遗址,南侧有100米贯通东西的城市绿化带。

新校区距老校区(东院教学区)约4.2km,离市中心8km,距火车站约10km,离连霍高速公路开封市出口约3 km。

东距黄海500公里,西距省会郑州72公里,在中国版图上处于豫东大平原的中心部位;北滨黄河,与封丘、原阳县隔河相望,东、南、西与开封县相邻,西北与中牟县缘连。

东西宽800m,南北长1000m。

第二部分: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1000》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以下简称《规范》)第三部分:已有资料分析已有2011年测得的校区1:500地形图(.dwg文件)、2011年版的航测影像图,以及作业要求——黄河水院基础空间数据库设计与建设(ward文档)。

下面是本项目的基本作业条件:1、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二、高程系统: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

2、地形图的比例及成图方法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1000,基本等高距1.0m。

野外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cass数字化成图和Arc Giss数据入库。

3、采用的软件系统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cass2008版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和ArcGiss10.1数据软件。

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Windows 7 64位操作系统第三部分:创建流程1、处理已有数据。

将已有的dwg文件在Cass软件中进行基本处理,删除数据库中不需要的一些地物地形要素、处理易分辨的悬挂点、根据分类标准对图形进行综合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设计是制图人员作业的技术依据,是生产的指导性文件。

地图设计书依据图式和相关规定,满足使用方的要求。

喻家山—磨山1:15000地形图编绘在确定,制图的总体要求后,分析原有地图资料,研究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然后结合编图环境,制定满足要求的技术规定。

1制图要求及数学基础
1.1制图要求:
满足该地区旅游和规划的需要。

图件格式为.jpg.。

制图比例尺为l:15000。

地图图名:武汉市喻家山—磨山地形图
1.2作业依据:
GB/T12341-2008(1:250001:500001:100000)地形图航空摄影测量规范,设计书。

1.3坐标系:
平面坐标系采用武汉市城市坐标系,高程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2制图资料
制图区域制网资料有:纸质版1:15000地形图,最新的遥感数据,网上武汉市交通图,包括路名变更和测量控制资料等。

其中纸质版1:15000地形图为不在此时期内施测的地形图。

可利用的只有等高线、地名等,图中地物地貌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修编数字地形图补测了这些变化,地路名变更资料为最新调绘的路名资料。

这些资料内容完整.地理延应性、现势性、数学精度都能满足编图的要求。

3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
制图区域内主要地貌为低山丘陵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行政区划属于武汉市洪山区,地理位置为E114°24’,N30°33’,区、乡、村各级公路在区内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

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干湿明显,一年中气温变化大,最热的七月份平均气温29℃左右,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气温4℃,存在着夏季高温、冬季冷冻的特点,年均气温在16.3℃,年均降雨量1163毫米,加上长江环绕全区东北西三面湖泊星罗棋布,地势略有起伏,故湖泊效应、垄岗效应、城市效应明显。

制图区域位于江汉平原北东缘。

地貌上以低山丘陵区为主,主要由喻家山、磨山、大团山、风筝山等多个低山丘组成,呈近东西向断续展布,与东湖等天然湖泊交相呼应。

低山坡角较缓,在10°~35°,海拔高程一般在60-110米,海拔最高者为喻家山(149.4米),最低洼处为东湖。

海拔100米以上者多见有基岩出露,海拔100米以下的低丘及山间凹地多为近代残坡积物堆积。

该区地表水资源非常丰富,湖泊塘堰在区内星罗棋布(东湖、喻家湖),是著名的“江汉湖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主要有环湖路,东湖东路,鲁磨路,植物园路,团山路,瑜伽山北路,喻家湖路纵横交错,形成网状。

地物较简单,地貌明显。

旅游景区多为有院落农家小院.分布相对松散。

植被主要是山坡森林,湖港纵横,气候温和,有浮萍、水葫芦、莲藕等水生植物。

为了能较好地反映以上的地理特征。

局部用坎线反映地貌特征.水系用清水河涯线、干河床、陡坎和坡线连续地表示出轮廓。

区内大型建筑物通过综合取舍能反映出疏密程度及巷道交通状况.并且尽可能反映出单位轮廓。

农村居民地要反映也分散的特点。

4地图编辑
按以下要求对地图要素进行编辑:
4.1文件命名。

文件采用统一命名.和图号相同。

4.2点状要素。

控制点依坐标按图式要求表示。

地貌变化较大的地方适当增加点数,点位应首选地物地形变化处及物征点,如电线拐点,铁路、公路
路面交叉,桥面,涵洞。

沟底和堤顶等。

4.3线状要素。

电力线吸表示高压主干线.通信线只表示主干
线,其他按图式要求表示。

4.4面状要素。

4.5图形编辑的符号、线型、线宽、注记、要素分层、颜色及字体规格等执行GB/T17160-2008《1:500,1:1000和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

5制图综合
武汉市喻家山磨山地区1:15000数字地形图的编绘为全要素编绘。

编绘内容有GPS测量控制点、居民聚集区、境界、道路、水系、地貌及土质、植被、注记和图外整饰等。

制图物体选取遵从从主到次、从大到小的顺序,舍去的都是较小的、次要的目标,而把大的、重要的保留在图上.使地图能保持区域的基本面貌。

制图综合对制图物体的形状、数晕和质量特征进行化解,去掉复杂轮廓形状中的某砦碎部。

保留或夸大重要特征,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概括使图面负载适当.满足用图需要和读图需要。

武汉理工大学GIS0901班王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