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角画法简介
第三角投影简介

第三角投影简介用多面正投影表示物体时,国际上通用两种表示法:第一角投影(又称“第一角画法”)和第三角投影(又称“第三角画法”)。
第一角和第三角是如何划分的呢?用水平和铅垂的两个投影面将空间划分为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称为分角,并按顺序编号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分角。
见图。
1、什么是第三角投影将物体置于第一分角内,并使其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而得到的多面投影称为第一角投影(第一角画法)。
在第一角投影中,观察者、物体、投影面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观察者--物体--投影面。
为了区别第一角投影和第三角投影,特规定第一角投影的识别符号为:若将物体置于第三分角内,并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物体之间而得到的多面投影称为第三角投影(第三角画法)。
在第三角投影中,观察者、物体、投影面三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是:观察者--投影面--物体。
第三角投影的识别符号为:2、第三角投影的基本视图下图所示为物体第三角投影的基本视图及其投影面的展开方式。
图10-85 第三角投影基本视图第三角投影的展开方式与第一角投影相同,即正立投影面不动,其它投影面依次展开。
将投影面展开后,各视图之间的配置关系如下:图10-86 第三角投影的视图配置以主视图为基准,俯视图在主视图的上方,左视图在主视图的左方,右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仰视图在主视图的下方,后视图在主视图的右方。
基本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1)度量对应关系:各视图之间仍遵守“三等”规律。
主、俯、仰、后视图等长;主、左、右、后视图等高;左、右、俯、仰视图等宽。
(2)方位对应关系:左、右、俯、仰视图靠近主视图的一侧为物体的前面,而远离主视图的一侧为物体的后面。
3、第三角投影与第一角投影的比较二者都是采用正投影法,故均遵守正投影的规律,如“三等”规律。
二者的差别主要有两点:(1)各视图之间的位置对应关系不同图10-87 两种表示法的视图位置对应关系(2)各视图之间的方位对应关系不同图10-88 两种表示法的视图方位对应关系在第一角投影中,靠近主视图的一侧为物体的后面,而在第三角投影中,靠近主视图的一侧为物体的前面。
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

后 左
顶视
前 上
左 前视
下
第三角画法 右
上 右 前后
右视
下
上
上
左 主视 右 后
前
左视
下
下
后
左
右
俯视
前
第一角画法
⑴ 视图的名称和位置关系不同 ⑵ 反映机件的部位有所不同
1.2 正投影与三视图
1正投影法:投影光 线相互平行并且投影 光线与投影平面垂直 时,在投影平面上得 到物体视图的方法。
1.2.1 正投影的基本特征
宽
三等关系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3.三视图之间的方位对应关系
上
上
左 下
右后 前 下
后 上
后
左
右
前
左
右
下 前
•主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பைடு நூலகம்右 •左视图反映:上、下 、前、后
三、三视图的画法
a、分析物体的基本形体组成及其形状、大小、位置关系
b、确定主视方向(最能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特征) , 一般先画出主视图
第一角法和第三角法
1.1 基本视图有两种画法:
❖ 第一角法(第一象限法)
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物体」 →「投影面」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 亦称第一象限法。
❖ 第三角法(第三象限法)
凡将物体置於第三象限内,以「视点(观察者)」→「投影 面」→「物体」关系而投影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三角 法。亦称第三象限法。
1.1.2 第三角画法
美国采用第三角投影制,故有「美式投影制」之称呼。 除美国(ANSI)外,尚盛行於美洲地区。
第三角法在图纸中的标记:
基本识图第一角和第三角画法简介

2020/7/23
19
第三角画法简介
• 将物体置于第三分角内,如图k 所示,按正投影
法分别向三个投影面投射
• 由前向后投射在V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为主视图 • 由上向下投射在H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为俯视图 • 由右向左投射在W面上得到的视图称为右视图
(5)尺寸及其它标注相对集中
2020/7/23
34
谢谢各位!
2020/7/23
35
这种用互相平行的投射线对物体进行投射的方法,
称为平行投影法。用平行投影法作出的投影称为 平行投影。
平行投影法又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与否,分 为斜投影与正投影法。
2020/7/23
6
正投影法的基本性质
• (1)同素性 • (2)从属、定比性不变 • (3)平行性不变 • (4)真实性 • (5)积聚性 • (6)类似性
2020/7/23
22
2020/7/23
23
第三角画法的六个基本视图
• 和第一角画法一样,第三角画法也有六个
基本视图。
• 将物体向正六面体的六个面进行投射,然
后按图(m)所示的方法展开,即可得到六个 基本视图。其配置关系如图(n)所示
2020/7/23
24
2020/7/23
25
2020/7/23
• 第一视角中,俯视图、左视图靠近主视图的一侧
(里面),表示物体的后面;远离主视图的一侧 (外面),表示物体的前面。
2020/7/23
17
看懂三视图,补齐视图中所缺 的图线(用第一角画法)
2020/7/23
第三角投影画法简介

第三角投影画法简介
一、ISO国际标准规定
在表达机件结构时,第一角和第三角画法等效使用。
例如:中国、俄罗斯、联邦德国等采用第一角投影法;美国、日本等国采用第三角投影法。
为了适应国际科学技术交流,现根据GB128-74规定对第三角投影的画法作简单介绍。
二、第三角投影法
如图5-36表示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V、H、W,将W面左侧的空间分成四个角,其编号如图所示,将机件放在第三分角(V面的后方,H面的下方和W面的左方)向各投影面进行正投影,从而得到相应的正投影图。
这种画法称为第三角投影法。
图5-36度四个分角
三、第三角投影法的特点
1.把物体放在第三分角内,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物体之间,并假想投影面是透明的,从而得到物体的投影图。
在V、H、W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图,分别称为前视图、顶视图、右视图,如图5-37(a)所示。
实际上:前视图——即是第一角投影的主视图,顶视图——俯视图;只是投影所处的位置假想的不一样。
2.展开时,V面不动,H、W面按箭头方向旋转,如图5-37(a)展开后,三视图的配置如图5-37(b)所示。
3.三视图之间的关系:第三角投影的三视图之间,同样符合“长对正,高对平,宽相等”的投影规律。
但应注意方向:在顶视图和右视图中,靠近前视图的一边是物体前面的投影(即要搞清楚三个视图各边的前、后、左、右、上、下的关系)。
图5-37第三分角中三视图的形成和投影规律
4.第三角投影法也有六个基本视图
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如图5-38所示。
图5-38第三分角中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
结论:了解以上基本特点,又学习了第一角画法,第三角画法既不难掌握也不难理解和应用。
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最新]
![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dc36b8c2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b.png)
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比较专业点说:国家标准GB/T14692-1993中规定,我国的机械图样“应按第一角画法布置六个基本视图,……必要时(如按合同规定等),才允许使用第三角画法”。
因此,除按合同规定外我国均采用第一角画法。
但在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中,常常会遇到第三角画法的图纸,第一角画法是将机件置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即保持人→物→面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
我们以前讨论的投影画法都是第一角画法。
第三角画法是使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即保持人→面→物的位置关系)而得到正投影的方法,这里将两种画法的投影规律总结如下:(1) 两种画法都保持“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
(2) 两种画法的方位关系是:“上下、左右”的方位关系判断方法一样,比较简单,容易判断。
不同的是“前后”的方位关系判断,第一角画法,以“主视图”为准,除后视图以外的其它基本视图,远离主视图的一方为机件的前方,反之为机件的后方,简称“远离主视是前方”;第三角画法,以“前视图”为准,除后视图以外的其它基本视图,远离前视图的一方为机件的后方,反之为机件的前方,简称“远离主视是后方”。
可见两种画法的前后方位关系刚好相反。
(3) 根据前面两条规律,可得出两种画法的相互转化规律:主视图(或前视图)不动,将主视图(或前视图)周围上和下、左和右的视图对调位置(包括后视图),即可将一种画法转化成(或称翻译成)另一种画法。
另外,ISO国际标准中规定,应在标题栏附近画出所采用画法的识别符号。
3D游戏中第三视角视野更广(一般都是60°~80°),而第一视角视野则相对狭窄(一般45°),但是更逼真,代入感更强,这也是FPS比TPS更热更有市场的原因。
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的根本区别在观察者(人)、机件(物)和投影面(图)的位置关系不同。
我国的画法,是把机件放在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
第三角画法是把投影面置于观察者与机件之间。
第三角画法简介

第三角画法简介
∙在GB/T 17451—1998中规定,我国优先采用第一角画法绘制技术图样。
但有一些国家和地区采用第三角画法,如美国、日本等。
因此,我国早在GB/T 14692—1993中就规定,必要时(如合同规定情况下),允许使用
第三角画法。
∙采用第三角画法时,将物体置于第三分角内,即投影面处于观察者与物体之间,在V面形成由前向后投射得到的主视图;在H面上形成由上向下投射得到的俯视图;在W面上形成由右向左投射得到的右视图。
如图7-39
所示。
图7-39 采用第三角画法的三视图
∙除了V、H、W三个基本投影面外,还可再增加与它们相平行的三个基本投影面。
在这些投影面上分别得到一个视图,除了主视图、俯视图、右视图以外,还有由左向右投射所得到的左视图,由下向上投射所得到的仰视图,
以及由后向前投射所得到的后视图。
然后,仍令V面保持正立位置不动,将诸投影面按图7-40所示展开成同一平面。
展开后各视图的配置关系如图7-40所示。
在同一张图纸内按图7-40配置视图时,一律不标注视图名称。
图7-40 采用第三角画法的六个基本视图。
机械制图教案-第三角画法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
一二三组织教学与引入前言
问候同学,自我介绍,强调课堂纪律,以及本学期的作
业和课堂笔记的要求。
复习、提问
1、剖视图的种类
2、剖视图绘图注意事项
导入新课
一、第三角画法简介
第三角投影法中的六个基本视图的展开图
第三角投影法中的六个基本视图的位置
师生问好,强调课堂
纪律。
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详细讲解第三角画
法
第三角投影法中的
六个基本视图的展
开过程
5分
10分
10分
20分
10分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
学生学习、
操作(主体)活动
时间
分配四、
\
小结
1.机件的各种表示法——视图
2.机件的各种表示法——剖视图
课堂小结
10分
15
10分
俯视图
右视图
主视图
左视图
仰视图
后视图。
第三角画法简介

第三角画法原理
第三分角
六个基本视图
工程图样上,为了区别两种投影,允许在图样的适当位置,
画出一、三投影的特征标志符号,该符号以圆锥带的视图表示, 如图所示 。
13
正投影三视图
14
(a)第一角投影
(b)第三角投影
主要有如下区别:
(1) 第一角投影:将物体放在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即人→物 →面的相对关系。第三角投影:将投影面放在观察者与物体之 间,即人→面→物的相对关系,假定投影面为透明的平面。 (2) 第一角投影各投影面展开的方法:H面向下旋转, W面向
后来改采用第三角法讫今。
在三投影面 体系中,若将
物体放在第三
分角内,并使 投影面处于观 察者和物体之 间,这样使得
的投影称为第
三角投影。
工程图样是工程界的共同技术语言, 它保障了产品设计、技
术交流、生产及贸易等环节的顺利进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引进了不少国外设备、图纸和其它技术资料,有不少发达国 家的机械图样投影方法与我国所采用的投影方法不同。随着国 际间技术交流和国际贸易的日益增长,也为了更好地学习发达 国家的先进技术,更为重要的是苏州是外资企业最多的地区, 同学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可能阅读和绘制第三角画法图样,故快
速看懂国外机械图纸很有必要。
第一分角:
• 第一角法(第一象限法) – 凡将物体置於第一象限内,以「视点(观察 者)」→「物体」→「投影面」关系而投影 视图的画法,即称为第一角法。亦称第一 象限法。
第一角画法:左视图放右边,右视图放左边,上视图放下面, 依此类推 (如下图)
仰视图
主视图
图 右视
俯视图
第三角画法简介
目前,在国际上使用的有两种投影制,即第一角投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5 第三角画法简介
第三角投影——将物体放在第三角中所得到的投影。
第三角
第一角
中国、德国、法 国、原苏联等国 采用第一角投影。
美国、日本等国 采用第三角投影。
5.4
5.5
5.6
一、第三角投影画法视图的形成
俯视图
前视图
右视图
5.4
5.5
5.6
第三角投影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1.前、顶视图 长对正
2.前、右视图 高平齐
A
A
纵向剖切按 不剖绘制
横向剖切按 剖视绘制
5.4
5.5
5.6
回转体机件上均匀分布的肋、孔等结构未处于剖 切平面上时,可将这些结构旋转到剖切平面上画出。
肋板上 不画剖 面符号
5.4
5.5
5.6
5.4
5.5
5.6
3、图形对称时的简化画法
(1)图形对称时,可画略大于一半,也可只画出一 半或4/1,并在对称中心线的两端画出两条与其垂直 的二平行细实线。
5个
5.4
5.5
5.6
(2)按规律分布的等直径孔的简化画法
机件中按规律分布的等直径孔,可以只画出一个或几个,其余 只需表示出孔的中心位置, 规律分 布的孔
2、机件上的肋板、轮辐及薄壁 等结构的简化画法
5.4
5.5
5.6
2、对于机件上的肋板、轮辐及薄壁等,如按 纵向剖切,这些结构不画剖面符号,而用粗实 线将它与其邻近部位分开。
5.4
5.5
5.6
第五章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第一节 视 图
第二节 剖 视
第三节 断 面
第四节 其它表达方法
第五节 第三角画法简介
第六节 看剖视图
5.4
5.5
5.6
第四节 其他表达方法
一、局部放大图
Ⅰ
局部不清,可以用大
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
单独画出这些结构,这
种图形称为局部放大图。 Ⅰ
表达方法
4:1
工程图样上,为了区别两种投影,允许在图样的适当位置, 画出一、三投影的特征标志符号,该符号以圆锥带的视图表示, 如图所示 。
(a)第一角投影 (b)第三角投影
总结
基本视图
视图
局部视图
斜视图
机
旋转视图
件
表
全剖视图
达
剖视
半剖视图
方
局部剖视图
式
断面
重合断面 移出断面
局部放大视图 简化画法
5.4
5.5
Ⅱ
Ⅱ 2:1
(1)局部放大图可以 画成视图、剖视图、断面图。
(2)在原图上要把所放大的部位用细实线圆圈出,并尽量 把局部放大图配置在被放大部位的附近。
(3)局部放大图以分式起名,并在放大部位用指引线引出且 加序号。
5.4
5.5
5.6
5.4
5.5
5.6
二、简化画法
共12槽
f=2
51- 2.5
(b)
5.4
5.5
5.6
(3)对机件上斜度不大的结构,如在一个图形中已 表达清楚,其它图形可以只按小端画出。
(4)小圆角或小倒角的省略画法
机件中除了确属需要表示的设计结构圆角外,其他工艺圆角 在零件图中均可不画,但必须注明尺寸,或在技术要求中加 以说明。
C1 锐边倒圆R0.5
8、对较长机件的简化
对较长机件沿长度方向的形状相同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时,可假想将机件折断后缩短绘制,但必须标注实际 的尺寸。
3.顶、右视图 宽相等
5.4
5.5
5.6
第三分角六个基本视图
二、第三角投影画法与第一角投影画法比较
1.第一角投影画法
2.第三角投影画法
5.4
5.5
5.6
主要有如下区别: (1)第一角投影:将物体放在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即 人→物→面的相对关系。 (2)第三角投影:将投影面放在观察者与物体之间,即 人→面→物的相对关系,假定投影面为透明的平面。 (3)第一角投影各投影面展开的方法:H面向下旋转, W面向由后方旋转。 (4)第三角投影投影面展开的方法: H面上向旋转,P面 向右前方旋转。
(c)
5.4
5.5
5.6
1、按规律分布的相同结构的简化画法
(1)机件中按规律分布的相同结构形状只需画出几个 完整的,其余可用细实线连接表示,但在图中必须标注 该结构的总数。
个
f=1
N个 共×× 槽
规律分布的相 同要素画法。
共12槽
f=2
(a)
(b)
5.4
5.5
5.6
对称的重复结构用细点画线表示各对称结构要 素的位置。
(2)机件中圆柱法兰和类似结构上均匀分布的 孔的简化表示。
4、 滚花的简化与省略
对机件中的滚花一般采用在其边界线附近用细实线局部画 出的方法表示,也可以省略不画,但在图上要标注规定符 号或在技术要求中标明其具体要求。
直纹m0.3
直纹m0.3
网纹m0.3
网纹m0.3
5、与投影面倾斜角度小于或等于3O°的圆或圆 弧,其投影可以用圆或圆弧来代替真实投影的椭圆, 各圆的中心按投影决定。
5.6
A—A
A
A
A
A
A
A
6、当回转体零件上的平面在图形中不能充分表 达时,可用两条相交的细实线表达这些平面。
7、较小结构的简化与省略画法
(1)机件上某些较小结构的形状已在一个视图中表达 清楚时,则在其它视图中应当简化或省略,不必按投影 画出所有线条。
省略截交线
省略相贯线
5.4
5.5
5.6
(2)键槽的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