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实验指导书——实验三

合集下载

工程经济学实验指导书1(2013.10)

工程经济学实验指导书1(2013.10)

实验一: EXCEL在资金等值换算方面的应用【实验目的】1.了解Excel中的FV、PV和PMT函数;2.掌握应用Excel函数进行资金等值换算的方法。

【实验内容】一、EXCEL函数在资金等值换算中的应用1.终值计算函数FV(Rate,Nper,Pmt,Pv,Type)其中:Rate——利率;Nper——总投资期,即该项投资总的付款期数;Pmt——各期支出金额,在整个投资期内不变(若该参数为0或者省略,则函数值为复利终值);Pv——现值,也称本金(若该参数为0或者省略,则函数值为年金终值);Type只有数值0或者1,0或忽略表示收付款时间是期末,1表示收付款时间是期初。

【例1-1】利率为10%,现值为2000,计算5年后的终值。

计算过程如下:(1)启动Excel软件。

点击主菜单上的“插入”命令,然后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函数”命令(也可直接点击工具栏上的“f”即“粘贴函数”按钮),x弹出“粘贴函数”对话框。

先在左边的“函数分类(C)”栏中选择“财务”,然后在右边的“函数名(N)”栏中选择“FV”。

最后点击对话框下端的“确定”按钮。

图1-1 例1-1计算过程(1)(2)在弹出的“FV”函数对话框中,Rate栏键入10%,Nper栏键入5,PV 栏键入2000(也可直接在单元格A1中输入公式:=FV(10%,5,,2000)).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图1-2 例1-1计算过程(2)(3)单元格A1中显示结果为-3221.02。

图1-3 例1-1计算过程(3)【例1-2】年利率10%,年金为400,计算5年后的年金终值。

2.现值计算函数PV(Rate,Nper,Pmt,Fv,Type)【例1-3】利率为10%,终值为2000,计算5年期现值。

【例1-4】年利率为10%,,年金为400,计算5年期的年金现值。

3.偿债基金函数和资金回收函数PMT(Rate,Nper,Pv,Fv,Type)【例1-5】年利率为10%,终值为2000,计算5年期内的年金值。

工程经济学实训资料

工程经济学实训资料

P F 1 i 1000 P / F ,10%,5 1000 0.6209 620.9(万元)
n
第三章资金的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 13
作业4
1.某单位在大学设立奖学金,每年年末存入 银行2万元,若存款利率为3%。第5年末可得 款多少? 2.某厂欲积累一笔福利基金,用于3年后建 造职工俱乐部。此项投资总额为200万元,设 利率为5%,问每年末至少要存多少钱? 3 某投资人投资20万元从事出租车运营,希 望在5年内等额收回全部投资,若折现率为 14 第三章资金的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 15%,问每年至少应收入多少?
第二章 现金流量及其构成
6
实训一:折旧费估算
练习题讲解:第二章课后习题第13题
第一章 绪 论
7
实训一:折旧费估算
习题巩固:一台设备原始价值50000元, 使用年限为8年,残值为0,用平均年限法、 年数总和法与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各年的 折旧额。
第一章 绪 论
8
第一章 绪 论
9
实训二:资金等值计算
答案
某单位在大学设立奖学金,每年年末存 入银行2万元,若存款利率为3%。第5年末可 得款多少?
1 i 1 F A i A F / A,3%,5 2 5.309 10.618(万元)
n
第三章资金的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 15
答案
某厂欲积累一笔福利基金,用于3年后建 造职工俱乐部。此项投资总额为200万元,设 利率为5%,问每年末至少要存多少钱?
i 1 i n A P n 1 i 1 20 A / P,15%,5 20 0.29832 5.9664 (万元)
第三章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时间价值与等值计算 17

精选-工程经济学实验三

精选-工程经济学实验三

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年级
课程名称工程经济学
指导教师游娜
学生姓名
学号
实验日期 2015.5.27 实验地点笃行楼A栋202 实验成绩
教务处制
2015 年 5 月 27 日
图1-A的计算结果
图2-B的计算结果
图3-C的计算结果
(3)使用内部收益率法比较,则投资C比较有利。

而使用净现值法比较,在利率为10%时,投资A比较有利。

3-3有A、B、C、D四个投资项目,现金流量如表下表,基准收益率为15%,(单位:万元):
方案的现金流量
0 1 2
项目/年

A -1000 1400 0
B -2000 1940 720
C -1000 490 1050
D -2000 300 2600
(4)如果A、B、C、D为互斥方案,选择哪个项目?
NPV(A)=-1000+1217.39=217.39
NPV(B)= -2000+2231.38=231.38
NPV(C)=-1000+1220.04=220.04
NPV(D)=-2000+2226.84=226.84
当A-D为互斥方案时,应当适用净现值为优选标准,则应当选择方案B。

实验结果效果图如图所示:
图1-计算结果
图2-计算结果
图3-计算结果
图4-计算结果
(2)如果A、B、C、D为独立方案,分别用净现值、净现值率选择项目,并进行分析。

注:可根据实际情况加页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工程经济学实训方案案例

工程经济学实训方案案例

工程经济学实训方案案例一、实训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项目的规模和数量逐渐增多,工程经济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在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和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如何有效地将工程经济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程项目中,是每一位工程师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因此,本实训方案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际案例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理解工程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项目中遇到的经济问题。

二、实训目标通过本实训方案的开展,我们希望达到以下几个目标:1. 让学生理解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掌握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项目中的经济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实际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

3. 让学生了解工程项目中的成本估算、收益评估、风险分析等方面的知识,能够通过这些知识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实训内容1. 理论教学部分(1)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介绍(2)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工程项目中的成本估算、收益评估、风险分析等知识介绍2. 案例分析部分(1)选择若干个实际工程项目,分析其投资决策的过程和方法(2)分析工程项目中的成本估算、收益评估、风险分析等经济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3)在每个案例分析后,让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讨论和总结四、实训方案1. 实训时间:为期一个学期,每周安排2-3节实训课程2. 实训方法:理论教学和案例分析相结合,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方式3. 实训内容:(1)第一阶段:理论知识的讲解在第一周至第四周,主要进行工程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包括工程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投资决策的方法和技巧、成本估算、收益评估、风险分析等知识的介绍。

(2)第二阶段:案例分析的引导在第五周至第八周,选择若干个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了解工程项目投资决策中的经济问题和解决方法。

(3)第三阶段:案例分析的实施在第九周至第十六周,学生根据老师指定的实际工程项目案例,进行案例分析的实施,通过分析工程项目中的成本估算、收益评估、风险分析等经济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工程经济学实验指导书

工程经济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 EXCEL在资金等值换算方面的应用【实验目的】1.了解Excel中的FV、PV和PMT函数;2.掌握应用Excel函数进行资金等值换算的方法。

【实验内容】一、资金等值换算的理论1.资金等值的概念由于资金具有时间价值,,一方面等额的资金在不同的时期内将具有不等的价值;另一方面不等额的资金在不同的时期内也可能具有相等的价值。

资金等值就是指在时间因素的作用下,在不同时间点绝对值不等的资金具有相等的价值。

在一定的利率下,在不等时点上绝对数额不等、而价值相等的若干资金称为等值资金。

资金的等值换算,是以资金时间价值原理为依据,按照普通复利利率,把某一时点上的资金等值换算成另一时点上与之相等的资金值。

2.时值、现值、终值、年金、贴现和贴现率的概念进行资金的等值换算还要明确以下几个概念:(1)时值。

资金的时值是指资金在其运动过程中处于某一时点的价值。

(2)现值。

现值是指资金在现在时间点上的价值,也就是计息周期开始时的资金价值,也可以是未来某一时点上的资金通过等值换算转换到现在的时点的价值。

它属于一次性收付的资金。

以符号P表示。

(3)终值。

终值是指一笔资金在若干计息周期终了时的价值,其大小为全部计息周期的本利和,是现值在未来时点上的等值资金。

相对现值而言,终值又称为将来值、本利和,以符号F表示。

(4)年金。

年金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每间隔相同时间,收付相同数额的款项。

由于间隔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所以该相同的固定数额被称为年金。

年金也成为等年值,以符号A表示。

年金按其收入或支出所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期初年金和期末年金。

每期期初所发生的定额款项叫期初年金,有时又叫即付年金;每期期末发生的定额款项叫期末年金,又称普通年金。

(5)贴现与贴现率。

把终值换算成为现值的过程叫做贴现或折现。

贴现时所采用的利率称为贴现率或折现率。

3.资金等值换算的基本公式(1)一次支付终值计算公式其中:F -终值P -现值i -贴现或贴现率n -计算期数(1+i )n :记为(F/P ,i ,n ),称为一次支付终值系数。

工程经济学学生用实验指导书

工程经济学学生用实验指导书

工程经济学实验指导书宜宾学院2010年7月实验一 用Excel 进行资金等值计算一、实验目的1、掌握等值计算公式 2、掌握公式的录入、编辑和使用 3、Excel 函数的一般录入和使用方法 4、 熟练掌握和运用FV 、PV 和PMT 函数来解决等值计算二、实验设备和仪器1、计算机 2、 Excel 软件三、实验原理1、 同资金等值计算六个基本公式相当的Excel 中的函数公式(1)、n i P F )1(+= 整付终值公式(2)、])1(1[ni F P +⨯= 整付现值公式 (3)、]1)1([ii A F n -+= 等额分付终值公式 (4)、]1)1([-+=n i i F A 等额分付偿债基金公式 (5)、])1(1)1([nn i i i A P +-+= 等额分付现值公式 (6)、]1)1()1([-++=n ni i i P A 等额分付资本回收公式 如果不用计算机,我们通常要用公式计算会非常繁琐,而用Excel 计算则非常方便,只要按要求输入公式,就可自动得到结果。

上述六个公式分别对应以下函数。

(1)、(F/P,i,n )(2)、(P/F,i,n )(3)、(F/A,i,n )(4)、(A/F,i,n)(5)、(P/A,i,n)(6)、(A/P,i,n)Excel中,资金等值换算中用到的函数(1)、FV(rate,nper,pmt,pv,type)(2)、PV(rate,nper,pmt,fv,type)(3)、PMT(rate,nper,pv,fv,type)Rate:利率Nper:总投资期,即该项投资总的付款期数。

Pmt:各期支出金额,在整个投资期内不变。

Pv:现值,也称本金。

Fv:代表未来值,或在最后一次付款期后获得的一次性偿还额。

Type:数字0或1,用于指定各期的付款时间是在期初还是期末,如省略则为0,0代表期末,1代表期初。

2、用法示例FV(rate,nper,pmt,pv,type)例1:利率为5%,现值为2000,计算5年后的终值。

工程经济学实训任务书

工程经济学实训任务书

⼯程经济学实训任务书《⼯程经济学》课程实训任务书⼀、设计⽬的实训是《⼯程经济学》课程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该课程实训,使学⽣提⾼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要求学⽣理解基本经济要素的概念;理解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基本概念及其含义;理解经济效益评价的静态评价指标、动态评价指标的概念及其计算⽅法。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对⼯程经济理论具有感性的认识和深⼊的理解,进⽽提⾼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完成动⼿分析能⼒的训练,加强学⽣对⼯程项⽬经济评价能⼒和⼯程项⽬财务测算应⽤能⼒的培养。

⼆、实训任务要求学⽣完成某项⽬的经济评价(具体见附页)三、过程和⽅法1、学⽣通过分析该项⽬基础数据,按附件格式、内容,完成该项⽬经济评价。

2、要求a课设学⽣需提⾼认识,积极投⼊,遵守纪律,按时保质保量完成设计任务;b各组需分⼯明确、构成合理,任务分配均衡,保证各组员实质性参与课设⼯作。

四、⼯具让学⽣系统运⽤⼯程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Excel软件,评价⼀个实际⼯程项⽬问题。

五、准备⼯作和预习要求1. 能够系统运⽤⼯程经济学的基础知识和Excel软件,评价⼀个实际⼯程项⽬问题。

2. 掌握⼯程经济学的基本⽅法,采⽤理论联系实际的⽅法评价⼯程项⽬。

3. 加强学⽣能⼒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计划和控制、项⽬管理专业软件运⽤。

4. 完成⼀个⼯程的财务评价和主要⽅案的⽐较等。

六、实训成果见附页要求。

七、课程实训评价标准课程实训评分表课程实训综合成绩:评阅教师:专业负责⼈:⼆级学院负责⼈:⽇期:附页:⼀、课程实训任务1.某拟建项⽬固定资产投资估算总额为3600万元,其中:预计形成固定资产3060万元(含建设期借款利息60万元),⽆形资产540万元。

固定资产使⽤年限10年,残值率为4 % ,固定资产余值在项⽬运营期末收回。

该项⽬建设期为2 年,运营期为6 年。

2.项⽬的资⾦投⼊、收益、成本等基础数据,见表1-11。

3.建设投资借款合同规定的还款⽅式为:运营期的前4 年等额还本,利息照付。

《工程经济学》教案

《工程经济学》教案

教案2019 ~2020学年第1学期课程名称工程经济学专业班级16工程造价授课教师黄建瓯二级学院(部)土木工程学院莆田学院莆田学院莆田学院教案首页第1次课:工程技术经济概述目的要求:了解技术经济学的性质、发展过程;掌握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熟悉技术经济分析的过程和步骤;了解技术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重点与难点:工程技术含义;工程技术的两重性;工程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经济效果含义工程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技术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方法:一般讲授结合举例分析教学内容:一、技术实践活动的概念是把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经验积累中得到的科学知识有选择、创造性地应用在最有效的利用资源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以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

二、技术实践活动的要素1. 活动主体:指垫付活动资本、承担活动风险、享受活动收益的个人或组织。

如企业、政府、社会团体等。

2. 活动目标:所有技术实践活动都有明确的目标,但不同活动主体的目标是不同的。

如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政府的目标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就业率、环境保护等。

自然环境:提供社会实践活动的客观物质基础3. 实施活动的环境:4. 活动的后果:指活动实施后对活动主体目标产生的影响,如有用的和无用的后果、直接的和间接的后果、正面的和负面的后果等。

因此,技术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技术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技术实践活动的有用效果,降低或消除负效果。

三、工程技术经济产生发展1. 技术经济学的概念是一门研究如何使技术实践活动正确选择和合理利用有限资源,挑选最佳活动方案,从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的学科。

是一门技术学和经济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是介于自然科学图1-1在这门学科中,经济处于支配地位,因此,它的性质属于应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技术经济学在西方称“工程经济”、“经济性分析”,在日本称“经济工程学”,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称“技术经济计算”或“技术经济论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三 技术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机实现【实验目的】1.掌握运用Excel计算时间型评价指标;2.掌握运用Excel计算价值型评价指标;3.掌握运用Excel计算效率型评价指标;【实验内容】一、技术方案经济评价指标概述二、Excel函数介绍1.NPER函数NPER(Rate,Pmt,Pv,Fv,Type)其中:Rate——利率;Pmt——各期所应收取的金额;Pv——一系列未来付款当前值的累计和;Fv--未来值;Type只有数值0或者1,0或忽略表示收付款时间是期末,1表示收付款时间是期初。

NPER函数计算的是基于固定利率和等额分期付款方式,返回一项投资或贷款的期数。

注意: Nper函数中,支出的款项用负号表示,收入的款项用正号表示,表示追加投资额应为负数,成本收益应为正数。

【例3-1】年利率10%,现值为2000,年金为400。

计算期数。

计算过程如下:(1)启动Excel软件。

点击工具栏上的“f x”按钮,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

先在“选择类别”中选择“财务”,然后在“选择函数(N)”栏中选择“NPER”。

最后点击对话框下端的“确定”按钮。

图3-1 例3-1计算过程(1)(2)在弹出的NPER函数对话框中,Rate栏键入10%,Pmt栏键入400,Pv栏键入-2000(也可直接在单元格A1中输入公示“=NPER(10%,400,-2000)”)。

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图3-2 例3-1计算过程(2)(3)单元格A1中显示计算结果为7.27。

图3-3 例3-1计算过程(3)【例3-2】年利率10%,终值为2000,年金为400。

计算期数。

计算过程如下:(1)启动Excel软件。

点击工具栏上的“f x”按钮,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

先在“选择类别”中选择“财务”,然后在“选择函数(N)”栏中选择“NPER”。

最后点击对话框下端的“确定”按钮。

图3-4 例3-2计算过程(1)(2)在弹出的NPER函数对话框中,Rate栏键入10%,Pmt栏键入400,Fv栏键入-2000(也可直接在单元格A1中输入公示“=NPER(10%,400,,-2000)”)。

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图3-5 例3-2计算过程(2)(3)单元格A1中显示计算结果为4.25。

图3-6 例3-2计算过程(3)2.IRR函数IRR(Values,Guess)函数计算的是返回一组现金流的内部报酬率。

其中:Values—一个数组,或对数字单元格区的引用。

Guess――内部报酬率的猜测值,如果忽略,则为0.1。

【例3-3】计算下表中现金流量的内部收益率。

年份 1 2 3 4 5 现金流量 -100 80 230 330 380 计算过程如下:(1) 启动Excel软件,建立如图3-7所示的工作表。

图3-7 例3-3计算过程(1)(2) 计算现金流量序列的内部收益率。

选中单元格B3,点击工具栏上的“f”x 按钮,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

先在“选择类别”中选择“财务”,然后在“选择函数”中选择“IRR”。

最后点击对话框下的“确定”按钮。

图3-8 例3-3计算过程(2)(3)在弹出的IRR函数对话框中,点击“Valuel”栏右端的“”图标,然后选择B2:F2,再点击“”图标,回到IRR函数对话框。

最后点击“确定”按钮。

图3-9 例3-3计算过程(3)(2)和(3)的操作也可简化为直接在单元格B3中输入公式“=IRR(B2:F2)”。

(4)单元格B3中显示计算结果为150%。

图3-10 例3-3计算过程(4)三、Excel在工程技术经济评价指标中的应用1.时间性评价指标【2-4】某技术方案的净现金流量如下表2-1所示,且该行业的基准投资回收期为6年。

计算静态投资回收期。

表2-1净现金流量表T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5 -10 2 6 8 8 8 8 8 8 10 NCFt解:计算过程如下:(1)启动Excel软件,建立如图3-11所示的Excel表格,计算累计净现金流量。

具体做法是:在单元格B3中键入公式:“=B2”,在单元格C3中键入公式“=B3+C2”,然后拖动单元格C3右下角的复制柄,直至单元格L3。

图3-11 例3-4计算过程(1)(2)单元格B4中输入内插公式“=H1-1-G3/H2”,然后按“回车”键。

单元格B4中显示计算结果5.13,即该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5.13。

图3-12 例3-4计算过程(2)【2-5】某技术方案的净现金流量如下表2-2所示,贴现系数为10%,且该行业的基准投资回收期为6年。

计算动态投资回收期。

表2-2 净现金流量表T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5 -10 2 6 8 8 8 8 8 8 10 NCFt解:计算步骤如下:(1) 启动Excel软件,建立如下表格,计算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

具体做法如下:在单元格B3中键入公示:“=PV(10%,B1,,-B2)”,然后拖动单元格B3右下角的复制柄,直至单元格L3.图3-13 例3-5计算过程(1)(2) 计算累计净现值。

在单元格B4中键入公式:“=B3”,在单元格C4中键入公式“=B4+C3”,然后拖动单元格C4右下角的复制柄,直至单元格L4。

图3-14 例3-5计算过程(2)(3) 在单元格B6中输入内插公示“=I1-1-H4/I3”,然后按“回车”键。

单元格B6的计算结果为6.72659,即该方案的投资回收期为6.72年。

图3-15 例3-5计算过程(3)【例3-6】某项目有两个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

方案A采用一般技术,投资额为1500万元,年平均经营成本为1000万元;方案B采用先进技术,投资额为4000万元,年平均经营成本为500万元。

设i=10%,项目寿命期n=8年,试用静态追加投资回收期选择优选方案。

解:计算步骤如下:(1) 启动Excel软件,建立如图3-16工作表。

图3-16 例3-6计算过程(1) (2) 在单元格D5,G5和D7中分别输入下列公式: D5:=D4-D3G5:=G3-G4D7:=D5/G5图3-17 例3-6计算过程(2)【例3-7】某项目有两个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

方案A采用一般技术,投资额为1500万元,年平均经营成本为1000万元;方案B采用先进技术,投资额为4000万元,年平均经营成本为500万元。

设i=10%,项目寿命期n=8年,试用动态追加投资回收期选择优选方案。

解:计算步骤如下:(1) 启动Excel软件,建立如图3-18工作表。

图3-18 例3-7计算过程(1)(2) 在单元格B3和D3中分别输入下列公式:B3:=B1-B2D3:=D1-D2注意:这里将单元格B3中的公式改成了“=B1-B2”。

这是因为在下面要用到的Nper函数中,支出的款项用负号表示,收入的款项用正号表示,表示追加投资额应为负数,成本收益应为正数。

图3-19 例3-7计算过程(2)(3)激活单元格B5。

点击主菜单栏上的“插入”命令,然后在下拉菜单中选择“函数”命令(也可直接在工具栏上的“fx” 即“粘贴函数”按钮),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

在“选择类别”中选择“财务”,然后在“选择函数”栏中选择“NPER”。

最后点击对话框下端的“确定”按钮。

图3-20 例3-7计算过程(3)(4)在弹出的NPER函数对话框中,Rate栏键入10%,然后点击Pmt栏右侧的“”图标,选择单元格D3,再点击“”图标,回到“NPER”函数对话框。

点击Pv栏右侧的“”图标,选择单元格B3,再点击“”图标,回到“NPER”函数对话框。

最后点击“确定”按钮。

图3-21 例3-7计算过程(4)注意:(3)和(4)的操作也可直接简化为:直接在单元格B5中输入公式“=NPER(10%,D3,B3)”。

(5)单元格B5中显示计算结果为7.27254,即动态追加投资回收期为7.27年。

图3-22 例3-7计算过程(5)2.价值性评价指标的计算【例3-8】已知某项目第1年投资750万元,第2年投资150万元,第3年净现金流量250万元,第4~10年净现金流量均为350万元。

计算项目净现值(贴现率为10%)。

解:计算步骤如下:(1) 启动Excel软件,建立如图3-23工作表。

图3-23 例3-8计算过程(1)(2)计算现金流量序列的净现值,选中单元格C4,点击工具栏上的“f x”按钮,弹出插入函数对话框。

先在“选择类别”中选择“财务”,然后在“选择函数(N)”栏中选择“NPV。

最后点击对话框下端的“确定”按钮。

图3-24 例3-8计算过程(2)(3)在弹出的NPV对话框中,Rate栏中键入10%,点击“Value”栏右端的“”图标,然后选择单元格“D3:M3”,再点击“”图标,回到NPV函数对话框。

然后点击“确定”按钮。

图3-25 例3-8计算过程(3)(4)结果如图3-26所示。

图3-26 例3-8计算过程(4)(5)计算净现值。

在单元格C5中输入公式:“=C3+C4”,得到净现值为581.67。

(3)、(4)和(5)步骤可简化操作为:在单元格C5中直接输入公示:“=C3+ NPV(10%,D3:M3)”。

图3-27 例3-8计算过程(5)【例3-9】已知方案A投资额为100万元,寿命期为5年,每年净收益50万元;方案B投资额为200万元,寿命期为8年,每年净收益55万元。

假定基准收益率为10%。

试选择较优方案。

解:计算过程如下:(1) 启动Excel软件,建立如图3-28所示工作表。

图3-28 例3-9计算过程(1)(2) 在单元格C6和E6中分别输入以下公式:C6:=C4-PMT(10%,C5,-C3)E6:=E4-PMT(10%,E5,-E3)单元格C6和E6中分别显示计算结果为23.62和17.51,即方案A的净年值为23.62万元,方案B的净年值为17.51万元。

图3-29 例3-9计算过程(2)【例3-10】已知某项目第1年投资750万元,第2年投资150万元,第3年净现金流量250万元,第4~10年净现金流量均为350万元。

计算项目净终值(贴现率为10%)。

解:计算步骤如下:(1) 仿照【例2-8】计算出项目的NPV。

(2) 然后在单元格内中输入公式“=FV(10%,10,,-C4)”显示结果为1508.70。

图3-30 例3-10计算过程(1)3.比率性指标【例3-11】某建设项目拟定出两个技术方案。

方案一的净现值为300万元,投资现值为1000万元;方案二的净现值为600万元,投资现值为2500万元。

试以净现值率指标来选择最优方案。

解:计算过程如下:(1) 启动Excel软件,建立如图的工作表。

图3-31 例3-11计算过程(1)(2) 在单元格C4中输入公式:=C2/C3;在单元格E4中输入公式:=E2/E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