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的写法
关于怎么写散文呢

关于怎么写散文呢对于散文的写作常识,名家权威的著述颇多,如何把这些常识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需要我们每一个作者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质朴的文字能让读者倍感亲切,拉近作者与读者心的距离,让真实的文字,真诚的情感在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心的共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怎么写散文,欢迎借鉴参考。
散文怎么写一记叙散文模式开头①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我”和该人,重点在后,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
②两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中间一种情况:一件事。
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
另一种情况:几件事。
每件事即每层次前,可以用对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结尾①重申特质,照应开头。
②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抒情散文模式开头①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
②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①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
②发挥联想。
结尾。
抒情散文模式【开头】1叙述自己与景物的关系。
2议论景物和自己。
【中间】1描写景物,分出层次,细致动人。
2联想发挥,更大意义。
【结尾】感慨(一)精于立意“凡文以意为主”。
散文的“意”是存在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和浩瀚的生活海洋中的。
要获得它,必须依靠我们对生活的深入观察、感受、理解。
因此,散文立意只要从生活实际出发,凭着鲜明的感受,锋锐的观察能力,同人民同时代共同跳动的脉博,深厚的感情,丰富的想象,深沉的思索,就会感到我们生活中洋溢着的诗意。
这诗意,就是使我们心灵受到触动的东西,使我们眼睛豁然开朗的东西,思想突然升华的东西,感情更为纯洁的东西,它就诗的灵感。
我们要为自己的散文立意就要赶紧捕捉住它。
因为这里面有心灵的颤动,思想的闪光。
刘白羽说:“哪怕是微弱的闪耀也比没有闪耀要好,这才不是一般的照相,这才是文学。
”譬如,一个作家去看茶花,品种繁多,美不胜收的茶花引起了他的思索:“茶花是美啊。
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
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象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人。
散文的表现手法有哪四种

散文的表现手法有哪四种第一篇:散文的表现手法有哪四种散文的表现手法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编整理了散文的表现手法,欢迎大家学习!散文的表现手法有哪四种1、描写是指作者用形象化的、渗透着感情的语言,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事件、环境的多方面面貌和特征。
描写手法从对象上可分为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描写,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从方式上可分为概括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从风格上可分为白描,细描等。
描写可使表现对象形象化,产生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能直接感受到,从而引起激动,得到某种程度的美感享受。
散文的描写,并非纤毫毕现的机械客观的描摹,而是渗透着作者的见解,灌注着作者的情感,显示着鲜明的倾向性。
2、叙述是指作者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如时间、地点、人物之间的关系和经历、事件的进展、环境和摆设等等。
在叙事性散文中,它经常与描写交错使用。
以苏轼的《前赤壁赋》为例,其第一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这一句就是典型的叙述语言。
时间: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地点:赤壁。
人物:苏子与客。
环境:大江(因有“泛舟”二字)、赤壁。
叙述的手法有顺叙,即按照事物在时间上发生、发展的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有倒叙,即把事件的结局或事件最突出的部分提前记述,然后再叙述事件的发展经过;有插叙,即在叙述中,暂时把顺叙的线索中断,插入与主要情节有关的另一件事的叙述方法。
3、抒情是指作者对所描写的事物有感触而流露出来的情感和思想。
在散文创作中是常用的表达方式。
可直抒胸臆,叫作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是通过议论和感叹方式来表达的。
也可以寓情于景,叫作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是通过对人物事件的叙述和描写来表达的。
它带有作者鲜明的个性特点,并反映一定时代、一定人群某种共同的感情。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好的抒情能深化作品主题,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在散文创作中,抒情手法通常与叙述、描写、议论等结合使用,以渲染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散文的基本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

散文的基本写作技巧与表现手法:(1)悬念。
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
先不把谜底揭开,引出下文。
(2)照应。
即后文对前文写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暗示。
首尾呼应使结构更严密,中心更突出。
(3)伏笔。
在文章的前面将下文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出暗示,然后在相宜之处作呼应,使故事情节的发展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
(4)衬托。
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陪衬,烘托出主体事物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用相似的作陪衬叫“正衬”,用相反的作陪衬叫“反衬”。
(5)渲染。
是用各种手段对环境、场面、人物、事件等作多方面的浓墨重彩(反复、排比)的描写,以突出气氛、刻画人物、表现主题。
(6)象征。
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其特征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种类似,使被象征物的某一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7)想象。
它是人们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活动。
想象有两种,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再现曾体验过的事物的形象,叫再造想象;人们根据已有的形象和体验,设想出自己没有直接见过的形象,叫创造想象。
(8)联想。
它是人们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由某个事物或事理想到其他有关的事物或事理的活动。
联想一般有下列几种形式:A)相关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在空间或时间上相接近的另外事物的一种联想;B)相似联想,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特点(或外形相似,或精神相似)而产生的一种联想;C)相反联想,是由眼前的事物想到与之相反的事物的联想;D)因果联想,是由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产生的联想。
悬念: 引起读者对发展和人物命运急切期待感知作用。
照应: 对后文对前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出现的内容作暗示,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伏笔: 将对下文的内容作暗示,在相宜作呼应,使情节发展合理,主读者感到妙趣。
渲染: 突出气氛、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主题思想。
象征: 引申事理,使被象征的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
散文的文体知识

散文的文体知识散文的文体知识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看过散文吧?散文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写散文,多数时候都离不开事件。
那么你真的知道要怎么写散文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散文的文体知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散文的文体知识1散文分类(一)叙事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中心,往往带有一定的抒情成分)1、记人散文。
记叙人物的散文以人物为中心,但在刻画人物形象上与小说不同,不追求人物性格的完整,也不要求全面周致地描写人物命运,而是通过富有特征的细节、人生片段或性格的某一方面来寄情写意。
偏重于记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
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如鲁迅《藤野先生》。
人物形象是否真实是它与小说的区别。
2、叙事散文。
记叙事迹的散文以事件的发展为线索,寄情于事。
所叙述的事件可大可小,可一件也可多件,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也可以是片断的组接或特定场景的描写。
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在叙事中倾注作者真挚的感情,这是与小说叙事最显著的区别。
(二)抒情散文(以一定的事物为对象传达作者具体生动的情怀)1、托物言志(象征)作者将情感融于某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借助象形联想把主观情感表现出来。
如八年级下的咏物抒怀《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紫藤萝瀑布》2、借景抒情将感情寓于景物之中,赋景物以生命,明写景,暗写情,做到情景交融,情景相生。
如九年级上《绿》《囚绿记》(三)说理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借助一定的意象,阐述道理,也不乏抒情)它与抒情散文一样注重情感的抒发,不同的是议论散文重于理智,抒情散文重于感情。
它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用事实和逻辑来说理,而主要用文学形象来说话,是一种文艺性的议论文。
特别说明1、把握阅读题型和规律:整体感知——思路把握——要点概括——内容理解——词句品味——手法分析——联想迁移——自由欣赏——发表见解2、思维训练与习惯养成【纠正阅读习惯】1、分析文章题目:中心、线索、人物、事件等。
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

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深入鉴赏散文的表现手法,才能体会作者表情达意的效果。
散文作品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达技巧、布局谋篇等几方面内容。
一、修辞手法散文作品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反问、反复、设问等。
比喻的作用在于把要说的事物反映得生动形象,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拟人是给物赋予人的形态和情感,使之人格化,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排比使内容表达更集中、更突出、更鲜明,情感抒发更强烈、更有气势。
对比能使所表达的事物特征或所阐发的道理更鲜明、更突出,能彻底揭示矛盾,使文章内容表达更显爱憎分明。
夸张可以烘托气氛,增强表现力。
反复使得写景抒情感染力强,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二、表达方式就表达方式来讲,散文用得最多的是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
叙述是散文重要的表达手段。
材料的叙述顺序,关系到表意的效果。
其中倒叙可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插叙可以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照应,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描写的目的在于给读者以鲜明的形象。
其中景物描写营造某种氛围,烘托人物情感或思想;环境描写可以交代背景,表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心理或形象;人物描写是为了展现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抒情和议论往往结合在一起。
抒情有抒发作者情感、揭示文章意蕴、体现写作意图的作用;议论则起揭示主旨、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
三、表达技巧常用的有联想、想象、象征、对比、衬托、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点面结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小见大、铺垫照应、制造悬念等,我们简单分析以下几种:1.抑扬结合:“抑”,就是对表现对象的贬低、否定,甚至丑化;“扬”,就是褒扬,表现为对表现对象的赞扬、肯定、美化。
有时候,为了对事物进行褒扬,往往先进行贬损,以形成鲜明的对照;有时则为了贬损表现对象而先进行褒扬,形成前后的强烈反差。
散文写作手法有哪些

散文写作手法有哪些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
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散文写作手法有哪些。
欢迎大家参考!【散文写作手法有哪些】一、常用记人散文文学创作格式记写人物的方法种种,而常用的不过如下五种:引联式、转情式、议证式、寻访式、纪传式。
1.引联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就是:睹物思人M18x回忆起欤物议人,总结全篇。
例如《一件稀有的衬衫》就是这一式的典范篇目。
采用这一套路的关键就是M18x回忆起的引爆物应打听不好,例如:一张照片、一本日记、一封书信等,凡是一件记录着被回忆起者品格与某些特定经历的物品,均可做为引发M18x的引爆物。
其次是所回忆的故事要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某些品质,并且要与引起你产生联想的触发物相照应。
切莫写成触发物是触发物,主体部分人物的行为与触发物无干。
第三就是结尾欤物议人,它的促进作用之一就是总结全篇带出文旨;促进作用之二就是与结尾联结。
因此,从什么地方M18x连绵不绝还应当再返回什么地方回去。
其思路图实质上就是一种插叙的形式。
只不过它就是因物而带出回忆起,不是因事而引发的回忆起。
2.转情式。
本式的套路模式为:怨的产生怨的淡化快乐的萌发快乐的发展快乐的深化。
或者反过来:快乐的产生快乐的淡化怨的萌发怨的发展怨的深化。
这一式是学生必修式,因为用这一式写出的文章就是复杂的记叙。
用这一式去落实大纲中有关复杂记叙的要求,是事半功倍的。
而且这一式又是记事、抒情、记人三种文章的通用式。
例如,用本式写我的朋友、我的好老师,我的理想等都是得心应手的。
可以说,这一式不仅在记人套路中,甚至在整个记叙、抒情套路中都属于当家套路。
运用这一式应当特别注意四点:①已经开始的贬低应当适当,为下文由怨转爱留余地,伏击笔,不然下文就无法转回了。
因此已经开始的怨一定就是误会,就是仇恨一类的东西。
②必须特别注意以后的每次感情变化的原因必须可靠、自然。
③必须特别注意结尾的褒奖升华必须有方,杨朔就是搞了个梦,当别人都在作梦时,你就可以冷静地写篇日记,思索着凝视远方等候。
散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散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散文的语言具有朴素、自然、流畅、简净等特点。
下面请欣赏为大家带来散文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散文常见的表现手法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在对事物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个人的情感和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9、联想与想象。
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制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想象常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10、引用A、引用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的内容;B 、引用诗歌:丰富文章内容,结合描写的景物,可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C 、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11、渲染与烘托。
渲染是指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散文写作模板word版

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
作者在散文中的形象比较明显,常用第一人称叙述,个性鲜明。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散文写作模板,供大家参考。
散文写作模板刀丛诗人:喝酒这点事山东是孔子的老家,这边喝酒的规矩也最讲究。
就是变着法的让客人喝,各种各样的理由,防不胜防的套路,反正就是让你觉得不喝都不行。
一般来说,酒桌上设置主陪、副陪,甚至三陪、四陪,对应的也就有主宾、副宾和三宾、四宾。
“无酒不成席”,别看这个普通的座次礼仪,喝起酒来威力就显现出来了,主陪先提议三杯,一般主陪就是陪客一方年纪最大或者官最大的,酒席刚开始,大家都不好意思驳了主人面子,那得喝!接下来就轮到副陪敬酒,主陪敬酒你都喝了,难道你就不给老二面子了?那也得喝!老大敬酒喝了三杯,老二敬酒最次你也得喝两杯吧?别忘了后面还有三陪、四陪、五陪……最后,主人都敬完了,怎么着?客人你也得主动敬大家几杯吧?山东的酒杯不像南方那么小,最低也得1两,通用的是3两的杯子,你算算要喝多少?不过山东人喝酒耿直,客人喝多少,主人就喝多少,杀人三千、自损八百的情况常有,“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要喝倒”嘛!前几天,吉林延边的几位客人来我们这里参观。
我们都以为东北人能喝啊,就提前上了战术,轮流上!这几个东北哥们第一次来,感觉挺激动的,喝到最后反客为主,频繁主动敬酒。
谁知一个客人突然一倒,喝休克了。
最后不得不直接给抬回宾馆去了。
其实很多地方都有喝酒的规矩,所谓入乡就要随俗,但是你真随俗那就意味着你得让人抬回去。
因为大部分喝酒的规矩都是为了劝酒设置的。
我大学刚毕业的时候,第一次去河南出差,他们喝酒有个规矩,那就是待客要上鱼。
等鱼端上来,转盘一转,头三尾四。
就是转盘停下来的时候,鱼头对着谁谁先喝三个,鱼尾巴对着谁谁喝四个。
我在想,要是再狠一点应该加一句:“背五肚六”!我们这边的青岛,是个啤酒王国,喝酒自然就和啤酒有关,大碗扣小婉,大碗装啤酒,小碗装白酒,一起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象征散文的物和意是借此寓彼。
• 象征散文又可分为下面两种写法: • (一)象征寓情法 • 象征寓情是象征体或是景或是物,内里
寄寓着真挚深沉的感情的一种写法。
(二)象征哲理法
运用景物、故事说理的写法 象征哲理写法的关键在于作者对于象征体 的巧妙地选择和构思,对于物理、事理的深刻 的体悟和思考。象征哲理法重视象征体体现的 那个“理”。认识达到了一定的深度,总结出 来的道理也就会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六、议论散文的写法
(一) 联类推理法 联想多个同类现象归纳推论出一个道理的
写法。 联想可以是求同联想,也可以是求异联
想,还可以是异同联想。联类推理法就是主要 运用求同联想的思维方法,从一个“引想物” 开始,联想到同类的第二个、第三个、第四 个……并从中归纳出一条规律、一个道理。
(二)论题随笔法
在一个论题下用散文笔调稍微系统地论说 自己的见识和见解的写法。“稍微系统”,是说 它不是一事一议式的简单的就事论理,也不是联 类推理式的单一的同类归纳;而是对所要议论的 论题,知识积累多一些,资料搜集多一些,问题 触及多一些,论述侧面也多一些。常常是古今中 外,理论实践,汇在一题之下,熔于一文之中。
五、 象征散文的写法
借用某个具体形象的事或物,寄寓一种深沉
的情或理的散文。
(一)象征寓情法
•
是借象在表、寄意在里的一种写法。这种写法与
上述抒情散文的写法不一样。抒情散文所写的“事”和
“物”是人物所作所为、所使所用的,象征散文所写的
“事”和“物”与人物并不一定有亲自的直接的关系,
只是有某点相似而已。抒情散文的物和意是部整关系,
• 线索串事法所选用来做“线索”的物事多种 多样,主要有下面的“物”类和“事”类两 种。
• 1.物类线索串事法。 • 物类线索多数用具体的物品作线索,例如
用物、食物、读物、动物、植物等等,但也 有较抽象概括的东西,例如文字、语言、声 音、色彩等等。
• 2.事类线索串事法。 • 事类线索是用人的某种行为,某个行动作
• 游记写作的一个容易被忽略的是游览的路线、 景点的布局、景物的位置。风景记游法大多数 采用游踪作为组织文章的线索,按照移步换形 或定点观察的视点来描述景物的方位。游踪交 代清晰,文章的层次就分明;视点的方位顺序 正确,文章的思路顺序就正确。
• 3.结合人文史料 • 许多人会在游览之前、之后或者就在游览之
(二)状物特写法
对某一物作特写镜头式的描写的方法。
状物特写法不同于风景记游法:不独 前者不写“游”,后者一定要写 “游”;就是两者的描述对象也不相 同——前者是“物”,后者是“景”。
四、抒情散文的写法
(一)依事抒情法 通过事件、细节抒发感情的写法 感情是由一定的人事引起的内心体
验。离开了一定的人事,什么感情也不会 产生,所以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 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感情是 由一定的人事引起的,最好也依附于一定 的人事来抒发。
时,阅读一些有关的包括诗文在内的人文史料, 这一方面可以增加对景点的理解,另一方面如 果引进文章里去的话,可以增添文章历史的文 化的分量。 •
• 4.穿插个人感想
• 风景描写,要把游览观察当时的感觉揉写进 去,即使是写作时间隔久了,也要尽量从记忆 中去把当时的感觉找回来。叶圣陶先生说: “写文章把自己的见闻告诉人家,倘若能够捉 住当时的感觉,顺次写下来,就使人家如临其 境。”游览产生的思想,经过提炼,进一步深 化,可以成为风景记游散文的立意。
风景记游法在写作上大概有四个重要环节: • 1.描写逼真生动。 • 风景记游法首要的是对游览对象的描写,不论
这个对象是自然风景、名胜古迹,还是日常社会 生活环境,描写在这里是关键。把游览的对象描 写得逼真传神,绘形绘声绘色,让读者如游其地, 如临其境,这篇游记就已经成功了大半。
• 2.游踪交代清晰。
龄阶段的故事和情态。如果说全档式的自 我画像法像编年史的话,年段式的自我画 像法就像习性式自我画像法就是刻画和表现自
己一个有特色的习性的写法。
三、景物散文的写法
(一)风景记游法 记述游览的风光和风闻的写法,这
种写法写成的散文,有一个专有的文体 名称叫做游记。
为线索。这类散文往往没有一个个完整的事 件,多数是一批琐事细节,这就更见利用线 索编织文章的功夫。
二、记人散文的写法
– (一)人物二三事法 – 通过日常的几件事来写人物的方法写这
类散文的时候,要注意: – 一选择,二感情,三组织,四描写。
(二)自我画像法
作者介绍、刻画和表现自己的面 目和故事的写法。
(二) 睹物思人法
通过物来引发、抒发对人思念的感情的 方法。依事抒情法的核心是依“事”传情, 睹物思人法却在这个基础上加上“物”作为 感情线索。思念的对象不在眼前,或是逝世, 或是远离,或是暂别,写作者触“物”生情, 把思念的感情倾注在眼前的“物”上面。
所以寻找一两个最能触发感情的“物”,刻 画这个“物”,叙述这个“物”的故事,这是 睹物思人法最基本的写法。“物”是无情的, 但是这个“物”维系着两个人的一段情,蕴涵 着两个人共有的信息,因而情由此而触动、传 递和抒发。这就是睹物思人式的抒情。
第三节 散文的写法
一、叙事散文的写法
(一)一事铺陈法 一事铺陈法就是叙述一件事情的方法, 它是散文中基础的简易的写法。
(二)线索串事法
线索串事法就是用一件物事作为线索把 各个分散的事件串联成一个整体篇章的写法。 这种写法,先要选出一件具体的物事作为线 索。选好这件物事非常重要,这件物;事要 能够体现思想价值,又能够组织文章。
写自己的散文与写自己的所见所 闻,甚至是与写自己经历的事件都不 大一样,这种散文尽力写出自己的面 目、遭遇、心态,写出“我”这个人。
自我画像法细分起来主要又以下几种:
• 1.全档式自我画像法。 • 全档式自我画像法是像履历档案般的全面地
介绍自己。
• 2.年段式自我画像法。 • 年段式自我画像法就是刻画自己某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