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语义学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产品语义学中国风格论文

基于产品语义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应用的研究【摘要】随着近年来提倡设计中国化的口号呼声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设计师们也开始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研究,具有中国风格的设计作品可谓是层出不穷。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中的“祥云”火炬,传统动物形象的“福娃”,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的运用了古代建筑斗拱造型元素的中国馆,国家政府部门的大型活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推崇自然地形成了自上而下的推广效应,企业商家借此效应与潮流同步,于是乎,市场上贴着“中国风”标签的产品开始泛滥起来,大到冰箱彩电,小到手机,MP3,都无一不被贴上了一些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标签,这种肤浅和不负责任的运用方式,不仅不能推动我国设计的进步,反而会导致我国设计水平的倒退。
在现在这个提倡设计中国化呼声越来越高的年代,人们对于中国风格趋之若鹜,但是现在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很多设计者在追随中国风格的时候,都是为了“形”而“形”,缺少对设计的思考和思想的沉淀,设计的产生变得越来越“短”,“平”,“快”,抄袭,模仿的现象横生,设计形态越来越多的是在抽象中模仿流行的表面现象,变得肤浅和空洞,虚无。
这是因为大多数的设计师们,只是从表面上理解中国化风格的设计,以为只要在产品中堆砌一些传统文... 更多还原【Abstract】 Recent years, with the slogan of sinicizationadvocated designs calls for more and more high, more and more designers also begin to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Chinese style, the design works it is endless.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 torch, the "lucky cloud" traditional "fuwa" animal image, the Shanghai world expo 2010 in ancient architectural Romanesque capitals which should use the ZhongGuoGuan, country element of forms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of ... 更多还原【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符号;产品语义学;中国风格;【Key words】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symbols;product semantics;Chinese style;摘要4-5Abstract 5第1章引言8-131.1 研究背景8-91.2 研究意义9-101.3 研究目的10-111.4 研究框架11-13第2章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概述13-152.1 符号的概念132.2 符号在传递信息中的作用132.3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13-142.4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分类法14-15第3章产品语义学的概述15-183.1 语义学的概念153.2 产品语义学的含义153.3 产品语义学的意义15-163.4 产品语义学的要素163.5 产品形态的作用163.6 产品语义学的设计程序16-18第4章基于产品语义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18-284.1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18-204.1.1 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是时代所需184.1.2 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的特征18-194.1.3 传统文化符号在实践中的应用19-204.2 传统文化符号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20-234.2.1 传统文化符号的应用流于表面20-214.2.2 传统元素碎片式运用214.2.3 传统元素被时尚化改造214.2.4 产品设计中的不恰当运用21-234.3 基于产品语义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应用的可行性分析23-254.3.1 符号学和产品语义学之间的联系23-244.3.2 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在产品语义中的应用24-254.3.3 民族符号在产品色彩语义中的应用254.4 基于产品语义学的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应用的方法25-284.4.1 消费者文化特征的确立254.4.2 语义整合和设计定位25-264.4.3 从传统文化中提炼出符号,以符合产品的语义内涵26-274.4.4 产品形象的建立27-28第5章案例分析28-395.1 OPP REAL音乐手机案例分析28-315.2 金立荷塘音乐手机案例分析31-345.3 张剑作品案例分析34-39第6章课题总结39-41致谢41-42参考文献。
基于产品语义学的家庭原汁机造型设计研究

基于产品语义学的家庭原汁机造型设计研究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不断增加,家庭原汁机逐渐成为家庭厨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家庭原汁机中,如何设计出更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成为了厂商们不断探索的方向。
本文将基于产品语义学对家庭原汁机的造型设计进行研究,探讨如何通过产品的外观、形态和结构来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提高产品的视觉吸引力和使用体验。
一、家庭原汁机的发展现状家庭原汁机是一种能够将水果、蔬菜等食材榨取成果汁的小家电产品,其功能是为用户提供健康、方便的饮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和生鲜果蔬的普及,家庭原汁机市场逐渐兴起。
目前市面上的家庭原汁机种类繁多,设计风格各异,但大多数产品设计仍然停留在功能性和实用性上,忽视了用户对产品外观、使用体验和情感连接的需求。
二、产品语义学在家庭原汁机设计中的应用产品语义学是指根据用户心理和行为需求,以及产品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来研究产品的外观、形态和结构设计。
在家庭原汁机的造型设计中,产品语义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品的外观需要具有吸引力,让用户在选择产品时产生好感和愉悦感;产品的形态和结构需要符合用户的直观好感和使用习惯,使产品能够与用户建立情感联系。
1.外观设计在家庭原汁机的外观设计中,应该注重产品的整体美感和现代感。
可以通过采用简约、流线型的外观造型,搭配清新的色彩,让产品更加符合当下的审美趋势。
在产品表面的处理上,可以运用亲肤材质和抗污涂层,提升产品手感和清洁便利性,增强用户使用时的愉悦感。
2.形态设计家庭原汁机的形态设计应该符合用户的直观好感和使用习惯。
产品的机身应该紧凑、轻便,易于携带和存放,方便用户在家中使用;产品的液体储存容器和果肉渣收集箱的设计也应该考虑到使用方便和清洁方便,减少用户的操作成本。
3.结构设计在家庭原汁机的结构设计中,应该注重产品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可以采用坚固的底座设计和安全锁装置,确保产品在工作时稳定可靠;产品的拆卸和清洗设计也应该简便易行,方便用户进行产品清洁和保养。
产品语义学在儿童玩具中的运用

产品语义学在儿童玩具设计中的研究玩具,从字意上讲是指专供人玩耍的器具,更明确的就是专供儿童玩的东西。
多年来在人们的印象中玩具只是哄小孩高兴的玩意儿而已,它可有可无,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直接的联系。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变化,玩具也在适应这种变化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己的价值。
如今,玩具已经集娱乐、休闲、科技、教育以及辅助治疗于一体,使其原有的单纯玩耍的概念具有了新的内涵。
基于语义学理论,对儿童玩具设计进行研究,从儿童玩具的防生性、文化象征出发,提炼总结出儿童玩具设计的功能性、安全性与象征性三大语义系统,使语义学更好的在儿童玩具中体现。
1 儿童玩具设计的功能性语义1.游戏功能功能性是指玩具所具备的使用价值。
它通过针对不同的年龄层的儿童需求,在考虑满足父母愿望的基础上,利用外观造型、色彩、工艺技术来加以实现。
玩具是儿童把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转向行为的支柱。
儿童玩具能发展运动能力,训练知觉,激发想象,唤起好奇心,为儿童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儿童玩具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种类。
1.卡通玩偶类父母忙碌时,需要一些陪伴儿童们的娱乐型玩具,而造型可爱的卡通玩偶则是孩子们广为欢迎的。
小女生则比较喜欢芭比娃娃,她们可以从给娃娃梳妆打扮的时候体会照顾她人的成就感,而男生则偏爱变形金刚这样机械感和力量感强一些的玩偶。
2.拼图玩具类各种形状各异、内容丰富的拼板组成,在儿童对图形的组合、拆分、再组合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耐心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不同年龄的儿童对应着不同难意程度的拼图,几个小朋友一起拼拼图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协作能力。
3.游戏玩具类在提高儿童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开发他们的思维、锻炼操作技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比如打地鼠还有小猫钓鱼这种需要眼手结合的玩具,可以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4.数字算盘文字类训练孩子镶嵌能力的同时,进行大动作的练习,训练幼儿的精细动作,启发孩子对形状、数、量的准确理解,进而锻炼肌肉的灵活性。
浅谈产品语义学中餐具设计

•艺术教育207文/王靖雯 何星池浅谈产品语义学中餐具设计内容摘要 在现代文化与科技竞争的背景之下,作为生命的延续基础——食品与水,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能源。
而作为它们的载体,杯子、碗筷以及刀叉等等,也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与时代更迭,从最初仅仅是辅助用具,开始转变为追求高品质,富有美感,且极具人性化的设计。
本文从产品设计语义学的角度分析出发,探究产品语义学对餐具设计的影响,以及产品本身所代表的含义,分析延伸餐具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餐具设计;产品语义学;语义解码研究产品语言意义的学问称为产品语义学。
随着社会不断地发展,人类的需求从最初的远古时代追求饱腹进阶到后来的味蕾刺激,而现如今愈发发展到精神的需求。
消费力增强给人们最根本的导向,是对产品精神功能的需求不断提升,近几年风靡年轻人消费群体的一些“网红”设计理念,在适应了用户本身的基础需求前提之下,一些具备精神刺激的产品造型还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多的满足和体验。
因此,产品造型不单单表达其功能,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应该通过语义学的角度去表达产品本身的底蕴。
研究产品自身所能表达的语言,对使用者来说,不仅仅是手持产品时的耳目一新,还可以立刻明白产品传达的意义。
本文从产品语义学出发,围绕设计是否能给消费者带来精神需求的问题分析,试图能为产品的设计理念提供极其重要的参考。
1 语义学在餐具中的运用产品语义学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强调人与物之间的交流沟通,将其人机界面融合为简单易懂的语言,为用户带来明确的指向性和心理暗示,从而达到产品语义学最基本的目的。
餐具的设计,在日常生活之中可以说是被我们“忽略”,但是却是尤为重要的环节,这个消费的范畴可以归为日用品一类,是为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行锦上添花的附属品。
我们进行餐具选择时,会不自觉地受产品传达出来的语言和暗示影响,在众多的产品之中挑选自己所喜爱的外形。
设计师对于产品语义学一词往往着重于其造型的设计,忽视产品自身可以传达出来的内涵,而这部分的设计空间恰恰是为产品带来了十分庞大的扩展范围。
产品语义学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产品语义学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产品语义学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一、語义学的释义和意义传达产品语义学是在符号学理论基础上,把研究语言符号的构想运用到产品设计上,因而有了产品语义学这个术语的产生。
从符号学的观点来看,产品的外部形态实际上就是一系列视觉传达的符号,点、线、面、体等形态要素就是设计式与审美主体在产品形态信息传递过程中最基本的“语言”材料团。
产品的形态价值并不在于它的自然材质,而是它的(外部)形式性,即用它来显示某种意义,产品在生产和生活中已经成为人们表达某种意义的形式。
因此,产品是一种具有意义指向、表现与传达等类语言作用的综合系统。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产品语义学更适合于包装设计,包装的真正价值也就在于它的传达性,通过它可以构成消费者和生产厂商甚至设计师之间的桥梁,生产厂商和设计师通过向消费者表达某种意义和信息。
而十分吻合的是,释义和传达正是产品语义学的两大互补的途径。
意义传达,是符号学的另一个途径,研究的是物品如何形成意义及运送这意义的问题,即产品符号本身的意义或设计师须表现的内容,传送到授受者一方去,唯有接受者能够认知理解(即解码的能力),传达作用才可以成立川。
所以,产品设计也被看作是一个意义的传达和沟通的过程。
释义是意义传达的前提,意义传达是释义的必要条件,这两大途径互依互补,缺一不可。
从发展的尾度来看,处在后现代主义思潮中的产品语义学主要被视作一种诊释设计,借参考的方法来设计产品外形,恰当地表达内在的意义。
但其应用往往作为一种设计的手法成为纯粹个人化的随意表达,例如有的设计师通过产品语义来标新立异,追求新的风格,而无视其想法是否被消费者所理解,无视市场的反应。
所以,对于包装设计来讲,释义和传达两大途径必须齐头并进,互相依存。
二、文脉对包装设计的.影响“文脉”本身是语言学中的概念,原意是指又学中的“上下又关系”,指使用语言的此情此景与前言后语,是对现实中话语状况的认同和重视。
产品语意学及案例分析

产品语意学(Product Semantics)是产品进入电子化时代后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1984年Krippendoff与Butter为产品语意学给出定义:“一门研究造型在使用时的社会与认知情境下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应用在工业设计上的学问”,通俗的说,就是指通过工业产品本身的外观造型语言,来表现产品或与该产品的用途和使用方式相关的意义。设计师就是通过产品的形态语意告诉使用者这是一件什么产品,它的功能是什么,应该怎样使用等问题,这为提高产品品质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色彩是最抽象话的语言,作为情感与文化的象征,在产品设计上,不仅具备审美性和装饰性,还具备象征性的符号意义。作为首要的视觉审美要素,色彩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情绪。人类对色彩的感觉最强烈、最直接,印象也最深刻。色彩对产品意境的形成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设计中色彩与具体的形相结合,使产品更具生命力。产品形象的色彩语意来自于色彩对人的视觉感受和生理刺激,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丰富的经验联想和生理联想,从而产生某种特定的心理体验。
设想一下,假如正当你写一份棘手的文件时忽然停电了,你该点起蜡烛呢还是去翻箱捣柜地找手电?还是休息一下练练臂力吧,既能调节身心又能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光能,何乐而不为呢?健身灯棒就是这样一个人性化的多功能产品。它所倡导的就是劳逸结合、健康高效的作业方式。另一方面,它还为宣传环保、节约能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这也是该产品的内涵所在。
产品语意学的本质在于通过产品外在视觉形机界面单纯、易于理解,从而解除使用者对于产品操作上的理解困惑,以更加明确的视觉形象和更具有象征意义的形态设计,传达给使用者更多的文化内涵,从而达到人、机、环境的和谐统一。
产品语意学包括许多方面,如形态语意、色彩语意、功能语意、材料语意等等。其中形态、色彩、功能是产品语意学研究的的主要方面。
论产品形态语义的主观性2400(论文模板)

论产品形态语义的主观性姓名***摘要: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以及审美情趣的提高要求产品提供更多的物质以外的功能;形态本身抽象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主观性内涵给予欣赏者想象的余地和自我装饰的空间;设计者的理念和欣赏者的视知觉理解力存在一定的落差。
关键词:形式追随功能;主观;精神功能;视知觉理解力;落差;还原在设计经过形式追随功能的洗礼后,人们发现销售已取代制造成了现实中的最大问题,产品的使用者——人便成了设计界和企业界需要研究的首要对象。
市场的竞争已从产量的竞争让位给了想象力的竞争;产品的说服力不仅在于产品的功能本身,而更在于它已成为消费者社会需求的标识(身份、地位、个人奋斗等)。
产品的形态作为产品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它融入了设计者的主观性意念和独创性的新奇。
一、消费者对非物质功能的追求墨子曾经说过:“食必长饱,然后求美;衣必长暖,然后求丽;居必长安,然后求乐。
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
”人们在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后,必然会追求更高的品位。
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思想在当时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这种设计缺少对人的情感和承受力的关心,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
设计应该摆脱功能唯一的局限性,根据人的爱好而追求更多的品质。
它随着人类文化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它应该摆脱消费者被动接受的模式,满足消费者更多的精神功能和社会功能要求,它要求更多的内容,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而形态语义恰好弥补了这一点。
人们不再满足于产品的物质功能,越来越注重产品的精神功能,即产品形态的多样化、差异化给人带来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消费者更愿意自己的产品被赋予一种主观性的内涵,为世人普遍所理解。
它要求消费者在视觉感知的时候,能参与其中设计理念的解读。
车子从二轮车到三轮车再到四轮车以及空中飞的,你用什么工具,人们就能大致猜到你是从事哪一行的,你的收入和身份大致都能被看穿。
开着宝马或者劳斯莱斯的人,周围的人们潜意识里都知道他有钱,知道他是有地位的人,这是一种不需要语言表达而在大家内心产生共鸣的必然。
产品语义学趣味产品设计论文

产品语义学趣味产品设计论文1产品语义学产品语义学是符号学理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是符号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产品语义学中的"语义"实质上就是研究在产品设计中,设计符号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关系。
在生活中,用于交流的语言、表情、神情和动作都被定义为符号。
在语言交流中,声音作为语义符号传递信息;在视觉交流中,神情作为语义符号传递信息;操作机械产品时,部件、颜色、形状、质感作为语义符号传递信息。
在产品设计中,关于产品的形态、色彩、质感、功能等都属于设计符号的范畴。
2趣味产品设计解析现代社会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不仅限于基本使用功能,还包括了产品心理、精神层次的需求。
趣味性的产品能打破产品带给人的单调、平淡、沉重、压抑的感觉,可给人带来丰富的情感体验,使人保持愉悦的心情,产生美好记忆的。
一件好的产品会让人在使用过程中感受舒适、愉悦,给紧张的现代生活带来更多的乐趣。
正如美国西北大学的计算机和心理学教授唐纳德-诺曼所说:"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是重要的;产品让人易学会用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要能使人感到愉悦"。
3产品趣味性语义分析3.1产品语义的含义产品语义强调的是人与物之间的一种交流,即通过产品的材料、形态、结构、色彩质感等视觉语言向使用者揭示或暗示产品的内部结构,使产品功能明确化,使人机界面单纯、易于理解。
产品语义分为外延性语意和内涵性语意。
外延性语意是更直接的语意表达,通过形态、构造特征等元素来表达使用目的、操作、功能等内容,使人能够通过产品的外形设计直观地明白产品的功能、用途和使用方法。
内涵性语意是一种感性的认知,通常是指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和个人联想(如意识形态、情感等)。
通过产品的造型形态喻示出使用者和使用环境,进而指示出使用者的社会地位、文化品位、价值观等象征价值。
内涵语义以外延语义为前提,产生于特定的场合和环境中,依据用户的主观因素而随时变动。
内涵语义比外延语义更多维,更开放、更深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产品造型设计》
课程论文
题目:汽车造型设计中的产品语义探究
姓名:
陈绍明
学号:
摘要:产品是如何地传达其信息,汽车作为一种大型的工业设计产品又具有哪些含义,本文从产品语义学的角度去分析汽车造型中遗传因子及其构成的汽车文化,其造型意识通过哪些形态来表现;其基本特征表达怎样的语义内涵;汽车如何满足消费者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本文将对汽车造型设计中的语义表达做出一些探究。
关键词:汽车设计产品语义学文化传承性
2012年5月
一、产品语义学的定义及背景
产品语义学(Product Semantics )是研究产品语言(Product Language )的意义的学问。
从专业研究角度克里本多夫(K .krippendorf )和布特(R.buettr )提出“所谓产品语义是研究人造物在使用环境中的象征特性,并将其知识应用于工业设计上。
这不仅指物理性、生理性的功能,而且也包含心理、社会、文化等被成为象征环境的方面”。
[1]产品自身构成一个完成的符系统,并且成为传递信息、表达意义的符号载体。
通过对形态结构的利用和功能转化,传递和表达设计者的意念想法。
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人们不满足于工业时代的批量大生产,开始追求个性化,差异化,技术将大规模市场转化为无数的利基市场。
产品的小批量,高度定制化生产,满足消费者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诠释使用者深层次的心理需求。
从这种趋势看出汽车造型设计中的符号语言,是消费者需求的侧面的反应,围绕设计焦点与用户需求形成产品语义。
汽车工业发展到今日,其逐渐从一种代步工具发展为社会人文精神的承载者。
二、汽车造型设计中的符号语言
德国的汽车品牌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设计中,尤其注重车身线条,空间比例,拥有着强烈的自我风格与个性文化。
汽车作为大型的工业设计产品,同样具有其特有的产品语义,下面主要以甲壳虫,保时捷,宝马,奥迪为案例对产品的识别设计特征进行分析。
1.“甲壳虫”型汽车的流线型
汽车的外形发展从开始的马车型,到箱体型,可是当汽车车速超过100km/h 后,功率几乎都用来克服空气阻力了,人们开始降低车的高度和迎风面积来克服空气阻力,但作为高速车来讲,箱型汽车是不够理想的,因为它的阻力大,妨碍了汽车前进的速度,所以人们开始研究一种新的车型—流线型。
1936年,德国杰出的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Ferdinand Porsche)为当时的大众汽车公司设计出著名的“甲壳虫”汽车,成为汽车史上一个划时代的经典。
【2】如图1所示流畅的曲线造型和物美价廉的特色使得“甲壳虫”很快成为畅销德国的国民车。
经过大自然的优胜劣汰进化后的甲壳虫的自然美被如实地运用到车身造型上,其车身造型的特点(如图2所示)在二战后得几十年一直经久不衰。
对比2010款全新甲壳虫(如图3所示),新“甲壳虫”不仅继承了老“甲壳虫”的形态灵魂,更将空气动力学的造型特性发挥的淋漓尽致:整个车身曲线流畅优美,富有动感。
新旧甲壳虫对比
易车网
流线型的造型设计一直沿用到现在的汽车设计中,与刻板的几何形式语言相比,流线型的设计更易于被受众接受和理解,体现了汽车的认知语义。
从甲壳虫的设计中提取遗传因子,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设计出第一辆保时捷356(如图4所示),保时捷继承了甲壳虫的流线型而更富动感,再后来的保时捷911(如图5所示)将流线型的设计发扬光大,在人们的心中流线型已成为汽车中美和动感的一种特定的认识。
2.宝马的造型识别认知
下面将以宝马作为案例,宝马产品线上的车系在设计上拥有一些统一的识别特征:出现在每款车型上的双肾排气格栅,具有一定形态转折
变化但设计语言总体吻合的鹰眼前大灯,以及车身的腰线曲面
等方面。
正是宝马设计中的这些遗传因子让宝马公司产品线上
的车系具有更强的识别性。
谈到宝马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前宝马设计总监“克里斯·班
戈”对当代汽车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改变了德国传统、固定
的工业设计的审美取向,他并非单纯去改造一款车,更多的是
在重新奠定一款车的设计基因。
【3】
2.1“双肾型”进气栅格
宝马设计师在针对品牌产品进行设计时考虑到
识别特征的“家族式”,保证设计特征的一致性和连
贯性。
宝马汽车的“双肾式”进气格栅作为其品牌的
典型识别特征,从其诞生之日起一直沿用至今。
正是
这种设计特征一致性的不断重复,才能让我们即使遮
住宝马的“蓝天白云”商标,却仍能够辨认出这是一
辆宝马汽车。
我们从图6可以看到,双肾型进气格栅从诞生至
今,尺寸在向“小型化”发展,而它的造型也由初期细
长的椭圆到现在不规则非对称的造型,两个“肾”的排
列方式也由“站立”到现在的“卧倒”。
虽然这个进化的
过程也会存在着某种不符合规律的基因突变,但是大
图6 宝马的双肾型结构
汽车之家
克里斯•班戈 图4为保时捷356图5为保时捷911
体的发展趋势则比较明显。
2.2“霍夫迈斯特”弯角
或许你没有留意宝马有如此一种设计元素重
诞生起一直沿用到今日,有半个世纪之久的历史。
这就是“霍夫迈斯特弯角”这个名称是纪念那位车
身设计师将这种设计发扬光大。
霍夫迈斯特弯角就是C 柱靠近后窗的位置有
一个小小的弯角,最早出现在BMW 1500上,而
BMW 1500设计上体现了当时欧洲最新的简洁实
用的设计哲学。
如图7所示,腰线从车头贯穿至车
尾,车头则采用类似鲨鱼的倾斜式设计,大灯也成
为车身设计的重要元素,1500有一股前冲的姿态,
显得比较有攻击性和侵略性。
而这个弯角设计可以让车辆看起来更具运动
性和流畅,使车窗没有显得那么的生硬直接,这个
设计在不同的车系中变化不明显,只是弯角的弧度
和大小略有改变。
2.3天使眼
在白天,你可能很容易地分辨出一辆宝马车,因
为“蓝天白云”的LOGO 和经典的双肾型栅格标识,
可是当夜幕降临了,如何分辨出宝马车的独特魅力,
宝马的设计师们通过车辆的灯光系统解决了这个问
题,这就是“天使眼”的设计初衷和由来。
宝马设计师在针对产品线的产品进行设计时,对
产品的识别特征进行丰富和提炼。
随着技术和潮流的
不断变化,识别特征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天使眼也是
如此,造型不只是简单的两个圆圈,颜色也不仅仅是
黄光,其发光的技术和所用的材料也不断地发展(如
图8所示),不同的形态变化最终都符合整体的设计,
让宝马在黑夜中彰显独特的魅力,闪烁出设计师们对
产品的自豪感,也使受众驾驶宝马显示出独特的个性
和动感。
3.奥迪的汽车脸谱变化
谈到奥迪这一汽车品牌,我们会联想到它独特的设
计特征:一体化式的进气格栅,LED 大灯,车身的腰线
以及顶部线条和尾部造型等。
而汽车最突出的就是脸谱特征,我们从不同的时期的奥迪汽车中分析其脸谱的变化(如图9所示)
,开始从扁圆形,矩形,发展到图7宝马的“霍夫迈斯特”弯角 汽车之家
图8宝马的“天使眼”
汽车之家
倒梯形,拥有“大嘴”的格栅,再到大嘴为较扁平的倒梯形,再到倒梯形的局部变化,体现出稳重,高贵的特征。
图9奥迪车型的脸谱变化
三、汽车造型设计中语义变化的启示
设计师通过了解各种形态美的表现形式来创作,而这些形态的美是具有当代文化的审美标准,当然也有构想未来的设计去创造和带领一种新的形态美,如概念车的设计。
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当代,文化是历代风格流派的大融合,形态上反对固有观念,追求简约,创意,品味,这对产品的形式上是极大的丰富,其多样性也为不同企业的文化差异性提供了基础和保证。
不断沉淀的企业设计文化决定了其设计的理念,形成完整的一个识别形象,形成了一个鲜明的设计主题。
如宝马在造型上刻意强调运动感和力量感;奔驰的设计则在营造出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自信和骄傲;奥迪的设计则在保持其内在稳重等特征的同时又不失其高品质。
从消费者角度,购买汽车产品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汽车所提供的功能效用,而是要获得汽车所代表的象征价值。
有些人或许并不明白这些品牌汽车的特质也不介意是否适合当地的路况,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富和理想的自我形象。
换另一种说法,人们倾向于根据自己的某些关键拥有物来界定自己的身份,假如失去了个别重要物品,他们就成为不同于现在的个体,而汽车由于其使用的可见性和消费模式的阶层性,往往被人们当作自我概念的外在显示,甚至成为自我身份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一种代表身份的高级工艺品。
参考文献
[1]蔡颖君《汽车造型特征中的产品语义初探》
[2]许世峰《再见,甲壳虫》
[3]张然《设计师传记克里斯•班戈的世界》
郝珠《产品识别设计在当代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及展望》
陶阳《产品语义学及其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王芳《仿生及语义学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