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睡眠时间为6-8小时

合集下载

老中医:白天“补觉”影响健康吗?

老中医:白天“补觉”影响健康吗?

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要熬夜到凌晨一两点,有时要到三四点,不过第二天一般不用早起,睡到中午也可以。

这样算下来,一天睡眠时间至少也有8小时,这样应该对身体没有什么影响吧?
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应保证6-8小时。

但有些人对这个6-8小时存在误解,认为就算凌晨2点睡,只要睡到第二天上午10点也同样睡够了8个小时,对身体不会有影响。

其实,这样违背了人体的生物钟规律,不仅不能使身体、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反而会危害健康。

首先,白天睡的时间再长,也不如晚上睡得安稳,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醒后易疲劳,引发失眠等;其次,中医认为,23点至凌晨5点是各个脏器的排毒时间,若这个时间不休息,即便在白天补足了睡眠,但已经错过了排毒的最佳时间。

那么,是否能多“存储”一些睡眠呢?也是不行的。

中医认为,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低于6小时或超过10小时,都会对身体造成一定影响。

睡眠时间过短会降低新陈代谢速度,影响体内堆积的废物排出,而睡眠时间过长则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增加中老年人中风的几率。

人体最佳眠时间表

人体最佳眠时间表

人体最佳眠时间表
睡眠最佳时间一般是在夜间22:00到清晨6:00,如果晚于23:00入睡,睡眠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

受季节影响,在春天和夏天入睡可能会晚一些,此阶段的最佳的睡眠时间是22:00~24:00之前;而在秋天或者冬天,由于天气寒冷的原因,睡眠的时间会稍微早一些,此时的最佳的睡眠时间是在21:30~22:30。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每天的最佳睡眠时间为6~8个小时。

这段时间之内深睡眠要尽量保证不少于4个小时,而浅睡眠最好控制在3个小时以内,因为人大概需要经过3~4个小时才能由浅睡眠过渡到深睡眠。

对于深睡眠,根据人体的昼夜生物钟和昼夜节律,最好在凌晨2:00左右进入深度睡眠,所以要在22:00~23:00入睡,经过3-4个小时的浅睡眠过渡,在凌晨2:00左右就能进入深睡眠。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同时还能保持人的身心健康、增强免疫力,所以每天的睡眠时间至少要保持在6~8个小时之间。

不同的季节,最佳的睡眠时间也会产生差别,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睡眠时间。

睡觉时尽量创造舒适的环境,有助于进入深睡眠状态。

科学的睡眠时间 + 世界上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

科学的睡眠时间 + 世界上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

科学的睡眠时间 + 世界上最健康的作息时间表一、8小时睡眠并非健康之道每天睡眠8个小时一直被认为是最理想的,可新的研究发现,8小时睡眠很可能使人折寿。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对100多万人观察后得出结论:那些每天睡8小时或更长时间的人,以及那些每天只睡4个小时或不足4小时的人,他们的寿命缩短。

而每晚睡6至7小时最有助于延长人的寿命。

研究显示,长时间睡眠和高死亡率之间有明显联系。

但问题是科学家们目前还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

“8小时睡眠”是人们普遍认同的健康之道,但日本一项10万人参加、历时10年的大规模跟踪调查表明,每天睡7小时的人最长寿。

日本名古屋大学副教授玉腰晓子等人在最新一期美国睡眠协会会刊上撰文说,不论男女,每天睡7小时最合适,睡得越多死亡率越高,睡得越少死亡率也越高。

在这10年中,每天睡7小时的人死亡率最低;每天睡眠时间在4小时以下的人比睡7小时的人,男性死亡率高62%,女性高60%;每天睡10小时以上的人比保持7小时睡眠的人,男性死亡率高73%,女性高92%;另外,8小时睡眠的男性死亡率也比7小时睡眠的男性高11%,女性高23%。

另外,睡眠时间因年龄和季节的变化都会有所不同,并不一定要局限于7小时睡眠,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

专家分析:人体正常的睡眠时间为5到10小时,成年人平均每晚睡7.5小时。

每一百人中约有1到2人每晚只需睡5小时,其它少数人则需睡10小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多数时间里,睡眠质量达不到自身的实际需要。

研究发现,那些被允许想睡多久就睡多久的自愿者总是要花一个或几个小时才能入睡。

对于睡眠时间的长短,没有统一的说法。

因人而异可以分为长睡眠型(8小时左右)和短睡眠型(6小时左右),其实4-10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主要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程度为准。

二、打盹10分钟时效果最好澳大利亚心理学博士泰泽尔女士测试和分析24人的白天打盹时间。

结果发现,打盹10分钟能最大程度减少疲劳,“疗效”最长可持续155分钟。

八个小时睡眠质量标准

八个小时睡眠质量标准

每天睡8个小时是正常的睡眠时间,但睡眠时间因人而异,通常18岁以上的成年人,睡6-8个小时是正常的睡眠时长。

若8个小时睡醒后不觉疲惫即可,若仍觉困倦可适当增加睡眠时间,但不宜过长。

每个成年人平均睡眠时间为7.5小时,每个人的睡眠周期包括深睡眠以及浅睡眠两个阶段,入睡后通常需要30分钟左右进入深睡眠阶段,深睡眠和浅睡眠在每天的睡眠过程当中是交替进行的,通常需要4个周期以保证大脑得到较好休息。

每一个周期深睡眠、浅睡眠交替大概要2个小时,所以每个成年人每天睡6-8个小时是正常的睡眠时长。

如果每天能够保证睡眠6-8个小时,可以保证大脑在睡眠当中充分休息,改善日常的代谢,为第二天的工作、生活准备足够体力以及脑力。

保证身体有一定量的睡眠可以维持稳定生理周期正常运作,从而可以保证人的生理功能有良好运作的内环境,帮助拥有健康身体。

健康中国睡眠标准

健康中国睡眠标准

健康中国睡眠标准
健康中国睡眠标准是指根据中国人的睡眠需求和习惯设定的睡眠时长和质量的标准。

根据《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行动指南》(2016)和《中国居民健康睡眠行为指南》(2020),以下是健康中国睡眠标准的主要内容:
1. 成年人(18-64岁)每天应保持7-9小时的睡眠时间。

老年
人(65岁以上)可以适当增加至7-8小时。

2. 睡眠质量应保持稳定和连续,避免夜间频繁醒来或睡眠不深。

3. 确保入睡和起床时间的规律性,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表。

4. 避免午睡过长或太晚,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

5. 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保持安静、凉爽、暗度的卧室,确保床垫和枕头的舒适度。

6. 避免在床上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以免受到蓝光的干扰。

7. 应避免过度饮食、饮酒、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及过度剧烈运动的活动,尤其是在就寝前几小时内。

8.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如进行放松活动、温水浴、读书等,有助于减少压力和放松身心。

9. 如果有长时间持续的睡眠问题或睡眠障碍,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

以上是根据中国的相关指南制定的健康中国睡眠标准,这些标准可以帮助人们维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和保护身体健康。

然而,每个人的睡眠需求和习惯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应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度调整。

深度睡眠多久最佳

深度睡眠多久最佳

深度睡眠多久最佳
深度睡眠的时间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标准。

一般来说,每天深度睡眠6-8小时是比较合适的。

深度睡眠是整个睡眠过程中的黄金睡眠,有助于身体和大脑的恢复,增强免疫力和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

一般来说,每晚需要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大约90-100分钟,其中深度睡眠期占整个睡眠时间的20%-30%左右。

但个体差异较大,有些人深度睡眠时间较长,有些人则较短。

如果深度睡眠时间过短,可能会造成睡眠不足,影响身体和大脑的恢复和生长。

而如果深度睡眠时间过长,可能与过度劳累有关,此时身体需要通过增加深度睡眠来进行调节。

因此,保持适度的深度睡眠时间对健康非常重要。

同时,要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还需要注意调节生活习惯和环境,如避免熬夜、适量运动、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造舒适的睡眠环境等。

如果出现睡眠问题,建议及时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who成人的睡眠质量标准

who成人的睡眠质量标准

who成人的睡眠质量标准
成人睡眠质量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 睡眠时长:每天夜间睡6-8小时,白天如果有午休,午休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2. 睡眠习惯:要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固定的时间起床,形成规律。

3. 睡眠环境:环境安静,舒适,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噪音及强光刺激。

4. 睡眠质量指数:整晚睡眠分数在70分以上则是良好的睡眠质量。

5. 醒来后的感觉:经过一晚上睡眠,醒来后感觉神清气爽、精神状态良好,提示睡眠质量好。

反之,早晨仍然感觉到全身乏力和疲倦,以至于记忆力下降,提示睡眠质量差。

6. 健康睡眠还体现在入睡快,睡眠深,少梦或无梦期长,白天精力充沛,心情舒畅等。

最佳睡眠时间及其科学依据

最佳睡眠时间及其科学依据

最佳睡眠时间及其科学依据睡眠是人体恢复和充电的重要过程,良好的睡眠质量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而确定最佳睡眠时间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最佳睡眠时间及其科学依据,帮助读者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睡眠时间。

一、成人的最佳睡眠时间成人的最佳睡眠时间通常为每晚7到9小时。

这个范围是根据大量研究得出的结论,可以满足大多数成年人的睡眠需求。

然而,每个人的睡眠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二、儿童和青少年的最佳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的睡眠需求与成人有所不同。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婴儿(4-12个月)需要每天睡眠12-16小时,幼儿(1-2岁)需要11-14小时,学龄前儿童(3-5岁)需要10-13小时,学龄期儿童(6-12岁)需要9-12小时,青少年(13-18岁)需要8-10小时。

三、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除了睡眠时间的长短,睡眠质量也是影响睡眠效果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1. 睡眠环境:舒适的床、安静的环境和适宜的温度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2. 睡前活动:避免在睡前进行剧烈运动或兴奋的活动,以免影响入睡。

3. 饮食习惯:避免在睡前大量进食或饮用咖啡因饮料,以免影响入睡。

4. 睡眠规律:保持固定的睡眠时间和起床时间,有助于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

四、科学依据确定最佳睡眠时间的科学依据主要来自于睡眠研究和生物钟理论。

1. 睡眠研究:通过对大量参与者的睡眠时间和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研究人员得出了成人每晚7到9小时的最佳睡眠时间范围。

2. 生物钟理论:人体内部有一个自然的生物钟,调节睡眠和清醒的周期。

这个生物钟受到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

根据生物钟理论,晚上10点到早上6点是人体自然的睡眠时间段。

五、个体差异和调整虽然有一般性的最佳睡眠时间范围,但每个人的睡眠需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有些人可能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而有些人则需要较少的睡眠时间。

因此,个体差异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睡眠时间为6-8小时
●睡懒觉的人睡眠中枢长期处于亢奋状态,而其他神经中枢由于受抑制时间太长,恢复活动的功能变得相对缓慢,因而会终日昏昏沉沉、无精打采,甚至智力下降
●睡眠时间多少最健康,还需要依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

对成年人来说,6-8小时是标准睡眠时间
随着工作强度的不断加剧,很多人喜欢在双休日睡懒觉。

他们觉得这样做,能够将平时不够的睡眠补回来。

但其实,保持良好的生物钟比睡懒觉更健康,因为,睡懒觉可能带来不少疾病。

风险1:中风和糖尿病
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对9万多名50~79岁的女性进行了长达7年半的调查后发现,每天睡眠超过9小时的人,中风危险比睡7小时的人要增加70%。

值得注意的是,睡眠时间是增大中风危险的独立因素。

南京脑科医院的专家介绍,老年人的血液黏稠度比较高,如果睡眠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

而血液黏稠度增加,就意味着容易诱发中风等脑血管疾病。

有关专家介绍,还有一项研究已经表明,睡眠时间如果太长,也有可能诱发糖尿病。

调查发现,每天的睡眠时间在7~8小时的人,身体最为健康。

如果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加约2倍;如果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则会增加3倍之多。

调查显示,一天睡眠少于6小时会损害一个人的健康。

同时,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同样也会危害健康。

在睡眠时间的调查中,死亡率最低的睡眠时间约为7小时。

一天睡眠时间平均在4小时以下,或是10小时以上的人,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其死亡率都相当的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