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科学试验研究概述
植物学实验园艺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植物生长发育与园艺栽培技术实验目的:1. 理解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
2. 掌握园艺栽培的基本技术。
3. 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对园艺植物的养护与管理能力。
实验时间: 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校园园艺实践基地实验指导老师: [指导老师姓名]实验小组: [小组名称及成员姓名]一、实验原理植物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园艺栽培技术则是通过对植物生长环境的调控,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二、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 花卉种子(如月季、菊花、牡丹等)- 蔬菜种子(如黄瓜、番茄、菠菜等)- 园艺基质(如泥炭土、珍珠岩等)- 营养液- 肥料- 浇水工具- 栽培容器- 标签2. 实验工具:- 电子天平- 烧杯- 量筒- 温度计- 湿度计- 显微镜三、实验步骤1. 种子处理:- 将花卉和蔬菜种子分别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可能存在的病原体。
- 用电子天平称取一定量的种子,并记录数据。
2. 基质准备:- 将园艺基质进行消毒处理,以消除土壤中的病原体和杂草种子。
- 将消毒后的基质装入栽培容器中,并压实。
3. 种子播种:- 在消毒后的基质上,按照一定的行距和株距进行播种。
- 用标签标注种子种类、播种日期等信息。
4. 栽培管理:-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 定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 施肥,根据植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适时施用肥料。
- 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
5. 数据记录:- 定期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包括株高、叶片数、花蕾数等。
- 记录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种子发芽率:- 通过对花卉和蔬菜种子的发芽率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种子种类的发芽率差异。
2. 植物生长状况:- 通过对植物株高、叶片数、花蕾数等指标的观察,分析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病虫害发生情况:- 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分析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园艺植物科学研究导论》实验

实验一试验方案的实地规划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掌握试验设计三条基本原理的应用,学习试验方案的制定;在田间及温室(或保护地)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裂区设计等设计方法的练习,掌握这些设计的操作方法以及各方法的特点和区别。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一块田间试验地,一栋温室,皮尺,标签等。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一)实验步骤:实验场地条件的考察→拟定试验方案→根据实验场地具体情况进行试验设计并绘制田间试验设计图→撰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内容:1. 制定一个单因素试验方案,例如进行5个大白菜品种的产量比较试验(其中一个品种为对照),重复5次。
在选定的田间实验地里,根据主要非试验条件的变化方向,将方案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
2. 制定一个两因素试验方案,例如进行3种核果类果树砧木的耐盐性试验,盐浓度设置为1‟(CK)、2‟、3‟、4‟、5‟,用盆栽法进行试验。
在温室内,根据温度及光照等非试验条件,将方案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或裂区设计。
四、作业1. 按绘图要求,将在田间和温室内进行的试验设计绘制出设计图。
2. 比较完全随机设计、巢式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裂区设计及正交试验设计等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
实验二科研计划书的拟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任何园艺植物的科学试验之前,必须制订科研计划书,明确试验的目的意义、要求、内容、方法、操作标准、进展、预期效果等等,以便在试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
本实验要求同学正确掌握根据试验方案、试验设计和试验指标等内容的写作要求以及专业文献检索的结果,全面具体、重点突出的拟定一份园艺植物科学试验计划书。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撰写科研计划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格式。
二、实验内容从不同途径申请科研课题,拟定科研计划书时其格式有所不同,但其中主要撰写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其主体内容有:立项依据、研究方案、研究基础。
本实验以天津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形式来练习科研计划书的拟定。
园艺植物研究法222

一、名词解释1、园艺:种植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等的技能和艺术。
2、园艺植物:泛指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
3、研究:指对事物进行调查、钻研或探讨,以寻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等。
4、科学:是有关客观世界规律及其改造途径的学问/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或学问。
5、园艺植物研究法:6、调查总结研究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条件(如自然和人文条件),通过系统调查、总结规律、提出措施或技术的方法。
7、田间试验法:是指在大田的自然环境中,进行人为地处理和控制,以差异对比法为基础,以园艺植物本身的表现作为指示者进行一系列处理、观察、比较来客观评价不同处理的效果与反应的方法。
8、实验室实验法:在完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研究园艺植物本身和生产栽培的各种问题,从中寻找规律,作为田间试验或调查总结的辅助试验。
9、试验指标:指试验中用来反映试验处理效果好坏的标志。
10、试验因素:试验中所研究的影响试验指标的因素。
11、水平:试验因素的不同状态或数量等级。
12、试验方案:指根据试验目的与要求而拟定的进行相互比较的一组试验处理的总称。
13、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论文和技术试验报告的总称,是科技人员以文字形式总结成果、发展理论和阐明学术观点的理论性文章。
14、学术论文:指以所研究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为目的,把作者自己在科学试验、生产调研和专题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新发明、新见解、新成果、通过学术会议和专业刊物正式向社会公布的科技论文。
15、物候期:就是指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正在产生这种反应的时候叫物候期。
16、叶面积系数:是指树冠总叶面积与其地面投影面积之比。
17、经济产量:在整个植物体中一部分产物有经济价值,可食用,称为经济产量。
18、叶幕覆盖率:叶幕覆盖率=对冠投影面积÷土地面积(株距×行距)二、简述题1、简述园艺植物(如果树)科学试验研究的任务答:①研究园艺植物(果树)生产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园艺植物培养实验报告

园艺植物培养实验报告园艺植物培养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种植园艺植物探究其生长过程,理解植物生理学原理。
实验材料:1. 花盆2. 栽培土3. 土壤调理剂4. 种子5. 水壶6.帐篷7. 温度计实验步骤:1. 准备花盆,将栽培土倒入花盆中,确保土壤湿润。
2. 选择适合的园艺植物种子,如向日葵、鲜花等,按照包装上的说明将种子均匀地撒在土壤上。
3. 轻轻地将土壤压实,以确保种子与土壤接触紧密。
4. 使用水壶轻轻地将土壤浇水,使其保持湿润。
5. 确保种植的环境适宜,例如保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等。
6. 在种植后的几天内,定期检查土壤的湿润程度,并根据需要进行浇水。
7.通过设立帐篷等措施,保证植物的生长环境稳定,避免干燥和过高温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植物的生长过程。
从种子发芽开始,我们可以看到种子在土壤中扎根,逐渐长出幼苗。
在适宜的环境下,植物生长迅速,茎干逐渐变粗壮,叶子逐渐长大。
另外,我们还发现植物在不适宜的环境下会生长缓慢甚至停滞,例如在过于干燥或过低的温度下。
实验分析: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植物的生理生态学原理。
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光合产物转化为能量,从而进行生长和发育。
同时,植物对环境条件非常敏感,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都会影响其生长过程。
只有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植物才能充分发挥其生长潜力。
实验总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不仅了解了园艺植物的生长过程,还掌握了培养园艺植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今后的园艺种植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这些知识,提高植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同时,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我们还能从中体验到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培养对植物的热爱和关心。
园艺植物科学研究导论 绪论

的改革,为了适应改革的形式,并考虑到课程内容之间的
联系和园艺植物科学研究的特点,将《果树研究法》、 《蔬菜研究法》、《生物统计》等课程内容按照园艺植物 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给以新的整合,设置了《园艺植物科 学研究导论》课程,为园艺专业学生开设。
究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其讲授内容基本是依照园艺植物科 学研究的一般程序而进行的。该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 素质,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掌握必要的研 究方法、手段有着重要作用。
第二节
本课程发展概况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试验设计、统计分析
和研究方法等主要教学内容是以《果树研究法》、《蔬菜
《园艺植物科学研究导论》
绪
第一节
论
园艺用客观规律以改造世界的活动, 是扩充、修改和整
理知识的探索工作。这种活动需要科学劳动者依据现有 的科学理论和社会的某种需要,提出假说或问题,设计 合理的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结果对某些现象给予合理的 解释,提出新的假说、理论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理和设计方法、误差的来源及控制技术、试验方
案的实施以及试验数据的采集等。第二单元为试
验数据的统计处理,即采用各种方法对获取的试验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第三单元:着重介绍对试验结果如何进 行整理、归纳以及试验总结报告的撰写。 本课程将采取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形式,并辅 助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以及网上教学等手段。在学习过程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科学研究是推动园艺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动力。而 科学研究工作必须依靠科技人才,园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 设是园艺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高等农业院校是培 养高级农业人才的场所。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是今后我国园 艺生产及科研的后备和新生力量,他们不仅应该能够了解 并掌握管理生产的基本技能,而且应能掌握科学试验的方 法,独立的进行科学研究。本课程介绍了园艺植物科学研
《园艺植物栽培与实践》实验方案

《园艺植物栽培与实践》实验方案一、实验背景和目的:园艺植物是指那些供人们观赏的植物,如花卉、盆景等。
园艺植物的栽培与实践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来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栽培技术以及如何解决植物生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园艺植物的栽培与实践,提高学生对园艺植物栽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1.实验材料:-园艺植物(如郁金香、康乃馨等)-混合肥料-菜土-注水器-盆栽盆-水温计2.实验步骤:1)准备盆栽盆和菜土,并将菜土填充至盆栽盆中,摆放合适的位置。
2)将园艺植物种子洗净,用水浸泡2小时。
3)在盆栽盆的土壤表面做好标记,并按照一定的间距将种子撒入土壤中。
4)在撒种后,用水温器测量浇水时水的温度,确保水温适宜。
5)使用注水器将适量的温水均匀地浇在种子上,保持土壤湿润。
6)每天早晚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7)在植物生长过程中,适时施肥,确保植物的养分供给充足。
8)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后,进行修剪,使植物更加美观。
三、实验结果和分析:1.植物生长情况:-观察植物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生长速度和高度-比较不同条件下植物的生长情况2.施肥效果:-比较施肥前后植物的生长情况-分析不同施肥方法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修剪效果:-比较修剪前后植物的形态-分析修剪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四、实验结论和建议:1.实验结论:通过对园艺植物的栽培与实践进行观察和记录,可以得出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和施肥、修剪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从而总结出合理的栽培技术和方法。
2.建议:-根据实验结果,调整栽培条件,提高园艺植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
-根据实验得出的施肥和修剪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制定科学的栽培方案。
-根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加深对园艺植物栽培与实践的理解,提高园艺植物的栽培技术水平。
同时,通过实践中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高实验操作的技巧和科学态度。
第二章 园艺植物试验研究的特点和方法

表1
芽萌动 期 发 育 期 芽 膨 大 期 芽 开 绽 期 展叶期
木本植物物候观测记录表
品种: 品种:
开花期 果实成熟期
叶秋季 变色期 落叶期
开 始 展 叶 期
展 叶 盛 期
花 序 出 现 期
果 开 开 开 落 实 花 花 花 花 着 始 盛 未 期 色 期 期 期 期
果 实 成 熟 期
果 实 脱 落 期
年生长周期(annual 年生长周期(annual growth cycle)? 生命周期(life 生命周期(life cycle)?
园艺植物的年生长周期
定义: 是指每年随着气候变化,植物的生长发育表现 定义: 是指每年随着气候变化,
出与外界环境因子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变化, 出与外界环境因子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变化, 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在年生长周期中, 在年生长周期中,这种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植 物器官的形态变化时期称为物候期 物器官的形态变化时期称为物候期(phonological 物候期 period)。 。
自然环境:指保持自然状态下的环境。 自然环境:指保持自然状态下的环境。 特定环境: 特定环境:指在栽培条件下的试验设计或不同立地条件 的比较观察的环境。 的比较观察的环境。
在园艺植物的观察中,常用的观察工具有: 在园艺植物的观察中,常用的观察工具有:
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双目扩大镜、测微尺、 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双目扩大镜、测微尺、 照度计、照相机、折射仪、测糖仪、 照度计、照相机、折射仪、测糖仪、 天平、台秤、 天平、台秤、 温度计、湿度计、 温度计、湿度计、 钢卷尺、 钢卷尺、游标卡尺等
园艺植物科学试验研究方法包括: 园艺植物科学试验研究方法包括: 一、 观察方法 二、 试验研究方法 掌握第一手整料 三、 实验室实验法 四 、逻辑思维方法
园艺植物科学试验研究概述

和。
观察与调查方法
在园艺植物研究中, 科学方法主要包括
田间试验研究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 数学方法
逻辑思维方法
整理课件
5、果树(Fruit tree):主要指能够生产直接 供食的果实或种子及其砧木的多年生植物。
6、蔬菜(Vegetable):主要指作为食用的草本 植物。
7、观赏植物(Ornamental plant)具有一定观 赏价值、应用于园林及室内植物配置和装饰、改善 美化生活环境的草本和木本植物的总称。
➢ 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政治学、经济学、军事 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 族学、宗教学、社会学、新闻学等。
➢ 思维科学主要包括哲学、心理学等 。
园艺植物研究属于什么科学范畴?
整理课件
➢ 自然和运动规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 自然科学的目的: 在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成果形 学术论文、专著,对科
态及意 学有广泛深入的影响,
义
可开拓新技术或新生产
领域
论文、专利、原理、 模型,对有限特定领 域有较普遍影响
专利设计、图纸、论 证报告、样品、专利 产品,影响特定具体 领域
成功率 一般不到5%~10%, 一般50%~60%,实 一般可达90%以上,
实现商业化、企业化占 现商业化、企业化的 实现商业化、企业化
整理课件
➢ 10、科学研究(Scientific Research)
就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新知识的探求。 ➢ 科学研究是创造知识、整理修改知识和开拓知识新
用途的探索工作。
创造知识
创新、发现、发明,是探 索未知。
整理知识
整理知识是对已经产生的知识进 行分析整理、鉴别和运用,是知 识的规范、系统化,是知识的继 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观赏植物(Ornamental plant)具有一定观 赏价值、应用于园林及室内植物配置和装饰、改善 美化生活环境的草本和木本植物的总称。
①生活 型
表1 果蔬园林植物特点比较
Fruit tree
Vegetable
Ornamental plant
➢ 自然科学包括: 天文学、 生物学、自然地理学、 地质学 、化学、 地球科学 、 生态学、 物理学 、 农学 、 力学 、 数学等。
➢ 社会科学所涵盖的学科:政治学、经济学、军事 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史学、语言学、民 族学、宗教学、社会学、新闻学等。
➢ 思维科学主要包括哲学、心理学等 。
园艺植物研究属于什么科学范畴?
科学方法:就是科学认识主体为从实践和理论上把
握科学认识客体(即科学对象,如果树、蔬菜、观
赏植物等)而采用的一般思维手段和操作步骤之总
和。
观察与调查方法
在园艺植物研究中, 科学方法主要包括
田间试验研究方法 实验室实验法 数学方法
逻辑思维方法
5、果树(Fruit tree):主要指能够生产直接 供食的果实或种子及其砧木的多年生植物。
程序等,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属哪
问题1: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生化、园艺
3. 研究(Research)
指对事物进行调查、钻研或探讨,以寻求事物 的真相、性质和规律等。或者说是对事物的真相、 性质和规律进行探索性的考察。
4. 法(乃方法)(Method) 本意是指某一道路或某种途径,后来指
为达到某目标或做某事的程序或过程。 所谓方法就是主体从实践或理论上把握
客体而采用的一般思维手段和操作步骤之总 和。 (比如:如何培育红茎的菜心新品种?)
② 应用科学(Applied Science):有时称之为 (广义的)技术科学,简称技术。是研究基础理论 转化为应用的科学,即研究基础理论如何指导生产 技术的科学。即
基础理论 (Science)
应用实践 (Technology)
应用科学研究的内容很广,主要是操作技能,
生产工具和其它物质,设备及生产工艺流程或作业
1. 园艺(Horticulture)
《辞海》中称“植蔬果花木之地,而有藩者”为 园,《论语》中称“学问技术谓之艺”。
园艺是指园艺生产,即种植果树、蔬菜、观赏植 物等的技能和艺术。可按其植物大类相应地分为果 树园艺、蔬菜园艺和观赏园艺。
2. 园艺植物(Horticulture plant)
本课程所涉及的园艺植物泛指果树、蔬菜和观
木本为主
乔木、灌木、半灌 木
草本为主 乔本、灌木(少)
木本、草本
乔木、灌木、 半灌木
②年限 多年生为主
1、2年生为主
1~多年生
③根系 深根
浅根为主
深根、浅根
④植株 高大 ⑤产品 果实
经济、 生态、 ⑥价值 社会效益
矮小
根、茎、叶、果 (多汁)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高大至矮小
观赏花、叶、 果
观赏价值、生 态、经济及社 会效益
园艺植物研究法
本课程发展概况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试验设计、 统计分析和研究方法等主要教学内容是以《果树研 究法》、《蔬菜研究法》等课程名称在园艺系的相 应专业作为必修课开设的。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 农业院校进行了教育教学的改革,为了适应改革的 形式,并考虑到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园艺植物科 学研究的特点,将《果树研究法》、《蔬菜研究法》 等课程内容按照园艺植物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给以 新的整合,设置了《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为园 艺专业学生开设。
第一节 园艺植物研究法
一、园艺植物研究法的内涵
园艺(horticulture , gardening) 园艺植物 (garden plant)
果树 (fruit tree) 蔬菜 (vegetable) 观赏植物源自ornamental plant)
研究法 (research technique; research method)
(1)科学的分类 (根据研究对象)
① 自然科学(Natural Science):以自然界为对象, 研究自然发展规律的科学。
② 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 ):以人类社会为对象, 研究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③ 思维科学(Thinking Science ):以人类思维为对 象,研究思维发展规律的科学。
《蔬菜研究法》 《果树研究法》 整合 《生物统计》
《园艺植物研究法》 《园艺植物研究技术》 《园艺学研究法》 《园艺作物研究法》 《园艺研究法》 《园艺植物科学研究导论》
第一章 园艺植物 科学研究概述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园艺植物研究法的内涵和任务 第二节 园艺植物科学试验研究特点 第三节 园艺植物科学试验研究方法 第四节 园艺植物科学试验研究程序
➢ 自然科学的主要任务: 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形态、结构、性质
和运动规律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 自然科学的目的: 在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
(2)自然科学的分类
① 基础科学(Basic Science):研究基础理论的 科学。狭义的自然科学,为基础科学,简称科学。 可划分为数学、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物理学、化 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等。
8、科学(Science) 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客观规律的
知识或学问,是世界观、社会意识、人类经验总 结、技术预测、人类活动的组织形式,是有关客 观世界规律及其改造途径的学问。
Science :Knowledge which can be made into a system and which usually depends on seeing and testing and stating general natural laws
赏植物,这些植物中有乔木、灌木、藤本,也有一、 二年生及多年生草本植物。
园艺植物是重要的经济植物,其资源丰富,种 类繁多,数量庞大,超过了农业上的谷物、纤维作 物和油料作物,而且在种类和数量上还在不断增加。 (全世界园艺植物大约有40多万种,归属于300多个 科。)
它们的生物学特性、生态适应性、生长发育、 繁殖方法、栽培管理等差异较大,这给园艺植物的 科学研究带来了许多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