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研究法分析
《园艺植物科学研究导论》实验

实验一试验方案的实地规划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掌握试验设计三条基本原理的应用,学习试验方案的制定;在田间及温室(或保护地)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裂区设计等设计方法的练习,掌握这些设计的操作方法以及各方法的特点和区别。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一块田间试验地,一栋温室,皮尺,标签等。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一)实验步骤:实验场地条件的考察→拟定试验方案→根据实验场地具体情况进行试验设计并绘制田间试验设计图→撰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内容:1. 制定一个单因素试验方案,例如进行5个大白菜品种的产量比较试验(其中一个品种为对照),重复5次。
在选定的田间实验地里,根据主要非试验条件的变化方向,将方案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
2. 制定一个两因素试验方案,例如进行3种核果类果树砧木的耐盐性试验,盐浓度设置为1‟(CK)、2‟、3‟、4‟、5‟,用盆栽法进行试验。
在温室内,根据温度及光照等非试验条件,将方案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或裂区设计。
四、作业1. 按绘图要求,将在田间和温室内进行的试验设计绘制出设计图。
2. 比较完全随机设计、巢式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裂区设计及正交试验设计等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
实验二科研计划书的拟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任何园艺植物的科学试验之前,必须制订科研计划书,明确试验的目的意义、要求、内容、方法、操作标准、进展、预期效果等等,以便在试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
本实验要求同学正确掌握根据试验方案、试验设计和试验指标等内容的写作要求以及专业文献检索的结果,全面具体、重点突出的拟定一份园艺植物科学试验计划书。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撰写科研计划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格式。
二、实验内容从不同途径申请科研课题,拟定科研计划书时其格式有所不同,但其中主要撰写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其主体内容有:立项依据、研究方案、研究基础。
本实验以天津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形式来练习科研计划书的拟定。
《园艺植物研究法》教学的几点体会

实践环 节,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加 强演绎与推理教学等内容 , 方法的创新与 改革, 充分调动了 学生的学习 兴趣 和积极主动性 , 取得了 较
好 的 教 学效 果 。
关键词 : 园 艺植物研究法 教学改革 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G 6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3 ) 0 7 ( b ) 一 0 1 5 6 — 0 2
1 精心 组 织教 学 内容
练掌 握 方 差 分 析 的 基本 步骤 和 最小 显 著 差 料 , 如 果再 重 复三 次 , 共需 1 , 9 2 次 操作 。 但 若 研 究法 课 程 虽然 内容 、 方法庞杂, 但都 数 法 、 邓肯 氏新 复 极 差法 、 学 生 氏 复极 差 法 利 用拉 丁方 设 计思 想 , 只需要 l 6 次操 作即 可
中精 益 求 精 , 充分 利 用 现代 化 教 学 手段 , 才
能 调 动 学 生 学 习的 积 极 主 动 性 , 并 使 枯 燥
而 艰 深 的 统 计 分 析理 论变 得 有 趣 而 易于 被
该 课 程 的 特点 是 内 容 、 方 法 繁杂 , 公式 强的 工具 课 , 本 课 程 通 过 实验 实 习课 程 , 要 学 生 接 收 。 为此, 我 们 在课 程 教 学 中采 用 了 多, 逻辑性强, 部 分理论比较抽象, 总体 难 求学 生具 备 基 本 的 研 究 技 能 。 能 够 初 步 掌 多种教 学 方法 与教 学手 段 。
的在 于 培 养和 提 高 学 生 进 行 科学 研 究 的能 表 的常见 形 式和 制 作 时应注 意 的 问题 。 力。 要 求学 生通 过该 课程 的学 习, 能 够 了解 科 学研 究 的 一 般 知 识 , 掌 握 根 据 园艺 作 物 生 对 课程 的性 质、目的 与任 务有 了清 晰 的 认
园艺实验报告

园艺实验报告园艺实验报告引言:园艺实验是一种通过实践和观察来研究植物生长和发展的科学方法。
通过园艺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植物的需求和适应性,探索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本报告将介绍一项关于植物生长的园艺实验,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土壤类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我们选择了三种常见的土壤类型:沙质土壤、粘土壤和壤土壤,以及一种控制组,使用标准培养土。
通过比较不同土壤类型下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土壤类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为园艺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设计:我们选择了一种常见的植物——向日葵作为实验材料。
在每种土壤类型中,我们分别种植了10株向日葵。
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在每个土壤类型中进行了三次重复。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控制了植物的其他生长条件,如光照、温度和湿度,以消除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土壤:将沙质土壤、粘土壤和壤土壤分别放入不同的培养盆中,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湿润处理。
2. 种植向日葵:在每个培养盆中,将向日葵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并轻轻压实。
3. 维护生长条件:将培养盆放置在相同的光照条件下,并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4. 定期观察:每天观察向日葵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高度、叶片数量和花朵开放时间等数据。
5. 实验结束:在植物生长到一定高度并开花后,结束实验并收集数据。
实验结果:经过数周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得出了以下实验结果:1. 沙质土壤:向日葵在沙质土壤中的生长情况相对较差。
植株高度较低,叶片数量较少,并且花朵开放时间较短。
2. 粘土壤:向日葵在粘土壤中的生长情况较为良好。
植株高度较高,叶片数量较多,并且花朵开放时间较长。
3. 壤土壤:向日葵在壤土壤中的生长情况介于沙质土壤和粘土壤之间。
植株高度和叶片数量处于中等水平,花朵开放时间较长。
4. 控制组:使用标准培养土的向日葵生长情况较为平均,植株高度和叶片数量与壤土壤相当,花朵开放时间较长。
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作者:刘莉郑文娟张倩男栾晓龙贾兵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03期摘要园艺植物研究法是我國高校为园艺专业开设的一门高级专业课,是为了培养学生独自开展科研的综合素养与能力。
总结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课程教学与实验相分离、学生学习效果差、内容枯燥、学生学习兴趣较低、考核方式单调等。
针对上述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园艺植物研究法课程教学的改革措施,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实施案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等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园艺植物研究法;教学改革;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2)03-0271-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2.03.071Exploration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Law of Horticultural Plant ResearchLIU Li, ZHENG Wen-juan, ZHANG Qian-nan et al(School of Horticulture,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036)Abstract Law of Horticultural Plant Research is an advanced professional course set up for horticulture specialty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 ehensive literacy and ability to conduct independent scientific research.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main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course of this course, including the separation of course teaching and experiment,poor learning effect of students, boring content, low learning interest of students,monotonous assessment methods, etc..Aiming at the above problems, we analyzed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Law of Horticultural Plant Research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assessment methods, etc.. In practice teaching,students’ classroom learning enthusiasm was improved by the implementation of case teaching, guiding students to actively explore problems,so a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Key words Law of Horticultural Plant Research;Teaching reform;Problem;Countermeasure基金项目安徽农业大学校级质量工程项目(2019aujyxm87);安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019yjsalk05);2020年安徽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S202010364243,XJDC2020399)。
园艺植物研究法222

一、名词解释1、园艺:种植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等的技能和艺术。
2、园艺植物:泛指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
3、研究:指对事物进行调查、钻研或探讨,以寻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等。
4、科学:是有关客观世界规律及其改造途径的学问/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或学问。
5、园艺植物研究法:6、调查总结研究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条件(如自然和人文条件),通过系统调查、总结规律、提出措施或技术的方法。
7、田间试验法:是指在大田的自然环境中,进行人为地处理和控制,以差异对比法为基础,以园艺植物本身的表现作为指示者进行一系列处理、观察、比较来客观评价不同处理的效果与反应的方法。
8、实验室实验法:在完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研究园艺植物本身和生产栽培的各种问题,从中寻找规律,作为田间试验或调查总结的辅助试验。
9、试验指标:指试验中用来反映试验处理效果好坏的标志。
10、试验因素:试验中所研究的影响试验指标的因素。
11、水平:试验因素的不同状态或数量等级。
12、试验方案:指根据试验目的与要求而拟定的进行相互比较的一组试验处理的总称。
13、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论文和技术试验报告的总称,是科技人员以文字形式总结成果、发展理论和阐明学术观点的理论性文章。
14、学术论文:指以所研究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为目的,把作者自己在科学试验、生产调研和专题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新发明、新见解、新成果、通过学术会议和专业刊物正式向社会公布的科技论文。
15、物候期:就是指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正在产生这种反应的时候叫物候期。
16、叶面积系数:是指树冠总叶面积与其地面投影面积之比。
17、经济产量:在整个植物体中一部分产物有经济价值,可食用,称为经济产量。
18、叶幕覆盖率:叶幕覆盖率=对冠投影面积÷土地面积(株距×行距)二、简述题1、简述园艺植物(如果树)科学试验研究的任务答:①研究园艺植物(果树)生产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园艺植物的生物学调查

团棵期:形成一个叶环,俯视在盘状(早熟种5叶,晚熟种8叶)。
5
莲座期:形成第2、3叶环(种15叶,晚熟种24叶)。
6
结球始期:开始卷心至叶球轮廓形成。
7
结球期:叶球轮廓形成至充实。
8
01
采收期:叶球充分成长,外叶开始凋落。
02
现蕾期:主轴肉眼可见花蕾。
03
抽苔期:主轴伸长,出现侧枝。
04
始花期:主轴第1朵花开时。
园艺植物研究法
单击添加副标题
第五章 园艺植物的生物学调查
CONTENTS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02
目 的 要 求
01
第五章 园艺植物的生物学调查
1
园艺植物生物学学调查的主要内容 物候期观察 生态因子的观测
2
一、园艺植物生物学调查的主要内容
根据园艺植物的特性,按照有机体与环境统一的法则,应用生物学、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结合栽培技术对园艺植物生物学性状进行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
05
盛花期:主、侧轴及小分枝上均开花。
06
末花期:尚有小侧枝少量开花。
07
结荚期:谢花至果荚生长。
08
种子成熟期:种荚黄熟,但未开裂,是采收种子适期。
其它生育期标准与结球白菜相同。
直根膨大期:下胚轴的周皮裂开,标志直根开始膨大。
采收期:直根充分成长,未出现空心,是最适采收时期。
定苗期:最后一次间苗。
二、物候期观察
物候期指在一定条件下,随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园艺植物器官相应的生长发育进程。物候期是制定农业技术措施的依据。
(一)果树物候期(以苹、梨物候期观测标准为例) 1、花芽观察(30个芽以上) (1)萌芽期 (2)开花期 2、叶芽观察(30个芽以上)
园艺植物研究法

园艺植物研究法
园艺植物研究法是指对园艺植物进行研究的方法。
园艺植物是指用于美化、观赏或食用的植物,如花卉、果树、蔬菜等。
园艺植物研究法涵盖了从栽培到繁殖、抗病抗虫、品质改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一、栽培研究法
1.土壤分析法:分析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有机物含量等,为施肥和调整土壤酸碱度提供科学依据。
2.光照研究法:研究园艺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为合理布局和调整灯光提供依据。
3.水分管理法:研究园艺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和吸收能力,为制定合理的浇水方案提供依据。
二、繁殖研究法
1.种子萌发法:研究不同园艺植物的种子萌发时期和条件,为种子繁殖提供依据。
2.插条繁殖法:研究园艺植物的插条繁殖方法和条件,为插条繁殖提
供依据。
3.分株繁殖法:研究园艺植物的分株繁殖方法和条件,为分株繁殖提供依据。
三、抗病抗虫研究法
1.病虫害识别法:研究园艺植物的病虫害种类和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
2.防治方法研究法:研究不同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为防治提供依据。
四、品质改良研究法
1.品种改良法:研究不同品种的优缺点和适应性,为选育适应性更强的品种提供依据。
2.营养改良法:研究不同养分对园艺植物生长的影响,为改良品质提供依据。
以上就是园艺植物研究法的一些简要介绍,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园艺爱
好者或者专业从事园艺工作的人员更好地研究园艺植物,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

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一、简述随着城市化的进行和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日益关注,园林植物作为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城市园林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其生长状况,为园林绿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开展了本次园林植物调查与分析工作。
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调查与资料搜集相结合的方法,对城市的公园、广场、街道、居住区等不同类型的绿地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通过实地测量、摄影摄像、走访相关人员等方式,我们收集了大量关于园林植物的基础数据,包括植物的种类、数量、生长状况、种植年份、养护管理等方面。
实地调查:我们对城市的公园、广场、街道、居住区等不同类型的绿地进行了详细的实地调查。
通过测量植物的高度、胸径、冠幅等指标,记录植物的种类、数量等信息,并拍摄高清照片和录像,以便后续分析。
资料搜集:我们也非常重视资料的搜集工作。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文献资料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调查报告,我们尽可能全面地了解了园林植物的种类、分布情况、生长习性等信息。
我们还与当地的园艺专家、植物爱好者建立了联系,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园林植物种类丰富,但分布不均。
我们共记录了XX种园林植物,其中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一些常见的本地植物如法桐、柳树、女贞等占据了较大比例,而外来引进的植物如樱花、海棠等则分布较为稀疏。
园林植物生长状况良好,但也存在部分问题。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园林植物都生长正常,有些植物甚至表现出了优秀的生长势头。
也有一部分植物的生长状况不佳,表现为叶片黄化、枯萎等现象。
我们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养护管理不当、土壤质量不佳、病虫害侵扰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1. 园林植物的意义与作用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园林植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增添了自然的美丽,还提升了景观的品质与功能。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园林植物的重要性及作用。
园林植物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六节 小区设置技术
第七节 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 第三章 取样和观察记载技术
第一节 取样技术 第二节 观察记载技术 第四章 蔬菜生长发育研究法 第一节 蔬菜生长发育的研究
第二节 生态条件控制及其研究方法 第三节 保护地试验设计的特点
第五章 蔬菜调查研究法
第一节 蔬菜品种调查研究 第二节 蔬菜生产经验调查研究 专题 科研报告与科研论文的写作
2. 选题途径
• 根据各级政府下达的科研任务选定。
• 通过调查研究,寻找当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作 为科研课题。
•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掌握科研进展,找出园艺科学 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科研课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根据科研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苗头确定研究课 题。
• 将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科研成果作为科研课题。
第三节 课题准备
一、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是科技工作者的基本训练和基本技能。
1.文献检索的概念
文献:凡是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 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有长远历史价值和当前实用价值的东西 统称为文献。
文献检索:泛指对文献的存贮和查找过程,但一般指文 献资料的查找,即从汇集的文献资料中选出既定需要的文献 资料的操作过程。
进行园艺植物科学研究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园艺事业得以巨大的发 展,在栽培、育种、贮藏保鲜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 成果。然而,为了推动园艺事业的不断发展,就必须充分客观地认识到我们 取得的成果和发展现状。目前我们同世界上一些在园艺植物的科学研究及园 艺生产上先进的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生产实践及科研上仍有许 多问题需加以研究解决,因此园艺植物的科学研究任重而道远。总之,已有 成果的取得及推广依靠的是科学研究,而现存的问题同样需要科学研究加以 解决。所以科学研究是推动园艺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园艺植物研究法课件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园艺植物科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本课程发展概况
第一章 科研课题的申报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第二节 选择科研课题 第三节 课题准备 第四节 课题申报
第二章 田间试验设计技术
第一节 试验设计基础 第二节 田间试验种类 第三节 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 第四节 试验误差
第二节 本课程发展概况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试验设计、统计分析 和研究方法等主要教学内容是以《果树研究法》、《蔬 菜研究法》、《生物统计》等课程名称在园艺系作为必 修课开设的。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农业院校进行了教 育教学的改革,园艺系也进行了相应的专业调整、课程 设置等方面的改革,为了适应改革的形式,并考虑到课 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园艺植物科学研究的特点,将《果 树研究法》、《蔬菜研究法》、《生物统计》等课程内 容按照园艺植物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给以合并,设置了 《园艺植物科学研究导论》课程。
第二节 选择科研课题
1. 选题原则
科学性原则:必须有事实依据或科学理论依据。
创新性原则:前人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或对已解决的问题提出新的解决方法。
需要性原则:应着眼于园艺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的 需要。
可行性原则:实际已具备或者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条件。
经济合理原则:尽可能做到以最少的投入(财力、 人力、物力、时间等),取得最理想的科研成果。
---1936~1938年,J.Neyman和E.S.Person提出了统计假设检验学 说。
----1931年,Hoblyn出版了名著《园艺田间试验法》
第一章 科研课题的申报
第一节 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科学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文献检索、选择研究课题、制订试验方案、 拟定试验计划书等。 实施阶段:试验方案的实施、试验地的管理、试验数据 的收集、试验数据的统计分析等。 总结阶段:试验资料的整理、文献检索、论文撰写、写 总结报告、研究工作的验收、鉴定及推广应用等。
学习本课程的意义:
科学研究是推动园艺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动力。而科学研究工作必须 依靠科技人才,园艺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园艺事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 键。高等农业院校是培养高级农业人才的场所。我们培养的学生将是今后 我国园艺生产及科研的后备和新生力量,他们不仅应该能够了解并掌握管 理生产的基本技能,而且应能掌握科学试验的方法,独立的进行科学研究。 《园艺植物科学研究导论》课程介绍了园艺植物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理论知 识,其讲授内容基本是依照园艺植物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而进行的。该课 程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掌握必 要的研究方法、手段有着重要作用。
绪论
本章节主要讲授内容为: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了 解本学科发展概况,并明确进行园艺植物科学研究的重要意 义和本课程所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园艺植物科学研究意义
什么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就是人类探索、揭示和利用 客观规律以改造世界的活动,是扩充、修改和整理知识的探 索工作。这种活动需要科学劳动者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社 会的某种需要,提出假说或问题,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根 据试验结果对某些现象给予合理的解释,提出新的假说、理 论或解决问题的办法。
---1899年,K.Pearson提出测量实际数与理论数的偏离度指数, 卡 平方值。并创办了《生物统计学学报》。
20世纪---1908年,W.S.Gosset(K.Pearson的学生)建立了“t检验” 方法。
---1923年,R.A.Fisher建立了“方差分析”重要的统计方法;发表 《试验研究工作中的统计方法》专著,建立了试验设计的三条基本原理 以及田间试验设计的主要方法。
2. 文献种类
常见的文字形式的文献有:图书、期刊(含定期与不 定期期刊)、文摘、索引、年鉴、学报、年报、各种学 术会议论文集、学位论文集、报纸、辞典、教科书等等。
下面简要介绍本课程主要内容—试验设计和数据统计 分析的发展过程:
17世纪---产生Pascal和Fermat的概率论
18世纪---De.Moivre和Gauss的正态分布理论建立
19世纪---1870年,F.Galton首次发表生物与数理统计结合的论文,即回
归分析方法在遗传学上的应用。后人推崇他微生物统计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