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研究法

合集下载

园艺植物的栽培与养护技术研究进展

园艺植物的栽培与养护技术研究进展

园艺植物的栽培与养护技术研究进展济宁市任城区唐口街道办事处山东济宁272061摘要:随着人们生活的进步,对于居住环境要求不断提高。

园艺植物指为了美化或装饰而种植在公园、花园、庭院或室内的可供观赏的植物。

园艺植物的种植和培育是园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多数的小型园艺植物的种植是出于美学的目的,如花卉、大叶植物、香味植物等,这些具有美学价值的树木可以称作“园艺树木”,这些树木的花、叶子、质感、形状和形态会具有特殊的美感。

园艺树木还可以具有实际性的功能,如种植于街道两旁的行道树具有吸附灰尘和阻挡噪音的效果。

在城市化发展背景下,园艺植物的种植和维护已经成为改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美化城市环境的有效手段。

在城市景观建设方面,园艺植物展现出积极作用,并在生态环境与休闲娱乐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园艺植物;栽培;养护技术;研究进展引言园艺植物受到生长特性、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在栽种和病虫害管理上也有所不同,为了提高园艺植物栽培管理质量,有效防治病虫害,需要把病虫害类型与外部环境等因素结合起来选择科学的栽培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针对性管理、防治,才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维持生态平衡,确保园艺植物能够健康顺利生长发育,为园艺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1园艺植物栽培技术1.1科学选株园艺植物栽培期间,植株质量影响着园林工程建设效果,因此,需要在栽培植物初期就按照工程特点和要求科学选择质量良好的植株,明确植株生长习性以及最佳种植时间,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保障植株质量。

事实上,在选择植株时,需要植株保证枝干无明显损伤,通直苗木,根系发达,无病虫害,同时在栽种前进行根系处理,适度修剪植株枝叶,提高植株成活率,促进植株健康生长。

1.2管理土壤园艺植物栽种时,所选土壤种植质量会影响植株生长情况,要保障后续植株健康生长,并在苗木栽种前管理好种植土壤。

园林植物栽种和管理人员需要利用自身专业知识科学判断种植的土壤,并明确土壤透水度、透气度、持水度、孔隙度和酸碱度等,同时按照土壤类型对其适度处理,例如消毒、客土和施肥等,进而改良土壤,以满足植株生长要求。

园艺植物研究法分析

园艺植物研究法分析

第五节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六节 小区设置技术
第七节 常用的试验设计方法 第三章 取样和观察记载技术
第一节 取样技术 第二节 观察记载技术 第四章 蔬菜生长发育研究法 第一节 蔬菜生长发育的研究
第二节 生态条件控制及其研究方法 第三节 保护地试验设计的特点
第五章 蔬菜调查研究法
第一节 蔬菜品种调查研究 第二节 蔬菜生产经验调查研究 专题 科研报告与科研论文的写作
2. 选题途径
• 根据各级政府下达的科研任务选定。
• 通过调查研究,寻找当前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作 为科研课题。
•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掌握科研进展,找出园艺科学 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作为科研课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根据科研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新苗头确定研究课 题。
• 将引进和推广国内外先进科研成果作为科研课题。
第三节 课题准备
一、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是科技工作者的基本训练和基本技能。
1.文献检索的概念
文献:凡是人类知识用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 等手段记录下来的、有长远历史价值和当前实用价值的东西 统称为文献。
文献检索:泛指对文献的存贮和查找过程,但一般指文 献资料的查找,即从汇集的文献资料中选出既定需要的文献 资料的操作过程。
进行园艺植物科学研究的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园艺事业得以巨大的发 展,在栽培、育种、贮藏保鲜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 成果。然而,为了推动园艺事业的不断发展,就必须充分客观地认识到我们 取得的成果和发展现状。目前我们同世界上一些在园艺植物的科学研究及园 艺生产上先进的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在生产实践及科研上仍有许 多问题需加以研究解决,因此园艺植物的科学研究任重而道远。总之,已有 成果的取得及推广依靠的是科学研究,而现存的问题同样需要科学研究加以 解决。所以科学研究是推动园艺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动力。

园艺植物研究法复习题库

园艺植物研究法复习题库

《园艺植物研究法》练习题(一)目录一、名词解释 (2)二、填空题 (4)三、选择题(单选) (5)四、判断题 (6)五、简答题 (10)六、辨析与阐述题 (15)七、设计题 (20)八、计算题 (28)九、案例分析题 (31)一、 名词解释1.0.01LSR 含义:显著水平为0.01最小显著极差值。

2.L 4(23)含义:表示该正交表的设计共有4个水平组合,可安排具有2个水平的因子最多3个。

3.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目的与要求而拟定的进行相互比较的一组试验处理的总称。

4.局部控制: 对试验中全部试验单元按重复分组来控制非处理因素,使其在同一组内对各处理的影响趋于最大限度的一致。

5.系统误差:亦称片面误差,它是由于试验处理以外的其他条件明显不一致而造成的处理观察值与其真值之间呈现的有一定方向的偏差 。

6.试验设计: 根据田间试验设计原理、小区技术要求和试验地的具体条件,将各个试验小区在试验地上做最合理的设计和排列。

7.孢粉学: 研究植物孢子和花粉的科学。

植物花粉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形态特征稳定,遗传保守性强,可为植物起源、进化、分类和亲缘关系的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8.试验指标: 试验中用来反映试验处理效果好坏的标志,常简称指标。

9.嫁接亲和力:指砧木和接穗嫁接后愈合并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能力。

10.冻害指数:将不同级别冻害赋予一定数值(级值),冻害指数就是各级受害株树乘以该级级值之和占调查总株数乘以受冻害最重一级级值的百分比。

或者用公式表示:100%⨯⨯⨯=∑受冻最重一级级值调查总株数该级级值)(各级株数冻害指数 11.水平组合: 在多因素试验中,每个因素都有若干个水平,为了全面比较,常需将各因素的每一个水平都相互搭配一次进行试验,这种同一试验中各因素不同水平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技术措施(或条件)叫水平组合。

12.处 理: 试验中用于比较的试验技术措施。

处理的概念与因素、水平、水平组合等概念有关,在不同试验中含义不同。

扬州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法思考题答案

扬州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法思考题答案

扬州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法思考题答案园艺植物研究法一、名词解释1、科学:科学是有关客观世界规律及其改造途径的学问。

2、技术: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

技术是成套的知识系统。

3、试验因素:试验中,凡是对试验指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原因或要素,都称为因素。

4、试验指标:指试验中用来反映试验处理效果好坏的标志,长简称指标。

5、水平:在试验中,为考察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情况,要使试验因素取得不同状态或不同水平的数量等级。

把试验因素的不同状态或数量等级称为该因素的水平,简称水平。

6、水平组合:在多因素试验中,每个因素都有若干个水平,为了全面比较,常需将各因素的每一个水平都相互搭配来进行试验,这种同一试验中各因素不同水平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技术措施(或条件)叫水平组合。

7、处理:指试验中进行比较的试验技术措施。

8、试验对照:9、试验单元:试验中安排的一个处理的最基本的试验单元10、试验的正确性:是指试验结果正确可靠,也即试验结果尽可能地反映客观真实。

11、试验误差:在试验中,由于不能完全一致的非处理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各处理实际观察值与其真值的偏差称为试验误差。

12、重复:是指试验中每个处理至少安排两个以上的试验单元,在园艺植物试验中,重复是指同一处理小区出现的次数13、试验结果的重演性:是指在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重复进行相同设计的试验,可以获得与远视眼相类似的结果。

14、局部控制:是指对试验中全部试验单元按重复分组来控制非处理因素,使其在同一组内对各处理的影响趋于最大限度的一致。

15、完全随机设计:假设试验有k个处理,每个处理要求重复n 次,则可将试验地划分为nk个试验小区。

将全部供试单位完全随机,并根据n的大小分成k组,同组各供试单位接收相同处理,叫做完全随机设计。

16、单因素试验:在同一试验中只研究某一个因素的若干个水平的效应,而其他非试验因素则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的试验叫单因素试验。

《园艺植物科学研究导论》实验

《园艺植物科学研究导论》实验

实验一试验方案的实地规划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实验,掌握试验设计三条基本原理的应用,学习试验方案的制定;在田间及温室(或保护地)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裂区设计等设计方法的练习,掌握这些设计的操作方法以及各方法的特点和区别。

二、实验材料及用具一块田间试验地,一栋温室,皮尺,标签等。

三、实验内容及方法(一)实验步骤:实验场地条件的考察→拟定试验方案→根据实验场地具体情况进行试验设计并绘制田间试验设计图→撰写实验报告。

(二)实验内容:1. 制定一个单因素试验方案,例如进行5个大白菜品种的产量比较试验(其中一个品种为对照),重复5次。

在选定的田间实验地里,根据主要非试验条件的变化方向,将方案进行随机区组设计和拉丁方设计。

2. 制定一个两因素试验方案,例如进行3种核果类果树砧木的耐盐性试验,盐浓度设置为1‟(CK)、2‟、3‟、4‟、5‟,用盆栽法进行试验。

在温室内,根据温度及光照等非试验条件,将方案进行随机区组设计或裂区设计。

四、作业1. 按绘图要求,将在田间和温室内进行的试验设计绘制出设计图。

2. 比较完全随机设计、巢式设计、随机区组设计、拉丁方设计、裂区设计及正交试验设计等设计方法的主要特点。

实验二科研计划书的拟定一、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任何园艺植物的科学试验之前,必须制订科研计划书,明确试验的目的意义、要求、内容、方法、操作标准、进展、预期效果等等,以便在试验过程中检查执行情况,保证试验任务的完成。

本实验要求同学正确掌握根据试验方案、试验设计和试验指标等内容的写作要求以及专业文献检索的结果,全面具体、重点突出的拟定一份园艺植物科学试验计划书。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撰写科研计划书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格式。

二、实验内容从不同途径申请科研课题,拟定科研计划书时其格式有所不同,但其中主要撰写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其主体内容有:立项依据、研究方案、研究基础。

本实验以天津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形式来练习科研计划书的拟定。

《园艺植物研究法》教学的几点体会

《园艺植物研究法》教学的几点体会

实践环 节,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加 强演绎与推理教学等内容 , 方法的创新与 改革, 充分调动了 学生的学习 兴趣 和积极主动性 , 取得了 较
好 的 教 学效 果 。
关键词 : 园 艺植物研究法 教学改革 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G 6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3 ) 0 7 ( b ) 一 0 1 5 6 — 0 2
1 精心 组 织教 学 内容
练掌 握 方 差 分 析 的 基本 步骤 和 最小 显 著 差 料 , 如 果再 重 复三 次 , 共需 1 , 9 2 次 操作 。 但 若 研 究法 课 程 虽然 内容 、 方法庞杂, 但都 数 法 、 邓肯 氏新 复 极 差法 、 学 生 氏 复极 差 法 利 用拉 丁方 设 计思 想 , 只需要 l 6 次操 作即 可
中精 益 求 精 , 充分 利 用 现代 化 教 学 手段 , 才
能 调 动 学 生 学 习的 积 极 主 动 性 , 并 使 枯 燥
而 艰 深 的 统 计 分 析理 论变 得 有 趣 而 易于 被
该 课 程 的 特点 是 内 容 、 方 法 繁杂 , 公式 强的 工具 课 , 本 课 程 通 过 实验 实 习课 程 , 要 学 生 接 收 。 为此, 我 们 在课 程 教 学 中采 用 了 多, 逻辑性强, 部 分理论比较抽象, 总体 难 求学 生具 备 基 本 的 研 究 技 能 。 能 够 初 步 掌 多种教 学 方法 与教 学手 段 。
的在 于 培 养和 提 高 学 生 进 行 科学 研 究 的能 表 的常见 形 式和 制 作 时应注 意 的 问题 。 力。 要 求学 生通 过该 课程 的学 习, 能 够 了解 科 学研 究 的 一 般 知 识 , 掌 握 根 据 园艺 作 物 生 对 课程 的性 质、目的 与任 务有 了清 晰 的 认

园艺植物研究法

园艺植物研究法

八、园艺植物研究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况?1、顺序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又称系统抽样、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

具体作法是:将总体全部个体N按自然顺序进行编号,并将总体平分成若干组.组数等于样本容量n。

然后从第一组内随机抽取1个个体(抽样单位),再以组内个体数(N/n)为间隔在第二组抽取另一个体(抽样单位)。

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抽出所需个体组成样本。

2、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这是一种直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体构成样本的抽样方法。

具体作法是:先对总体中所有个体逐个进行编号,然后用随机方法(查随机数字表或抽签法)按样本容量从总体中抽取所需个体组成样本。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又叫类型抽样或分类抽样,是一种混合抽样方法。

其具体方法分两个步骤进行:①将总体按变异情况分成若干较均匀同质的部分,即区层。

各区层的个体(抽样单位)数可等可不等.②分别在各区层中按一定比例确定该区层抽样数ni,并按ni在该区层内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最后将各层中抽得的个体(抽样单位)共同组成一个样本。

4、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此法是一种以包含若干个体的单位群为抽样对象的抽样方法.其具体作法是:首先对所调查总体按需要划分成若干单位群,并对各群进行编号,然后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总体中抽单位群来组成样本。

所抽单位群个数与每个群中个体数之乘积等于样本容量n.5、分级抽样(nested random sampling) 又叫阶段抽样。

其方法是:先将总体分成若干大组(初级单位),并从中随机抽取几个大组;然后在所抽大组中再分小组(次级单位),并分别随机抽取几个小组;需要时还可再分,最后根据最终抽取的所有单位组的全部个体组成样本,逐个进行观测。

6、典型抽样(typical sampling)指根据试验调查的要求,从总体中有意识有目的地选取一定量的典型植株个体或抽样单位作为样本加以观测.一、简述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结构形式、撰写内容与要求?答:1.题目.即论文总标题,题意既要代表全文内容,又要突出实质问题。

园艺植物研究法

园艺植物研究法

园艺植物研究法
园艺植物研究法是指对园艺植物进行研究的方法。

园艺植物是指用于美化、观赏或食用的植物,如花卉、果树、蔬菜等。

园艺植物研究法涵盖了从栽培到繁殖、抗病抗虫、品质改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一、栽培研究法
1.土壤分析法:分析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有机物含量等,为施肥和调整土壤酸碱度提供科学依据。

2.光照研究法:研究园艺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为合理布局和调整灯光提供依据。

3.水分管理法:研究园艺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和吸收能力,为制定合理的浇水方案提供依据。

二、繁殖研究法
1.种子萌发法:研究不同园艺植物的种子萌发时期和条件,为种子繁殖提供依据。

2.插条繁殖法:研究园艺植物的插条繁殖方法和条件,为插条繁殖提
供依据。

3.分株繁殖法:研究园艺植物的分株繁殖方法和条件,为分株繁殖提供依据。

三、抗病抗虫研究法
1.病虫害识别法:研究园艺植物的病虫害种类和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

2.防治方法研究法:研究不同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为防治提供依据。

四、品质改良研究法
1.品种改良法:研究不同品种的优缺点和适应性,为选育适应性更强的品种提供依据。

2.营养改良法:研究不同养分对园艺植物生长的影响,为改良品质提供依据。

以上就是园艺植物研究法的一些简要介绍,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园艺爱
好者或者专业从事园艺工作的人员更好地研究园艺植物,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园艺植物研究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况?
1、顺序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又称系统抽样、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

具体作法就是:将总体全部个体N按自然顺序进行编号,并将总体平分成若干组。

组数等于样本容量n。

然后从第一组内随机抽取1个个体(抽样单位),再以组内个体数(N/n)为间隔在第二组抽取另一个体(抽样单位)。

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抽出所需个体组成样本。

2、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 这就是一种直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体构成样本的抽样方法。

具体作法就是:先对总体中所有个体逐个进行编号,然后用随机方法(查随机数字表或抽签法)按样本容量从总体中抽取所需个体组成样本。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又叫类型抽样或分类抽样,就是一种混合抽样方法。

其具体方法分两个步骤进行:①将总体按变异情况分成若干较均匀同质的部分,即区层。

各区层的个体(抽样单位)数可等可不等。

②分别在各区层中按一定比例确定该区层抽样数ni,并按ni在该区层内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最后将各层中抽得的个体(抽样单位)共同组成一个样本。

4、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此法就是一种以包含若干个体的单位群为抽样对象的抽样方法。

其具体作法
就是:首先对所调查总体按需要划分成若干单位群,并对各群进行编号,然后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总体中抽单位群来组成样本。

所抽单位群个数与每个群中个体数之乘积等于样本容量n。

5、分级抽样(nested random sampling) 又叫阶段抽样。

其方法就是:先将总体分成若干大组(初级单位),并从中随机抽取几个大组;然后在所抽大组中再分小组(次级单位),并分别随机抽取几个小组;需要时还可再分,最后根据最终抽取的所有单位组的全部个体组成样本,逐个进行观测。

6、典型抽样(typical sampling) 指根据试验调查的要求,从总体中有意识有目的地选取一定量的典型植株个体或抽样单位作为样本加以观测。

一、简述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结构形式、撰写内容与要求?
答:1、题目。

即论文总标题,题意既要代表全文内容,又要突出实质问题。

一般中文应控制在20个汉字以内,英文不宜超过10个单词。

2.署名。

注明论文工作人员的姓名。

多个作者共同署名时按贡献大小排列,执笔者通常排在首位,还应标明作者
工作单位、工作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

3、摘要。

不加任何注释与评论,对文献内容的精确扼要的表达。

应该用第三人称书写,内容上应包括研究依据、目的、意义、试材、方法、结果、结论等。

4.关键词。

能代表论文主题面貌与核心内容的关键词语。

一般3~6个即可,词间用空格或分号隔开。

5.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位置多在关键词下,同行编写。

6.引言。

具体包括四个内容:①本研究工作的起因与历史背景;②研究的主题、目的、目标、意义、依据;③作者对本课题的独特见解、创新思路与相关深层理论与新型概念等;④本研究领域在国内外的最新进展、技术水品、结论成果、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要求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应控制在100~120字以内,避免使用自夸性词语及客套话等。

7.材料与方法。

叙述试验使用的材料及使用的方法。

要求完整简明与实事求就是,试验研究材料及调查研究材料均要交代清楚,具体的试验方法,观测指标、对照设置、数据处理方法等也要交代清楚。

一般以文字为主,不用表格,偶尔可配示意图。

8.结果。

与“材料与方法”相呼应,以文字、插图、表格、照片等来表达与论文有关的实验数据、观察结果。

要求简单扼要,不外加研究者得评论、评价、分析与推理。

9.讨论。

撰写内容:①对本研究结果在理论上加以科学分析;②说明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与结论有何异同,有何创新与发展;③根据本研究结果进行推论与结论,从理论上提出学说或假说,阐明自己的学术观点;④本研究结果在理论与技术创新方面的学术价值;⑤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探讨与解决的新思路。

要求:撰写时应瞻前顾后,要与引言与结论呼应协调,思路格调必须统一。

叙述实验结果与讨论时,必须说明现象发生的原因与机制。

解释表中数据或图中形象时,应逐一回答表或图所显示出来的问题。

10、结论。

提出与本研究有关的建议,说明结论适用的范围、突出新发现、新发明,强调其意义并作出恰当的评价。

实验中不能肯定的内容不能写入结论,要求简明扼要,精炼完整,每条自成段落。

11、致谢辞。

提及经费资助的来源,在工作中给过帮助的人,或撰写报告时给予帮助的人,依贡献大小加以说明。

12、参考文献。

撰写内容:论文在研究与写作过程中引用过的专业资料。

要求:正规出版与公开发表的读物资料才可列为参考文献,注明的参考文献必须在本文中有具体的引用内容。

注明格式与数量应符合投稿刊物与评审机构的具体要求。

尽量引用最新发表的文献资料。

13、英文摘要。

把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译成英文。

要求包括题目、署名、内容提要与关键词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