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研究法,植物抗性研究
园艺植物研究法复习题库

《园艺植物研究法》练习题(一)目录一、名词解释 (2)二、填空题 (4)三、选择题(单选) (5)四、判断题 (6)五、简答题 (10)六、辨析与阐述题 (15)七、设计题 (20)八、计算题 (28)九、案例分析题 (31)一、 名词解释1.0.01LSR 含义:显著水平为0.01最小显著极差值。
2.L 4(23)含义:表示该正交表的设计共有4个水平组合,可安排具有2个水平的因子最多3个。
3.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目的与要求而拟定的进行相互比较的一组试验处理的总称。
4.局部控制: 对试验中全部试验单元按重复分组来控制非处理因素,使其在同一组内对各处理的影响趋于最大限度的一致。
5.系统误差:亦称片面误差,它是由于试验处理以外的其他条件明显不一致而造成的处理观察值与其真值之间呈现的有一定方向的偏差 。
6.试验设计: 根据田间试验设计原理、小区技术要求和试验地的具体条件,将各个试验小区在试验地上做最合理的设计和排列。
7.孢粉学: 研究植物孢子和花粉的科学。
植物花粉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形态特征稳定,遗传保守性强,可为植物起源、进化、分类和亲缘关系的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8.试验指标: 试验中用来反映试验处理效果好坏的标志,常简称指标。
9.嫁接亲和力:指砧木和接穗嫁接后愈合并正常生长发育、开花结果的能力。
10.冻害指数:将不同级别冻害赋予一定数值(级值),冻害指数就是各级受害株树乘以该级级值之和占调查总株数乘以受冻害最重一级级值的百分比。
或者用公式表示:100%⨯⨯⨯=∑受冻最重一级级值调查总株数该级级值)(各级株数冻害指数 11.水平组合: 在多因素试验中,每个因素都有若干个水平,为了全面比较,常需将各因素的每一个水平都相互搭配一次进行试验,这种同一试验中各因素不同水平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技术措施(或条件)叫水平组合。
12.处 理: 试验中用于比较的试验技术措施。
处理的概念与因素、水平、水平组合等概念有关,在不同试验中含义不同。
扬州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法思考题答案

扬州大学园艺植物研究法思考题答案园艺植物研究法一、名词解释1、科学:科学是有关客观世界规律及其改造途径的学问。
2、技术:技术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中体现出来的经验和知识,也泛指其他操作方面的技巧。
技术是成套的知识系统。
3、试验因素:试验中,凡是对试验指标可能产生影响的原因或要素,都称为因素。
4、试验指标:指试验中用来反映试验处理效果好坏的标志,长简称指标。
5、水平:在试验中,为考察试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情况,要使试验因素取得不同状态或不同水平的数量等级。
把试验因素的不同状态或数量等级称为该因素的水平,简称水平。
6、水平组合:在多因素试验中,每个因素都有若干个水平,为了全面比较,常需将各因素的每一个水平都相互搭配来进行试验,这种同一试验中各因素不同水平组合在一起而构成的技术措施(或条件)叫水平组合。
7、处理:指试验中进行比较的试验技术措施。
8、试验对照:9、试验单元:试验中安排的一个处理的最基本的试验单元10、试验的正确性:是指试验结果正确可靠,也即试验结果尽可能地反映客观真实。
11、试验误差:在试验中,由于不能完全一致的非处理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各处理实际观察值与其真值的偏差称为试验误差。
12、重复:是指试验中每个处理至少安排两个以上的试验单元,在园艺植物试验中,重复是指同一处理小区出现的次数13、试验结果的重演性:是指在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重复进行相同设计的试验,可以获得与远视眼相类似的结果。
14、局部控制:是指对试验中全部试验单元按重复分组来控制非处理因素,使其在同一组内对各处理的影响趋于最大限度的一致。
15、完全随机设计:假设试验有k个处理,每个处理要求重复n 次,则可将试验地划分为nk个试验小区。
将全部供试单位完全随机,并根据n的大小分成k组,同组各供试单位接收相同处理,叫做完全随机设计。
16、单因素试验:在同一试验中只研究某一个因素的若干个水平的效应,而其他非试验因素则处于相对一致的条件下的试验叫单因素试验。
《园艺植物研究法》教学的几点体会

实践环 节,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加 强演绎与推理教学等内容 , 方法的创新与 改革, 充分调动了 学生的学习 兴趣 和积极主动性 , 取得了 较
好 的 教 学效 果 。
关键词 : 园 艺植物研究法 教学改革 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 :G 6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1 6 7 4 — 0 9 8 X ( 2 0 1 3 ) 0 7 ( b ) 一 0 1 5 6 — 0 2
1 精心 组 织教 学 内容
练掌 握 方 差 分 析 的 基本 步骤 和 最小 显 著 差 料 , 如 果再 重 复三 次 , 共需 1 , 9 2 次 操作 。 但 若 研 究法 课 程 虽然 内容 、 方法庞杂, 但都 数 法 、 邓肯 氏新 复 极 差法 、 学 生 氏 复极 差 法 利 用拉 丁方 设 计思 想 , 只需要 l 6 次操 作即 可
中精 益 求 精 , 充分 利 用 现代 化 教 学 手段 , 才
能 调 动 学 生 学 习的 积 极 主 动 性 , 并 使 枯 燥
而 艰 深 的 统 计 分 析理 论变 得 有 趣 而 易于 被
该 课 程 的 特点 是 内 容 、 方 法 繁杂 , 公式 强的 工具 课 , 本 课 程 通 过 实验 实 习课 程 , 要 学 生 接 收 。 为此, 我 们 在课 程 教 学 中采 用 了 多, 逻辑性强, 部 分理论比较抽象, 总体 难 求学 生具 备 基 本 的 研 究 技 能 。 能 够 初 步 掌 多种教 学 方法 与教 学手 段 。
的在 于 培 养和 提 高 学 生 进 行 科学 研 究 的能 表 的常见 形 式和 制 作 时应注 意 的 问题 。 力。 要 求学 生通 过该 课程 的学 习, 能 够 了解 科 学研 究 的 一 般 知 识 , 掌 握 根 据 园艺 作 物 生 对 课程 的性 质、目的 与任 务有 了清 晰 的 认
园艺植物研究法222

一、名词解释1、园艺:种植果树、蔬菜、观赏植物等的技能和艺术。
2、园艺植物:泛指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
3、研究:指对事物进行调查、钻研或探讨,以寻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等。
4、科学:是有关客观世界规律及其改造途径的学问/是反映自然、社会和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或学问。
5、园艺植物研究法:6、调查总结研究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条件(如自然和人文条件),通过系统调查、总结规律、提出措施或技术的方法。
7、田间试验法:是指在大田的自然环境中,进行人为地处理和控制,以差异对比法为基础,以园艺植物本身的表现作为指示者进行一系列处理、观察、比较来客观评价不同处理的效果与反应的方法。
8、实验室实验法:在完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研究园艺植物本身和生产栽培的各种问题,从中寻找规律,作为田间试验或调查总结的辅助试验。
9、试验指标:指试验中用来反映试验处理效果好坏的标志。
10、试验因素:试验中所研究的影响试验指标的因素。
11、水平:试验因素的不同状态或数量等级。
12、试验方案:指根据试验目的与要求而拟定的进行相互比较的一组试验处理的总称。
13、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论文和技术试验报告的总称,是科技人员以文字形式总结成果、发展理论和阐明学术观点的理论性文章。
14、学术论文:指以所研究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为目的,把作者自己在科学试验、生产调研和专题研究过程中的新发现、新发明、新见解、新成果、通过学术会议和专业刊物正式向社会公布的科技论文。
15、物候期:就是指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等规律与生物的变化对节候的反应,正在产生这种反应的时候叫物候期。
16、叶面积系数:是指树冠总叶面积与其地面投影面积之比。
17、经济产量:在整个植物体中一部分产物有经济价值,可食用,称为经济产量。
18、叶幕覆盖率:叶幕覆盖率=对冠投影面积÷土地面积(株距×行距)二、简述题1、简述园艺植物(如果树)科学试验研究的任务答:①研究园艺植物(果树)生产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园艺植物研究法

八、园艺植物研究中常用的抽样方法有哪些?各适用于什么情况?1、顺序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又称系统抽样、机械抽样或等距抽样。
具体作法是:将总体全部个体N按自然顺序进行编号,并将总体平分成若干组.组数等于样本容量n。
然后从第一组内随机抽取1个个体(抽样单位),再以组内个体数(N/n)为间隔在第二组抽取另一个体(抽样单位)。
如此继续下去,直到抽出所需个体组成样本。
2、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这是一种直接从总体中随机抽取若干个体构成样本的抽样方法。
具体作法是:先对总体中所有个体逐个进行编号,然后用随机方法(查随机数字表或抽签法)按样本容量从总体中抽取所需个体组成样本。
3、分层抽样(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又叫类型抽样或分类抽样,是一种混合抽样方法。
其具体方法分两个步骤进行:①将总体按变异情况分成若干较均匀同质的部分,即区层。
各区层的个体(抽样单位)数可等可不等.②分别在各区层中按一定比例确定该区层抽样数ni,并按ni在该区层内进行简单随机抽样。
最后将各层中抽得的个体(抽样单位)共同组成一个样本。
4、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 此法是一种以包含若干个体的单位群为抽样对象的抽样方法.其具体作法是:首先对所调查总体按需要划分成若干单位群,并对各群进行编号,然后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总体中抽单位群来组成样本。
所抽单位群个数与每个群中个体数之乘积等于样本容量n.5、分级抽样(nested random sampling) 又叫阶段抽样。
其方法是:先将总体分成若干大组(初级单位),并从中随机抽取几个大组;然后在所抽大组中再分小组(次级单位),并分别随机抽取几个小组;需要时还可再分,最后根据最终抽取的所有单位组的全部个体组成样本,逐个进行观测。
6、典型抽样(typical sampling)指根据试验调查的要求,从总体中有意识有目的地选取一定量的典型植株个体或抽样单位作为样本加以观测.一、简述科技论文写作的一般结构形式、撰写内容与要求?答:1.题目.即论文总标题,题意既要代表全文内容,又要突出实质问题。
园艺植物研究报告法复习题(整合版)

园艺植物研究报告法复习题(整合版)园艺植物研究法复习题⼀、填空1、在不同光照强度处理油菜的试验中,其处理数为4,那麽其⽔平数为(4);在肥料和浇⽔量试验中,肥料的⽔平数为4,浇⽔量的⽔平数为3,那麽在这个复因素处理试验中,其处理数为(12)。
2、⽥间试验按照试验阶段分类(单因素试验)(多因素试验)(综合因素试验)。
3、⽥间试验的三个基本要求为(试验⽬的要明确)(试验要有代表性和先进性)(试验结果要正确可靠)。
4、⽥间试验设计主要遵循三条原则(重复)(随机排列)(局部控制)。
5、(试验指标)是试验中⽤来反映试验效果好坏的标志。
7、正确的取样技术主要包括(合适的样本容量)(合理的取样⽅法)两个⽅⾯。
8、样本内含有的个体数⽬是指(样本容量)。
9、果实重量/果实的体积称为(⽐重)。
10、果实纵径/果实横径称为(果形指数)。
12、叶幕是树冠着叶区的总称,可⽤(叶⾯积)或(叶的厚度)表⽰。
13、这种在⽔分胁迫时植物主动形成和积累调节物质来提⾼细胞液浓度,降低渗透势的调节作⽤称为(渗透调节)。
14、这些在各种不良环境胁迫下诱导形成的⼀些新的、或加强产⽣⼀些已经存在但含量不多的蛋⽩质,统称为(逆境蛋⽩)。
15、在试验中,我们把试验中所研究的影响试验指标的因素称为(试验因素),除此之外的其他所有对试验指标有影响的因素称为(⾮试验因素)。
16、科技论⽂内容的特点为(客观性)(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学术性)(专业性)(资料性)(可读性)。
17、根据写作⽬的和社会功⽤不同,科技论⽂可⼤体分为(学术论⽂)和(学位论⽂)两⼤类。
18、果树矮化砧⽊的预选⽅法有(根⽪率测定法),(枝条电阻值测定法),(叶⽚⽓孔密度测定法),(叶⽚栅海⽐测定法),(导管⾯积测定法)等。
⼆、简答1、科研途径的产⽣主要来源于哪⼏个⽅⾯?1)直接来⾃⽣产实践的途径2)在总结前⼈经验的基础上,利⽤前⼈的途径或加以改进,继续进⾏试验3)借助前⼈经验,依据基础理论进⾏推测确定途径4)抓住⽣产和科研⼯作中成功的苗头,作为科研途径5)综合各种科技信息,构想出科研途径6)利⽤基础科学及其他学科新发展提供的新⼿段作为新途径2、确定样本容量,⼀般应考虑哪⼏个⽅⾯?A 试验的要求精确试验,数据的要求⾼,应增加样本的容量,⽽⼀般试验或试验初期阶段或预备试验样本容量可以减少。
园艺植物研究法

园艺植物研究法
园艺植物研究法是指对园艺植物进行研究的方法。
园艺植物是指用于美化、观赏或食用的植物,如花卉、果树、蔬菜等。
园艺植物研究法涵盖了从栽培到繁殖、抗病抗虫、品质改良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一、栽培研究法
1.土壤分析法:分析土壤中的营养成分、有机物含量等,为施肥和调整土壤酸碱度提供科学依据。
2.光照研究法:研究园艺植物对光照的需求,为合理布局和调整灯光提供依据。
3.水分管理法:研究园艺植物对水分的需求和吸收能力,为制定合理的浇水方案提供依据。
二、繁殖研究法
1.种子萌发法:研究不同园艺植物的种子萌发时期和条件,为种子繁殖提供依据。
2.插条繁殖法:研究园艺植物的插条繁殖方法和条件,为插条繁殖提
供依据。
3.分株繁殖法:研究园艺植物的分株繁殖方法和条件,为分株繁殖提供依据。
三、抗病抗虫研究法
1.病虫害识别法:研究园艺植物的病虫害种类和特征,为防治提供依据。
2.防治方法研究法:研究不同的防治方法,包括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为防治提供依据。
四、品质改良研究法
1.品种改良法:研究不同品种的优缺点和适应性,为选育适应性更强的品种提供依据。
2.营养改良法:研究不同养分对园艺植物生长的影响,为改良品质提供依据。
以上就是园艺植物研究法的一些简要介绍,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园艺爱
好者或者专业从事园艺工作的人员更好地研究园艺植物,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园艺植物研究法复习题库

园艺植物研究法复习题库《园艺植物研究法》练习题(⼀)⽬录⼀、名词解释 (2)⼆、填空题 (4)三、选择题(单选) (5)四、判断题 (6)五、简答题 (10)六、辨析与阐述题 (15)七、设计题 (20)⼋、计算题 (28)九、案例分析题 (31)⼀、名词解释1.0.01LSR 含义:显著⽔平为0.01最⼩显著极差值。
2.L 4(23)含义:表⽰该正交表的设计共有4个⽔平组合,可安排具有2个⽔平的因⼦最多3个。
3.试验⽅案:根据试验⽬的与要求⽽拟定的进⾏相互⽐较的⼀组试验处理的总称。
4.局部控制:对试验中全部试验单元按重复分组来控制⾮处理因素,使其在同⼀组内对各处理的影响趋于最⼤限度的⼀致。
5.系统误差:亦称⽚⾯误差,它是由于试验处理以外的其他条件明显不⼀致⽽造成的处理观察值与其真值之间呈现的有⼀定⽅向的偏差。
6.试验设计:根据⽥间试验设计原理、⼩区技术要求和试验地的具体条件,将各个试验⼩区在试验地上做最合理的设计和排列。
7.孢粉学:研究植物孢⼦和花粉的科学。
植物花粉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形态特征稳定,遗传保守性强,可为植物起源、进化、分类和亲缘关系的鉴定提供重要依据。
8.试验指标:试验中⽤来反映试验处理效果好坏的标志,常简称指标。
9.嫁接亲和⼒:指砧⽊和接穗嫁接后愈合并正常⽣长发育、开花结果的能⼒。
10.冻害指数:将不同级别冻害赋予⼀定数值(级值),冻害指数就是各级受害株树乘以该级级值之和占调查总株数乘以受冻害最重⼀级级值的百分⽐。
或者⽤公式表⽰:100%=∑受冻最重⼀级级值调查总株数该级级值)(各级株数冻害指数 11.⽔平组合:在多因素试验中,每个因素都有若⼲个⽔平,为了全⾯⽐较,常需将各因素的每⼀个⽔平都相互搭配⼀次进⾏试验,这种同⼀试验中各因素不同⽔平组合在⼀起⽽构成的技术措施(或条件)叫⽔平组合。
12.处理:试验中⽤于⽐较的试验技术措施。
处理的概念与因素、⽔平、⽔平组合等概念有关,在不同试验中含义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植物抗病机制: • 形态结构屏障 • 组织局部坏死 • 氧化酶活性增强 • 产生抑制物质:酚类化合物、植物凝集素 、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病原相关 蛋白、植保素、木质素。
三、提高植物抗病性的途径
• • • •
培育抗病品种 改善植物癿营养 创造良好癿环境条件 植物抗病性癿诱导
第六节、园艺植物抗逆性研究方法
盐害、
●钠盐是造成盐分过高的主要盐类。
·碱土:Na2CO3、NaHCO3为主 ·盐土:NaCl、Na2SO4为主
★盐害:土壤中盐分过多对植物生长 发育产生癿危害。
盐害造成的典型症状、
植物生长量减少、 叶尖和叶缘灼伤、 叶失绿和坏死、 卷叶、 花萎蔫、 根坏死、 枯梢、 落叶、 甚至死亡、
盐害在生理上的表现、
2
排盐、
动地通过盐腺排泄到茎叶表面,再被冲刷掉。
植物通过吸收大量水分和加速生长,稀释细胞内 盐分浓度,使其达不到伤害细胞的阈值。
3
稀盐
(二)耐盐、
耐渗透胁迫 产生的水分逆境。
1
通过细胞的渗透调节以适应由盐渍而
2
耐营养缺乏、
可以维持营养元素平衡,耐营养缺乏。 某些植物在较高的盐浓度中仍能保持
代谢稳定性、 酶的稳定性,维持正常的代谢过程。
• • • • • • 一、逆境处理方法 (一)低温处理: 1.冰—盐浴法 2.干冰—酒精混合液法 (二)高温处理 (三)干旱处理
二、取样
• 1、取样原则 • 2、取样时间 • 3、采样方法
三、形态特征与组织细胞结构特性的观测、
• • • • • • •
(一)形态特性和发育特性 (二)组织细胞结构癿观察 (三)抗寒性癿鉴定和冻害调查: 1.利用生长法和组织褐变法鉴定抗寒性: 生长法 组织褐变法 2.冻害癿调查
园艺植物的抗盐性、
☆抗盐性:植物对土壤盐分过多癿适应性或抵抗力。 ☆根据植物对盐渍的适应性可以将植物分为:
盐生植物、淡土植物(园艺植物一般都属于
淡土植物)。
植物对盐碱的适应方式、 (一)避盐、 1
拒盐、
植物根细胞对某些盐离子的透性低,当其周 围介质盐分浓度增加时,能保持稳定的选择 透性,将盐离子拒之门外。 植物吸收大量盐分但并不在体内积累,而是主
3 4
通过代谢产物与盐类结合,减少游离
与盐结合、 离子对原生质的破坏作用。
三、提高园艺植物抗盐性的途径、
1、抗盐锻炼:用一定浓度癿盐溶液处理种子 ,可提高抗盐性。 2、应用生长调节剂:利用生长调节剂促进植 物生长,稀释其体内盐分。 3、改造和合理利用盐碱土:通过合理灌溉。 泡田洗盐、增施有机肥、种植耐盐绿肥、 耐盐树种和耐盐碱植物。
园艺植物抗性研究
第三组、
目录、
园艺植物抗盐性研究、 园艺植物抗病性研究、 园艺植物抗逆性研究方法、
第四节、园艺植物抗盐性研究、
一些气候干燥癿半干旱、干旱地 区,水分蒸发强烈,盐分丌断积累 于土壤表层;同时由于降雨量少而 丌能将盐分淋溶排走,致使土壤表 层盐分越积越多。因此,加强作物 耐盐性研究,培育耐盐品种、提高 作物耐盐性对于扩大园艺植物栽培 范围,提高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 义。
四、植物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一)水分状况不抗逆性 • 1.水势 • 2.自由水和束缚水 (二)逆境下光合作用癿测定 (三)利用电导法测定细胞膜透性 (四)膜脂组分分析 (五)相关酶活性癿测定 (六)脱落酸含量 (七)脯氨酸含量 (八)组织查
(五)植物抗病性癿鉴定 1.百分比法 2.病情指数法 3.抗病癿生理生化指标
六、生物技术方法在抗逆性研究中的应用
•
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为植物抗 逆性研究提供了新癿途径,实际上,这已 成为抗性研究癿重要方面。
Thanks
☆渗透胁迫:浓度↑→土壤水势↓→吸
水困难→生理干旱 ☆离子失调:盐类单一:单盐毒害、 平衡失调、抑制发育 ☆光合作用降低:气孔关闭,光合受抑, 合成减弱,分解加剧
☆呼吸作用变化:高盐抑制呼吸,氧化磷酸 化解偶联。 ☆生理代谢紊乱:高盐使蛋白质合成受阻,
讲解过程加快。
☆有毒物质积累:盐胁迫使植物体内积累有 毒物质。
(二)病原物对植物的危害、
• • • • • 水分平衡失调 呼吸作用加强 光合作用抑制 激素含量变化 对同化物运输分配癿影响
二、植物的抗病性和抗病机制
(一)植物抗病类型: • 避病:植物因丌能接触病原物或接触癿机会减少
而丌发病或发病较少癿现象。
• 抗侵入 • 抗扩展 • 过敏性反应
二、植物的抗病性和抗病机制
第五节、园艺植物抗病性研究
• 一、病原微生物对植物的伤害
• 病害:寄生在植物体内癿一些微生物对寄主产生 癿危害。 • 病原物:引起植物病害癿寄生物。
(一)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
☆寄主植物对各种病原物癿侵染表现出丌同 癿反应: • 感病:发病较重并且产量损失大。 • 耐病:发病较重但产量损失小。 • 抗病:发病较轻或很轻。 • 免疫:完全丌发病。
(一)病症观察 • 1.细菌病害 • 2.真菌病害 • 3.病毒病 (二)显微镜观察 • 细菌病害镜检 • 真菌病害镜检 • 病毒病
五、病害种类鉴定和抗病性的调查
(三)病毒病癿电镜检查和血清鉴定 (四)指示植物和常侵染植物癿人工接种鉴定
• 1.对细菌、真菌病害常侵染植物人工接种鉴定 • 2.应用指示植物进行人工接种鉴定植物病毒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