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概况

合集下载

三峡工程概况及评价

三峡工程概况及评价

三峡工程概况及评价
三峡工程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为显著的水利枢纽式水利工
程之一、它坐落于长江中游的巫山之巅,由长江三峡大坝及其依托的五座
泄水建筑物组成。

三峡工程是我国科技创新、水利建设的伟大成就,是国
际水利发展的一大里程碑。

三峡工程于1994年正式开工建设,2003年10月,世界最大的水利
建筑物,三峡大坝完成,经过6年多的建设,三峡工程总体项目也正式投
入使用。

三峡工程的建设,给中国带来了五大显著成效:
首先,最大限度地减缓了长江上中游洪涝灾害的发生,使几千万人口
免遭重大灾害。

第二,为中国经济电力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发电能源,还利用坝上水电
站产生的电流加热水,向湖北省提供合理的供热能源。

第三,它具有良好的航道维护效果,可以有效地维护航道及航行安全。

第四,三峡大坝泄洪总量扩大了长江上游流域的防洪能力,有效地缩
小了长江洪水的起源和终点时间差距。

最后,三峡工程可以有效地改善江淮流域的环境条件,削弱了水污染
的程度,改善了水质,促进江淮流域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三峡工程的建设还可以促进中国技术和文化的发展,对国家的统一及
国家经济建设均有积极作用。

三峡知识点梳理

三峡知识点梳理

三峡知识点梳理三峡,是中国长江上一段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是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所在地。

它不仅拥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还蕴含着丰富的地理、历史、文化和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梳理与三峡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 193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因而得名“三峡”。

瞿塘峡以雄伟险峻著称,巫峡幽深秀丽,西陵峡滩多水急。

二、自然景观1、峡谷地貌三峡地区的峡谷地貌是由地壳上升和长江水流侵蚀共同作用形成的。

两岸山峰陡峭,悬崖绝壁,有的高达千米以上。

峡谷宽窄不一,最窄处仅几十米,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2、江水长江在三峡段水流湍急,落差大,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江水清澈碧绿,在不同的季节和天气条件下,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景观。

3、植被三峡地区植被丰富多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等。

山上植被茂盛,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

4、动物这里也是众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如金丝猴、大熊猫等。

三、历史文化1、古代诗词自古以来,三峡就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目光,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

如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等,这些诗词生动地描绘了三峡的壮丽景色和人们的情感。

2、历史遗迹三峡地区还保存着许多历史遗迹,如白帝城、张飞庙等。

白帝城是三国时期刘备托孤之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3、民俗文化当地的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有独特的歌舞、戏曲、手工艺等。

这些民俗文化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

四、水利工程1、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大坝的建成有效地控制了长江洪水,保障了中下游地区的安全。

同时,大坝的发电能力强大,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

2、工程意义三峡工程的建设不仅解决了长江流域的防洪问题,还改善了航运条件,促进了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三峡》复习知识点

《三峡》复习知识点

《三峡》复习知识点三峡是中国境内长江流域的一个著名的地理景观,被誉为世界自然遗产。

它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是长江下游的一个峡谷。

三峡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区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河流景观之一。

下面我们将复习关于三峡的一些知识点。

一、概述三峡是指从宜昌的西陵峡起到湖北宜昌的广阳坝止,全长约193公里。

它包括了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个峡段。

三峡地区地势起伏,山水相间,自然景观优美壮观。

二、地理特点1. 瞿塘峡:位于宜昌市西北约76公里处,全长约41公里。

瞿塘峡以险峻的峡谷和清澈的河水而闻名,被誉为“天下第一峡”。

2. 巫峡:位于巫山县和巫溪县之间,全长46公里。

巫峡是三峡中最长也是最美的一个峡谷,有着丰富的神话和传说。

3. 西陵峡:位于宜昌城区下游,全长约32公里。

西陵峡是三峡中最为险峻的一个峡谷,也是三峡游览的最后一段。

三、三峡工程1. 三峡大坝: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项目之一,也是三峡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位于宜昌市太和山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坝。

2. 船闸:三峡大坝船闸是连接长江上下游的重要水域,它能够容纳大型船只通行,提高了长江的通航能力。

3. 发电站:三峡大坝发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厂之一,它由两座左右对称的发电厂组成,总装机容量达到22500兆瓦。

四、生态环境保护1. 生态移民:为了建设三峡工程,当地居民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移民。

政府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了移民的安置和生活条件。

2. 水域环境保护:三峡工程对当地水域环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水域环境保护工作,保护当地的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

3. 文化遗产保护:三峡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地区,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包括古建筑、民俗等。

五、旅游资源1. 游船观光:游客可以选择坐船游览三峡,欣赏美丽的风景和壮丽的峡谷。

2. 附属景点:除了三峡本身,周围还有一些附属景点,如宜昌的夷陵古镇、巫山的巫山神女等,游客可以顺便游览这些景点。

三峡大坝介绍和讲解

三峡大坝介绍和讲解

三峡大坝介绍和讲解
大家好,我是来自湖北省宜昌市的导游,我姓李,大家可以叫我李导,今天由我来为大家介绍三峡大坝的概况。

三峡大坝位于中国长江三峡峡谷的西陵峡内,是长江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20世纪工程建设的“四大发明”之一。

三峡大坝是利用长江干流中的三峡水道建成的万里长江上第一座巨型水利枢纽工程,由截流、建设大坝、蓄水、通航等工程组成。

大坝高185米,全长约1770米。

三峡大坝的建成使长江下游水位提高了2米。

每年可向华中电网送电620亿度,是全国最大的电源项目。

三峡大坝自2001年开工建设以来,经过5年多时间的建设,目前已经建成了包括船闸、升船机、地下电站等共8座大型工程以及众多中小型工程,并已开始投入运行。

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双线五级双曲拱坝船闸,其设计防洪限制水位为165米,通过能力为每秒96万立方米;最大通航能力为每秒50万吨;最大水头为287米;最大过闸流量为每秒66000立方米。

—— 1 —1 —。

《三峡工程概况》课件

《三峡工程概况》课件
《三峡工程概况》PPT课 件
中国大陆最大的水坝和水库,位于长江中游。始建于1994年,目前是世界上 最大的水电站之一。
三峡工程的背景
三峡工程的建设是为了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水问题和提供可再生能源,也是中 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峡工程的设计与建设
1
设计
由国内外专家共同设计,综合考虑了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可行性。
航运
三峡工程通过改善航道条件,促进了长江的航运运输,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
三峡水库调度和管理
三峡水库实行综合调度,根据季节、降雨和上游水位等因素来控制水库的蓄 水和放水。
三峡工程环保措施
生态保护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三峡地区 的生态环境,保护濒危动植物的 栖息地。
水质控制
进行水质监测和水污染防治,确 保水库水质的安全和清洁。
空气质量
实施了严格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确保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
三峡工程的安全与风险
由于三峡工程的庞大规模和特殊地理条件,其安全风险需要得到高度关注和 管理。
三峡工程未来的发展和展望
未来,三峡工程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不断创新与改进,以适应社会发展 和环境需求。

2
建设
工程包括大坝、水闸、水库和电站等几个主要部分,耗时17年完成。
3
技术创新
在工程建设中采用了许多创新技术,如混凝土悬臂建造和升船机等。
三峡工程的主要作用和贡献
洪水控制
三峡工程可以有效减轻长江中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并保护附近城市和农田。
发电
水电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三峡工程每年可发电约1000亿千瓦时,为中国的电力供应做出了 重大贡献。

中国长江三峡

中国长江三峡

中国长江三峡长江三峡【简介】长江三峡是指在重庆市至湖北省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的奉节县,东至湖北省的宜昌市,全长205千米。

自西向东主要有三个大的峡谷地段: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因而得名。

三峡两岸高山对峙,崖壁陡峭,山峰一般高出江面1000---1500米。

最窄处不足百米。

三峡是由于这一地区地壳不断上升,长江水强烈下切而形成的。

水力资源极为丰富。

自白帝城至黛溪称瞿塘峡,巫山至巴东官渡口称巫峡,秭归的香溪至南津关称西陵峡。

两岸山峰海拔1,000到1,500公尺,峭崖壁立,江面紧束,最窄处是长江三峡的入口夔门只有100公尺左右。

水道曲折多险滩,舟行峡中,有「石出疑无路,云升别有天」的境界。

长江三峡,中国10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40佳旅游景观之首。

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192公里,也就是常说的“大三峡”。

除此之外还有大宁河的“小三峡”和马渡河的“小小三峡”。

这里两岸高峰夹峙,港面狭窄曲折,港中滩礁棋布,水流汹涌湍急。

“万山磅礴水泱漭,山环水抱争萦纡。

时则岸山壁立如着斧,相间似欲两相扶。

时则危崖屹立水中堵,港流阻塞路疑无。

”郭沫若同志在《蜀道奇》一诗中,把峡区风光的雄奇秀逸,描绘得淋漓尽致。

我国古代有一部名叫《水经注》的地理名著,是北魏时郦道元写的,书中有一段关于三峡的生动叙述:“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

三峡知识点归纳一、三峡简介三峡是长江上最为壮丽的一段峡谷,由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组成,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南津关,全长约 193 千米。

三峡地区不仅自然风光雄伟壮观,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生态资源。

二、地理位置三峡位于中国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形起伏较大。

其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丰富。

三、自然景观(一)瞿塘峡瞿塘峡以雄伟险峻著称,两岸山峰陡峭如壁,峡谷狭窄,最窄处仅有几十米。

夔门是瞿塘峡的入口,也是三峡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形如门户,两岸断崖壁立,高数百丈,宽不及百米,江水奔腾汹涌,气势磅礴。

(二)巫峡巫峡幽深秀丽,峡谷曲折迂回,两岸青山连绵,云雾缭绕,宛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巫峡还有众多的奇峰怪石,如神女峰,传说中是神女瑶姬的化身,形态婀娜多姿,令人遐想。

(三)西陵峡西陵峡是三峡中最长的峡谷,以滩多水急著称。

这里有著名的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等,峡谷两岸景色壮观,历史遗迹众多。

四、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之一,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

(一)防洪三峡工程建成后,有效地调节了长江的洪水流量,大大减轻了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压力,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发电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巨大,年发电量可观,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能源支持。

(三)航运三峡大坝建成后,改善了长江的航运条件,使万吨级船队能够直达重庆,促进了长江航运业的发展。

五、生态环境(一)生物多样性三峡地区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众多珍稀濒危物种,如中华鲟、白鳍豚等。

(二)生态保护措施为了保护三峡的生态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水资源保护、开展生态修复等。

六、历史文化(一)古代诗词三峡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登高》等。

(二)历史遗迹三峡地区还有许多历史遗迹,如白帝城、张飞庙等,见证了三峡地区的历史变迁。

《三峡》知识点梳理

《三峡》知识点梳理

《三峡》知识点梳理(正文部分)一、三峡的地理位置和概况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中游,是长江上游一段约200公里的峡谷。

这片地区的起点是宜昌的南津浮山,终点是重庆市的柏树坪,横跨湖北、重庆两省市。

三峡因其中的三个峡而得名,分别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山峰陡峭,江水湍急,景色壮观,是自然奇观。

这里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有利于发展农业和旅游业。

二、三峡工程的背景和意义1. 背景三峡工程是为了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和发展水电资源而兴建的。

长江流域历史上多次发生洪涝灾害,给沿岸居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而且,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电力,而水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对环保友好。

2. 意义(1)防洪减灾:三峡工程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洪作用,将洪水储存和调度至下游,避免了中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

(2)发电: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可以提供大量的清洁能源,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3)航运改善:三峡工程的建设也考虑到了航运的需要,通过提高船闸的数量和大小,改善了长江上的航道状况,促进了国内外的航运交流。

三、三峡地区的自然景观1. 瞿塘峡瞿塘峡是三峡中最长、最具特色的峡谷,被誉为“长江第一峡”。

这里的山峰陡峭,水流湍急,形成了壮观的峡谷风光。

2. 巫峡巫峡是三峡中最美的峡谷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这里的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是旅游者流连忘返的好去处。

3. 西陵峡西陵峡是三峡中最狭窄的峡谷,也是最险峻的一段。

在这里,江水奔流而过,形成了壮观的急流瀑布,给人以震撼和惊喜。

四、三峡工程的建设和发展1. 建设过程三峡工程的建设历经了长期艰辛的努力和不断的突破。

从立项、设计、勘测到施工、验收,每个阶段都充满了挑战和困难。

最终,三峡工程于2003年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

2. 影响和展望三峡工程的建成和运行,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解决了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还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清洁能源,推动了中国水电事业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工程效益
3 航运效益
三峡水库为实现万t级船队从重庆至武汉直达运输创造了条 件,有利于促进西南地区经济发展和对外联系。三峡工程建 成后,滩险淹没,航深和航宽增加,水流条件基本改善。每 年约有50%的时间可行驶万t级的船队,由于船队规模加大, 船舶单位马上拖载增加,单位耗能降低,运转速度提高,从 而可大幅度减少运输成本费用。
2 电站建筑物
电站厂房为坝后式,布置在泄洪坝段两侧的厂房坝段下 游,左、右厂房分别安装14台和12台700MW水轮发电机 组,左侧厂房总厂度643.7m,右侧厂房总长度584.2m。 电站进水口布置在大坝上游侧,采用单机单管引水。
四、枢纽布置
3 通航建筑物
通航建筑物包括永久船闸和升船机,均布置在左岸。 永久船闸位于临江最高峰坛子岭左侧,为双线连续五级 船闸,闸室有效尺寸为280m×34m×5m(长×宽×坎上 水深)。
坝址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微风化和新鲜岩体的透水性微弱, 有80%以上的压水试验段的岩体单位透水率小于1Lu,其 余试验段主要为弱、中等透水性。
坝址区域地壳稳定条件好,不具备发送强烈地震的背景, 为典型的弱震构造环境,基本烈度为Ⅵ度。
(2)水文特性
坝址至宜昌间无大支流的汇入,宜昌流量资料作为坝址 的代表。长江宜昌站多年平均流量为14300m³/s,年径流 量4510亿m³。坝址各种频率的设计洪水流量如表
4 南水北调及其他效益
南水北调中线方案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向黄淮海平原 西部和北京、天津供水,多年平均调水量约150亿m³。
此外三峡水库还可开发旅游、提供灌溉、水库养殖等,对 发展库区经济效益显著。
四、枢纽布置
三峡水利枢纽主要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坝(挡水、泄水建筑 物)、电站和通航建筑物组成。 1 挡水建筑物
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85m,最大坝高 181m。大坝轴线总长度为2309.5m。泄水建筑物为大坝 泄洪坝段,布置在河床中部,泄水设施为深孔和表孔。
升船机位于永久船闸右侧,靠左侧电站厂房。
大坝设计正常蓄水位175m,总库容393m³,防洪库容 221.5亿m³,最终安置移民113万人。
三峡工程施工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方案,设计总工期 17年。
三、工程效益
1 防洪效益
三峡水库防洪库容221.5亿,防洪效益显著。三峡工程可 使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1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减少汛 期分流入洞庭湖的水沙,延长洞庭湖寿命。提高了对城陵矶 以上洪水的控制能力。
坝址基岩为前震旦纪闪云斜长花岗岩,闪云斜长花岗岩岩 性均一,完整,力学强度高。微风化和新鲜岩石的饱和抗压 强度达100MPa,变形模量30-40GPa。
(1)地址条件
坝区主要有两组断裂构造,一组走向北北西,一组走向北 北东,倾角多在60°以上。
花岗岩体的风化层,分为全、强、弱、微4个风化带, 风化壳厚度以山脊部分最厚可达20-40m,山坡与一级阶 地次之,沟谷、漫滩较薄,主河床中一般无风化层或风化 层度很小,平均厚度21.5m。坝基除利用微风化岩体外, 部分弱风化下亚带岩体可用作建基岩体。混凝土与建基岩 面间的抗剪(断)强度,摩擦系数(f)取值1.0-1.3,凝 聚力(c)为1.2-1.5MPa。建基岩体岩石有岩石间的抗剪 断强度,视不同的结构类型的岩体,f与c值分别为1.0-1.7 和1.2-2.0MPa。第四纪松散堆积物主要是河流冲积层,葛 洲坝水库蓄水后,主河槽及后河普遍淤积有厚5-18m的细 沙。
长江干流悬移质泥沙的多年平均输沙量,寸滩站为4.62亿t, 宜昌站为5.62亿t,相应多年平均含沙量分别为1.32kg/m³ 和1.2kg/m³。长江泥沙中推移质数量相对较小。
二、工程规模
三峡水利枢纽建筑物由大坝、电站厂房、船闸及升降机组 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轴线全长2309.5m,坝顶高程 185m,最大坝高181m。电站厂房采用坝后式,分设左岸 及右岸厂房,分别安装14台机2台水轮发电组,单机容量 700MW,总装机容量1820MW。右岸预留后期扩机6台机 组(单机容量700MW)地下厂房位置。永久船闸为双线 五级连续船闸,位于左岸坛子岭左侧,单级闸室有效尺寸 为280m×34m×5m(长×宽×坎上水深),可通过万t级船 队。升船机为单线一级垂直提升机,一次可通过一艘 3000t级客轮或1500t级船队。工程施工期间,在升船机右 侧设单线一级临时船闸。
长江三峡工程概况
一、枢纽位置及坝址自然条件 二、工程规模 三、工程效益 四、枢纽布置
一、枢纽位置及坝址自然条件
1 枢纽位置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西陵峡中的湖北省 宜昌县三斗坪镇,控制流域面积100万k㎡。
2 坝址自然条件
(1)地址条件
坝址河谷宽阔,谷底宽约1100m,河床右侧有中堡岛顺江 分布,岛顶面高程70-78m,中堡岛长570m,宽90-160m。 葛洲坝水利枢纽蓄水后,中堡岛左侧主河槽枯水期河宽约 600m,右侧有一汊河,宽约300m。两岸为低山丘陵,左侧 坛子岭和右侧白岩尖为临江最高山脊,高程分别为263m和 243m,主要山脊多呈北东向。
按1992年价格水平,三峡工程防洪多年平均直接经济效 益为每年22.0-25.2亿元。
2 发电效益
三峡电站装机容量18200MW,保证出力4990MW,平均 年发电量846.8亿KW·h。三峡电站地处我国中部,向华中、 华东、及川东地区,供电距离都在400-1000km的经济输电 范围以内。每年发电毛收入达254亿元,三峡电站还具有巨 大的环境效益,所发电可替代燃煤4000-4500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