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124教学讲义PPT

最新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124教学讲义PPT

S t
ID
dD dt
D:C/m2/sA/m2 t
位移电流密度:
IDSjDdS
jD
D t
DE
jDD t tEE t
jD
Dt 0
E t
(真空中)
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
12
例 设平行板电容器极板为圆板,半径为R ,两极板间距为d,
用缓变电流 IC 对电容器充电
求 P1 ,P2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
P1
解: 任一时刻极板间的电场 E D
ID
P1
R

(1)已知电容
C r S
du dt
为常数,求
I
D
dE
(2)已知 d t 为常数,求 I D
解:
ID
dD dt
d DS d S d q d Cu
dt
dt
dt dt
C
du dt
ID
dD dt
d DS dt
d dt
0 r ES
0 r S
dE dt
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
11
电流密度(矢量)
ID
S
——位移电流(变化的电场等效为一种电流)
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
8
I
dq dt
dΦD dt
ID
——位移电流
电位移通量的变化率等于传导电流强度
一般情况位移电流
IDddΦ tDddt
DdS
S
D dS S t
• 位移电流与传导电流连接起来恰好构成连续的闭合电流
麦克斯韦提出全电流的概念
I全I传 导I位 移
s B2 d S 0
L
H2
dl
dD dt

高三物理教案电场与磁场

高三物理教案电场与磁场

高三物理教案电场与磁场作为一名高三物理老师,你知道如何写一篇高三物理教案电场与磁场吗?它能帮助你的高三物理教学任务顺利进行,并对你提高教学质量有积极的帮助。

#257242高三物理教案电场与磁场1一、教学目标1.在学习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础上,研究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的情况,学习处理这类问题的方法。

2.对功和能及其关系的理解和认识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总结。

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功和能的关系,明确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并能应用它处理有关问题。

3.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能更加全面、深入认识功和能的关系,为学生今后能够运用功和能的观点分析热学、电学知识,为学生更好理解自然界中另一重要规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打下基础。

二、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是使学生认识和理解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掌握应用这一规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和认识功和能的关系。

2.本节教学实质是渗透功能原理的观点,在教学中不必出现功能原理的名称。

功能原理内容与动能定理的区别和联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一难点问题,必须使学生对“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的认识,从笼统、肤浅地了解深入到十分明确认识“某种形式能的变化,用什么力做功去量度”。

3.对功、能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是本节、本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通过本节教学应使学生认识到,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将不断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和认识。

三、教具投影仪、投影片等。

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结合复习机械能守恒定律引入新课。

提出问题: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及物体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各是什么?评价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2.如果有重力、弹簧弹力以外其它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如何变化?物体机械能的变化和哪些力做功有关呢?物体机械能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呢?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引起学生的注意,并不要求学生回答。

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精品PPT课件

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精品PPT课件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不论任何原因, 当穿过闭合导 体回路所包围面积的磁通量 发生变化时, 在回路中都 会出现感应电动势, 而且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总是与磁 通量对时间的变化率成正比.
i
说明:
dΦm dt
1) N 匝线圈, 令
单位: 伏特(V)
Ψ m NΦm
磁通链数
i
dΨ m dt
8 January 2021
大学物理学
ANHUI UNIVERSITY
第十一章 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
11-1 电磁感应定律 11-2 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11-3 自感和互感 11-4 磁场的能量 *11-5 电感和电容电路的暂态过程 11-6 位移电流 11-7 麦克斯韦方程
8 January 2021
Page 1
安徽大学出版社
Page‹#›
ANHUI UNIVERSITY
大学物理学
第十一章 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
• 电磁感应定律中的负号反映了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 磁通量变化状况的关系, 是楞次定律的数学表示.
Φ 0
Φ 0 符号法则:
1. 对回路L任取一绕行方向.
i
N S
N S
i
2.
当回路中的磁感线方向 与回路的绕行方向成右
Page‹#›
ANHUI UNIVERSITY
大学物理学
第十一章 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
一1、1电-磁1感电应磁现象感应定律
1831年法拉第首次发现, 载流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 时, 处在附近的闭合回路中有感应电流产生.
实验一 当条形磁
铁插入或拔出线圈回路 时,在线圈回路中会产 生电流;而当磁铁与线 圈保持相对静止时,回 路中不存在电流.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教案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教案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规律和运动特点。

2. 掌握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和运动特点。

3. 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1 电场强度1.2 电场力1.3 电势1.4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方程2.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2.1 磁场强度2.2 洛伦兹力2.3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方程2.4 磁场对带电粒子的轨迹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受力规律。

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方程。

2. 教学难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分析。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圆周运动和螺旋运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2. 利用物理实验和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直观地观察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情况。

3. 通过数学计算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电场强度和电场力,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

2. 第二课时:介绍电势,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方程。

3. 第三课时:介绍磁场强度和洛伦兹力,分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

4. 第四课时:介绍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方程和轨迹影响。

5. 第五课时:综合分析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实验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电场和磁场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规律。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电场强度、电场力、电势等概念,并通过示例进行分析。

4.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受力情况,分享讨论结果。

5. 练习与解答:学生自主练习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方程,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

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教案

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教案

变化的电场和磁场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了解它们的形成和特点。

2.技能目标:能够解释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的现象,能够运用麦克斯韦方程组描述变化的电场和磁场。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自信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的形成和特点。

2.难点: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投影仪、电脑、课件、试验器材。

四、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通过引入相关物理实验,例如放电管的原理和相关实验现象,引入变化的电场和磁场。

Step 2 变化的电场1.通过实验讲解变化的电场的概念,如交流电产生的电场;使用电场力线示意图进行解释,分析电场的变化过程。

2.介绍电场的变化对电荷的影响,如在交流电源下,电荷的运动特点。

Step 3 变化的磁场1.通过实验讲解变化的磁场的概念,如变化的电流产生的磁场。

2.介绍磁场的变化对电流的影响,如在变化的磁场中,电流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涡流。

Step 4 麦克斯韦方程组1.介绍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本结构和方程的意义。

2.通过具体例子演示如何应用麦克斯韦方程组解决与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关的问题,如电磁波的传播现象。

Step 5 整合与拓展通过展示其他与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相关的现象和应用,如电磁感应现象、电磁波的应用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课堂练习1.请解释什么是变化的电场和磁场。

2.什么是麦克斯韦方程组?它有哪些方程和意义?3.请举例说明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的应用。

六、板书设计-交流电产生的电场-电场力线示意图-电场对电荷的影响变化的磁场:-变化的电流产生的磁场-磁场对电流的影响麦克斯韦方程组:-结构和意义-应用实例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的形成和特点,理解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基本结构和应用方法。

同时,通过实例的引入和讨论,增强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

电场与磁场教案设计

电场与磁场教案设计

电场与磁场教案设计一、引言电场与磁场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电磁现象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电场与磁场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场与磁场的概念和基本原理;2. 理解电荷与电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3. 了解电荷的移动与磁场的产生关系;4. 通过案例分析,探讨电场和磁场在电磁设备中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1. 电场相关知识介绍- 介绍电场的概念和性质;- 示范法演示电场的构建过程;- 讲解电场力线的特点和作用。

2. 电荷与电场相互作用关系- 引入库仑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进行实验观察,验证库仑定律;- 讨论不同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3. 磁场相关知识介绍- 介绍磁场的概念和性质;- 示范法演示磁场的构建过程;- 讲解磁场对运动带电粒子的影响。

4. 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 探究安培定律与磁场的产生关系;- 进行实验观察,验证安培定律;- 讨论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影响。

5. 案例分析:电场与磁场的应用- 分析电场与磁场在电磁设备中的应用;- 以电磁铁、电磁感应等案例为例,讨论其工作原理;- 引导学生思考电场与磁场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工具1. 示范法:通过演示实验或模型示范,直观地展示电场与磁场的构建过程;2. 探究法: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究电场与磁场的关系;3. 讨论法:以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电场与磁场在应用中的作用;4. 多媒体教学工具: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实验、案例和图表。

五、教学评估与作业布置1.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评估: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理解,激发学生的思考;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实验,整理实验记录和观察结果,并撰写实验报告;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撰写关于电场与磁场应用案例的研究报告。

六、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到课堂进行讲座,分享电场与磁场在现实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2. 组织参观科技馆等相关场所,观察不同设备中电场与磁场的应用。

最新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教学讲义ppt课件

大学物理学
第十一章 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
11-2 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只要穿过回路的磁通量 发生了变化, 在回路中就会有感应电动势产生.
B 变 感生电动势
Φm
BcosdS
S
变 导体转动
S 变 导体平动
动生电动势
一、动生电动势(motional electromotive force)
边有一个边长分别为 l1和 l2 的矩形线圈abcd与长直电流共 面, ab边距长直电流 r. 求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解: 建立坐标系Ox如图
ΦSB dS rrl12π0ixl2dx
b i
l1
c
l2
0I0l2si ntlnrl1
a
r
d

i d d t 2 0 π I0l2
r
Ox
cotlsn r l1
S N
G
S N
G
December 2, 2020 Page‹#›
ANHUI UNIVERSITY
大学物理学
第十一章 变化的磁场和变化的电场
实验二 当闭合回路和载流线圈间没有相对运动, 但载流线圈中电流发生变化时,同样可在回路产生电流 .
实验三 将闭合回路置于恒定磁场中,当导体棒在 导体轨道上滑行时,回路内出现了电流.
dΦ 0 dt
dΦ 0 dt
正(+), 反之为负(-).
3. 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方 向凡与绕行方向一致时
i 0
i 0
为正(+), 反之为负(-) .
December 2, 2020 Page‹#›
ANHUI UNIVERSITY
大学物理学

变化的电场和磁场PPT教案

变化的电场和磁场PPT教案

第9页/共86页
S
Ii
N
B
S
Ii
N B
例: 无限长直导线 i i0 sint
共面矩形线圈 abcd
h l2
b
c
已知: l1 l2 h 求: i
i
解: m
B
• dS
h l2 h
0i 2x
l1dx
a
0i0l1 ln h l2 sint
x
2
h
l1
d
dx
i
d m
dt
0i0l1 ln h l2 cost
单位
:1V=1Wb/s
n 0
B
0
n
2、电动势方向 :
当B随时间增大
L
0, 0
第5页/与共86L页反向
L
B
0, 0
与L 同向
3、讨论:
•若有N匝线圈,它们彼此串联,总电动势等于各匝线圈所产 生的电动势之和。令每匝的磁通量为 1、 2 、 3
d1 d2
dt dt
磁通链数: 1 2 3
b 感应电流
产生
阻碍 产生 阻碍
第8页/共86页
导线运动 磁通量变化
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1、判明穿过闭合回路内原磁场
的方向;
B感
2、根据原磁通量的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m , 按照楞次定律的要求确定感
应电流的磁场的方向;
3、按右手法则由感应电流磁场的 方向来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B感
m m
B感与B反向 B感与B同向
2
h
第10页/共86页
在无限长直载流导线旁有相同大小的四个

矩形线圈,分别作如图所示的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教案
编号理论
2003——2004学年度第一学期
系(部)数理系教研室物理教研室任课教师高忠明课程名称大学物理学
授课章节:第七章
楞次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中的具体表现 二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1.约定:有一个闭合回路l ,任选一个方向作为回路绕行的正方向。

回路所围曲面S 的法向n
取回路正方向的右手螺旋方向,通过回路所围的任何一个曲面上的磁通量Φ都相等,与曲面的选取无关,简称为回路中的磁通量。

2.定律表述:当回路l 中的磁通量Φ变化时,在回路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dt
d Φ
ε-
=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中的负号,代表着对感应电动势方向的判定,是楞次定律的数学表示。

对于线圈,全磁通i ΦΦ∑=
例1图
例1 如图12-7所示,一长直电流I 旁距离r 处有一与电流共面的圆线圈,线圈的半径为R 且R<< r 。

就下列两种情况求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1) 若电流以速率
dt
dI
增加; (2) 若线圈以速率v 向右平移。

解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
r
IR R r I BS 22202
0μππμΦ=
⋅== (1) 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dt dI
r R r
IR dt d dt d ⋅=⎪⎪⎭
⎫ ⎝⎛=
=222020μμΦε 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为逆时针方向。

(2) 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dt dr r IR r dt d IR r IR dt d dt d 2202020121121
2⋅=⋅=⎪⎪⎭
⎫ ⎝⎛=
=μμμΦε 由于v dt dr =,故 2
202r v
IR με=
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为顺时针方向。

l
N x
y
z
B
e n
ω 所示,一回路l 由N 匝面积为的法向矢量n 均已标明在图中。

线圈绕0=θ。

若有均匀磁场沿x
l
F k
q
方向向上,洛伦兹力场(非静电场)场强E
E
方向向上,这是一个匀场。

导线成为一个电源,电动势
⎰=ε
E
v
B
b
a
O
B
dr r
v
例4图
所示,有一长度为的直导线,在均匀转动,转轴与磁场方向绕与磁场垂直的轴ab 旋转,l
r
E R

绕磁场变化率
t
B
∂∂左旋 R 的长直螺旋管中有一圆柱域均匀磁场 b
B
a
r
ω
2R dt dB
r 2E ππ⋅-
=⋅- 得到 dt
dB
r 2R E 2=外
方向仍为绕
dt
d B
左旋方向。

例8图
例8 如图所示,在一个通电螺线管的横截面上,有一长度为L 的金属棒ab ,与螺线管轴线的距离为h ,磁场B 垂直纸面向里,且以dt dB 的速率增强,求金属棒上的感生电动势。

六、自感和互感 1.自感
(1)自感系数:
有LI =Φ,定义自感系数:I
L Φ
=
其中Φ为全磁通; L 取决于回路形状和介质性质,此处表征回路自己产生磁通量的能力。

例9 一长直螺线管长度L ,截面积为S ,内有磁导率为μ的磁介质,共密绕N 匝线圈,缠绕密度
L N n =,求它的自感系数。

例10同轴电缆由两个同轴的导体薄圆筒组成,其间充满磁导率为μ的磁介质,如图12-21所示。

使用时内、外圆筒分别沿轴向流过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

设电缆长度为l 内外圆筒半径分别为R 1和R 2,求电缆的自感系数。

例10图
(2)自感电动势
dt
dI L dt LI d dt d L -=-=Φ-
=)(ε
负号表明自感电动势总是反抗电流的变化。

或者记作
dt
dI L L
/ε-
= 此亦可作为自感系数的定义,自感系数代表回路自
己激发电动势的能力
2. 互感
1)互感系数:有
212121MI MI ==ΦΦ,定义 2
12121I I M Φ
Φ== 其中21Φ和12Φ为全磁通。

M 的取决于两回路形状,相对位置及周围介质的磁导率。

此处表示两回路相互产生磁通量的能力。

2)互感电动势 dt dI M 121-=ε
dt
dI M
212-=ε
或者记作
dt
dI dt
dI M //212
121
εε-
=-
= 此亦可作为互感系数的定义,表示两
回路相互激发感应电动势的能力。

l 1⋅n 1
l 2⋅n 2
注意:计算互感系数,其思路可以有两个。

一个是设回路l 1中有电流I 1,求出I 1在回路l 2中激发的磁场B 21,进而求出磁通量21Φ,然后除以I 1即得M 。

另一思路是设I 2,通过12Φ求出M 。

应注意,无论先设I 1或I 2,所求结果是相同的,但不同的设法,求解过程的难易程度并不相同,有时甚至差别很大。

§ 7.4 磁场的能量
一、自感的磁能
考虑一个LR 电路中电流滋长的过程。

如图所示按欧姆定律有
IR L =+εε
改写为 IR L +-=εε 此式表示回路中的电压关系,两边同乘以电流I R I I I L 2+-=εε
这是回路中的功率关系。

对过程积分,设t =0时I =0,而任意t 时电流为I ,则有
⎰⎰⎰+-=t t
L t
Rdt I dt I dt I 0
20
εε
这是回路中的功能关系。

按能量守恒的观点,克服自感电动势的这部分能量,转化磁场的能量:
⎰⎰
⎰=
=
=-=t
I t
L m LI LIdI dt dt dI
IL dt I W 0
2
02

即,载流为I 的自感器L 贮藏磁能为 22
1LI W m = 二、磁能密度
考虑一个载流为I 的长直螺线管的磁场的能量 22
1LI W m = 对于长直螺线管 V n L 2μ=, nI B μ= 故 V B n B V n W m μ
μμ2)(21222
=
⋅= 螺线管的磁场是均匀磁场,所以磁场能量密度μ
22
B V W w m m == 这就是磁场能量密度的公式。

它也可以改写为其它形式:
22
2
1212H BH B w m μμ===
一般地,体积V 中的磁场能量为
⎰⎰
⎰===v
v
m v
m m dV B dV w dW W μ
22
§7.5 位移电流
一、安培环路定律对非连续电路的应用 二、位移电流密度 t
d ∂∂=
D j 三、位移电流 dt
d d dt d d t d I S S S
d d ψ
=
⋅=⋅∂∂=
⋅=



S D S D S j ,位移电流的本质是变化电场。

四、全电流定律


⋅∂∂+
=
+==⋅S
d r L
d )t
(I I I d S D
j l H 其中d r I I I +=为全电流。

说明:
(1)全电流是永远连续的,这保证了全电流定律不会导致自相矛盾的结果;
(2)变化的电场也能在周围空间激发一个磁场,其激发的规律和电流激发磁场的规律完全相同。

例1 有一半径为R =3.0cm 的圆形平行平板空气电容器,现对该电容器充电,充电电路上的传导电流A .I c 52=,若略去电容器的边缘效应,求(1)两极板间的位移电流和位移电流密度;(2) 两极板间离开轴线的距离r =2.0cm 的点P 处的磁感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