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光泽度w49

合集下载

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的研究进展与分析

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的研究进展与分析

收稿日期:2023-02-05作者简介:潘健(1974-),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功能性包装(膜)材料及新型油墨等研究工作;通讯联系人:王艳青(1985-),男,工学博士,副教授,从事水性聚氨酯材料合成与应用研究工作,*******************。

安徽化工ANHUI CHEMICAL INDUSTRYVol.49,No.6Dec.2023第49卷,第6期2023年12月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的研究进展与分析潘健1,万海峰1,王艳青2,崔鹏2(1.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黄山245999;2.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摘要:水性油墨连接料的发展创新决定着油墨的技术创新,水性聚氨酯凭借其良好的耐磨性、粘结性能、成膜性等优势,在水性油墨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根据近年来水性聚氨酯油墨应用及其高性能化研究方向,从塑料薄膜印刷、喷墨及3D 打印和防伪用水性聚氨酯油墨连接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叙述与展望。

关键词:水性油墨;水性聚氨酯;连接料;塑料薄膜;防伪doi :10.3969/j.issn.1008-553X.2023.06.003中图分类号:TQ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553X (2023)06-0011-04为有效解决包装与印刷行业中油性油墨造成的有机挥发物(VOCs )等问题,环保型水性油墨应运而生[1]。

相对而言,我国水性油墨的研究起步较晚,第一代水性油墨源于新加坡,经技术改进后,研发出第二代水性油墨,第三代水性油墨亦从国外引进,天津油墨研发、投产了第四代水性油墨。

为了更好地推动水性油墨发展,2007年5月,我国推出第一个水性油墨标准;2016年,我国提出印刷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将“水性环保材料研发”“绿色印刷”划为行业重点研究方向;2020年,国家发行《关于推进印刷业绿色化发展的意见》。

2021年《印刷业“十四五”时期发展专项规划》中提出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印刷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方向。

uv丝印色墨参数

uv丝印色墨参数

UV丝印色墨一、承印物金银卡纸等纸类,PVC、PET、ABS、BOPP、PS、表面处理后的PP、PE等胶片。

二、产品举例日历、彩盒、PP餐垫、PP灯罩、手提袋、PVC宣传画报广告牌、PC灯箱广告、KT板,PET、PP、PE化妆品瓶子等。

三、印刷产品特点在非吸收性的塑料基材上,快速固化并且有优秀的附着力、光泽度、耐磨性、耐四、技术参数五、使用说明网版:黑色油墨建议使用380目以上聚酯网纱,其它颜色建议使用350目以上网纱;张力13N/ cm-15N/ cm;感光胶请勿晒制过厚,以免影响固化性能和附着力。

刮胶:建议采用70-75度平角刮胶,如采用曲面丝网印刷,可采用70-75度平角或尖角刮胶。

用量:色墨350目印刷约为30-35㎡/㎏,白色约为30-32㎡/㎏。

固化设备:印刷塑料片材时,建议采用5.6KW×2支以上中高压汞灯;曲面印刷时,建议采用功率为80W/ cm2-120W/ cm2中高压汞灯。

选用助剂:UV稀释剂(用量5-15%)。

网版清洗:用普通洗网水清洗即可。

六、注意事项1、本系列适合于纸类、塑料片材和塑料瓶的印刷,但由于各种要求如附着力、耐水性、耐溶剂性、耐寒性、耐热性存在差异,请客户事先做好相关的试印工作。

2、本品在作曲面丝网印刷时,其综合效果与油墨的色浓度、固化性能、网版的制作、光固设备的功率,印刷色序等诸多因素存在密切关系,敬请认真测试各方面的性能。

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在指的是公司或企业中从事文字工作的职位,就是以文字来表现已经制定的创意策略。

文案它不同于设计师用画面或其他手段的表现手法,它是一个与广告创意先后相继的表现的过程、发展的过程、深化的过程,多存在于广告公司,企业宣传,新闻策划等。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文案外文名称Copy目录1发展历程2主要工作3分类构成4基本要求5工作范围6文案写法7实际应用折叠编辑本段发展历程汉字"文案"(wén àn)是指古代官衙中掌管档案、负责起草文书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书信等;在现代,文案的称呼主要用在商业领域,其意义与中国古代所说的文案是有区别的。

喷墨打印纸粗糙度对印刷光泽度的影响

喷墨打印纸粗糙度对印刷光泽度的影响
通过比较 3 种不同的打印机可以看出,油墨对印 刷光泽度也有一定的影响。纸张光泽度和 Pro5000 打 印机上获得的印刷光泽度的相关性(>97%)好于其他 2 台打印机上获得的印刷光泽度。这是由于 Pro5000 打印机采用染料油墨,而其他 2 台打印机采用颜料油 墨。染料是由单一分子组成,而颜料是由许多约 100 nm 直径的大粒子组成。
. 研前究沿开发热点
. Research &FDroenvteloFpomcuesnt
1.3 粗糙度的测定
1.3.1 PPS 粗糙度
采用 PPS 90 粗糙度仪,压力 2 MPa,硬背衬。粗
糙度为不同位置测量 10 次的平均值。
1.3.2 触针粗糙度
采用 EMVECO 电子 Microgage 210 触针式粗糙度
其他非接触检测方式包括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法 (CLSM)、三维纸张分析器和干涉显微镜。通过光学 方法得到的纸张表面三维形貌图,可计算出粗糙度。 比较了 3 种不同的喷墨打印纸表面粗糙度的测试方法, 确定其中最佳的一种方法,该法测得的纸张粗糙度、 光泽度及印刷光泽度具有很好的相关性。
1 实 验
1.1 纸样 实 验 采 用 3 种 市 售 Epson 喷 墨 打 印 纸, 分 别
纸样在 Photo 2200 打印机上获得的印刷光泽度, 与 AFM 粗 糙 度 值 具 有 最 高 的 相 关 性, 接 近 100%。 对于 3 台不同的打印机,AFM 和触针粗糙度仪与印 刷光泽度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只有 PPS 粗糙度与 Pro5000 打印机上获得的印刷光泽度的相关性较低。
1
-0.722
-0.880
-0.864 0.896
1
光入射角、入射光波长、折射率以及纸张表面粗糙度 决定的。对于一种确定了光入射角和波长的设备,光 泽度主要由折射率和纸张表面粗糙度决定。在本实验 中,所有纸样测试入射光波长和角度相同。因此,可 能是 Kodak 纸涂层的折射率比 Epson 纸高。

印刷常用纸张特性

印刷常用纸张特性

印刷常用纸*特性、用途及规格2021-03-26 11:24:14| 分类:印刷阅读125 评论3字号:大中小订阅印刷常用纸*特性、用途及规格一、常用纸*名称及特性1、拷贝纸:17g正度规格:用于增值税票,礼品内包装,一般是纯白色。

2、打字纸:28g正度规格:用于联单、表格,有七种色分:白、红、黄、兰、绿、淡绿、紫色。

3、有光纸:35-40g正度规格:一面有光,用于联单、表格、便笺,为低档印刷纸*。

4、书写纸:50-100g大度、正度均有,用于低档印刷品,以国产纸最多。

5、双胶纸:60-180g大度、正度均有,用于中档印刷品以国产、合资及进口常见。

6、新闻纸:55-60g滚筒纸、正度纸、报纸选用。

7、无碳纸:40-150g大度、正度均有,有直接复写功能,分上、中、下纸,上中下纸不能调换或翻用,纸价不同,有七种颜色,常用于联单、表格。

8、铜版纸: A.双铜:80-400g正度、大度均有,最常用纸*,外表光泽好,适合各种色彩效果,用于高档印刷品。

B.单铜:卡纸类,正面质地同铜版纸,适合表现色彩,反面同胶版纸,适合专色或文字。

适合印制包装盒、POP及各种卡片等中、高档印刷。

9、亚粉纸:105-400g用于雅观、高档彩印。

10、灰底白版纸:200g以上,上白底灰,用于包装类。

11、白卡纸:200g,双面白,用于中档包装类。

12、牛皮纸:60-200g,用于包装、纸箱、文件袋、档案袋、信封。

13、特种纸:一般以进口纸常见,主要用于封面、装饰品、工艺品、精品等印刷。

又称艺术纸,种类繁多,能满足不同的设计要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特种纸上印四色图,颜色和层次都要受到影响,最好选用颜色鲜艳、色调明快的图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防止用大底色,一方面失去了特种纸的纹理效果,另一方面也不易枯燥。

二、常见纸*规格1、正度纸:长109.2厘米.宽78.7厘米。

2、大度纸:长119.4厘米.宽88.9厘米。

3、不干胶:长765厘米.宽535厘米。

纸张与印刷品光泽

纸张与印刷品光泽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纸张与印刷品光泽纸张的光泽度是由纸张表面的平整程度决定的,它与纤维的种类、打浆及压光的程度、填料、胶料的含量比例及施胶方法有关。

影响印刷品光泽度的主要因素是纸张的表面平滑度、吸墨性、光泽性。

1.纸张的表面平滑度纸张的表面平滑度,它表示的是当一定面积的纸在一定的压力下,在经纸张与玻璃之间的间隙中,通过一定量的空气所需的时间,以秒(S)为计算单位。

各种纸张的表面平滑度是不同的。

普通纸张平滑度在80S以下为低平滑度纸张,80S以上为中等平滑度纸张,300~600S为高平滑度纸张,如铜版纸平滑度在800S,纸张表面空隙约为2.5μm。

国产150g/m2特级双面铜版纸的平滑度为500S,而国外相同克重的铜版纸,平滑度达到1000S以上。

国产150g/m2高级美术涂料纸,平滑度达到1000~1500S,是国内达到平滑度最高标准的纸张。

纸张平滑度的高低实际上表现为纸张表面空隙的大小,因此,平滑度的高低对成品的光泽影响较大。

平滑度高的纸张,对于油墨有良好的接触性,能保证网点完整地再现,使成品具有较好的光泽。

油墨转移到纸张表面后。

在纸张上所形成的墨膜表面平整度也相应较高,经光线照射后,形成一定的”镜面反射”,表现出一定的亮度。

反之平滑度差,表面粗糙的纸张,印迹墨膜高低不平,对光只能形成漫反射,成品也就缺乏光泽。

2.纸张的吸墨性纸张的吸墨性,是指纸张对油墨连结料的吸收性能,越是粗糙的纸张,其纤维间隙越大,对连结料的吸收能力越强。

不同类型纸张的吸墨性是不同的。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UV上光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UV上光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Related47网印工业Screen Printing Industry2021.07UV上光又称紫外线上光或固化上光,UV上光油主要成份由感光树脂,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及助剂组成,原理是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照射下,体系内光引发剂游离基引发树脂中的不饱和双键迅速发生键锁聚合反应,使其交联结膜固化。

UV上光在近几年发展较快,在包装印刷品行业中所占的比例正逐步增加,包装品经过UV上光处理后,能提高其外观效果,明显提高耐折性和耐化学性,改善其使用性能,减少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损失。

本文分享UV上光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上光方式按上光机与印刷机的关系分类可分为脱机上光和联机上光两种方式1.脱机上光。

脱机上光是采用专用的上光机对印刷品进行上光,即印刷、上光分别在各自的专用设备上进行。

这种上光方式比较灵活方便,上光设备投资小,较适合专业印后加工生产厂家使用。

但这种上光方式增加了印刷与上光工序之间的运输转移工作,生产效率低。

2.联机上光。

联机上光则直接将上光机组连接于印刷机组之后,即印刷、上光在同一机器上进行,速度快,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减少了印刷品的搬运,克服了由喷粉所引起的各类质量故障,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但联机上光对上光技术、上光油、干燥装置以及上光设备的要求很高。

按上光方法分类可分为辊涂上光和印刷上光两种1.辊涂上光。

辊涂上光是最普通的上光方式,由涂布辊将上光油在印刷品表面进行全幅面均匀涂布。

2.印刷上光。

印刷上光通过上光版将上光油涂布在印刷品上,因此可进行局部上光。

目前常采用的有凹版上光、柔性版上光、胶印方式上光及丝网上光。

按上光产品类型分类可分为全幅面上光、局部上光、消光上光以及艺术上光等1.全幅面上光。

全幅面上光的主要作用是对印刷品进行保护,并提高印刷品的表面光泽。

全幅面上光一般采用辊涂上光的方法进行。

2.局部上光。

局部上光一般是在印刷品上对需强调的图文部分进行上光,利用上光部分的高光泽画面与没有上光部分的低光泽画面相对比,产生奇妙的艺术效果。

UV油墨介绍及其应用

UV油墨介绍及其应用

15、颜料
印刷油墨中使用的有色材料大部分都是颜料。在生产印刷油墨时,先将颜料分散 于连结料中,再印刷在承印物表面,使得印品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图像。
有机颜料




钛白粉
无机颜料
氧化铁类
炭黑
16、颜料和染料的对比
溶解性
颜料 不溶于溶剂
染料 可溶于溶剂
油墨相对粘度
较高
较低
耐性

较差
着色力 承印方式































14、光引发剂的作用
自由基光引发剂分为夺氢型光引发剂和裂解型光引发剂; 夺氢型光引发剂通过吸收相应波长的UV光后激发,激发后的光引发剂夺取单体
或预聚物上的活波氢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固化反应; 裂解型光引发剂通过吸收相应波长的UV光后激发裂解,产生自由基引发反应。
增滑剂
蜡剂和硅油类
流平剂 有机硅、非硅类
作用
使颜料颗粒在连结料中充分分散开,另外可防止颜料颗粒絮凝
增加油墨的耐刮性并抗回粘 主要用于油墨消泡
减小墨膜的磨擦系数,增加耐磨和抗划性,另外也可起到防粘连 作用
降低基材的表面张力,从而提高油墨流平性
20、分散剂
分散剂是一种在分子内同时具有亲油性和亲水性两种相反性质的界面活性剂。可 均一分散那些难于溶解于液体的无机,有机颜料的液体或固体颗粒,同时也能防 止颜料的沉降和凝聚,形成安定悬浮液所需的助剂。

四色油墨颜色和透明度

四色油墨颜色和透明度

行业标准——印刷技术四色印刷油墨颜色和透明度第1部分:单张纸和热固型卷筒纸胶印前言本标准等效采用ISO 2846-1《印刷技术——四色印刷油墨的颜色和透明度——第1部分:单张纸和热固型卷筒纸胶印》的最新版本,使本标准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意义,本标准是我国油墨行业与印刷行业统一胶印油墨颜色和透明度的依据之一。

本标准确定了单张纸和热固型卷筒纸四色胶印油墨的色度、透明度、墨层厚度范围和完整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中所采用的计算方法、数据、参数、图表、实例以及标准文本中所提及的“本标准”等都是ISO 2846标准中第1部分的内容,在使用时不要与ISO 2846标准的其它部分混淆。

为方便使用,本标准将ISO 2834《印刷技术——胶印和凸印油墨印样制备》中的有关部分编入附录B,将ISO 13655《印刷技术——印刷图象的光谱测量和色度计算》中的有关部分编入附录C,附录B和附录C都做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D、附录E、附录F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印刷技术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原、王德信、林立、张红。

ISO前言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由各国标准化组织(ISO成员国)组成的世界性联合体。

国际标准的制定通常是由ISO技术委员会来执行的。

每一个对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标准主题感兴趣的成员国都有权向委员会表达自己的意见。

与ISO有协作关系的各国际组织,无论是政府的还是非政府的,都可参与此项工作。

ISO与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EC)在所有电工技术标准化的问题上都进行紧密的协作。

被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要经过各成员国投票表决。

一个国际标准的发布至少要得到75%成员国的同意。

ISO 2846国际标准是由ISO/TC 130印刷技术委员会制定的。

它是在ISO 2846:1975和ISO 2845:1975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GT Information leaflet W49IGT AIC2-5T2000 GLOSS (85 Shore A)Version : October 2003Introduction:When ink is printed on paper a part of the ink is partially absorbed by the paper. For the offset process this property is very important. If the ink is absorbed too slowly or too fast, it may result in a change of the dry ink properties. An absorption, which is too slow, may result in e.g. smearing because the ink does not dry fast enough. An absorption, which is too fast, may result in a reduction of e.g. gloss; in this case the absorption of the ratio of binding agent and pigments has been changed. This Information leaflet W49 describes a method to make a print to measure gloss. The printing form is covered with a coated rubber with a hardness of 85 Shore A. Information leaflet W71 describers the method with coated rubber of 65 Shore A.Often this method is used as a quality control test.Principle:The paper strip to be tested is printed with a standard gloss ink with the help of a printability tester. After drying the ink, the gloss is measured.To test inks, the method can be executed in the same way, but instead of a test ink the ink to be tested is used together with a standard paper.Method of operation:• It is recommended to execute the test in the standard atmosphere; to most standards it is 23.0 ± 1.0 °C (73.4 ± 1.8 °F) and 50 ± 2% rh.• For the operation of the AIC2-5T2000, the High Speed Inking Unit 4 and the ink pipette follow the instructions of the manuals, IGT information leaflet W100 and the displays accurately.• Handle the samples carefully.Preparation1.Condition the papers, the ink and equipment during > 6hours in the standard atmosphere.2.Cut the paper strips (preferable 55 x 340 mm, 3 strips persample) and mark them with top and/or bottom side, machine and/or cross direction and a code for the type of material.3.Adjust the printing force of the upper printing disc shaft to625 N and pay attention for the right backlash. See W100.4.Adjust the speed to constant (5), end speed 0.2 m/s.5.Check and if needed, move the slide in front of the sectorinto the constant speed mode (5).6.Check the functioning of the Global Standard Testerfollowing the instructions in the chapter “Execution”.7.Fill the ink pipette with the gloss ink.8.Adjust the High Speed Inking Unit with the settingsmentioned in note 2.9.Check the functioning of the High Speed Inking Unit. Execution1.Apply2.4 or 4.8 µm of ink to the inking unit and distributethe ink. (indication: 2.4 µm for art paper and 4.8 µm for rough paper). See note 3 or the manual of the inking unit. 2.Place the printing disc on the printing disc shaft of theinking unit and ink the disc during the preset time.3.Mount a test strip on the sector of the printability tester.4.Remove the disc from the inking unit and place it on the(top) shaft of the printability tester.5.Turn the sector into starting position.6.Press one of the side buttons to start the motor.7.Move the printing disc into printing position against the teststrip.8.Press the other side button as well to make a print.9.After the sector has stopped, release the side buttons.10.Move the printing disc out of printing position Materials / testing conditions12345678910IGT AIC2-5T2000IGT High Speed Inking Unit 4(with 4 segmented top roller forconventional inks)IGT ink pipettePrinting disc, with rubber 85 Shore A,coated, 50 mmGloss inkStrips of paper to be tested, preferable55 x 340 mm, 3 strips per sampleLint free ragsCleaning naphthaGloss meter710466.410.100(466.003.003)408.200 or 408.400402.333404.380.010Printing forcePrinting speedInk film thickness625 N0.2 m/s2.4 or 4.8 µmThe numbers 1 thru 6 are available at IGT Testing Systems.The numbers 5 thru 6 can be obtained as Gloss Set forAIC2-5T2000, article number 476.41211.Remove the test strip from the sector.12.Store the printed strip during >5 hours in a safe andpreferably to the standard atmosphere conditioned room. 13.Check the test result as pointed out in the chapter“Assessment”.14.Remove the printing disc from the tester and clean it withthe rags and naphtha.15.Clean the rollers of the inking unit or use the next segmentfor the following test.16.Repeat the points 1 thru 15 for the next test. It isrecommended to perform the test at least three times.17.After finishing the tests clean and store all parts as describedin the manuals.18.Make an accurate record of the conditions and the results ofthe test.Assessment1.Measure the gloss on the dried ink of the printed samplewith a gloss meter on every strip.2.Calculate the average and if desired, the standard deviation.Sometimes it can be useful to mention the highest and lowest values as well.Notes:1.The test results of the AIC2-5T2000, AIC2-5 and GlobalStandard Testers 2, 3 and 3H compare well with another on the condition that the tests have been carried out under the same testing conditions.2.It is advised to use the following settings for the High SpeedInking Unit 4:Water bath : 23.0º C (73.4º F)Mode : 2Starting time : 5 sDistribution time : 10 sDistribution speed : 1.2 m/sInking time printing disc : 5 s3.To reach an ink film thickness of 2.4 µm on the High SpeedInking Unit 4 with a 4-segmented top roller a quantity of0.104 cm³ has to be applied, for 4.8 µm the quantity is 0.208cm3. It is not advised to add some ink after a test.W49 for IGT AIC2-5T20004.To perform the test to test inks it is advised to use thestandard APCOII/II paper strips. The article number is404.009.025.5.The storage life of the ink in the original packing is 3 yearsmaximum; in an opened packing 1 year.This information leaflet has been compiled with the utmost care.However, may you find any inadequacies or if there are any comments,we kindly request you to send these to IGT Testing Systems, SalesDepart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