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水三脱预处理及KR脱硫技术

合集下载

常用脱硫剂种类及其反应特点,脱硫生产指标,KR法脱硫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脱硫的基本操作

常用脱硫剂种类及其反应特点,脱硫生产指标,KR法脱硫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脱硫的基本操作

常用脱硫剂种类及其反应特点,脱硫生产指标,KR法脱硫的生产工艺流程和脱硫的基本操作铁水预处理,炼钢生产中主要是指铁水在进入转炉之前的脱硫处理。

广义的铁水预处理是指包括对铁水脱硫、脱硅、脱磷的三脱处理,另外还有特殊铁水的预处理,如含V铁水的提V等。

铁水脱硫是二十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铁水处理工艺技术,它已成为现代钢铁企业优化工艺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铁水脱硫的主要优点如下:1.铁水中含有大量的硅、碳和锰等还原性的元素,在使用各种脱硫剂时,脱硫剂的烧损少,利用率高,有利于脱硫。

2.铁水中的碳、硅能大大提高铁水中硫的活度系数,改善脱硫的热力学条件,使硫较易脱致较低的水平。

3.铁水中含氧量较低,提高渣铁中硫的分配系数,有利于脱硫。

4.铁水处理温度低,使耐火材料及处理装置的寿命比较高。

5.铁水脱硫的费用低,如在高炉、转炉、炉外精炼装置中脱除一公斤硫,其费用分别是铁水脱硫的2.6、16.9和6.1倍。

6.铁水炉外脱硫的过程中铁水成份的变化,比炼钢或钢水炉外处理过程中钢水成份的变化对最终的钢种成份影响小。

采用铁水脱硫,不仅可以减轻高炉负担,降低焦比,减少渣量和提高生产率,也使转炉也不必为脱硫而采取大渣量高碱度操作,因为在转炉高氧化性炉渣条件下脱硫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铁水脱硫已成为现代钢铁工业优化工艺流程的重要手段,是提高钢质量、扩大品种的主要措施。

早期的铁水脱硫方法有很多种:如将脱硫剂直接加在铁水罐罐底,靠出铁铁流的冲击形成混合而脱硫的铺撒法。

也有将脱硫剂加入装有铁水的铁水罐中,然后将铁水罐偏心旋转或正向反向交换旋转的摇包法。

之后逐步发展至今天采用的KR搅拌法及喷枪插入铁水中的喷吹法。

第二节常用脱硫剂及脱硫指标一、常用脱硫剂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目前选用作为铁水脱硫剂的主要是Ca、Mg、Na等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常用的脱硫剂主要有:Ca系:电石粉(CaC2)、石灰(CaO)、石灰石(CaCO3)等Mg系:金属Mg粉Na系:苏打(Na2CO3)二、常用脱硫剂反应特点1.电石粉碳化钙脱硫反应为用CaC2脱硫有如下特点:1)在高碳系铁水中,CaC2分解出的Ca离子与铁水中的硫有极强的亲和力。

三脱讲座

三脱讲座

因而可以做到:
不需要预先脱硅; 较高废钢比(8~10%); 较低炉渣碱度(1.5~2); 处理后铁水温度高(1350℃).
31
不同预处理工艺脱磷比较
脱磷工艺 常规“三脱” 转炉 De-P 炉渣碱度 4~8 1.5~2
容器自 由空间 小 大
(T.Fe) 2~5% 7~18%
炉气 处理 简单 OG
脱硅处理 必需 不需要
45
JFE西日本製鉄所福山厂
1999年开始对第三炼钢厂全量铁水采用转炉脱磷预处理; 脱磷转炉:
吹炼时间:10min,冶炼周期:27min; 废钢比:7~10%; 氧气流量:30000Nm3/h,底吹气体:3000Nm3/h; 石灰消耗:10~15kg/t, 终点:[P]平均0.010%,温度1330℃。
1. 2. 3.
低磷钢种很少,是否有必要对全量铁水采用该项技术? 日本是否已普遍采用该项工艺技术? 是否会增加成本?
33
住友金属1990年研究报告
松尾亨,鉄と鋼,76(1990),1809
34
日本钢铁界的观点
1. 2. 3. 4.
第7届中日钢铁学术会议,1995年,海口 第8回日本 中国鉄鋼学術会議,1998年,千葉 第9届中日钢铁学术会议,2001年,西安 第10回日本 中国鉄鋼学術会議,2004年,千葉
一炼钢厂99%铁水 转炉脱磷预处理
住友金属鹿岛制铁所
43
鹿岛制铁所
脱磷转炉:
吹炼时间:8 min,冶炼周 期:22 min; 废钢比:10%,只加轻废钢 (最长1.8m); 出铁温度:1350℃,[C]: 3.8%; 渣量:40kg/t。
脱碳转炉:
吹炼时间:14 min,冶炼周 期:30min; 锰矿用量:15kg/t,Mn回 收率:30~40%; 转炉渣量:20kg/t,以干渣 方式回收。

铁水预处理工艺方法及原理

铁水预处理工艺方法及原理

铁水预处理工艺方法及原理铁水预处理是指铁水兑入炼钢炉前对其进行脱除杂质元素的一种处理工艺。

常用的工艺方法有:铁沟散料法、铁水罐内喷吹法、铁水罐内机械搅拌法等。

(1)铁沟散料法:高炉出铁时,在铁沟内的铁水上散入工业纯碱(Na2CO3)或复合脱硫剂(由Na2CO3 、CaO、CaCO3、CaF2、C粉等配合而成),利用铁水流动时的冲击湍流运动使铁水与脱硫剂搅拌混合,促进脱硫反应,达到脱硫目的。

该法简便易行,但脱硫效率波动大(约为20—60%)、环境污染大、恢硫多。

已基本不用。

(2)铁水罐内喷吹法:如右图所示:在送去转炉的铁路线上设立喷吹脱硫站,喷枪的铁管外复合有耐火材料浇注料,可插入铁水内一定深度,以空气为载体,喷入粉状脱硫剂,进行脱硫,而后耙除脱硫渣,防止恢硫(脱硫渣如果不去掉,在后续过程中,脱硫渣中的硫又会返回铁水中,造成恢硫)。

由于该法使脱硫剂与铁水接触良好,脱硫效率较高,还可脱除部分硅和碳。

常用的脱硫剂:a、钝化石灰粉(不含钝化剂的石灰,存放时间稍长,吸水到一定程度,就会堵塞喷吹系统)。

优点:成本较低、脱硫效率较高。

缺点:环保较差、铁水温降较大。

b、复合脱硫剂(由Na2CO3 、CaO、CaCO3、CaF2、C粉等配合而成)。

优点:成本较低、脱硫效率较高、比钝化石灰粉较易耙渣。

缺点:环保较差、铁水温降较大。

c、钝化镁粒(金属镁粒需钝化,否则存放时易氧化,同时载体需改为氮气)。

金属镁粒喷入铁水后,会迅速气化,与铁水接触条件更好,脱硫率很高。

优点:脱硫率很高、喷吹设备和操作很简单、环保较好、铁水温降很小、脱硫渣量很小。

缺点:成本高。

d、钝化镁粒与钝化石灰混喷(结合了金属镁粒脱硫率很高和钝化石灰成本低的优点,还可根据铁水含硫量和所炼钢种,来调节钝化镁粒(0—100%)与钝化石灰的配比,从而达到最佳成本与脱硫率的配合。

优点:脱硫率很高且可调、环保较好、铁水温降较小、脱硫渣量较小、成本较低且可调。

缺点:喷吹设备投资较大、操作较复杂。

kr法脱硫工艺介绍

kr法脱硫工艺介绍
充分接触反应,达到脱硫目的。
脱硫站工艺布置及流程图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铁水脱硫站工艺布置
在转炉加料跨(DE跨) 11#~14#柱间建设3座脱硫站, 每座脱硫站采取搅拌和扒渣同 工位的生产方式。加料、脱硫、 设备维修在脱硫位操作平台上 进行,搅拌头采用更换方式, 搅拌头热修补在操作维护平台 上进行。脱硫渣罐车与铁水包
搅拌系统画面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KR搅拌脱硫示意图
备料加料系统画面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KR搅拌脱硫示意图
液压系统画面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KR法脱硫与喷吹法脱硫工艺特点对NUninivg比exirasiMtyedical
(2)消耗量小,产生渣量少; (3)脱硫处理时间短,铁水温降小。
缺点: (1)价格昂贵; (2)加工运输贮存、使用都有安全问题, 操控较困难。
CaO基(石灰粉)
优点: (1)有较强的脱硫能力; (2)脱硫产物疏松,扒渣方便,对包衬侵蚀轻; (3)资源广,价格低,易加工, 使用安全。
缺点: (1)耗量大,渣量大; (2) 流动性差,在料罐中易“架桥”堵塞; (3)极易吸潮,降低反应效果,且使运输、贮存较为困难。
程式如下:[Mg]+[S]=[MgS]
喷吹法不足是,动力学条件差。 有研究表明,在都使用CaO基脱硫剂的情况下,KR法的脱硫率
是喷吹法的四倍。
KR法脱硫与喷吹法脱硫工艺特NU点ninivgex对irasiMty比edical
脱硫剂种类与优、缺点
Mg基(颗粒镁)
优点: (1)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并且不容易回硫;

凌钢KR法铁水预处理综述

凌钢KR法铁水预处理综述

凌钢KR法铁水预处理综述陈永军,段世钰,李平(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1)摘要:从铁水预处理概念入手,以凌钢KR法铁水脱硫工程为案例,对该工程的工艺流程、设备组成及各种设备形式的优缺点进行了论述,为KR法铁水脱硫的设计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铁水预处理;KR法;脱硫铁水预处理是指铁水在兑入炼钢炉之前对其进行脱除杂质元素或从铁水中回收有价值元素的一种处理工艺,该工艺可分为:普通铁水预处理(脱硫、脱硅、脱磷即“三脱”)和特殊铁水预处理(提钒、提铌、提钨等)。

文章讨论的是普通铁水预处理中的脱硫工艺。

1 KR机械搅拌法铁水预处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喂镁包芯线、搅拌喷吹法等。

现阶段主流的处理方法有:喷吹法(单吹颗粒镁、复合喷吹、混合喷吹及分步喷吹)和KR机械搅拌法。

凌钢“十二五”铁水预处理采用KR机械搅拌法进行脱硫,可为洁净钢生产体系提供优质低硫铁水。

其具有工艺设备配置高效、脱硫工艺稳定、工艺布局紧凑等特点。

该项目于2012年09月28日一次性热试成功,目标硫均在“双零以下”。

工艺流程详见图1。

KR机械搅拌法主要包括:搅拌桨升降旋转系统、上料加料系统、倾翻车及渣盘车、扒/捞渣机、集尘罩及除尘系统、测温取样装置等。

本文就该工程中的一些关键设备的选型做出分析。

2 设备选型及分析碟簧夹紧式搅拌桨升降旋转系统搅拌桨升降旋转系统作为机械搅拌法的核心设备,主要有搅拌桨升降装置、搅拌桨旋转装置、搅拌桨升降小车、搅拌桨升降导向架、搅拌桨定位夹紧装置、搅拌桨等。

除搅拌桨定位夹紧装置外,目前投入运行的搅拌桨升降旋转系统结构形式相类似。

搅拌桨定位夹紧装置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液压缸夹紧装置;另一种是采用碟簧夹紧装置。

两种方式的区别见定位夹紧装置对比表(见下页表1)。

加料系统(向下出料的喷吹罐)脱硫剂用槽罐车运至铁水预处理站,采用气力输送至储料仓内储存,然后脱硫剂首先加入具有称量功能的喷吹罐内,经浓相输送系统送入伸缩溜管,将料投入到铁水罐中。

钢铁脱硫之KR定向快速脱硫技术的应用

钢铁脱硫之KR定向快速脱硫技术的应用

钢铁脱硫之KR定向快速脱硫技术的应用关键词:脱硫技术脱硫剂脱硫效率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炼钢厂120t转炉区域配备3座KR 铁水预处理,3座120t的顶底复吹转炉、配有副枪,2台单流直弧型板坯连铸机,2台单流直弧型中薄板连铸机,精炼区配有CAS站、3座LF精炼炉、1座VD精炼炉、1座RH精炼炉等,目前120t转炉区域的工艺装备水平已具备了交通运输、石油化工、重型机械、海洋工程、核电军工等行业用钢的冶炼基础条件。

随着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以及降本增效工作不断深入推进,济钢炼钢厂铁水预处理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更有效地既满足炼钢工业的快节奏高品质要求,又要满足降成本的需要,发挥更重要更关键的作用,成为一项新的课题。

1、KR定向快速脱硫技术的应用1.1倒罐坑测温取样技术1.1.1提高KR铁水成分预知率铁水采样测温地点由操作室改为倒罐坑,并利用倒罐坑附近风动送样装置送HM样,节省了大量时间,保证在铁水处理前能够按需备料。

如图1所示,采用倒罐坑取样,可节省吊运进站倾翻的环节,约可节省4min的时间。

通过4min的时间,可有效提高成分预知率至98%。

根据铁水成分备料,避免了二次投料。

图1优化取样流程1.1.2优化预报铁水成分为有效利用炼铁铁水成分,对单罐、单包铁水成分由倒罐站负责直接报KR岗位和调度,对不同罐次混包的铁水,根据不同罐次出铁量和铁水硫含量进行计算,第一时间传递至KR岗位。

有效预报铁水成分信息,为KR处理提供指导。

如表1所示,从9月1日当天数据中可以看出,炼铁化验信息与炼钢化验信息差异很小,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表1优化预报铁水成分1.2强流化高压送投料技术受厂房工艺布局的影响,料仓位置距离KR处理位较远,且脱硫剂输送管道不能取直线进入,导致脱硫剂的输送过程中易发生堵料,投料受影响,脱硫效率无法保证。

经过技术改进,在由给料泵至投料管中间的输送管道,每隔5m增加助吹阀1个,提高压送效果,增加运输能力,也解决了堵料的痼疾。

铁水脱硫方法

铁水脱硫方法

铁水脱硫是钢铁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旨在降低铁水中的硫含量,以保证钢铁产品的质量。

硫在钢铁中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会降低钢的纯净度,影响其机械性能,特别是对于海洋平台、汽车板等高品质钢材的生产,要求铁水中的硫含量必须严格控制。

常见的铁水脱硫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机械搅拌法(KR法):通过机械搅拌器使铁水旋转,并喷入脱硫剂,如CaO或MgO,通过搅拌使脱硫剂与硫化物反应,实现脱硫。

2. 喷吹法:利用喷枪将粉末状的脱硫剂直接喷入铁水中,脱硫剂与铁水中的硫化物发生反应,从而降低硫含量。

3. 气体搅拌法:将含有硫的气体通入铁水中,通过气体的搅拌作用,使硫化物与气体充分混合并排出。

4. 悬浮法:将含硫化合物的悬浮液通入铁水中,通过悬浮液的吸附作用将硫分从铁水中分离出来。

5. 压入法:将含硫气体或液体通过压力直接压入铁水中,使其与铁水充分接触并达到脱硫效果。

以上方法中,机械搅拌法(KR法)因其效率高、控制参数灵活而被广泛应用。

此外,还有利用摇包、搅拌时间、转速等参数进行优化的方法,以及对脱硫剂的加入速度和量进行控制的技术,以提高脱硫效率和降低成本。

kr法脱硫工艺介绍演示教学

kr法脱硫工艺介绍演示教学

铁水KR机械搅拌法脱硫概述
KR (Kambara Reactor)法脱硫,是1963年Nippon Steel为了限制对镁的用量,广烟厂研究发明的。1965年 应用于工业生产。
所谓KR法脱硫,是将浇注耐火材料并经过烘烤的十 字形搅拌头,浸入铁水包熔池一定深度,借其旋转产 生的漩涡,经过称量的脱硫剂由给料器加入到铁水表 面,并被旋涡卷入铁水中使氧化钙基脱硫粉剂与铁水 充分接触反应,达到脱硫目的。
扒渣机
铁水车
铁水包
渣罐
KR脱硫主体设备及分布
主要设备的分布
KR搅拌脱硫示意图
KR脱硫示意图
KR搅拌脱硫示意图
搅拌系统画面
KR搅拌脱硫示意图
备料加料系统画面
KR搅拌脱硫示意图
液压系统画面
KR法脱硫与喷吹法脱硫工艺特点对比
脱硫工艺特点对比
KR机械搅拌法,是将浇注耐火材料并经过烘烤的十字形搅拌头,浸入铁 水包熔池一定深度,借其旋转产生的漩涡,经过称量的脱硫剂由给料器 加入到铁水表面,并被旋涡卷入铁水中使氧化钙基脱硫粉剂与铁水充分 接触反应,达到脱硫目的。其优点是动力学条件优越, 有利于采用廉价的脱硫剂如CaO,脱硫效果比较稳定, 效率高(脱硫到≤0.005%),脱硫剂消耗少,适应于低 硫品种钢要求高、比例大的钢厂采用。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CaO]+[S]=[CaS]+[O] 不足是,设备复杂,一次投资较大,脱硫铁水温降较大。
喷吹法不足是,动力学条件差。 有研究表明,在都使用CaO基脱硫剂的情况下,KR法的脱硫率 是喷吹法的四倍。
KR法脱硫与喷吹法脱硫工艺特点对比
脱硫剂种类与优、缺点
Mg基(颗粒镁)
优点: (1)反应速度快,脱硫效率高,并且不容易回硫; (2)消耗量小,产生渣量少; (3)脱硫处理时间短,铁水温降小。 缺点: (1)价格昂贵; (2)加工运输贮存、使用都有安全问题, 操控较困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友公司 鹿岛厂的 SARP工艺
新日铁 君津厂— ORP法
传统“三脱”工艺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川 崎 千 叶 厂
传统“三脱”工艺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神 户 钢 铁
加 古 川 厂
传统“三脱”工艺
1-脱硫间 3-脱硫、磷站 5-烟气冷却 7-渣间 9-冷却水 11-来自高炉
◆特殊铁水预处理:针对铁水中的特殊元素进行提纯精炼或
资源综合利用而进行的处理过程,如铁水提钒、提铌、提钨 等。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为了提高钢的质量,改善高炉和转炉的生产条件,铁水 炉外预处理技术已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 铁水预处理优点:
1) 铁水炉外脱硫能给高炉减轻负荷,可降低焦比,减 少渣量和提高生产率。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国外铁水三脱技术的发展
• 40年代:北美一些钢厂曾用氧化铁皮在高炉出铁口年进行 铁水脱硅
• 70年代:以日本为代表的钢铁企业进行铁水三脱研究,并 于80年代初应用于工业生产
• 1982年5月:日本住友公司鹿岛厂 开发的“住友碱精炼 法”—SARP法投产(苏打精炼法)
最短达到37min。宝钢X70、X80管线钢的硫含量最低为3ppm。宝钢无取向电工钢采用RH脱 硫后[S]≤30ppm,最低达到22ppm。本钢AHF(CAS-OB)处理过程可实现40%的脱硫率,该 技术属国内首创。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科研获奖
在高效精炼技术开发等方面形成了系统创新理论。该 技术的实施为抚钢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到2004年 底,抚钢新增产值10亿元,新增效益3亿多元。本人项 目执行负责人
0.30
(Mizushima) 24CaO+73 烧结矿+1 CaF2+2Na2CO3 41.2 吹 O2 0.11
千叶(Chiba) 25CaO+38 烧结矿+35 轧钢皮+2CaF2
1~5
(250t 混铁车)
Na2CO3
0.05
0.115
0.01~ 0.015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是国务院首批批准 有权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的大学,是国家 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校。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秦皇岛分校、基础学院、 文法学院、材料与冶金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 院、等17个院/部。
“十五”以来,承担各类科技项目2100多项, 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24项。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钢铁冶金研究所
东北大学钢铁冶金学科是我国建立最早的钢铁冶金 学科,也是获国家首批博士学位授予权、重点学科、博 士后流动站和“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学科。
从组建至今,东北大学钢铁冶金学科主持或承担了 几乎全部的我国钢铁冶金领域的重大科学研究与技术开 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均有较大的影响。
作为课题执行负责人,在课题的技术创新 和理论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该项目完 成后使本钢洁净钢冶炼技术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其中铁水预处理关键技术、IF钢 [P]=26ppm的控制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前期科研成果:
科研方面
(2)铁水预处理与炉外精炼工艺模型开发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材料与冶金学院
• 成立于1996年10月 • 下设:钢铁冶金研究所、有色金属冶金研究所
材料研究所、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所 热能与环境工程、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 工程热物理、冶金资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 • 拥有1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 • 2007年学院科研进款额超过5000万元
2)铁水炉外脱磷、脱硫,可使转炉炼钢渣量减少,做 到无渣或少渣炼钢,并可缩短冶炼时间,提高生产能力。
3) 同时,磷硫的去除对于提高转炉钢的质量是极为有 利的。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2 铁水“三脱”预处理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铁水“三脱”预处理
“三脱”使传统炼钢工艺发生了显著变化,将脱硫、 脱磷放在可以提供更好反应条件的铁水预处理阶段 进行,转炉的主要功能则向单纯升温和脱碳反应器 的方向演变,由此带来生产效率提高,消耗降低, 渣量减少,并使高效率、低成本生产洁净钢成为可 能。因此,该方法已为许多钢铁企业采用。
可吹 0.50 0.15
0.64~0.4 0.08
9.0 0.1~0.3 4~9 0.7~1.6
6 0.2~0.3
0.120 0.015 0.100 0.005 0.103 0.011 0.14 0.010
0.025 0.005 0.050 0.002 ~0.040 ~0.020 0.020 0.010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科研体系: 研究范围
铁水预处理与炉外精炼 工艺技术、模型开发
洁净钢冶炼用辅助材料开发 洁净钢新品种、新工 艺、新技术开发
研究方向
洁净钢冶炼工 艺技术、品种
及模型开发
科研方面
学科方向
“985”工程冶金材料 科技创新平台冶金学
科子方向——
高品质钢冶炼 工艺与技术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莱钢技术交流报告
铁水“三脱”预处理及KR脱硫技术
钢铁冶金研究所
战东平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主要内容
◆ 东北大学及本人工作概括简介 ◆ 铁水预处理简介 ◆ 铁水“三脱”预处理 ◆ 铁水预脱硫——KR脱硫技术 ◆ 东北大学在铁水预处理技术方面的开发工作
2006年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钢铁冶金学科获得全 国排名第一,其中“人才培养”和“学术声誉”两项指标评 分都是100分。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高品质钢冶炼工艺与技术”课题组
•姜周华(学术带头人)
•科研组
•工程组(设备组)
战 李 龚 李 董艳 余

花 伍藏
平 阳 伟 兵 喜民 强
粉剂单耗 O2 耗
三脱结果/%
/kg·t-1 /Nm3·t-1 [Si]o/[Si]f [P]o/[P]f [S]o/[S]f
铁温度或 ηP/ηs 温降/℃
工艺特点
新日铁君津 ORP
轧钢皮或(铁砂+精炼渣)
27
(320t 混铁车) 35CaO+55 轧钢皮+5CaF2+5CaCl2
52
神户钢铁公司H炉法 住友鹿岛 SARP (400t 混铁车)
◆用作脱磷设备后,由于渣量过大,罐口结渣铁严重,其盛铁 容积明显降低;
◆每次倒渣都需倒出相当多的残留铁水,否则倒不净罐内熔渣, 影响盛铁量和下次处理效果;
◆用苏打做脱磷剂罐称侵蚀严重。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新日铁大分厂铁水预处理工艺
传统“三脱”工艺
“三脱”工艺 厂名Northe脱a硅s剂te、rn脱磷U剂n、iv脱e硫rs剂it配y方/%
与宝钢、本钢、首钢、北钢等企业合作,成功开发以IF钢、无取向硅钢、 X80/X70管线钢等为代表的板带材产品。
与攀钢、抚钢、本钢、本钢特钢厂等多家企业合作开发了重轨钢、轴承钢、 齿轮钢等。
其中,抚钢轴承钢全氧含量最低达到5ppm,平均9ppm以下。使攀钢在国内首 先实现了350km/h高速轨的批量生产。本钢X70等硫含量小于20ppm的钢种LF冶炼时间
(3)洁净钢冶炼用辅助材料开发
通过对洁净钢冶炼用辅助材料进行理论与实验研究,并 结合冶炼设备、工艺和钢种特点,开发了一系列洁净钢冶 炼用辅助材料。
包括:
转炉出钢钢包渣改质剂、合成渣、脱硫剂,LF炉高效合成渣、预 熔渣、发泡剂、脱氧剂,RH脱硫剂,CAS-OB脱硫剂,低碳低硅钢精炼 渣系等。
应用:在宝钢、本钢、抚钢、攀钢、梅钢等20多家企业 应用,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工艺模型开发 开发了宝钢铁水预脱硫粉剂耗量预报模型、宝钢RH喷粉
脱硫模型、LF终点成分及温度预报模型,本钢、梅钢铁水预 处理终点硫含量预报模型等。
应用:铁水预脱硫粉剂耗量预报模型在宝钢一炼钢双枪 铁水脱硫站在线运行,运行效果良好。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前期科研成果:
科研方面
张 沙 孙郭

仲文
彪 骏 国会
洁净 不锈 炼钢 高氮 电电 自 钢冶 钢夹 工艺 不锈 渣渣 动 炼技 杂物 模型 钢技 冶连 控
术 技术 开发 术 金铸 制


控检


制测


模设


型备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个人简历
战东平,1976年10月出生,博士,讲师。2000年5 月留校任教。2003年3月在东北大学钢铁冶金专业获 博士学位。 承担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项。参加国 家十五攻关项目1项、国家技术创新项目2项、辽宁 省科技攻关项目4项,宝钢、梅钢、本钢、抚钢等20 多项企业课题的研究工作。 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奖励5项,市级科研奖励2 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著作4部。
特殊钢先进冶金工艺与装 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科研方面
前期科研成果:
(1)洁净钢高效冶炼工艺理论及技术
工艺理论及技术
开发了以IF钢、管线钢、硅钢、轴承钢、重轨钢等为代表的 电炉流程、转炉流程洁净钢高效冶炼工艺理论及应用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