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线监测运维作业指导书
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模板

ZY环境保护部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作业指导书HJC-ZY62-2014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作业指导书参考《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送审稿)》自2014年03月01日起实施编写:贺鹏审核:王强批准:杨凯1、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及检测方法。
针对应用于不同场合的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以下简称“仪器”),规定了两型仪器的检测范围。
I型仪器的检测范围为:(0.005~0.2)mg/L,ІІ型仪器的检测范围为:(0.2~2)mg/L。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作业指导书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13306 标牌HJ/T 212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标样核查check with standard solution仪器测量标准溶液,判定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2定量下限limit of quantification在满足示值误差要求的前提下仪器能够测定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
3.3记忆效应memory effect仪器完成某一标准溶液或水样测量后对下一个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
3.4标样加入试验回收率recovery仪器分别测量加入一定浓度的标准溶液前后的实际水样,计算加入标准浓液后测定值的增加量相对于理论加入量的百分率。
3.5零点漂移zero drift在未对仪器进行计划外的人工维护和校准的前提下,按规定周期连续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下限值的标准溶液,仪器的测定值与初始值之间的偏差。
3.6量程漂移range drift在未对仪器进行计划外的人工维护和校准的前提下,按规定周期连续测量浓度值为检测范围上限值80%的标准溶液,仪器的测定值与初始值之间的偏差。
3.7数据有效率availability of data在最小维护周期内示值误差满足要求的测试数据占所有测试数据的百分率。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程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程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遵循以下规范性引用文件:《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监测)系统现场端建设技术规范》(T/CAEPI 11-2017)、《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安装技术规范》(HJ 353-2019)、《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验收技术规范》(HJ354-2019)和《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11)。
此外,还需要遵循以下技术规范:《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运行技术规范》(HJ 355-2019)和《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Cr、NH3-N等)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HJ356-2019)。
同时,还需遵循《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 212-2017)和《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HJ477-2009)。
为了确保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使用一些设施,如化学需氧量(COD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电磁管道流量计、水质自动采样器、氨氮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pH水质自动分析仪和总磷水质自动分析仪。
监测站房是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保持整洁、干净,密闭并安装有空调和排风扇,温度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
此外,还需要安装有效的避雷设施和不间断电源(UPS),以及运行正常的视频门禁监控系统和洗手盆给排水系统。
灭火器也需要在有效期内。
在运行维护方面,需要对监测站房、环境和辅助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常见故障需要进行分析并及时排除,以确保在线监测系统的正常运行。
1.检查量水堰槽时,应确保其无变形、腐蚀或损坏,并且水流状态应为自由流,排水通畅。
2.安装超声波探头时,应固定牢靠,避免与水面之间有干扰物体。
水和废水检测作业指导书

水和废水检测作业指导书1. 前言本指导书主要针对水和废水检测的实验作业,涵盖了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流程、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等方面。
通过本指导书的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水和废水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
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归纳能力。
2. 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了解水和废水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规范,熟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并能够掌握量化分析的方法,实现对水和废水中污染物的检测和分析。
3. 实验仪器和材料•取样瓶•直尺、量杯、试管架、滴定管、取样针等基本实验仪器•水和废水样品4. 实验流程4.1 准备工作1.确保实验室平稳运行,仪器设备正常运转2.阅读实验操作规范,了解实验目的和要求3.检查实验仪器和材料是否齐备,并确保其完好无损4.对收集水和废水进行必要的初步处理,如退火或过滤4.2 实验操作实验A:水样检测1.取水样,在取样时,应保证水样来源清洁,取样瓶洗净后空转三次2.测定水样中硬度的浓度3.测定水样中氯离子的浓度4.通过滴定法测定水样中硫酸盐离子浓度实验B:废水检测1.取废水样,在取样时应选择代表性较好的样品进行测试,并切勿混淆废水类型2.测定废水中 COD、BOD、PH、NH3-N、总磷和总氮等项目的浓度4.3 记录实验数据1.将实验记录表进行有效的填写,清晰地记录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各种数据2.将实验数据输出至数据分析软件中,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3.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结果进行和分析,得出5.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应仔细检查实验仪器和材料,并严格遵守操作规范2.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并避免仪器的误用造成损坏3.在取样和标记等方面应注意洁净和规范,避免其他因素对样品测定造成干扰4.实验完毕后,要做好仪器的清洗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6.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我们可以得到具体的实验结果,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和分析。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废水运维手册

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废水运维手册1、定期开展现场运维工作,确保各点位在线数据年度传输有效率不低于95%O2、运维单位配备专职网络巡检人员,每天不少于4次查看环保平台在线数据,及时确认所运维点位现场系统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故障状态(环保平台上在线数据缺失、恒值6小时及以上、零值等异常现象)、数据超标状态(环保平台上在线数据超出该点位允许排放数据)、停运状态。
(一)现场系统正常运行期间运维工作内容1各站点每7天巡检一次,进厂运维前告知企业,企业确认当日运维工作事项。
2现场检查各设备是否运行正常,数据传输一致性是否符合要求。
根据巡检情况填写日常巡检记录。
3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必要的维护、维修、耗材更换工作,以保障仪器准确可靠运行,填写维护记录、易耗品更换记录。
3.1做好采样单元、监测单元、数据采集单元、辅助单元、监测站房单元的维护,及时清洗等比例采样器内采样瓶,并按要求查看及清空留样信息。
3.2固定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仪器日常运维按《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HJ/T355-2019)进行实施。
3.2.1每天应通过远程查看数据或现场察看的方式检查仪器运行状态、数据传输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是否正常,并判断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如发现数据有持续异常等情况,应前往站点检查。
322每7天对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至少进行1次现场维护。
323每周检查自动清洗用水供应、采样泵情况,检查内部管路是否通畅,仪器有无报警信息,并对报警信息及时进行有效处理。
定期对取样泵和预处理装置进行清洗。
3.2.4每周检查监测站房内电路及通讯系统是否正常。
325每周检查各监测仪器的标液和试剂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内,确保标液和试剂都在有效期内,更换标液和试剂后,立即进行手动校准,并填写标准/试剂更换记录及校准记录。
326每周检查数据采集传输仪运行情况,检查近7天内的历史数据是否完整,并检查监测仪表、数据采集仪、平台端数据是否一致。
在线水质监测与治理作业指导书

在线水质监测与治理作业指导书第1章水质监测与治理概述 (4)1.1 水质监测的意义与目的 (4)1.1.1 保证水环境安全:通过对水体中各类污染物浓度的实时监测,评估水环境质量状况,及时发觉潜在的水污染问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1.1.2 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监测饮用水源地水质,保证供水水质符合国家标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和身体健康。
(4)1.1.3 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通过监测不同区域、不同时段的水质状况,为水资源合理配置、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4)1.1.4 预防和控制水污染:通过对污染源头的监测和控制,预防水污染的发生,降低水环境风险。
(4)1.2 水质治理的基本方法 (4)1.2.1 物理方法: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和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吸附、离心分离等。
(4)1.2.2 化学方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或使其浓度降低至允许排放标准。
常见化学方法有中和、氧化还原、混凝等。
(4)1.2.3 生物方法: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体的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部分无机污染物。
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人工湿地等。
(4)1.2.4 膜分离技术:通过特定孔径的膜材料,对水中的污染物进行截留和分离。
如反渗透、纳滤、超滤等。
(4)1.2.5 水质强化处理技术:结合多种处理方法,对特定污染物进行高效去除。
如高级氧化、电渗析等。
(5)1.2.6 水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恢复和重建水生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水质改善。
包括生态浮床、人工湿地、滨岸带植被恢复等。
(5)第2章在线水质监测技术 (5)2.1 在线水质监测系统组成 (5)2.2 常见水质监测传感器 (5)2.3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5)第3章水质分析方法 (6)3.1 化学分析法 (6)3.1.1 滴定分析法 (6)3.1.2 沉淀分析法 (6)3.1.3 萃取分析法 (6)3.2 仪器分析法 (6)3.2.1 光谱分析法 (6)3.2.2 色谱分析法 (7)3.2.3 电化学分析法 (7)3.3 免疫分析法 (7)3.3.1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7)3.3.2 免疫荧光法 (7)3.3.3 免疫传感器法 (7)第4章水质参数监测 (7)4.1 水质物理参数监测 (7)4.1.1 水温监测 (7)4.1.2 透明度监测 (7)4.1.3 水色监测 (7)4.1.4 水位监测 (8)4.2 水质化学参数监测 (8)4.2.1 pH值监测 (8)4.2.2 溶解氧监测 (8)4.2.3 高锰酸盐指数监测 (8)4.2.4 总氮、总磷监测 (8)4.2.5 重金属监测 (8)4.3 水质生物参数监测 (8)4.3.1 叶绿素a监测 (8)4.3.2 生物需氧量(BOD)监测 (8)4.3.3 大肠杆菌群监测 (8)4.3.4 浮游动植物监测 (8)4.3.5 水生生物毒性监测 (9)第5章水质污染源识别与解析 (9)5.1 污染源识别技术 (9)5.1.1 地表水污染源识别技术 (9)5.1.2 地下水污染源识别技术 (9)5.2 污染源解析方法 (9)5.2.1 污染源成分分析 (9)5.2.2 污染源贡献率评估 (9)5.3 污染源治理策略 (9)5.3.1 点源污染治理 (9)5.3.2 面源污染治理 (9)5.3.3 混合源污染治理 (10)5.3.4 污染源治理效果评估 (10)第6章水质预测与预警 (10)6.1 水质模型构建 (10)6.1.1 模型构建原则 (10)6.1.2 模型构建方法 (10)6.1.3 模型参数校验 (10)6.2 水质预测方法 (10)6.2.1 时间序列分析法 (10)6.2.2 人工神经网络法 (10)6.2.3 机器学习方法 (10)6.3 水质预警系统 (10)6.3.1 预警系统构建 (11)6.3.2 预警指标体系 (11)6.3.3 预警阈值设定 (11)6.3.4 预警等级划分 (11)6.3.5 预警信息发布 (11)第7章水质治理技术 (11)7.1 物理治理技术 (11)7.1.1 过滤技术 (11)7.1.2 沉淀技术 (11)7.1.3 吸附技术 (11)7.2 化学治理技术 (11)7.2.1 氧化还原技术 (11)7.2.2 絮凝技术 (12)7.2.3 调节pH值技术 (12)7.3 生物治理技术 (12)7.3.1 活性污泥法 (12)7.3.2 生物膜法 (12)7.3.3 人工湿地技术 (12)7.3.4 厌氧处理技术 (12)第8章水质治理工程实践 (12)8.1 工程设计要点 (12)8.1.1 设计原则 (12)8.1.2 设计内容 (13)8.2 工程施工与验收 (13)8.2.1 施工准备 (13)8.2.2 施工过程 (13)8.2.3 验收 (13)8.3 治理效果评估 (13)8.3.1 评估指标 (13)8.3.2 评估方法 (14)8.3.3 评估结果 (14)第9章水质监测与治理信息化 (14)9.1 信息管理系统 (14)9.1.1 系统概述 (14)9.1.2 系统功能 (14)9.1.3 系统架构 (14)9.2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14)9.2.1 数据分析方法 (14)9.2.2 决策支持 (15)9.3 智能化监测与治理技术 (15)9.3.1 人工智能技术 (15)9.3.2 物联网技术 (15)9.3.3 云计算技术 (15)9.3.4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15)第10章水质监测与治理发展趋势 (15)10.1 新型传感器技术 (16)10.1.1 纳米传感器 (16)10.1.2 光纤传感器 (16)10.1.3 生物传感器 (16)10.2 先进数据分析方法 (16)10.2.1 机器学习 (16)10.2.2 深度学习 (16)10.3 绿色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策略 (16)10.3.1 绿色治理技术 (17)10.3.2 可持续发展策略 (17)第1章水质监测与治理概述1.1 水质监测的意义与目的水质监测作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水环境安全、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检测作业指导书

水利检测作业指导书1. 简介水利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确保水利设施的安全运行和水质的合格。
本作业指导书将介绍水利检测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正确、高效地进行水利检测工作。
2. 目的水利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保障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的安全。
通过检测,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和管理,提高水利设施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
同时,水质检测可以确保供水安全,防止因污染引发的健康问题。
3. 方法水利检测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包括物理检测、化学分析和生物监测等。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3.1 物理检测物理检测主要通过测量各种物理参数来评估水利设施的运行情况。
常见的物理参数包括水位、流量、压力、温度等。
测量各种物理参数时,应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2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水利检测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分析水样的化学成分来评估水的质量。
常见的化学分析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浑浊度、硬度、氨氮等。
进行化学分析时,应采集水样,并使用合适的试剂和仪器进行分析。
3.3 生物监测生物监测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水中的生物指标来评估水的质量。
生物指标包括水中的种类和数量等。
生物监测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水体中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或者通过采集水样后在实验室中进行分析。
4. 注意事项在进行水利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4.1 安全措施在进行水利检测之前,首先要确保安全。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手套等。
对于涉及到高处、深水和有害物质的检测工作,要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并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4.2 检测设备的校准在进行水利检测之前,要对检测设备进行校准。
校准的目的是确保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准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或者请专业人员进行校准。
4.3 采样和保存在进行化学分析和生物监测时,需要采集水样,并妥善保存以便后续分析。
采样时应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并严格按照采样方法进行操作。
水质监测作业指导书

水质监测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水是我们生活中至关重要的资源,保障水质的安全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进行水质监测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本指导书旨在为水质监测工作提供具体的指导和操作步骤,以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二、监测项目1. pH值测定pH值是衡量水样酸碱程度的指标,利用酸碱试剂对水样进行标定,通过比色或电极法来测定pH值。
2. 溶解氧测定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氧气含量的主要指标,通常使用溶解氧电极法进行测定。
3. 浊度测定浊度是衡量水体中悬浮颗粒物含量的指标,可以使用浊度计或比色法进行测定。
4. 总大肠菌群检测总大肠菌群是衡量水体中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指标,一般采用膜过滤法将水样进行过滤,将过滤膜培养在专用培养基上,通过计数来确定总大肠菌群的浓度。
5. 重金属测定重金属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可以使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进行测定。
三、水样采集与处理1. 采集点的选择根据监测目的和需求,在各类水体中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确保采样结果的可靠性与可重复性。
2. 采样器具准备准备干净的采样瓶、采样杯、滤膜、滤筒等必要的采样器具,并进行充分的清洗和消毒。
3. 采样方法根据监测项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
例如,溶解氧的采样需要密封瓶,防止氧气溶解度的变化;总大肠菌群的采样需要滤膜,将水样中的微生物固定在滤膜上。
4. 采样现场操作在采样点进行准备工作,标记好采样瓶,避免交叉污染。
在采样时,将瓶底接触水流,避免气泡和悬浮物的进入。
5. 混合样品处理对于大面积水体,需按照面积比例混合不同部位的采样样品,制备成混合样品,以提高代表性。
四、实验室操作与分析1. 样品保存正确保存采集的水样,避免样品中微生物生长和变质。
对于需保存较长时间的样品,应该进行适当的处理,比如冷藏保存或冷冻保存。
2. 仪器设备准备根据监测项目的要求,准备好相应的实验仪器和设备,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操作步骤与条件设定根据各个监测项目的操作标准,设置好实验条件和操作步骤,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运行维护服务规程

废液回收
水质在线监测设备所产生的废液,由运维方统一收集,在现场放置50L废液收集桶一个,并定期由运维方联系危废公司进行运输处理。
巡检单
设备巡检内容、情况、及处理情况说明
□COD□氨氮□流量计□数采仪□PH□总铬□总氮□总磷□采样器
日常维护工作记录
(一)维护预备
查询日志
□正常
试剂、耗材准备
□已准备
(二)系统检查
更换试剂并对仪器进行校准
清洗仪器内部的管路,有必要时进行更换
2
档案
按规范记录系统运行维护情况,包括:药剂更换记录、校准及漂移检查、检修记录、其他例行检查记录,并归入站点档案统一管理。
3
其他预防性维护
1、保持监测用房(监控箱)的清洁,保持设备的清洁,保证监测用房内的温度、湿度满足仪器正常运行的需求。
2、对电源、防雷、空调、门窗等辅助设备要进行经常性检查。
3、仪器经过维修后,在正常使用和运行之前必须确保维修内容全部完成,性能通过检测程序,按国家有关技术规定对仪器进行校准检查(由我公司标准样品或用户方的标准样品进行检测)。若监测仪器进行了更换,在正常使用和若数据存储、控制仪发生故障,在24小时内修复或更换, 并保证已采集的数据不丢失。
供电系统(稳压、UPS等)
□正常
通讯系统(本地通讯、远程通讯等)
□正常
控制系统(PLC、工控机等)
□正常
子站设施(泵、阀等)
□正常
采水系统
□正常
(三)仪器检查
仪器显示
□正常
仪器管路
□正常
仪器标定
□正常
(四)周期维护
仪器清洗
□正常
废液处理
□已处理
试剂更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作业指导书
云南中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本作业指导书用于规范国控、省控及市控重点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的日常运维工作。
一、编制依据
1.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办法》(修订)
2.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考核办法》(修订)
3. 《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现场监督检查技术规范》
5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安装技术规范(试行)》(HJ/T353-2007)
6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验收技术规范(试行)》(HJ/T354-2007)
7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运行与考核技术规范(试行)》(HJ/T355-2007)
8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试行)》(HJ/T356-2007)
9 云南省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运行维护作业指导书
二、作业内容
●每日运行维护工作
各片区运维管理人员每天必须对所管理片区在线监测系统进行远程查看:
1、查看数据是否正常上传;(国控和省控企业须同时上传云南省中心平台和中心平台;非国控企业上传中心平台。
),查看后发现数据掉线,找企业负责人配合解决或到现场自行解决。
保证传输率在95%以上。
上传各污染因子数据是否在合理有效范围内;具体要求:
(1)、数据是否在合理的变换范围内跳动。
若长时间为一个数据,说明监控系统或数采仪死机等,及时与现场人员及时联系,做简单的故障处理,否则必须在24小时内及时到现场处理故障并恢复设备正常运行。
(2)、数据是否超标;若数据超标及时与企业负责人联系,找出超标原因并以书面方式及时上报公司技术部和环保局。
(3)、数据是否为0;若数据为0,及时与企业现场维护管理人员联系,找出原因。
若企业停产或设备故障超2小时数据不上传的,必须以书面方式上报公司技术部和环保局。
(4)、上传数据的变化范围不能长时间的出现在小数点位数上变化。
各片区运维管理人员每天严格的记录自己负责片区内各排污口设备的运行情况,若发现问题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处理,要及时上报分片区负责人;若重大问题,必须以书面方式汇报。
具体细则:
1、发现故障当天不能及时到现场处理问题的必须上报。
2、设备故障不能在24小时内处理的必须以书面方式上报。
3、设备故障不能在48小时内处理的,必须以书面方式上报并写出情况说明和手工数据;及时更换备机处理故障问题。
4、设备故障需要更换备件和备机的当天必须提出书面报告,并实时跟踪和督促备件是否到位。
5、数据不能上传或数据有问题要求写情况说明上传环保局备案的,每天必须严格督促并确认情况说明报告是否传到环保局。
水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
1 定期检查和维护工作
1.1每周现场设施例行巡检
(1)检查各台自动分析仪及辅助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主要技术参数,判断运行是否正常。
(2)检查自来水供应、泵取水情况,检查内部管路是否通畅,仪器自动清洗装置是否运行正常,检查各自动分析仪的进样水管和排水管是否清洁,必要时进行清洗。
定期清洗水泵和过滤网。
(3)检查站房内电路系统、通讯系统是否正常。
(4)对于用电极法测量的仪器,检查标准溶液和电极填充液,进行电极探头的清洗。
(5)若部分站点使用气体钢瓶,应检查载气气路系统是否密封,气压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6)检查各仪器标准溶液和试剂是否在有效使用期内,按相关要求定期更换标准溶液和分析试剂。
(7)观察数据采集传输仪运行情况,并检查连接处有无损坏,对数据进行抽样检查,对比自动分析仪、数据采集传输仪及上位机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一致。
对报警记录进行逐条检查,存在超标的,及时向业主报告。
采用无线传输的,检查传输卡上的费用,不足时,及时充值。
检查数据传输是否在1%以内。
(8)认真、规范填写各项运维台账记录。
1.2每月现场维护内容
(1)化学需氧量(COD 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检查内部试管是否污染,必要时进行清洗。
(2)氨氮水质在线自动分析仪:气敏电极表面是否清洁,仪器管路进行保养、清洁。
(3)流量计:检查超声波流量计高度是否发生变化,查看最高水位是否超过流量计测量区域。
(4)每月的现场维护内容还包括对在线监测仪器进行一次保养,对水泵和取水管路、配水和进水系统、仪器分析系统进行维护。
对数据存储/控制系统工作状态进行一次检查,对自动分析仪进行一次日常校验。
检查监测仪器接地情况,检查监测用房防雷措施。
(5)每月对设备进行校验(采用国家认可的质控样,分别用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考核,一种为接近实际废水浓度的样品,另一种为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的样品,每种样品至少测定2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不大于标准值的±10%。
)、比对一次。
(6) 其他
①检查门禁系统、照明和UPS电源是否正常。
②保持机房、实验室、监测用房(监控箱)的清洁,保持设备的清洁,避免仪器振动,保证监测用房内的温度、湿度满足仪器正常运行的需求。
③保持各仪器管路通畅,出水正常,无漏液。
④检查各通信线连接是否松动,并进行处理;采用无线传输的,
检查传输卡上的费用,不足时,及时充值。
⑤按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仪器维护保养、易耗品的定期更换
工作。
⑥仪器废液应送相关单位妥善处理。
1.3每月现场维护内容
对在线设备进行零点、量程进行漂移实验。
1. 4例行维护和校准工作
(1)每3个月至少对总有机碳(TOC)水质在线自动分析仪试样计量阀等进行一次清洗。
检查化学需氧量(COD 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水样导管、排水导管、活塞和密封圈,必要时进行更换,检查氨氮水质自动分析仪气敏电极膜,必要时进行更换。
TOC—COD转换系数应根据季度性监测结果,经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确认,并进行备案后才能进行修正。
(2)根据实际情况更换化学需氧量(COD C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水样导管、排水导管、活塞和密封圈,每年至少更换一次总有机碳(TOC)水质在线自动分析仪注射器活塞、燃烧管、CO2吸收器。
三、常见故障诊断和维护处理方法
1.1 COD自动监控设施常见故障
1.2 氨气敏电极法氨氮自动监控设施常见故障
1.3 TOC法COD自动监控设施常见故障
1.4 流量监测仪常见故障
四、主要部件及备品备件维护及使用周期
1.1 TOC法COD自动监控设施部件维护及更换周期
1.2 UV法COD自动监控设施部件维护及更换周期
1.3 氨气敏电极法氨氮自动监控设施部件维护及更换周期
1.4 五参数在线自动监测仪部件维护及更换周期
1.5 TOC自动监控设施部件维护及更换周期
1.6 配水、采水单元部件维护及更换周期
序号项目维护周期备注9 清水泵清洗泵体、入水口滤网
10 采水管路检查是否出现打折现象,是否畅通;清理管路周边杂物,在含沙量大或者藻类密集的水体断面应根据具体情况进人工清洗
11 水泵1年聘请专业人员维护维修,建议更换水泵
云南中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运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