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储藏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

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粮油储藏应用技术基础知识虫就是利用低温对害虫的影响。

(3)电离辐射防治。

主要辐射源有X射线、r射线和电子束。

(4)机械除虫。

5、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植物本身的抗虫性,以虫治虫,利用微生物防治。

八粮情检测应用技术基础知识1、类型:(1)计算机、测温主机、测控分机、分线器(采集器)、测温电缆。

(2)计算机、测温主机、测控分机、测温电缆。

(3)计算机、测控分机、分线器(采集器)、测温电缆。

2、工作原理:是把传感器所感应到的信号变化,通过测温电缆、分线器(采集器)、测温主机传到主控机房的计算机上,保管人员在主控机房的计算机上可以随时观察到粮堆内外温湿度变化情况。

3、主要技术要求:(1)系统功能要求:粮情检测功能,智能分析功能,数据存储和检索功能,数据显示功能,数据打印功能,报警功能,自动控制功能,故障诊断功能,网络功能和扩充功能。

(2)硬件技术要求:计算机、元器件要求、测温电缆要求、通信电缆和电源电缆要求、抗干扰要求、防护要求、安全要求、防爆要求、工艺要求。

(3)软件技术要求: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

第五节安全知识一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一)安全生产的定义和内容1、安全生产:指保护劳动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健康和财产安全。

2、概念区分:安全生产和劳动保险,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3、安全生产的意义: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4、安全生产的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5、劳动保护的任务:(1)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减少和消除工伤事故。

(2)积极开展劳动保护工作,防止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3)搞好劳逸结合,保证职工精力充沛。

(4)根据妇女生理特点,对劳动妇女进行特殊保护。

6、劳动保护的方法:(1)加强领导,综合管理。

(2)贯彻法规,加强法制。

(3)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4)加强安全教育,改善劳动条件。

(5)提高劳动保护的科技含量。

(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1、国家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2、43、48条。

粮油储藏知识

粮油储藏知识

粮油储藏知识1.什么是储藏稳定性?储藏稳定性与哪些因素有关?粮油在储藏过程中,能保持品质不降低、干物质不发生损耗的特性称为储藏稳定性。

影响粮食和油料储藏稳定性的因素很多,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粮食和油料本身的特点、特性,如形态结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生理变化等。

另一类是环境条件、气象条件、储藏条件等。

2.粮堆的物理性质有哪些?为什么要研究粮堆的物理性质?粮堆的物理性质包括:散落性、自动分级、孔隙度、吸附性、导热性和气流性。

粮堆的物理性质是影响粮食储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粮食的储藏品质,而且它与粮食的清理、干燥、通风、气调以及粮仓设计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3.什么是粮食散落性?粮食是一种散粒体,内聚力很小,粮粒在自然下落形成粮堆时,由于粮粒的移动性和重力作用,粮粒会向四周滑落形成一个圆锥体,这种特性称为粮食的散落性。

4.散落性与粮油储藏的关系?(1)根据散落性的大小可判断粮油储藏的稳定状态。

(2)散落性有利粮油装卸运输。

(3)散落性是确定自流设备角度的依据。

(4)散落性使仓壁产生侧压力。

5.什么是粮食的静止角?静止角与散落性大小的关系怎样?粮粒在自然下落时形成圆锥型粮堆,其锥面母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称为静止角。

其大小与散落性的大小成反比。

6.什么是粮食的自动分级在粮食移动和散落过程中,同类型、同质量的粮粒和杂质会自然集中在同一区域,导致粮堆组成成分的重新分布,这种现象称为自动分级。

7.自动分级与粮油储藏有什么关系?如何防止自动分级?自动分级对于储粮安全有利有弊,具体表现如下:(1)自动分级影响储粮安全。

(2)自动分级影响熏蒸效果。

(3)自动分级影响机械通风效果。

(4)自动分级影响扦样准确性。

(5)利用自动分级可清理粮食和油料。

为了防止粮食产生自动分级,在粮食入库前,要将粮食晒干、除去杂质、不饱满粒和不完整粒,使粮食基本达到纯净和整齐一致;入库时尽量降低粮食落点高度和分散落点,边入库边挖角捞边,当日初步平整粮面,使用输送机进粮时,采用布料器,力求粮食散落均匀等。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目录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 (1)二、粮堆温度、湿度、水分和气体成分的变化规律 (8)三、粮堆的结露、预防和处理 (17)四、微生物与储粮发热霉变 (20)五、储粮生理 (21)六、粮油储藏技术 (33)七、小麦、玉米的储藏 (44)八、粮油仓储管理 (49)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粮油储藏是减少粮油在储藏过程中损失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粮油在储藏过程中的损失,是指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损失,由此也就确定了粮油储藏的基本任务是:第一,防止不应有的数量损耗;第二,尽量保持粮油的原有品质;第三,节约保管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应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

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粮堆物理性质是指粮油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反映出的多种物理属性。

粮堆是粮油储藏的基本形态,进入储藏状态的粮油籽粒均堆聚成粮堆,储藏期间粮油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也均在粮堆内进行。

因此粮堆所具有的各种物理属性是影响粮油储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粮油的储藏品质,所以,在粮油储藏中,必须首先了解粮堆的物理性质。

(一)散落性与自动分级1、散落性(1)散落性的概念粮粒在从一定高度自然落下形成粮堆时,向四面流散成为圆锥体的性质称为粮油的散落性。

粮油散落性的大小通常用静止角α表示。

静止角是指粮油由高点落下,自然形成圆锥体的斜面与底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静止角越大,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小;静止角越小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大。

反映粮油散落性大小的另一个指标是自流角β。

自流角是粮粒在不同材料的斜面上开始移动下滑时,该斜面的倾角。

自流角是一个相对值,它与粮粒自身的特性和斜面材料有关。

(2)散落性的影响因素①粮粒的物理状态粮粒的大小、形态、表面光滑程度等影响粮油的散落性。

粒大、饱满、圆形籽粒、表面光滑的粮油散落性大,反之,则散落性小。

如油菜籽、大豆等粮油的散落性较大,而小麦、稻谷等粮油的散落性较小。

下表给出了主要粮种的静止角。

中央储备粮油储藏技术知识问答

中央储备粮油储藏技术知识问答

第一章粮食储藏基础1、什么是粮食?粮食是指可供食用的谷物、豆类、薯类和油料的统称。

一般指粮食作物的种子或果实。

2、普通粮粒主要有哪几个部分组成胚、胚乳、皮层3、粮堆的组成及特点是什么?粮堆是粮食储存的基本形态,它是由粮粒堆聚而成的群体,粮堆除粮粒外还有杂质、霉菌、害虫和粮堆空隙中的空气等。

4、什么是粮食的物理性质?如粮食的流散特性――自动分级、散落性;粮食的热特性――导温性和导热性;粮食的吸附特性――吸湿特性、气体吸附特性、湿热扩散等。

5、什么是粮食的散落性粮食是一种散粒体,内聚力很小,粮粒在自然下落形成粮堆时,向周围流散开来,而形成一个圆锥体的特性。

粮食散落性的好坏一般用静止角或自流角来表示。

6、什么是粮堆的静止角粮堆的静止角也称为自然休止角,指粮粒自然下落时形成圆锥体的母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7、粮堆的静止角与粮食散落性的好坏关系如何粮堆的静止角与粮食的散落性成反比,即粮食的散落性好其静止角小;粮食的散落性差,其静止角大。

8、什么是粮食的自流角粮食散落性的另一量度是自流角,它是粮粒在不同材料斜面上开始移动下滑的角度,即粮粒下滑的极限角度。

自流角是一个相对值,它既与粮粒的物理特性有关,又与测试时用的材料有关,同种粮食在不同的材料上测定的自流角不同,不同种粮食在相同材料上的自流角也不同。

9、影响粮食散落性的因素有哪些?粮粒的大小、形状、表面光滑程度、容重、杂质含量都对粮食的散落性有影响。

(1)粮粒的形态:粒大、饱满、圆形粒、比重大、表面光滑、杂质少的粮食散落性好,反之则散落性差。

大豆粒大、呈圆形、表面光滑,其散落性比粒形较小、表面粗糙的稻谷好的多。

(2)杂质含量:粮食中杂质量增加,尤其是含轻浮杂质多的会阻止籽粒下滑,使散落性降低(3)粮食水分的高低:由于粮食水分的增加可是粮粒表面粘滞,粮粒间的摩擦力增大,当粮食发热霉变后散落性会完全丧失,形成结块现象。

10、粮食散落性与仓壁侧压力的关系一般讲,粮食的散落性越好,则粮食对仓壁的侧压力就越大;粮食的散落性越差对仓壁的侧压力就越小。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目录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 (1)二、粮堆温度、湿度、水分和气体成分的变化规律 (8)三、粮堆的结露、预防和处理 (17)四、微生物与储粮发热霉变 (20)五、储粮生理 (21)六、粮油储藏技术 (33)七、小麦、玉米的储藏 (44)八、粮油仓储管理 (49)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粮油储藏是减少粮油在储藏过程中损失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粮油在储藏过程中的损失,是指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损失,由此也就确定了粮油储藏的基本任务是:第一,防止不应有的数量损耗;第二,尽量保持粮油的原有品质;第三,节约保管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应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

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粮堆物理性质是指粮油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反映出的多种物理属性。

粮堆是粮油储藏的基本形态,进入储藏状态的粮油籽粒均堆聚成粮堆,储藏期间粮油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也均在粮堆内进行。

因此粮堆所具有的各种物理属性是影响粮油储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粮油的储藏品质,所以,在粮油储藏中,必须首先了解粮堆的物理性质。

(一)散落性与自动分级1、散落性(1)散落性的概念粮粒在从一定高度自然落下形成粮堆时,向四面流散成为圆锥体的性质称为粮油的散落性。

粮油散落性的大小通常用静止角α表示。

静止角是指粮油由高点落下,自然形成圆锥体的斜面与底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静止角越大,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小;静止角越小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大。

反映粮油散落性大小的另一个指标是自流角β。

自流角是粮粒在不同材料的斜面上开始移动下滑时,该斜面的倾角。

自流角是一个相对值,它与粮粒自身的特性和斜面材料有关。

(2)散落性的影响因素①粮粒的物理状态粮粒的大小、形态、表面光滑程度等影响粮油的散落性。

粒大、饱满、圆形籽粒、表面光滑的粮油散落性大,反之,则散落性小。

如油菜籽、大豆等粮油的散落性较大,而小麦、稻谷等粮油的散落性较小。

下表给出了主要粮种的静止角。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目录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 (1)二、粮堆温度、湿度、水分和气体成分的变化规律 (8)三、粮堆的结露、预防和处理 (17)四、微生物与储粮发热霉变 (20)五、储粮生理 (21)六、粮油储藏技术 (33)七、小麦、玉米的储藏 (44)八、粮油仓储管理 (49)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粮油储藏是减少粮油在储藏过程中损失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粮油在储藏过程中的损失,是指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损失,由此也就确定了粮油储藏的基本任务是:第一,防止不应有的数量损耗;第二,尽量保持粮油的原有品质;第三,节约保管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应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

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粮堆物理性质是指粮油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反映出的多种物理属性。

粮堆是粮油储藏的基本形态,进入储藏状态的粮油籽粒均堆聚成粮堆,储藏期间粮油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也均在粮堆内进行。

因此粮堆所具有的各种物理属性是影响粮油储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粮油的储藏品质,所以,在粮油储藏中,必须首先了解粮堆的物理性质。

(一)散落性与自动分级1、散落性(1)散落性的概念粮粒在从一定高度自然落下形成粮堆时,向四面流散成为圆锥体的性质称为粮油的散落性。

粮油散落性的大小通常用静止角α表示。

静止角是指粮油由高点落下,自然形成圆锥体的斜面与底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静止角越大,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小;静止角越小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大。

反映粮油散落性大小的另一个指标是自流角β。

自流角是粮粒在不同材料的斜面上开始移动下滑时,该斜面的倾角。

自流角是一个相对值,它与粮粒自身的特性和斜面材料有关。

(2)散落性的影响因素①粮粒的物理状态粮粒的大小、形态、表面光滑程度等影响粮油的散落性。

粒大、饱满、圆形籽粒、表面光滑的粮油散落性大,反之,则散落性小。

如油菜籽、大豆等粮油的散落性较大,而小麦、稻谷等粮油的散落性较小。

下表给出了主要粮种的静止角。

粮油保管知识大纲

粮油保管知识大纲

欢迎阅读粮油仓储保管基础知识一、名词解释:1.粮油储藏粮油储藏即粮油保管,是指粮食、油料和油脂在离开生产领域,尚未进入消费领域,而在流通领域的停滞,它是粮食流通中间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3.三温:4.三湿:5. 6.安全粮米均为安全粮。

7.半安全粮:是指含水量略高于安全粮,能在气温较低季节短期储藏,而不能在当地安全过夏的粮油。

五月至十月份,小麦水分超过安全水分0.1~0.5%以内,玉米超过安全水分0.6~1%为半安全粮;十一月至下年四月份,小麦水分超过安全水分在0.6~1.5%以内,玉米超过安全水分在0.1~1%以内,为半安全粮。

超出以上标准为危险粮。

8.危险粮:是指含水量高于半安全粮,极易发热、霉变的粮油。

9.结露:指空气遇冷物体表面,水汽开始凝结成水的现象。

由于粮食的吸湿特性,决10.11.12.二、简答1.储粮机械通风的作用:第一、创造低温环境,改善储粮性能;第二、均衡粮温,防止水分结露;第三、制止粮食发热和降低粮食水分;第四、排除粮堆异味,进行环流熏蒸或谷物冷却;第五、增湿调质,改进粮食加工品质。

一般情况下,当大气湿度小于70%,外温低于粮温5℃度,通风对降温、降水都有利,可以通风。

但在雨、雪、雾天气,大气湿度处于或接近饱和状态,一般不宜通风。

2.通风技术的应用:⑴新粮入仓的平衡通风,⑵秋季的防结露通风,⑶冬季的冷却通风,⑷夏季的排积热通风,⑸冷芯粮的均温通风,⑹高水分粮的降水通风,⑺低水3.4.温等变化,再结合仪器的检测结果,对粮情变化趋势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储粮安全。

5.如何判断粮食入仓的杂质区?不同的入粮方式,杂质聚集的规律是不同的,因此可根据入粮方式来判断杂质的分级区;另外,可根据测温系统反映出的高温点、通风过程中不降温的部位、熏蒸杀虫不彻底的部位或米温计较难插入的部位,都有可能是杂质分级区,再结合扦样检验,就可确定杂质的分级区。

6.高大平房仓在入粮前应做哪些检查?高大平房仓是一种新仓型,为做到对仓体结构和配置设备性能的质量心中有数,应下术质量要求》,在正式装粮之前要进行空仓检测调试。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

粮油储藏基础知识目录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 (1)二、粮堆温度、湿度、水分和气体成分的变化规律 (8)三、粮堆的结露、预防和处理 (17)四、微生物与储粮发热霉变 (20)五、储粮生理 (21)六、粮油储藏技术 (33)七、小麦、玉米的储藏 (44)八、粮油仓储管理 (49)第一讲粮油储藏基础知识粮油储藏是减少粮油在储藏过程中损失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粮油在储藏过程中的损失,是指数量和质量方面的损失,由此也就确定了粮油储藏的基本任务是:第一,防止不应有的数量损耗;第二,尽量保持粮油的原有品质;第三,节约保管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同时应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

一、粮堆的主要物理性质与储藏的关系粮堆物理性质是指粮油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反映出的多种物理属性。

粮堆是粮油储藏的基本形态,进入储藏状态的粮油籽粒均堆聚成粮堆,储藏期间粮油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也均在粮堆内进行。

因此粮堆所具有的各种物理属性是影响粮油储藏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粮油的储藏品质,所以,在粮油储藏中,必须首先了解粮堆的物理性质。

(一)散落性与自动分级1、散落性(1)散落性的概念粮粒在从一定高度自然落下形成粮堆时,向四面流散成为圆锥体的性质称为粮油的散落性。

粮油散落性的大小通常用静止角α表示。

静止角是指粮油由高点落下,自然形成圆锥体的斜面与底面水平线之间的夹角。

静止角越大,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小;静止角越小表示粮油散落性越大。

反映粮油散落性大小的另一个指标是自流角β。

自流角是粮粒在不同材料的斜面上开始移动下滑时,该斜面的倾角。

自流角是一个相对值,它与粮粒自身的特性和斜面材料有关。

(2)散落性的影响因素①粮粒的物理状态粮粒的大小、形态、表面光滑程度等影响粮油的散落性。

粒大、饱满、圆形籽粒、表面光滑的粮油散落性大,反之,则散落性小。

如油菜籽、大豆等粮油的散落性较大,而小麦、稻谷等粮油的散落性较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强迫休眠:成熟而脱离植株的种子,由于内在因素或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种子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现象2吸湿滞后现象在同一温湿度条件下,种子解吸等温浅和吸附等温浅并不重合,而解吸等温成滞后于吸附等温浅。

3粮食平衡水分: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粮食解吸和吸附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粮食水分含量4有氧呼吸:粮油籽粒在外界氧气作用下,通过一系列酶促氧化,最后生成氧化产物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这一过程称——5空调与气调:空调——只改变空气温度和湿度,而不改变空气气体成分比例,气调:改变原有空气的组成成分或调节气体成分的配比,并将一定的气体成分维持在一定局限范围内的过程。

6静止角:粮粒自由下落形成粮堆时,由于内聚力小,形成一个圆锥体,则圆锥体斜面与底面之间的夹角称——7通风通路比:从管道中泄出的气流,穿过粮堆,然后到达粮面,气流在粮堆中运行的最长通路与最短通路之比称之为通风通路比8安全水分:65%相对湿度条件下的粮食平衡水分称9水分转移:高水分粮和低水分粮混存在一起时,由于高水分粮部位水蒸气分压高,而向低水分区域扩散,最后导致高水分粮水分逐渐降低而低水分粮的水分逐渐开高,10呼吸基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消耗的物质称11自动分级:粮食在移动或受到振动时,同类型粮粒或同类型的杂质在粮堆中聚集,使粮堆组成成分发生重新分布,这种现象称之为自动分级12吸湿等温线:粮食平衡水分是空气相对湿度的函数,在温度为一定值时,代表这种函数关系的曲线称之为吸湿等温浅。

13粮食平衡水分: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粮食吸附和解吸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粮食水分含量就称之为平衡水分14湿热扩散:粮食水分朝着热流移动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之为湿热扩散15结露与露点; 当空气中水分含量不变时,温度突然下降,空气中水蒸气变成为饱和状态,水分开始从空气中凝结出来,凝聚在粮食表面这种现象称之为结露。

结露时的温度称之为露点。

16呼吸作用: 粮食籽粒内部的营养成分,在多酶系统和外界氧气的作用下,彻底氧化分解,最后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这一过程就称之为粮食的呼吸作用17后熟作用: 后熟期间,粮食的种用品质、工艺品质逐步改善的过程称之为后熟作用18粮堆发热: 粮堆温度不正常的升高现象称之为粮堆发热19、散落性:粮食不受阻挡自由下落时具有向四周流散形成锥体的性质。

20、种子寿命:种子从收获到发芽降低到50%(半活期)的时间。

21、粮堆发热:粮堆温度不正常上升或粮温该降不降反而上升的现象。

22、结露:保持某一空间的绝对湿度不变,温度下降,则相对湿度升高,当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就会有液体的水珠出现,称为结露。

23、自流角:粮粒放在某种材料的板面上,使粮粒开始下滑时板的倾斜角。

24、通风途径比:粮堆通风时,空气通过粮堆到达粮面所经过的最长途径与最短途径之比。

25、单位通风量:吨粮所需的通风粮。

TTC值以红四方法测定粮粒生活力的值叫TTC值,它表示染色中胚部变红粒数占受试粒数的百分比。

单一气调:只控制单一气体的浓度而达到理想气调效果的方法。

地温不变层:地表面下16米深处,地温的年变化幅度为0.1℃,此地层称作地温不变层。

种子休眠:凡具有活力但停留在不能萌发或发芽困难的状态中。

潜热:物体上发生物态变化,温度保持不变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潜热。

吸附滞后现象:同一种粮食在一定温度下,相对于同一个空气相对湿度,•解吸时的水分高于吸附时的水分的现象叫吸附滞后现象。

脂肪酸值:中和100克粮食中游离脂肪酸所需的KOH毫克数。

均匀通风:沿送风管道的每个出风口风量相等。

制冷工况:制冷机组工作时状态,主要指制冷机组工作时的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

混合气调:通过控制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气体成分配比,达到气调效果的气调方法。

热入冷出:小麦收获后乘热入仓,到秋季气温下降时采用连续通风方法将粮温降低,之后以低温方法储藏贴附射流:送风口靠近房间的天花板,射流上边动压大静压小,下边动压小静压大,射流便在上下边缘静压差的作用下,贴天花板面流动,不会中途下弯。

当量温度:由太阳辐射热所换算的相当于气温增加的温度。

降落值:是表示α-淀粉酶的一种指标,以搅拌器放入仪器后,到自动落下的时间(秒)表示。

内贴式防潮:防潮层设在主要呈重结构的内侧。

吸附:某物质的分子在相界面上发生自动浓集的现象。

低温不变层:地表面下16米处,地温年变化幅度为0.1℃。

孔隙度:在粮堆体积中,粮粒间空隙所占的体积百分比。

卡诺循环: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绝热过程所组成的理想循环。

呼吸商:呼吸过程中,放出的二氧化碳体积与吸收氧的体积之比。

生活力:表示种子生命力存在与否的一个指标。

湿热扩散:水分在粮堆内沿着由温度梯度引起的蒸气压梯度而移动的现象。

陈化:粮食储藏超过一定期限,生活力渐趋衰老,最终完全丧失的过程。

工艺成熟:粮食收获后,工艺品质得到提高的过程。

胶着包装:密闭的塑料袋内装粮充入CO2,由于粮食对CO2的吸附作用,使粮食呈胶着状态,造成负压而保鲜粮食的技术。

单位通风量:指每吨粮食每小时的通风体积(M攩3攪/吨.小时)。

“三低”储粮:指低温、低氧、低药防治,是粮食储藏的综合措施。

劣变:不良环境条件造成粮粒生活力迅速丧失的过程。

临界水分:相对湿度为75%条件下的粮食平衡水分。

闭口系统:没有物质穿过界面,系统的物质始终保持恒定。

显热与潜热:由于物体升温或降温所需吸收货放出的热量称之为显热,而物体只发生物态变化,而温度维持不变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潜热。

水分再分布:高水分粮与低水分粮混存时,由于吸附和解吸的作用,高水分粮水分逐渐降低崐,而低水分粮水分逐渐升高的过程。

二填空题1气调储粮技术根据实施途径不同,分为人工气调和生物降氧两大类,其中氮气储粮为人工气调技术,该技术根据实施方法不同,分别为钢瓶充氮法制氮机法分子筛富集法,此技术根本目的是减少粮堆内氧气的含量。

2 粮粒对气体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这类吸附的特点是(1) 没有电子转移、(2) 、可吸附也可解吸(3) 可形成多分子吸附层、(4) 随温度升高吸附速度下降、(5) 越易液化的气体越易被吸附、这类吸附随温度的升高,吸附速度及吸附量下降。

3 导致粮堆内湿热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粮堆内存在温差,湿热扩散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高温区域的粮食水分向低温区域转移.严重时在低温区域会导致粮堆内水分结露。

4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中根据仓房形式不同,可将通风技术分为房式仓通风技术、立筒仓通风技术和浅圆仓通风技术.通风气流穿过粮堆时造成的阻力损失与穿过粮堆的风速和粮堆厚度成正比,与孔隙度反比.存气箱通风主要使用于房式仓仓型, 存气箱通风时必须采用负压通风形式和人工辅助手段。

5 地下土洞库的仓顶结构有内贴和外贴之分,内贴结构分为四层他们从里到外分别为吸湿层防潮层连结层和壳体层。

1 粮堆是一个大的生态体系,在这个生态体系中,除了基本粮粒之外,还有微生物、虫子、杂质、气体成份、组成粮堆的这些成分按其特性分为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 对储粮稳定性影响最大的为生物成分。

2 根据导致粮食发热的起因,将粮堆发热分为干粮发热湿粮发热两种.导致粮堆发热的主要因素为昆虫和微生物,由此导致的发热类型分别为上层发热下层发热局部发热和垂直发热。

3 气调储粮技术, 当用气密材料密封粮堆时,为了确保粮堆的气密性,一般应做到五查,分别为热合前查、热合后查、挂在仓内查、密封前查、检查粮情势时查。

4 通风储粮技术,由于空气的粘滞性和粮面表面的粗糙性,当气流穿过粮层时,会造成一定的阻力损失。

而这些损失主要包括摩擦阻力损失、局部阻力损失, 此阻力损失与穿过粮层厚度和气流风速成正比, 与粮堆孔隙度成反比。

为了确保通风的均匀性, 应遵循通风通路比原则, 则通风降温的通路比为 1.5:1~1.8:1 范围,而通风降水的通路比为 1.25:1~ 1.5。

通风降温设计的仓房能否用于通风降水系统不能气流在管网中的分布与管网的阻力有一定的关系,管网阻力越大则气流越小。

1、被粮粒吸附的水分,根据其与粮粒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可分别称作结合水、吸附水和结合水。

2、粮食进行若进行有氧呼吸,以碳水化合物为呼吸基质时,呼吸商为 1 ;以脂肪、蛋白质为呼吸基质时,呼吸商为<1;以有机酸为呼吸基质时,呼吸商为>1 。

3、气调储藏中,为保证储粮品质,粮食含水量应控 65% 以下。

单一气调时O2应控制在2% 以下;CO2为40% ;N2在 98% 以上。

4、粮堆的导热系数和导温系数小,说明粮堆传热小、降温升温速度小。

5、粮食对水分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又有化学吸附;先发生吸附,后发生吸附,最后出现毛细管凝结,一般出现毛细管凝结水时的环境湿度为。

被吸附的水分相应被称作、。

三绘图与分析1 制冷系统中除了四大主要设备之外,为了提高制冷运行效果和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平稳性,还经常增加一些辅助设备,这些辅助设备有哪些,它们在系统中的作用各是什么。

1.辅助设备有(1)油过滤器作用是过滤从压缩机喷出来的润滑(2)储液器作用是储备制冷剂液体以备系统负荷大时使用。

(3)过滤干燥器作用是过滤制冷剂中的杂质和干燥制冷剂中的水分,防止冰塞现象发生(4)气夜分离器作用是分离制冷剂液体,防止湿压缩现象发生2 绘制单管通风系统图,并简要阐述该通风系统的特点和通风注意事项。

特点(1)可以采用正压通风也可采用负压通风(2)移动方便,安装简单。

(3)非常适合处理局部粮食发热。

注意事项:通风时必须保持仓内空气流通,否则降温除湿效果会下降,上层发热易采用正压通风,中下层发热易采用负压通风。

绘制单管通风系统图,并简要阐述该通风系统的特点和通风注意事项。

3房式仓通风系统的通风形式分为哪几类,而每一类又分为多少种通风。

请简要叙述(1) 压缩机——把低温低压的气体制冷剂压缩成为高压高温的过热气体制冷剂(2) 冷凝器——把高压、高温的过热气体制冷剂冷却放热,然后变成为高压、高温的液体制冷剂。

(3) 膨胀阀——(a)保证冷凝器与蒸发器之间的压力差,能够是制冷剂在冷凝器中高压条件下放热冷凝,同时又能够保证在蒸发器中低压条件下吸热汽化。

(b)控制系统制冷剂的供给量。

(4) 蒸发器——制冷剂在蒸发器中吸热汽化由液体变成为气体,然后把某空间或某物体的热量给带走。

从而达到制冷目的。

4 绘制存气箱通风系统通风似拟图,并简要阐述通风系统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事项.(1)机进风口与仓房风口相连接。

(2)塑料薄膜覆盖粮面,然后试抽气,检查是否有漏气。

(3)揭膜,首先从最远端开始,然后逐渐揭向空气分配箱上端。

注意事项(1)必须采取负压通风。

(2)一般采用中压风机。

(3)一定要人工辅助揭膜。

(4)待粮温与气温相差8-10度时进行第二次揭膜,依次类推。

(5)注意通风死角的处理。

画出典型的粮食吸湿等温线,•并分析粮食吸湿等温线的特点及与储藏稳定性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