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储藏学作业
粮油储藏学实验指导书详解

实验一 粮食呼吸强度的测定(一)实验目的呼吸作用是粮食在储藏期间的重要生理作用,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粮食,其呼吸强度与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剧烈的呼吸作用不仅消耗储粮中的营养物质,而且是导致粮堆发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粮食的呼吸作用,对于安全储粮,保持储粮品质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研究呼吸作用时常用的生理指标是“呼吸强度”,它表示粮食在储藏期间呼吸作用的强弱,通常以每100g 干物质在24h 内放出二氧化碳毫克数或吸收氧的毫克数来表示。
测定呼吸强度的方法很多,但常用的是以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为基准,可分为两大类,测定气体体积变化的检压法和测定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滴定法、比色法等。
简易法属于测定二氧化碳释放量的滴定法。
本实验要求学会用简易法测定粮食的呼吸强度,为判断储粮稳定性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用纱布将一定量的待测样品包好,并且悬挂在带有金属钩的橡皮塞下面,把橡皮塞盖在盛有定量氢氧化钡溶液的广口瓶上,并且要塞紧。
橡皮塞上装有干燥管,干燥管内装有色钠石灰,其作用是吸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空气中的氧源源不断地进入广口瓶,以利于广口瓶内样品的呼吸作用正常进行。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装有色钠石灰的干燥管 2—橡皮塞 3—小钩4—盛有样品的纱布袋 5—广口瓶 6—0.05N 氢氧化钡溶液经24h 后,瓶内待测样品呼吸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完全被氢氧化钡溶液吸收,生成碳酸钡和水,反应式如下:O H BaCO CO OH Ba 2322)(+→+拔去橡皮塞,滴入1~2滴酚酞指示剂,用标准草酸溶液滴定瓶中剩余的氢氧化钡,反应式如下:O H O BaC O C H OH Ba 2424222)(+→+此外,再做一个空白实验为对照,其内只加定量的氢氧化钡,不放样品,经24h 后用同样的方法滴定。
空白滴定与样品滴定所用草酸量之差,即代表样品放出的二氧化碳量(毫克)。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500mL 广口瓶4个,用橡皮塞塞紧,塞下悬挂金属勾;2.干燥管4支;3. 5OmL 酸式滴定管1支;4. 25mL 大肚吸量管1支,5mL 移液管1支;5. 洗耳球一个;6. 小漏斗一个;7. 0.05mol/L 氢氧化钡溶液;8. 标准草酸溶液(2.8636克/升);9. 有色钠石灰;10. 酚酞指示剂。
粮油储藏学考试题目范围及答案详解

第一章粮食的物理性质1.试叙述粮堆的组成及其与粮食储藏的关系一、粮堆的组成成分主要有:粮粒、杂质、储粮害虫、微生物以及粮堆内的气体成分二、各组分与粮食储藏的关系(一)粮粒与粮食储藏的关系由于同类粮食的品种、种植和生长条件、生长部位、收获时间、收获方式和脱粒方式、晾晒与否导致粮食粮食入仓的水分、入仓温度以及耐储藏时间各有差异,影响了储粮的稳定性以及储粮过程中的日常管理(二)杂质与储粮的关系杂质对储粮稳定性的影响主要包括:1.有机杂质具有较强的呼吸能力,使储粮稳定性下降2.有机杂质是虫霉的滋生场所,为以后粮食发热霉变提供条件。
3.杂质聚集的地方,改变了粮食的孔隙度,为以后储粮的发热霉变提供了条件。
4.杂质超标,同时也会影响储藏粮食的等级。
(三)储粮害虫与粮食储藏的关系储粮害虫对粮食储藏的影响包括:1.由于虫害的影响,造成粮食重量的损失。
2.有些害虫喜食粮食籽粒的胚芽,使得种粮的发芽率降低甚至完全丧失。
3.有些害虫蛀蚀粮食的胚乳,使粮食的营养价值降低。
4.储粮害虫的一些生命活动导致粮食发热。
5.有些害虫还能危害仓、厂建筑与包装器材(四)微生物与粮食储藏的关系粮食是微生物良好的呼吸基质,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进行新陈代谢,来维持生命活动和危害粮食,在粮堆内积聚热量促使储粮发热霉变。
使粮食的营养物质分解,造成粮食质量损失,营养降低。
同时使储量变色变味,造成食用品质、饲用品质、工艺品质降低。
甚至能产生毒素,使粮食带毒,影影响人畜安全(五)粮堆内气体成分与储粮的关系粮堆中粮粒与粮粒之间的空间被各种气体所填充,是粮食在储藏中维持正常呼吸,进行水分、热能交换的基础。
2.粮食的散落性,影响因素及其与粮食储藏的关系、静止角、自流角散落性:粮食在自然形成粮堆时,由于粮食颗粒小、内聚力小,下落向四周流动形成一个锥体的性质。
影响因素:1.粮粒的大小、形状、表面光滑程度、籽粒饱满度、杂质含量等。
粒大、饱满、圆形粒状、表面光滑、杂质含量少的散落性好;反之则散落性差2.粮食的水分含量水分含量增加,散落性降低。
粮油保管员考试题汇总

京门良实公司2015年仓储业务知识考核题库(700题)一、填空题: (207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粮食仓储业职业道德是指从事粮食仓储行业的人员在职业活动整个过程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
具体来说,对粮食仓储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求是“爱粮如命,爱库如家”。
2、遵纪守法、清正廉洁是粮油质量检验员职业活动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也是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
3、粮食仓储从业人员必须树立职业荣誉感和职业责任感,切实做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业务水平),才能在平凡的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4、职业道德主要特征:职业性和成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多样性和实用性。
5、“团结合作,廉洁公正”是指仓储从业人员在处理涉及同事、部门、企业或行业之间事务时,要求彼此之间主动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6、硬质白小麦是指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低于60的小麦。
7、软质白小麦是指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不低于90%,硬度指数不高于45%的小麦。
8、各类稻谷以出糙率为定等指标,3等为中等。
1等粳稻谷质量指标为出糙率大于等于81%。
9、各类小麦以容重为定等指标,3等为中等。
2等小麦质量指标为容重大于等于770(g/L)。
10、3等玉米的容重指标为大于等于650(g/L)11、一批玉米的杂质是指除玉米粒以外的其它物质,包括筛下物、无机杂质和有机杂质。
12、粮堆中的氧气浓度低于12%时称为低氧;粮堆中氧气浓度低于2%时称为缺氧。
13、采用低剂量熏蒸和环流熏蒸时设定浓度为100~300(mL/m3)。
14、市储备稻谷准低温度夏储粮要求上层平均粮温小于等于20℃,表层最高粮温小于等于26℃。
16、国标规定:各类小麦按容重分为五等,1等小麦为≥790g/l ;各类玉米按容重定等, 1等玉米为≥720g/l 。
稻谷按出糙率定等,我们现在储存的稻谷品种为粳稻谷,1等粳稻谷的出糙率要≥81% 。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试卷

1、粮油储藏的基本要求是:确保粮油安全、减少损失损耗、防止污染、延缓品质劣变。
2、根据我国储粮生态区域划分,我省大部属于第五区,即中湿高湿储粮区。
3、入仓的粮食应达到干燥、饱满、杂质含量低的基本要求。
4、储粮通风技术主要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气调储粮技术主要有二氧化碳、氮气气调储粮、密闭储藏和小包装气调储藏。
5、稻谷宜采用准低温、低温、三低、气调等储藏技术,正常条件下可储藏2-3年;小麦宜采用热入仓密闭、双低、三低、准低温等储藏技术,正常条件下可储藏3-5年。
6、害虫密度≤6~30头/kg或主要害虫密度≤3~10头/kg属于一般虫粮。
1、储粮有害生物:危害储藏粮油的昆虫、螨类、微生物、鼠类和鸟类。
2、半安全水分:在常规储藏条件下,某种粮食和油料在当地气温较低季节可短期储藏而不能安全度夏的水分含量。
3、房式仓:外形如平房或楼房的粮仓,包括平房仓、高大平房仓、楼房仓。
4、高大平房仓:跨度21m以上,堆粮高度达6m以上的房式仓。
5、常规储藏:在自然条件下,对储藏的粮油采取清洁卫生、自然通风、定期检测粮情等一般技术处理和常规管理措施的储藏方法。
6、准低温储藏:粮堆平均粮温常年保持在20℃及以下,局部最高粮温不高于25℃的储藏方式。
7、双低储藏:实现低氧后再进行低剂量磷化氢熏蒸的储粮技术。
8、三低储藏:达到双低储藏效果后,再降低粮温的储藏技术。
9、常规熏蒸:在密闭仓房或粮堆内,施用常规用药剂量的熏蒸剂,依靠熏蒸气体自然扩散的熏蒸方式。
10、低剂量熏蒸:在低氧粮堆中或采用环流熏蒸技术时,施药量低于常规剂量的熏蒸方式。
1、什么是粮油储藏技术?答:粮油储藏技术是根据不同粮油种类、储藏条件、粮油生理生化变化、粮油品质(工艺品质、烘焙与食用品质、种用品质等)变化规律,采用不同储藏方法和措施,对影响粮油储藏的相关因子进行控制,确保粮油安全的技术组合。
2、粮食入仓前需做哪些准备?答:粮食入仓前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一是对仓房、设备、器材和用具进行检查,确认仓房、门窗完好,所有设备运转正常;二是应将仓房、货场及作业区清扫干净,清除仓内的残留粮粒、灰尘和杂物,填堵孔、洞、缝隙;三是仓房、包装器材、装粮用具和输送设备有活虫或虫卵时,应施用空仓杀虫剂或熏蒸进行杀虫处理并做好隔离工作;四是装粮包装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相关规的定标准要求。
粮油保管培训讲义

粮油保管员基础知识第一节粮油商品基础知识一、粮油商品的分类粮食是指人类主食食料的统称。
是指可供食用的谷物、豆类、薯类和油料的统称。
一般指粮食作物的种子或果实。
1、原粮、成品粮原粮:是指收获后未经过加工的粮食的统称。
分为谷类、豆类、薯类成品粮:是原粮经过碾磨加工而成的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粮食成品2、油料与油脂(1)油料:油料指的是用来制取油脂的植物原料。
(2)油脂:油脂是油料经压榨或浸提等工艺制取得到的符合一定质量的油脂成品,3、粮油副产品:粮油副产品是指粮油经加工除主产品以外的其它副产物。
4、粮油食品:粮油食品是指以粮食或粮油副产品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食品。
5、粮油储藏的主要任务粮油储藏的主要任务是:尽量保持粮食的原有品质,采取一定措施减少不应有的储藏损耗,节约保管费用,为企业建设积累资金。
粮油安全储藏的基本条件是干燥、低温、密闭。
6.粮油储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有三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第一人口增长问题,现有人口已突破65亿;第二耕地逐年减少,人均占耕地将更少;第三人类对社会物质生活的需求愈来愈高。
因此,人类必须杜绝粮食浪费与霉烂现象发生。
)重要性:我国有13亿人口,粮食储藏好坏关系到人民健康、市场供给、国家稳定的大事。
必要性:季节性生产,常年消费;人口众多,保持常年供应,以备急用;粮食生产与消费不在同一地点;收购原粮,销售成品粮;故需要大批粮食储存。
为什么要进行粮油储藏?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必需品,国家建设、人民生活都离不开粮食。
粮食储藏对粮食的及时收购、按时调运、准备加工、保证供应,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做好粮食储藏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粮食储藏是保证流通顺利进行的手段。
粮食形势和粮食价格对市场、社会的稳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粮食储藏好像水库,如果没有一定的储藏量,粮食流通市场就像流水一样会被中断。
因此,搞好粮食储藏,管好“蓄水库”,才能保证市场供应和粮食流通顺利进行。
第二,粮食是生活的必需品、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粮油储藏学复习思考题

作业习题《粮油储藏学》复习思考题绪论1.粮油的概念是什么?2.试论粮油储藏的意义和任务。
3.现代粮食储藏技术有哪些?4.粮油储藏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第一章粮食的物理性质1.试述粮堆的组成及其与粮食储藏的关系。
2.什么是粮食的散落性?静止角?自流角?影响粮食散落性的因素有哪些?散落性与粮食储藏的关系如何?3.什么是自动分级?其成因是什么?试述房式仓、立筒库、浅圆仓进仓时自动分级的现象、后果及防范措施。
4.什么叫孔隙度?密度?容重?比重?影响孔隙度的因素有哪些?简述孔隙度与储藏的关系。
5.什么是导热性?粮堆的热导率?影响粮堆热导率的因素有哪些?粮食导热性与储藏的关系怎样?6.什么是粮食的热容量?导温系数?试述它们与粮食储藏的关系?7.水分13%和17%的小麦热容量各是多少?8.什么是吸附作用?吸附性?吸附等温线?吸附等压线?9.什么是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10.影响粮食吸附的因素有哪些?气体吸附与粮食储藏的关系怎样?11. 什么是吸湿性?粮食具有吸湿性的原因是什么?试用开尔文公式分析吸附与解吸的条件。
12. 什么是水分活度?试述水分活度的意义。
13. 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和多分子层吸附理论各是什么?运用B. E. T方程解释粮食吸湿等温线。
14. 什么是吸附滞后现象?滞后环?试分析吸附滞后现象形成的原因。
该现象对粮食储藏工作有何指导意义?15. 什么是粮食平衡水分?试分析影响粮食平衡水分的因素及其在储藏实践中的意义?16. 什么叫湿热扩散?水分再分配(布)?各自的成因是什么?试述影响粮堆中水分扩散的因素及其与粮食储藏的关系。
17. 试分析储粮气流运动的一般规律、影响储粮气流的因素。
谈谈储粮气流与粮油储藏的关系。
第二章粮食的生理性质1.什么是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类型?影响粮堆呼吸作用的因素有哪些?试述呼吸作用与储藏的关系。
2.什么是呼吸强度?呼吸商?3.什么叫粮食的临界水分?安全水分?禾谷类粮食的安全水分是如何确定的?4.什么是粮食的休眠?休眠有哪几种类型?试分析粮油籽粒休眠的机理。
粮油保管员模拟考精彩试题1

粮油保管员考试模拟测试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70%1. 粮食仓储某从业人员经常背后讲别人坏话,挑拨离间,其行为违背了()的职业守则。
A、精益求精B、执行规范C、团结合作D、遵纪守法2.国内外用于评价()高低或好坏的主要方法是压力衰减法。
A、粮仓防潮性B、粮仓隔热性C、密封粮堆气密性D、粮仓侧压力3.非连续累加自动秤秤体上的电气部件如电磁阀、传感器、接近开头、料位器、行程开头等均应符合()的要求,控制柜必须置于安全区。
A、良好润滑B、运行自如C、低温D、粉尘防爆4.下列对粮食霉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粮食霉变是否发生及发展快慢,主要决定于环境条件是否适宜于微生物的生长发育B、微生物在相对湿度高于65%~70%等有利的环境中,便开始代谢活动,粮食也开始霉变C、作为发生“粮食霉变事故”的起始标志是后期霉变阶段D、粮食霉变过程是分为三个阶段的依据是粮堆温度5. 道德的特点是通过社会舆论、()和自觉自愿行为来起作用的。
A、个人行为B、法律C、制度D、说服教育6.印度谷蛾幼虫体长10mm~18mm,头部赤褐色,胸、腹部淡黄白色或淡黄绿色;•各体节刚毛基部无深色毛片,中胸及第8腹节ρ毛基部()。
A、有赤褐色斑点B、有黑褐色刻点C、没有淡黄色骨化环D、围有淡黄色骨化环7. 2职业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A、生产力B、生产关系C、阶级D、社会关系8.磷化氢熏蒸开始之前不用填写记录卡的内容是()。
A、施药情况B、气候C、仓情D、粮情9.磷化氢环流熏蒸及施药的方式要根据()来确定。
A、储粮情况、设施配套情况、仓房及其环境情况B、储粮情况、设施牢固情况、仓房及其环境情况C、害虫情况、设施配套情况、仓房及其环境情况D、害虫情况、经济分析、仓房及其环境情况10.在制定存放方案之前,要首先了解仓房结构牢固性、仓墙()、仓容量以及粮食的数量、含水量、质量、储存期、是原粮或成品粮等粮情。
A、吸热性B、隔热性C、气密性D、防潮性11.有色小麦籽粒是由于种皮色素层细胞内含有()的缘故,它对小麦粉的粉色有一定的影响。
粮油储藏学_王若兰_试卷1(1)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强迫休眠吸湿滞后现象粮食平衡水分有氧呼吸空调与气调静止角通风通路比安全水分水分转移呼吸基质一、名词解释:1.成熟而脱离植株的种子,由于内在因素或外界条件的影响而使种子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现象称——2.在同一温湿度条件下,种子解吸等温线和吸附等温线并不重合,而解吸等温线滞后于吸附等温线,这种现象称——3.在一定温湿度条件下,粮食解吸和吸附达到动态平衡时的粮食水分含量称——4.粮油籽粒在外界氧气作用下,通过一系列酶促氧化,最后生成氧化产物CO2和H2O并释放出能量,这一过程称——5.空调——只改变空气温度和湿度,而不改变空气气体成分比例,气调——相反。
6.粮粒自由下落形成粮堆时,由于内聚力小,形成一个圆锥体,则圆锥体斜面与底面之间的夹角称——7 从管道中泄出的气流,穿过粮堆,然后到达粮面,气流在粮堆中运行的最长通路与最短通路之比称之为通风通路比8 65%相对湿度条件下的粮食平衡水分称——9 高水分粮和低水分粮混存在一起时,由于高水分粮部位水蒸气分压高,而向低水分区域扩散,最后导致高水分粮水分逐渐降低而低水分粮的水分逐渐开高,这种现象称——10 呼吸过程中被氧化消耗的物质称——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计30分)1 气调储粮技术根据实施途径不同,分为和两大类,其中氮气储粮为气调技术,该技术根据实施方法不同,分别为法法法,此技术根本目的是减少粮堆内的含量。
2 粮粒对气体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这类吸附的特点是(1) 、(2) 、 (3) 、(4) 、(5) 、这类吸附随温度的升高,吸附速度及吸附量。
3 导致粮堆内湿热扩散的主要原因,是粮堆内存在 ,湿热扩散最终导致的结果是高温区域的向低温区域 .严重时在低温区域会导致粮堆内水分。
4 机械通风储粮技术中根据仓房形式不同,可将通风技术分为通风技术、通风技术和通风技术.通风气流穿过粮堆时造成的阻力损失与和成正比,与反比.存气箱通风主要使用于仓型, 存气箱通风时必须采用通风形式和辅助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粮油储藏学》作业
绪论
1.粮油的概念是什么?
2.粮油的范围是什么?
3.粮油储藏目的是什么?
4.在现代粮食储藏中有哪些技术?
5.粮油储藏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第一章粮食的物理性质
1.什么是粮食的散落性?如何定量表示?
2.影响粮食散落性的因素有哪些?
3.粮食散落性与储粮关系如何?
4.自动分级是如何产生的?
5.分析不同仓型的自动分级现象。
6.自动分级与储粮关系如何?
7.如何减缓自动分级现象?
8.什么是粮堆的孔隙度?如何计算?
9.粮食的孔隙度与储粮有何关系?
10.什么是粮堆的导热性?
11.粮堆是热的不良导体马?为什么?
12.导热性与储粮有何关系?
13.什么是粮食的吸附性和吸湿性?
14.粮食的吸附性与储粮有何关系?
15.水分在粮食中的存在形式有几种与粮食的安全储藏有何不同影响?
16.什么是粮食的平衡水分?
17.什么是粮堆水分转移?有几种类型?
第二章粮食的生理性质
1.什么是粮食的呼吸作用?呼吸分哪两种类型?实质是什么?有何异同?2.影响粮食呼吸的因素有哪些?
3.呼吸作用与储粮有何关系?
4.什么是粮食的临界水分和安全水分?
5.什么是粮食的后熟作用?
6.如何管理后熟期的新粮食?
7.解释生活力、萌发、发芽、粮食陈化、寿命的概念。
8.后熟和发芽期间的主要生理生化变化有哪些?
第三章粮食储藏生态体系
1.什么是生态系统?
2.储粮生态体系由哪几部分组成?
3.储粮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
4.储粮中的“三温”指的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
5.影响粮温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6.粮温的年变化规律有哪些?
7.引起粮食水分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8.什么是结露、露点温度和结露温差?
9.粮食结露的原因是什么?
10.粮堆结露的类型有哪些?
11.如何预测和预防粮食结露?
12.粮食发热的定义是什么?如何鉴别?
13.引起粮堆发热的原因有哪些?
14.粮食发的过程如何?各阶段有何特点?
15.粮堆发热的类型有哪些?
16.粮食发热的后果有哪些?
17.如何预防粮食发热?
18.什么是霉变?霉变初期有哪些症状?
19.储粮霉变分哪几种类型?主要导因是什么?如何预防?
第四章粮情检测技术
1.常用的检温设备有哪些?结构原理如何?怎样使用?简述“三温”测定方法2常用的测湿设备有哪些?结构原理如何?怎样使用?简述“三湿”测定方法
3.水分检测期限怎样规定与划分?
4.简述粮堆结露测定预处理方法。
5.虫粮检测方法有哪些?虫粮等级与标准怎样规定的?不同等级虫粮怎样处理?
6.虫口密度怎样规定的?
第六章常规储粮技术
1.什么是自然通风?有何作用?有何特点?通风条件?
2.什么是常规密闭?有何作用?有何特点?
3.露天储藏有何特点?
4.地下仓储藏有何特点?
5.地下仓是如何分类的?
6.地下仓地储粮原理是什么?
7.地下仓地布局应如何考虑?
8.地下仓对地质、地形和地貌的要求有哪些?
9.地下土洞仓的建筑结构特点是什么?
10.地下石洞仓的建筑结构特点是什么?
11.地下仓如何防潮隔热?
12.热入冷储的特点是什么?
第七章储粮机械通风技术
1.什么是储粮通风?
2.粮堆通风的原理是什么?
3.储粮机械通风的目的有哪些?
4.储粮机械通风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5.储粮机械通风是怎样分类的?
6.粮堆通风的送风形式分为几种?适用场合各是什么?
7.轴流风机和离心风机各有何使用特点?
8.什么是通路比?如何确定?
9.如何布置风道?确定风道的间距?
10.什么是单位通风量?如何确定?
11.什么是动压、静压和全压
12.什么是管道摩擦阻力、局部阻力和粮层阻力?
13.什么是风道的开孔率?
14.如何确定通风降温的开始与结束?
15.如何确定通风降水的开始与结束?
16.什么是调质通风?
17.通风效果如何评估?
第八章低温储粮技术
1.低温储粮的概念是如何建立的?
2.低温储粮的特点有哪些?
3.低温储粮的方法有哪些?
4.隔热保冷对储粮有何意义?
5.常用隔热材料有哪些?
6.常见的隔热结构有哪些?
7.低温仓有哪些建筑要求?
8.简述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9.常用制冷剂的种类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10.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的主要部件有哪些?功能各是什么?第九章气调储藏
1.什么是气调?
2.气调的类型有哪些?
3.气调的方法有哪些?
4.气调储藏的特点有哪些?
5.粮堆密封材料如何选用?
6.如何检查保证粮堆气密性?
7.塑料帐幕如何制作?
8.粮堆密封的方法有几种?
9.什么是“双低”储粮?
10.“双低”储粮的原理是什么?
11.“三低”储粮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12.三低”储粮的顺序应如何确定?
第十章主要原粮与成品粮储藏
1.稻谷有哪些储藏特性?
2.储藏期间稻谷为何容易发热、霉变、生虫?
3.大米有哪些储藏特性?
4.大米为什么容易爆腰?
5.为何大米容易吸湿发热?
6.大米的主要保管措施有哪些?
7.小麦有哪些储藏特性?
8.小麦的主要保管措施有哪些?
9.玉米有哪些储藏特性?
10.玉米为何容易发热霉变?
11.玉米如何安全储藏?
第十一章油料储藏
1.油料的储藏特性有那些?
2.油菜籽保管有哪些主要措施?
3.大豆有哪些储藏特性?
4.如何防止大豆的赤变与走油?
5.大豆保管有哪些主要措施?
6.花生有哪些储藏特性?
7.花生保管有哪些主要措施?
8.棉籽有哪些储藏特性?
9.棉籽保管有哪些主要措施?
10.芝麻有哪些储藏特性?
11.芝麻保管有哪些主要措施?
第十二章食用油脂储藏
1.油脂是如何分类的?
2.油脂有哪些储藏特性?
3.什么是油脂酸败?油脂的酸败类型有哪些?
4.油脂酸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预防油脂的酸败?
5.影响油脂安全储藏的因素有哪些?
6.菜籽油的特性有哪些?
7.豆油的特性有哪些?
8.花生油的特性有哪些?
9.芝麻油的特性有哪些?
10.棉子油的特性有哪些?
11.葵花籽油的特性有哪些?
12.油脂储藏期间应如何管理?
13.常用的油脂储藏技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