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导学案教师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教师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学习过程】一、导入:在中国的文学史上,酒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多少文人因酒忘却人世间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的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吐露真情,因酒而成就传世的佳作。
唐代诗人李白,便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他“自言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他可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就是李白,粗俗饮的是酒,排泄出来的是尿液,李白饮下去的是美酒,是物质,喷薄而出的是诗篇,是精神。
世俗之人只是饮酒,李白的饮酒却是一种创造。
二、出示教学目标1、理解关键字词,疏通文意,品味鲜活优美的语言,熟读成诵。
2、把握情感,理解“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背后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3、比较阅读同类“宴序”文章,理解本文与古人作的“宴序”情感、章法的不同之处,领悟李白飘逸潇洒、豪情纵情的诗意三、检查预习1、参看板书展示,纠错,质疑,三分钟强记。
还有哪些词句译文有不懂的地方?2、分组抽测预习情况。
⑪抽测译文⑫作者常识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好剑术,志气宏放,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风格豪放飘逸。
列典故或传说,何者与李白有关?①天上谪仙人②坦腹东床③铁杵成针④煮酒论英雄⑤才高八斗⑥玄宗调羹⑦贵妃捧砚⑧水中捞月⑨力士脱靴⑩梦笔生花⑬请根据工具书与手中的资料积累实词夫:逆旅:几何:秉:良:以:阳春:烟景:大块:序:天伦:依:群季:咏歌:独惭:幽:清:琼筵:坐花:羽觞:⑭译文纠错:⑮展示译文:译文:天地是万物暂宿的旅舍,光阴是百代流转的过客,流转不定的人生像一场大梦,快乐的日子能有多少?所以古人手持烛火在长夜游玩,确实是有道理的。
况且这温暖的春天,淡烟轻笼,像是以绚丽的景色召唤人们来欣赏﹔那天地又将斑斓缤纷的锦绣风光展现在大家面前,所以,我和同族兄弟,这一天在这桃花芬芳的名园聚会,畅叙天伦之乐。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导学案2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导学案2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导学案导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字词的认读,初步感知文意。
2、学习典故,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结构。
3、与《兰亭集序》比较阅读,体会本序和古代一般序文的不同之处。
过程与方法1、训练学生诵读的能力。
2、引导学生理解文意,背诵这篇文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体悟到李白乐观开朗、洒脱豁达的人生态度2、在文章的艺术境界中提升自己的人格,净化自己的情怀。
导学策略教学重难点与《兰亭集序》比较阅读,体会本序和古代一般序文的不同之处教学方法1、诵读教学法。
2、讨论分析法。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T课时安排2
课时主要教学进程第一课时导学目标: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学生活动个性补充导入背诵《将进酒》,让学生了解诗、酒,引出作者李白。
饮酒赋诗,自古是文人的一大乐事。
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七雅七俗:“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
”引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引导学生回顾复习指明学生介绍作者学生记好笔记检查预习情况速读课文,完成问题思考学生分组讨论结合教师总结,认真做好笔记。
学生明确作业,按时完成任务
1/ 1。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简洁教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简洁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并欣赏古人宴会文化的魅力。
2. 引发学生对《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阅读兴趣。
教学内容:1. 介绍古人宴会文化的背景及特点。
2. 简述《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作者吴均及其文学地位。
3.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展示古人宴会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古人宴会的氛围。
2. 讲述:教师生动讲述古人宴会文化的魅力,引发学生兴趣。
3.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古人宴会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章:作者及作品背景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作者吴均及其文学地位。
2. 让学生了解作品创作的背景,为深入理解作品内容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1. 作者吴均的生平介绍及其文学成就。
2.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创作的背景及意义。
教学方法:1. 讲述:教师详细讲述吴均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2. 展示:展示《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创作背景图片,帮助学生直观感受。
3.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创作的背景对作品内容的影响。
第三章:作品内容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作品内容。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逐段讲解作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2. 分析作品中的精彩词句和表达技巧。
教学方法:1. 讲述:教师详细讲解作品内容,分析作品中的词句和表达技巧。
2. 互动:学生与教师一起讨论作品中的精彩之处。
3.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内容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第四章:作品主题探讨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主题。
2. 培养学生对古人情感表达方式的欣赏。
教学内容:1. 分析作品中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2. 探讨作品中古人情感表达的特点。
教学方法:1. 讲述:教师引导students to delve into the theme of the article andanalyze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s of the ancients.2. 互动:学生与教师一起讨论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导学案_图文.doc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导学案【学习目标】1、利用课木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2、反复诵读,并巧诵金文。
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诗意栖居的悄感。
【学习重点、难点】1、诵读并背诵全文。
2、理解本文的情感。
(第一学时)【知识积累】1、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宴集序(《兰亭集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王勃的《滕王阁序》等。
2、《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本文人致是作者在开元二十一年,33岁时所作。
当时他虽然求官未得,暂吋隐居于安陆,但身处开元盛世,那是封建主义达到鼎盛的时期,国力最强,民族自信最强,积极乐观的情怀充满着整个时期。
李白又是一个骨子里充满的是盛唐士人绝对的口信和口豪Z 情,他乐观、豁达,他认为」E是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光阴,“秉烛俊游”。
李白性格豪放不羁, 他的思想驳杂而矛厉。
在倫家“达则兼济”的思想影响下,李白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抱负;在道家思想影响下,他藝视权贵,追求个性白由、愤世嫉俗的叛逆精神,有道家尤其是庄子思想的鲜明的印记。
入世和出世、积极和消极的才盾都统一在李口“功成身退”的思想之中,他希望辅吋济世,建功立业,然后啸傲山林,浪迹五湖,全身远祸。
3、李白(公元701年一公元762年):字()号()。
李白是唐朝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好剑术,志气宏放,是我国文学史上继()之后乂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之称。
李口和(杜甫)合称(“”)。
风格【学习过程】一、活动一:吟咏诗韵,朗读成诵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唐)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共3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1《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 通过分析《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这篇文言文,了解唐代文论的背景以及文学思想的演变。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文言文中的句式和词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 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和交流的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背景、文学思想以及文学特点。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并且懂得如何分析文言文中的句式和词汇。
三、教学内容1. 引入:通过介绍唐代文学思潮的变迁,为学生介绍《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背景。
2. 解读: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文中出现的句式和词汇,教授相关的词汇与知识点。
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3. 学习方法:老师提供相关资料和文献,让学生进行独立阅读和学习。
同时鼓励学生彼此合作和交流,互相帮助,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练习: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老师为学生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同时,老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讨论话题,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式教法:老师通过讲授的方式对文言文的句式和词汇进行分析,让学生在课堂上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
2. 合作学习: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在小组内进行独立阅读和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问答式教学: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见解,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笔记、口头表现、小组讨论以及课后作业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同时,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案(夏长欢)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优秀教案(夏长欢)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了解作者夏长欢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桃花园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时光的情感。
(3)懂得珍惜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时光,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 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了解作者夏长欢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特殊的句式和用词。
2. 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3. 将文中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文本、作者简介、相关背景等。
2. 学生提前预习课文,了解文本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轻松愉快的音乐,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2)简要介绍作者夏长欢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文本的意境。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深入解读文本。
4. 欣赏与品味(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描绘的桃花园美景。
(2)学生分享自己欣赏文本的心得体会。
5. 写作与创新(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桃花园为题材,创作一篇小文章。
(2)学生现场写作,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课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2)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将《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与其它描写桃花的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如《桃花源记》,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
赏析指导

《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体悟文章诗化语言的艺术特色2.通过品鉴优美语言,理解诗人的人生态度和思想感情。
3.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比较分析宴集序的情感内蕴及本文的独特之处。
4.由人及己,理解“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与“活在当下”的人生态度。
【知识积累】1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和宴集序。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
如《送东阳马生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滕王阁序》等。
2《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约作于733年。
727年,28岁的李白只身云游至安陆,娶高宗时宰相许圄师孙女为妻,生女平阳、子伯禽;广结道友,优游山水,李白自称“酒隐安陆,蹉跎十年”。
安陆在今湖北,为古代楚文化发祥地。
楚文化属于巫文化(庄子、屈原),长于宏富的想象,具有通灵的特性,类似于古希腊的酒神精神:非理性、狂欢、迷醉、艺术的生命状态。
3从,指堂房亲属,如堂兄弟称从兄弟,堂伯叔称从伯叔。
从弟就是堂弟或族弟的意思。
但唐代风气喜联宗,凡同姓即结为兄弟叔侄等,所谓从弟未必真有血缘关系。
群季指多位弟弟。
【文本研习·自学篇】一、初读课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积累知识1、给下列句中加点字注音逆.旅()秉.烛夜游()天伦.()阳春召.我()从.弟()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二、再读课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通译全文,在此基础上完成梳理文言知识2、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意义:序天伦之乐事()3、解释加点词意义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②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③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④大块..()..()假.()我以文章⑤开琼.()筵以坐花,4、给下列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加点,并解释:(1)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古义:今义:)(2)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义:今义:)5、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类型并作解释:(1)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2)依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3)不有佳咏.,何伸雅怀()(4)幽赏未已,高谈转清.()6、指出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并翻译全句:(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设计(有课件)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导学案三维目标:1、读准字音,理解文言意思及作者蕴涵的感情。
2、、体会李白对自然、对亲情、对生活的态度及其挥洒的才气,体会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从中学会如何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结合已有知识理解生命的真正意义——生命在于内涵而不是长短,要懂得珍惜生命,让生命绽放光彩。
一、导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凡是中国人都会受这句名言影响,李白也不例外,那这句箴言会对他有哪些影响呢?生命是奇妙的,在浩瀚的宇宙间,也许只有我们的星球开出了生命的花朵,可是,在这个幸运的星球上,人们都忙着利益的交换,身份的较量,财产的争夺。
人们忙忙碌碌,可曾想过,什么是生命的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做?我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能够找到答案。
二、完成预习:1、序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根据你学过的文章总结一下,许可分为几种?各有什么特点?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
赠序:是指亲友间以作文相赠,表达惜别、祝愿、劝勉之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2、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
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
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诗家”的招牌。
整理你学过的和酒有关的诗句完成下列填空题。
(1)、,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2)、,西出阳关无故人。
(3)、,欲饮琵琶马上催。
(4)、酒入愁肠,。
(5)、,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6)、兰陵美酒郁金香,。
,三、注音。
琼筵(yán)羽觞(shāng)秉(bǐng)假(jiă)数(shù)三、用自己的语言说一段话:课文阐述了什么?然后把课文分为两部分,请两位同学解决,其他同学一起纠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夜宴诸从弟桃花园序》导学案【学习目标】1、利用课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2、反复诵读,并背诵全文。
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诗意栖居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1、诵读并背诵全文。
2、理解本文的情感。
(第一学时)【知识积累】1、序:文体的一种,有书序、赠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宴集序(《兰亭集序》)。
宴集序,是指古人宴集时,常同赋诗,诗成后公推一人作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王勃的《滕王阁序》等。
2、《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本文大致是作者在开元二十一年,33岁时所作。
当时他虽然求官未得,暂时隐居于安陆,但身处开元盛世,那是封建主义达到鼎盛的时期,国力最强,民族自信最强,积极乐观的情怀充满着整个时期。
李白又是一个骨子里充满的是盛唐士人绝对的自信和自豪之情,他乐观、豁达,他认为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光阴,“秉烛夜游”。
李白性格豪放不羁,他的思想驳杂而矛盾。
在儒家“达则兼济”的思想影响下,李白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抱负;在道家思想影响下,他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愤世嫉俗的叛逆精神,有道家尤其是庄子思想的鲜明的印记。
入世和出世、积极和消极的矛盾都统一在李白“功成身退”的思想之中,他希望辅时济世,建功立业,然后啸傲山林,浪迹五湖,全身远祸。
3、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唐朝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好剑术,志气宏放,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风格(豪放飘逸)。
【学习过程】一、活动一:吟咏诗韵,朗读成诵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唐〕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1、初读,读准字音和节奏:逆旅(nì,迎接。
)秉烛(bǐng,拿着,握着。
)琼筵(yán泛指筵席。
)羽觞(shāng古代指酒杯。
)2、再读,体会韵律美。
二、活动二:疏通文意,交流释疑翻译下列句子:(1)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1)天地是万事万物的旅舍(2)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2)何况温煦的春天用秀美的景色来召唤我们,大自然把美好的锦绣风光提供给我们。
(3)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3)诸位弟弟才智出众优秀,都有谢惠连的才华。
(4)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4)摆开丰美的筵席,坐在花丛中间;大家飞快地传递着酒杯,醉倒在月光之下。
三、活动三:合作赏析,品读课文(三读,体会情感)1、篇首“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运用了什么修饰手法表达什么意思比喻,把天地比作旅舍,把光阴比作行人旅舍是供人临时寄宿的,所以不能久居;行人是来去匆匆的,所以转瞬即逝这样写的用意说明光阴易逝,人生莫测这一道理。
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名句赏析(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方面赏析)。
对仗句式、拟人手法。
一“阳”字,就把春天形象化,使人身上感到一阵温暖,眼前呈现一片红艳(阳春)春天地气上升,所有的自然景物都弥漫在袅袅轻烟中,分外迷人。
3、宴会气氛如何有哪些可乐之事“叙天伦之乐事”与“为欢几何”中的“欢”照应,赋予了特定具体的内容。
一乐:春景秀美,风光旖旎二乐:兄慈弟恭,尽享天伦三乐:各具才情,幽赏高谈四乐:佳咏伸怀,纵兴释怀(①高朋满座,人杰才俊;②高谈阔论,畅所欲言;③良辰美景,开怀畅饮;④赋诗抒怀,其乐融融。
)2、李白的这篇散文小品,多用典故。
请分析本文的典故及其作用。
答:、(1)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庄子·刻意》有"其生若浮,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说"浮生";又《庄子·齐物论》有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是:人生变幻无常,就像做梦一样。
(2)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惠连,指谢惠连(397-433),南朝宋文学家,著名诗人谢灵运的堂弟。
他才思敏捷,十岁便能作文,工诗赋,深得谢灵运爱赏。
世称小谢。
谢灵运(385-433),东晋名将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是南朝山水诗派的创始者。
这几句是李白夸奖自己的堂弟才能杰出,各个都像谢惠连;而自己作诗却赶不上谢灵运。
(3)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西晋石崇,官至卫尉卿。
豪富甲天下,生活极端奢侈。
曾在洛阳金谷涧中宴客赋诗,他写有《金谷诗序》说:"遂各赋诗,以叙中怀。
或不能干,罚酒三斗。
"李白所说的"金谷酒数",即三斗。
四、活动四:探究交流,畅谈人生(四读:感悟人生)有人说,该文流露了一种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也有人认为,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并不消极。
你是如何理解的,说说你的看法。
示例1,不同意。
文章以天地宇宙为广阔背景,在展示博大胸襟、盖世才华之中,慨叹人生短暂,激励人们珍惜时光,努力奋进,其基调是积极的、健康的,有一种引人向上、催人奋进的感染力量。
示例2,不同意。
面对天地之大,作者虽有"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感慨,但文章主体部分描写的李白和他的兄弟们欢聚桃李园的图画(在朗月当空、景色宜人的春夜,在桃李芬芳的名园,李白和他的兄弟们欢聚一起,围坐在花荫下,饮酒当歌,抚琴赋诗,畅叙天伦之乐),让人联想到人生的美好,能够激发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
因此全文传达给读者的是珍视现时幸福、热爱美好自然、热爱生活、不断进取的积极健康的情绪。
学生回答"同意",且大体能做到自圆其说,亦可。
五、梳理方法,小结全诗将本文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进行比较,说说魏晋人与唐人生命观和精神气质的异同,进一步体会李白开朗乐观的性格,对自然、对友情、对生活的珍爱,和纵笔挥洒的才气。
首先应看到两位作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生活处境之不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写于51岁,会稽内史任上。
这时东晋王朝偏安江左已经36年,在士族制度的统治下,社会矛盾重重,当权者无心北伐,只图奢侈享乐。
文人士大夫意志消磨殆尽,多崇尚老庄思想,清谈玄理之风极盛。
李白的《桃花园序》大致是开元二十一年33岁时所作。
当时他虽然求官未得,暂时隐居于安陆,但身处开元盛世,对国家的兴盛、个人的发展都抱有乐观的期望。
《兰亭集序》和《桃花园序》同是记叙春日宴饮之乐,同是欣赏客观的自然风光,同是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但由于时代环境及作家个人身份、年龄的差异,在感情格调上是有所不同的。
王羲之感慨的是当时过境迁之后,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暂短的,必然“终期于尽”,所以发出了“岂不痛哉”“悲夫”的慨叹。
而李白则有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他认为正因为人生短暂,才应珍视生命,爱惜光阴,“秉烛夜游”。
他觉得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恩赐,他感到能和兄弟们一同咏歌、高谈、观花、赏月并举杯畅饮,乃是最大的乐趣!(第二学时)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天伦沦落论辩沦肌浃髓B.俊秀竣工唆使怙恶不悛C.参与吁请熨帖鹬蚌相争D.蟠桃藩篱蹒跚心广体胖解析:A项读音分别为lún ,lún ,lùn ,lún ;B项读音分别为jùn ,jùn ,suō,quān ;C项均读yù;D项读音分别为pán ,fān ,pán ,pán。
答案:C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万物之逆旅也逆旅:旅舍阳春召我以烟霞召:召唤B.而浮生若梦浮生:虚浮的人生序天伦之乐事序:述说C.为欢几何几何:过不了多长时间飞羽觞而醉月飞:飞快地传递D.高谈转清高谈:不切实际的谈论何伸雅怀伸:表达,抒发解析:D项,高谈:兴致勃勃的谈论。
答案:D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况阳春召我以烟景余与四人拥火以入B.会桃花之芳园摄乎大国之间C.幽赏未已学不可以已D.何不试之以足不有佳咏,何伸雅怀解析:A项,以:介词,用/连词,表示修饰关系,相当于“而”。
B项,之:结构助词,“的”。
C项,已:动词,“停”。
D项,何:副词,表示疑问,“怎么”。
答案:A4.和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A.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B.大块假我以文章C.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D.会桃花之芳园解析:B项与例句相同,均为介宾结构后置句。
A、C两项为判断句,D项为省略句。
答案:B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大块假我以文章B.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C.群秀俊秀D.幽赏未已,高谈转清解析: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花纹。
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答案:A6.下面句子没有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的一项是( )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B.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C.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D.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解析:A项运用了比喻、反问两种修辞;B项仅引用典故一种修辞;C项用了对偶、拟人两种修辞;D项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
答案:B二、课内阅读阅读文本选段,完成7~10题。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7.选出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古人秉烛夜游秉:坚持B.大块假我以文章文章:大自然C.幽赏未已幽:幽雅景致D.开琼筵以坐花琼筵:美好的筵席解析:A项,秉:持,拿着。
答案:A8.下列句中省略的成分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于)桃花之芳园B.(吾)幽赏未已,高谈转清C.开琼筵以坐(于)花D.如(或)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解析:B项,省略的应为“吾等”。
答案:B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一语借用《庄子•刻意》中典故表明人生欢乐无限,今晚要尽情欢乐。
B.从“浮生若梦”到“秉烛夜谈”,表达的是及时行乐,在宴会上尽情欢乐的思想感情。
C.全文虽然写了如诗如画的美景,又畅叙天伦之乐,但读起来感到低沉,充满消极的思想。
D.“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成为了万口传诵的名句,一方面体现了春景的特色,另一方面将审美的主体拟人化,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人生的思想感情。
解析:A项,“人生欢乐无限”错;B项,“在宴会上尽情欢乐”错;C项,“低沉,充满消极”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