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教学设计(建设兵团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教学设计(第一至五章)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李白及其作品《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背景。
2.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李白的生平简介。
2.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创作背景。
教学步骤:1. 介绍李白的时代背景和生平。
2. 引导学生关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3. 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为学生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第二章:文本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文意。
2. 引导学生欣赏李白的诗意和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文本内容解析。
2. 诗意和审美情趣的探讨。
教学步骤:1. 逐句解析文本,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2. 引导学生关注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3. 分析李白的诗意和审美情趣,让学生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
第三章:词语解析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重点词语。
2. 培养学生查阅词典、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重点词语的释义。
2. 词语在文中的运用和意义。
教学步骤:1. 列出重点词语,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词典。
2. 讲解词语在文中的具体运用和意义,巩固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第四章:句式与语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分析《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句式特点。
2. 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的语法知识。
教学内容:1. 句式特点分析。
2. 语法知识讲解。
教学步骤:1. 分析文本中的特殊句式,如倒装句、省略句等。
2. 讲解文言文中的常见语法知识,如主谓结构、宾语前置等。
第五章:情感与价值观1. 引导学生感受《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的情感。
2. 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教学内容:1. 文本中的情感分析。
2. 情感与价值观的引导。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情感表达,如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
2.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探讨如何追求美好生活。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教学设计(第六至十章)第六章:课堂互动与讨论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的习惯。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教案1

熟诵课文(充分利用骈偶的特点)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 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 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 大块假我以文章。 • 会桃花之芳园, • 序天伦之乐事。 • 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 吾人咏歌,独惭康乐。 • 开琼筵以坐花, • 飞羽觞而醉月。
思考:请总结作者在这次宴会上感受到了哪些乐 事? • A. 与群季相聚咏歌
探究李白
• 原来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只是李白 常有的说辞,从文中之景与情中,我 们读出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股率真,一份珍惜,一种 热爱,对自然,对生命;同时我们还 享受到艺术的纯美和一份精神的大餐。
课堂练习
• 完成《优化学案》P84“基础强化2-5 题”“阅读感悟”8-9题。
布置作业
• 完成《优化学案》P84“基础强化1、7 两题”“阅读感悟”10题。
• 品析②请简要谈谈“开琼筵以坐 花,飞羽觞而醉月”中“花”和 “飞”的表达作用。
“花”是桃李之花,既照应标题,也写 出了 景色之美,酒不醉人人自醉。
“飞”指飞快地传递酒杯,形容酒酣人乐
用典:
1、增添这篇小序的历史文化内涵 句式多变,以骈偶句居多
2、文本兼具散文与诗赋的特色
内容多:咏歌,高谈,观花,赏月,飞觞痛 饮,作诗罚酒 字数少:以上内容共用54个字 3、语言简洁、凝练:
逆旅:
旅舍。逆,迎接。
古人以生为寄,以死为归,如 《古诗十九首》:“人生天地间,忽 如远行客。”
此用其意。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无鲜肥滋味之享。 ——《送东阳马生序》
浮生若梦:
《庄子•刻意》有“其生若
浮,其死若休”的话,故后人常 说“浮生”;又《庄子•齐物论》 有庄周梦蝶的故事,表达的意思 是:死生之差异,就好像梦与醒 之不同,纷纭变化,不可穷诘。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导学案.doc

(7)、通读全文,试背诵之。
四、结构总结
课文可分两层,前一层到"大块假我以文章”,是说此次聚会的原因——及时行乐。后一层是围绕“乐”字展开,体现作者乐观开朗的胸襟。
幽:清幽的景致,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魏晋吋期,社会上盛行“清谈”Z风,不谈俗事,专谈老庄、周易,亦谓之“清言二这凹谈论多超脱现实,表达洒脱的胸襟,出尘脱俗。因此谈论的人是越谈兴致越高,追求的是和神上的愉悦。
羽觞:形状似鸟的酒杯。
“飞''字用的好,打羽字对应,有飞动Z势,写出了场面的热闹,参与者情绪的高昂。是全篇高潮所在。
(4)、齐读课文“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明确:诸位贤弟都是俊才秀士,个个堪比谢惠连,只冇我吟咏的诗,有愧于谢康乐。(谢恵连与其兄谢灵运的典故)
(5)、读课文“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yan)以坐花,
E羽觞而醉月。”
明确:清幽的景致尚耒赏玩尽兴,高谈阔论又转向清言雅语。摆开筵席来坐赏名花,在明刀下飞动酒杯畅饮。
2、诵读第二部分,思考:是什么让作者感受到这种游宴Z乐呢?
明确:乐事兄弟朋友各个聪敏、多才,兄弟朋友相聚,主客共同吟诵诗篇。
乐事Z二:宴席上不同的话题,纵情高谈阔论。
乐事之三:高兴地观赏盛开的桃花,在刀光下传杯递盏。乐事之四:举杯痛饮,赋诗抒怀,罚酒取乐。
3、作者感叹“浮生若梦”,为什么读起来并不感觉低沉?明确:正因为“浮生若梦”才让作者效仿古人“秉烛夜游”去追寻人生的欢乐,以此表达珍惜时间、热爱生活的情感。从“为欢几何"到“乐事抒怀"也止如李白一样显示了人生的旷达和洒脱。
9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原文译文及学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学习目标:1、利用课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以及蕴含的诗人情怀3、深入赏析,真切感受本文高超的艺术魅力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2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3也。
而浮生若梦4,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5,良有以也。
况阳春6召我以烟景,大块7假我以文章。
会桃李之芳园,序8天伦之乐事。
群季9俊秀,皆为惠连10;吾人咏歌11,独惭康乐12。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13。
开琼筵14以坐花,飞羽觞15而醉月。
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16。
词语注释:1.桃花园,疑在安陆兆山桃花岩。
从:cóng(旧读zòng),堂房亲属。
从弟:堂弟。
2.逆旅:客舍。
逆:迎接。
旅:客。
迎客止歇,所以客舍称逆旅。
3.过客:过往的客人。
李白《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
”4.浮生若梦:意思是,死生之差异,就好像梦与醒之不同,纷纭变化,不可究诘。
5.秉烛夜游:谓及时行乐。
秉:执。
《古诗十九首》其十五:"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曹丕《与吴质书》:"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有以:有原因。
这里是说人生有限,应夜以继日的游乐。
秉,执。
以,因由,道理。
6.阳春:和煦的春光。
召:召唤,引申为吸引。
烟景:春天气候温润,景色似含烟雾。
7.大块:大地。
大自然。
假:借,这里是提供、赐予的意思。
文章:这里指绚丽的文采。
古代以青与赤相配合为文,赤与白相配合为章。
8.序:通“叙”,叙说。
天伦:指父子、兄弟等亲属关系。
这里专指兄弟。
9.群季:诸弟。
兄弟长幼之序,曰伯(孟)、仲、叔、季,故以季代称弟。
季:年少者的称呼。
古以伯(孟)、仲、叔、季排行,季指同辈排行中最小的。
这里泛指弟弟。
10.惠连:谢惠连,南朝诗人,早慧。
这里以惠连来称赞诸弟的文才。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教学设计(建设兵团省级优课)语文教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教学设计(建设兵团省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全文。
分析并掌握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了解李白的生平背景及其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学会通过注释和背景资料,解读古文。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热爱与感悟。
领会兄弟情谊和宴乐氛围。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文化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文本内容选取《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全文进行教学。
重点讲解文中的难句、生僻字和经典句子。
2.2 作者背景介绍李白的生活年代、生平事迹及文学成就。
分析李白诗歌风格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比较法等。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和文献资料,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熟读并背诵《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和主旨。
分析李白的诗歌风格和修辞技巧。
3.2 教学难点文中生僻字词的解释和难句的翻译。
理解李白诗歌中的意境和哲理。
运用批判性思维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桃花盛开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境。
简介李白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的背景。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文意。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李白生平。
4.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分享研究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4 课堂讲解讲解文中的难点字词和修辞手法。
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5 课堂练习翻译文中难句,进行句子仿写。
选取其他李白的诗作,进行比较阅读。
4.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目标评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设计(精选8篇)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设计(精选8篇)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设计(精选8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利用课本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2、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流露出来的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豪情逸兴以及蕴含的诗人情怀。
3、深入赏析,真切感受本文高超的艺术魅力。
【重点、难点】1、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感受其高超的艺术魅力。
2、理解本文看似消极却洋溢着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积极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刚刚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常德的桃花源,很多同学都去过吧!桃花盛开的美景是世人所共赏的,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就曾在自己开满桃花的庭院中大宴宾客。
今天让我们去感受一下,李白和他的堂弟们的这一次“夜宴”诗情。
请大家把赏析课本翻到110页。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1.首先,请大家听朗读录音。
2.请大家齐读课文,感受文章。
3.疏通文意。
要想把文章真正地读好,还必须更深入地了解文章的内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理清文章大意,有不懂的地方找出来,跟同学讨论解决。
如果还有疑问我们就共同探讨。
下面按照这样的步骤:分组——讨论——质疑释疑——提问解答。
①通假字:序天伦之乐事(序,通“叙”)②古今异义:大块假我以文章(大块:古义,大自然。
今义:大的块头文章:古义,错杂的色彩。
今义:篇幅不很长的单篇作品。
)群季俊秀(古义,弟弟。
今义,季节)③词类活用: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作名词,诗歌)、幽赏未已(形容词作名词,幽雅的景致)4.文言句式①判断句: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②状语后置:阳春召我以烟景5.文中典故: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②群季俊秀,皆为惠连。
人教版本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导的学案正式版本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导教案1、经过字词的认读,初步感知文意。
导知识与技术2、学习典故,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构造。
学3、与《兰亭集序》比较阅读,领会本序和古代一般序言的不一样之处。
目过程与方法1、训练学生朗读的能力。
标2、指引学生理解文意,背诵这篇文章。
感情态度与1、使学生体悟到李白乐观爽朗、洒脱豪迈的人生态度价值观2、在文章的艺术境地中提高自己的人品,净化自己的情怀。
教课重难点与《兰亭集序》比较阅读,领会本序和古代一般序言的不一样之处教课方法1、朗读教课法。
2、议论剖析法。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研究”式的学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PPT课时安排2课时主要教课进度第一课时学生活动个性增补导学目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背诵《将进酒》,让学生认识诗、酒,引出作者李白。
引出课题喝酒赋诗,自古是文人的一大乐事。
明确学习酒是水质的诗,诗是心酿的酒目标七雅七俗:“琴棋书画诗酒花,柴米油盐酱醋茶。
”一、作者简介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指引学生李白是唐代有名诗人,也是中国最有名的诗人之一,好剑术,回首复习志气宏放,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以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指明学生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风格清爽俊逸。
介绍作者师二、解题生设问:标题告诉你那些信息?互“春”字点明季节,是在万物复苏,暖风暖和,花香遍地的动春季。
构“夜”点明时间,提出问题:(问题:为安在夜晚宴?)建“宴”点名活动,宴饮。
新“从弟”点明对象,堂弟。
学生记好知“桃花园”点名地址,在桃花绽放的园中。
笔录“序”点明文体,序。
一种文体,本文属宴集序,是指先人在宴集时,经常地一起借着酒兴抒怀赋诗,诗写成后公推一人作序。
如王羲之《兰亭集序》。
题意:李白于某个春夜在桃花园宴请各位堂弟所作的序言。
(对于序:分为书序,赠序,宴集序等三种)三、朗读课文,正字正音,初步感知1、朗读文章,正字音方法:充足利用骈偶的特色2、初步感知课文,理解文意:(1)、“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案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教学案1.作家作品见第一单元《越中览古》。
2.背景解读本文作于开元二十一年前后,地点在今安陆白兆山桃花岩。
内容记叙李白与他的堂弟们相聚在桃花园中,饮酒赋诗,畅叙天伦的情景。
全文以骈句为主,以诗笔行文,笔触流畅自然,风格清新洒脱,全文洋溢着诗情画意,是传诵千古的名作。
3.相关知识文人宴会:唐代文人雅集宴会,几乎都必有诗歌唱和活动。
文人把流连诗酒、往来酬唱视为风流雅事,常将这些诗作结为集子以广流传,这在唐代非常盛行。
而这些雅集酬唱活动中又每每形成相对集中、固定的诗人群体,对诗歌艺术的发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
4.文化常识【金谷酒数】晋代石崇有金谷园,曾与友人宴饮其中,作《金谷诗序》云:“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例如: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1.字音识记①从.弟(cónɡ)②秉.烛(bǐnɡ)③独惭.康乐(cán)④琼筵.(yán) ⑤羽觞.(shānɡ)2.辨形组词①⎩⎪⎨⎪⎧ 秉(秉烛夜游)乘(乘法) ②⎩⎪⎨⎪⎧ 伦(天伦)纶(纶巾) ③⎩⎪⎨⎪⎧惭(惭愧)渐(逐渐) 3.通假字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通“叙”) 4.一词多义(1)逆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动词,迎) 凡事如是,难可逆.见(副词,预先) 水逆.流百余里(动词,向相反方向活动,反常理) 忠言逆.耳利于行(动词,抵触,不顺) 摧灭群逆.(动词,叛逆,此处用作名词,叛逆的人) (2)若浮生若.梦(动词,像) 若.毒之乎(代词,你) 孔子生而不知其父,若.母匿之(代词,他的) 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连词,假如) (3)假大块假.我以文章(动词,借) 大臣犯法,无所宽假.(动词,宽容)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动词,凭借) 汉人未可假.兵权(动词,给予) 乃悟前狼假.寐(形容词,虚假,假装) 假.令仆法受诛,若九牛之一毛,与蝼蚁何异 (连词,假如)(4)伸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动词,抒发)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伸.恨(动词,陈述) 执其干戚,习其俯仰屈伸.(形容词,舒展,伸直) 5.词类活用(1)古人秉烛夜.游(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名词作动词,作诗,咏诗)6.古今异义(1)大块..假我以文章古义:大自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学案
单选题
1、「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从开元到天宝,从洛阳到咸阳冠盖满途车骑的嚣闹不及千年后你的一首水晶绝句轻叩我额头当地一弹挑起的回音.」上列诗句所描写的人物是 (A)韩愈 (B)岑参 (C)杜甫 (D)李白.
2、「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中,下列何者是点明「夜宴」的句子 (A)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B)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C)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 (D)幽赏未已,高谈转清.
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下列叙述,何者没有表现出来 (A)及时行乐的主题 (B)兄弟人伦之乐 (C)痛饮狂欢,纸醉金迷的生活 (D)文人的风雅韵事.
3、「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下列选项何者正确 (A)形容天地创造万物之伟大 (B)形容天地间物类的众多 (C)意谓天地依循万物运行 (D)喻人在天地间匆匆而逝.
4、「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文眼」(文中的中心意旨)是 (A)夜 (B)桃花园 (C)叙天伦 (D)欢乐.
5、「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意谓 (A)天地养育万物,各遂其生 (B)天地创造万物,各适其适 (C)天地是万物的旅馆 (D)万物在天地中不过是沧海一粟(E)天地与万物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6、「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之「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教学设计>文章」其中「烟」字将大地春景带入一片迷蒙,轻柔之丽境之中.下列诸选项,皆有一「烟」字,而能发挥同样修辞效果者,为 (A)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B)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 (C)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D)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7、下列「」中之字音,字义,何者皆相同 (A)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序」天伦之乐事 (B)天地者,万物之「逆」旅/「逆」来顺受 (C)飞羽「觞」而醉月/引壶「觞」以自酌 (D)春夜宴「从」弟/花木兰代父「从」军.
8、「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这句话所要表达的意思与下列何者相同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B)天地虽大,其化均也;万物虽多,其治一也(庄子天地)(C)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D)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9、下列对文句的诠释,何者正确 (A)「阳春召我以 景」:和暖的春色,一片如烟似雾的美景,正召唤著我 (B)「大块假我以教学设计>文章」:大自然提供我写作教学设计>文章的场地 (C)「开琼筵以坐花」:摆开筵席,坐在花木繁茂的地上野餐 (D)「飞羽觞而醉月」:大家热烈的互相敬酒,连月儿也跟著陶醉了.
10、下列何者最能表达「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之旨趣 (A)宇宙之大,慨叹人之渺小 (B)兄弟聚会,互争文才高下 (C)饮酒作诗,歌咏月夜之美 (D)人
生苦短,应当及时行乐.
11、下列有关「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之说明,何者正确 (A)「群季俊秀,皆为惠连」:是李白称赞诸弟之才华,可媲美谢惠连 (B)「吾人咏歌,独惭康乐」:说明李白认为自己的作品胜过所有人,只是不如谢灵运而已 (C)谢惠连是谢康乐的亲哥哥,两人并称「大小谢」 (D)金谷园是李白与众兄弟们饮宴的场所.
答案
D
C
C
D
D
C
B
C
D
A
多选题
1、李白 (A)字太白,号青莲,家居四川县青莲乡 (B)贺知章见其诗文曾叹其为「天上谪仙人」,肃宗召见,诏令供奉翰林 (C)喜纵横之术,倾慕剑客,游侠之风,深受道教影响成为道教徒 (D)天才洋溢,文采丰赡,其诗众体兼备,尤擅古体,乐府 (E)是盛唐浪漫派诗人,世称诗仙,与杜牧齐名,并称李杜.
2、有关「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选自李太白集,是诗序 (B)在天地永恒与浮生的无常,生命短暂两相对照之下,反衬出及时行乐的主题 (C)透过声色交织,情景相生的文学笔法,揉合议论,叙事与抒情为一体(D)文句工整,善用排比,对偶句,可以说是一篇散化的骈文小品 (E)「秉烛夜游」句,源自古诗十九首.
3、文学史上向来喜将风格相近或地位影响同样深远者并称,下列叙述正确者
(A)六一居士,元丰先生并称「欧曾」(B)元微之,白乐天并称「元白」(C)刘梦得,白乐天并称「刘白」(D)李白,杜牧并称「李杜」(E)谢康乐,谢惠连并称「大小谢」
4、「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以下叙述,何者错误 (A)「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李白之诗句 (B)全文充分流露文人放浪形骸,愤世嫉俗的色彩 (C)全篇以诗笔行文,属骈化散文小品 (D)李白为从弟所写之赠序类教学设计>文章
(E)文中连用三个六朝典故.
5、下列「」内的词语解释正确的选项是 (A)古人「秉」烛夜游.「秉」,持,拿 (B)「良」有以也.「良」,确实 (C)序「天伦」之乐事.「天伦」,宇宙万物天然的道理 (D)飞「羽觞」而醉月.「羽觞」,形容酒杯轻如羽毛 (E)罚依金谷「酒数」,「酒数」,买酒的价钱.
6、李白与「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A)李白字太白,号青莲,世称诗仙 (B)唐玄宗见其所为诗文,叹为「谪仙人」,诏令供奉翰林 (C)喜纵横之术,倾慕剑客,游侠之风,深受儒教影响 (D)其诗众体兼长,时创新意,尤擅长古体,歌行,兼具俊逸清新与潇洒奔放之风,文多策论,记游,送别之作 (E)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是一篇诗前之序.
7、有关「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叙述正确的选项 (A)「阳春召我以烟景」点出春 (B)「开琼宴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点出夜宴 (C)「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点出从弟与我 (D)「不有佳咏,何伸雅怀」点出诗文 (E)「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点出及时行乐的主题.
8、在你熟读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一文后,相信你对李白的生平及性格思想,词章文采有深刻的认识,试问下列那些诗句是李白的作品 (A)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於上青天 (B)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C)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乾 (D)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E)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9、下列各选项「」字,解释为「真正」,「实在」之意作副词者,为 (A)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B)罪大恶极,「诚」小人矣 (C)「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D)「苟」志於仁矣,无恶也(E)「亮」无晨风翼,焉能渡风飞
10、一篇文章的内容通常包含了「人,事,时,地,物」五项要素,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本文中,这五者分别是 (A)「人」:李白与他的堂兄弟们 (B)「事」:兄弟间比赛作诗,以判定文采优劣 (C)「时」:春天的夜晚 (D)「地」:桃花园中 (E)「物」:琴声,佳肴,美酒.
11、古人在面对宇宙之浩瀚时,常思及自身生命之有限与渺小,并以之为诗歌吟咏的主题.请问下列所引之诗篇,何者在慨叹之余,仍表现出把握时间,及时行乐的积极态度 (A)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李白行路难) (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C)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D)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生年不满百) (E)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2、下列关於李白的叙述,何者正确 (A)极受唐玄宗礼遇,位高权重 (B)因酒醉,於水中捞月坠河而死 (C)贺知章见其诗文,叹为「天上谪仙人」 (D)喜纵横之术,又深受道教影响,是一名道教徒 (E)诗作中尤擅古体,歌行,风格清新俊逸,奔放洒脱.
答案
ACD ABCE ABCE ABD AB AE ABCD ABD ABDE ACD ABCD 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