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

高中语文:李白诗四首

李白的诗歌关注时局安危,抨击黑 暗现实,同情民间疾苦,鄙夷世俗,蔑 视权贵;他漫游各地,歌颂祖国壮丽山 川;他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诗中常表现 出饮酒求仙及时行乐的心态。他的诗想 象奇特、风格豪放飘逸,是我国诗歌史 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
人,“安世济民”“功成身 退”
眼见清清的溪水 荡漾,耳闻猿猴发出 凄清的啼叫。
(幽雅)
谢公屐:
《南史·谢灵运》记载:谢灵运游山, 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 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 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源自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1
千岩:重叠的岩。 万转:山路弯曲不断。 迷花:迷恋于花,
白云愁色满苍梧。 拟人 愁云笼罩 ,心情沉痛
虽是悼诗,却寄哀情于景物,借景物以抒 哀情,自然而又潇洒。体现了李白诗歌清 新自然、浪漫飘逸的特色。
“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据《十州 记》记载,蓬莱山对着东海东北岸,周遭 五千里另有圆海绕山,圆海水黑,人称为 冥海,无风之时尚且洪波万丈,人不得往 来。上有九老丈人把守,是太上真人所居 之所,只有飞仙才能通过。晁衡归途中岛 屿众多,故着一“绕”字。同时,“征帆 一片”,飘泊远航,亦隐含了晁衡的即将 遇难。此句联想景物,为下文抒情作了铺 垫。
人物形象
越女词 耶溪采莲女, 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来。
一群采莲姑娘,她们见有陌生的 客人过来,便唱着渔歌,掉转船 头,笑着躲进荷花丛里去,装着 怕羞难为情就不出来了。
棹:摇船时还唱着歌,可见行 船之轻松欢快;
入: “笑”着划船钻入荷花
里面,欲出不出,假装害羞,天 真活泼之态,历历在目。

李白的古诗

李白的古诗

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行路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4.《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5.《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6.《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7.《赠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9.《送友人》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0.《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1.《长相思》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12.《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3.《独坐敬亭山》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十首顶级绝美的古诗李白

十首顶级绝美的古诗李白

十首顶级绝美的古诗李白
1.《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月下独酌四首·其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4.《望庐山瀑布》
日照云霞飞瀑布,香炉微觉火炎炽。

清风烟雨黄金白,玉抱阳光看石扉。

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6.《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7.《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赠汪伦》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关于李白的古诗大全

关于李白的古诗大全

醉卧美人膝诗神李白的古诗大全李白,唐代伟大的诗人,他的诗才博大精深,作品广泛流传于后世。

在这里我们为您精选了一些代表性的李白古诗,带您领略他独特的情感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通过静夜和明月的意象,抒发了诗人的离愁和乡愁。

2.《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借庐山巍峨的形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仰慕之情,感叹瀑布的壮丽景观。

3.《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通过抒发自己内心的挣扎和困惑,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反思和追求自由的渴望。

4.《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这首诗堪称李白的代表作之一,通过饮酒的场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人生残酷现实的思考和悲叹。

5.《月下独酌四首·其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李白在月光下独酌,与明月和影子共饮,抒发了诗人孤独而自由的精神追求,表达了对自我解放的向往。

这些只是李白众多作品中的一部分精选,他的诗歌涵盖了自然景物、人生哲理、豪放不羁等丰富的主题,展现了浪漫、豪迈和奔放的风貌。

李白的诗歌深深地影响了后世文人,并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不管时间如何流转,李白的古诗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激发着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思考。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李白的诗作都将永远被尊崇,流传于千秋万代。

高三语文李白诗四首

高三语文李白诗四首

《李白诗四首》教辅一、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教科书中误为“泰安”),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境内),后随家人一起迁居于绵州彰明(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李白自言“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上安州裴长史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赠张相镐二首》其二)。

青年时期出蜀漫游,天宝元年(742)奉诏人长安,、供奉翰林,但因得罪权贵而被“赐金放还”。

此后漫游于梁宋、齐鲁、吴越等地,安史之乱起入永王李磷幕,而此时肃宗李亨已在灵武即位,王室争权过程中永王被杀,李白被株连入狱,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乾元二年、(759)行至白帝城遇赦返,流寓南方,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今属安徽)。

李白生当盛世,渴望建功立业,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人生理想。

他的性格豪放不羁,希望有朝一日风云际会,“平交王侯”而“立抵卿相”,建不世之功而后退隐江湖。

他的诗歌关注时局安危,抨击黑暗现实,同情民间疾苦,鄙夷世俗,蔑视权贵;他漫游各地,歌颂祖国壮丽山川;他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诗中常表现出饮酒求仙及时行乐的心态。

他的诗想象奇特、风格豪放飘逸,是我国诗歌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二、课文简介(一)梦游天姥吟留别1.写作背景简介此诗一名为《别东鲁诸公》,作于李白在长安三年翰林生涯结束以后。

天宝三载(744),李白因“忤逆权贵”被唐玄宗“赐金放还”,他只好南下漫游,继续寻求进身之机。

他曾与高适、杜甫等东游梁宋、齐鲁,后南下剡中,开始吴越之游。

此诗应为诗人南游前留别东鲁诸公所作。

天姥山临近剡溪,传说登山之人听到过仙人天姥之歌唱而得名。

其与天台山相对,二山峰峦峭拔,令人仰望如在天表之上,苍茫一片如入仙境。

李白初出川时就想游历越东,其《秋下荆门》有句“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人剡中”。

2.基本解读这首诗为留别友人所作,通过写梦中游仙境界,表达诗人不满社会现实,不为名利所困,蔑视权贵的高尚节操。

精选李白古诗加赏析【十首】

精选李白古诗加赏析【十首】

精选李白古诗加赏析【十首】1.精选李白古诗加赏析静夜思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赏析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

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

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

“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

“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

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

“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

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

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

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

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

李白的诗句

李白的诗句

李白的诗句1.唐·李白《将进酒》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赏析:此句以黄河的壮阔景象,比喻人生的短暂和时间的流逝。

2.唐·李白《静夜思》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赏析:简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夜晚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

3.唐·李白《望庐山瀑布》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赏析: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4.唐·李白《赠汪伦》诗句:“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赏析: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

5.唐·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赏析:描绘了诗人清晨离开白帝城,一日之内行千里的壮阔景象。

6.唐·李白《夜泊牛渚怀古》诗句:“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赏析:以宁静的夜晚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

7.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诗句:“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赏析:诗人在花间独自饮酒,表达了孤独与自得其乐的复杂情感。

8.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赏析:以黄鹤楼为背景,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充满了离愁别绪。

9.唐·李白《庐山谣》诗句:“白波九道流雪山,片片吹落轩辕台。

”赏析:以庐山的壮丽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10.唐·李白《送友人》诗句:“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赏析:以青山白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

11.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

12.唐·李白《独坐敬亭山》诗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赏析: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敬亭山上,感受自然宁静的景象。

13.唐·李白《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诗句:“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李白诗词大全

李白诗词大全

李白诗词大全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为世人所熟悉的历史名人之一,其诗词活跃于中国唐代文学,受到广泛的欢迎和尊重。

以下是李白常用的诗词,可供大家参考:
一、《山居秋暝》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三、《行路难》
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夜夜思君不见;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四、《游子吟》
归去来兮:归去来兮,蓬莱仙山旧游处;九重阙,千里锦车相呼应。

五、《蜀道难》
金沙水:金沙水滔滔,千里烟波横;行人安知高低程,谁立临潼关留连。

六、《宣和乐府》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云萝十里见,柳花一阵风。

七、《江南春》
滟滟随波千万里:滟滟随波千万里,一望江心更何如;芦花落尽柳絮飞,绿叶满洛城春色。

八、《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九、《长相思》
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长征人未还,江山代有英雄在;剑外忽闻收军去,转头下望人寄处。

十、《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总之,李白诗词无论是描写江山、情愁万千、纵横宇宙,还是仙境人间,描绘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图景,令人流连忘返,十分难忘和值得永久回味。

也正是凭借其豪迈的情怀,李白的诗词正诠释着英雄的灵魂,为唐代文学添彩饰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教学ppt
19
半壁见海日, 空中闻天鸡。
教学ppt
1
20
千岩:重叠的岩。
万转:山路弯曲不断。
迷花:迷恋于花,
被花迷住。
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教学ppt
21
著屐登山的情景:
黎明时分,东方的海中 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莽 的群山,耳际是桃都山顶天 鸡的叫声。
(神奇)
人,“安世济民”“功成身 退”
是他一生的愿望。天宝元年
(公元472年),李白经友人吴
筠的推荐,被唐玄宗征召进京。他兴
高采烈地来到了长安,认为实 现
“济苍生”、“安社稷”的时机已经
到来。但到了长安,得到的是翰林供
奉,任了个侍御闲职,不能施展政治
教学ppt
9
才干。
当时的最高封建统治集团昏庸腐败, 李白“粪土王侯”不甘趋炎附势,招致了权 贵的谗毁,不到三年 (公元744年)唐玄宗以 “赐金还乡”为名,把他体面地赶出了京城 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 李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 重新继续他的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 (公元 745年),他离家南下准备再游吴越时写下 《梦游天姥吟留别》留赠给友人,借以排谴 内心的悲愤,表现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世 俗权贵的蔑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通读课文,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 入梦的原因:
• 海客谈瀛洲……对此欲倒东南倾。
• 由现实转入梦境的句子:
• 我欲因之梦吴越。
• 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 忽魂悸以魄动……失向来之烟霞。
• 揭示全诗主题的两句诗是:
•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心颜。
教学ppt
12
全诗的思路
一、梦游之由(起)—— 叙述
教学ppt
10
题解:
《梦游天姥吟留别》
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天姥:所梦内容。 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 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 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 多变。也由诗人情绪决定。 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用梦游天姥的诗向朋 友话别。
另名《别东鲁诸公》或 教学《ppt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11
教学ppt
5
他的自负让他吟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 散尽还复来”,但做了几年官后,浪漫理想必然 与现实发生矛盾,与世俗无法共存,他强烈感觉 到报国无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他经常游 离在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痛苦与欢乐之间, 在宇宙之中忍受这巨大的孤独。当他毅然离开朝 廷之际,在诗中写到:“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 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 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 散发弄扁舟。”在晚期的诗中他高歌自由,思想 中揉合着儒、道、释、纵横、名士、酒徒的气质。 而这种个性解放的呼声,在《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表达得更为明确激越。
教学ppt
1
22
殷:震动,形容声音之大 栗:使……颤栗,形容词作使动词。 惊:使……震惊,形容词作使动词。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栗深林兮惊层巅。
教学ppt
23
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
青青: 黑沉沉的。 澹澹: 水波摇动的样子
教学ppt
24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 日月照耀金银台。
教学ppt
6
李白的诗歌关注时局安危,抨击黑暗 现实,同情民间疾苦,鄙夷世俗,蔑视 权贵;他漫游各地,歌颂祖国壮丽山川; 他有浓厚的道家思想,诗中常表现出饮 酒求仙及时行乐的心态。他的诗想象奇 特、风格豪放飘逸,是我国诗歌史上继 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教学ppt
7
教学ppt
8
李白是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
教学ppt
3
“终南捷径”
李白生当盛世,渴望建功立业,有着 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人生 理想,但不屑于走科举道路,也不屑于 投笔从戎。他选择的是漫游各地,结交 名士,希望有朝一日风云际会,“平交 王侯”而“立抵卿相”,建不世之功而 后退隐江湖。
教学ppt
4
“太白精神”
李白是盛唐时代精神的杰出代表, 人称“太白精神”:慷慨自负,傲视凡夫, 纵酒狂放,任心使气,追求自由,幻想浪 漫。而他的诗则是太白精神的艺术凝聚和 形象显现。
李白诗四首
《梦游天姥吟留别》
《哭晁卿衡》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诗仙”
《丁都护歌》 《越女词五首》(其三)
教学ppt
1
梦游天姥吟留别
艺 梦 诗 题白 关 术境 意 目于 手解 理 解李 法读 解 释
教学ppt
2
关于李白的几个关键词
漫游
漫游是盛唐文人的风尚——读万卷书、行 万里路。李白一生有两次漫游阶段(24岁 至41岁、45岁至55岁),他漫游的动机有 二:一是开阔视野,开阔心胸,增长见识; 二是广交天下名士豪杰,为进入仕途铺平 道路。李白所到之处都留下了不少名诗, 因此诗名远播,震动朝野,基本上达到漫 游的目的。
中:名词作状语,在中间
开:动词,打开 教学ppt
25
夜幕降临之景:
熊咆、龙吟、电闪、扉 开、万物震撼、烟雾笼罩
(迷茫恐怖、光怪陆离)
教学ppt
26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神仙出场时的情 景: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 仙之人兮列如麻。
点明了“梦游”。 浪漫主义手法。
教学ppt
17
飞渡镜湖的情景:
眼见清清的溪水 荡漾,耳闻猿猴发出 凄清的啼叫。
湖月照我影,
(幽雅)
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
渌水荡漾清猿啼。教学ppt
18
谢公屐:
《南史·谢灵运》记载:谢灵运游山, 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备有一种 特制的木屐,屐底装有活动的齿; 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
二、梦游之景(观)—— 描写
三实 语 谈到、说起。 或 有时
瀛洲 虚
陪衬
海客谈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天姥山 实
越人语天姥, 云霞明灭或可睹。
教学ppt
14
赤城:山名,在现在浙江天台北,因为山上
赤石罗列,远看好像红色的城,所以 叫赤城。 拔:超出、超过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
教学ppt
15
天姥山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诗人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这些 特点?
神奇、高大: 巍峨高耸,直插
云霄,使人不敢逼视。
衬托、夸张
教学ppt
16
一夜之间就飞过了洒满月 光的镜湖。
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