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星 专题活动课 运用历史地图和图片学习历史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参考教案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活动课教学示例活动目标1.通过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整理,培养学生的归纳、评价、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对课文相关材料的搜集,提高学生搜集、提炼、组织、处理材料的能力。
“导游”的直观介绍,拓宽学生了解、学习历史的途径。
4.通过对历史地图的学习、运用,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增强历史的直观性、立体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活动准备1.事先教师布置复习,特别提醒学生,多看看有地图的课目。
2.准备一张现代的中国地图及若干张历史地图,以便对照使用。
3.搜集一些历史图片及一些旅游胜地的图片。
有条件的可将所讲示的内容制成课件。
4.按讲述内容的性质、时间或是地域的不同在各组选几位“导游”,课前应让“导游”熟悉各自所讲的内容。
活动形式1.按实际情况将全班分为几个竞赛小组,每组各推选一名导游,一名评判员。
2.在导游的带领下,参与“游览”中的各项活动。
3.评判员根据各组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表现情况给予打分。
4.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疑难时,教师加以点拨、诱导,使活动顺利进行。
活动过程[主持人(教师)]你迷过路吗?迷路后怎么办?如果说这时候能给你一张当地的地图,是不是就可以放下你悬着的心,轻松摆脱困难呢?学习历史也是一样的,当你不小心走入“迷宫”的时候,给你一张地图,你照样可以在“山穷水尽”中“柳暗花明”!那怎么样看地图呢?注意听好了!教你几招:1.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首先第一步要学会看历史地图(对照黑板上的现代地图与历史地图进行讲述)。
历史地图和现代地图大体上是一致的。
大家看好了,历史地图的方向,也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历史地图的河流、山脉和今天的也大致是一样的,但个别也有变化。
如,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在历史上就曾有过多次改道。
不过,历史地图和现代地图也有不同的地方,如,历史上的地名、山脉、河流、湖泊等名称,就有不少和今天不同的。
我们看历史地图,就要弄清古地名是今天的什么地方,这样我们听起来就比较熟悉、比较亲切了。
有效利用历史地图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有效利用历史地图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发表时间:2013-07-16T10:10:37.827Z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3年7月供稿作者:李勇[导读] 中学历史地图册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感,且密切结合课本重点、难点知识。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公馆中学李勇【摘要】历史图画是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认识与重视既往事实的一种重要载体,是历史直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图代文”、“以图释文”的功能,在历史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有效利用;历史地图册;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641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7-0073-01 历史图画不仅具有知识的传播功能,而且具有能力培养的功效,承担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综合分析等方面能力的任务。
历史图画是一个非常好的直观教具,在历史课堂上老师如能巧妙、恰当地使用历史图画教学,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但是,历史课本中的插图毕竟有限,要想配合教学真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历史地图册。
历史地图册图文并茂,就图而言,它包括:地图、图片、图表三大方面。
其中图片是历史照片、图画、历史类漫画的总称;图标又包括比较表、统计表、图解、符号示意图等;地图又可以分为自然地图、人口图、经济图、政治图、文化图、历史地图等。
在各种“图”外还配有相应的文字说明。
用好一本历史地图册就等于给历史教学增添一个得力的助手。
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历史地图册进行课堂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中学历史地图册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感,且密切结合课本重点、难点知识。
例如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本课地图册将近现代中国百姓物质生活的变迁过程用大量丰富多彩的图片呈现出来,在学生阅读教材后翻开地图册看到《身着中山装的孙中山》、《清代宫廷的木制自行车》等便立即有眼前一亮的感觉,通过学生自主阅读和讨论,再加上教师稍作点拨小结,教学任务轻松完成且效果良好。
如何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地位、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学生学情、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地位历史地图,作为直观教具,是中学历史教材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读图的方法,要使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地图,像对教科书上的文字一样读得懂。
而学生通过历史地图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因此,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无论是对教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教科书中,这一课被放在本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运用历史地图能更好地学习历史、理解历史,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历史学习中,更好地运用历史地图解决具体的历史问题。
所以,无论从历史地图的作用还是从本节课的教材地位而言,“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这一课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阅读历史地图,对历史地图与现代地图进行比较,知道同地不同名和同名不同地这两种现象,从而注意历史地图与现代地图之间的区别。
以在历史地图上再现历史情景的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历史地图的释读,同时培养学生的复述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历史地图,绘制历史简图,结合地理知识和生活经验,从而认识历史地图;能够在历史地图上再现、复述历史的过程:最后能运用历史地图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运用历史地图能更好地学习历史,理解历史。
正确理解我国疆域的变化,形成对我国当代疆域的理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说重点难点整节课以图片的对比变化为主线,在地图上再现历史是教学的重点,而古今地名的变化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与记忆,应该作为教学难点进行突破。
而我们查阅特定历史地图的另一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历史地图,理解历史地图所要表达的内容,如《赤壁之战形势图》,该怎样阅读该地图?地图中每一个图标所表达的含义是怎样的?我们能够从该地图上获取怎样的信息?这一方面我将作为重点去陈述。
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历史图片组织课堂教学

课 内来 。七年级《 卓越的工程》 这一课 , 教师利用都江堰这 伟大的水利工程图导入 : 同学们 , 位于四川省 的岷江上 有一个大型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在 四J i I 出现大地震时, 这 个工程就处在震源附近 , 但是它仍然保存完好。对于它来 说也许这不是奇迹 ,因为它走过了2 2 0 0 多年的风风雨雨 , 次地震又算什么呢?据科学家证实 , 都江堰能保存到如 今与它科学设计 的建造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同学们 , 这节 课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探究这一伟大工程的奥秘吧。 如此导 人新课 , 能够迅速地引起学生 的注意 , 课堂教学效果很不
一
一
、
错。
2 . 通过 比较 图片 , 提高观察能力。观察力是智力活动 的门户 , 现代脑科学证 明, 人获得的信息 , 9 0 %以上是通过 视觉和听觉通道进入大脑的。因此 , 要求学生读图要 明确 观察 目的, 掌握观察技巧, 捕捉有效信息。 观察的 目的当然 是需要教师的引导 , 学生读 图才有 目的性 , 同时在这一读 图后设计 问题 , 加深知识点的印象 , 可以达到教学的 目的。 其中通过图片的对 比我们会把一些较难 的知识 点化难为 易 ,这样学生对知识就容易消化 了。在讲授七年级第 1 课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 中北京人和山顶洞人时 , 我用 了对 比 的方法 , 引导学生对这两种人类的前额 、 眉骨和嘴部进行 观察对 比, 然后 出示问题 : ( 1 ) 山顶洞人的头部与北京人头 部哪些地方不一样?( 2 ) 谁更接近现代人? ( 3 ) 你知道他们 是如何进化来的吗? 通过对 比学生就会知道山顶洞人身上 已经没 有猿类的特征 , 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 , 因为会使 用劳动工具所以不断地进化成现代人。 有些历史知识确实 很适合用对比法展开教学 , 用图片对 比往往鲜明生动。 3 . 演绎抽象图片 , 增长学生知识。课本有些 图片内容 抽象 , 教师要适 当地做详细的讲解补充 , 这样学生会对图 片有个正确完整的认识。 九年级第 1 3 课《 冷战局面的形成》 课有一幅“ 马歇尔计划 的宣传画” , 这幅画很抽象 , 没有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集的运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集的运用历史地图是以地图为手段,将历史信息形象化,并以文字和图像等形式展示历史时空和人类活动内容的一种视觉呈现。
历史地图作为一种形象直观的历史教学资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集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集的运用。
一、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探究问题的动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地图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授“丝绸之路”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展示丝绸之路的路线、沿途的重要城市和地理环境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丝绸之路的地理背景和历史意义。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地图中的信息,让学生自主探究丝绸之路的发展历程和影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往往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地图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掌握历史知识。
例如,在讲授“三国鼎立”这一历史时期时,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展示三国时期的疆域、主要城市和战争路线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事件。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地图中的信息,让学生自主探究三国时期的历史演变和影响。
三、培养历史思维历史地图集不仅是一种教学工具,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手段。
通过观察和分析历史地图,学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例如,在讲授“洋务运动”这一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利用地图展示洋务运动的开展地区、主要企业及工业分布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洋务运动的发展历程和影响。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地图中的信息,让学生思考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反思精神。
四、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011-2012学年(下)海南华侨中学高中历史组个人小课题(汇总表)(按年级顺序排列)《让学生学会从历史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历史组徐春慧一、课题研究的构思历史学科在很多人看来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
但是如果你去仔细阅读,从中发掘的话也会发现历史学科还是有很多有趣的东西,值得我们去努力参透的。
历史一节课主要由正文内容、阅读思考部分、历史图片、历史地图等。
但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都会忽略历史地图的学习,学生们平时在做一些练习题的时候遇到课本上的历史地图也不能很好地读出来。
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历史地图,从历史地图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不仅是应对高考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一)培养兴趣高中时期的学生正在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求知欲特别强,对什么事情都想要探个究竟,对什么东西的兴趣都比较浓厚,但是高中时期的学生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时候有些知难而退,遇到比较难得问题的时候喜欢“绕路而走”。
面对这种清况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地图虽然说比较直观但是单纯但地图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乏味,少了文字性的东西,显的有些苍白无力。
因此,老师如果想引起学生对历史地图的重视,就应该从一开始就培养他们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的兴趣,并贯彻始终。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积极引导。
中国有句俗话,叫做“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说的是个人修行与师傅积极引导,都很重要。
这里我强调的是,学生学习阅读和运用历史地图,老师要积极引导。
例如,学习《历史必修一》的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涉及西周主要分封诸侯的分布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本第5页西周分封示意图,通过阅读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西周分封的对象主要有哪些人,而占到大部分的又是什么人,而且通过对地图的观察能够找出分封诸侯国大概所在各省省界,学生们很快地就能明确分封国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
科学合理的运用历史图示

科学合理的运用历史图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天津市第112中学左彤光科学合理的运用历史图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论文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教学实例对初中历史教学如何科学有效的运用图示教学法进行了探讨,文章的重点是怎样应用图示教学法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历史图示教学法,高效教学一、历史图示教学的概念、特点和使用原则历史图示教学法,是一种以图形、图像或者表格为主要方式,揭示历史现象或者本质特征,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促进高效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此法运用形象化的图形、图像、图表讲授历史基本概念,揭示复杂的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从而突破疑难点。
图示法的实质就是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纷繁复杂的过程清晰化,抽象晦涩的概念具体化,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历史能力的生成,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标值。
历史图示教学法具有如下的优点:1、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是教师破解疑难点的“利器”。
2、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利于在学生头脑中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
3、使复杂的概念,形象化,清晰化。
4、起到语言表述达不到的鲜明、易懂的效果。
历史图示教学法的局限性表现在:1、容易片面的追求知识的单向度教学。
2、容易造成知识的缺失,甚至可能造成历史知识的教条化。
3、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4、不利于培养综合的人文素养。
5、不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历史图示使用的原则图示设计必须遵守三个个基本原则:一、简明抽象原则。
二、符合思维规律。
三、科学性原则。
二、如何科学的使用历史图示,构建高效课堂一、历史图示教学应当在重难点处使用。
我们要因地制宜的使用历史图示。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以下三种情况采用图示法比较好:1、在教材中的那些头绪复杂、跨越章节的教学内容;2、学生难于理解的抽象内容;3、复习课,阐述宏观历史脉络的内容。
例如《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历史教学的难点,各种历史事件之间有错综复杂的联系,这课头绪繁多。
历史地图、插图和年表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地图、插图和年表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作者:丁洪伟来源:《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第11期任何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发生发展,总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理环境,也离不开具体人物的活动。
因此,时间、空间和人物便成为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要素。
反映在直观教学中,历史地图、历史插图和历史年表等便是经常应用的直观教具。
教学中如能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学生展开抽象思维,以利于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如何运用才能使之更好地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呢?历史地图任何历史现象必有其赖以存在的空间位置,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发生发展,历史地图便是表现历史现象的空间位置和地理环境的工具,再现历史发展中一定的空间变迁的形象。
历史地图作为一种符号式的直观教具,通过简明的地图符号,显示历史现象发生的位置,是对教科书内容的补充说明,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帮助学生想象历史现象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的展开情况,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现象所起的影响作用,从而理解历史事实所具有的特点。
因此,历史地图不仅起生动的直观作用,也有助于认识史实的本质。
教学挂图在日常教学中是使用率比较高的,它便于保存,可以重复利用,但是缺少动态性,不能及时反映历史现象发展变化的状况。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制作动态性地图。
比如讲“三国鼎立”时,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较多,学生容易混肴,如果使用课本上提供的《三国鼎立形势图》,不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教师可以将整个教学挂图制作成抽插式的,把课本中涉及的重要地名(如官渡、赤壁、洛阳、成都、建业)、重要的时间(如公元200年、208年、220年、221年、222年)、重要的人名(如曹丕、刘备、孙权)等制作成卡片,再制作一些火炬、红旗等,授课过程中一边讲一边把卡片插到相应的位置。
这样,东汉末年发生的两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三国建立的时间、建立者以及都城都按照先后顺序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化静为动,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更使学生通过地图上反映的同一时代所发生的多方面现象的综合,从横的方面看到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变迁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历史地图和图片学习历史
专题活动课
活动目标:
1.学会识图,认图。
2.了解古今地名演变,通过看图,掌握考试技巧。
3.掌握本册基本的历史知识。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我们发现历史课本图文并茂,吸引着大家的目光,那么我们怎样运用这些地图和图片呢?怎样
运用历史地图和图片更好的学习呢?本节课将找到答案。
新授:
一历史地图
活动一火眼金睛识古今
过渡:利用地图学习历史,就要再现历史,结合课本上讲到的战役背
景、战役时间、双方兵力和具体交战情况,理解原因。
活动二 看图布阵,论以少胜多战役
过度:又如,再现历史上中外交往的内容,就更需要运用历史地图了。
活动三 穿越时空,论张骞凿空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旁白:“公元前124年,张骞回到长安,虽然未能 完成预期使命,但作为汉朝使臣,西行几万里。
带回了许多国人过去根本无从知道的知识,无论对于汉武帝,还是对于有心了解世界的中国人,都具有开凿天空的作用。
从此,不断有人西出阳关,又东归中土,跨越重重关山阻隔。
踏出了一条辉炳史册两千年的…丝绸之路‟ ‥‥‥”
请根据这段旁白和上图来探究
(1)从图中能获取那些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信息?
1.起点:长安
2.途经:河西走廊、敦煌、西域、中亚、西亚
3.到达地:欧洲
(2)如何理解旁白所说的张骞“虽未能完成预期使命‥‥‥西行几万里‥‥‥具有开凿天空的作用”?对你有何启发?
1.作用:张骞出使西域,为开辟丝绸之路起重大作用,丝绸之
路自汉朝开辟到现在,是中西方交往的一条重要通
道,促进了中西经济和文化交流。
2.启发:有胆、有识、有行、有恒
过度:课本中还有大量的人物、文物、古迹,我们来归纳以下。
二历史图片
一人物类:黄帝、秦始皇、汉武帝、孝文帝、曹操;老子、孔子、孙武、张衡、张仲景、华佗、司马迁、蔡伦、王昭君、祖
冲之、郦道元、贾思勰、王羲之、顾恺之、李冰等
二文物、古迹:司母戊鼎、四羊方尊、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地
动仪、云冈石窟等
活动四课本大搜索
全班分四组
第一组:搜索课本中地图,给大家讲解。
第二组:给大家介绍一为政治家。
第三组:给大家介绍一位文化名人。
第四组:给大家介绍一处文物古迹。
过度:刚才大家介绍的人物中,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令人敬佩,让我
们穿越时空,来体会。
活动五 时空隧道,汉武帝答记者问
记者问:“尊敬的陛下,请问你为了解除北部边塞忧患,派谁出击匈
奴?”
汉武帝:卫青、霍去病
记者问:“尊敬的陛下,在您统治时期加强了中央集权。
请问您是如
何解决诸侯势力膨胀问题的?”
汉武帝:允许诸侯将封地分给子弟,建立小诸侯国
记者问:“尊敬的陛下,您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思想的统治?”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三 终考解读
1.
2.暑假的一天,小明一家来到他们向往已久的首都北京,参观
中国国家博物馆,该馆的镇馆之宝“一件出土于河南安阳武官
村堪称现存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礼器
”深深地吸引了他们。
根据
A B C D
3.下列文物中产生在春秋战国的是(
自我评价
在本课的学习中
我最大的收获是:
从中我认识到:
而最不满意的是:
至今仍没弄懂的是:
是否尝试解决?(是□、否□)如“是”,办法是:
在本课学习后
我打算将进一步探究的问题是:
采用的方法是:
预期成果是:
在本课学习过程中
我参与研究的内容是:
同学对我的工作感到:满意□、基本认同□、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