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活动课四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活动课4运用历史地图和图片学习历史

公 500
300
元
前
600 年
100 公 100 元 元 年
300 500 公 元
600 年
公元前153年——公元前__2___世纪_5_0___年代
公元前352年——公元前__4___世纪__5_0__年代
公元232年——公元前__3___世纪__3_0__年代 公元480年——公元前___5__世纪__8_0__年代 24
华佗 蔡伦 张衡 张仲景
13
⑵历史典故
三顾茅庐
书成换白鹅
草木皆兵
14
二 历史图片
3、文物、古迹
地动仪
司母戊鼎 龙门石窟佛像 秦始皇兵马俑
15
活动五 时空隧道,汉武帝答记者问
记者问:“尊敬的陛下,请问你为了解除北部边塞忧患,派谁出击 匈奴?“
汉武帝: 卫青、霍去病
记者问:“尊敬的陛下,在您统治时期加强了中央集权。请问您是 如何解决诸侯势力膨胀问题的?“
4
⑵同名不同地
下列的“东京”分别指的是何地?
1、东京曾作为2002年足球世界杯的主赛场之一
——指日本东京
2、东汉张衡作《东京赋》表达对奢靡生活的否定
——指河南洛阳
3、北宋灭亡后,有人怀念故都,写成《东京梦华录》
一书(屏幕演示)
——指河南开封
5
6
7
活动二 看图布阵,论以少胜多战役
知识积累
你能举出一些以少胜多的战役吗?
(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
官渡之战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奠定三国鼎立)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
淝水之战
8
活动三 穿越时空,论张骞凿空
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旁白:“公元前124年,张骞回
活动课四运用历史地图教学课件

找一找: 上面的地图中有错吗?如果有,看谁能把错都找出来
A的建立者是
曹丕
B的都城在
成都
C的国号是
吴
识图
A BC
从右图中 可以得出哪 些信息?
1、秦朝疆域的 四至
2、秦长城的起 止点及修长城 的原因
3、秦朝在地方 推行的制度
思考:从上述两幅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远古居民
的分布有何特点?
分布于大河流域
思考:
假如你是秦王 嬴政,你采取怎样 的战争策略统一全 国
远交近攻
各个击破
公元前221年
丝绸之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主要路线
长安 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 西亚 欧州
制作人: 陈海清 单位: 永州市江华一中
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 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
南宋史学家郑樵
这段材料说明了历史地图什么?
历史地图是历史教学中必不 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认识 与重视既往事实的一种重要载体。
一、辨别方向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二
1、形势图
历 史
2、疆域图
地
图
3、分布图
的
分
4、军事类图
类
我国原5、始对居民外的关分系布图图
三、看历史地图需要注意的几点
1、古今河流的变化 2、古今地名的变化 3、与教材相结合
古今河流、地名的变化
问题:观察上图,完成下表?
古城市名 长安 南海
今城市名
古河流名 河水 江水
今河流名
(一)讲述法 (三)启发法
(二)想象法 (四)描图法
思考:
历史地图与《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

历史地图与《中国历史地理》课程教学《中国历史地理》是研究人类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化及其与人类和人类社会发展关系的学科,它注重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结合;历史地图则是表现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空间位置和地理环境的工具,它可以再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地理空间变迁。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历史地图是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只有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标签:中国历史地理;历史地图;空间观念地图是用特定的符号和图形表达地理事物的一种有效工具。
古往今来,几乎凡是具有空间分布差异的地理事物,无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过去的还是现实的,静态的还是动态的,都可以用地图予以表现;历史地图作为地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现人类历史时期发展情况的地图,它能对不同历史时期历史事件的地点、空间联系及其地理环境提供明显的概念。
如反映历史时期疆域、政区、历代政治军事形势、民族迁徙、地理环境的变迁、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等即是如此。
显然,历史地图与抽象的文字相比更直观、更具体,是对历史现象的动态反映,补充了教材文字叙述的不足,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历史地图的教学功能,重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应当深入研究如何运用历史地图为教学服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一、历史地图的教学功能1.历史地图是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一种常用方法。
对于历史地图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学者郑樵就提出“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的学史要点。
相对于教材内容而言,历史地图以其形象、直观、简明、生动的特点,在时空与地理位置上更能体现历史不断发展、不断演变的重要进程。
因此,利用历史地图教学已逐渐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尺度。
众所周知,历史的空间观念是靠历史地图来表示的,没有历史地图,就不可能获得空间观念,没有空间观念,要较好和学好历史地理课程是不可能的。
2.历史地图可以补充、完善教材之不足。
历史地图蕴涵着丰富的文字知识,且重点突出,节省语言文字表述,而教材内容相对于历史地图而言是现成的、枯燥的文字表述。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应用与实践

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应用与实践历史地图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工具,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通过历史地图的应用与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把握历史脉络,从而提高他们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本文将围绕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的应用与实践展开讨论。
一、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性历史地图是一种立体的历史文本,它通过地理空间的表达,能够使历史事件、历史地理环境的关系更加具体和直观。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历史地图可以帮助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更精确的把握,有利于他们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
历史地图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地理环境的变化,懂得历史与地理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
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辅助教学: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历史地图来辅助讲解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相关环境。
比如在讲解二战时,教师可以通过历史地图展示二战期间的欧洲战场,以及各国的军事行动,让学生对于二战的整体背景和战争规模有更清晰的认识。
2. 训练能力:通过历史地图的解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历史事件的时间观念。
学生可以通过地图查找相关信息,了解历史事件的时空背景,并进行分析和归纳。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拓展课外知识:历史地图也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课外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历史地图,了解不同国家之间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关系,从而提升对世界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1. 制作任务型历史地图:教师可以设计任务型的历史地图学习项目,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绘制地图来归纳总结历史事件的发展规律。
比如在学习中国古代各代王朝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制作一张任务型的历史地图,标注各个朝代的疆域范围和历史事件,从而更加具体地了解历史事件发展的过程。
2. 利用电子地图资源:教师可以利用电子地图资源,展示历史地图,或者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互动式教学。
善用历史地图 拓展历史知识——浅谈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LIBERAL ARTS FANS2022年第12期教育教学2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引导下,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以中考为指向,要求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记忆,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做题得分能力。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地图这一优质教学资源得不到有效应用,甚至被很多教师弃用,学生难以对历史知识有更深入的认识与领悟,学科核心素养难以提高[1]。
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要求学生不能仅满足于对知识点的记忆,还需要对知识点有所思、有所悟,能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地图的合理运用有利于达成这一目标,也因此被广大初中历史教师所采用。
一、历史地图的概述(一)历史地图的概念历史地图指的是历史学科中的地图,通常表示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空间下的发展状况,能为人们理解历史事件的地点、空间联系及其地理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
这里的地图不仅指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地理图形,还包括社会地图、经济地图、战争地图等,这些地图是根据一定的历史时空绘制的,能够将某一段历史时期的某个历史事件通过地图的形式直观地展示出来[2]。
因此,历史地图应用到的知识范围非常广,涉及到的学科种类也非常多,只有将历史学科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融合、重构,才能完成一幅历史地图。
这也就决定了历史地图中蕴含着非常多的知识点,是不可替代的历史学科教学工具。
历史地图并不是新鲜的概念,早在西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历史地图的雏形,但那一时期的历史地图是以地形图为主。
后来随着人们对历史研究的深入,历史地图的种类也随之增多,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历史地图形式及内容都不尽相同,而且每一个创作者所制作的历史地图都有鲜明的个性。
然而,无论历史怎么发展,历史地图的本质都不会改变,都是希望以合适的形式、内容来展示更多的历史知识,引导读者对历史知识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历史地图的分类历史地图的分类标准并不统一。
目前主流观点认为,初中历史学科的历史地图可以分为政治地图、经济地图、文化地图、军事地图等,也就是根据地图的对象来进行分类,这种划分标准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
历史初一上2.4运用地图学习三国历史(案例)

历史初一上2.4运用地图学习三国历史(案例)【一】知识与能力通过识图,能说出东汉末年的主要军阀,认识东汉末年的社会状况,简要表达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过程并分析其胜负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识读地图、讲述历史故事、绘制示意图和探讨相关问题,学习三国历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讨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胜负原因,感悟骄兵必败等历史启示。
重点:挖掘《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中的历史信息。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承载的历史信息较多,反映着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社会状况,挖掘这张图中的历史信息是我们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基础和前提,同时也是锻炼学生读图能力的首要环节,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如何认识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胜负原因。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一胜一负,其中原因复杂,涉及到的方面、人物众多,对于初一同学来说不易把握,是学习难点。
需要老师提供必要的资料,并进行一定的归纳引导。
【一】活动任务1.挖掘地图中历史信息。
2.讲述地图中历史故事。
3.探究相关历史问题。
【二】活动内容1.探究《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描述东汉末年社会状况。
2.探究《官渡之战形势图》,讲述官渡之战的故事,探讨官渡之战的胜负原因。
3.探究《赤壁之战形势图》,讲述赤壁之战的故事,探讨赤壁之战的胜负原因。
4.探究《三国鼎立形势图》,挖掘图中的历史信息,绘制三国鼎立示意图。
【三】活动组织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各自准备故事讲稿或绘制故事图,根据历史地图和历史故事,独立思考探究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活动评价方式活动过程评价:教师观察学生表现,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活动成果评价:同学之间对所绘制的三国鼎立示意图依照评价表进行互评。
〔在文件夹〕【一】活动评价量规表的方式进行学习三国历史。
同学们在研讨绘制三国故事画同学们在排练讲故事同学在讲火烧赤壁的故事【一】活动日志活动日志一: 动员准备2017年6月4日星期三,我在班里公布要上“运用地图学习三国历史”的历史课,同学们很高兴,因为他们对三国历史非常感兴趣。
七年级历史活动课五四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徒步探险
了解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后,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西 安 1、张骞出使西域的出发点是今天的 _____(城市),途经今 陕 西 甘 肃 天中国的 、 和 (省份)。 新 疆 2、张骞出使西域的范围仅仅在中国境内吗? 古代西域的范围大于今中国的新疆地区,张骞出使西域, 实际已经走出今天中国的边境而到达了中亚。
教学方法
教学方 法
讲授法
讨论法
图表归 纳法
情景教 学法
多媒体 辅助
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学习新课
★课堂小结
★巩固复习
课程导入
本节课我以视频导入的方法,以 视频的方式通过展示开封从古至 今地名的变化开导入新课。从而 自然引出本课的主题——“学习 历史地图”。并提出问题,如果 你是小导游你怎么向游客介绍自 己家乡古今地名的变化?
环节一:认识历史地图
活动一:认识图例
环节一:认识历史地图
• 活动二:同地不同名 • 观察上面的地图,完成下表的填写。 • 古城市名 今城市名 古地名 今地名 古河流名 今河流名
长安
西安 洛阳
夷州
台湾
河水
黄河 长江
洛阳
江水
环节二:古今地名的变化
• 练习一:你知道南京在历史上有哪些名字吗?
• 金陵—建业—建康—应天—南京—江宁—南京
活动课四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说课提纲
★ 教材地位 ★ 教学目标 ★ 重点难点 ★ 学生学情 ★ 教学方法 ★ 教学过程 ★ 板书设计
教材地位
★巩固整本书所学的知识。
★利用历史地图解决问题
★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工具
知识与能力
→掌握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注 意历史地图与现代地图之间的区 别 →理解历史地图所表达的内容 →了解历史上地名的变迁,培养 学生附属表达能力。
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作用》的研究一课题的提出与要解决的问题(一)提出历史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历史地图教学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历史教师最常用和实用的教学好帮手。
历史地图它以空间形式为主,主要反映人类的历史活动及其相关地理环境。
历史教学中的历史疆域的变化、民族的分布、战争的进程、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等都可以通过地图语言简明而准确地表示出来。
可通过历史图册合教学,培养学生基本的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这对增加学生的学史兴趣和理解历史知识、现象、文化都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是学生了解和理解历史生活空间的基本工具。
(二)课题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改革历史课堂的教学方式,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使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
基于师生的经验,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一起体验对课程的理解过程,师生共同分享学习的快乐。
(2) 改革历史学习方式,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改变传统的机械记忆方式,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知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课题的界定在贯彻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势在必行。
使他们能够做到全面发展,进而能从课本里走出来,脱离那种死记硬背的常规学习模式,使课堂中、书本里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那么,在历史课的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更有效、更积极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呢?我们认为,利用地图进行教学是历史教学中最重要的、最突出的方法,只有充分的利用地图,才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重要的方法,而且,这本身也是历史教学区别于其它教学的特点。
我们的观点是:只有充分的、有效的在历史课上使用地图,才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素质的一种捷径。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目标(1)历史事件发生位置的探究目标如下:①能够形成对历史事件发生地点敏锐觉察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同一地点古今地名不同。
“人类与大地是当今历史的主题” 2、古今地名相同但地点不同。 ──汤因比 3、历史地图一定要结合时代背景, 活学活用历史地图。
• 1、利用所学知识,课外归纳地点 相同,时代不同名称也就不同的例 子。 • 2、在今后学习过程中,运用所学 知识了解古今地名演变的过程。
长安 洛阳
西安
洛阳
夷州
台湾
河水 江水
黄河
长江
环节一:认识历史地图
练习一:你知道南京在历史上有哪些名字吗?
金陵—建业—建康—应天—南京—江宁—南京
环节一:认识历史地图 东汉时,把长安和洛阳分别称为西京和东京
活动三:同名不同地
(东京)
东京 东京
环节一:认识历史地图
练习二: 下列的“东京”分别指的是何地?
环节二:活用历史地图
活动四:各小组派代表扮演角色,根据地图还 原历史,再现历史场景。 [角色一]小小军事家 [角色二]小小政治家 [角色三]小小外交家
小小军事家
长城一带
陇西
←
↑ ↓
南海
→
东海
小 小 政 治 家
核桃
小小外交家
了解了张骞出使西域的情况后,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吧!
西 安 1、张骞出使西域的出发点是今天的_____(城市),途经今天 中国的 陕 西 、 甘 肃 和 新 疆 (省份)。 2、张骞出使西域的范围仅仅在中国境内吗? 古代西域的范围大于今中国的新疆地区,张骞出使西域, 实际已经走出今天中国的边境而到达了中亚。
活动课四
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环节一:认识历史地图
活动一:历史地图常识 结合地理知识,地图三要素是什么? 图例,比例尺,方向
东汉疆域
比一比:谁观察 的最仔细!
环节一:认识历史地图
活动二:同地不同名 观察上面的地图,完成下表的填写。
今城市名 古地名 今地名 古河流名 今河流名
古城市名
1、东京曾作为2002年足球世界杯的主赛场之一
——指日本东京 2、东汉张衡作《东京赋》表达对奢靡生活的否定
——指河南洛阳 3、北宋灭亡后,有人怀念故都,写成《东京梦华录》一书 (屏幕演示) ——指河南开封
环节一:认识历史地图
小结: 1、历史地图上的河流山脉和现代地图上的大 体一样(个别也有变化),不过名称有不少与今 天不同。 2、无论是同地不同名还是同名不同地,大都 出现在历史上不同的时期,关键是要确定地名 所在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