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管理
公司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

公司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一、总则1. 为规范公司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和管理,确保网络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提高工作效率,特制定本办法。
2.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使用计算机网络的部门和员工。
二、网络设备管理1. 公司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由公司指定的信息技术部门负责管理和维护。
2. 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网络设备的配置参数,不得私自拆卸、损坏网络设备。
3. 如发现网络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通知信息技术部门进行维修。
三、网络安全管理1. 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定期进行病毒查杀和系统更新,确保计算机系统安全。
2. 不得下载、安装和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不得访问非法网站和下载非法内容。
3. 员工应妥善保管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得将其泄露给他人。
如发现密码泄露,应及时更改。
4. 严禁在公司网络上进行任何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如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等。
四、网络使用管理1. 公司网络仅供工作使用,不得用于私人用途,如玩游戏、看电影、聊天等。
2. 不得在网络上发布、传播不良信息和有损公司形象的内容。
3. 合理使用网络资源,不得占用过多带宽影响他人使用。
下载大文件应在非工作时间进行。
4. 员工离职时,应将其使用的计算机设备交回信息技术部门,并注销其网络账号。
五、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本办法的部门和个人,公司将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降职、撤职等处分。
2. 如因个人行为导致公司网络遭受攻击或数据泄露,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六、附则1. 本办法由公司信息技术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2.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计算机网络管理

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的组织、规划、控制和维护等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管理愈加重要。
本文将从网络管理的定义、目标、方法和挑战等方面对计算机网络管理进行探讨。
一、网络管理的定义网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进行规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旨在确保网络的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
网络管理包括对网络设备、网络运行和网络安全进行监控和管理。
二、网络管理的目标1. 网络性能管理:保证网络带宽、延迟、丢包率等性能指标在合理范围内,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和响应速度。
2. 网络配置管理: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管理,包括IP地址分配、路由协议配置等,确保网络各设备按照设定的规则正常运行。
3. 网络故障管理:对网络故障进行监测、定位和修复,快速恢复网络正常运行状态。
4. 网络安全管理:保护网络资源不受未授权访问、恶意攻击和病毒入侵等威胁,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5. 网络资产管理:对网络设备和资源进行登记、管理和维护,确保网络资产的有效利用和保值增值。
三、网络管理的方法1. 监控管理:通过监控软件和设备,实时监视网络设备和链路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问题。
2. 配置管理:通过配置管理系统,集中管理和控制网络设备的配置信息,确保各设备按照统一的配置规则运行。
3. 性能管理:通过性能监测工具,对网络带宽、延迟、丢包率等性能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优化网络传输效率。
4. 安全管理:采取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措施,保护网络资源的安全和机密性。
5. 故障管理:建立故障管理系统,及时发现和定位故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恢复。
四、网络管理的挑战1. 规模化管理: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复杂性增加,需要引入自动化、智能化的网络管理工具和技术。
2. 安全威胁:网络面临各种安全威胁,如DDoS攻击、病毒入侵等,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保护网络安全。
3. 多厂商设备:网络中常常使用不同厂商的设备,管理这些异构设备需要具备不同的管理技术和知识。
《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基本介绍

《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基本介绍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基本介绍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建设、维护与管理的能力,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网络设备配置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本文将对计算机网络管理课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课程简介计算机网络管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 理论学习:学习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常见协议,了解网络层次结构和互联网的基本架构。
2. 配置与管理: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技巧,能够独立搭建和管理小型网络。
3. 故障处理:学会识别和解决网络故障,提升网络安全性和稳定性。
4. 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网络拓扑结构- OSI模型与TCP/IP协议族- 网络硬件设备及其功能- 子网划分和路由选择2.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 交换机配置与管理- 路由器配置与管理- 防火墙配置与管理- 网络服务配置与管理3. 网络安全与故障处理- 网络安全概念与技术- 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 网络故障分析与排除- 网络监控与维护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的讲解,传授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 实验操作:学生通过实验完成网络设备的配置和故障处理,提升实践能力。
3. 项目实践:学生分组完成网络建设和管理项目,培养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4. 讨论与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促进思维碰撞和知识交流。
五、考核方法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操作等。
2. 期中考试:对上半学期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考察。
3. 期末考试:对全学期所学内容进行综合考核。
4. 实验报告与项目成果:根据实验结果和项目实践情况进行评分。
计算机网络管理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管理知识点一、计算机网络管理概念计算机网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和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配置、监控、维护和控制的过程。
它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 网络设备管理网络设备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中的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
这包括设备的安装、配置、升级和故障排除等。
2. 网络拓扑管理网络拓扑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的连接关系进行管理和维护。
拓扑管理可以帮助管理员更好地掌握网络结构,及时发现、定位和解决网络故障。
3. 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管理和维护。
它包括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防火墙的配置、入侵检测系统的管理等内容,旨在保护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网络性能管理网络性能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中的性能问题进行管理和优化。
这包括带宽的管理、数据传输的优化、负载均衡的配置等,以提高网络的传输速率和响应能力。
5. 网络服务管理网络服务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中的各种服务进行管理和维护。
它包括配置和管理DNS服务、DHCP服务、Web服务器等,以提供高效稳定的网络服务。
二、网络设备管理网络设备管理是计算机网络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涉及以下几个知识点:1. 设备配置管理设备配置管理是指对网络设备的配置进行管理和维护。
管理员需要熟悉设备的配置参数,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以确保设备之间能够正常通信。
2. 设备升级管理设备升级管理是指对网络设备的软件升级进行管理。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漏洞的修复,设备厂商会不断发布新的软件版本,管理员需要及时进行升级,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安全性。
3. 设备故障排除设备故障排除是指对网络设备的故障进行排查和修复。
管理员需要掌握常见的故障排查方法和工具,以快速定位和解决设备故障,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
4. 设备性能监控设备性能监控是指对网络设备的性能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管理员需要使用性能监控工具,如SNMP等,收集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性能问题。
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

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
1.网络设备的配置管理:对网络设备的配置进行统一管理,包括设置
设备的IP地址、路由表、访问控制列表等,确保设备之间的通讯正常进行。
2.网络拓扑的管理: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管理,包括网络设备的布局、连接方式等,保证网络结构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网络资源的管理: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包括IP地址分配、端口
管理、带宽控制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
4.网络性能的管理:对网络的性能进行监控和管理,包括带宽利用率、时延、丢包率等指标的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性能问题,提供高效的网络
服务。
5.网络安全的管理:对网络的安全性进行管理和保护,包括防火墙的
配置、入侵检测系统的部署、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等,确保网络的安全和
可靠。
在实际的网络管理过程中,还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通过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对各个层
次的网络设备进行管理,实现统一、协调的网络运维。
2.自动化管理和人工干预相结合: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网络管理
的自动化,减少人工干预,同时,对于关键问题和紧急事故,及时进行人
工干预。
3.主动监控和被动监控相结合:通过主动监控手段,实时检测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同时,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被动监控,对网络流量进行抓包和分析,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
总之,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是保障网络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关系到企业业务的正常进行,还关系到网络的安全和高效性。
通过合理的网络管理办法,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提高网络性能和安全性,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

计算机网络管理办法一、引言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保护计算机网络资源和用户的合法权益,有效地进行计算机网络管理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原则、目标和方法,以及常见的网络管理工具和策略。
二、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原则1.效率原则:计算机网络管理应当注重效率,尽可能地提高网络资源和用户的利用效率,并优化网络性能。
2.安全原则:计算机网络管理应当注重安全,保护网络资源和用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防范网络攻击和非法访问。
3.公平原则:计算机网络管理应当公正、公平地对待网络用户,保障用户的平等权益,不歧视任何用户。
4.合法原则:计算机网络管理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不违反国家政策和法律。
5.信息公开原则:计算机网络管理应当保证信息的公开透明,让用户了解网络管理政策和措施。
三、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目标1.系统管理目标:确保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进行系统维护、更新和升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安全管理目标:保护计算机网络的数据安全,防范网络攻击和非法入侵,有效地进行网络安全维护和监控。
3.资源管理目标:合理分配和管理网络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障网络正常运行和用户的合理使用。
4.用户管理目标:建立用户管理制度,规范用户的行为,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用户服务。
5.性能管理目标:监测和评估网络的性能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网络故障,确保网络达到预期的性能要求。
四、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方法1.硬件管理:对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进行管理,包括硬件设备的选购、配置、安装、检修和更新等。
2.软件管理:对计算机网络的软件进行管理,包括操作系统的维护和更新、应用软件的安装和配置等。
3.数据管理:对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进行管理,包括数据备份、恢复和存储等,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4.安全管理:对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进行管理,包括网络防火墙的设置、数据加密和网络流量监控等,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管理

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1. 简介计算机网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进行统一管理和维护,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网络管理成为了保证网络质量与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
2. 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目标计算机网络管理的主要目标是确保网络的高可用性、高性能和安全性。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保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正常运行,提高网络可靠性和稳定性;- 提供高速、高带宽和低延迟的网络服务;- 管理网络资源的分配和优化,提高网络性能;- 防止网络攻击和信息泄露,保障网络安全;- 监控和管理网络流量,保证网络服务质量;- 提供用户支持和故障排除,及时解决网络问题。
3. 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内容计算机网络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设备管理:包括网络设备的选购、配置、安装、维护和升级;- 配置管理:包括网络设备的参数配置和管理、网络拓扑的设计和管理、IP地址和子网的管理等;- 流量管理:包括流量监控、流量控制和流量优化;- 安全管理:包括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和执行、防火墙的配置和管理、入侵检测和防御等;- 故障管理:包括故障的定位和排除、备份和恢复、故障日志的分析和管理等;- 性能管理:包括对网络性能的监控和评估、性能优化和故障预警等;- 资源管理:包括网络资源的分配和优化、带宽管理和网络费用控制等。
4. 计算机网络管理工具为了实现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目标,通常会使用一些网络管理工具。
常见的网络管理工具包括以下几种:- 网络监控工具:用于监控网络设备的状态和性能,例如ping命令、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等;- 配置管理工具:用于集中管理和配置网络设备的参数,例如CCM(Centralized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等;- 故障管理工具:用于故障的定位和排除,例如tracert命令、Wireshark等;- 安全管理工具:用于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和执行,例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 性能管理工具:用于网络性能的监控和优化,例如网络性能分析仪等。
计算机网络管理

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日常操作、维护和管理的过程。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网络管理也成为了现代企业和组织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
本文将从网络管理的定义、目标、工作内容和相关技术等方面进行讨论,帮助读者了解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基本知识。
一、定义计算机网络管理是指对计算机网络中的硬件设备、软件应用以及通信设备进行监控、配置、性能优化和故障处理的活动。
它旨在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和高效能,并提供可靠的网络服务。
二、目标1. 网络稳定运行:网络管理的首要目标是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
通过及时监控和诊断,管理员可以快速发现和解决网络问题,减少网络故障对用户的影响。
2. 资源优化利用: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监控,网络管理可以实现对资源的优化利用,提高网络的性能和效率,降低网络维护和运营的成本。
3. 安全保障:网络管理需要保障网络的安全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
管理员可以通过设置访问控制、防火墙等安全措施来保护网络的安全。
4. 服务质量保证:网络管理需要确保网络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
通过不断监控和优化网络性能,可以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用户的需求。
三、工作内容1. 网络监控:网络管理员需要通过监控工具对网络设备和应用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网络故障和性能问题。
2. 配置管理:网络管理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配置和管理,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以确保网络的正常运行。
3. 安全管理:网络管理需要设置访问控制、防火墙等安全措施,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确保网络的安全性。
4. 故障处理:网络管理需要及时处理网络故障,如断网、丢包等问题,以保证网络的连通性和可用性。
5. 性能优化:网络管理需要通过优化网络设备和配置,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吞吐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四、相关技术1. 网络管理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是一种常用的网络管理协议,用于管理和监控网络设备和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章 Windows和SNMP
第6章 Windows和SNMP
• • • • • • 6.1 Windows SNMP服务的基本概念 6.2 SNMP应用程序接口 6.3 扩展代理的实现 6.4 陷入的实现 6.5 SNMP管理应用程序接口 6.6 网络管理应用程序设计
• SNMP在90年代初刚刚开始应用,那是Windows 3.0/3.1/3.2是16位操作系统,微软还没有制定16 位的网络管理标准; • Windows NT操作系统出现后,微软制定了远程 过程调用和系统管理服务(SMS)标准,作为公司 专用的网络管理平台. • 由于SNMP在TCP/IP网络上广泛应用,微软推出 TCP/IP 32位协议簇时包含了一个SNMP选件,可 以安装在NT的服务器和工作站上,接收和发送 SNMP请求/响应/陷入等. • 本章从windows中的SNMP服务的安装/测试/应 用开发方面进行介绍.
• SNMP陷入服务与SNMP API的交互作用
SNMP API(SNMPAPI..DLL)
SNMP 管理应用
SNMP陷入服务
(SNMPREAP.EXE)
GetResponset
GetRequest GetNextRequest SetRequest
Trap
Trap
Trap
SNMP 管理API(MGNTAPI.DLL)
6.1 Windows SNMP服务的基本概念
6.1.1 Windows 的SNMP服务 • Windows NT是SNMP理想的开发平台,它支持SNMP V1管理站和 代理功能,包括发送和接收陷入的功能. • SNMP服务完全集成在windows NT系统中,是NT软件包的一部 分.(在安装NT时可选装) • Windows 95/98只支持SNMP的代理功能,不支持管理站的功 能.(Windows95/98是被管的对象) • 服务的概念:是一种特殊的32位应用软件,它通过win32 API与 Windows NT的服务控制管理器(SCM)接口,一般后台运行;它作用 是监视硬件设备和其它的系统进程,提供访问外围设备和操作系统 辅助功能的能力.(系统服务在系统启动或用户登录时可以自动运 行,用户退出或系统关机停止运行.) • Windows SNMP的服务包括:SNMP代理服务程序snmp.exe和SNMP 陷入服务程序SNMPTRAP.EXE; • snmp.exe:接收SNMP请求报文,根据要求发送响应报文,能对SNMP 报文进行语法分析,ASN.1和BER编码/译码 • SNMPtrap.exe:监听发送给NT主机的陷入报文,然后把其中的数据 传送给SNMP管理API.(windows 95/98没有陷入服务)
• SNMP代理服务与SNMP API的交互作用
SNMP API(SNMPAPI..DLL)
扩展代理(MIB-2)
1.3.6.1.2) 1.3.6.1.2.1 SNMP 代理服务(SNMP.EXE)
扩展代理 (Microsoft WINS) 1.3.6.1.2.1
• Winsock 控件对用户来说是不可见的,它提供了访问 TCP 和 UDP 网 络服务的方便途径。Microsoft Access、Visual Basic、Visual C++ 或 Visual FoxPro 的开发人员都可使用它。为编写客户或服务器应用 程序,不必了解 TCP 的细节或调用低级的 Winsock APIs。通过设置 控件的属性并调用其方法就可轻易连接到一台远程机器上去,并且还 可双向交换数据。 如果创建客户应用程序,就必须知道服务器计算机名或者 IP 地址 (RemoteHost 属性),还要知道进行“侦听”的端口(RemotePort 属性),然后调用 Connect 方法。如果创建服务器应用程序,就应设 置一个收听端口(LocalPort 属性)并调用 Listen 方法。当客户计 算机需要连接时就会发生 ConnectionRequest 事件。为了完成连接, 可调用 ConnectionRequest 事件内的 Accept 方法。 建立连接后,任何一方计算机都可以收发数据。为了发送数据,可调 用 SendData 方法。当接收数据时会发生 DataArrival 事件。调用 DataArrival 事件内的 GetData 方法就可获取数据。
• SNMP服务和扩展代理
UDP Port 161
扩展代理DLL
SNMP Request
SNMP代理服务 (SNMP.EXE)
扩展代理DLL 扩展代理DLL
WinSock API
SNMP Response
SNMP Trap
SNMP陷入服务 (SNMPTRP.EXE)
UDP Port 162
扩展代理:SNMP代理服务是可扩展,允许动态地加入和减少MIB信息(程序员不必修 改和重编译代理程序,只要添加和删除子代理就可以,该子代理称扩展代理,它能处理 私有的MIB对象和特定的陷入条件:当SNMP代理服务接收到一个请求报文时,它就把 变量绑定表的有关内容送给对应的扩展代理。扩展代理根据SNMP的规则对其私有的变 量进行处理,形成响应信息)
GetRequest GetNextRequest
GetResponse Trap
SetRequest
Winsock API
SNMP API:是Microsoft为SNMP协议开发的应用程序接口,是一组用于构造SNMP服务, 扩展服务和SNMP管理系统的库函数。上图表示了SNMP代理与SNMP API交互作用的过 程。SNMP报文通过UDP/IP服务经WinSock API传送到SNMP代理,SNMP代理对报文译 码,并进行认证检查,这个过程通过SNMP API(SNMPAPI.DLL交互作用,然后把变量 绑定表的内容传送到有关扩展代理,经扩展代理处理形成响应信息又送回SNMP代理, 再由SNMP代理装配成GetResponse报文,交给WinSock API送回发送请求的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