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渔业典型

合集下载

现代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国内外经典案例介绍

现代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国内外经典案例介绍

现代水产养殖技术专业的国内外经典案例介绍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需求增加,水产养殖业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现代水产养殖技术不断创新和提高。

在国内外,已经出现了许多成功的案例,本文将对其中几个经典案例进行介绍和分析。

1. 挪威的网箱养殖模式挪威作为传统的渔业大国,几十年前就开始尝试网箱养殖模式。

网箱养殖是将鱼类圈养在一个密封的网箱中,通过投喂以及鱼类自身的生态循环,实现养殖繁育。

网箱养殖不仅节约了养殖空间,还保护了鱼类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挪威的网箱养殖模式成为了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养殖技术之一。

2. 日本的密集养殖技术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大规模养殖的国家之一,他们率先采用了密集养殖技术。

密集养殖技术是在少量的水域中养殖大量的鱼类。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控制水质和饲料的使用,使得鱼类能够快速生长。

该技术在节约水资源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同时提高了养殖的效益。

3. 中国的双固定船舶养殖技术中国在水产养殖技术方面也有自己的突破。

双固定船舶养殖技术是中国在南海海域上进行的实践。

该技术将养殖笼固定在船舶上,船舶根据气象条件和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移位调整,以实现合理养殖密度和适宜环境条件。

这种技术不仅充分利用了南海的养殖资源,还避免了海域污染和过度捕捞的问题。

4. 智能化水产养殖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水产养殖技术不断涌现。

比如,在养殖网箱中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测鱼类的生长状况和环境参数,通过数据分析和反馈控制,实现养殖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这种技术不仅提高了养殖的效率和产量,还减少了人为的操作失误和资源浪费。

总结起来,在现代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中,国内外有许多经典案例。

从挪威的网箱养殖模式、日本的密集养殖技术,到中国的双固定船舶养殖技术和智能化水产养殖技术,这些案例都在不同程度上解决了水产养殖过程中的空间占用、环境影响和效益问题,对于推动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休闲渔业典型案例

休闲渔业典型案例

休闲渔业典型案例休闲渔业的发展,对改变我国的水产和渔业经济状况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促进了我国渔业收入的增加,提高了当地渔民的福利。

休闲渔业把涉及到持续可持续发展、资源管理和经济效益的重大问题提上日程,成为一个重要的渔业发展和保护战略。

休闲渔业也正在取得很大的成功。

随着旅游和休闲活动的增加,休闲渔业的发展趋势将持续。

它也为渔业发展输入了新的技术、设备和管理模式。

它的发展有利于渔民的收入提高,消费者的体验改善,也有助于促进渔业资源生态系统的保护。

本文将以一个休闲渔业典型案例来展示休闲渔业在渔业业发展中所取得的成就。

案例一:东莞安莱野生鱼俱乐部东莞安莱野生鱼俱乐部位于东莞市安莱区,是一家专门从事休闲渔业和野钓活动的服务中心。

本俱乐部以野钓活动为主,提供专业的鱼饵、工具、生活用品等,同时还拥有多种渔具、小型船只等设备。

东莞安莱野生鱼俱乐部有一支精心组织的专业服务团队,可以为钓友提供全方位的野钓活动服务,包括礼宾服务、建议及指导、现场协助等。

东莞安莱野生鱼俱乐部拥有的服务,不仅能够满足钓友的休闲需求,也可以大大提高野外渔业技术水平,消除钓友的担忧和疑虑,同时也为当地渔业发展开辟了新的市场。

东莞安莱野生鱼俱乐部为野钓活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服务模式,加强了管理制度,有效控制了资源损耗。

东莞安莱野生鱼俱乐部的服务模式也为渔民、钓友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捕捞行为,从而更好地保护了河流湖泊的生态系统和资源,维护了当地渔业经济稳定发展。

案例二:温州湾渔业协会温州湾渔业协会是由温州地区渔业业主和渔民自发组织组成的一个渔业协会组织。

该协会以提高渔民收入和改善渔业行业发展为主要任务,旨在促进温州湾咸淡水渔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促进温州湾渔业可持续发展。

温州湾渔业协会结合温州湾资源环境特点,积极组织和开展一系列渔业休闲活动,以及开展一系列的技术服务和信息采集和分析活动。

协会成员进行了一系列技术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了渔民知识水平。

渔业典型案例

渔业典型案例

渔业典型案例
嘿,咱今儿就来讲讲渔业典型案例!你可知道老李家的事儿?老李家那可是咱们这一片出了名的渔业大户啊!
有一回,眼看着海上天气突变,那乌云跟墨似的就压过来了,这可咋办?老李那叫一个着急啊!他一边赶紧招呼伙计们收拾渔具,一边嘴里嘟囔着:“哎呀呀,这老天爷咋说变脸就变脸啊!”。

可就在这时,一条超级大的鱼竟然自己蹦到了船上,老李眼睛都瞪大了,惊呼道:“哇塞,这是老天爷给咱的礼物吧!”,这种意外之喜,难道不像是走路突然捡到金子一样惊喜吗?
还有啊,老张和他媳妇那也是渔业里的一对活宝。

有一次他俩出海捕鱼,结果捕到了一只特别罕见的彩色贝壳,老张媳妇开心得像个孩子,直说:“哎呀呀,咱这可真是运气爆棚啊!”他们就把这贝壳带回去,还引来了好多人参观呢,那场面,可热闹了!这不就跟中奖了似的让人兴奋嘛!
再说另一户人家,小王他们家。

有一次他们的渔船出了点故障,搁海上飘着回不来,可把一家人急坏了。

小王那个愁啊,“这可咋办哟,船坏了咋整啊!”好在后来有其他渔民兄弟路过,帮他们修好了船,这才化险为夷。

这不就跟遇到困难时有贵人相助一样幸运嘛!
在我们这,渔业就是这么充满故事和惊喜,有困难有收获,有欢笑有泪水。

每一个渔家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历,每一段经历都是渔业发展的一部分啊。

我觉得,渔业就是这样充满魅力和挑战的行业,让人又爱又恨,但又离不开它!。

秦州区休闲渔业典型案例分析

秦州区休闲渔业典型案例分析

秦州区休闲渔业典型案例分析刘彦斌; 陈国宏; 汪海平【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年(卷),期】2019(000)011【总页数】2页(P83-84)【关键词】休闲渔业; 典型案例; 秦州区【作者】刘彦斌; 陈国宏; 汪海平【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甘肃天水 741000【正文语种】中文休闲渔业是将旅游业、娱乐、餐饮美食、生态建设等休闲活动与现代渔业有机结合,向社会提供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一二三产业的相互结合和转移,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目前,秦州区抢抓机遇,坚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落实好休闲渔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实现了从粗放到精养、从单一养卖到提供垂钓、餐饮、休闲观光等综合服务方式的大转变,生产效益明显提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渔业发展的一个亮点。

一、青鹃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休闲渔业(一)地理位置与经营定位位于秦州区平南镇孙集村,耕地面积3 204亩,其中绿化面积149.1亩,是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该区域自然环境优美,地域开阔,距市区40分钟车程,距陇南2.5h车程,地理位置优越。

该项目从新农村建设、农业观光项目开发、户外休闲体育运动、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四大片区着手,通过整合村内集体土地,把休闲农业产业、特色旅游、体育健身、养老养生等融入休闲渔业,建成了青鹃湖休闲渔业产业带,充分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等,将传统农业和体验式农业相结合,开辟生态农业观光体验区,项目内设健康认领园、生态教育科普园、花海、魔幻蜂彩、农田迷宫、有机农产品加工销售中心、农耕文明博物馆等,还配套建设了青鹃山庄、生态餐厅、游泳馆等,为游客享受休闲渔业旅游和体验农业提供服务,构筑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二)经营状况与商业模式该项目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为中心,运用“政府+公司+合作社”的新型发展模式,积极整合自身资源,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和现代旅游服务业深度融合,利用特色小镇旅游资源,拓展垂钓休闲渔业,区域内已有垂钓休闲鱼塘200亩,形成了园林和人工湖两个休闲渔业产业带,编制了休闲渔业旅游路线图,主打“天水蓝、天水凉,体验天水慢生活”的主题定位,形成了以垂钓为主、医疗保健、体育运动、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娱乐体验、养老、文化、特色餐饮、住宿等多种类型的模式。

渔业渔政工作事迹材料

渔业渔政工作事迹材料

渔业渔政工作事迹材料
渔业渔政工作是保障社会人民渔业生产生活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我国渔业渔政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以下将针对中国渔业渔政工作的新成就做一些简单介绍。

一、加强海洋渔业资源保护
中国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保护挑战。

为此,国家加强了海洋渔业资源保护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加强了海洋生态重点区域保护,约束了底拖网捕捞和非法搜捕等行为;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了人工鱼礁建设和种苗放流,推广和完善了海洋水产养殖,并开展了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以促进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海洋渔业管理
为保障渔民合法权益,规范渔业渔政行为,国家对渔业管理也进行了规范和改进。

加强执法力度,打击非法捕捞,完善渔业秩序管理制度,并开展渔民人身安全工作,提高了渔民生产生活的安全保障。

三、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海洋养殖技术和科技创新的支持。

突破性地颁布了《海洋牧场管理条例》,加大对海洋养殖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以期实现对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推动。

四、加强沿海地区渔业支持
为了促进沿海地区渔业发展和改善渔民生活,国家对沿海地区进行了相关支持。

加强了对渔业合作社的支持,全面推进了沿海科技创新,不断提升农渔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加大了对沿海渔民所在区域的扶持力度。

总之,中国渔业渔政工作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取得了不少的新成就。

同时,也在努力适应国内外经济和环境的变化,作出了积极探索和尝试。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渔业渔政工作将不断迈向更高的水平,为保障国家人民的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渔业技术创新案例研究深入分析渔业领域的成功创新案例

渔业技术创新案例研究深入分析渔业领域的成功创新案例

渔业技术创新案例研究深入分析渔业领域的成功创新案例在当今的社会中,技术创新已成为各行各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渔业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行业,也在不断探索和应用新的技术来提高渔业生产效益、保护海洋资源和改善渔民生活。

本文将深入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渔业技术创新案例,以期为渔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智能渔船技术创新案例近年来,智能渔船技术在渔业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引入自动控制、遥感、定位导航、智能识别等技术,智能渔船能够实现自动驾驶、智能捕捞、渔业资源动态监测等功能,有效提高了捕捞效率和渔业资源利用率。

例如,某公司研发的智能渔船在渔业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该渔船配备了先进的遥感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海洋环境和鱼群分布情况,为渔民提供科学的捕捞建议。

同时,渔船还采用了自动驾驶技术,能够根据预设的航线智能导航,大大减少了人力和时间成本。

与传统渔船相比,智能渔船的捕捞效率提高了30%,渔民的收入也相应增加。

二、水产养殖智能化创新案例水产养殖是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年来渔业技术创新的热点领域之一。

水产养殖智能化的关键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水质、养殖环境、饲料投放等进行监测和控制,从而提高养殖效益,保护水生态环境。

以某养殖场为例,他们引进了智能监测设备和远程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养殖场的无人值守和自动控制。

这些设备能够实时监测水质、氧气含量、水温等指标,并通过云平台将数据传输到中心控制室。

养殖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获取相关数据,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及时调整养殖管理策略。

这种智能化的水产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益,还降低了养殖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

三、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创新案例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渔业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技术创新的推动下,一些创新案例成功地解决了渔业资源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等问题。

例如,某地的渔民组织开展了一项渔业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项目。

他们通过引进先进的渔业资源监测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对渔业资源的种群动态、生长情况、繁殖规律等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

南昌休闲渔业典型案例分析及跨越发展对策

南昌休闲渔业典型案例分析及跨越发展对策

南昌休闲渔业典型案例分析及跨越发展对策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19期南昌“拥江抱湖”,地处江西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区位优势突出,是唯一一个毗邻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金三角的省会中心城市,是连接三大重要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际交通廊道。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休闲渔业是产业振兴的重要推手,对于南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昌发展休闲渔业,有自然资源上的禀赋、有渔业产业上的优势、有省会城市政策上的倾斜,充分利用具有休闲、观光价值的渔业资源及其产品,可以开发出完备的休闲渔业类新产品以及全面融合各类产业的丰富业态,发展前景广阔。

一、南昌休闲渔业现状南昌“山水辉映”。

揽入南昌大都市旅游圈的梅岭继2015年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后,又正在积极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

南昌还是一座名副其实水城,水网密布,赣江、抚河、玉带河、锦江、潦河纵横境内,湖泊众多,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瑶湖等数百个大小湖泊,市区湖泊主要有城外四湖:青山湖、艾溪湖、象湖、黄家湖(含礼步湖、蝶子湖),城内四湖:东湖、西湖、南湖、北湖。

全省有鱼类205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生物6种,省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16种,丰富的水生生物种质资源有力支撑了休闲渔业的持续开发和发展。

南昌市拥有“山、水、鱼”等休闲渔业核心资源,有条件描绘出一幅属于南昌独特的休闲渔业画卷。

南昌休闲渔业新窗口。

2017年中国?南昌“军山湖杯”鄱阳湖螃蟹节被农业部认定为全国示范性渔业节庆活动,江西省方洲特种淡水养殖有限公司(赣鄱方舟休闲农庄)和江西田垅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南新庄园)被农业部被评为“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

品牌效益已成为提升南昌渔业经济发展,将青山绿水的生态优势转变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之一。

襄阳市现代设施渔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襄阳市现代设施渔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襄阳市现代设施渔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作者:高可丽杜炎炎马永荟张杰来源:《南方农业·上》2024年第03期摘要现代设施渔业养殖是一种集约化高密度养殖,具有高产、高效、环保、省力等优点。

发展设施渔业是促进渔业转型升级、实现科技兴渔、水产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实现襄阳水产高质量发展,分析了襄阳市现代渔业设施养殖的基本情况,针对部分设施渔业选址不合理、渔业装置闲置荒废、新品苗种供应难、部分养殖环境污染大等问题,提出“因地制宜发展设施渔业、制定优惠政策解决融资难的现状、大力发展科技兴渔技术、建立设施渔业示范点、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市场建设、提升产业化发展”等对策。

关键词现代设施渔业;科技兴渔;高质量发展;湖北省襄阳市中图分类号:S969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05.042襄阳市位于湖北省的西北部,地处汉水中游,秦岭大巴山余脉,东临随州、南邻荆门、北接南阳、西邻十堰,拥有丰富的汉江水系资源,汉江流经襄阳长达195 km,素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称[1-2],为水产产业的流通与养殖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现代设施渔业集现代工程、机电、生物、环保、饲料等多学科为一体[3],是一种集约化高密度养殖产业。

通过人为模拟水产动物生活环境,将鱼养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实现水产养殖动物的精准喂养、高效养殖。

发展现代设施渔业是告别传统水产养殖“靠天收”的时代,是促进渔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方向,也是落实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指示精神。

1 襄阳市现代设施渔业发展现状襄阳市现有设施渔业市场主体基地共45个,规模化养殖户5家,占地面积约为667hm2,预计2023年商品鱼产量1.3万t,苗种20.5亿尾,年产值可达55 768万元[4],单位面积产值每667 m2为5.576 8万元,是水库养殖单位面积产值的25.5倍,是池塘养殖单位面积产值的9.5倍,是稻渔综合种养单位面积产值的14.1倍[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挥资源优势放大品牌效应
全力推进蛤蟆通水库休闲渔业发展
——八五二农场现代渔业典型
一、典型基本情况
八五二农场位于黑龙江省
东部、完达山北麓、挠力河中
游,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
的三江平原上,是一个以农业
生产为主、各业综合发展的大
型国有现代化农垦企业。

近些年来,农场通过改善环境生态、恢复渔业资源、培育新型渔业项目等具体措施促进渔业转型升级。

2016年蛤蟆通水库商品鱼产量达50余万斤,休闲渔业产值超过300万元,比2011年增长200%,年均增长近38%,一三产比实现50:50,是农场各产业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新兴产业。

二、典型发展模式
蛤蟆通水库是由原国家副主席王震将军亲自选址并命名,于1972年建成。

水库流域面积505平方公里,库容1.268亿立方米,水面总面积3.7万亩,最大深度11米,平均深度4米,有效养殖水面3万亩。

1998—2010年的12年间由于个体租赁经营,自然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蛤蟆通水库的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实现王震将军当年提出的要将水库建成
“打鱼湾”的夙愿,农场于2011年收回了该水库的经营管理权,结合水库现状,经农场党委研究决定,提出了通过做好“三篇”文章,发挥资源优势,放大品牌效应,全力推进蛤蟆通水库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在库区建设上做文章。

为加强管理,尽快恢复库区渔业资源,农场重新建立了蛤蟆通水库管理区,做好开发建设、环境建设、生态保护、污水处理等规划,实施了一系列库区建设和资源保护管理措施。

进行库区四周及上游河流等集水区域植被保护和相关工程建设,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河水、库水质量,在源头上强化控制。

加强了蛤蟆通水库野生鱼类的保护,划出禁渔区,保障鱼类在水库能自然繁衍生息,不断增加自然鱼类库存量,使蛤蟆通水库渔业能够沿着生态、绿色、可持续的轨道发展,2013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二是在科学养护资源上做文章。

农场组织有关专家科学测算,水库滤食性鱼类的生产潜力为108万斤,最佳渔获量100万斤。

针对苗种投放不足,渔获量低等问题,农场不断调整鱼类种群放养结构,制定适合渔业发展的生产捕捞计划,将育种投放模式由池塘育种改为库湾围网育种,几年来共培育投放大规格鱼种67万斤、夏花鱼苗300万尾,成活率均在30%以上,高于池塘培育鱼种10个百分点,而且每年仅苗种投放资金就节约了30余万元。

同时,面对誉为满清贡品,蛤蟆通水库特产的挠力河高背红肚鲫鱼自然繁殖场所遭到破坏,无法进行正常的自然繁衍增
殖,不能形成群体产量的局面,农场将提纯复壮繁育作为工作重点,繁育高背鲫鱼夏花500万尾、黑龙江野鲤夏花400万尾,投放库区和放流蛤蟆通河、挠力河,扩大高背银鲫群体规模,保护银鲫种质资源。

三年来,高背红肚鲫鱼商品产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目前水库鱼类种群得到了恢复,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生态群体。

三是在加强渔政管理上做文章。

蛤蟆通水库水域面积较大,周边地形复杂,作业方式多样,安全隐患较多,给渔业管理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为此,农场加大渔政管理力度,通过广播、宣传栏、张贴宣传标语等多种形式开展渔业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知法守法的自觉性。

为水库管理站配备渔政执法人员3名、护渔队员8名、渔政检查车一辆、渔政执法艇一艘,对水库32000亩水面进行24小时巡逻。

采取“三个结合”的举措(即水上检查与陆上检查相结合,白天检查与夜间检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在重点区域设点布防,积极开展专项打击活动。

2016年,共查获非法捕捞案件20余起,依法拘留违法人员5人,查获非法捕捞网具2万余米,挽回渔业经济损失数10万元。

三、典型发挥作用
农场为破解三产发展不快、总量增长不大的问题,利用蛤蟆通水库山水相拥、文化厚重的独特资源优势,抓住国
家积极发展休闲渔业的契机,探寻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拉动热点,多渠道促进职工增收,农场已谋划建设培育壮大“六大”休闲渔业项目。

一是提升水库现代渔业生产示
范基地建设水平,为观光养殖、休闲垂钓提供优质鱼产品。

二是增加水库库湾围网育种投放鱼苗数量至410万尾,养殖河蟹面积增至2000亩,观光养殖名特优鱼类网箱增至100平方米。

三是扩大观光捕捞规模,捕捞船只增至10艘,引导游客观赏捕鱼的同时直接购买鱼产品,丰富游客的旅游体验。

四是增加休闲垂钓场面积500亩,拟建鸡、鱼、鹅立体观光养殖基地4万平方米。

五是完善农家院、渔家乐、家庭旅店硬件设施,提高服务标准。

六是结合精准扶贫工作,示范推广蟹稻种植,带动贫困职工增加经济收入。

四、典型产生效益
近几年来,农场依托“中国龙舟公开赛”及“全国钓鱼锦标赛”两大赛事的平台,挖掘潜力,放大效应,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新业态,以此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实现品牌提升。

2014-2016年,农场在蛤蟆通水库连续成功承办了三届中国龙舟公开赛、全国钓鱼锦标赛和30余场其他商业钓鱼赛事。

同时,还举办了有规模、有影响的垂钓比赛、垂钓文化会展、观光捕捞、渔业节庆、冬钓竞赛、冬捕体验、渔猎篝火晚会、冬季冰上运动会等休闲渔业活动40余场次,超过15万人次参
加了活动,打造了特色旅游品牌。

同时在“鱼宴”上做提升品牌的文章,除自制传统的鱼产品外,还研制加工的“白桦”烤鱼,全国10余省市的游客慕名而来,逐步使“烤鱼”成为蛤蟆通水库的一张名片。

休闲娱乐加美食效应提升了蛤蟆通水库的声誉和鱼产品市场竞争力,农场的北大荒国际垂钓中心被确定为全国垂钓竞赛培训基地。

二是实现效益提升。

农场发挥承接全国“两赛”活动的拉动效应,全面提升了蛤蟆通水库的经济效益。

2016年招商引资养殖河蟹1000亩,收获商品河蟹2.5万斤,获得租赁收入2万元;通过合资开展网箱养殖名特优鱼类100平方米,获得经济效益20万元;大白鱼网箱观光养殖项目获得利润8.5万余元,河蟹稻田观光养殖项目获得利润5.7万余元。

在水库举行了趣味捕鱼、趣味喂鱼、趣味摸鱼等系列活动,吸引游人。

通过特色“烤鱼”,使景区内烧烤店营业额大幅攀升,其中景区内“山水家人烤吧”一家,就创下日收入万元的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