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名人生平简介
史记中的历史人物

史记中的历史人物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专著,由司马迁所著。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史记不仅是首部有系统记载中国历史的著作,更是描绘了众多历史人物的丰富形象。
这些历史人物以其独特的鲜活性格和不同的贡献,深深打动着后世人们。
本文将从史记中精选出几位著名历史人物进行介绍。
1. 刘邦(前256年-前195年)刘邦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创业者,他也是汉朝创始人。
刘邦原为酒店小贩,凭借其出众的智慧和卓越的领导能力,最终在楚汉之争中战胜了强大的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
他以其谦虚、能干和聪明的特点深入人心,也成为了历史上的杰出统治者之一。
2. 孙权(182年-252年)孙权是中国的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也是东吴的开国皇帝。
作为孙家的继承人,孙权成功继承了父亲孙坚的事业,并有效地巩固了东吴,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富强的国家。
他聪明睿智,在处理政务和军事策略上都有卓越的才能。
孙权致力于发展经济、改善社会制度和良好的治理,为东吴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曹操(155年-220年)曹操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奠基人。
曹操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英明的统治方式而闻名。
他有着极高的智商和决策能力,在乱世中将一盘散沙的北方融合成为强大的魏国。
曹操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他善于写诗和文章,留下了许多经典的文化作品。
4. 项羽(前232年-前202年)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他在楚汉之争中是刘邦的主要对手。
他勇猛无畏,统率着雄师,曾打破秦朝的统治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胜利。
然而,项羽在最终阶段犯下了错误的决策,导致战败,最终自刎以死。
他留下的故事和勇气仍然令人敬佩。
5.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649年)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之一,他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
他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和武将,建立了唐朝的辉煌时代。
李世民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国家在他的统治下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
他的恩泽子孙,至今流传下来,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伟人之一。
西汉名人简介

刘邦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原名季),战国时期魏国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人,华夏族。
出身平民阶级,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称沛公。
秦亡后被封为汉王。
后于楚汉战争中打败西楚霸王项羽,统一天下。
公元前202年2月28,刘邦于荥阳氾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成为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高祖,汉景帝时改为太祖,自汉武帝时期司马迁开始,多以最初的庙号“高祖”称之,谥号为高皇帝,所以史称汉高祖、太祖高皇帝或汉高帝。
他对汉民族的统一、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刘盈汉惠帝刘盈(公元前210年―公元前188年9月26日),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子,西汉第二位皇帝。
汉惠帝是个年轻的皇帝,他在十六岁的时候就继承皇位。
刘盈即位后实施仁政,减轻赋税,提拔曹参为丞相,萧规曹随,政治清明,国泰民安。
与民生息的政策,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他废除秦时禁锢,使黄老哲学代替法家学说,打开各种思想发展的大门,[1]但是仁弱的惠帝在位期间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强势的母亲吕后之手,因此后世司马迁作《史记》时甚至不设惠帝本纪,而设“吕太后本纪”。
公元前188年,在位仅仅七年的汉惠帝去世,时年二十三岁,谥号孝惠皇帝,葬于安陵。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汉族,颍川城父人,秦末汉初杰出的谋士、大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张良曾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后又以出色的智谋,协助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帮助吕后扶持刘盈登上太子之位,死后被封为留侯。
他精通黄老之道。
不留恋权位,晚年据说跟随赤松子云游。
张良去世后,谥为文成侯。
《史记·留侯世家》专门记载了张良的生平。
汉初高祖刘邦在洛阳南宫评价他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表现出张良的机智谋划、文韬武略。
汉朝历史人物故事精选

汉朝历史人物故事精选每个历史人物故事都蕴涵着中国历史名人的思想信念和价值信条。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汉朝历史人物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朝历史人物故事(一)吴与弼--著名理学家吴与弼的先祖吴兢为唐朝汴州人,唐睿宗时为朝廷议大夫。
吴兢的七世孙吴宣,迁居抚州。
吴与弼的高祖吴景南,擅长诗赋,元代理学大儒吴澄曾为其诗集作序。
曾祖吴审,“博学、诗藻清丽”。
祖父吴泾,迁居崇仁。
父亲吴溥,官到国子监司业,著有《古崖集》。
出生于这样的家庭,对吴与弼的教育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吴与弼六岁入学,七岁学对句,八、九岁在乡学读书时,即已崭露头角,对文学、天文、律历、医卜均有所学。
十六岁学诗赋,十八岁习以科举之业。
业永乐已丑年,他年方十九,赴京侍奉时任国子监司业的父亲,得拜明代“三杨”之一的冼马杨溥为师。
其时,在其父任所获读朱熹所编之《伊洛渊源录》,自谓“睹道统一脉之传”,“于是思自奋励,窃慕向焉,而尽焚当时举子文字,誓必至乎圣贤而后已”。
谢绝与人交往,独处小楼二年,专心攻读《四书》、《五经》和洛学(以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兄弟为首的学派)、闽学(以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为首的学派)两个学派的语录,无意进入仕途,决心以讲授理学,传播程、朱哲学思想为己任。
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吴与弼奉父母之命返乡完婚。
在乡里,他一切行动都遵守儒家的礼仪规范。
每次到京探望父亲,穿的都是布衣旧鞋。
中年以后,家境日贫,他亲自下田耕作,自食其力。
对不义之举,一概不为;对不义之财,一概不取。
所以,四方求学者络绎不绝,他都谆谆教诲。
甚至招待学生食宿,以此远近闻名。
其学生胡九韶说:“惟先生遇患难仍能学习、进益,别的人则不免意志颓唐而懒怠下去”。
吴与弼一生不应科举,讲学家乡,屡荐不出。
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由山西佥事何自学荐举入朝,后御史涂谦、抚州知府王宇也一再荐举,他都谢绝不出。
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御史陈述又荐举他入阁讲学,帝下诏江西巡抚韩雍前往礼请,他又辞谢不出。
汉朝历史人物故事简介十则

汉朝历史人物故事简介十则广义的历史是指过去的事实。
其实就在生活中,广义的历史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汉朝历史人物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朝历史人物故事(一)雷被——淮南八公之一人物生平西汉时期人物,后被淮南王刘安招入门下,与苏飞、李尚、左吴、陈由、伍被、毛被、晋昌并称为淮南王府上的“淮南八公”。
淮南王刘安性好读书,更善鼓琴,也欲笼络民心,招致文士。
门下食客,趋附至数千人,内有苏飞、李尚、左吴、田由、雷被、伍被、毛被、晋昌八人,最号有才,称为淮南八公。
安令诸食客著作内书二十一篇,外书三十三篇,就是古今相传的《淮南子》。
另有中篇八卷,多言神仙黄白术。
黄金白银,能以术化,故称黄白术。
刘迁少好学剑,自以为无人可及。
闻得郎中雷被,素通剑术,欲与比赛高低,雷被屡辞不获。
两人比试起来,毕竟迁不如雷被,伤及皮肤。
迁因此与雷被有嫌。
雷被自知得罪太子,不免及祸,适汉廷募士从军,雷被即向刘安陈请,愿入都中投效。
刘安先入刘迁言,知雷被有意趋避,将雷被免官,雷被索性潜奔长安,上书讦刘安。
武帝遣中尉段宏查办,刘安父子欲将段宏刺死。
还是段宏命不该绝,一到淮南,但略问雷被免官事迹,并未讯及别情,且辞色甚是谦和。
刘安料无他患,不如变计周旋,但托段宏善为转圜。
段宏允诺而别,还白武帝。
武帝召问公卿,众谓安格阻明诏,不令雷被入都效力,罪应弃市。
武帝不从,只准削夺二县,赦罪勿问。
刘安尚且愧愤道:“我力行仁义,还要削地么?”这种仁义,自古罕闻。
乃日夜与左吴等查考地图,整备行军路径,指日起军。
后续雷被剑艺精湛,素有“淮南第一剑客”之称,淮南王太子刘迁听闻此事后不服,便和雷被较量。
由于雷被失手击中了刘迁,从此刘迁怀恨在心,处处为难。
后来雷被更是被逼得在淮南国里待不下去了,于是向刘安请求跟随大将军卫青去打匈奴。
没想到刘安听后,反倒认为雷被起了叛心,并将其免了职。
心怀怨恨的雷被索性逃出淮南王府,跑到长安城状告起刘安来。
汉朝50个经典人物故事超简略版

汉朝50个经典人物故事超简略版1、刘邦:汉朝开国皇帝,出身贫寒,起义军领袖。
2、萧何:刘邦重要谋士,制定韩信弃暗投明计策。
3、韩信:秦朝将领,后成为汉朝重要将军。
4、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的英雄人物。
5、虞姬:项羽的妻子,深情厚意,舍弃名利。
6、张良:刘邦重要谋士,智谋过人。
7、吕雉:汉高祖刘邦的皇后。
8、刘仲:刘邦的长兄,尽忠职守。
9、黄飞鸿:厉害武功,擅长鸭子掌拳,保卫家族。
10、李天华:精通古文,成为朝廷大官。
11、王昭君:美丽的公主,嫁到匈奴抚慰国家仇恨。
12、赵飞燕:擅长剑术,女真女将,为国家殚精竭虑。
13、司马懿:智勇双全的大将军,帮助曹操一统天下。
14、曹操:曹魏的奠基人,为国家稳定立下汗马功劳。
15、董卓:权谋奸猾之人,挟天子以令诸侯。
16、诸葛亮:古代智囊,三国演义中的重要角色。
17、关羽:蜀国五虎将之一,仁义勇猛。
18、张飞:蜀国五虎将之一,威猛凶狠。
19、刘备:刘禅的父亲,蜀汉的创始人。
20、诸葛瞻:蜀汉丞相,文才出众,为蜀国谋篇布局。
21、赵云:蜀国五虎将之一,龙的传人。
22、司马昭:晋朝开国皇帝,知名的权谋家。
23、刘邦:刘备的后代,被尊为皇帝。
24、曹丕:文学家,晋朝的开国皇帝。
25、徐神机:晋朝臣子,制定和修订各种法律。
26、周朝:柳下惠的徒弟,以身作则。
27、周公旦:周朝的开国君主。
28、梅兰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29、袁洪:一位古代王朝的皇帝,被尊为神。
30、袁崇焕:抗清名将,被称为“袁斩袁”。
31、袁文才:抗战英雄,秘密地针对日本侵略者。
32、袁尚:袁绍之子,为父报仇雪恨。
33、袁谭:袁绍之子,有野心政治权力。
34、袁绍:东汉宦官,被人诟病为自己个人利益。
35、袁世凯:中国民主革命家,第一个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36、董存瑞:东北抗战英雄,炸弹体内。
37、董卓:东汉末年权倾朝野的大臣,离间京官与宦官。
38、董公:徐县的头领,却是个忠心耿耿的人。
39、董老总:革命先烈,为人民牺牲。
汉朝历史人物故事

汉朝历史人物故事汉朝历史人物故事(一)诸葛丰——西汉官员诸葛丰,字少季,琅琊诸县(山东诸城)人,西汉官员,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的先祖。
诸葛丰自幼聪慧,读经阅史,曾为御史大夫贡禹属官,后荐举为文学侍御史。
汉元帝时,曾授其为司隶校尉,继而长为光禄大夫。
他性情刚正不阿,对贪官污吏、专事阿谀奉承之小人恨之入骨。
后因弹劾权臣,皇帝不允,被降为城门校尉。
不久被免官,贬为庶人,后老死家中。
诸葛丰于同年春夏之际,遭捕判罪,在位的官员多议论他的不是。
汉元帝调诸葛丰为城门校尉,诸葛丰上书告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张猛。
汉元帝却认为诸葛丰不正直,乃下诏御史:"城门校尉诸葛丰,前与光禄勋周堪、光禄大夫张猛在朝之时,屡次称赞周堪、张猛之美。
诸葛丰前任司隶校尉,不顺应四季,治理法度,专作苛暴,来获取虚威,朕不忍心交法官审讯,让他做城门校尉。
他不内心反省自己,却反怨周堪、张猛,来求报怨,告案无证之辞,暴扬难验之罪,恣意毁人声誉,不顾前言,真是特别不忠实的人。
朕可怜诸葛丰年纪老了,不忍心加刑,就把他免官做庶人吧。
"诸葛丰就这样被免官,贬为庶人,后老死家中。
汉朝历史人物故事(二)阮丽珍--阮大铖之女阮丽珍,安徽怀宁人,阮大铖之女,约卒于清世祖顺治中。
容貌美丽,善于作曲。
因受亲王宠爱被福晋鸩死。
《燕子笺传奇》相传是阮丽珍所作,有《梦虎缘》等作品。
美容色,长于作曲。
人物经历阮丽珍,阮大铖之女。
生年不详,约卒于清世祖顺治中。
阮丽珍才貌双全,是冠绝江南的才女,阮大铖所作《燕子笺传奇》,相传乃阮丽珍所作;此外,她还作有《梦虎缘》、《鸾帕血》、《梵天庐丛录》等剧。
阮大铖降清,传说她被豫亲王多铎掳入府中,一说阮大铖将她献给多铎。
后被多铎福晋所妒,遂被鸩毒而死。
然而,阮丽珍的命运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呢?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学者郑雷经过深入研究,认为阮丽珍被多铎所得的观点不能成立。
今藕山镇阮氏后人保存的清代《阮氏宗谱》卷二阮大铖名下注:行传九,字集之,号圆海。
汉朝历代帝王简历

汉朝历代帝王简历
商朝:
商汤:尧帝。
正式称号为“安史太应王”,位于胶东封地。
商汤
以“伐夏”实现了商代的兴起。
商太康:他是商汤的第三个儿子,被评为“伯颛顼”,是商朝经
济最发达的时期,发明了太簋等重要农站工具,同时又发展出殷商文明,开创了夏朝的先河。
周朝:
周文王:他是周武王的孙子,封地位于伯灭之内,被封为武王,
改组农职机构,殷商礼义德俗事制度得到发展,建立鲁国之基础。
周武王:被封为太山公,为完善周朝以确立中央集权制度而努力
奋斗,重视文字档案的建立,在文学、礼义、法规和道德等方面取得
了巨大成就。
汉朝:
汉高祖:刘邦,被封为高祖,他实行了亲政、重农抑商政策,发
表《九章算术》,巩固了汉朝的统治根基,实现了统一的中国的梦想。
汉武帝:刘彻,被封为武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实行春秋制度,普及书法,建立汉朝文学风格,建立了科举制度,实现了从农耕政治
到文明政治转变的现实。
十则汉朝历史人物故事简介

十那么汉朝历史人物故事简介汉朝历史人物故事(一)李通——东汉固始侯李通(?-42年),字次元,南阳宛县人,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家族世代以经商著名,父亲李守,初事刘歆,后为王莽的宗卿师、五威将军从事、巫县县丞。
王莽末年,李通曾听父说图谶讲“刘氏复兴,李氏为辅〞,心里常想此事,因家里富足,不想为官,而辞职回家。
后辅佐光武帝,为东汉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绩,深得光武帝的恩宠。
历任大司农、前将军、大司空等,封爵固始侯,娶光武帝之妹宁平长公主刘伯姬。
建武十八年(42年)去世,谥号恭侯,光武帝与皇后亲临吊唁,送葬,李通死后其子李音袭爵。
车千秋——“车丞相〞车千秋(?—前77年),本姓田,战国时齐国宗室后裔,其先祖于西汉初年徙居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
车千秋原为高寝郎,供奉高祖陵寝。
戾太子因江充谗害而死,他上书诉冤,武帝感悟,擢用为大鸿胪,数月后任丞相,封富民侯。
为人谨厚持重。
昭帝即位,受遗诏辅政,政事壹决于大将军霍光。
以年老得乘小车入宫,号“车丞相〞。
车千秋做了十二年丞相,死后,谥号定侯。
当初,车千秋年老,皇上优待他,朝见时。
准许他乘坐小车进入宫殿,所以就号称“车丞相〞。
车千秋的儿子田顺继嗣为侯,官至云中郡太守,宣帝时任虎牙将军攻打匈奴,因私自增加俘虏人数冒功而获罪自杀,封国取消。
汉朝历史人物故事(二)剧孟——西汉著名游侠人物简介剧孟是雒阳〔今河南洛阳〕一带有名的豪侠。
他的行为同朱家的行为大致相同,爱打抱不平,扶弱济贫,藏活豪士,不求报酬,因此而显扬于诸侯。
他的母亲故世时,前来送葬的车达千乘之多。
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赵、胶东、胶西、济南、菑川六国,以去除晁错为名,发动了。
景帝派太尉周亚夫带兵出征。
周亚夫星夜兼程赶到河南,会兵荥阳。
他到洛阳后,见到剧孟,大喜,说:洛阳得以保全,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剧孟没有动,也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这样看来,荥阳以东不用发愁了。
吴楚举大事不求助剧孟,可见他们成不了大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耿寿昌 萧望之 桓宽 杨恽 冯奉世 刘奭 王嫱 王昭君 谷永 段会宗 陈汤 甘延寿 辛庆忌 翟方进 刘向 孔光 师丹 何武 鲍宣 班婕妤 赵飞燕 禇少孙 扬雄 毛亨
刘歆
王凤 王莽 刘縯 刘玄 王匡 刘盆子 王郎 王昌 樊崇
约公元前四六年至公元后二三年
汉朝名人
将述录唐尧、虞舜、夏、商、周史典的《尚书》藏在墙壁之夹层内,由此逃 避焚烧之难。由伏生言于其女羲娥,再由羲娥转述给晃错。终于将伏生胸藏 《尚书》整理记录下来,补叙出所失篇章,才使《尚书》得以完整流传。
刘邦同乡,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时为泗水卒史。秦末农民战争中,随刘 邦入关破秦,任中尉。后为御史大夫,封汾阴侯。耿直敢言。刘邦欲废太 子,他直言谏止。后为赵王刘如意相,如意为吕后所杀,他托病不朝
第二位相国。早年随汉高祖刘邦起兵,史载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掠地, 功最多,宜第一。」高祖六年(前201年),封平阳侯,食邑10630户。惠帝 二年(前193年),萧何于临终前向汉惠帝刘盈举荐其为汉相。
刘邦的心腹,封舞阳侯,谥武侯,娶吕后妹吕须为妻,生有一子樊伉,因此 与皇帝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可是他因是吕后妹夫,也险些被诛。
聚众敷千人据南阳(今河南南阳)。后归刘邦。从定天下。以功封安国 侯,官至右丞相。因反对吕后封请吕为王,罢相,改任太傅,病死。 一说以 宾客从刘邦起兵,并随刘邦入武关,又随入汉中。楚汉战争中, 守丰,后 封雍侯。汉朝建立,改封安国侯。 陈平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还定三秦时,又 间行降汉。拜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后历任亚将、护军中尉。先后参加 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王侯叛乱(见异姓诸侯王)诸役,成为匈奴汉高祖刘邦 的重要谋士。刘邦困守荥阳时,陈平建议捐金数万斤,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 的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高帝六年(前201)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 信。次年,刘邦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纳陈平 计策,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陈平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 侯。因明于职守,受到文帝赞赏。不久周勃罢相,陈平专为丞相。孝文二年 死 西汉开国功臣,大将,以力战骁勇著称。历任汉车骑将军、御史大夫、太尉 、丞相,封颍阴侯。因为他斗志顽强,多立战功,被赐爵七大夫。又跟随沛 公刘邦在亳南、开封、曲遇攻打秦军,急攻力战,赐爵执帛,号宣陵君。攻 打阳武、洛阳、封锁黄河渡口,打败南阳郡守的军队,平定南阳郡。西进武 关,战于蓝田,赐爵执圭,称为昌文君。灌婴平英布之乱后,刘邦去世,灌 婴以列候身份事孝惠帝和吕后。绛侯周勃被免除相位后,由灌婴继任丞相之 职。西汉灌婴大将军被看成是南昌城的创筑者,故俗称南昌城为“灌婴城” 和“灌城”公元前176年,灌婴死于相位,谥号懿侯。子平侯灌阿代颍阴侯 。
叔孙通
赵陀 枚乘 田蚡 窦婴 邹阳 贾谊 晁错 公孙弘 董仲舒 刘启 严忌 刘安 邓通 张释之 公孙诡 周亚夫 文翁 司马相如 司马谈 宁成 公孙贺 韩安国 卜式 主父偃 张汤 朱买臣 汲黯 卓文君 张骞 刘彻
田千秋 郭解 唐蒙 兒宽 东方朔 桑弘羊 李广 卫青 司马迁 霍去病 赵充国 金日磾 李陵 苏武 终军 刘据 戾太子 贡禹 虞初 李广利 徐伯 李延年 刘弗陵 霍光 张安世 刘询 路温舒 王褒 车犁单于 郅支单于 呼韩邪单于 郑吉 于定国 召信臣 魏相 丙吉
思想家,政治家。楚人。早年随刘邦平定天下,口才极佳,常出使诸侯 。刘邦即帝位后,他受命出使南越,说服尉佗接受汉朝赐予的南越王印,称 臣奉汉约,被任为太中大夫。刘邦即位之初,重武力,轻诗书,以“居马上 得天下”自矜,他乃建议重视儒学,“行仁义,法先圣”,提出“逆取顺 守,文武并用”的统治方略,遂受命总结秦朝灭亡及历史上国家成败的经验 教训,共著文12篇,每奏一篇,高祖无不称善,故名其书为《新语》。 哲学上提出宇宙万物都是“天地相承,气感相应而成者”,反对神仙 迷信思想,但也有圣人“承天诛恶”和天人感应的神秘思想。后人称《新语 》开启贾谊、董仲舒的思想,成为汉代确立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先声。刘邦 死后,吕氏称制,大封诸吕为王,他乃称病免职家居。后劝说丞相陈平结交 太尉周勃,联络汉代大臣和宗室王侯,对诛杀诸吕、迎立文帝起了很大作用 。孝文帝时,再使南越,使尉佗去帝制,归附汉朝。著有《楚汉春秋》和《 新语》等。 刘邦的重要谋士之一,对于汉初政策的制定及西汉政权的稳定起过很大 作用。建议得到张良的支持,刘邦最终决定建都长安。为表彰娄敬,赐姓“ 刘”,号“春申君”。刘邦信言匈奴易击,唯娄敬独持异议、败而归,始信 娄敬见识超人,擢升他为建信侯,向刘邦提出迁徙山东豪强以实关中的建 议,娄敬所提定都、和亲、迁豪三项计策,对稳定汉初的政治形势起了重要 的作用。
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父头曼单于而自立。精骑四十万围困高 祖于白登山(平城东),七天七夜,文帝初年,冒顿又派右贤王进占了黄河河 套以南地区,后消灭月氏,平楼兰、乌孙、呼揭等国。第二年冒顿到致信汉 文帝愿意恢复过去的和约,文帝作了友好的答复,双方转向通好。 公元前174年,冒顿去世。其子稽粥单于立,号曰老上单于。 英布反时,刘濞以骑将,随从刘邦破英布军。刘濞从军有功,汉高祖又顾及 吴郡接壤东越等国,乃需选壮王镇之,汉高帝十二年丙午(前195年),刘 邦惧怕江东人士不服他的皇权,故而封刘濞为吴王,都于沛(江苏沛县), 改当年刘贾所封的荆国为吴国,统辖东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国都于广陵(江 苏省扬州市)。刘濞惧怕江南,故而不敢以荆国旧都——吴县(今苏州)为 其国都。
因受文帝宠幸,出入同车。常谗害袁盎,盎欲当众羞辱他,乘他与文帝同车 外出时,俯伏车前说:“今汉虽乏人,陛下奈何独与刀锯之余(受过阉割者)共 载?”文帝笑而命他下车,他被迫哭泣而下。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同子 参乘,袁丝(袁盎字)变色”。后世亦常引此典故,讽喻宦官身份之卑。
荀子的门下学习,与李斯、韩非等人是同门师兄弟。在秦朝时曾经当过御史 。汉文帝时陈平去世后接任丞相一职,汉文帝后元元年因政见不同而自动引 退。主要门生为是洛阳人贾谊。张苍这个人非常博学,很有学问。他在历法 、算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他提出和制订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关于度 、量、衡、方面的理论,他把算学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国计民生。 二、在采用历法方面,张苍提倡采用《颛顼历》。 三、增订、删补《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总共收集246个数学问题。这些算法要比欧洲同类算法早 1500多年,对世界数学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张苍是西汉时期河南阳武(今 河南原阳县)人。精通天文历算,官至丞相,享年百余岁,是福寿两全的典 型。
曾为魏国公毋忌座上常客。项羽念其扶赵抗秦之功分赵地北部立张耳为常 山王。此为常山王之始。汉高帝三年常山被攻破,张耳败走。十月,投汉王 刘邦,张耳与韩信统兵大败赵军。韩信报请汉王以张耳为赵王,汉王许之。
李斯谏言封吴芮为番君。好友张良劝拥刘邦。以吴国君王之后的身份拥刘邦 为帝。刘邦也感谢吴芮从百粤之兵的帮助以芮为长沙王。低调行事自己大部 分领地让刘邦子女。 初属项羽,后归刘邦。军事家、战略家、统帅和军事理论家“谋战”派代表 人物。 经典之战:暗渡陈仓,井径之战,垓下之战
(?-前193
(?-前192)
曹参 张良 樊哙 王陵 陈平
(?—前190年 (?—前186 )(?—前189年 (?-前181
灌婴
(?—前176年
周勃
(?—前169年)
陆贾
约前240~前170
娄敬 刘恒 刘长 冯唐
申屠嘉
赵谈
生卒年不详,汉初齐国卢(今长 清)人。
西汉代郡(今张家口蔚县)人
梁国砀县(今安徽砀山)人
受秦律被黥,又称黥布为霸王帐下五大将之一。吴芮婿。杀楚怀王。项羽分 封英布为九江王,都六安。汉王又立布为淮南王。都六,统九江、庐江、 衡山、豫章诸郡。反后长沙哀王诱使英布去番阳杀死。
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酂侯”,位次第一,食邑八千户。作为《就 章律》(《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 》,增加《户律》、《兴律》、《厩律》),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 。高帝十一年拜为相国。未能象张良“假托神道明哲保身”,他便以“自毁 其名”逃避被杀的危机。辅佐惠帝
刘邦 吕雉 伏生 刘交 张耳 吴芮 韩信 彭越 栾布 英布
萧何
周昌
汉朝名人
张耳(?-前202) 公元前241~公元前201年 韩信(?—前196年),淮阴(时称淮 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前196年) 昌邑人(今山东巨野 县)与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 将,游击战的始祖。
(?—前195),六(今安徽 六安县)人
吴楚七国之乱后,孝王招延四方文士,他与公孙诡、邹阳皆游于梁。孝王怨 袁盎等阻景帝立己为嗣,乃与他及公孙诡合谋,刺杀袁盎等议臣十余人。后 景帝遣使至梁搜捕,欲治其罪。孝王迫令他自杀。
淮南厉王朝,杀辟阳侯,居处骄甚。袁盎谏由此名重朝廷。杀了晁错。梁王 想成为汉景帝的继承人,袁盎进言劝说.梁王因此怨恨袁盎,派人刺杀袁盎 。
项羽封立诸侯,对彭越视而不见。齐王田荣反叛项羽,便派人赐给彭越将 军印信,项羽与刘邦在荥阳相持不下,封为梁王都定陶。赵相国陈稀在代地 谋反。彭越称病,吕后让彭越的家臣告他再次谋反,彭越被处以醢刑
梁王彭越赎布以为梁大夫。枭彭越头于雒阳下,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 上释布罪,拜为都尉。纪信替死,栾布收尸并称“信布”。
西汉宦官。《史记》作赵同(司马 迁避父讳改)。
张苍
阳武(今河南省原阳县)人,前 256-前152年
淳于缇萦 羊胜 袁盎 冒顿单于 刘濞
西汉临淄人,著名医学家淳于意 之女
(?-前150) 西汉文士,齐(今山 东东部)人。
-前174
刘濞(bì)(前216年-前154 年),沛县(今江苏省)人,汉 高祖刘邦的侄子,刘仲的长子, 刘邦封为吴王。
淳于意为使自己专志医术,辞去官职,不营家产,长期行医民间,对封建 王侯却不肯趋承。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都曾召他做宫廷医生,他都 一一谢绝了。因常拒绝对朱门高第出诊行医,被富豪权贵罗织罪名,送京都 长安受肉刑。其幼女淳于缇萦毅然随父西去京师,上书汉文帝,痛切陈述父 亲廉平无罪,自己愿意身充官婢,代父受刑。文帝受到感到,宽免了淳于 意,且废除了肉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