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语文版高中必修一单元练习
2019学年高一语文(语文版)必修一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含解析)

单元评估检测(一)(时间:100分钟;分数:100分)一、语基语用(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舷梯(xián) 半晌.(xiǎnɡ) 桅.杆(wéi) 千载.难逢(zǎi)B.噩.梦(è) 枯萎.(wěi) 恐怖.(bù) 受难.(nán)C.雏.菊(chú) 窒.息(zhì) 焚.尸(fěn) 凋.残(diāo)D.签.字(qiān) 肃穆.(mù) 勋绶.(shòu) 一瘸.一拐(qué)解析:选D。
A项“晌”应读“shǎnɡ”。
B项“难”应读“nàn”。
C项“焚”应读“fén”。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日本与中国有绕不开的历史恩怨,又不能从日美同盟中脱身。
它可以羡慕的对象是印度,因为印度能够做到在中美之间左支右绌....。
B.不管承认与否,在国家队层面已经差得难以启齿的中国足球,竟然在亚冠风生水起....,引起亚洲各个俱乐部的高度重视。
现在,中超各队都有了比试亚冠的强烈欲望。
C.被化工区改变的,不仅是杭州湾的捕鱼业,还有人们的生活,更让我们大眼瞪小眼.....的是这个昔日的渔村早已面目全非。
D.今日的繁华、整洁、有序,让我不敢相信,这就是故乡。
曾几何时....,因为脏乱差出了名,所以一提到故乡,就有一种耻辱感。
解析:选B。
A项“左支右绌”,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
可改为“左右逢源”。
C 项“大眼瞪小眼”,调侃时说的话,形容当时很尴尬,没法解决问题。
此处意在表述很惊讶,可改为“目瞪口呆”。
D项“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
此处可改为“曾经”。
3.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奥斯威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最大的集中营,距波兰首都不远处的奥斯威辛市附近大小40多个集中营的总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测评(A)(含解析)语文版必修5

第一单元测评(A)(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凝.结(nínɡ)雅.俗(yǎ)勉.强(miǎn)蜕.变(tuò)B.趋.势(qū)迁.就(qiān)禅.宗(chán)盛.行(shènɡ)C.耆.卿(qí)两橛.(jué)嗜.好(shè)诲.盗(huì)D.提倡.(chànɡ)管锥.(zhuī)笼.统(lǒnɡ)梵.文(fān)解析:A项,“蜕”应读“tuì”;C项,“嗜”应读“shì”;D项,“梵”应读“fàn”。
答案:B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楼阁羡妒简陋颦蹙B.斩截深挚涕泪野蛮C.渺小恐惧混乱吞咽D.唢事炫耀妨碍鹦鹉解析:D项,“唢”应为“琐”。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虽有中共体多国部队及南非和中非政府军的“阻击”,中非反政府武装依然势成骑虎....,节节胜利,反映出其领导人卓越的领导能力。
B.媒体普遍认为,两国关系已经进入成熟发展期,不会因为国际社会某些人、某些事而发生任何改变,两国人民的友谊是牢不可破....的。
C.在传达上级文件的会议上,与会代表鞭辟入里....地学习,吃透了精神,明确了任务,统一了思想,对今后的工作也有了具体的规划。
D.两国石油公司领导人正式签署了100亿美元的石油进出口合同,双方都表示,无论国际形势怎样变化,都将信守这一君子协定....。
解析:A项,“势成骑虎”,骑在老虎背上,要下来而下不来。
比喻事情中途遇到困难,但迫于形势,想停止也停止不了。
本处应该用“势如破竹”。
C项,“鞭辟入里”,形容能透彻说明问题,深中要害。
不能修饰“学习”。
D项,“君子协定”,指不经过书面上共同签字,只以口头上承诺或交换函件而订立的协定。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课堂训练:第三单元第7课记念刘和珍君(解析版)

课时训练:记念刘和珍君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如今这个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不怕你别无长物,就怕你连上进的心都没有。
②黄老师的课实在是太精彩了,他在课堂上不但妙语连珠,而且每一个细节都可以有声有色地给大家描述出来。
③无论步行还是乘车离开,母亲总是目不斜视地看着我们走远,在我们回首时她依然站在原地,直到再也望不见我们。
④对于美国人擅长的“谈判游戏”,中国人早已领教了不少,因此对于特朗普上台后的各种“小伎俩”早已洞若观火。
⑤冬天的夜晚伸手不见五指,冷风不断地从四周灌进这个破房,他紧缩在屋角,全身不停地哆嗦着,噤若寒蝉。
⑥他自幼生长在京郊农村,对老北京民俗风情比较熟悉,加上他有较好的速写基础,描绘人物就更加得心应手了。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D.②⑤⑥解析①“别无长物”,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穷困或俭朴。
望文生义。
②“有声有色”,形容表现得十分生动。
③“目不斜视”,眼睛不看旁边。
形容态度严肃,遵守规矩,不左右乱看。
此处可用“目不转睛”。
④“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
⑤“噤若寒蝉”,像寒秋的蝉不再鸣叫。
形容不敢作声。
易误解为“寒冷”或“十分寂静”。
⑥“得心应手”,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答案:A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座城市全民阅读的水平能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内涵,体现出城市的软实力,也是衡量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B.调查显示,我国居民普遍憧憬幸福而自由的退休生活,并且希望能够享受更长时间的退休时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
C.淮南志高神州欢乐园坚持自主动漫原创、传统演艺为最大特色,区别于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定位为世界级动漫文化产业园区。
D.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掩口鼻呼吸,以减少吸入浓烟,切忌不要慌乱,判断火势来源,采取与火源相反的方向逃生。
解析B项,句式杂糅,应去掉“是大家普遍的愿望”。
C项,缺少介词,在“坚持”后添加“以”。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二单元检测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彘.肩(zhì)樊於.期(wū)衣冠.(guàn)不悖.(bèi)B.怃.视(wǔ)刀俎.(zǔ)美姬.(jī)揕.其胸(zhèn)C.卮.酒(zhī)樊哙.(kuài)变徵.(zhǐ)瞋.目(chēng)D.厚遗.(wèi)飨.士卒(xiǎnɡ)弭.谤(mí)目眩.(xuàn)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不然,籍何以至此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3.下列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BCD4.从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各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②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③夫晋,何厌之有④若属皆且为所虏⑤敢以烦执事⑥大王来何操A.①⑤/③⑥/②④B.①④/③⑥/②⑤C.①⑤/③⑥/②/④D.①④/③/⑥/②/⑤二、古诗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5~7题。
(9分,每小题3分)黄福,字如锡,昌邑人。
洪武中,由太学生历金吾前卫经历。
上书论国家大计。
太祖奇之,超拜工部右侍郎。
建文时,深见倚任。
成祖列奸党二十九人福与焉成祖入京师福迎附李景隆指福奸党福曰臣固应死但目为奸党则臣心未服。
帝置不问,复其官。
已,督安南军饷。
安南既平,郡县其地,命福以尚书掌布政、按察二司事。
时远方初定,军旅未息,庶务繁剧,福随事制宜,咸有条理。
上疏言:“交阝止赋税轻重不一,请酌定,务从轻省。
”又请:“循泸江北岸至钦州,设卫所,置驿站,以便往来。
开中积盐,使商贾输粟,以广军储。
官吏俸廪,仓粟不足则给以公田。
”又言:“广西民馈运,陆路艰险,宜令广东海运二十万石以给。
”皆报可。
于是编氓籍..,定赋税,兴学校,置官师。
数召父老宣谕德意,戒属吏毋苛扰。
新编(人教版)2019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1)(有详细答案)

高一第一单元能力测试说明:1.本试题共七大题,满分150分。
2.本试卷答题时间为150分钟。
3.第Ⅰ卷客观题一律用2B铅笔涂卡。
4.第Ⅱ卷主观题一律用黑色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做答。
第Ⅰ卷选择题(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舰舸.苛.刻坎坷.荆轲.B.稠.密调.整凋.敝雕.琢C.翡.翠斐.然祖辈..裴.多菲D.佝.偻苟.且足够.拘.谨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廓携手并进金壁辉煌沉滓泛起B.呼哮剩菜饭羹泛起漪沦凝神屏息C.倾圮不落窠臼大肆叫嚣漫山遍野D.桂冠暴虐无道枯稿荒芜云蒸霞蔚3.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是()①没有浑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位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摩D.品味贯注揣测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A.毛泽东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B.革命青年写出激扬文字,把反动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C.看到春色满园的景象,她高兴极了。
D.这亘古未有的奇闻,成了报刊炒作的好材料。
5.下面对加点词语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红遍”、“尽染”所描绘的景色虽是深秋的,但“红”这一暖色给人以富于活力的壮美印象。
B.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一个“击”字生动地塑造了雄鹰飞翔时迅猛有力拍打翅膀的形象,移用鸟儿飞翔的“翔”字来代替“游”字,把游鱼在水中轻快自如的动作表现得极其生动传神。
C.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设问句含蓄地提出了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通过询问应由谁来主宰大自然的盛衰荣枯,表现了词人的博大胸怀。
D.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遏”,阻止之意,“浪遏飞舟”,写风浪很大,都把行船阻挡住了。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一Word版含答案

单元质量检测一(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基础积累(共25分,选择题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百舸.(ɡě)寥.廓(liáo)峥嵘.(rónɡ) 挥斥方遒.(qiú)B.颓.圮(tí) 篱.墙(lí)彷.徨(pánɡ) 默默彳亍..(chì chù)C.河畔.(bàn) 漫溯.(sù)青荇.(xìnɡ) 星辉斑斓.(lán)D.火钵.(bō) 飘泊.(bó)纤.绳(qiān) 忸怩..不安(niǔ ní)解析:B项,“颓”应读tuí;C项,“畔”应读pàn;D项,“纤”应读qiàn。
答案:A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自古以来,总是有人因为两三句话红了脸、动了手,________之争,最后伤害的往往是双方,甚至于更多的人。
②22日傍晚,江苏南京城再度迎来绚丽晚霞,放眼望去,透彻的天空呈现的五彩________,令人舒心。
③天津河西区居民朱秀芳坚定着勇往直前的信念,用28年的坚强,________患有脑瘫的儿子,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
A.意气斑斓养育B.义气斑驳抚育C.意气斑驳抚育D.义气斑斓养育解析:意气: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
用在①处合适。
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斑斓:灿烂多彩。
“五彩斑斓”搭配合适。
斑驳: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
养育:抚养和教育。
抚育:照料、教育儿童,使健康地成长;照管动植物,使很好地生长。
③处说的是朱秀芳照顾患脑瘫的儿子,用“养育”更合适。
答案:A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①虽然最初并不相信自己获得了助学金,但由于电话那头的骗子言之凿凿....,加上所谓教育局的文件,信息闭塞的她最终成了骗子的猎物。
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检测:(1)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1.下列对词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争流:争相行驶。
B.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沉浮:盛衰。
C.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挥斥:指挥呵斥。
D.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击水:游泳。
项,“挥斥”,在词中的意思是“奔放”。
2.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廖廓(lǎo) 遒劲(qiú)沁园春(qīn)百舸争流(gě)B.翱翔(xiáng) 逶迤(yí)橘子洲(zhōu)峥嵘岁月(zhēng)C.惆怅(cháng) 荒谬(miù)岁月稠(chóu)浪遏飞舟(é)D.提携(xié) 百侣(běi)万户候(hǒu) 风华正茂(mào)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①随着“国学热”的升温,文言文阅读图书销售表现抢眼,市场上大概有几百个品种,但图书水平参差不齐,有的译作更是言不及义....,令人震惊。
②“飞虎队中美情”中美友谊墙竖立在博物馆餐厅,成为一座永久性设施,旨在让参观民众重温飞虎队的峥嵘岁月....,传播“飞虎精神”。
③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满怀信心,才能勇敢进取,挥洒自如....。
宽阔的操场上,1 200多名高三学生,在国旗下宣誓,给自己加油。
④学会拒绝,学会淡然,是现代社会公民交际的基本素养。
对于责任和义务要勇于担当,而对别人过分的不情之请....,也要敢于说“不”!⑤彼岸,就是我们念兹在兹....的诗和远方吧。
理想、青春、诗意,这些即使在暗夜里也会闪烁幽光的词汇,每一个都能征服我们年轻的心灵。
⑥研讨会上,大家对雄安新区的规划蓝图见仁见智,争辩不已,而平日健谈的规划专家却一反常态,不赞一词....。
A.①③⑤B.②④⑥D.①③④“言不及义”,只说些无聊的话,不涉及正经道理。
语境为译作水平低,属于望文生义。
②“峥嵘岁月”,形容不平凡的年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同步练习与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全册同步练习与单元测试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1沁园春长沙(1)(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2沁园春长沙(2)(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3雨巷(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4再别康桥(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23飞向太空的航程(1)(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24飞向太空的航程(2)(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检测1第一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检测2第二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检测3第三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检测4第四单元学习质量检测题(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检测5学习质量综合检测题(一)(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同步检测6学习质量综合检测题(二)(含解析)沁园春•长沙(1)本练案共2页,共17题,满分为60分,用时40分钟一、打牢语言基础(3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导学号42454004( c )A.沁(qìn)人心脾橙黄橘(jú)绿金碧(bì)辉煌百舸(kě)争流B.龙飞凤翔(xiánɡ) 怅(chuànɡ)然若失寥(liáo)若晨星大体轮廓(kuò)c.茫(ánɡ)无边际沉(chén)默寡言携(xié)手并肩人烟稠(chóu)密D.诗朋酒侣(lǚ) 遒(qú)劲有力当(dānɡ)局者迷遏(è)制腐败【解析】A“舸”应读“ɡě”。
B“怅”应读“chànɡ”。
D“遒”应读“qi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试卷(第一、二单元)(总分100分,其中3分为卷面分)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文学常识:(每空2分,任填六个空即得满分12分)1、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见他;若说没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这首诗揭示了《红楼梦》中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
其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美玉无瑕指的是。
2、《三国演义》中蜀军的军师诸葛亮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
在四大古典名著中,还有一部作品也塑造了一位足智多谋的军师,这个人物是《》中的。
3、读我国四大名著,就像是欣赏一幅幅古代人物的画卷,煮酒论英雄的()、大闹野猪林的()、三调芭蕉扇的()、多愁善感的()都是其中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
二、仿写(6分)读下面这首题为“如果”的诗,仔细揣摩内容和句式,补写出其中空缺的句子。
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如果你是春色,;如果你是种子,;如果你就是你,。
三、填空。
(每空一分,共12分)(1)闻一多,原名___ _____。
著名诗人、学者。
在诗歌的创作上,提出了“三美”的主张,认为诗歌要讲究___ 美、_美、____ 美。
(2)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____ ____;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 ____,_ _______。
(3)经历了狂风暴雨,,而今我到达了,有时遥望我年轻的时候,像遥望。
(4)家乡的风,。
四、阅读:A.阅读《雨巷》的开头和结尾两节,回答问题。
(11分)(一)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二)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1.诗一开始用“悠长”“寂寥”的雨巷表明了居住地的________,以细雨表现了________的天气特点。
(4分)2.结尾重复了开头,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把“逢着”改为“飘过”,又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特征。
(4分)3.“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的诗以语言浅近著称,意境显露,但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诗中表达了对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学了戴望舒的《雨巷》,你也来谈谈《花非花》的朦胧之美吧。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B.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问题。
错误郑愁予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如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过客【注】跫(qiónɡ)音:脚步声。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首诗题为“错误”,对此的理解是:“我”犯了一个错误,“我”不该在“你”久盼“归人”的时候响起,“达达的马蹄”声,表现了“我”内疚的心情。
B.这首诗像一个浓缩的故事,诗人用了倒叙的写法,先写结局,再写经过。
其实是“你”知道“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后,“容颜”才“如莲花的开落”。
C.诗的第二节连用寂寞的小城、向晚的青石街道和小小的紧掩的窗扉三个比喻,细致地表现了“你”思念“归人”的孤寂的心境。
D.“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写的是“你”因不见“归人”而心中了无春意。
这样的表达增强了诗的抒情性。
C.思茶吴浣①凝视着绽开在水里的叶子,一种记忆苏醒了。
当然,苏醒的不仅是个人的记忆,还有一个季节的生机。
那些叶子渐渐地青了绿了,仿佛又要跃上枝头,迎着春风笑语喧哗。
风中流布着春的消息,茶原本也是来赶这个季节的,只是在流变中不无波折。
②当一团雾气隐隐浮起,又渐渐地远离了丛林树梢,待雾气散尽后,林中一片明净。
这当中,有一汪水域,清澈的水波倒映着层层林木,历历分明。
清水无尘,只是沉淀着团团如盖的绿阴。
在日光的映照下,鳞鳞水波蓄翠流碧,恍如梦幻。
这不只是因茶而起的联想,却可以说是梦中到过的地方。
③梦中的流连,会是在什么季节?春之后是夏,夏之后是秋,秋之后是冬,过了冬又是春,季节就是这样变迁的。
茶在春天里被采摘下来,是因为光景最为鲜活。
然后再经过蒸发,烘焙,直到收藏,茶的制作也相应地印证了季节的流转。
在这个流转的过程中,茶于形态上似乎越变越远。
其实只是风干了水分,待到因水而活,春光又舒展开来。
如此也便春光常在,可以相伴着走过一年四季。
④在故乡,习俗中有个迎春的做法,其实仪式也很简单。
就是到了立春那天,要去山上砍来一枝茶树,这样就算把春天接回来了。
凡万物都濡染了春的气息,却为何要选择一枝茶树,也许是茶树不仅能代表春天,而且还融入了日常生活。
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能于日常事物中品出季节也就是生命的痕迹来,这样茶就是可堪寄托的了。
⑤小小的茶杯,仿佛一只小小的船儿,浮载着一怀情思漂向那绿水青山。
茶山上,采茶女忙碌着,灵巧的手宛如捕捉蝴蝶,这便成就了戏台上的一出“采茶扑蝶”。
其实劳作都很辛苦,只是不曾消解尽那点诗意。
就有如那初生的茶芽,悄悄地把春光藏了起来,还可留待给以后长长的日子,有着无尽的回味。
⑥回味的不只是一个季节,还有一个生命。
生命在季节的流转中,难免也有一个被搓揉的过程,其间也可把诗意藏了起来,然后还能不断地激活春光。
这就有如一杯茶,一杯茶也能表达出大地上诗意的栖居。
即便仍是梦中的相遇,感觉得并不遥远。
更何况人生的选择中,这一杯茶毕竟实实在在,且分明就在眼前。
(选自《散文》2003年第9期)(18分)5.作者在第①段中说:“茶原本也是来赶这个季节的,只是在流变中不无波折。
”联系全文,概括回答:(4分)⑴茶原本所要经历怎样的“流变”?⑵“流变”中“波折”指的是什么?6.文章第②段描写的青山绿水是实在的景象还是虚拟景象?为什么?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4分)7.分析文中画线语句的含义。
(5分)⑴一杯茶,一杯茶也能表达出大地上诗意的栖居。
⑵人生的选择中,这一杯茶毕竟实实在在,且分明就在眼前。
8.文章以“思茶”为题,其“思”字的作用和含义是什么?请分点简述。
(5分)D.桥(18分)在旅途生活的烦躁和不安里,突然在面前出现了一座桥,即便是在零落的小村的尽头出现的一座颓圮的板桥,都会给我的心以暂时的、片刻的慰藉。
我知道,踱过了一座桥,旅途便向前移进了一程……虽然在无涯的人生旅途上,这是多么些微可笑的一程,但用自己的劳苦向前迈进了一程,这时你的心理应该是怎样的呢?也就在这时,我的幻想便飞越起来。
我看见,人一程又一程地前进,桥,永远站在那里,用现在,把你的过去的脚步和未来联系起来……当我在这喧嚣的小城市的郊外漫步时,对于醒目地显现在视野里的那塔和桥,我却有这样强烈的憎和爱。
那塔,是远远地便企望人们注意似的,写在渺茫的远天上;那塔,是虚幻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谎言似的,写在渺茫的远天上。
而且,我还有更奇妙的想头:那一层层地堆积起来的塔,是代表所谓“功勋”的本身么?于是,我对于这人世的虚伪有了更固执的憎恶。
而那桥,却是显得那样平凡又像没有人关心似的,从溪流的这一边跨搭到那一边。
地上有比它更真实、更亲切的形象么?我觉得它完全不希冀人们说一声“感谢”,沉默地像从没在那里一样地躺倒着。
人们漠不关心地从桥上经过,我们能有法子去计算每天有多少无事的人从桥上经过,有多少奔忙的人从桥上经过吗?而且,有谁来注意桥的坚贞呢?有谁来注意在艰险的溪流上守住最后一刻的木桥的坚贞呢?谁能想象到,那淫雨的夏夜,木桥怎样和暴涨的洪流抗逆到最后一刻的情景呢?……而在第二天,当人们站在岸边上惊骇于桥的毁灭时,我们是宁愿去体验它业已明白自己的命运,却有闲暇去担心今后谁能继续完成自己的任务的那一刹那的心理;对于站在岸边上的那些假慈悲者的叹息,我们能说些什么呢?注:本文写于1941年;作者,郭风,现代作家。
9、(1)作者为什么说,桥“会给我的心以暂时的、片刻的慰藉”?(1分)答:因为(2)作者说“我的幻想便飞越起来”,从第一段来看,“幻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分)答:10、(1)作者在第二段中对桥和塔进行了对比,对比的内容是什么?(5分)答:桥是真实的,而塔是的;桥是平凡的、沉默的,而塔却;桥是无所求的,而塔却(2)这里运用对比的写法,好处是什么?(3分)答:11、(1)桥的“坚贞”表现在哪里?(2分)答:(2)桥还有一种更令作者赞叹的精神境界,从文末看,这种精神境界是什么?(2分)答:12、对本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2分)()A这篇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真实、平凡的赞美,对虚伪、谎言的憎恶,强有力地鞭挞了作威作福的反动统治者。
B散文中所刻画的桥的真实、平凡和坚贞,体现了作者对人间美好事物的赞美,抒发了内心对真善美的追求。
C 作者置身于自己热爱、熟悉的乡土之上,将个人对大自然与人生的感悟,浓缩于笔下,如歌如吟,感人至深。
D 这篇散文想象丰富,对比鲜明,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精心雕琢,尽求华美。
E 作者运用朴实清纯的语言,将形象、情感、哲理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具有自然率真的美。
屏南职业中学高职高一第一学期语文试卷(第一、二单元)答案一,1.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美玉无瑕指的是(贾宝玉)2.水浒传中的智多星吴用3.(曹操、齐备)(鲁智深)(孙悟空)(林黛玉)二.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如果你是春色,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叹息;如果你是种子,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着急;如果你就是你,那就静静地微笑,沉默不语。
三.(1)原名闻家骅,音乐、建筑、绘画(2)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3.惊涛骇浪,回头,迷失在烟雾中的故乡4.四,1幽僻阴沉、郁闷2.形成回环叠唱的效果;表明了追求理想的坚贞与执著这种追求的虚幻与迷惘,反映了诗人当时复杂、矛盾。
3.“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
“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着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
这里取喻于花和雾,比方所喻之物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夜来者”春梦也,虽美却短暂,于是引来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来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一连串比喻环环相扣,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朦胧含蓄。
、4.【解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