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样文(王超)

合集下载

开题报告--利用GPS(rtk)进行工程放样及其精度分析

开题报告--利用GPS(rtk)进行工程放样及其精度分析

开题报告--利用GPS(rtk)进行工程放样及其精度分析河北联合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 利用GPS(rtk)进行工程放样及其精度分析学院: 矿业学院专业: 测绘工程班级: 08测绘2班姓名: 王超学号: 200813020228 指导教师: 田桂娥2012年 3 月 1 日一、题目来源背景(现状、前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由美国国防部联合美国海、陆、空三军为满足其军事导航定位而建立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其系统从1973年开始研究,到1993年完成全部工作卫星组网工作。

该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卫星分布在相隔60?的6个轨道面上,轨道倾角55?卫星高度20200km,卫星运行周期11h58m,这样在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接收至少4颗卫星运行定位。

由于GPS具有实时提供三维坐标的能力,因此在民用、商业、科学研究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它不仅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而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

从静态定位到快速定位、动态定位,GP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测绘工作中。

对于我们所熟知GPS,可以说它是测量史上的一次变革,它为我们提供了全天候、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方法。

但是GPS也有它自己的不足之处,比如说作业时间长、数据要进行内业处理等。

RTK(Real Time kinematic)是GPS发展的最新成果,它弥补GPS原有的不足之处,它不仅具有GPS原有的全天候、高精度、无须光学通视的特点,而且还可以为测量提供实时的定位结果,可以说RTK的产生是GPS应用的拓展,是测量方法的又一次突破,是测量史上的又一次变革。

由于RTK能够实时提供高精度的定位结果,所以有人又称它为“GPS全站仪”。

二、主要研究内容、应用价值、改进及创新RTK的技术特点1、工作效率高:在一般的地形地势下,高质量的RTK设站一次即可测完4km半径的测区,大大减少了传统测量所需的控制点数量和测量仪器的设站次数,移动站一人操作即可,劳动强度低,作业速度快,提高了工作效率。

带有研究工作基础的开题报告范文

带有研究工作基础的开题报告范文

带有研究工作基础的开题报告范文篇一:开题报告范文(整合)请双面打印本报告(不包含此页)附件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号18姓名王超学院冶金工程学科专业钢铁冶金√研究生类型学术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导师姓名马杰填报日期 XX 年 1 月 5 日篇二:硕士开题报告范例完整版XX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课题论证报告姓名学号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XX年 12 月 17 日篇三:课题研究开题报告范文课题报告撰写:A、课题名称与界定。

名称:力求准确、规范、简练、醒目(关注:问题、对象、方法等)。

如:“高中语文?导学式?教学模式的行动研究”。

中小学校学困生情商教育的行动研究B、课题背景意义。

根据什么、受何启发、为何研究、价值阐明。

C、研究现状述评。

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研究现状,指出现实问题,明确研究起点,确认自己创意,选择突破视角、点明差异。

D、课题目标定位。

明确达到什么目的,解决哪些问题(具体、清晰、重点)。

如:语文“导学式”教学模式研究目标:■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践行课堂有效教学理念;■建构“导学式”语文教学范式;■形成一批典型教学案例;■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促进师生教■促进师生教与学素养与品质发展E、课题研究内容。

根据目标,到底做什么事?比目标(方案)更具体、明确(不一定一一对应);避免笼统、模糊。

如:依据前例目标确定:■理性研究:内涵、特征、价值、原则;■调查研究:自学、选择、导学、质疑;■建构研究:主张、课型、流程、特点;■策略研究:导预、导问、导法、导评;■质态研究:资源、基础、方式、测评;■素养研究:结构、示范、习惯、功力。

F、课题方法选择。

选择方法验证假设,说明:为何用此方法,怎样具体运用;一个课题往往多种方法并用。

(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访谈法、测试法等)G、课题研究步骤。

分段实施的时间顺序安排,考虑内容的相互关系、难易程度,从基础性问题开始,结合具体任务要求落实计划。

会计实证开题报告

会计实证开题报告

会计实证开题报告1. 引言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报告和分析,帮助决策者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实证研究从实际业务操作中提取数据,运用统计和计量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以验证和推断会计理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本文旨在介绍会计领域的实证研究,并提出一个具体的实证研究课题。

2. 研究背景会计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传统的历史成本会计到现代价值会计和综合会计等。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实证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实证研究通过筛选和分析大量的实际数据,为会计理论的修正和完善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和实践经验。

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某行业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对财务绩效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管理的方式和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研究将通过实证方法,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并为企业提供合理的决策依据。

4. 研究方法4.1 数据收集本研究将选择某行业的几家典型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财务报表和相关信息。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收集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实际业务操作数据进行分析。

4.2 变量选择本研究将选择以下几个变量作为研究对象: -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通过调查问卷和相关数据统计,评估企业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水平。

- 财务绩效:通过企业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进行评估,包括利润、资产收益率和现金流量等。

4.3 数据分析本研究将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

通过建立经济模型,研究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

5. 预期结果基于以上的研究目的和方法,我们预期得出以下结果: -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影响。

- 企业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与其财务绩效呈正相关关系。

- 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和企业规模中存在差异。

6. 论文结构本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第1部分:引言,介绍论文的背景和研究目的。

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实证研究开题报告

实证研究开题报告实证研究开题报告引言实证研究是一种基于观察和数据分析的科学研究方法,旨在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实证数据来验证或推翻假设。

本文将探讨实证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个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背景实证研究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实证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政策效果和人类行为。

实证研究的目标是提供客观的证据,以支持决策制定和问题解决。

研究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教育投资对个体收入的影响。

具体而言,我们将研究不同教育水平的人群在职业选择和收入水平上的差异。

我们的研究问题是:教育投资是否能够提高个体的收入水平?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实证研究方法,从大量的数据中获取证据,以验证或推翻教育投资对个体收入的影响。

通过研究结果,我们希望能够为教育政策制定者和个体提供有关教育投资的决策参考。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来回答研究问题。

我们将使用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教育数据和就业数据等来构建研究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

我们将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样本选择样本选择是实证研究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我们将选择一定数量的个体作为研究样本,以代表整个人群。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选择不同教育水平的个体作为样本,并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数据收集为了回答研究问题,我们将收集多个来源的数据。

我们将使用官方统计数据、调查数据和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等。

数据收集的过程需要仔细策划和组织,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分析在数据收集完成后,我们将使用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我们将运用回归分析、协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等统计技术来检验教育投资对个体收入的影响。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将得出结论并验证我们的研究假设。

预期结果我们预计研究结果将显示教育投资对个体收入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教育投资,个体可以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水平。

这一结果将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依据。

局限性和挑战在进行实证研究时,我们必须意识到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实证验证与理论贡献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实证验证与理论贡献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实证验证与理论贡献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而毕业论文作为研究生阶段的重要学术任务,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术水平有着重要的检验作用。

在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开题报告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不仅能够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还能够为后续的研究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验证的方式,探讨某一特定领域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理论贡献,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和分析,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学术界和实践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1. 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某一特定领域的核心问题展开,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关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对该领域相关理论的梳理和分析;(2)对该领域实证研究的设计和实施;(3)对实证结果的分析和解读;(4)对研究结论的总结和展望。

2.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结合实证研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全面深入地探讨该领域的研究问题,为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实践的有效推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三、预期研究成果1. 实证验证通过对某一特定领域的实证研究,本研究将验证相关理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该领域的理论体系,为学术界和实践界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理论贡献在实证验证的基础上,本研究将提出相关理论的拓展和延伸,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四、研究计划与进度安排1. 研究计划(1)文献综述阶段:对该领域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分析,明确研究问题和目的;(2)实证研究设计阶段:设计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案,确定研究方法和样本选择;(3)数据收集和分析阶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和整理数据,进行数据分析;(4)研究结果呈现阶段: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研究成果。

实证开题报告模板

实证开题报告模板

实证开题报告模板
一、研究背景
此部分主要阐述研究的背景信息,包括行业发展趋势、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研究的必要性等。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此部分应明确提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阐述研究将如何填补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研究将对理论和实践产生的影响。

三、研究问题
此部分应明确提出研究的问题,并对其进行详细的界定和阐述。

问题应具有针对性,且具有可操作性。

四、文献综述
此部分应对与本研究相关的已有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包括主要观点、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

同时,应对已有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评述,并提出本研究的创新点。

五、研究方法
此部分应详细描述研究方法,包括研究设计、数据来源、样本选择、变量测量、数据分析方法等。

同时,应说明所选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六、预期结果
此部分应对研究的预期结果进行预测,包括可能得出的结论、可能的理论贡献等。

预期结果应与研究的主题和问题紧密相关。

七、研究计划和时间表
此部分应详细列出研究计划,包括各阶段的研究内容、预期完成时间等。

时间表应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八、参考文献
列出与本研究相关的参考文献,包括著作、论文等。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实证研究框架和设计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实证研究框架和设计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实证研究框架和设计一、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领域也日益受到重视。

教育是国家的未来,而教育研究则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某一特定教育问题,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深入探讨某一特定教育问题,明确问题的本质和影响因素,为相关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1. 确定研究的具体对象和范围;2. 探究该教育问题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挑战;3. 分析影响该教育问题的关键因素;4. 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可行建议。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围绕某一特定教育问题展开,具体内容包括:1. 研究对象的选择:明确研究的具体对象,确定研究的范围和深度;2. 研究方法的选择: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3. 研究框架的构建:建立研究的理论框架,明确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4. 研究设计的制定:制定详细的研究设计方案,包括研究步骤、数据采集方法、分析方法等。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具体包括:1. 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2.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3. 结果解释: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研究问题进行解释和讨论,提出结论和建议。

五、研究框架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将基于相关理论模型和研究成果构建,具体包括:1. 研究理论基础:梳理相关理论模型和研究成果,明确研究的理论基础;2. 研究假设:提出研究的主要假设和研究问题,明确研究的重点和方向;3. 研究变量:确定研究的主要变量和影响因素,建立研究的分析框架和逻辑链条。

六、研究设计本研究的设计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样本:确定研究的样本对象和样本规模,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2. 数据采集:制定详细的数据采集方案,包括问卷设计、访谈安排、观察记录等;3. 数据分析:运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数据之间的关系和规律;4. 结果呈现:将研究结果以表格、图表等形式清晰呈现,便于读者理解和分析。

实证论文开题报告写作结构

实证论文开题报告写作结构

实证论文开题报告写作结构篇一:实证论文开题报告模板滁州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课题题目学生姓名所学专业英语导师姓名 X X X报告日期 xx年xx月xx日滁州学院教务处制关于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的规定为切实做好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开题报告工作,保证论文质量,特作如下规定:一、开题报告是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必经过程,所有本科生在写作毕业设计(论文)之前都必须作开题报告。

二、开题报告主要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察写作论文的准备工作是否深入细致,包括选题是否恰当,资料占有是否翔实、全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是否了解,本人的研究是否具有创新性等。

三、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前,学生必须根据所学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师双向选择后确定选题,根据任务书广泛查阅文献,深入调查,收集资料,制定研究方案,在此基础上撰写开题报告。

四、学生设计(论文)开题前需认真填写开题报告表,并向导师提出申请,由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负责开题报告的评议。

五、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应当对开题报告进行认真评议,主要评议论文选题是否恰当,研究设想是否合理、可行,研究内容与方法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是否可以开始进行论文写作等。

评议结果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种,学生开题报告评议结果须为“合格”方可开始论文写作。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小组不得少于3人。

六、开题报告表应送交所在系(部)保存。

七、表中各项可自行加页。

(续表)篇二:实证研究论文开题报告样文(王超)开题报告审核表游戏植入式广告植入频次对植入品牌广告效果的影响——基于游戏涉入度和交互性的调节作用游戏植入式广告植入频次对植入品牌广告效果的影响——基于游戏涉入度和交互性的调节作用一、选题依据篇三: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陕西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题目学号姓名指导老师专业年级学校一、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来源、类型本课题研究来自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审核表游戏植入式广告植入频次对植入品牌广告效果的影响——基于游戏涉入度和交互性的调节作用游戏植入式广告植入频次对植入品牌广告效果的影响——基于游戏涉入度和交互性的调节作用Gillespie, B., et al. (2012) 植入形式(隐晦/明显)→品牌识别/态度(自我控制能力耗竭程度的调节作用)230大学生、实验法自我耗竭程度显著影响植入形式的效果Karniouchina, E. V., et al. (2011) 植入式广告实际经济价值的时间变化1968-2007年间159部电影928个广告的财务数据、调查法电影发布时间(年)与植入式广告带来的异常报酬率呈倒“U”型曲线Wiles, Danielova(2009) 植入式广告的执行变量与投资报酬的关系2002年126个植入式广告经济数据成功电影中的植入式广告会对企业的股票价格走势有正面的影响Balasubramanian, S. K., J. A. Karrh and H. Patwardhan (2006) 植入式广告对消费者产生的回应价值依据效力层级模型分为三类,作用强度不同概念分析将广告信息效果划分为三个层面:识别、情感和意动。

Russell, C. A., B.B. Stern and B.B. Stern (2006) 个体差异变量中的观众社会角色与电影角色的契合度对植入式广告效果的影响实验法和调查法影视角色对植入品牌的态度和消费者与影视角色的社会关联对植入式广告的作用有交互影响Russell, C. A. (2002) 植入形式与情节吻合度对于观众的记忆效果和品牌态度的影响实验法情节吻合度作为调节变量显著影响植入式广告形式对受众记忆和态度Gupta and Lord(1998) 隐晦植入和明显植入对植入式广告观众回应价值的影响实验法明显植入正向影响受众识别层,而隐晦植入正向影响对受众情感层Russell, C. A. (1998) 不同植入形式对受众回应的影响不同概念分析、实验法将植入式广告划分为画面植入、台词植入和情节植入,作用效果不同二、研究方案1.2研究假设(1)交互性/非交互性游戏植入广告的重复频次对受众植入品牌识别的游戏涉入度差异图1 研究框架从已有研究中可以看出,在传统的电影和电视植入式广告中,学者研究植入广告形式时更侧重于比较画面、台词和情节植入形式的效果。

而在基于互联网的游戏里,植入式广告的形式则不能以传统的画面、台词和情节进行区分。

首先,台词植入的形式在游戏里是不可行的,游戏中的台词对话较少且大多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因此不能通过台词语音对受众进行刺激;其次,仅有RPG(角色扮演类游戏)注重游戏的情节性,其余类型的游戏更强调游戏性,而且国内大部分RPG类游戏都架构在虚幻、古代、未来等时空,难以与现实中的实际品牌产生较好的结合。

因此,目前游戏植入式广告仍然以画面植入为主,但具有交互性植入和非交互性植入之分。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游戏植入形式选择画面植入,并考虑了两种交互形式的植入广告。

已有文献在植入式广告明显程度的研究中,发现情节匹配度高的植入式广告对识别层变量有正向影响(Gupta and Lord 1998),而对植入式广告重复度的研究较少,且这部分研究仅集中于电影中画面重复植入的形式。

因此,本研究重点关注的游戏植入式广告重复频度还是研究空白。

根据艾宾浩斯的认知理论,当事物出现频次增加,能够帮助人们强化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因此本研究认为游戏植入广告的频次与受众的品牌识别度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H1:游戏植入广告中植入频次对受众的植入品牌识别度产生正向影响。

已有研究展现了在不同情境的调节作用下,植入式广告的执行情况和最终产生的效果会发生差异。

本文借鉴了Gillespie, Joireman et al. (2012)的结论,即观众自我耗竭对植入式(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受试者选择北京和杭州地区16-30岁的学生人群,理由如下:●样本的匹配性。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表明,我国游戏产品的主要受众集中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年龄集中于16-30岁之间,学生和年轻白领是游戏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本研究选取的受试能够代表游戏产品的主力消费者,选择该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意义;●现实购买力。

游戏植入广告中的产品类别大多是快消品,包括饮料、食品、衣服,少部分产品是金融理财产品、汽车、汽油、电子配件等。

这些产品的目标主要消费人群是学生和年轻白领,而当前学生和年轻白领对这些产品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都较为可观。

因此,实际调查时被试更容易进入购买决策的情境。

●样本的可得性。

本研究作者在北京某综合性大学和杭州某高中能够获得一定数量的被试,保证实验的样本规模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刺激物开发和操纵检验本研究拟订随机抽取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本科生作为被试进行前测,目的在于开发适合本研究的刺激物并进行操纵效果的检验,主要包括植入品牌的选取、受众对游戏涉入度的操控和植入频次的控制三个部分。

参照Gillespie(2012)的控制方法选取植入品牌,在其研究中作者选择真实存在的矿泉水品牌作为刺激物,考虑到中国消费者对矿泉水品牌熟悉度较高且对矿泉水市场竞争情况有所了解,如果选取真实的矿泉水品牌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品牌偏好进而干扰实验结果。

另外,矿泉水对于游戏的结合度并不是很高,而如果是功能性饮料则更能贴合游戏本身。

鉴于此,本研究拟选取功能饮料品牌——“fresh”作为刺激物,理由如下:●首先,被试为本科生,经常购买引用功能饮料(如红牛)来作为运动、学习后的能量补充,是该品类产品的主要目标顾客;●其次,本研究虚构了功能性饮料品牌“fresh”,能避免被试对已有功能性饮料品牌的偏好,从而干扰实验结果;●再次,功能性饮料为中性产品,不会因性别差异产生品牌态度上的差异。

Fresh功能饮料的产品和广告图如图2所示:图2 fresh功能饮料产品和广告设计示例1)预实验1为了进行操纵检验,本研究拟加入5个填充品牌进行前测,该5个填充品牌均是快消品牌,以保证无品牌偏好,且产品类别不同,均为虚构品牌。

该5个填充品牌拟订为“Ovka 矿泉水”、“Jade巧克力”、“Rayne洗发水”、“Crewe汽水”、“Andy饼干”。

通过随机抽取20名人大商学院本科生评价该6个品牌,通过量表对品牌态度、品牌偏好、质量感知、品牌个性等维度评分。

使用内部判断信度来测量不同品牌的评估差异,均值比较结果显示品牌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植入品牌和正式实验的后续测量不会受到品牌自身的干扰。

为了避免不同游戏的体验差异混淆实验结果,本研究拟设计制作一款精简的flash游戏作为刺激物。

该款游戏为竖版跑酷类游戏,即玩家按左右键控制游戏角色在三条跑道上移动,角色需要躲避障碍物并“吃道具”获得分数,在1分钟时间内到达终点即为通关,如果碰到障碍物即“死亡”。

游戏界面如图3所示:图3 实验游戏界面示例2)预实验2为了操纵被试对游戏涉入度的差异,对于高涉入度组的被试,在实验前会让其努力游戏,如果通关且分数达到一定数值,可以获得一份奖品;对于低涉入度组的被试,在实验前仅仅让其体验这一款游戏,不设置任何的激励方式。

为了检测被试对游戏涉入度的操纵是否成功,随机选取30名商学院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设置奖励另一组没有奖励,然后让被试进行游戏,游戏结束后填写游戏涉入度量表和情绪量表(PANAS; Watson, Clark, and Tellegen 1988)。

对涉入度量表数据进行均值比较,预期差异显著,说明游戏涉入度高低操纵成功;对情绪量表数据进行均值比较,预期差异不显著,说明操纵不会影响被试情绪。

3)预实验3对植入频次的控制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找到高频次和低频次的平均重复次数,进而检验这两个重复次数能让被试明确地感知高频次和低频次,两个部分的研究分别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第一个部分的定性研究拟订对20名随机挑选的商学院本科生进行深度访谈,让被试分别评估在可接受范围内,多少次的植入广告属于高频次和低频次,计算高频次和低频次的均值,假设是高频次植入的重复次数均值为每10秒出现6次,低频次植入的均值为每10秒出现2次。

第二个部分要检验高低频次的感知是明显的,通过修订游戏的环境设置,分别制作成高频次和低频次广告植入的两个版本。

随机选取30名商学院本科生(排除参与了剧情涉入度前测的30名被试),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体验高频次/低频次广告植入的相同游戏,观看后对游戏中的植入式广告频次高低进行打分。

对频次高低评分数据进行均值比较,预期差异显著,说明植入频次高低的操纵成功。

(3)主实验主实验的目的是检测游戏植入广告频次对观众品牌识别和品牌态度的影响作用、游戏涉入度的调节作用和植入广告交互性的二次调节作用,采用2(植入频次高VS. 植入频次低)×2(游戏涉入度高VS. 游戏涉入度低)×2(非交互性VS. 交互性)的组间比较试验设计方法,总体设计参考Russel(2002)开发的剧院实验法(Theater Methodology),该方法通过真实的观影过程,利用影视技术处理手段操控被试,广泛应用于影视植入式广告的实验研究。

本研究拟随机抽取120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在校本科生和100名杭州某中学的学生作为实验被试,其中需排除做过前测的被试。

被试随机分到四个组中,告知其实验的目的是对某游戏的体验进行评判,让被试体验经过处理的4个跑酷游戏,即非交互低频次、非交互高频次、交互低频次、交互高频次4个版本,如表3所示:表3 组间刺激物设计如表3所示,非交互类广告是植入在游戏边缘的虚拟场景路牌广告上,随着游戏角色“往图4 预期结果2、研究中所要突破的难题本研究中,预计将遇到如下问题并进行突破:(1)实验设计的难点。

本研究需要开发用于实验的游戏,并且要能达到一定的游戏体验,使被试有较好的代入感。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本研究作者特地请北京邮电大学的软件开发团队予以支持,帮助设计四个游戏版本;(2)实验过程的难点。

由于本实验采取2×2×2的实验设计,一共需要分为8个场景,每个场景和每个被试需要认真进行阐释和跟进实验,对时间和成本的要求较高。

(3)变量控制的难点。

由于影响品牌识别和品牌态度的因素还有很多,以及体验游戏过程中被试的情绪和一些联想有可能产生干扰,在实际实验中应当尽量地对以上因素进行控制并使其尽可能小地影响实验过程,是本研究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4)数据处理的难题。

由于本研究采取的是实验法,因此,实验的结果是无法遇知的。

在数据处理后,模型的调整可能成为本研究的难道之一。

3、有何特色与创新之处本研究在研究领域(游戏植入式广告)、变量(植入频度、游戏涉入度和植入广告交互性)以及研究方法(自主设计的游戏)三个方面做出了创新:(1)研究领域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