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蓄电池分析

合集下载

蓄电池使用维护保养知识

蓄电池使用维护保养知识

1.22 ~1.20(约50%) 1.19 ~1.17 (约25%) 小于1.16 (接近0% )
液面在最低液面线下 电解液颜色混浊
—— ——
2021/12/17
不良原因
初加液错误补液错误 补液错误 良好 充电不足
初加液错误或漏夜 单格比重低为短路 过放电(极板严重硫化)
初加液错误 电池完全无电(充电不足)
束。
2021/12/17
24
C 充足电的标志: 电解液有沸腾现象(大量冒气泡); 电解液密度达到左右且保持不变; 电池单体电压在~(12 V电池为~16.8 V),且在2h以上测定不变。
2021/12/17
25
7.蓄电池装车使用过程注意事项
(1) 整车贮存过程 该过程蓄电池亏电现象比较常见,造成亏电的主要原因是车辆存放时间较长,电池未及时充电维护,有部
电池的特征代号如下; A-干荷电式; F-防酸式,阀控式; M-密闭式。
第二段中的电池特征为附加部分,仅在同类型用途的产品中具有某种特征,而在型号中又必须加以区别时采用。
2021/12/17
13
四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酸酸(蓄H2电SO池4)的,正在极电活池性的物工质作是过二程氧中化出铅现(如Pb下O电2)池,反负应极:活P性b+物P质bO是2+海2H绵2S状O金4 属铅2P(bSPOb)4+,2H电2O解液是硫 根据论上就述叫反双应硫,酸电盐池化放理电论后。两极活性物质均转化为硫酸铅(PbSO4),这种解释铅酸蓄电池成流反应的理
2021/12/17
14
第二章 铅酸蓄电池的正确使用维护
1 蓄电池的选用 更换电池时,一般选择与原车电池容量相同的电池。当车上另外增加额外的电器设施,或车辆用电器较多时选用较 大容量的电池是比较合理的。如需用较大的外型尺寸电池,应检查压紧装置有无足够的空间,能否压紧;检查垂 直高度以免车盖盖下时过于靠近电池。

第1章 蓄电池

第1章 蓄电池

图1.19
(3)充电种类
• > 初充电 • 先按蓄电池制造厂的规定,加注一定相对密度的电解液
(电解液加入前温度不得超过30℃)静置6h~,再将液 面调整到高于极板10mm~15mm。电解液温度低于25℃ 时才能进行充电。接通充电电路,为避免过热,第一阶段 应选Q e/15A的电流,充电到电解液中开始冒气泡,单格 电压到达2.4V为止;第二阶段将充电电流减半,继续充电 到电解液剧烈放出气泡(沸腾),单格电压到达2.7V,相 对密度和单格电压连续2h~3h稳定不变为止,全部充电时 间约为60h~70h。
图1.21
• (5)用黑色跨接电缆的一端接到援助车辆蓄电池的负极柱上,另一
端接到被援助车辆蓄电池的搭铁处。跨接电缆的连接如图1-21所示。
(7)拆卸、安装蓄电池应注意的事项
• >从汽车上拆卸蓄电池时,应先拆搭铁电缆,后拆起动要电缆。拆卸时,若




发现蓄电池接线柱螺栓锈蚀难以取出,切莫用锤或钳敲打,以避免极桩断裂、 极板活性物质脱落。可用热水冲洗后,拧开螺栓,用夹头拉器,如图1-22所 示将夹头取下。取下电池时应小心轻放、尽量用电池提把进行,如图1-23所 示。 >往车上装蓄电池时,应认清正负极,保持负极搭铁。应先接起动机电缆, 再接搭铁电缆,以防扳手搭铁引起强烈火花。 >安装电缆端子时,应先用细砂纸或专用清洁器清洁接线柱及电缆端子,如 图1-24所示。连接接线柱夹头时,螺栓螺母的螺纹应先涂凡士林或润滑脂, 以防氧化生锈,便于以后拆卸。 >如接线柱小、夹头大,需要垫衬垫时,最好用铅皮或铜皮,并且只垫半圈。 若整圈垫,易氧化腐蚀而接触不良。 >维修带故障自诊断功能的电脑系统,在拆蓄电池电缆前,应先确认故障代 码,或在点烟器上插上专用辅助电源,并将点火开关的“ACC”档接通。

汽车电器复习

汽车电器复习

第一章汽车蓄电池及其检测维修一. 填空题1. 汽车蓄电池是一种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电能的装置。

2. 蓄电池按照电解液性质不同可分为酸性蓄电池和碱性蓄电池两种。

3. 汽车上最常用的是_酸性蓄电池蓄电池。

4.普通铅酸蓄电池循环使用寿命约为300次。

5. 铅酸蓄电池正极板上活性物质是多孔性的二氧化铅,厚2.2mm。

铅酸蓄电池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纯铅,厚1.8 mm。

6. 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由蒸馏水和硫酸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

相对密度一般为1.26±0.01g/cm3。

7. 普通铅酸蓄电池是由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联条和接线柱等主要部件组成。

8. 汽车铅酸蓄电池电解液温度降低时,其内阻将会增大。

9. 影响汽车铅酸蓄电池容量的因素有极板的构造、放电电流、电解液温度和电解液密度。

10. 12-QW-105型蓄电池的含义是12V 电源启动型免维护,容量为105Ah11. 从汽车上拆下蓄电池时,应先拆负极,后拆正极。

12. 汽车酸铅蓄电池的启动容量分为常温和低温容量两种。

二. 选择题1. 蓄电池是将(A )的装置。

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热能转化为化学能2. 免维护蓄电池汽车行驶( B )km无需添加蒸馏水。

A.800B. 800003. 如果需要更换汽车铅酸蓄电池时,应先拆除(B)。

A.蓄电池正极线B.蓄电池负极搭铁线4. 起动铅蓄电池各单格内电解液面高出极板( B )mm。

A.5~10B.10~155. 从免维护蓄电池上部的密度观察玻璃窗口观察,如果呈现( A )颜色,表示蓄电池的容量状况良好。

A. 绿色B.白色三、判断题1. 蓄电池极板组中负极板总是比正极板少一片。

(×)2. 配制电解液时应将硫酸徐徐倒入蒸馏水中。

(√)3. 干荷电蓄电池的主要特点是正极板具有较高的储电能力。

(×)四. 简答题1.简述蓄电池的作用答:起动时,向起动机提供200A~600A(汽油机)或1000A以上(柴油机)的起动电流,起动发动机;单独向用电设备供电;协助发电机向用电设备供电;可以被充电;起稳定汽车电网电压的作用。

蓄电池使用手册

蓄电池使用手册

蓄电池使用手册
第一章:蓄电池简介
1.1 蓄电池的定义和作用
蓄电池,又称为蓄电池或电瓶,是一种能够储存电能的装置。

它通过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稍后再将其放出,以满足电力设备供
电的需求。

蓄电池在众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汽车、太阳
能光伏系统、船只等。

1.2 蓄电池的分类
蓄电池可以根据其化学成分、外形结构和用途进行分类。

其中,最常见的蓄电池类型有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等。

第二章:蓄电池的使用与保养
2.1 蓄电池的储存和搬运
2.1.1 储存前的准备
在长时间不使用蓄电池之前,应该将其充满电,并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此外,还应定期检查蓄电池的接线,确保其正
常工作。

2.1.2 蓄电池的搬运
在搬运蓄电池时,应遵循以下注意事项:
-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装备,以确保安全搬运。

- 避免将蓄电池摔落或碰撞,以防损坏。

- 尽量避免磁性物品和金属物品接触蓄电池。

2.2 蓄电池的安装和连接
2.2.1 安装前的准备
在安装蓄电池之前,应确保以下几点:
- 确定蓄电池的安装位置和方向,以便于接线和维护。

- 清洁和检查安装位置,确保无积尘和腐蚀物。

2.2.2 连接蓄电池
在连接蓄电池时,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品管员培训蓄电池基础知识

品管员培训蓄电池基础知识

第一章:基本概念1 电解质1.1定义:在溶液中能够形成自由运动之离子的物质叫电解质。

1.2电解质的电离:H2SO4为弱电解质:分步电离H2SO4 H++HSO4-K1=1×103 (主要反应)HSO4-H++SO4-K2=1.1×10-22电池的电动势与开路电压2.1电动势的定义:电池在断路状态下,正、负极间的平衡电势之差(E)。

铅蓄电池的E:2ePbO2+Pb+2H++2HSO-2PbSO4+2H2OE=1.923-0.059lgα(H2O)/α(H2SO4)E与H2SO4的活度有关。

2.2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与其电动势接近V开=ρH2SO4+0.84铅蓄电池的开路电压与荷电状态呈一定的线性关系,因此可通过测开路电压来判定电池的自放电。

3电极的极化及超电势当有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电势(φ)将偏离平衡电势值(φe),电流越大,电极的电势偏离平衡值越大,这种偏离现象称为电极的极化,偏离值为超电势η,η(△φ)=φ-φ e4极化分类电化学极化,浓度极化,欧姆过电势。

5铅酸电池的组成正极:PbO2 负极:Pb 隔膜:AGM外壳:ABS(丙烯腈-J=烯-苯乙烯共聚物)PP(聚丙烯)PS(聚苯乙烯)6铅酸电池的工作电压(负荷电压或放电电压)及充电电压当电池在放电时应注意其电压变化,电压提前达终点的应标识隔离。

当电池在充电时应注意其充电电压变化,应防止充电电压过高,造成电池失水或壳体变形。

7电池的容量7.1理论容量:活性物质的质量按法拉弟定律计算出的最高理论值。

7.2额定容量:(保证容量)国家或相关部门颁布的标准容量。

7.3实际容量:实际输出的容量。

7.4标称容量:(公称容量)标明电池的容量范围。

8电池的内阻8.1分类:欧姆内阻、极化内阻8.2内阻的特性:①电池放电时,内阻会变化②低倍率放电时,内阻对电池性能影响不显著,高倍率放电时电池全内阻明显增大。

9铅蓄电池的分类铅蓄电池固定型移动式传统固定式(富液式)密封型全密封阀控式(贫液式)300Ah以上起动型其他型式:电动车、摩托车等密封型全密封阀控式(300Ah以下)10发展历史①1859年,Gaston plante 发明了铅酸电池。

第1章畜电池

第1章畜电池
Pb++++ +2H2O → PbO2 +2H + 负极:Pb++ + 2e → Pb
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Pb+ PbO2+2H2SO4 放电 2PbSO4+2H2O
充电
二、 蓄电池的工作特性
一、电动势和内阻
Ej=0.84+γ15℃ γ15℃= γt +0.00075(t-15) 式中, γ15℃表示15 ℃时电解液的比重
蓄电池内阻与电解液比重和温度有关,通常在比 重为1.2左右时,硫酸电离度最好,内阻最小
二、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Uc=E+IcRn
三、放电特性
Uf=E-IfRn
第四节 蓄电池的容量
一、蓄电池容量
蓄电池的容量是指在放电允许的范围内蓄电池 输出的电量,即
Q= If·tf
蓄电池的容量与放电电流的大小及电解液的温度 有关,其标称形式有两种:
三、充电注意事项
(1)严格遵守各种充电方法的充电规范。 (2)在充电过程中注意各个单格电池的电压与
比重。
(3)在充电过程中注意蓄电池的温升,必要时 减小充电电流或停止充电。
(4)初充电工作不可长时间间断。 (5)室内充电时,应打开孔盖,并保持室内通
风。
(6)充电时,导线连接应可靠,严禁使用明火。
1、额定容量Qe 2、起动容量
1.额定容量
用20h率容量表示。国标GB5008.1-91《启动用铅蓄电池技 术条件》规定:
将充电的新蓄电池在电解液温度为25±5°C条件下,以20h 率的放电电流(0.05C20)连续放至单池平均电压降到1.75V时, 输出的电量称为额定容量。
启动容量 启动容量表示蓄电池在发动机启动时的供电能力,分为低温启动

蓄电池原理

蓄电池原理

蓄电池的组成部分
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 联条,接线柱

1、极板
极板—由栅架和活性物质组成。 正极板:二氧化铅(PbO2), 棕红色 负极板:海绵状纯铅(Pb), 深灰色 注意: 负极板比正极板多一块。
极板: 由栅架 和活性 物质组 成。
极板分 正极板 和负极 板
极板组
2、隔板
隔板:在正、负极板间起绝缘作用,可使 电池结构紧凑。 A、隔板有许多微孔,让电解液畅通 无阻。 B、隔板一面平整,一面有沟槽。沟 槽面对着正极板。使充放电时,电解液 能通过沟槽及时供给正极板,当正极板 上的活性物质PbO2脱落时能迅速通过沟 槽沉入容器底部。
第五节 蓄电池的容量及影响因素
一、 蓄电池的容量
蓄电池在规定条件下放出的电量称为容量, 单位为安.小时(A.h) C=Iftf
蓄电池容量的表示
额定容量
储备容量
起动容量
1、额定容量 蓄电池的额定容量用20h率容量 表示:即将充足电的蓄电池在电 解 液温度为25℃条件下,以20h率放电 电流连续放电,直至单池平均电压 降到1.75V时,输出的电量称为蓄电池 的额定容量。
蓄电池的分类
汽车用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
镍碱蓄电池 电动车 蓄电池
普通
干荷
湿荷
免维护
二、 蓄电池的功用
蓄电池的功用有哪些?
(1)、起动时 (2)、发电机不发电时 (3)、过载时 (4)、充电 (5)、保持系统电压稳定,保护电子元件
第二节 蓄电池的结构与型号
一、结构
蓄电池的结构 分哪几部分?
6、国产蓄电池的编号规则? 7、写出蓄电池充放电的化学反应综合方程 式, 8、蓄电池放电终了特征?放电时两极板上 生成什么物质,电解液有何变化? 9、蓄电池充电终了特征?充电时两极板上 各生成什么物质?电解液有何变化?

铅酸蓄电池的常识解释

铅酸蓄电池的常识解释

第一章铅酸蓄电池的常识1. 电池的构成? 任何一种电池均有四个主要的部件组成:两个不同材料的电极、电解液、隔膜和外壳。

? 对于铅酸蓄电池来说,正极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PbO2,暗红色),负极活性物质是铅(Pb,灰色),正负极集流体都是板栅,电解质是硫酸(H2SO4)。

? 动力电池:隔膜是聚氯乙烯(PVC),外壳是聚丙烯(PP)。

? 起动电池:隔膜是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外壳是聚丙烯(PP)。

? 阀控式密封电池:隔膜是玻璃纤维(AGM),外壳是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2.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PbO2 + Pb +2H2SO4 =2PbSO4 + 2H2O? 随着放电的进行,硫酸不断减少,与此同时电池中又有水生成,这样就使电池中的电解液浓度不断降低;反之,在充电时,硫酸将不断生成,因此电解液浓度将不断增加。

3. 铅酸蓄电池的电性能? 电池的开路电压:电池在断路时(即没有电流通过两极时),电池两极的电极电位之差,称为电池的开路电压。

? 电池的开路电压只取决于所组成电池的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活度和放电的温度,与电池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大小无关。

在电解液密度一定的范围内,铅酸电池的开路电压与电解液的密度有下列关系:开路电压=d+0.85,d是在电池电解液的温度下电解液的密度(g/cm3)。

? 根据铅酸电池中进行的反应可知,放电时随着PbO2和Pb的消耗,H2SO4也消耗,即随着放电的进行,H2SO4减少,水增加,则酸的密度降低。

因此可以根据电池的开路电压估计电池的荷电状态,也可以根据电池的开路电压估计电解液的密度。

? 电池的内阻:是指电流通过电池内部受到的阻力,又叫全内阻。

? 它包括欧姆内阻和极化内阻。

电池的欧姆内阻包括电极本身的电阻、电解质溶液的电阻、离子通过隔膜微孔时受到的阻力和正负极与隔离层的接触电阻等。

? 欧姆内阻还与电池的几何尺寸、装配的紧密程度和电池的结构等因素有关,一般电池装配越紧密、电极间距离越小,欧姆内阻就越小;对于同一类的相同结构的电池,几何尺寸大的其欧姆内阻比几何尺寸小的电池要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蓄电池的构造及型号
5.联条 蓄电池总是由3个或6个单格电池组成的,各单格电池之间靠铅质
联条串联起来。联条的安装有传统的外露式,还有较先进的穿壁式,如 图1一7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蓄电池的构造及型号
二、蓄电池的型号
根据原机械工业部标准JB 2599-1985《铅蓄电池产品型号编制方法》 规定,蓄电池型号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用破折号分开,其内容及 排列如下。
第二节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二、电势的建立
当极板浸入电解液时,在负极板处,铅受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 它具有溶解于电解液的倾向,少量铅溶于电解液,生成Pb2+,在极板上 留下两个电子,使极板带负电;另一方面,由于正、负电荷的吸引, Pb2+有沉附于极板表面的倾向。当两者达到平衡时,溶解停止,使负极 板具有负电位,约为一0. 1 V。
第一章蓄电池
第一节蓄电池的构造及型号 第二节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蓄电池的特性 第四节蓄电池的容量 第五节蓄电池的充电 第六节蓄电池的使用与维护 第七节蓄电池的故障及其排除
下一页
第一章蓄电池
第八节新型蓄电池 第九节智慧型蓄电池 第十节汽车用42 V电气系统 第十一节电动汽车用电池
上一页 返回
第一节蓄电池的构造及型号
上一页 返回
第四节蓄电池的容量
一、蓄电池的容量
蓄电池的容量标志蓄电池对外供电的能力,是蓄电池的主要性能 参数。一般为标称容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的恒定放电电流If与放电时 间Tf的乘积,可用下式表达:
1. 20 h率额定容量 20 h率额定容量是检验蓄电池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GB 5008.1-
1991标准规定,以20 h放电率的放电电流在电解液初始温度为(25 ± 5 ) ℃,电解液相对密度为(1. 28 ± 0. 01 ) g/cm3(25 ℃)的条件下,连续放电 到规定的单格终止电压1. 75 V时,蓄电池所输出的电量,称为蓄电池的 20 h率额定容量,记为C20,单位为安培·小时(A·h)。
硫酸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为氢离子(阳离子)和酸式硫酸根离子(阴 离子):
酸式硫酸根离子又可离解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但比较困难: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水可电离为 电离是可逆的,在一定条件下,当电离过程的速度和离子结合成
分子的速度相等时,则建立起电离平衡。当然,这是一种动态平衡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下一页 返回
第四节蓄电池的容量
2.额定储备容量 额定储备容量是国际上通用的另一种表示蓄电池容量的方法。它
是指完全充足电的12V蓄电池在电解液温度为25℃条件下,以25 A电流 放电到单格终止电压为1. 75 V时所能维持的时间。记为Cm,单位为分钟 (min )。 3.启动容量
对于汽车启动用蓄电池来说,启动容量是表示蓄电池在发动机启动 时的供电能力的。启动容量有两种规定:常温启动容量和低温启动容量。 (1)常温启动容量。蓄电池在电解液初始温度为25℃时,以5min放电率的电 流放电5 min至单格电压降至1. 5 V时所输出的电量,称为常温启动容量。 (2)低温启动容量。低温启动容量为电解液初始温度为一18℃时,蓄电池以 启动电流IS ( A )值放电60 s,单格电压降至1. 4 V时所输出的电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蓄电池的特性
二、蓄电池的放电特性
蓄电池的放电特性是指恒流放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端电压uf和电解 液相对密度:随放电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1一11所示。 1.开始放电阶段(2. 11 ~2. 0 V )
开始放电时,首先消耗的是极板孔隙内部的硫酸。而极板孔隙内 部的硫酸很有限,所以极板孔隙内部电解液密度迅速下降,使电动势E 和端电压uf也随之迅速下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蓄电池的构造及型号
3.电解液 电解液又称电解质,俗称电水。它的作用是形成电离,促使极板
活性物质电离产生电化学反应。电解液是用专用的蓄电池用硫酸(GB 4554-1984)与铅酸蓄电池用蒸馏水(ZBK84004-1989)按一定的比例配制而 成的。
配制电解液时,必须使用耐酸耐热的器皿,因硫酸的比热比水的 比热小得多,受热时温升很快,易产生气泡,造成飞溅现象,所以配制 电解液时切记只能将硫酸徐徐倒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
三、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
铅蓄电池的放电过程就是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蓄电池接上 负载,在电动势的作用下,电流If从正极经负载流向负极,即电子从负 极到正极,使正极电位降低,负极电位升高。
放电时的化学反应过程如图1一8所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四、铅蓄电池的充电过程
所谓充电过程,就是在外加电场作用下,正、负极板上硫酸铅还 原为二氧化铅和海绵状铅,电解液中水转变为硫酸的过程。即电能转变 为化学能储存起来的过程。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蓄电池的构造及型号
(1)串联单格电池数。指一个整体壳体内所包含的单格电池数目,用阿拉 伯数字表示。 (2)电池类型。根据蓄电池的主要用途划分,启动型蓄电池用“Q”表示, 代号“Q”是汉字“启”的第一个拼音字母。 (3)电池特征。为附加部分,仅在同类用途的产品具有某种特征,而在型 号中又必须加以区别时采用。如为干荷电蓄电池,则用汉字“干”的第 二个拼音字母"A”表示;如为无须(免)维护蓄电池,则用“无”字的第一 个拼音字母“W”来表示。当产品同时具有两种特征时,原则上应按表1 一2所示顺序用两个代号并列表示。 (4)额定容量。是指20 A·h的额定容量,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单位为 A·h(安·时),在型号中可略去不写。 (5)特殊性能。在产品具有某些特殊性能时,可用相应的代号加在型号末 尾表示。如“G”表示薄型极板的高启动率电池,“S”表示采用工程塑料 外壳与热封合工艺的蓄电池。
铅蓄电池放电终了的特征是: (1)单格电池电压下降到放电终了电压(以20 h放电率放电时,终止电压为
l.75V。 (2)电解液密度下降到最小许可值,约为1. 11 g/cm3 。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蓄电池的特性
三、蓄电池的充电特性
蓄电池的充电特性是指恒流充电过程中,蓄电池的端电压uc和电解 液相对密度r随充电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1一12所示。 铅蓄电池充满电的特征是: (1)端电压上升到最大值2. 7 V,并在2~3h内不再增加。 (2)电解液相对密度上升到最大值1. 27g/cm3,在2~3h内不再增加。 (3)蓄电池内产生大量气泡,电解液沸腾。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蓄电池的构造及型号
栅架的作用是容纳活性物质并使极板成形。整个架体的平面内构 成许多大小相同、分布均匀的长方形空格,下部有凸筋,上部的一角有 板耳,如图1一5所示。
栅架的材料多为铅锑合金。加锑是为了提高浇铸性能和机械强度。 锑的质量分数一般为5%~7%。但锑有副作用,会加速氢的析出,产生 自放电,加速电解液的消耗,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为了避免这些缺 点,栅架的制作技术将向锑质量分数不超过3%的低锑和不含锑的铅钙 锡合金发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蓄电池的构造及型号
4.壳体 蓄电池的壳体是用来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的,外形为长立方体,
内部一般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三个或六个单格电池槽,顶沿四周有与池盖 相接合的特制封沟,壳内底部有凸筋,用以支撑极板组。壳体应耐酸、 耐热、耐寒、耐震、绝缘性能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国内多采用硬橡 胶外壳,即硬橡胶模压后,经硫化而成,俗称胶壳。近年来,由于工程 塑料的发展,多用塑料(聚丙烯)制成。塑料外壳不仅耐酸、耐热、耐震, 而且强度高韧性好、质量小,壳体壁较薄,一般为3. 5 mm(而胶壳壁厚 为10 mm ),外形美观透明,塑料壳体易于热封合,生产效率高,已成 为一种发展趋势。
铅膏是由铅粉与一定密度的稀硫酸混合而成的。为了提高负极板上 活性物质的多孔性,防止极板纯化和收缩,铅膏里常加入添加剂,如木 素磺酸钠、木素横酸钙、硫酸钡、腐殖酸、炭黑等。同时还在活性物质 中加入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以防止活性物质的脱落和裂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蓄电池的构造及型号
2.隔板 正、负极板应尽量靠近,但彼此又不能接触以免短路,故在相邻
正极板上,少量的PbO2溶于电解液,与水生成Pb( OH )4,再离解 成四价铅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即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Pb4+有沉附于极板的倾向且大于溶解的倾向,因而在正极板上使极 板呈正电位,当达到平衡时,约为+2. 0 V。因此,当外电路未接通,反 应达到相对平衡时,蓄电池的静止电动势E0约为
的正负极板之间加有绝缘隔板。隔板具有多孔性,以便电解液渗透,且 化学性能稳定。常用的隔板材料有木质的、微孔橡胶的、微孔塑料的、 塑料纤维的以及浸树脂纸质隔板等。木质隔板原料充足、便宜、制作简 便,但耐蚀性差。以微孔塑料隔板使用最为普遍。隔板也是制成长方形 片状,面积比极板略大些。厚度一般不超过1 mm,成形隔板的一面有 特制的纵向沟槽,另一面则为平面,如图1一6所示。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蓄电池的特性
2.内电阻 蓄电池的内电阻R0是指极板电阻、电解液电阻、隔板电阻、联条和
极桩电阻的总和完全充足电的蓄电池在温度为20℃时,内阻R0可按下述 经验公式计算其近似值
3.端电压 蓄电池的端电压u,就是用直流电压表测得的正、负极桩之间的电
压值。其大小随充、放电程度的不同而变化,放电时端电压逐渐下降, 并且总是低于瞬时电动势,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三节蓄电池的特性
3.迅速下降阶段(1. 85~1. 75 V ) 此阶段的放电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放电接近终了时,孔隙外的密度已大大下降,难以维持足够的密度差, 使离子打散的速度下降,同时离子扩散距离也增长。 (2)在放电过程中,附着在极板表面的硫酸铅增多,堵塞孔隙,将部分活 性物质与电解液隔开。 (3)硫酸铅本身的导电性极差。放电时间越长,硫酸越多,内电阻越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