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配位滴定法习题
第4章 滴定分析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滴定分析概论思考题与习题1. 什么是滴定分析?它的主要分析方法有哪些?答:滴定分析法又称容量分析法,是经典的化学分析法。
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溶液中,直到所加的试剂溶液与被测组分按化学反应式计量关系恰好反应完全为止,根据试剂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被测组分含量的一类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主要的分析方法有: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及氧化还原滴定法等。
2. 能用于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应具备什么条件?答:(1)反应必须定量完成;(2)反应速度要快;(3)有简便可靠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3. 什么是基准物质?基准物质应具备哪些条件?答: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
基准物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应具有足够的纯度;(2)物质的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3)性质稳定;(4)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4. 下列物质中哪些可以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哪些只能用间接法配制?NaOH 、H 2SO 4、HCl 、KMnO 4、NaCO 3、AgNO 3、NaCl 、K 2Cr 2O 7。
答:直接法配制:NaCO 3、NaCl 、K 2Cr 2O 7;间接法配制:NaOH 、H 2SO 4、HCl 、KMnO 4、AgNO 3。
5. 以HCl 溶液为滴定剂测定样品中K 2CO 3的含量,若其中含有少量Na 2CO 3,测定结果将偏高还是偏低?答:偏高。
6. 已知浓硫酸的相对密度为1.84,其中含H 2SO 4约为96%,求其量浓度为多少?如欲配制1L 0.1mol/L 的H 2SO 4溶液,应取这种浓硫酸多少毫升?解:浓硫酸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242424H SO H SO H SO 1.8496%1000mol /L 18mol /L 98.01c M ρω⨯==⨯= 配制浓度为0.10mol/L 溶液1L 需要浓硫酸体积为ml 6.5mol/L18mol/L 10.0ml 100042SO H =⨯==浓稀c Vc V 7. 中和下列酸溶液,需要多少毫升0.2150mol/L NaOH 溶液?①22.53ml 0.1250mol/L 的H 2SO 4溶液;②20.52ml 0.2040mol/L 的HCl 溶液。
分析化学作业及答案

分析化学作业第一章 概述一、选择题1.根据置信度为 95% 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的合理分析结果表达式应为(B )。
a. ( 25.48 ± 0.1) % b. ( 25.48 ± 0.13 ) %c. ( 25.48 ± 0.135 )%d. ( 25.48 ± 0.1348 ) %2.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d )。
a. 数值固定不变b. 数值随机可变c. 无法确定d. 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3. 某小于1的数精确到万分之一位,此有效数字的位数是( d )。
a.1b.2c.4d.无法确定4. 消除或减小试剂中微量杂质引起的误差常用的方法是( A )。
A.空白实验B.对照实验C.平行实验D.校准仪器5.可用于减小测定过程中偶然误差的方法是( D )。
A .对照实验 B. 空白实验 C .校正仪器 D. 增加平行测定次数6.对某试样进行平行三次测定,得 CaO 平均含量为 30.60% ,而真实含量为 30.30% ,则 30.60%-30.30% = 0.30% 为( B )。
A. 相对误差B. 绝对误差C. 相对偏差D. 绝对偏差二、判断正误1.在分析测定中,测定的精密度越高,则分析结果的准确度越高(x )。
2.有效数字是指所用仪器可以显示的数字( x )。
3.分析结果的置信度要求越高 , 置信区间越小(x )。
4.对某项测定来说,它的系统误差大小是不可测量的(x )。
第二章 滴定分析概论一、选择题1.欲配制 1000ml 0.1mol/L HCl 溶液,应取浓盐酸(B )。
a. 0.84mlb. 8.4mlc. 1.2m ld. 12ml2. .用NaC 2O 4( A )标定KMnO 4( B )时,其反应系数之间的关系为(a )。
a. n A =5/2n B b. n A =2/5n Bc. n A =1/2 n Bd. n A =1/5n B3. .已知1mLKMnO 4相当于0.005682g Fe 2+,则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b )。
配位滴定法的练习题

配位滴定法的练习题一、选择1、取水样100mL,用C(EDTA)=0.0200mol/L,标准溶液测定水的总硬度,用去4.00毫升,计算水的总硬度是( )(用CaCO3 mg/L表示)A、20mg/LB、40 mg/LC、60 mg/LD、80mg/L2、测定钙硬度时,控制pH为()A、10B、9C、11D、123、配位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钙的含量,应选择的指示剂为()。
A、酚酞B、甲基橙C、钙指示剂D、铬黑T4、测定Fe3+所用的指示剂为()A、六亚甲基四胺B、PANC、磺基水杨酸钠D、EDTA5、在pH=10时,用EDTA测定水的硬度时,用铬黑T作指示剂,终点颜色变化为()A、由紫红色变为亮黄色B、由蓝色变为酒红色C、由紫红色变为淡黄色D、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6、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20.50mL,以下测定结果表示正确的是()A、10%B、10.1%C、10.08%D、10.077%7、在pH=10时向自来水中加入三乙醇胺,以EDTA作标准溶液滴定用铬黑T作指示剂,则测出的是()A、Mg2+含量B、Ca2+含量C、Ca2+、Mg2+含量D、Ca2+、Mg2+、Fe3+、Al3+总量8、水的硬度为1度时,则意味着每升水中含氧化钙()毫克.A、1B、10C、100D、0.1二、填空1、测定水的总硬度是在pH= 的条件下,以为指示剂,终点颜色变为。
2、以ZnO基准试剂标定EDTA溶液时,一般是以缓冲溶液调节溶液pH≈10,并以为指示剂,滴定至溶液由色变成色为终点。
3、水的硬度是指,由于远高于其他离子含量,故通常不考虑其他离子。
4、总硬度测定是在Mg2+测定条件下进行,但由于>,与EDTA配位完全时早已与EDTA配位完全,故测得结果是总硬度。
5、用EDTA滴定法测定水中钙的含量时,用作指示剂,溶液的pH= 终点时颜色变化为。
6、因Ni2+与EDTA ,故镍盐中镍含量测定多采用返滴定法,即先于Ni2+试液中加入一定量过量,再用返滴定。
配位滴定

Zn Zn(NH3 ) Zn(OH) 1 106.68 102.4 1 106.68
Zn(NH3 ) 1102.37 0.20 104.61 0.202 107.31 0.203 109.46 0.204
练习
8.铬黑T与Mg2+的配合物的lgKMgIn为7.0,铬黑T的累 计常数的对数值为lgβ1=11.6和lgβ2=17.9,试计算 pH=10.0时铬黑T的pMgt值。
解:
In(H ) 1 1[H ] 2[H ]2 11010.011.6 102017.9 101.6
pMgt
lg
K
解: 查表可知:pH 5 时,lg Y(H) 6.45
根据前面结果 lg AL(F) lg( 9.0 109 ) 9.95
查表知lg K ALY 16.1
lg
K
' ALY
16.1 6.45 9.95 0.3
练习
6.在NH3-NH4CL缓冲溶液中(pH=9),用EDTA 滴定Zn2+,若[NH3]=0.10mol/L,并避免生成 Zn(OH) 2沉淀,计算此条件下的lgK’ZnY
练习
7.EBT为有机弱酸,其Ka1=10-6.3,Ka2=10-11.6, Mg-EBT络合物的稳定常数KMg-EBT =107.0, M g - E D TA 的 稳 定 常 数 K M g - E D TA = 1 0 8 . 6 4 。 当pH=10.0时 (1)求Mg-EBT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
解: SP时,CCSuP 1.0102 mol / L ,[NH3] 0.10mol / L
Cu(NH3) 1 1[NH3] 2[NH3]2 5[NH3]5
分析化学练习题带答案

分析化学补充习题第一部分:误差及分析数据处理一.填空:√1.用丁二酮肟总量法测定Ni的含量,得到下列结果:10.48%、10.37%、10.43%、10.40% 10.47%已求得单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偏差为0.036% 则相对平均偏差为();标准偏差为();相对标准偏差为()。
√2.滴定管的读数常有±0.01mL的误差,在完成一次测定时的绝对误差可能为()mL;常量分析的相对误差一般要求应≤0.1%,为此,滴定时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必须控制在( ) mL以上。
√3.定量分析中,影响测定结果精密度的是()误差。
4.置信度一定时增加测定次数n,置信区间变();n不变时,置信度提高,置信区间变()。
√5.0.908001有()位有效数字,0.024有()位有效数字二.选择:√1.下列有关偶然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B)偶然误差具有单向性(C)偶然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偶然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2.当置信度为95%时测得Al2O3的μ的置信区间为(35.21±0.10)%其意义是(A)在所有测定的数据中有95%在此区间内(B)若再进行测定,将有95%的数据落在此区间内(C)总体平均值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为0.95(D)在此区间内包含μ值的概率为95%3.用加热驱除水分法测定CaSO4·1/2H2O中结晶水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分析结果的有效数字应取(A)一位(B)四位(C)两位(D)三位√4.如果要求分析结果达到0.1%的准确度,使用灵敏度为0.1mg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A)0.1g (B)0.2g (C)0.05g (D)0.5g5.有两组分析数据要比较他们的测量精密度有无显著性差异,应当用(A)Q检验法(B)t检验法(C)F检验法(D)w检验法三.判断:√1.下面有关有效数字的说法是否正确(A)有效数字中每一位数字都是准确的(B)有效数字中的末位数字是估计值,不是测定结果(C)有效数字的位数多少,反映了测量值相对误差的大小(D)有效数字的位数与采用的单位有关√2.下面有关误差的叙述是否正确(A)准确度高,一定要求精密度高(B)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C)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偏差是指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B)随机误差影响测定结果的精密度(C)在分析数据中,所有的“0”均为有效数字(D)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4.某同学根据置信度为95%对其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报告结果为(25.25±0.1348)%.该报告的结果是否合理。
【执业药师 药分】习题第四章 滴定分析法

1、溴百里酚蓝的pK In为7.3,其变色范围是A、4.4~6.4B、6.3~8.3C、7.6~8.8D、8.1~10.1E、9.5~10.7【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重点是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pH=pK In±1。
【该题针对“酸碱滴定法”知识点进行考核】2、弱酸需符合下列哪个条件才能被强碱直接滴定A、C*Ka≤10-8B、C*Ka≥10-8C、Ka≥10-8D、Ka≤10-8E、C*Ka≤10-10【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当溶液浓度一定时,Ka愈小,滴定突跃范围愈小;当Ka<10-8时,已没有明显突跃,即使弱酸的浓度为1mol/L,也无明显的突跃,此时很难用指示剂来确定终点。
当弱酸的K一定时,溶液的浓度愈大,滴定突跃范围也愈大。
反之1根据滴定误差应<0.1%的要求,若以强碱直接滴定弱酸,只有当C*Ka≥10-8时,才能用强碱准确滴定。
【该题针对“酸碱滴定法”知识点进行考核】3、用盐酸滴定液滴定氨水时,使用的指示剂是A、甲基橙B、铬黑TC、酚酞D、淀粉E、硫酸铁铵【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基橙是在酸性区域变色,酚酞是在碱性区域变色;淀粉是氧化还原滴定中常用的指示剂;铬黑T是配位滴定法中常用的指示剂;硫酸铁铵是沉淀滴定法中常用的指示剂。
建议考生掌握常用指示剂的用途。
【该题针对“酸碱滴定法”知识点进行考核】4、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1000mol/L)滴定20.00ml盐酸溶液(0.1000mol/L),滴定突跃范围的pH值是A、1.00—3.00B、3.00~4.30C、8.00~9.70D、4.30~9.702E、9.70~10.0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对酸碱滴定中滴定突越及突越范围的概念和计算。
根据强酸(碱)的滴定曲线四个阶段(滴定开始前、滴定至化学计量点前、化学计量点时和化学计量点后)不同的计算公式,可求得化学计量点±0.1%的范围内,溶液pH 由4.30增大到9.70,即可确定此滴定的突越范围。
第四章_配位滴定法习题1

第四章配位滴定法练习题及答案1、在配位滴定中,下列说法何种正确():A. 酸效应使条件稳定常数增加有利于反应完全;B. 配位效应使条件稳定常数增加不利于反应完全;C. 所有副反应都不利于滴定反应;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今欲配制pH=5.0, pCa=3.8的溶液,所需EDTA与Ca2+物质的量之比,即n(EDTA):n(Ca)为:A.1:3B.3:2C. 2:3D.3:13、15 mL 0.020 mol·L-1 EDTA与10 mL 0.020 mol·L-1 Zn2+溶液相混合,若pH为4.0,Zn2+浓度为:A.p[Zn2+]=5.6B.p[Zn2+]=6.6C.p[Zn2+]=7.6D.p[Zn2+]=8.64、下面两种情况下的lgK’NiY值分别为:=0.2 mol·L-1;(1)pH =9.0 , C NH3=0.2 mol·L-1, C CN - =0.01 mol·L-1。
(2)pH =9.0 ,C NH3A.13.5, 4.1 B 4.1,13.5 C.5.6,11.5 D.11.5,5.65、已知铜氨络合物各级不稳定常数为:, ,,若铜氨络合物水溶液中Cu(NH3)42+的浓度为Cu(NH3)32+的10倍,溶液[NH3]为:A.0.77mol.L-1B.0.077mol.L-1C.0.67mol.L-1D.0.47mol.L-16、以EDTA滴定同浓度的溶液,若滴定开始时溶液的pH=10,酒石酸的分析浓度为0.2 mol·L-1,化学计量点时的lgK’PbY,[Pb’]和酒石酸铅络合物的浓度(酒石酸铅络合物的lg K为 3.8)分别为:;A.lgK’PbY=13.5,[PbL]=10-11.3B.lgK’PbY=14.4,[PbL]=10-8.5C.lgK’PbY=12.6,[PbL]=10-5.2D.lgK’PbY=14.4 [PbL]=10-11.37、由计算得知pH=5.5时EDTA溶液的lgɑ(H)值为:A.4.6B.6.6C.5.6D.3.68、铬黑T(EBT)是一种有机弱酸,它的lgK1H=11.6,lgK2H=6.3,Mg-EBT的lgK MgIn=7.0,在pH=10.0时的lgK’MgIn值为:A.5.4B.6.4C.4.4D.3.49、从不同资料上查得Cu (Ⅱ)络合物的常数如下Cu-柠檬酸 K 不稳=6.3×10-15Cu-乙酰丙酮 β1=1.86×10 8 β=2.19×1016Cu-乙二胺 逐级稳定常数为:K 1=4.7×1010,K 2=2.1×109Cu-磺基水杨酸 lgβ2=16.45Cu-酒石酸 lgK 1=3.2,lgK 2=1.9,lgK 3=-0.33 lgK 4=1.73Cu-EDTA lgK 稳=18.80Cu-EDTA pK 不稳=15.4总稳定常数(lgK 稳)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A.B.C.D10、15mL0.020 mol·L -1EDTA 与10mL0.020 mol·L -1Zn 2+溶液相混合,若欲控制[Zn 2+]为10-7 mol·L -1,问溶液的pH 应控制在多大?A.9.0B.9.3C.6.3D.3.811、乙酰丙酮(L )与Fe 3+络合物的 lgβ1~lgβ3 分别为 11.4,22.1,26.7。
第四章_配位滴定法习题

第四章配位滴定法练习题及答案1、在配位滴定中,下列说法何种正确():A. 酸效应使条件稳定常数增加有利于反应完全;B. 配位效应使条件稳定常数增加不利于反应完全;C. 所有副反应都不利于滴定反应;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今欲配制 pH=5.0, pCa=3.8的溶液,所需 EDTA与Ca2+ 物质的量之比,即n(EDTA):n(Ca)为:A.1:3B.3:2C. 2:3D.3:13、15 mL 0.020 mol·L-1 EDTA与10 mL 0.020 mol·L-1 Zn2+溶液相混合,若pH为4.0,Zn2+浓度为:A.p[Zn2+]=5.6B.p[Zn2+]=6.6C.p[Zn2+]=7.6D.p[Zn2+]=8.64、下面两种情况下的lgK’NiY值分别为:(1)pH =9.0 , CNH3=0.2 mol·L-1;(2)pH =9.0 ,CNH3=0.2 mol·L-1, CCN - =0.01 mol·L-1 。
A.13.5, 4.1 B 4.1,13.5 C.5.6,11.5 D.11.5,5.65、已知铜氨络合物各级不稳定常数为:,,若铜氨络合物水溶液中 Cu(NH3)42+ 的浓度为Cu(NH3)32+的10倍,溶液[NH3]为:A.0.77mol.L-1B.0.077mol.L-1C.0.67mol.L-1D.0.47mol.L-16、以EDTA滴定同浓度的溶液,若滴定开始时溶液的pH=10,酒石酸的分析浓度为0.2 mol·L-1 ,化学计量点时的lgK’PbY,[Pb’]和酒石酸铅络合物的浓度(酒石酸铅络合物的lgK为3.8)分别为:;A.lgK’PbY=13.5,[PbL]=10-11.3B.lgK’PbY=14.4,[PbL]=10-8.5C.lgK’PbY=12.6, [PbL]=10-5.2 D.lgK’PbY=14.4 [PbL]=10-11.37、由计算得知pH=5.5时EDTA溶液的lgɑ(H)值为:A.4.6B.6.6C.5.6D.3.68、铬黑T(EBT)是一种有机弱酸,它的lgK1H=11.6,lgK2H=6.3,Mg-EBT 的lgK MgIn=7.0,在pH=10.0时的lgK’MgIn值为:A.5.4B.6.4C.4.4D.3.49、从不同资料上查得Cu(Ⅱ)络合物的常数如下Cu-柠檬酸 K不稳=6.3×10-15Cu-乙酰丙酮β1=1.86×10 8β=2.19×1016Cu-乙二胺逐级稳定常数为:K1=4.7×1010,K2=2.1×109Cu-磺基水杨酸 lgβ2=16.45Cu-酒石酸 lgK1=3.2,lgK2=1.9,lgK3=-0.33 lgK4=1.73Cu-EDTA lgK稳=18.80Cu-EDTA pK不稳=15.4总稳定常数(lgK稳)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A.B.C.D10、15mL0.020 mol·L-1EDTA与10mL0.020 mol·L-1Zn2+溶液相混合,若欲控制[Zn2+]为10-7 mol·L-1,问溶液的pH应控制在多大?A.9.0B.9.3C.6.3D.3.811、乙酰丙酮(L)与Fe3+络合物的 lgβ1~lgβ3 分别为 11.4,22.1,26.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配位滴定法练习题及答案
1、在配位滴定中,下列说法何种正确():
A. 酸效应使条件稳定常数增加有利于反应完全;
B. 配位效应使条件稳定常数增加不利于反应完全;
C. 所有副反应都不利于滴定反应;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2、今欲配制pH=5.0, pCa=3.8的溶液,所需EDTA与Ca2+物质的量之比,即n(EDTA):n(Ca)为:
A.1:3
B.3:2
C. 2:3
D.3:1
3、15 mL 0.020 mol·L-1 EDTA与10 mL 0.020 mol·L-1 Zn2+溶液相混合,若pH为
4.0,Zn2+浓度为:
A.p[Zn2+]=5.6
B.p[Zn2+]=6.6
C.p[Zn2+]=7.6
D.p[Zn2+]=8.6
4、下面两种情况下的lgK’NiY值分别为:
=0.2 mol·L-1;
(1)pH =9.0 , C NH
3
=0.2 mol·L-1, C CN - =0.01 mol·L-1。
(2)pH =9.0 ,C NH
3
A.13.5, 4.1 B 4.1,13.5 C.5.6,11.5 D.11.5,5.6
5、已知铜氨络合物各级不稳定常数为:
, ,
,
若铜氨络合物水溶液中Cu(NH3)42+的浓度为Cu(NH3)32+的10倍,溶液[NH3]为:
A.0.77mol.L-1
B.0.077mol.L-1
C.0.67mol.L-1
D.0.47mol.L-1
6、以EDTA滴定同浓度的溶液,若滴定开始时溶液的pH=10,酒石酸的分析浓度为0.2 mol·L-1,化学计量点时的lgK’PbY,[Pb’]和酒石酸铅络合物的浓度(酒石酸铅络合物的lg K为 3.8)分别为:;
A.lgK’PbY=13.5,[PbL]=10-11.3
B.lgK’PbY=14.4,[PbL]=10-8.5
C.lgK’PbY=12.6,[PbL]=10-5.2
D.lgK’PbY=14.4 [PbL]=10-11.3
7、由计算得知pH=5.5时EDTA溶液的lgɑ(H)值为:
A.4.6
B.6.6
C.5.6
D.3.6
8、铬黑T(EBT)是一种有机弱酸,它的lgK1H=11.6,lgK2H=6.3,Mg-EBT的lgK MgIn=7.0,在pH=10.0时的lgK’MgIn值为:
A.5.4
B.6.4
C.4.4
D.3.4
9、从不同资料上查得Cu (Ⅱ)络合物的常数如下
Cu-柠檬酸 K 不稳=6.3×10-15
Cu-乙酰丙酮 β1=1.86×10 8 β=2.19×1016
Cu-乙二胺 逐级稳定常数为:K 1=4.7×1010,K 2=2.1×109
Cu-磺基水杨酸 lgβ2=16.45
Cu-酒石酸 lgK 1=3.2,lgK 2=1.9,lgK 3=-0.33 lgK 4=1.73
Cu-EDTA lgK 稳=18.80
Cu-EDTA pK 不稳=15.4
总稳定常数(lgK 稳)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A.
B.
C.
D
10、15mL0.020 mol·L -1EDTA 与10mL0.020 mol·L -1Zn 2+溶液相混合,若欲控制
[Zn 2+]为10-7 mol·L -1,问溶液的pH 应控制在多大?
A.9.0
B.9.3
C.6.3
D.3.8
11、乙酰丙酮(L )与Fe 3+络合物的 lgβ1~lgβ3 分别为 11.4,22.1,26.7。
pL=22.1时Fe(Ⅲ)的主要存在形体为:
A.Fe 3+
B.FeL
C.FeL 2
D.FeL 3
12、浓度均为0.100 mol·L -1的Zn 2+,Cd 2+混合溶液,加入过量KI ,使终点时游离I -浓度为1 mol·L -1,在pH=5.0时,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等浓度的Zn 2+,滴定其中的EDTA ,滴定的终点误差为:
A.-0.22%
B.0.22%
C.-0.022%
D.0.022%
13、在pH=5.0的缓冲溶液中,用0.002 mol·L -1EDTA 滴定0.0020 mol·L -1 Pb 2+,以二甲酚橙做指示剂,使用HAc-NaAc 缓冲溶液,终点时,缓冲剂总浓度为0.31 mol·L -1,终点误差为:
A.-0.26%
B.0.26%
C.-2.6%
D.2.6%
14、某溶液中含Ca 2+、Mg 2+及少量Al 3+、Fe 3+,现加入三乙醇胺,并调节溶液pH = 10,以铬黑T 为指示剂,用EDTA 滴定,此时测得的是:
A.Ca 2的含量
B.Ca 2+、Mg 2+总量
C.Mg 2+的总量
D.Ca 2+、Mg 2+、Al 3+、Fe 3+的总量
15、在EDTA 配位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
B 、反应的pH 值越大,EDTA 的酸效应系数越大;
C 、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高;
D 、EDTA 的酸效应系数越大,滴定曲线的突跃范围越大。
16、已知50.16lg =MY K ,当pH=2.0时51.13lg )(=H Y α,则Y M K 'lg 为:
A、13.50;
B、2.99;
C、11.51;
D、3.99
17、溶液中存在M、N两种金属离子时,准确滴定M,而N不干扰的条件是()
A、ΔlgK≥0.3;
B、ΔlgK≤0.5%;
C、ΔlgK≥5;
D、ΔlgK≥8。
18、测定铅锡合金中Pb, Sn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用HCl溶解后,准确加入50.00ml 0.03000 mol·L-1 EDTA,50ml水,加热煮沸2min,冷后,用六亚甲基四胺将溶液调节至pH=5.5,加入少量1,10-邻二氮菲,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0.03000 mol·L-1Pb2+标准溶液滴定,用去3.00ml.然后加入足量NH4F,加热至40℃左右,再用上述Pb2+标准溶液滴定,用去35.00ml。
试样中Pb和Sn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A.W Sn=27.30%, W Pb=65.20%
B. W Sn=65.20% ,W Pb=27.30%
C.W Sn=37.30%, W Pb=62.32%
D. W Sn=62.32% ,W Pb=37.30%
19、测定锆英石中ZrO2Fe2O3含量时,称取1.000g试样,以适当的熔样方法制成200.0ml试样溶液.移取50.00ml试样,调节pH=0.8,加入盐酸羟胺还原Fe3+,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1.000×10-2mol·L-1EDTA 滴定,用去10.00ml.加入浓硝酸,加热,使Fe2+被氧化成Fe3+,将溶液调节至pH~1.5,以磺基水杨酸作指示剂,用上述EDTA 溶液滴定,用去20.00ml。
试样中ZrO2和Fe2O3的质量分数分别为:
A.W ZrO
2=6.39%, W Fe
2O3
= 4.93% B. W ZrO
2
=4.93% ,W Fe
2O3
=6.39%
C.W ZrO
2=6.39, W Fe
2O3
=9.86 D.W ZrO
2
= 9.86, W Fe
2O3
=6.39%
20、某退热止痛剂为咖啡因,盐酸喹啉和安替比林的混合物,为测定其中咖啡因的含量,称取试样0.5000g,移入50ml容量瓶中,加入30ml水、10ml 0.35 mol·L-1四碘合汞酸钾溶液和1ml浓盐酸,此时喹啉的安替比林与四碘合汞酸根生成沉淀,以水稀至刻度,摇匀.将试样干过滤,移取20.00ml 滤液与干燥的锥形瓶中,准确加入5.00ml 0.3000 mol·L-1KBiI4溶液,此时质子化的咖啡因与BiI4-反应:
(C8H10N4O2)H+ +BiI4-====(C8H10N4O2)HBiI↓
干过滤,取10.00ml滤液,在pH3~4的HAc-NaAc缓冲液中,以0.0500 mol·L-1EDTA 滴至BiI4-的黄色消失为终点,用去6.00mlEDTA溶液。
试样中咖啡因(C8H10N4O2)的质量分数(M
咖啡因
=194.16g·mol-1)为:
A.W C
8H10N4O2=72.82% B.W C
8H10N4O2
=62.52%
C.W C
8H10N4O2=82.82% D.W C
8H10N4O2
=82.28%
答案:DBCAB,BCABD,AACBC,BDD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