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掌门1对1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掌门1对1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掌门1对1

1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掌门1对1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 U C A B R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9.闭区间上的二次函数的最值

二次函数)0()(2≠++=a c bx ax x f 在闭区间[]q p ,上的最值只能在a

b

x 2-=处及区间的两端点处取得,具体如下:

12.p q 非p p或q p且q 真 真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真 真 假 假 假 真 假 假

13.原结论 反设词 原结论 反设词 是 不是 至少有一个 一个也没有 都是 不都是 至多有一个 至少有两个

大于 不大于 至少有n 个 至多有(1n -)个 小于 不小于 至多有n 个 至少有(1n +)个 对所有x , 成立 存在某x , 不成立 p 或q

p ?且q ? 对任何x , 不成立

存在某x , 成立 p 且q

p ?或q ?

14.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原命题 互逆 逆命题 若p则q 若q则p 互 互

互 为 为 互 否 否 逆 逆 否 否

否命题 逆否命题 若非p则非q 互逆 若非q则非p

15.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16.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1212()()()0x x f x f x -->?

[]b a x f x x x f x f ,)(0)

()(2

121在?>--上是增函数;

[]1212()()()0x x f x f x --

[]b a x f x x x f x f ,)(0)

()(2

121在?<--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x f y =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0)(>'x f ,则)(x f 为增函数;如果0)(<'x f ,则)(x f 为减函数.

17.如果函数)(x f 和)(x g 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x g x f +也是减函数; 如果函数)(u f y =和)(x g u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则复合函数)]([x g f y =是增函数.

18.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20.对于函数)(x f y =(R x ∈),)()(x b f a x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函数2

b

a x +=

; 21. 若)()(a x f x f +-=,则函数)(x f y =为周期为a 2的周期函数.

22.多项式函数110()n n n n P x a x a x a --=+++ 的奇偶性

多项式函数()P x 是奇函数?()P x 的偶次项(即奇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多项式函数()P x 是偶函数?()P x 的奇次项(即偶数项)的系数全为零. 23.函数()y f x =的图象的对称性

(1)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f a x f a x ?+=-

(2)()f a x f x ?-=.

(2)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

a b

x +=

对称()()f a mx f b mx ?+=- ()()f a b mx f mx ?+-=.

24.两个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1)函数()y f x =与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0x =(即y 轴)对称. (2)函数()y f mx a =-与函数()y f b mx =-的图象关于直线2a b

x m

+=对称. (3)函数)(x f y =和)(1

x f

y -=的图象关于直线y=x 对称.

25.若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b a x f y +-=)(的图象;若将曲线0),(=y x f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曲线0),(=--b y a x f 的图

象.

26.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关系

a b f b a f =?=-)()(1.

30.分数指数幂 (1)m n

a

=

(0,,a m n N *

>∈,且1n >).

(2)1m n

m n

a

a

-

=

(0,,a m n N *>∈,且1n >).

31.根式的性质 (1

)n a =.

(2)当n

a =; 当n

,0

||,0

a a a a a ≥?==?-

32.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 (0,,)r s r s a a a a r s Q +?=>∈. (2) ()(0,,)r s rs a a a r s Q =>∈.

(3)()(0,0,)r r r ab a b a b r Q =>>∈.

注: 若a >0,p 是一个无理数,则a p

表示一个确定的实数.上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理数指数幂都适用.

33.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

log b a N b a N =?=(0,1,0)a a N >≠>.

34.对数的换底公式

log log log m a m N

N a

=

(0a >,且1a ≠,0m >,且1m ≠, 0N >).

推论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0a >,且1a >,,0m n >,且1m ≠,1n ≠, 0N >).

35.对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若a >0,a ≠1,M >0,N >0,则 (1)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2)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3)log log ()n a a M n M n R =∈.

36.设函数)0)((log )(2≠++=a c bx ax x f m ,记ac b 42

-=?.若)(x f 的定义域为

R ,则0>a ,且0a ,且0≥?.对于0=a 的情形,需要

单独检验.

39.数列的同项公式与前n 项的和的关系

11

,

1,2n n n s n a s s n -=?=?

-≥?( 数列{}n a 的前n 项的和为12n n s a a a =+++ ). 40.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11(1)()n a a n d dn a d n N =+-=+-∈;

其前n 项和公式为

1()2n n n a a s +=

1(1)

2

n n na d -=+ 4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1*11()n n

n a a a q q n N q

-==

?∈;

其前n 项的和公式为

11

(1)

,11,1n n a q q s q na q ?-≠?

=-??=?

44.常见三角不等式 (1)若(0,)2

x π

∈,则sin tan x x x <<.

(2) 若(0,

)2

x π

,则1sin cos x x <+≤(3) |sin ||cos |1x x +≥.

4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2sin cos 1θθ+=,tan θ=

θ

θ

cos sin ,tan 1cot θθ?=. 4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21

2(1)sin ,sin()2(1)s ,

n

n n co απαα-?

-?+=??-?

2

1

2(1)

s ,s ()2(1s i n ,n

n co n co απαα+?-?+=??-?

47.和角与差角公式

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 .

22sin()sin()sin sin αβαβαβ+-=-(平方正弦公式);

22cos()cos()cos sin αβαβαβ+-=-.

sin cos a b αα+

=

)α?+(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a b 的象限决

定,tan b

a

?= ).

48.二倍角公式

sin 2sin cos ααα=.

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

2

2tan tan 21tan α

αα

=-. 50.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

函数sin()y x ω?=+,x ∈R 及函数cos()y x ω?=+,x ∈R(A,ω,?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2T π

ω

=

;函数tan()y x ω?=+,,2

x k k Z π

π≠+

∈(A,ω,?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T πω

=

. 51.正弦定理

2sin sin sin a b c

R A B C

===. 52.余弦定理

2222cos a b c bc A =+-; 2222cos b c a ca B =+-; 2222cos c a b ab C =+-.

53.面积定理

(1)111

222a b c S ah bh ch =

==(a b c h h h 、、分别表示a 、b 、c 边上的高). (2)111

sin sin sin 222

S ab C bc A ca B ===.

(3)OAB S ?=5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在△ABC 中,有()A B C C A B ππ++=?=-+

222

C A B π+?

=-222()C A B π?=-+. 57.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 设λ、μ为实数,那么

(1) 结合律:λ(μa )=(λμ)a ; (2)第一分配律:(λ+μ)a =λa +μa; (3)第二分配律:λ(a +b )=λa +λb . 58.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1) a ·b= b ·a (交换律); (2)(λa )·b= λ(a ·b )=λa ·b = a ·(λb ); (3)(a +b )·c= a ·c +b ·c. 59.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e 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得a=λ1e 1+λ2e 2.

不共线的向量e 1、e 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60.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设a =11(,)x y ,b =22(,)x y ,且b ≠0,则a b(b ≠0)12210x y x y ?-=. 53. a 与b 的数量积(或内积) a ·b =|a ||b |cos θ. 61. a ·b 的几何意义

数量积a ·b 等于a 的长度|a |与b 在a 的方向上的投影|b |cos θ的乘积. 6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1)设a =11(,)x y ,b =22(,)x y ,则a+b=1212(,)x x y y ++.

(2)设a =11(,)x y ,b =22(,)x y ,则a-b=1212(,)x x y y --.

(3)设A 11(,)x y ,B 22(,)x y ,则2121(,)AB OB OA x x y y =-=--

.

(4)设a =(,),x y R λ∈,则λa=(,)x y λλ.

(5)设a =11(,)x y ,b =22(,)x y ,则a ·b=1212()x x y y +.

63.两向量的夹角公式

cos θ=

(a =11(,)x y ,b =22(,)x y ).

64.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A B d =||AB =

=11(,)x y ,B 22(,)x y ).

65.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设a =11(,)x y ,b =22(,)x y ,且b ≠0,则 A ||b ?b =λa 12210x y x y ?-=. a ⊥b(a ≠0)?a ·b=012120x x y y ?+=.

67.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

△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A(x ,y )、22B(x ,y )、33C(x ,y ),则△ABC 的重心的坐标是123123

(

,)33

x x x y y y G ++++. 68.点的平移公式

''''

x x h x x h y y k y y k

??=+=-?????=+=-????'

'OP OP PP ?=+ . 注:图形F 上的任意一点P(x ,y)在平移后图形'

F 上的对应点为'

'

'

(,)P x y ,且'PP 的坐标为(,)h k .

69.“按向量平移”的几个结论

(1)点(,)P x y 按向量a =(,)h k 平移后得到点'

(,)P x h y k ++. 71.常用不等式:

(1),a b R ∈?2

2

2a b ab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2),a b R +∈?2

a b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3)3333(0,0,0).a b c abc a b c ++≥>>>

(4)柯西不等式

22222()()(),,,,.a b c d ac bd a b c d R ++≥+∈

(5)b a b a b a +≤+≤-. 72.极值定理

已知y x ,都是正数,则有

(1)若积xy 是定值p ,则当y x =时和y x +有最小值p 2; (2)若和y x +是定值s ,则当y x =时积xy 有最大值24

1s . 推广 已知R y x ∈,,则有xy y x y x 2)()(2

2+-=+ (1)若积xy 是定值,则当||y x -最大时,||y x +最大; 当||y x -最小时,||y x +最小.

(2)若和||y x +是定值,则当||y x -最大时, ||xy 最小; 当||y x -最小时, ||xy 最大.

73.一元二次不等式2

0(0)ax bx c ++><或2

(0,40)a b ac ≠?=->,如果a 与

2ax bx c ++同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外;如果a 与2ax bx c ++异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

间.简言之:同号两根之外,异号两根之间.

121212()()0()x x x x x x x x x <?--><或.

74.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当a> 0时,有

2

2x a x a a x a

22x a x a x a >?>?>或x a <-.

75.无理不等式 (1

()0()0

()()f x g x f x g x ≥??

>?≥??>?

. (2

2()0

()0()()0()0()[()]f x f x g x g x g x f x g x ≥?≥??

>?≥??

?

或. (3

2()0()()0

()[()]f x g x g x f x g x ≥??

?>??

. 76.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 (1)当1a >时,

()()()()f x g x a a f x g x >?>;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

>?>??>?

.

(2)当01a <<时,

()()()()f x g x a a f x g x >?<;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

>?>??

77.斜率公式

21

21

y y k x x -=

-(111(,)P x y 、222(,)P x y ).

78.直线的五种方程

(1)点斜式 11()y y k x x -=- (直线l 过点111(,)P x y ,且斜率为k ). (2)斜截式 y kx b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

11

2121y y x x y y x x --=--(12y y ≠)(111(,)P x y 、222(,)P x y (12x x ≠)).

(4)截距式 1x y

a b

+=(a b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0a b ≠、)

(5)一般式 0Ax By C ++=(其中A 、B 不同时为0).

79.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

(1)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 ①121212||,l l k k b b ?=≠; ②12121l l k k ⊥?=-.

(2)若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且A 1、A 2、B 1、B 2都不为零,

①111

12222

||A B C l l A B C ?=≠

; ②1212120

l l A A B B ⊥?+=; 80.夹角公式

(1)21

21

tan ||1k k k k α-=+.

(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121k k ≠-)

(2)1221

1212

tan ||A B A B A A B B α-=+.

(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12120

A A

B B +≠). 直线12l l ⊥时,直线l 1与l 2的夹角是2

π

.

81. 1l 到2l 的角公式

(1)21

21

tan 1k k k k α-=+.

(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121k k ≠-)

(2)1221

1212

tan A B A B A A B B α-=+.

(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12120

A A

B B +≠). 直线12l l ⊥时,直线l 1到l 2的角是2

π

.

83.点到直线的距离

d =

(点00(,)P x y ,直线l :0Ax By C ++=).

84. 0Ax B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

设直线:0l Ax By C ++=,则0Ax B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若0B ≠,当B 与Ax By C ++同号时,表示直线l 的上方的区域;当B 与Ax By C ++异号时,表示直线l 的下方的区域.简言之,同号在上,异号在下.

若0B =,当A 与Ax By C ++同号时,表示直线l 的右方的区域;当A 与Ax By C ++异号时,表示直线l 的左方的区域. 简言之,同号在右,异号在左.

86. 圆的四种方程

(1)圆的标准方程 222()()x a y b r -+-=.

(2)圆的一般方程 220x y Dx Ey F ++++=(2

2

4D E F +->0).

(3)圆的参数方程 cos sin x a r y b r θ

θ

=+??=+?.

(4)圆的直径式方程 1212()()()()0x x x x y y y y --+--=(圆的直径的端点是11(,)A x y 、22(,)B x y ).

88.点与圆的位置关系

点00(,)P x y 与圆2

2

2

)()(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若d =

d r >?点P 在圆外;d r =?点P 在圆上;d r

89.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0=++C By Ax 与圆222)()(r b y a x =-+-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0相离r d ; 0=???=相切r d ; 0>???<相交r d .

其中2

2

B

A C Bb Aa d +++=

.

90.两圆位置关系的判定方法

设两圆圆心分别为O 1,O 2,半径分别为r 1,r 2,d O O =21

条公切线外离421??+>r r d ; 条公切线外切321??+=r r d ;

条公切线相交22121??+<<-r r d r r ; 条公切线内切121??-=r r d ; 无公切线内含??-<<210r r d .

91.圆的切线方程

(1)已知圆220x y Dx Ey F ++++=.

①若已知切点00(,)x y 在圆上,则切线只有一条,其方程是

0000()()

022

D x x

E y y x x y y

F ++++

++=. 当00(,)x y 圆外时, 0000()()

022

D x x

E y y x x y y

F ++++

++=表示过两个切点的切点弦方程.

②过圆外一点的切线方程可设为00()y y k x x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k ,这时必有两条切线,注意不要漏掉平行于y 轴的切线.

③斜率为k 的切线方程可设为y kx b =+,再利用相切条件求b ,必有两条切线.

(2)已知圆222x y r +=.

①过圆上的000(,)P x y 点的切线方程为2

00x x y y r +=;

②斜率为k

的圆的切线方程为y kx =±92.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的参数方程是cos sin x a y b θθ

=??=?.

93.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焦半径公式

)(21c a x e PF +=,)(2

2x c

a e PF -=.

95. 椭圆的切线方程

(1)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上一点00(,)P x y 处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

(2)过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外一点00(,)P x y 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00221x x y y

a b

+=.

(3)椭圆22

221(0)x y a b a b

+=>>与直线0Ax By C ++=相切的条件是

22222A a B b c +=.

96.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的焦半径公式

21|()|a PF e x c =+,2

2|()|a PF e x c

=-.

98.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

(1)若双曲线方程为12222=-b

y a x ?渐近线方程:22220x y a b -=?x a b

y ±=.

(2)若渐近线方程为x a b

y ±=?0=±b y a x ?双曲线可设为λ=-2222b

y a x .

(3)若双曲线与12222=-b y a x 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λ=-2222b

y

a x (0>λ,焦点在x

轴上,0<λ,焦点在y 轴上).

99. 双曲线的切线方程

(1)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上一点00(,)P x y 处的切线方程是00221x x y y a b -=.

(2)过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外一点00(,)P x y 所引两条切线的切点弦方程是

00221x x y y

a b

-=. (3)双曲线22

221(0,0)x y a b a b

-=>>与直线0A x B y

C ++=相切的条件是22222A a B b c -=.

100. 抛物线px y 22

=的焦半径公式

抛物线22(0)y px p =>焦半径02

p

CF x =+.

过焦点弦长p x x p

x p x CD ++=+++=21212

2.

101.抛物线px y 22

=上的动点可设为P ),2(2 y p

y 或或)2,2(2pt pt P P (,)x y ,其中

22y px = .

109.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平行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判定共面二直线无交点; (2)转化为二直线同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3)转化为线面平行; (4)转化为线面垂直; (5)转化为面面平行.

110.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 (2)转化为线线平行; (3)转化为面面平行.

111.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判定二平面无公共点; (2)转化为线面平行; (3)转化为线面垂直.

112.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相交垂直; (2)转化为线面垂直;

(3)转化为线与另一线的射影垂直; (4)转化为线与形成射影的斜线垂直. 113.证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垂直; (2)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内相交二直线垂直; (3)转化为该直线与平面的一条垂线平行; (4)转化为该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行平面; (5)转化为该直线与两个垂直平面的交线垂直. 114.证明平面与平面的垂直的思考途径 (1)转化为判断二面角是直二面角; (2)转化为线面垂直.

115.空间向量的加法与数乘向量运算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a +b =b +a .

(2)加法结合律:(a +b )+c =a +(b +c ). (3)数乘分配律:λ(a +b )=λa +λb .

116.平面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向空间的推广 始点相同且不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三个向量之和,等于以这三个向量为棱的平行六面体的以公共始点为始点的对角线所表示的向量.

117.共线向量定理

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a 、b (b ≠0 ),a ∥b ?存在实数λ使a =λb .

P A B 、、三点共线?||AP AB ?AP t AB = ?(1)OP t OA tOB =-+

.

||AB CD ?AB 、CD

共线且AB CD 、不共线?AB tCD = 且AB CD 、不共线.

118.共面向量定理

向量p 与两个不共线的向量a 、b 共面的?存在实数对,x y ,使p ax by =+.

推论 空间一点P 位于平面MAB 内的?存在有序实数对,x y ,使MP xMA yMB =+

或对空间任一定点O ,有序实数对,x y ,使OP OM xMA yMB =++

.

119.对空间任一点O 和不共线的三点A 、B 、C ,满足OP xOA yOB zOC =++

(x y z k ++=),则当1k =时,对于空间任一点O ,总有P 、A 、B 、C 四点共面;当1k ≠时,若O ∈平面ABC ,则P 、A 、B 、C 四点共面;若O ?平面ABC ,则P 、A 、B 、C 四点不共

面.

C A B 、、、

D 四点共面?AD 与AB 、AC 共面?AD xAB yAC =+

? (1)OD x y OA xOB yOC =--++

(O ?平面ABC ).

120.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 ,y ,z ,使p =x a +y b +z c .

推论 设O 、A 、B 、C 是不共面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点P ,都存在唯一的三个有序实

数x ,y ,z ,使OP xOA yOB zOC =++

.

121.射影公式

已知向量AB =a 和轴l ,e 是l 上与l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作A 点在l 上的射影'A ,作B 点在l 上的射影'

B ,则

''

||cos A B AB =

〈a ,e 〉=a ·e

122.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

设a =123(,,)a a a ,b =123(,,)b b b 则 (1)a +b =112233(,,)a b a b a b +++; (2)a -b =112233(,,)a b a b a b ---; (3)λa =123(,,)a a a λλλ (λ∈R); (4)a ·b =112233a b a b a b ++; 123.设A 111(,,)x y z ,B 222(,,)x y z ,则 AB OB OA =-

= 212121(,,)x x y y z z ---.

124.空间的线线平行或垂直

设111(,,)a x y z =r ,222(,,)b x y z =r

,则

a b r r P ?(0)a b b λ=≠r r r r ?12

121

2x x y y z z

λλλ=??

=??=?;

a b ⊥r r ?0a b ?=r r

?1212120x x y y z z ++=.

125.夹角公式

设a =123(,,)a a a ,b =123(,,)b b b ,则 cos 〈a ,b 〉

.

推论 2222222

112233123

123()()()a b a b a b a a a b b b ++≤++++,此即三维柯西不等式.

126. 四面体的对棱所成的角

四面体ABCD 中, AC 与BD 所成的角为θ,则

2222|()()|

cos 2AB CD BC DA AC BD

θ+-+=?.

127.异面直线所成角

cos |cos ,|a b θ=r r

=||

||||a b a b ?=?r r

r r (其中θ(090θ<≤o o

)为异面直线a b ,所成角,,a b r 分别表示异面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

128.直线AB 与平面所成角

sin ||||

AB m arc AB m β?=

(m

为平面α的法向量). 131.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

cos ||||m n arc m n θ?= 或cos ||||

m n

arc m n π?-

(m ,n 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

132.三余弦定理

设AC 是α内的任一条直线,且BC ⊥AC ,垂足为C ,又设AO 与AB 所成的角为1θ,AB 与AC 所成的角为2θ,AO 与AC 所成的角为θ.则12cos cos cos θθθ=.

134.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若A 111(,,)x y z ,B 222(,,)x y z ,则

,A B d =||AB = =.

135.点Q 到直线l 距离

h =(点P 在直线l 上,直线l 的方向向量a =PA ,向量

b =PQ ).

136.异面直线间的距离

||

||

CD n d n ?=

(12,l l 是两异面直线,其公垂向量为n ,C D 、分别是12,l l 上任一点,d 为12,l l 间的距离).

137.点B 到平面α的距离

||||

AB n d n ?=

(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AB 是经过面α的一条斜线,A α∈). 141. 面积射影定理

'

cos S S θ

=.

(平面多边形及其射影的面积分别是S 、'

S ,它们所在平面所成锐二面角的为θ). 146.球的半径是R ,则

其体积34

3

V R π=

, 其表面积2

4S R π=.

147.球的组合体

(1)球与长方体的组合体:

长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是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 (2)球与正方体的组合体:

正方体的内切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棱长, 正方体的棱切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面对角线长, 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是正方体的体对角线长. (3) 球与正四面体的组合体:

棱长为a a ,a . 148.柱体、锥体的体积

1

3V Sh =柱体(S 是柱体的底面积、h 是柱体的高).

1

3

V Sh =锥体(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

149.分类计数原理(加法原理) 12n N m m m =+++ . 150.分步计数原理(乘法原理) 12n N m m m =??? . 151.排列数公式

m

n

A =)1()1(+--m n n n =!

!)(m n n -.(n ,m ∈N *

,且m n ≤).

注:规定1!0=.

153.组合数公式

m n C

=

m n m

m

A A =m m n n n ???+-- 21)1()1(=!!!)(m n m n -?(n ∈N *

,m N ∈,且m n ≤). 154.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1)m n C =m

n n C - ; (2) m n C +1-m n C =m n C 1+. 注:规定10=n C .

156.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关系

m m

n n

A m C =?! . 157.单条件排列

以下各条的大前提是从n 个元素中取m 个元素的排列. (1)“在位”与“不在位”

①某(特)元必在某位有11--m n A 种;②某(特)元不在某位有11---m n m n A A (补集思想)1111---=m n n A A (着眼位置)11111----+=m n m m n A A A (着眼元素)种.

(2)紧贴与插空(即相邻与不相邻)

①定位紧贴:)(n m k k ≤≤个元在固定位的排列有k

m k n k k A A --种.

②浮动紧贴:n 个元素的全排列把k 个元排在一起的排法有k k k n k n A A 11+-+-种.注:此类问题

常用捆绑法;

③插空:两组元素分别有k 、h 个(1+≤h k ),把它们合在一起来作全排列,k 个的一

组互不能挨近的所有排列数有k h h h A A 1+种.

(3)两组元素各相同的插空

m 个大球n 个小球排成一列,小球必分开,问有多少种排法?

当1+>m n 时,无解;当1+≤m n 时,有n m n n

n m C A A 11

++=种排法.

(4)两组相同元素的排列:两组元素有m 个和n 个,各组元素分别相同的排列数为n

n m C +.

161.二项式定理

n

n n r r n r n n n n n n n n b C b a C b a C b a C a C b a ++++++=+--- 222110)( ;

二项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r

r n r n r b a C T -+=1)210(n r ,,,

=. 162.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m

P A n

=

. 163.互斥事件A ,B 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 P(A +B)=P(A)+P(B).

164.n 个互斥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

P(A 1+A 2+…+A n )=P(A 1)+P(A 2)+…+P(A n ). 165.独立事件A ,B 同时发生的概率 P(A ·B)= P(A)·P(B).

166.n 个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P(A 1· A 2·…· A n )=P(A 1)· P(A 2)·…· P(A n ). 167.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某事件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1).k k

n k n n P k C P P -=-

168.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两个性质

(1)0(1,2,)i P i ≥= ; (2)121P P ++= . 169.数学期望

1122n n E x P x P x P ξ=++++

170.数学期望的性质

(1)()()E a b aE b ξξ+=+. (2)若ξ~(,)B n p ,则E np ξ=.

(3) 若ξ服从几何分布,且1()(,)k P k g k p q p ξ-===,则1E p

ξ=. 171.方差

()()()222

1122n n D x E p x E p x E p ξξξξ=-?+-?++-?+

172.标准差

σξ=ξD .

173.方差的性质

(1)()2D a b a D ξξ+=;

(2)若ξ~(,)B n p ,则(1)D np p ξ=-.

(3) 若ξ服从几何分布,且1()(,)k P k g k p q p ξ

-===,则2q D p

ξ=

. 174.方差与期望的关系

()2

2D E E ξξξ=-.

175.正态分布密度函数

(

)()()2

26,,x f x x μ--

=

∈-∞+∞,式中的实数μ,σ(σ>0)是参数,分别表

示个体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176.标准正态分布密度函数

(

)()2

2,,x f x x -=∈-∞+∞.

177.对于2

(,)N μσ,取值小于x 的概率

()x F x μσ-??

=Φ ???

.

()()()12201x x P x x P x x x P <-<=<<

()()21F x F x =-

21x x μμσσ--????=Φ-Φ ? ?????

.

178.回归直线方程

y a bx =+,其中()()()11

22211n n

i i i i i i n n i i

i i x x y y x y nx y b x x x nx a y bx

====?

---?

?==?--??

=-?∑∑∑∑.

179.相关系数

()(

)

n

i

i

x x y y r --=

∑ ()(

)

n

i

i

x x y y --=

∑|r|≤1,且|r|越接近于1,相关程度越大;|r|越接近于0,相关程度越小. 187.)(x f 在0x 处的导数(或变化率或微商)

00000()()()lim

lim x x x x f x x f x y f x y x x

=?→?→+?-?''

===??. 191.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是曲线)(x f y =在))(,(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

)(0x f ',相应的切线方程是))((000x x x f y y -'=-.

192.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1) 0='C (C 为常数). (2) '1()()n n x nx n Q -=∈. (3) x x cos )(sin ='. (4) x x sin )(cos -='. (5) x x 1)(ln =

';e a x

x

a log 1)(log ='. (6) x x e e =')(; a a a x x ln )(='.

193.导数的运算法则

(1)'''()u v u v ±=±. (2)'''()uv u v uv =+.

(3)''

'2

()(0)u u v uv v v v

-=≠. 194.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设函数()u x ?=在点x 处有导数''()x u x ?=,函数)(u f y =在点x 处的对应点U 处有

导数''()u y f u =,则复合函数(())y f x ?=在点x 处有导数,且'''

x u x

y y u =?,或写作'''(())()()x f x f u x ??=.

196.判别)(0x f 是极大(小)值的方法 当函数)(x f 在点0x 处连续时,

(1)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x f ,右侧0)(<'x f ,则)(0x f 是极大值; (2)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x f ,右侧0)(>'x f ,则)(0x f 是极小值.

197.复数的相等

,a bi c di a c b d +=+?==.(,,,a b c d R ∈) 198.复数z a bi =+的模(或绝对值) ||z =||a bi +

199.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1)()()()()a bi c di a c b d i +++=+++; (2)()()()()a bi c di a c b d i +-+=-+-; (3)()()()()a bi c di ac bd bc ad i ++=-++; (4)2222

()()(0)ac bd bc ad

a bi c di i c di c d c d +-+÷+=

++≠++.

200.复数的乘法的运算律 对于任何123,,z z z C ∈,有 交换律:1221z z z z ?=?.

结合律:123123()()z z z z z z ??=??. 分配律:1231213()z z z z z z z ?+=?+? . 201.复平面上的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12||d z z =-=(111z x y i =+,222z x y i =+).

202.向量的垂直

非零复数1z a bi =+,2z c di =+对应的向量分别是1OZ ,2OZ

,则 12OZ OZ ⊥ ?12z z ?的实部为零?21

z

z 为纯虚数?2221212||||||z z z z +=+

?2221212||||||z z z z -=+?1212||||z z z z +=-?0ac bd +=?12z iz λ= (λ为非

零实数).

203.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

0ax bx c ++=,

①若2

40b ac ?=->,

则1,2x =②若2

40b ac ?=-=,则122b x x a

==-;

③若2

40b ac ?=-<,它在实数集R 内没有实数根;在复数集C 内有且仅有两个共轭

复数根2

40)x b ac =-<.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必备版) 篇一 篇二 篇三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注意:在做题时,将a看成锐角来做会比较好做。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规律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对于π/2*k ±α(k∈Z)的三角函数值, ①当k是偶数时,得到α的同名函数值,即函数名不改变; ②当k是奇数时,得到α相应的余函数值,即sin→cos;cos→sin;tan→cot;cot→tan(奇变偶不变),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

高考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200条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 U C A B R ?=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 i n m a x m a 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2)当a<0时,若[]q p a b x ,2∈-=,则{}m i n ()m i n (),()f x f p f q =,若[]q p a b x ,2?-=,则{}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汇总整理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汇总及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 系: 2 、集合的子集个数共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有个;非空的真子集有个. 3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 一般式: (2) 顶点式:(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时,设为此式) (3)零点式:(当已知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坐标为时,设为此式) (4)切线式:。(当已知抛物线与直线相切且切点的横坐标为时, 设为此式) 4、真值表:同真且真,同假或假 5 、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6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下图):(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充要条件: (1) 则P是q的充分条件,反之,q是p的必要条件; (2)且q ≠> 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 p ≠> p ,且,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4)p ≠> p ,且则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函数单调性: 增函数:(1)文字描述是: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数学符号表述是:设f(x)在上有定义,若对任意的,都有成立, 则就叫在上是增函数。D则就是f(x)的递增区间。 减函数:(1)、文字描述是: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数学符号表述是:设f(x)在xD上有定义,若对任意的,都有 成立,则就叫f(x)在上是减函数。D则就是f(x)的递减区间。

单调性性质:(1)、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2)、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 (3)、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4)、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 注:上述结果中的函数的定义域一般情况下是要变的,是等号左边两个函数定义域的交集。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等价关系: (1)设,那么 上是增函数; 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则为增函数;如果,则为减函数. 8、函数的奇偶性:(注:是奇偶函数的前提条件是: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 奇函数定义:在前提条件下,若有,则f(x)就是奇函数。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完整版)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1.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2.集合12{,, ,}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 个. 3.充要条件 (1)充分条件:若p q ?,则p 是q 充分条件. (2)必要条件:若q p ?,则p 是q 必要条件. (3)充要条件:若p q ?,且q p ?,则p 是q 充要条件. 注:如果甲是乙的充分条件,则乙是甲的必要条件;反之亦然. 4.函数的单调性 (1)设[]2121,,x x b a x x ≠∈?那么 []1212()()()0x x f x f x -->? []b a x f x x x f x f ,)(0) ()(2 121在?>--上是增函数; []1212()()()0x x f x f x --'x f ,则)(x f 为增函数;如果0)(<'x f ,则)(x f 为减函 数. 5.如果函数)(x f 和)(x g 都是减函数,则在公共定义域内,和函数)()(x g x f +也是减函数; 如果函数 )(u f y =和)(x g u =在其对应的定义域上都是减函数,则复合函数)]([x g f y =是增函数. 6.奇偶函数的图象特征 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反过来,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奇函数;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那么这个函数是偶函数. 7.对于函数)(x f y =(R x ∈),)()(x b f a x f -=+恒成立,则函数)(x f 的对称轴是函数2 b a x +=;两个函数)(a x f y +=与)(x b f y -= 的图象关于直线2 b a x += 对称. 8.几个函数方程的周期(约定a>0) (1))()(a x f x f +=,则)(x f 的周期T=a ; (2),)0)(()(1 )(≠=+x f x f a x f ,或1()() f x a f x +=-(()0)f x ≠,则)(x f 的周期T=2a ; 9.分数指数幂 (1)m n a = (0,,a m n N * >∈,且1n >).(2)1m n m n a a - = (0,,a m n N * >∈,且1n >). 10.根式的性质 (1 )n a =.(2)当n a =;当n ,0 ||,0a a a a a ≥?==? -∈.(2) ()(0,,)r s rs a a a r s Q =>∈.(3)()(0,0,)r r r a b a b a b r Q =>>∈. 12.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 log b a N b a N =?=(0,1,0)a a N >≠>. 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01log =a ,③.底的对数等于1:1log =a a , ④.积的对数: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商的对数: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数学常用公式精致版

MBA 数学常用公式 初等数学 一、初等代数 1. 乘法公式与因式分解: (1) 222 )2a b a ab b ±=±+( (2) 2222)222a b c a b c ab ac bc ++=+++++( (3)22()()a b a b a b -=-+ (4) 33223)33a b a a b ab b ±=±+±( (5)3322()()a b a b a ab b ±=±+ 2. 指数 (1)m n m n a a a +?= (2)m n m n a a a -÷= (3)()m n mn a a = (4)()m m m ab a b = (5)()m m m a a b b = (6)1m m a a -= 3. 对数(log ,0,1a N a a >≠) (1)对数恒等式 log a N N a =,更常用ln N N e = (2)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3)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4)log ()log n a a M n M = (5 )1log log a a M n = (6)换底公式log log log b a b M M a = (7)log 10a =,log 1a a = 4.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 (1)排列 (1)(2)[(1)]m n P n n n n m =--???-- (2)全排列 (1)(2)321! n n P n n n n =--?????=

l O b b a A C (3)组合 (1)(2)[(1)] ! !!()!m n n n n n m n C m m n m --???--==- 组合的性质: (1)m n m n n C C -= (2)1 11m m m n n n C C C ---=+ (3)二项式定理 01111n n n n n n n n n n C a C a b L C ab C b ---=++++n (a+b) ● 展开式特征: 1)11,0,1,...,k n k k k n k T C a b k n -++==通项公式:第项为 2)1n +项数:展开总共项 3)指数: 1100;a n b n ???→???→逐渐减逐渐加的指数:由; 的指数:由各项a 与b 的指数之和为n 4)展开式的最大系数: 212132n n n n C n C +++n 当n 为偶数时,则中间项(第项)系数最大 2n+1当n 为奇数时,则中间两项(第和项)系数最大。 2 ● 展开式系数之间的关系 1)n r n C -=r n C ,即与首末等距的两相系数相等。 1 2.2n n n n n C C C ++=),即展开式各项系数之和为2n 0241 35 132,n n n n n n n C C C C C C -++=++=)即奇数项系数和等于偶数项系数和 二、平面几何 1. 图形面积 (1)任意三角形 11sin 22S bh ab C == (2)平行四边形:sin S bh ab ?== (3)梯形:S =中位线×高=1 2(上底+下底)×高 (4)扇形: 21 1 22S rl r θ== 弧长 l r θ=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知识 点总结 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 1、N 表示N+(或N*)表示Z 表示 R 表示Q 表示C 表示 2、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有个,真子集有个,非空子集 有个,非空真子集有个。 二、基本初等函数 1、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m n a a =m n a a ÷=()m n a =()m a b = n m a =m a -=()m ab = 2、对数运算法则及换底公式(01a a >≠且,M>0,N>0) log log a a M N +=log log a a M N -=log n a M = log a N a =log a b =log a a = log log a a a b =1log a = 3、对数与指数互化:log a M N =? 4、基本初等函数图像

(3)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三、函数的性质 1、奇偶性 (1)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f x f x -=,则()f x 为函数,图像关于对称; (2)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f x f x -=-,则()f x 为函数,图像关于对称; 2、单调性 设1122,[,],x a b x x x <∈,那么 12()()0()[,]f f f x x a b x --) 12()()0()[,]f f f x x a b x ->?在上是函数。(即 1212 ()() 0f x f x x x -<-) 3、周期性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f x T f x +=,则()f x 的周期为;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1 () ()()()f x f x T f x +=-或 ,则()f x 的周期为; 四、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函数()y f x =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超级实用).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 说明: 1.本篇所有公式都是用公式编辑器录入。 2.域的概念:本篇的公式都是通过域来实现的,一个{ }就是一个域,在大括号内输入所需的功能代码后按Shift+F9即可得到公式。 3.快捷键 Ctrl+F9添加域 Shift+F9更新域(得到公式) 4.可对所有公式进行复制、粘贴、修改。双击即可在公式编辑器中进行编辑。如不能编辑请安装最新版的公式编辑器。 5.可收藏备用,绝对高效。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U C A B R ?=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则{}m i n m a x m a 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2)当a<0时,若[]q p a b x ,2∈-=,则{}m i n ()m i n (),()f x f p f q =,若[]q p a b x ,2?-=,则{}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文科)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U x A x C A ∈??,U x C A x A ∈??.A A ??≠?? 2 集合12{,, ,}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个;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空的真子集 有22n -个. 3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 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 顶点式2 ()()(0)h f x a a k x =-+≠;(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h k 时,设为此式) (3) 零点式12()()()(0)f x a x x x a x =--≠;(当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2(,0),(,0)x x 时, 设为此式) (4)切线式:02 ()()(()),0x kx d f x a x a =-+≠+。(当已知抛物线与直线y kx d =+相切且切点的 横坐标为0x 时,设为此式) 4 真值表: 同真且真,同假或假 5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下图):(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原命题 互逆 逆命题 若p则q 若q则p 互 互 互 为 为 互 否 否 逆 逆 否 否 否命题 逆否命题 若非p则非q 互逆 若非q则非p 充要条件: (1)、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反之,q 是p 的必要条件; (2)、p q ?,且q ≠> p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p ≠> p ,且q p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p ≠> p ,且q ≠> p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6 函数单调性: 增函数:(1)、文字描述是: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数学符号表述是:设f (x )在x ∈D 上有定义,若对任意的 1212 ,,x x D x x ∈<且,都有 12()() f x f x <成立,则就叫f (x )在x ∈D 上是增函数。D 则就是f (x )的递增区间。 减函数:(1)、文字描述是: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2)、数学符号表述是:设f (x )在x ∈D 上有定义,若对任意的 1212 ,,x x D x x ∈<且,都有 12()() f x f x >成立,则就叫f (x )在x ∈D 上是减函数。D 则就是f (x )的递减区间。 单调性性质:(1)、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2)、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 (3)、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4)、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 注:上述结果中的函数的定义域一般情况下是要变的,是等号左边两个函数定义域的交集。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大全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I U U I . 3.集合12{,,,}n a a a L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4.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5.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in max ma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2)当a<0时,若[]q p a b x ,2∈-=,则{}min ()min (),()f x f p f q =,若[]q p a b x ,2?-=,则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7.真值表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精简版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U x A x C A ∈??,U x C A x A ∈??.A A ??≠?? 2 集合12{,,,}n a a a L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个;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2n -个. 3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 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 顶点式2 ()()(0)h f x a a k x =-+≠;(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h k 时,设为此式) (3) 零点式12()()()(0)f x a x x x a x =--≠;(当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12(,0),(,0)x x 时,设为此式) (4)切线式:02 ()()(()),0x kx d f x a x a =-+≠+。(当已知抛物线与直线y kx d =+相切且切点的 横坐标为0x 时,设为此式) 4 真值表: 同真且真,同假或假 5 6 ) 充要条件: (1)、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反之,q 是p 的必要条件; (2)、p q ?,且q ≠> p ,则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p ≠> p ,且q p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p ≠> p ,且q ≠> p ,则P 是q 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 函数单调性: 增函数:(1)、文字描述是: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2)、数学符号表述是:设f (x )在x ∈D 上有定义,若对任意的 1212 ,,x x D x x ∈<且,都有 12()() f x f x <成立,则就叫f (x )在x ∈D 上是增函数。D 则就是f (x )的递增区间。 减函数:(1)、文字描述是: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高一数学常用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一数学常用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 1、N 表示 N+(或N*)表示 Z 表示 R 表示 Q 表示 2、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有 个,真子集有 个,非空子集 有 个,非空真子集有 个。 二、基本初等函数 1、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m n a a = m n a a ÷= ()m n a = ()m a b = n m a = m a -= ()m a b = 2、对数运算法则及换底公式(01 a a >≠且,M>0,N>0) log log a a M N += log log a a M N -= log n a M = log a N a = log a b = log a a = log log a a a b = 1log a = 3、对数与指数互化:log a M N =? 4、基本初等函数图象 (3)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指数函数(0,1)x a a y a >≠= (2)对数函数(0,1)log a a a x y >≠= (当a e =时,y= ;当10a =时,y= ) a>1时的图像 01时的图像 0

三、函数的性质 1、奇偶性 (1)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f x f x -=,则()f x 为 函数,图 像关于 对称; (2)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f x f x -=-,则()f x 为 函数,图 像关于 对称; 2、单调性 设1122,[,],x a b x x x <∈,那么 12()()0()[,]f f f x x a b x --) 12()()0()[,]f f f x x a b x ->?在上是 函数。(即 1212()() 0f x f x x x -<-) 3、周期性 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x ,都有 ()()f x T f x +=,则()f x 的周期为 ; 四、三角函数、三角恒等变换和解三角形 1、三角函数 (1)、三角函数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角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sin a cos a tan a (2)、同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平方关系: 22sin cos a a += 商数关系:tan a = (3)、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 公式一:sin(2)a k π+g = cos(2)a k π+g = tan(2)a k π+g = 公式二:sin()a π+= cos()a π+= tan()a π+= 公式三:sin()a -= cos()a -= tan()a -= 公式四:sin()a π-= cos()a π-= tan()a π-= 公式五:2 sin( )a π -= 2 cos()a π -= 公式六:2sin()a π+= 2 cos()a π += (记忆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奇偶指2 π 的奇偶数倍,变与不变指三角 函数名称的变化,若变则是正弦变余弦,正切变余切;符号是根据角的范围以及三角函数在四个象限的正负来判断新三角函数的符号(无论a 是多大的角,都将a 看成锐角)) a 的角度 0o 30o 45o 60o 90o 120o 135o 150o 180o 270o 360o a 的弧度 sina cosa tana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知识点总结 一、集合 1、N 表示 N+(或N*)表示 Z 表示 R 表示 Q 表示 C 表示 2、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其子集有 个,真子集有 个,非空子集 有 个,非空真子集有 个。 二、基本初等函数 1、指数幂的运算法则 m n a a = m n a a ÷= ()m n a = ()m a b = n m a = m a -= ()m ab = 2、对数运算法则及换底公式(01 a a >≠且,M>0,N>0) log log a a M N += log log a a M N -= log n a M = log a N a = log a b = log a a = log log a a a b = 1log a = 3、对数与指数互化:log a M N =? 4、基本初等函数图像 (3)幂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三、函数的性质 1、奇偶性 (1)对于定义域任意的x ,都有()()f x f x -=,则()f x 为 函数,图像关于 对称; (2)对于定义域任意的x ,都有()()f x f x -=-,则()f x 为 函数,图像关于 对称; 2、单调性 设1122,[,],x a b x x x <∈,那么 12()()0()[,]f f f x x a b x --) 12()()0()[,]f f f x x a b x ->?在上是 函数。(即 1212 ()() 0f x f x x x -<-) 3、周期性 对于定义域任意的x ,都有()()f x T f x +=,则()f x 的周期为 ; 对于定义域任意的x ,都有1 () ()()()f x f x T f x +=-或 ,则()f x 的周期为 ; 四、函数的导数及其应用 1、函数()y f x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 ()y f x =在点0x 处的导数是曲线()y f x =在点p (0x ,0()f x )处的切线的斜率 0'()f x ,相应的切线方程式是 ; 2、用导数判别单调性、单调区间、极值和最值; (1)设函数()y f x = 在某个区间可导,若'()f x >0,则()f x 为 函数,若'()f x <0,则() f x 为 函数;

高中全部数学公式

高中全部数学公式 【数学】【高中,全部,公式】搞到这么份资料,开心到疯.. 高中的数学公式定理大集合 三角函数公式表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商的关系:平方关系: tanα2cotα=1 sinα2cscα=1 cosα2secα=1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六边形记忆法:图形结构“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记忆方法“对角线上两个函数的积为1;阴影三角形上两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任意一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等于相邻两个顶点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 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sin(2kπ+α)=sinα cos(2kπ+α)=cosα tan(2kπ+α)=tanα cot(2kπ+α)=cotα (其中k∈Z)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万能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2tanβ tanα-tanβ tan(α-β)=—————— 1+tanα2tanβ 2tan(α/2) sinα=—————— 1+tan2(α/2) 1-tan2(α/2)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汇总

1 、元素与集合的关 系 2 、集合的子集个数共有个;真子集有个; 非空子集有个;非空的真子集有个. 3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 (2)顶点式:(当已知抛物线的顶点 坐标时,设为此式) (3)零点式:(当已知抛物线与轴的交 点坐标为时,设为此式) (4)切线式:。(当已知抛物线与直 线相切且切点的横坐标为时, 设为此式) 4、真值表:同真且真,同假或假 5 、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6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下图):(原命题与逆否命题同真同假;逆命题与否命题同真同假.) 充要条件:(1)则P是q的充分条件,反之,q是p的必要条件; (2)且q ≠> p,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 p ≠> p ,且,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p ≠> p ,且则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函数单调性: 增函数:(1)文字描述是:y随x的增大而增大。 (2)数学符号表述是:设f(x)在上有定义, 若对任意的,都有成立, 则就叫在上是增函数。D则就是f(x)的递增区间。 减函数:(1)、文字描述是:y随x的增大而减小。 (2)、数学符号表述是:设f(x)在xD上有定义, 若对任意的,都有 成立,则就叫f(x)在上是减函数。D则就是f(x)的递减区间。 单调性性质:(1)、增函数+增函数=增函数;(2)、减函数+减函数=减函数; (3)、增函数-减函数=增函数; (4)、减函数-增函数=减函数; 注:上述结果中的函数的定义域一般情况下是要变的,是等号左边两个函数定义域的交集。 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等价关系: (1)设,那么 上是增函数; 上是减函数. (2)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如果,则为 增函数;如果,则为减函数. 8、函数的奇偶性:(注:是奇偶函数的前提条件是:定义域必须关于原点对称) 奇函数定义:在前提条件下,若有,则f(x)就是奇函数。 性质:(1)、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2)、奇函数在x>0和x<0上具有相同的单调区间;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结论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I U U I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I U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I U C A B R ?=U 4.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U I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U U I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I I I I I . 5.集合12{,,,}n a a a L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集 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0时,若[]q p a b x ,2∈- =,则{}min max ma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2)当a<0时,若[]q p a b x ,2∈-=,则{}min ()min (),()f x f p f q =,若[]q p a b x ,2?-=,则{}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10. 11.

高中数学必修3常用公式及结论

高中数学必修3常用公式及结论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算法概念: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 2、构成程序框的图形符号及其作用 程序框 名称 功能 起止框 表示一个算法的起始和结束,是任何流程图不可少的。 输入、输出框 表示一个算法输入和输出的信息,可用在算法中任何需要输入、输出的位置。 处理框 赋值、计算,算法中处理数据需要的算式、公式等分别写在不同的用以处理数据的处 理框内。 判断框 判断某一条件是否成立,成立时在出口处标明“是”或“Y ”;不成立时标明“否”或“N ”。 3、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结构图请看教材) 4、(1)、辗转相除法:用较大的数除以较小的数所得的余数和较小的数构成新的一对数,继续做上面的除法,直到大数被小数除尽,这个较小的数就是最大公约数。 (2)、更相减损术。以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接着把较小的数与所得的差比较,并以大数减小数。继续这个操作,直到所得的数相等为止,则这个数(等数)就是所求的最大公约数。 (3)进位制 ①以k 为基数的k 进制换算为十进制: 110110()110...n n n n k n n a a a a a k a k a k a k ---=+++g g L g g ②十进制换算为k 进制:除以k 取余,倒序排列 第二章 统计 1.总体和样本:在统计学中 , 把研究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把每个研究对象叫做个体.把总体中个体的总数叫做总体容量. 为了研究总体的有关性质,一般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 , , , 研究,我们称它为样本.其中个体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 2、简单随机抽样,也叫纯随机抽样。就是从总体中不加任何分组、划类、排队等,完全随机地抽取调查单位。特点是:每个样本单位被抽中的可能性相同。(总体个数较少) 3、简单随机抽样常用的方法:(1)抽签法;⑵随机数表法;⑶计算机模拟法;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人教版)

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及常用结论(人教版) 1.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 x A x C A ∈??,U x C A x A ∈??. 2.德摩根公式 ();()U U U U U U C A B C A C B C A B C A C B == . 3.包含关系 A B A A B B =?= U U A B C B C A ???? U A C B ?=Φ U C A B R ?= 4.容斥原理 ()()card A B cardA cardB card A B =+- ()()card A B C cardA cardB cardC card A B =++- ()()()()card A B card B C card C A card A B C ---+ . 5.集合12{,,,}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0)f x ax bx c a =++≠; (2)顶点式2 ()()(0)f x a x h k a =-+≠; (3)零点式12()()()(0)f x a x x x x a =--≠. 7.解连不等式()N f x M <<常有以下转化形式 ()N f x M <- ? 11 ()f x N M N >--. 8.方程0)(=x f 在),(21k k 上有且只有一个实根,与0)()(210时,若[]q p a b x ,2∈- =,则{}m i n m a x m a x ()(),()(),()2b f x f f x f p f q a =-=; []q p a b x ,2?- =,{}max max ()(),()f x f p f q =,{}min min ()(),()f x f p f q =. (2)当a<0时,若[]q p a b x ,2∈-=,则{}m i n ()m i n (),()f x f p f q =,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