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装配概述、装配方法和讲解

合集下载

模具的装配过程

模具的装配过程
图3透光法调整间隙 l-凸模;2-凹模;3-定位器;4-凸凹模
1111
4涂层法 (与镀铜法相似) 是在凸模工作段涂以厚度 为单边间隙值的漆层(磁漆或氨基醇酸绝缘漆),不同间隙值,可 用不同粘度的漆或涂不同的次数来达到。涂完漆后,随之放入 恒温箱内烘干,为(100~l50)℃,保温约1小时,冷却后可以装 配。涂层在冲压中自然脱落。
法,两者的配合常采用H7/n6或H7/m6。 装配后须端面磨平,以保证垂直度要求。压入时为了方便,要在
凸模压入端上或固定板孔入口处应设计有引导锥部分,长度为(3~5) mm即可。
77
2)铆接固定 凸模尾端被锤和凿子铆接在固定板的孔中,常用于冲裁厚
度小于2mm的冲模。该方法装配精度不高,凸模尾端可不经淬 硬或淬硬不高(低于30HRC)。
交付合格的商品模具为止的全过程称为塑料模具装配工艺过程 。
塑料模具装配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2222
1)装配者应熟知模具结构、特点和各部功能,确定装配顺序和装配 定位基准以及检验标准和方法。
2)所有成型件、结构件都无一例外地应当是经检验确认的合格品。 检验中如有个别零件的个别不合格尺寸或部位,必须经模具设计者或技 术负责人确认不影响模具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不影响装配。 配购的标 准件和通用件也必须是经过进厂入库检验合格的成品。
1818
(2)装配凸模、固定板为一个组件 1)把凸模压入到固定板中,并铆接; 2)铆接之后把凸模末端的大平面磨平,保证按触面的平面度、
表面粗糙度的要求。 (3)装配凹模与下模座 1)确定好凹模对下模座的位置; 2) 凹模与下模座配钻、铰定位销孔,完工之后打入定位销; 3) 在凹模与下模板配钻出螺钉孔,凹模扩成螺钉过孔,下模板
44
1.2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过程

模具装配工艺概述(

模具装配工艺概述(

模具装配工艺概述(模具装配工艺是指将分散的模具零部件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法进行组装、调试和测试,以完成一套完整的模具设备。

模具装配工艺是模具制造过程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模具的质量、性能和使用寿命,对于提高模具制造效率和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1.入库检验:将购买或委外加工的模具零部件送入装配车间进行入库检验,对零部件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性能测试,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2.准备工作:根据模具工艺图纸和装配工艺规程,确定模具的组装顺序和装配工艺,编制装配工艺文件,并准备装配所需的工具、测量仪器和辅助装配件。

3.预组装:将模具的主要零部件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预组装,检查零部件之间的配合是否良好,是否存在缺陷或损坏。

4.调试:对装配后的模具进行调试,主要是通过调整和校正各个零部件的位置和间隙,确保模具的定位精度、工作精度和运动平稳。

5.完全组装:根据调试结果,将模具进行分解清洗,并重新进行组装和调试,直到达到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

6.试模和测试:对组装好的模具进行试模,检查其各项技术指标和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使用要求,如模具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表面质量等。

7.清理和保养:对试模后的模具进行清理和保养,包括清洗模腔、涂抹防锈剂、检查模具零部件是否有损坏或磨损,并记录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维修情况。

8.装配后的质量检验:对装配好的模具进行最终的质量检验,检查其各项性能指标和使用要求,如模具的定位精度、工作精度、稳定性等。

1.技术文件的准备工作必须做到充分细致,包括装配工艺文件、工艺说明书、装配顺序图等。

2.装配过程中需严格遵守规范和要求,杜绝不良现象的出现,确保模具的质量和性能。

3.在装配过程中,要注意模具零部件的保护,避免损坏或划伤,同时也要避免误操作导致模具零件的损坏。

4.调试和测试过程要认真细致,确保模具的定位精度、工作精度、稳定性等符合要求,并进行记录和存档。

综上所述,模具装配工艺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于保证模具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模具装配方法

模具装配方法

1 修配装配法
▪ 合并加工修配法
定义:合并加工修配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零件装配在一起后进行修配,以达到装配精度 要求的一种装配方法。
2 调整装配法
▪ 定义:
调整装配法是将各相关模具零件按经济精度制造加工,然后在装 配时,通过调整一个零件的位置,或选定适当尺寸的调整件加入到 尺寸链中进行补偿,以达到规定装配精度要求的装配方法。
模具装配方法
▪ 模具装配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在装配过程中进行一部分的补充加工,如配作、配修等; 二是将加工好的模具零件按图纸要求进行组装、部装直至总
体的装配完成。
模具装配方法
▪ 模具装配是模具制造中的关键工序。只有通 过模具装配,才能使各种成型工艺(如冲压工艺、 注射工艺和吹塑工艺)以及模具设计的意图得以 最后实现。模具装配的质量直接影响冲制件或塑 料制品的质量。模具的技术状态和模具的使用寿 命。
▪ 1 修配装配法
定义: 修配装配法是指各相关模具零件按经济加工精度确定 制造公差并进行制造,在装配时,再根据设计要求,将指定零件的 预留修配量修磨掉,使之达到装配精度的一种装配方法。
1 修配装配法
▪ 按件修配法
定义:按件修配法是对装配尺寸链中的一个指定零件进行修配, 以改变该零件的尺寸而达到装配精度要求的一种装配方法,通过修 磨垫块来消除塑料模型腔端面与芯型固定板间隙的方法。
2 调整装配法
调整装配法的优点
在各组成环零件按经济精度加工制造后,不需 要再做任何的修配加工就可达到装配精度的要求, 同时还可以补偿因磨损和热变形对装配精度造成 的影晌。但调整装配法需要增加专用调整零件, 使得尺寸链中零件的数量增多。
1.2互换装配法
▪ 定义
互换装配法又称直接装配法。它是 将模具所有零件的型面、型 孔及安装孔等全部结构要素,于装配前严格按图纸要求加工完毕, 而后装配时将各零件按一定顺序和方法联接在一起的一种装配方法。

模具装配工艺PPT课件

模具装配工艺PPT课件

本文档下载后可以修改编辑,欢迎下载收藏。
(3)复合选配法 复合选配法是以上两种方法的结合,先将零件预先测量分组,装配时再在各对应组内凭工人的经验直接选择装配。这种装配方法的特点是配合公差可以不等,装配质量高,装配速度快,能满足一定生产节拍的要求。
3.修配装配法
修配装配法是指各相关模具零件按经济精度加工制造,装配时,则根据需要,再修去指定零件的预留修配量,来保证装配精度的装配方法。 修配装配法的优点是各零件可以按照经济精度制造,但却可以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缺点是增加了修配工作量,生产效率低;对装配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高。
7.3.1 紧固件法
斜块固定法适用于不便于在凸、凹模上加工出螺孔的场合,加工中应注意斜度面要准确配合。
7.3.2 斜块固定法
钢丝固定法在凸模固定板上铣出安放钢丝的长槽,再将凸模和钢丝一起从上向下装入凸模固定板。这种方法结构紧凑,适用于在同一固定板上安装多个凸模的场合。
7.3.3 钢丝固定法
4.调整装配法
(1)可动调整法 可动调整法是指在装配时用改变调整件位置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如图5—2 所示是用螺钉作为调整件调整滚动轴承的间隙。转动调整螺钉,可使轴承外环做轴向移动,使轴承外环、滚动体、内环之间保持适当的配合间隙。
(2)固定调整法 固定调整法是指在装配过程中选用合适的调整件以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图5-3 所示为塑料注射模滑块型芯水平位置的装配调整示意图。根据预装配时对间隙的测量结果,从一套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中,选择一个适当厚度的调整垫片进行装配,从而达到所要求的型芯位置。
7.3 模具主要零件的固定
模具的各个零件、部件是通过定位、固定联接在一起的。零件的固定方法会对模具装配工艺路线产生影响,因此必须掌握常用模具零件的固定方法。

教你模具装配的过程

教你模具装配的过程

教你模具装配的过程模具装配是制造业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模具的组装、结构调整、零部件安装等工作。

下面将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详细介绍模具装配的过程。

第一步:准备工作在模具装配开始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工作。

这包括模具装配区域的准备、所需零部件的准备以及所需工具的准备。

确保装配区域整洁有序,以便于操作。

根据模具装配的要求,准备好所需的零部件,并检查是否完整、无损坏。

同时,确保所需工具齐全,比如扳手、螺丝刀、千分尺等。

第二步:组装模具在模具装配开始之前,需要先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要求对模具进行组装。

通常情况下,模具装配是通过将各个零部件进行拼装来完成的。

先按照设计图纸上的要求,将各个零部件有序地进行组装。

在组装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零部件组装的顺序和位置,确保组装正确。

同时,根据需要,还需要进行一些结构调整和修正。

第三步:进行功能测试在完成模具的组装后,需要进行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是为了检验模具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要求。

通常情况下,通过对模具进行一系列的试模操作,来检验模具的性能。

具体的测试内容和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模具类型和需求进行设计。

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模具的运行情况,检查是否存在问题和不良现象。

如果有问题,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正。

第四步:安装相关附件在进行功能测试之后,如果模具需要配备一些相关附件,比如导柱、导套、排气装置等,需要进行相应的安装。

根据相关设计要求,将附件安装到模具上,并进行一定的调整和校正。

确保附件与模具之间的配合良好,能够正常使用。

第五步:进行调试和优化模具装配完成后,需要对模具进行调试和优化。

通过试模和调试操作,检验模具的性能和工作状态。

如果发现问题或不足,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使模具工作更加稳定和高效。

第六步:做好文档记录在整个模具装配的过程中,应当做好相应的文档记录工作。

记录模具的组装过程、测试结果、调试过程和优化方案等。

这不仅有利于后续的改进和维护工作,也有利于对模具的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估。

教你模具装配的过程

教你模具装配的过程

教你模具装配的过程引言模具装配是制造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艺,它关乎着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模具装配的基本过程和步骤,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1. 准备工作在开始模具装配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

1.1 工作环境准备确保装配的工作环境安全、整洁。

工作台应该有足够的空间来放置模具的各个组件,并且有足够的光线来进行准确的装配工作。

1.2 工具和设备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设备,例如螺丝刀、扳手、精密测量工具等。

确保这些工具都是干净、尖端锐利的状态,以免影响装配质量。

1.3 零部件检查在开始装配之前,对模具的零部件进行检查,确保它们都是完好无损的。

检查的重点包括零部件的尺寸、表面质量、孔洞的位置等等。

如果发现有任何损坏或问题,应及时更换或修复。

2. 模具装配过程以下是一般模具装配的基本步骤和流程。

2.1 预装配预装配是将模具的各个组件按照既定的装配顺序进行初步的组合。

这个过程有助于确认模具零部件的匹配性和装配的正确性。

在预装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确保零部件的配对正确,不要混淆或错位。

可以使用合适的标记或编号来辨识零部件。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装配方法,不能过度用力或折断零部件。

•确保每个零部件的定位孔和螺纹孔对齐。

2.2 主要装配主要装配是将模具的各个组件进行正式的装配。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根据装配图纸或指导书的要求,按照装配顺序进行装配。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来确保装配的准确性和质量。

•注意零部件之间的间隙和间距,确保装配的紧密性和稳定性。

2.3 调试和测试装配完成后,需要对模具进行调试和测试,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达到要求的生产效果。

在调试和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检查模具的各个功能和运动部位是否正常,并及时调整和修正。

•运行模具并进行实际的生产测试,观察并记录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如有必要,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直到达到预期的效果为止。

3. 注意事项和技巧在模具装配的过程中,有一些注意事项和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模具的装配

模具的装配

螺纹连接式型芯的组装
装配简图
工艺要点
1.型芯上设有间隙配合 段,起型芯定位作用, 具有较高的组装精度。 2.型芯的不对称型面在 调整好方位后,即用螺 母紧固,销钉定位,具 有组装方便可靠的特点。
3.组装完后,型芯尾部 和固定板装配平面一起 磨平。 螺母连接式型芯的组装
(2)型腔(凹模)的装配
装配简图
三、塑料注射模装配精度
1.塑件精度与质量 2.塑料注射模的精度等级及技术要求
模具的装配
2 模具的装配工艺
1.3 模具装配的工艺过程
模具的装配工艺过程。
模具的装配方法:
(1)互换装配法
(2)分组装配法
(3)修配装配法
(4)调整装配法
模具的装配
2 模具的装配工艺
1.4 模具间隙及位置控制
一、凸、凹模间隙的控制 在模具装配时,保证凸、凹模之间的配合 间隙均匀十分重要。凸、凹模的配合间隙是否 均匀,不仅影响冲模的使用寿命,而且对于保 证冲件质量也十分重要。
装配简图
工艺要点
1.型芯1的装配端应 倒角。 2.当固定板2的沉孔 与型芯配合端尺寸有 偏差时,要按合模的 相对位置确定修整方 向和修整量,一般都 修整型芯,这样较为 方便。
埋入型芯的组装
装配简图
工艺要点
1.大面积型芯1与固定板2 的连接,采用螺钉、销钉。 2.型芯的相对位置,可以 导柱导套作为基准或以模板 侧面基准来确定。具体方法 可按装配简图用定位块4粗 定型芯位置,并用红粉将型 芯上的螺孔位置复印到固定 板上,然后钻、锪孔。 3.对淬硬型芯上的销钉孔, 则在型芯上的销钉位置孔中 压入不淬硬的销钉套3。待 型芯准确定位后,则可按固 定板上相应的销钉位置钻、 铰到销钉套上,即完成销钉 孔的加工。销钉与销钉套的 长度仅需3~5mm。

模具装配技术概述

模具装配技术概述
1)弯曲角度不合要求 2)弯曲件的偏移
2、拉深模
(1)拉深模的特点
1)拉深凹模圆角的大小应根据试冲来确定。 2)通常要对拉深模进行修整加工。
(2)拉深模的调整和修正
1)拉深件起皱 2)拉深件拉裂 3)拉深件尺寸不符合要求 4)拉深件外表质量差 5)拉深件底部凸起
谢谢观看/欢送下载
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 BY FAITH I BY FAITH
调整导块,使与滑块松紧适应,钻导块 销孔,安装销孔;镶侧型芯。
46
三、注射模具总装
零件图
热塑性塑料注射模
(一)装配要求
1)装配后模具安装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不大于 0.05mm 。 2)模具闭合后分型面应均匀密合。 3)导柱、导套滑动灵活,推件时推杆和卸料极动作必须保 持同步。 4)合模后,动模局部和定模局部的型芯必须紧密接触。 在进行总装前,模具已完成导柱、导套等零件的装配并检 查合格。
(3) 推杆装配装配:
1) 将推杆孔人口处和推杆顶端倒 出小圆角或斜度。
2) 检查推杆尾部台肩厚度及推板固定板的沉孔深度, 保证装
配后有 0.05mm 的间隙、修磨。3) 将推杆及复位杆装入固定
板,盖上推板,用螺钉紧固。4) 检查及修磨推杆及复位杆顶
端面。
41
4、滑块抽芯机构的装配
装配凹模(或型芯)、加工滑块槽
34
34
2、型腔的修整
修磨固定 板平面A
修磨型芯 台肩面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源自配合形式 滑动配合 滚动配合
导柱直径 /mm
≤18 >18~25 >28~50 >50~80
>18~35
符合精度
(Ⅰ级) (Ⅱ级)
配合后的间隙值/mm
≤0.010 ≤0.011 ≤0.014 ≤0.016
≤0.015 ≤0.017 ≤0.021 ≤0.025


配合后的 过渡量 /mm

0.01~ 0.02
二、装配内容
选择装配基准,组件装配、调整,修配、研磨抛光、 检验和试模等环节,通过装配达到模具各项精度指标
和技术要求。
三、装配要求
1、 位置精度:动定模之间、上下模之间的位置精度; 2、 运动精度:进料装置的送料精度,顶块和卸料装置; 3、 配合精度: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和过程度; 4、 接触精度:弯曲模的上下成型表面的吻合一致性等; 5、 标准件互换:紧固螺栓和定位销钉; 6、 模具在设备上的安装尺寸须符合选用设备的要求 零件的精度将直接影响产品的精度。若干个零件的制造精度决 定模具某项装配精度,这就出现误差累积问题。要用装配尺寸 链分折模具的有关组成零件的精度对装配精度的影响,
适用于冲裁板厚t≤2mm的 冲裁凸模和其它轴向拉力 不太大的零件
(四)、热套法
凹模和固定板配合孔的过盈量为: 0.001~0.002mm。加热温度硬质合 金凹模块为200~250℃,固定板为 400~450℃。(对于钢质拼块一般 不预热)
(五)、低熔点合金浇注法
又称冷胀法,去除油污,零件进行定位找正。然后将浇注 部位预热至100-150度并浇主低熔点合金,放置24小时 进行充分冷却固化。用于凸模、凹模、导柱和导套
装配前 分析
组件 装配
装配 基准
总装
2、冲模总装配要点 基准:导板模—导板 复合模—凸凹模 级进模——凹模 无导柱—压力机 简单模—凸模或凹模
试模
(一)简单冲裁模装配
配钻卸料 螺钉孔
安装档料销3
(一)模具装配的组织形式
⒈ 固定式装配
零件装配成部件或模具的全过程是在固定的工作地点完成。
集中装配
分散装配
⒉ 移动式装配
每一装配工序按一定的时间完成,装配后的部件或模具经 传送工具输送到下一个工序
断续移动式
连续移动式
(二)模具装配的工艺方法
1.互换装配法 通过控制零件制造加工误差来保证装
配精度
(1)完全互换法
第二节 装配尺寸链
一、装配尺寸链的概念
模具装配中,将与某项精度指标有关的各个零件尺寸 依次排列,形成一个封闭的链形尺寸组合,称为装配尺 寸链。其特征是封闭性
1.封闭环的确定 间接得到的尺寸称为封闭环,A0尺寸
2.组成环的查找 增环 、减环
3.快速➢确定增环和减环的方法
如图
二、用极值法解装配尺寸链
基本公式如下:
(一)、垫片法:将厚度均匀、 其值等于间隙值的纸片、金 属片或成型制件 (二)、镀铜法:镀层厚 度等于单边冲裁间隙值
(三)、透光法
(四)、涂层法 涂层法是在凸模表面涂上一层如 磁漆或氢基醇酸漆之类的薄膜
(五)、测量法
三、 冲模模架的装配
(一)、模架的装配 导柱和导套之间应滑动平稳,无滞带现象, 1、技术要求 (1)配合间隙
式中 n ——包括封闭环在内的尺寸链总环数; m——增环的数目;
。 n-1——组成环(包括增环和减环)的数目
三、例题
已知:A1=
, A2=
, A3=
A4=
为了保证顺利卸料,须使A0=0.3~0.5,
根据已知条件对A0的数值进行验证。
答案:不满足要求,须对组成环进行调整
第三节 装配方法及应用范围
一、模具装配的组织形式及方法
≥ 1+2+ +n
(2)部分互换法(概率法)
2、修配装配法 达到装配精度
修去指定零件的预留修配量
指定零件修配法 合并加工修配法
3、调整装配法 可调整零件的相对位置或变化 一组固定尺寸零件(如垫片、垫圈)来达到装配 精度要求
可动调整法
固定调整法
第四节 冲模的装配
一、模具工作零件的固定方法
(一)、紧固件法
(1)技术要求的了解; (2)装配基准的选择 (3)组件的装配方法及检测; (4)整模的装配步骤及检测 (5)试模及质量分析
第一节 概 述
一、装配目的
模具装配是根据模具的结构特点、各零件间的相互 关系和技术条件,以一定的装配顺序和方法,将符 合图样技术要求的模具零件连接固定为组件、部件, 直至装配成满足使用要求的模具。模具装配可分为 组件装配、部件装配和总装配等。
5
4
5
2、装配方法 (1)、压入式模架的装配方法
选导柱导套 装导套
压入导柱 压入导套
检测 合模//
(2)、粘接式模架的装配方法 环氧树脂粘接剂、低熔点合金和厌氧胶等。
选导柱 导套
清洗
粘接 导柱
粘接 导套
检验
(二)模架的检验
(三)、模柄的装配 配合H7/m6,检查垂直度
四、冲模的总装
1、总装顺序
(2).装配成套的滑块导向模架的精度等级 分为Ⅰ级和Ⅱ级,装配成套的滚动导向模架 精度分别为OⅠ级和OⅡ级

检查项目
上模座上平面对下 A 模座
下平面的平行度
导柱轴心线对下模 B座
下平面的垂直度
被测尺寸 /mm
≤400 >400 ≤160 >160
精度等级
OI级、I级
OⅡ级、Ⅱ 级
公差等级
5
6
6
7
4
模具装配概述、装 配方法和讲解
本章要点 概述 装配尺寸链 装配方法 冲模装配 塑模装配
模具装配是模具制造过程中的 关键工序。模具装配的质量将影 响制件的质量及模具的使用、维 修和模具的寿命,又将影响模具 的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是模具 制造中的重要环节。
本章知识要点
1、模具装配方法及尺寸链; 2、冲模、塑模装配:
H7/m6和 H7/n6
螺钉紧固式
压块紧固式
(二)、压入法
H7/m6和 H7/r6
适用于冲裁板厚≤6mm的冲裁凸模与各类模具零件,压入 时台阶结构尺寸,H>ΔD应为( ΔD ≈1.5~2.5mm, H=3~8mm )。特点是联接牢固可靠,对配合孔的精度 要求较高
(三)、铆接法
0.01~0.03mm 的过盈量
(六)、粘结法
1.环氧树脂粘结法 在硬化状态下,对金属和非金属
表面附着力非常强,而且固化收缩 小,粘结时不需附加力,应用于固 定模具的凸模和导套以及浇注成型 卸料孔等 2.无机粘结剂固定法 是采用氢氧化铝的磷酵溶液与氧化 铀粉混合为粘结剂 ,粘结强度高,不 变形,抗高温的特点但其韧性较低
二、模具工作零件的间隙调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