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便秘治疗浅谈

合集下载

帮助宝宝缓解便秘的7个有效方法

帮助宝宝缓解便秘的7个有效方法

帮助宝宝缓解便秘的7个有效方法:1、喂奶的小婴儿发生便秘的治疗:尽可能地母乳喂养,因为母乳喂养的婴儿发生便秘的可能性较少。

如果发生便秘,可喂加糖的菜水或果汁等。

2、添加辅食时,便秘的治疗:可以吃菜泥、水果、玉米粉、麦片等。

3、适当地按摩腹部:按摩左下腹,如果触及条索状物,轻轻地由上而下地按摩,促使大便下行排出。

4、适当地按摩小儿肛门口:这能引起生理反射,促进排便。

5、适当地活动,促进大便下移,引起排便。

6、人工通便:用石蜡油、开塞露、小的肥皂条等通便同时训练排便习惯(仅限于便秘严重时使用)。

7、中药治疗: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的中药可以适当应用(需有医生的指导)。

小宝宝便秘一直都是父母最头疼的事情,看着宝宝难过的样子,父母更加着急。

其实如果想要解除宝宝便秘非常简单,只要您能做到以下几点,宝宝便秘能够很快缓解。

宝宝进食过少,水分不足,就有可能会便秘。

较大的幼儿,若少吃纤维质,常吃煎炸热气的食物,也会较容易便秘。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改善便秘的饮食方法有所不同。

新生儿至4个月:每天一至两次,添加额外水分,可用葡萄糖水。

很多妈妈恐怕葡萄糖水会惹风惹痰,其实这未必是对的,只要葡萄糖水浓度适中(浓度为5%,即约115g水配一平汤匙葡萄糖),便不用忧虑。

4个月以上:每天一至两次,添加额外水分,可给果汁、果糖水。

如黑枣汁、西梅汁,均有软化粪便的功效,以1:1的比例稀释,喂给4个月以上的宝宝喝;或可将谷类食物调成糊状,喂给宝宝。

6个月以上:每天两次,添加额外水分,可给果汁、果糖水、麦芽糖水。

另外可以为宝宝选择纤维质含量较高的蔬菜水果,做成果泥及菜泥;减少过量肉食、人工食物及高蛋白食物。

1岁以上:每天两至三次,添加额外水分,可给新鲜蔬菜、水果(尤其是不去皮的);减少零食,尤其是煎炸热气的。

如果您的宝宝正在便秘,请按照以上的方法及时应对,会对宝宝便秘的缓解有很大帮助的。

按照以下方法来做即可解决宝宝便秘问题,另外在平时一定要注意让宝宝的胃肠,只有肠胃的蠕动正常,宝宝才不会出现便秘等症状。

常见的治疗宝宝便秘小妙招

常见的治疗宝宝便秘小妙招

常见的治疗宝宝便秘小妙招宝宝出现便秘的情况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因为宝宝身体的消化功能发育还不够完善,胃肠还都比较柔弱,如果饮食不当就会造成宝宝便秘的情况。

虽然宝宝便秘不是什么很严重的疾病,但是宝宝便秘的时候是很痛苦的,在日常中可以对宝宝进行一些调理,预防宝宝便秘的情况产生,治疗宝宝便秘小妙招有如下几点:★1.多吃、苹果、木耳、菇类、燕麦片、海带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纤维素可以刺激肠蠕动,促使排大便。

如胡萝卜、苹果、木耳、菇类、燕麦片、海苔、海带、果干等,也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矿物质,可以为宝贝多选用。

★2.汤汤水水,疏通肠道应多给宝贝喝水,经常给宝贝喝一些橘子汁、菠萝汁、白菜水和萝卜水等,还要据宝贝不同年龄适当吃一些粗粮和杂粮。

也可以给宝贝喝绿豆薏仁汤:绿豆、薏仁富含纤维质,不但可以改善便秘的症状,还有清热退火的功效。

★3.爬一爬,滚一滚这样有助于改善便秘的症状。

可以让宝贝爬一爬,滚一滚,都是很好的助肠活动,妈咪可以帮助宝贝活动。

★4.睡前为宝贝做做按摩具体方法是:让宝贝仰着躺在床上,妈咪用手掌轻轻地摩擦宝贝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摩擦,摩擦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注意!手法不要过重,每天做2-3次即可。

★5.饭后1小时推拿穴位一般在饭后1小时轻按数次,对促进肠蠕动也会有所帮助。

足三里穴:让宝贝坐好,在膝盖外下方凹陷部位下3寸(约三四横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穴,连续按压该穴位1-2分钟。

支沟穴:位于手腕背部横纹上3寸处,尺、桡两骨之间,连续按压该穴位1-2分钟。

★6.每天做做放松操让宝贝仰卧,抓住他的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曲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7.揉揉宝贝的肛门口轻微地按摩宝贝肛门口,能引起宝贝的生理反射,促进排便。

如果宝贝经常便秘,或出现腹部剧痛、呕吐、精神不佳等状况,那很可能就是宝贝发生了其他疾病,一定要尽快带到医院诊治。

小孩子大便干燥什么方法解决

小孩子大便干燥什么方法解决

小孩子大便干燥什么方法解决小孩子大便干燥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给孩子带来不适和烦恼。

干燥的大便不仅容易造成便秘,还可能引起肛裂等疾病,因此及时解决小孩子大便干燥的问题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看看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饮食调整是解决小孩子大便干燥的关键。

孩子的饮食应该多样化,包括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

这些食物富含纤维素,有助于增加大便的软度,预防便秘的发生。

此外,孩子应该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排便顺畅,预防大便干燥。

其次,适当运动也是解决小孩子大便干燥的有效方法。

孩子应该多参加户外活动,比如跑步、跳绳、游泳等,这些运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增加排便的频率,减少大便干燥的发生。

此外,适当的按摩也可以帮助孩子排便,比如腹部按摩、腿部按摩等,有助于刺激肠道蠕动,缓解便秘问题。

另外,孩子的生活规律也对解决大便干燥问题至关重要。

孩子应该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尽量避免憋便,保持大便通畅。

另外,睡眠充足也有助于肠道功能的正常运转,孩子应该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最后,家长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大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

如果孩子长期出现大便干燥的情况,家长应该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医生帮助。

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帮助孩子解决大便干燥的问题。

综上所述,解决小孩子大便干燥问题需要综合考虑饮食、运动、生活规律等多个方面。

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孩子的饮食结构和排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解决。

只有综合多方面的因素,才能有效地解决小孩子大便干燥的问题。

儿童润肠通便最有效方法

儿童润肠通便最有效方法

儿童润肠通便最有效方法
儿童便秘是一个常见的问题,给孩子带来不适和烦恼。

因此,家长们都希望能
找到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孩子润肠通便。

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些儿童润肠通便的有效方法。

首先,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的饮食中应该多摄入蔬菜和水果,尤其是
富含纤维的食物,比如苹果、香蕉、胡萝卜、豆类等。

这些食物可以增加肠道蠕动,帮助排便,从而缓解便秘问题。

此外,孩子多喝水也是很重要的,水可以软化大便,减少便秘的发生。

其次,适当运动也对儿童润肠通便有帮助。

孩子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比
如慢跑、游泳、骑车等,这些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系统正常运作,从而减少便秘的发生。

此外,定期养成排便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养成定时排便的
好习惯,比如每天早晨起床后或者饭后都应该去厕所尽情排便。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减少便秘的发生。

最后,家长们还可以选择一些药物辅助治疗。

但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遵医嘱,
不要随意给孩子服用药物,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可以选择一些天然的润肠通便药物,比如含有植物提取物的药物,能够温和有效地帮助孩子缓解便秘问题。

总的来说,儿童润肠通便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饮食调理、适当运动、养成定期
排便习惯和必要时选择药物辅助治疗。

家长们应该多关注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及时发现便秘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孩子缓解便秘,让他们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

新生儿便秘的解决方法

新生儿便秘的解决方法

新生儿便秘的解决方法新生儿便秘是许多父母所面临的常见问题,它会给宝宝带来不适甚至痛苦。

因此,了解新生儿便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帮助父母们更好地处理新生儿便秘问题。

首先,母乳喂养是预防和缓解新生儿便秘的重要方法。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益生菌和益生元,能够促进宝宝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加肠道蠕动,从而减少便秘的发生。

因此,建议妈妈们坚持母乳喂养,给宝宝提供足够的营养和益生菌,有助于预防便秘的发生。

其次,适当添加蔬菜和水果泥是缓解新生儿便秘的有效方法。

在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可以适量添加一些蔬菜和水果泥,如胡萝卜泥、南瓜泥、苹果泥等。

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够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缓解便秘问题。

但需要注意的是,添加辅食的时间和方式需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来调整,避免引起消化不良或过敏反应。

另外,适当按摩宝宝的腹部也可以帮助缓解便秘。

父母们可以在宝宝排便前后,用温暖的双手轻轻按摩宝宝的腹部,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促进肠道蠕动,帮助宝宝顺利排便。

但需要注意的是,按摩力度要适中,避免造成宝宝不适。

最后,保持宝宝的饮水量也是缓解便秘的重要方法。

新生儿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内,大部分水分都来自于母乳或配方奶。

因此,父母们需要确保宝宝足够的饮水量,避免脱水导致便秘的发生。

在宝宝开始添加辅食后,可以适量给宝宝喂一些温水,帮助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问题。

总之,新生儿便秘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调理,是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的。

父母们可以通过母乳喂养、适当添加蔬菜和水果泥、按摩宝宝的腹部以及保持宝宝的饮水量来帮助宝宝缓解便秘问题。

同时,如果宝宝出现严重的便秘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医生指导和治疗。

希望每个宝宝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小儿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进展小儿功能性便秘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特点是排便困难、大便干硬、排便次数减少、甚至伴有腹胀、腹痛、食欲不佳等消化不良症状。

中医认为小儿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与脾虚湿重、肝郁气滞、肾虚等多种因素有关。

针对这些病因,中医药治疗在小儿功能性便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脾虚湿重型脾虚湿重型主要表现为面色黄暗,口淡不渴,身体发胖,大便黏滞不爽,舌苔白腻,脉沉缓等症状。

中医认为该类型主要是由于长期的饮食不规律,导致脾气不足,湿气过重,从而造成便秘。

中医治疗主要是针对脾胃功能进行调理,扶正祛湿,常用的中药有破滞湿、健脾化湿的药物如枳实、陈皮、苍术、白术等。

2.肝郁气滞型肝郁气滞型主要表现为情绪烦躁,易激动,食欲不振,腹胀疼痛,大便干结,舌苔薄黄,脉弦有力等症状。

中医认为该类型是由于情绪压抑,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治疗方法以疏肝理气,通便排便为主,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枳壳、瓜蒂等。

3.肾虚型肾虚型是指小儿肾精不足,导致腰酸脚软,头晕耳鸣,大便干结等症状。

中医认为该类型主要是由于遗传不足,先天不足,以及长期疾病和疲劳所致。

治疗方法是以益气固本、滋肾养阴为主,常用的中药有人参、黄芪、枸杞、山药等。

1.枳实枳实有理气行滞、消食化积的功效,常用于小儿功能性便秘中,并且可加入猪肝、红枣、姜等配伍同煮,可以增强其通便作用。

2.芒硝芒硝有润肠通便的功效,可以直接服用或加入米汤中一起喝。

3.大戟大戟有泻下通气的效果,但是由于其有剧毒,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4.厚朴厚朴能够疏通肠道,通便润肠,但是需要注意控制剂量,以免引起不适。

5.瓜蒂瓜蒂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功效,中医常用于小儿功能性便秘中,但是需要注意控制剂量,以免引起腹泻等副作用。

1.定期调理小儿功能性便秘需要长期治疗,建议定期调理,避免便秘反复发作。

2.饮食调理小儿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适当增加膳食纤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通便。

新生儿便秘该咋办?5妙招来缓解

新生儿便秘该咋办?5妙招来缓解

新生儿便秘该咋办?5妙招来缓解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妨让宝宝多喝水,多运动,多给宝宝做按摩就能有效改善宝宝便秘。

新生儿便秘的原因1.奶量不足:如果吃奶吃得少,或呕吐较多,或进食补液的小儿可引起暂时性的无大便。

另外,新生儿的消化道肌层发育尚不完全,这样易引起便秘。

2.人工喂养:牛奶经消化所含的皂钙较多,容易引起大便干结,从而便秘。

3.疾病:一些新生儿疾病也可能会引起宝宝便秘,包括肠道闭锁、肠狭窄、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无肛、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肿瘤压迫马尾部神经等,这些疾病常伴有严重的呕吐和腹胀的现象,需及时诊治。

新生儿便秘该怎么办1.妈妈要营养均衡如果母乳喂养的宝宝便秘,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母乳不足,这时妈妈就要多吃些催奶的食物,如豆腐鲫鱼汤、猪脚黄豆汤等,或者为宝宝及时补充配方奶;另一个原因是母乳中蛋白质含量过多,妈妈要保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多喝水或粥,汤要适量,控制蛋白质的含量,宝宝的便秘情况就会马上好转。

2.多喝水人工喂养的宝宝比较容易引起便秘,因为奶粉含酪蛋白、钙盐较高,不易消化;并且添加了各种营养素,有些宝宝的肠胃不适应,引起便秘。

针对这种情况,妈妈注意不要把奶粉冲得太浓;可以在两顿奶间给宝宝喝些水缓解便秘。

3.适当运动适时增加宝宝的运动量有助于加强宝宝的肠胃蠕动,防止便秘。

4.按摩腹部妈妈手掌向下,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宝宝腹部,可以加快宝宝肠道蠕动,促进排便,也可以按摩宝宝的肛门四周,引起生理发射,从而促进排便。

5.帮助宝宝通便温馨提示: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可以利用一些“道具”帮宝宝通便,如将肥皂、萝卜削成细细的条状,分别用水和盐水浸泡后插入宝宝的肛门,可以促进排便。

新手爸妈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几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

新生儿由于排便机制未发育成熟,所以无法定时排便,常常要大便积多,直肠壁的神经感受到膨胀压力,引发反射性的排除,这就是有些婴儿几天才大便一次的原因。

小儿便秘的诊疗及护理

小儿便秘的诊疗及护理

小儿便秘的诊疗及护理
小儿便秘,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粪便干硬。

主要原因有饮食不足、含纤维食物少、排便不规律、精神因素、生活环境的改变等。

【主要表现】
由于粪块干硬刺激肛门产生疼痛和不适感,还可造成肛门裂口、出血,患儿恐惧解大便,不敢用力排便,进而粪便在肠道停留过久,水分被吸收而更加干燥,便秘症状更加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多日便秘可引起腹胀、食欲缺乏、口苦、精神萎摩、头晕乏力、全身酸痛,以及头痛、失眠等症状。

【治疗与护理】
(1)调节饮食:改善饮食结构,多进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增加粪便残渣,刺激肠蠕动。

(2)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家长应提醒患儿每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形成排便规律性。

(3)药物治疗:必要时适当应用药物,如妈咪爱散剂、整肠生、四磨汤口服液等。

(4)护理措施:①婴儿要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时鲜牛奶需煮沸,并加少量白糖,同时还要喂一些温开水、果汁和菜水,以刺激肠蠕动。

②从3个月开始,早晨喂奶后帮助孩子定时坐盆排便,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对大龄患儿随时提醒孩子排便。

③合理添加副食,母乳喂养
婴儿可加适量蜂蜜水等,人工喂哺婴儿可在牛奶内适当加白糖、橘子汁、菠萝汁、枣汁或白菜水。

【小提示】
加强活动,每日应有一定的活动量,不能独立行走、爬行的孩子要竖立多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便秘治疗浅谈发表时间:2013-04-11T11:33:20.9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葛国岚[导读] 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小儿便秘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葛国岚(河南省郑州市儿童医院中医科河南郑州 450053)【摘要】便秘为小儿常见疾病,大肠传导功能失司是导致本病的直接原因,机体气机、津液运行失调也与本病发病有密切关系,笔者运用脏腑辨证理论治疗本病,调气机,布津液,取得较佳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小儿便秘肺热下移肝气郁结肝郁脾虚中土虚寒积滞内停阳气不振冷积内停胃肠燥热【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4-0341-02 近年来由于饮食、环境、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小儿便秘的发病率明显增高。

本病多可自行缓解,症状重者则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给患儿及家长带来诸多困扰。

长期便秘大便停滞大肠,引起腹胀不适,可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大便干结不畅,排便疼痛,使患儿产生恐惧心理,不敢自行排便,甚者排便每依赖开塞露等泻下药物帮助;便秘日久可能并发肛裂、痔疮等疾病。

故便秘虽为小疾,亦可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

中医药治疗本病有丰富的经验,如能准确辩证施治,多获良效。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粪便的排出与大肠的传导有直接关系。

但只有脏腑气机调和,津液输布有序,才能维持大肠正常传导功能。

故治疗本病不能一味通腑泻下,而应辨脏腑,分虚实,明证论治,气和、津润则大便自通。

笔者试从近年来临床案例浅谈本病治法如下: 1 肺热下移患儿,男,4岁,2010年4月就诊。

近一月来间断发热,咳嗽,咳痰,流浓涕,咽红,时有腹胀,腹痛,大便3到5日一行,干结难出,舌红,苔黄腻,脉浮滑数,右寸稍大。

证属:风邪犯肺,痰热内郁,肺热移于大肠。

治以宣肺化痰,清热通腑。

方用麻杏石甘汤、泻白散、宣白承气汤加减。

处方:炙麻黄4g,杏仁9g,生石膏15g,浙贝9g,地骨皮6g,桑白皮6g,生大黄3g,瓜蒌皮9g,山楂9g,炒枳实6g,甘草3g,4付。

服后咳嗽减轻,大便通,舌红,苔薄黄,脉滑,继用上方去生大黄、山楂加北沙参9g,麦冬9g,3付,咳嗽止,大便正常。

《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大肠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络肺。

”《素灵微蕴》:“肺与大肠表里同气,肺气化精,滋灌大肠,则肠滑便易。

”本例患儿伤于风邪,肺失宣降,痰热内郁,症见反复发热咳嗽;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失宣则津液失布,肠道失润,肺气不降,则大肠传导无力,肺热下移,则肠燥津伤,大便干结。

麻杏石甘汤、泻白散宣肺泄热,宣白承气汤清肺通肠,三方合用,使外邪、痰热上下分消。

肺与大肠相表里,脏病及腑,由肺病而致大便干结者当重在调肺,补虚泻实,以复肺之宣降,为下病而治上法。

2 肝气郁结患儿,女,3岁,2011年3月就诊,大便干结半年余。

患儿面色可,脾气急躁,纳食量多,多饮,大便3到5日每用一行,干结排出,舌边红,苔腻微黄,脉弦滑。

证属:肝气郁结,腑气不利,阳明燥结。

治以:大柴胡汤加减。

处方:柴胡9g,黄芩6g,清半夏6g,芍药9g,生大黄3g,枳实6g,火麻仁10g,瓜蒌子9g,桃仁6g,青皮6g,玄参6g,生地9g,5付。

服药期间大便2日一行。

继用上方7付。

服药后大便正常。

3月后,便秘又发,仍遵疏肝调和之法,先以大柴胡汤加减双解少阳阳明,继用小柴胡汤加减疏通三焦气机,便秘至今未发。

肝喜条达而恶抑郁,小儿肝常有余,且情绪多变,喜怒无常,易致肝气郁结;肝胆气郁,疏泄失常,三焦不畅,使大肠通降无力,津液运行失调。

大柴胡汤疏肝通腑,通调三焦气机,泻下大肠燥结,标本兼治,对肝气郁结,胃肠燥结者效果极佳。

如经泻下后,大便得通,阳明邪去,苔白者,可继用小柴胡汤疏肝健脾,疏通中上二焦气机,使津液下,胃气和,则大便自调。

3 肝郁脾虚患儿,男,13岁,2010年6月就诊,便秘一年余。

患儿面色稍黄,眉心窄,脾气急,少语,纳食量减,大便2到5日一行,便干不畅,时难排出,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右关稍弱。

证属:肝郁脾虚。

治以:疏肝健脾。

方用:逍遥散加减。

方药:柴胡10g,白芍10g,茯苓10g,薄荷5g,当归10g,枳壳6g,火麻仁12g,白术10g,制何首乌15g,决明子9g,青皮6g,焦栀子9g,生姜3g,炙甘草5g,6付。

在诊,服后大便通畅,纳食增加。

上方去枳壳、栀子加熟地10g,6付,大便正常。

肝属木,主疏泄,脾属土,主运化,脾气的升清和运化依赖肝木之调达疏泄。

肝失疏泄,则脏气通降失调;肝木克土,脾失健运,气血化源不足,津液失布,大肠失润,糟粕燥结。

逍遥散疏肝养血,健脾生津,可调气润肠,复大肠之通降。

4 中土虚寒患儿,男,5岁,便秘3月。

家属诉,既往大便正常,5月前因发热感冒服药治疗后,腹泻一周,服止泻药物继而大便干结至今,期间曾多次服用润肠通便泻下药物,便通又复干结。

面色黄暗,自汗,盗汗,偶有腹痛不剧,大便2到3日一行,干结难排,舌淡,苔白,脉无力。

证属:脾胃虚寒。

治以:温中健脾。

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方药:黄芪10g,白芍10g,桂枝6g,生姜6g,炙甘草3g,大枣6g,酒大黄5g,4付。

服后大便一日一行,排出顺畅。

继用上方减大黄为3g,加当归9g,5付,服后大便正常。

脾胃为中焦气机之枢纽,脾胃健运,清阳得升,浊气下降,则腑气通畅。

本例患儿感冒服用寒凉药物,中阳受伤。

脾胃为后天之本,营卫气血生化之源。

中土虚寒,脾不升清,津液亏损则肠燥失润,大便干结;化源不足,营卫虚弱,见自汗盗汗;胃失和降,浊阴停滞,腑气不通,大便难行。

黄芪建中汤健脾温中,补虚和营,复阳气推动,使阴津充盈,大便自通。

若虚实夹杂见积滞内停症著者,可加大黄消积通便,大便干结明显者,加当归、苁蓉之品润肠治标。

5积滞内停患儿,男,3岁,2011年4月就诊,大便干结2月余。

面色稍黄,鼻根部见横青筋,夜寐不安,磨牙,头汗多,发竖乏泽,脾气急躁,纳食量减,大便干结3到4日一行,时难排除,舌红,苔黄厚腻,脉滑数。

证属:积滞内停。

治以:消积导滞。

方用:枳实导滞丸加减。

方药:炒枳实6g,炒白术10g,清半夏6g,大黄3g,黄芩6g,黄连3g,炒六神10g,莱菔子10g,茯苓10g,泽泻10g,山楂10g,青皮6g,大腹皮6g,4付。

服后大便排出,纳食增,磨牙减轻,舌淡红,苔腻微黄。

上方去黄连、青皮加连翘6g,陈皮6g,4付。

服完大便正常,仍有磨牙,予口服肥儿疳积颗粒,健胃消食口服液一周,便秘未发。

小儿饮食不能自控,喜食肥甘辛辣,食积内停,化湿生热,湿热阻气伤津,使腑气不利,大便不润,干结难排。

积滞日久,损伤脾胃,致虚实夹杂。

枳实导滞丸消积、清热、除湿佐以健脾,使邪气消,正气自复。

若脾虚症著时,可消补兼施或在积滞消后,健脾益胃,以防症复。

6 阳气不振,冷积内停患儿,男,7岁,2010年3月就诊,便秘2年余。

面色黄,纳食不多,多食腹胀,手足凉,怕冷,时有遗尿,舌淡,苔白,脉沉无力。

证属:阳气虚弱,积滞内停。

治以:温阳健脾,攻下冷积。

方用:温脾汤合济川煎加减。

方药:党参10g,当归10g,牛膝6g,肉苁蓉6g,升麻3g,炒枳实6g,生大黄6g,干姜6g,附子3g,芒硝5g,炙甘草3g,7付。

服后食量增加,肢凉好转,大便2日一行,便软排出通畅。

继用上方党参用15g,7付,嘱如大便稀去芒硝。

3月后家长来诉,服上药后食量大增,四肢暖,大便正常。

现便秘又发,于当地转上方,医以此方温补,拒转。

因未带患儿,守上方10付,嘱如不适再诊,未再来诊。

冷积便秘患儿在临床并不少见,多因患儿素体脾阳虚弱,又滋食生冷,致寒积停肠,如此虚实夹杂,互为因果。

现医多用寒凉药物泻下通便,症稍减,即旋复,且伤正使之难愈。

治疗此症时若单补阳气,则闭留积滞;攻下积滞,则更伤中阳。

温脾汤攻补兼施,鼓舞阳气,驱除寒积,标本兼顾。

如肾阳亦虚者,可合济川煎,及温补肾阳之品。

部分患者因病程较长,病邪日久,需长期治疗,临证当据标本虚实灵活变化,调整补益泻下用药比例。

7 脾阴不足,胃肠燥热患儿,男,3岁,2010年11月就诊,大便干结2月余。

面色黄,纳食一般,头汗多,大便2到3日一行,干结如球状,舌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

证属:肠胃燥热,阴津不足。

治以:滋阴润肠,泄热通便。

方用:麻子仁丸加减。

方药:火麻仁9g,枳实6g,厚朴3g,生大黄3g,杏仁6g,玄参9g,麦冬9g,白芍9,郁李仁9g,山楂9g,蜂蜜调服,5付。

服后,大便软一日一行。

原方加木瓜6g,白扁豆6g,5付,大便正常,纳食增加。

饮食内伤或外感传变,致胃肠燥热,脾阴受制,浸液失布,肠失滋润,大便干结。

麻子仁丸润肠泄热,行气通便,为治疗脾约之良方。

小儿便秘,此证也较为多见,临床不必拘泥有无小便频数,但见胃肠燥热,而又伤津,而无腹部疼痛不适,皆可运用,多有良效。

如阴伤著者,可加养阴滋润之品,但若便秘日久,服药时间较长时,可加用益气和胃之味佐治,以防泻下之品伤及正气,养阴之药滋腻碍胃。

以上是本人治疗小儿便秘的一些验案浅析,本病证型治法多样,治疗时重在方证对应。

中医学治疗本病有多种方法,临床除用中药辩证论治之外,尚可运用中医外敷疗法及推拿、按摩、针灸治疗,如应用得当均可获效。

然有部分患儿症状顽固,每服药时大便正常,停药后便秘又发,此种情况,除因病程较长,治疗疗程不够,辩证有误,方证不对应之外,还与患儿不合理的生活习惯有关。

因此治疗本病首先要做到适度运动,均衡饮食,坚持良好的排便习惯,在此基础上结合药物物理疗法治疗,才能取得预期的临床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