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标定误差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仪器误差的产生、计算、标定的方法

仪器误差的产生、计算、标定的方法

仪器误差的产生、计算、标定的方法测量所能达到的精度是选择仪器的重要指标,本文详细的讲述了几种不同情况下,误差的产生、计算、标定的方法。

希望对您选择合适的测量器具会有一定的帮助。

一、测量误差的定义测量误差为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的差,简称误差。

因为真值(也称理论值)无法准确得到,实际上用的都是约定真值,约定真值需以测量不确定度来表征其所处的范围,因此测量误差实际上无法准确得到。

测量不确定度:表明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它与人们对被测量的认识程度有关,是通过分析和评定得到的一个区间。

测量误差:是表明测量结果偏离真值的差值,它客观存在但人们无法确定得到。

例如:测量结果可能非常接近真值(即误差很小),但由于认识不足,人们赋予的值却落在一个较大区域内(即测量不确定度较大);也可能实际上测量误差较大,但由于分析估计不足,使给出的不确定度偏小。

因此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并对不确定度的评定进行必要的验证。

二、误差的产生误差分为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误差可表示为:误差=测量结果-真值=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因此任意一个误差均可分解为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代数和系统误差:由于测量工具(或测量仪器)本身固有误差、测量原理或测量方法本身理论的缺陷、实验操作及实验人员本身心理生理条件的制约而带来的测量误差称为系统误差.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所得测量结果总是偏大或偏小,且误差数值一定或按一定规律变化.减小系统误差的方法通常可以改变测量工具或测量方法,还可以对测量结果考虑修正值.随机误差:随机误差又叫偶然误差,即使在完全消除系统误差这种理想情况下,多次重复测量同一测量对象,仍会由于各种偶然的、无法预测的不确定因素干扰而产生测量误差,称为随机误差.随机误差的特点是对同一测量对象多次重复测量,所得测量结果的误差呈现无规则涨落,既可能为正(测量结果偏大),也可能为负(测量结果偏小),且误差绝对值起伏无规则.但误差的分布服从统计规律,表现出以下三个特点:单峰性,即误差小的多于误差大的;对称性,即正误差与负误差概率相等;有界性,即误差很大的概率几乎为零.从随机误差分布规律可知,增加测量次数,并按统计理论对测量结果进行处理可以减小随机误差.三、精密度、精确度与准确度用同一测量工具与方法在同一条件下多次测量,如果测量值随机误差小,即每次测量结果涨落小,说明测量重复性好,称为测量精密度好也称稳定度好,因此,测量偶然误差的大小反映了测量的精密度.根据误差理论可知,当测量次数无限增多的情况下,可以使随机误差趋于零,而获得的测量结果与真值偏离程度——测量准确度,将从根本上取决于系统误差的大小,因而系统误差大小反映了测量可能达到的准确程度.精确度是测量的准确度与精密度的总称,在实际测量中,影响精确度的可能主要是系统误差,也可能主要是随机误差,当然也可能两者对测量精确度影响都不可忽略.在某些测量仪器中,常用精度这一概念,实际上包括了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两个方面,例如常用的仪表就常以精度划分仪表等级.仪表精确度简称精度,又称准确度。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标定及误差分析研究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标定及误差分析研究

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标定及误差分析研究工业机器人是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它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工业生产操作。

而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标定和误差分析则是确保机器人准确运动和定位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将对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标定及误差分析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是描述机器人运动学特征的数学模型,包括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

机器人的运动学模型可以通过机器人臂的几何参数和关节参数进行建立。

接下来,我们需要进行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标定。

运动学标定是指通过实验测量,获得机器人运动学参数的过程。

具体步骤包括:1.确定运动学标定系统:选择适当的标定系统是进行运动学标定的首要任务。

常用的运动学标定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仪、相机视觉系统等。

2.收集标定数据:通过标定系统对机器人执行器进行测量,获取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数据。

标定数据可以通过移动机器人执行器,并记录其位置和姿态来获取。

3.进行标定参数计算:根据标定数据,通过数学运算方法计算机器人运动学参数。

计算方法可以采用最小二乘法等。

4.检验标定结果:将计算得到的运动学参数应用于机器人中,验证其是否能够准确描述机器人的运动学特性。

在进行工业机器人运动学标定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标定精度要求:根据具体需求,确定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学标定精度。

标定精度要求越高,则标定过程中需要收集的数据越多。

2.标定环境准备:保证标定环境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避免干扰因素对机器人运动学参数的影响。

3.标定数据处理:在收集标定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处理,去除异常值和噪声,以提高标定结果的准确性。

4.标定误差分析:对标定结果进行误差分析,评估标定精度。

常见的误差包括位置误差、姿态误差等。

1.关节间隙误差:机器人的关节存在间隙,会导致机器人运动学参数的偏差。

因此需要对机器人关节间隙进行误差分析,以减小误差对机器人定位的影响。

2.传动误差:机器人关节传动装置存在误差,如传动精度和传动回差等。

测试信号实验——电子秤标定报告

测试信号实验——电子秤标定报告

静态标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子称的称重原理;2、掌握测试系统的定标方法;3、掌握测试系统静态特性的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1.称重原理: 利用传感器的应变特性, 传感器将感受到的力或力矩的变化转变成变化的模拟信号。

该模拟信号经放大调理电路, 再经采样转变成便于计算机处理的数字信号, 由CPU运算后, 根据键盘指令及程序将结果输出到显示器上。

2、在一定的标准条件下, 采用一定等级的标定设备对测试系统进行多次往复测试的过程通过对系统的静态测试, 得到输出量与输入量的函数关系。

三、实验步骤1、将电子称、电源和万用表连接成测试系统;接通电源后, 预热1分钟, 然后进行预平衡调试, 并使得在无外加载荷的情况出为0;按从小到大的顺序逐步加载荷, 共10级, 利用示波器和数字表读出输出电压信得到加载过程结果;然后, 从大到小, 逐级卸载, 直至为空载, 利用数字万用表读出输出电压信号加到卸载过程结果;2、重复步骤3和4, 得到5组加、卸载结果;关闭电源, 拆卸连接线, 将相应实验器材放置原位。

四、实验仪器电子称1台万用数字表1个电源1台五、实验结果1.标定曲线的绘制①实验数据列表: 加卸载过程标定曲线:① 2.标定系数及标定误差计算标定系数:标定曲线的斜率即灵敏度为1K 3.2443Uk==②定误差:标定曲线表达式:① 3.测试系统误差计算:某物体质量m=2.431kg, 电子称示数mo=2.448kg, 电压值U=3.225。

②最小二乘误差:③滞误差:综合误差:直接代数和:方和根:4、软件实现结果:将质量用电压的函数表示, 在labview中编程, 框图如下图示:。

一种简单的定位误差计算方法

一种简单的定位误差计算方法

一种简单的定位误差计算方法定位误差是物理系统和测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性能参数之一,它直接反映了定位精度和准确度,是衡量定位系统能力和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定位误差是指被测定位系统在被测点到它理论上应该对准的目标点上产生的位置偏移值,用来衡量系统定位准确度的指标。

本文主要介绍一种简单的定位误差计算方法。

在定位系统的测试中,测量系统的位置定位误差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但通常来说,一个点上的测量可能会出现多种错误,这些错误需要仔细计算才能得出最终的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计算其实非常简单,当测量系统在一个点上进行测量时,有两个重要的量可以利用:测试点的绝对坐标和实际测量值(即系统实际定位到的位置坐标)。

有了这两个量,就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定位误差,方法是将两组坐标相减,差值就是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计算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测量系统在一个点上测量,标定实际位置的绝对坐标;(2)记录实际测量值,即系统实际定位到的位置坐标;(3)计算实际测量值和标定坐标的差值,结果就是定位误差;(4)若要精确衡量定位误差,可以按坐标轴,分别求出X轴和Y轴上的定位误差值;(5)根据测试结果,得出定位系统的性能参数,进而指导性能的改进和维护。

以上就是一种简单的定位误差计算方法,简单易行,同时可以准确测量定位系统的性能指标,有助于定位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定位误差计算方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于检测自动定位系统的性能,也可以用于映射定位和测试系统,还可以用于指导定位系统优化和改进。

因此,定位误差计算方法是极其有用的,它不仅可以测量定位系统的性能,还能帮助定位系统持续保持高性能。

另外,应用定位误差计算方法时,还需注意系统的温度变化、外部干扰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甚至造成测量误差。

因此,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来进行改进和调整,以提高测量精度。

总之,定位误差计算方法是一种简单而有用的测试方法,可以清楚地了解定位系统的性能参数,为定位系统的优化和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持。

系统误差的计算方法

系统误差的计算方法

系统误差的计算方法系统误差是指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它是测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

在各个领域中,对系统误差的计算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系统误差计算方法。

一、零点偏移法零点偏移法是一种常见的系统误差计算方法,适用于一些有零点参考的测量仪器。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零点参考值,来观察测量结果的变化,从而得到系统误差的估计值。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被测量物体放在测量仪器上,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2. 将零点参考值调整一个小幅度,如增加或减小一个固定值。

3. 再次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两次测量结果的差值。

4.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得到多组测量结果的差值。

5. 将所有差值的平均值作为系统误差的估计值。

二、标定法标定法是一种常用的系统误差计算方法,适用于一些需要精确度较高的测量。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与已知准确值进行比较,来得到系统误差的估计值。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已知准确值的标准样品或仪器。

2. 将被测量物体放在测量仪器上,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3. 将标准样品或仪器放在同一测量仪器上,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4. 计算被测量结果与标准结果之间的差值。

5.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得到多组差值。

6. 将所有差值的平均值作为系统误差的估计值。

三、回归法回归法是一种常用的系统误差计算方法,适用于一些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影响的测量。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测量结果与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回归分析来得到系统误差的估计值。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收集多组具有不同因素水平的测量数据。

2. 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将测量结果作为因变量,各个因素作为自变量。

3. 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个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

4. 根据回归分析结果,计算出系统误差的估计值。

四、平均法平均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系统误差计算方法,适用于一些测量误差较小的情况。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重复测量同一个物体,并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来减小系统误差的影响。

称重误差感量计算方法

称重误差感量计算方法

称重误差感量计算方法及秤的标定
秤的容量确定;秤的分度数、分度值选择;
误差值根据公式:
E= I - m +0.5 e - △m
式中:E=误差,I=仪表显示值,m=秤上砝码,e=分度值,△m=附加小砝码;
实例一:(用感量砝码测试称的实际误差)
如一台容量50kg的包装秤,我们将40kg的砝码放在称量斗上,仪表显示的分度值为20g,这时仪表读数显示40kg;用 1-10g范围内的感量砝码放至称量斗上使仪表显示值有一个分度的变化。

如果用这时加在称上感量砝码的值是10g,代入误差值计算公式,得出这时的误差值为0(这时称上的精确的重量是40kg);如果用5g的感量砝码放在称量斗上仪表显示值有一个分度的变化,通过计算,得出这时的误差值应为+5g(这时称上的精确的重量是40.005kg);如果用20g的感量砝码放在称量斗上使得仪表显示值有一个分度的变化,通过计算,得出这时的误差值应为-10g(这时称上的精确的重量是39.990kg);
实例一:(用感量砝码测试实物的实际误差)
如有一辆装满货物的卡车在汽车衡上过称时,仪表显示为60.76t。

仪表显示的分度值为20kg,用1-10kg范围内的感量砝码放至汽车衡上使仪表显示值有一个
分度的变化。

如果用这时加在汽车衡上感量砝码的值是8kg,代入误差值计算公式,
得出这时的误差值为+2kg(这时称上的精确的重量是60.762t);如果用5kg的感量砝码放在汽车衡上仪表显示值有一个分度的变化,通过计算,得出这时的误差值应为+5kg(这时称上的精确的重量是60.765t);如果用20kg的感量砝码放在汽车衡上使得仪表显示值有一个分度的变化,通过计算,得出这时的误差值应为
-10kg(这时称上的精确的重量是60.75t);。

检验设备校准方法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检验设备校准方法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检验设备校准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校准是指通过比较被测设备与已知精度的基准设备的输出结果,来确定被测设备的误差,并对其进行调整和矫正的过程。

检验设备校准方法是确保测量结果可靠、准确性满足要求的关键步骤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设备校准方法的基本原理、常见分类、步骤与流程,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进行实践分享。

同时,还会综合分析各种检验设备校准方法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引言、正文、主要要点、典型案例分析和结论与展望五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为读者提供一些概述信息,介绍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和目标。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阐述检验设备校准方法的基本原理、分类以及操作步骤等相关内容。

在主要要点部分,我们将重点说明内部标定法、外部比对法和板块法这三种常见的检验设备校准方法,并解释其应用场景和原理。

在典型案例分析中,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来展示不同公司在使用检验设备校准方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将对已介绍的检验设备校准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检验设备校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并提供相关步骤和流程说明。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读者可以了解不同企业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同时,本文还将通过综合分析和探讨未来发展趋势,为读者提供一些关于检验设备校准方法选择和优化的参考意见。

最终目标是帮助企业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并逐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2. 正文:2.1 检验设备校准方法的基本原理检验设备校准方法是保证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基本原理是通过对已知标准样品或者其他参照测量设备进行比较,确定被校准设备的误差,并进行校正以使其符合预定要求。

2.2 检验设备校准方法的常见分类在实际应用中,检验设备校准方法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

常见的分类包括:(1)内部标定法:该方法是通过使用内部指示器、标尺或者探头等内置于被校准设备中的参照点,利用被校准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功能特点进行误差确定和调整。

杆秤刻度标定方法

杆秤刻度标定方法

杆秤刻度标定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杆秤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重量或质量。

在使用过程中,为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杆秤的刻度进行标定。

刻度标定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步骤,使杆秤的指示值与实际重量之间的误差最小化,从而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杆秤刻度标定的方法,包括前期准备工作、刻度标定步骤以及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使用杆秤进行测量。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中,将首先对杆秤刻度标定方法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杆秤刻度标定方法的具体步骤和刻度标定前的准备工作。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刻度标定方法进行总结,并探讨其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同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整个文章将系统地介绍杆秤刻度标定的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应用刻度标定技术。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介绍杆秤刻度标定方法,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本文,读者将学习到如何正确进行杆秤刻度标定,以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本文还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刻度标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标定结果进行实际的测量工作。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掌握杆秤刻度标定的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最终目的是希望读者能够通过本文的指导,学会正确的杆秤刻度标定方法,为工作和生活提供更精确的测量数据。

2.正文2.1 杆秤刻度标定方法介绍杆秤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重量或质量。

为了确保杆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日常使用中需要进行刻度标定。

刻度标定方法主要包括两种:静态刻度标定和动态刻度标定。

静态刻度标定是指在静止状态下进行的刻度标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将杆秤放置在水平台面上,并确保秤盘上没有物体。

2. 调节刻度标尺的零点,使得指针指向刻度标尺的零刻度。

3. 逐步加入标准质量物体,记录下每次加入物体后指针的读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标定误差的计算方法
设备标定完毕后,我们要验证其它测量点是否符合计量要求,常用到的一些指标比如示值误差、示值间差、示值重复性等,有些误差用到的是相对误差,需要计算,计算方法以称重台为例:
1、示值误差
以13吨称重台为例,一边最大称量是6500Kg,当载荷在小于等于650Kg时,最大允许误差是±13Kg(0.2%×6500),当载荷大于650Kg时,最大允许误差是±2%。

比如加2000Kg的标准载荷,实际显示2030Kg,那么该称量点的示值误差是(2030-2000)÷2000×100%=1.5%,可看出该称量点示值误差小于最大允许误差,该称量点示值误差合格。

2、示值间差
同一载荷在左、右承载器示值间的差值不应大于该称量点最大允许误差大绝对值以13吨称重台为例,左、右板验证2000Kg的称量点,其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是2%,如果左边实际测量值是1970,右板实际测量值是2030,两板的间差是60Kg,60÷2000×100%=3%,可看出虽然该称量点示值误差符合要求,但两板的示值间差不合格。

3、偏载
同一载荷在承载器不同位置示值间的差值应不大于该称量点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四分之一。

以13吨称重台为例,比如在左板四个角分别加100Kg重量,100Kg称量点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是0.2%×6500=13Kg,13÷4=3.25Kg,即100Kg称量点偏载不能超过3Kg,就是四个角显示示值最大减最小差值不能大于3Kg。

4、重复性
同一载荷多次称量结果间的差值应不大于该称量点最大允许误差绝对值的二分之一。

以13吨称重台为例,比如加载2000Kg,重复性误差应是2000×2%÷2=20Kg,2000Kg称量点加载三次,三次测量值最大减最小大差值不能大于20Kg。

滚筒反力式制动台的示值误差不超过±3%,示值间差不超过3%,测量重复性不超过
2%,其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

滚筒反力式制动台还有空载动态零值误差的要求,应满足:
FS≤1500daN:不超过±0.9%FS
FS>1500daN:不超过±0.3%FS
注:FS表示制动力满量程,是英文“Full Scale”的缩写。

以13吨制动台为例,其制动力满量程是3900daN,空载动态零值误差应是0.3%×3900=11.7daN,测试空载动态零值误差打开检测软件信号测试界面,比如测试左制动,信号采集左制打勾,双击调零,点击左电机正转,滚筒转起来后观察左制测量值,测量值跳动最大的值就是空载动态零值误差,其不能大于11d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